第一篇:教育先进工作者申报材料
倾心献教育 实干谱华章
————记教育先进工作者
李应山
学历,现任靖边第四中学校长。他是一名有着27年教龄,16年校长履历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他就秉承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踏踏实实的做人原则,保持勤劳质朴的领导本色。像一颗火种,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火红一片。他所履任校长的每一所学校,无不在他的带领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他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在他所挚爱的这片教育热土上,抛洒汗水,耕耘希望,收获着满园桃李。他就是这样一位社会、家长、师生心目中的“实干”校长。
爱岗敬业的他,全身心谋划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特别重视行风建设(以杜绝“三乱”为主要内容)和师德建设(以先成人后成材为宗旨)。把行风视为学校的生命,把师德做为学校的根本。坚持两项工作一起抓,而且常抓不懈。在他的领导下,靖边四中的规模不断壮大,学校的各个方面获得了空前发展。
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全面发展
自担任靖边四中校长以来,他就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改善办学条件上,不断地跑关系,多方面的找指标,千方百计的多方筹措,近几年,靖边四中可喜的校建大事不断:
2008年上任伊始,他就把筹建办公楼和餐饮楼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经过他矢志不渝的努力:2009年,平地而起的办公楼和师生餐饮楼正式投入使用,终于结束了四中多年来没有办公场所和师生风餐露食的尴尬局面。2009年至2010年他又通过多方努力进一步完善、配齐了电教室、实验室和网络资源中心以及音、体、美、科技等教学必须的各种部室,不但使四中师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为师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平台。2011年以来,一直积极争取政策与资金,加大学校操场与教师住宿楼的征建力度,现
李应山,男,1965年4月生于靖边县南部的偏僻山村,中共党员,本科
在已提上日程,困扰四中多年的学生上操难、教师住宿难的问题即将解决。
办学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提升了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层次,鼓舞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推进了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二、狠抓教育教学管理,推进学校精细化发展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认真抓好教学工作,一直是他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总方针。在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实行科研兴课,制定一系列合理措施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2008年出任四中校长伊始,率先在四中开展“学科带头人”和 “育人园丁”评选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和评选出的先进同志的影响下,全校的教学育人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特别注重用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他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着手修订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使事无大小均有章可循,让学校步入了精细化的发展轨道。
另一方面他狠抓常规教学,听课、评课、作业评比、教案检查等各项教学活动他都认真亲自参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弥补,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挤出点滴时间坚持走进课堂,认真听课,几年来共听课300余节。与此同时还经常深入到教师办公室与教师探讨课堂教学方法,和师生们一道促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行动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赢得了师生、家长、上级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三、狠抓育人环境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有人说过,要改变一个人,首先要改变他的生活环境。李校长每到一个地方,都不忘下大功夫美化学校环境。初到四中,看到泥泞的四中路巷和坑坑洼洼的校园他忧心如焚,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09年硬化了四中路巷,全面绿化了校园。在美化校园的同时,他也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资金紧缺的窘境下,他咬紧牙关自筹资金建成了校园文化长廊和校园墙体文化,使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有了质的提升。如今的四中不仅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校园,更是一所充满浓郁文化
氛围的书香型校园。毫不夸张地说:他推动四中走上了内涵式发展之路。2012年市县德育现场会在我校举行,通过市县两次学校内涵式发展现场交流会的成功举行,靖边四中迅速成为深受社会关注、家长欢迎、学子向往的热门学校。
四、率先垂范,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工作中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成为师生学习的楷模。在“双高普九”和“创强”迎验工作中他深入工作第一线,与老师们一起加班加点,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工作,无数辛劳与汗水换来的是我校的各方面工作受到了上级的一致好评。众所周知,他是一个“老烟民”,自从公布校园“禁烟令”之时起,大伙就再也没有见到他在校园内抽过烟。
做为课程改革的诠释者、倡导者、实践者、反思者和服务者的校长,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08年上任以来,他对学校的体制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施“同课异构”,构建高效课堂。在他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学校面貌有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连上新台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靖边四中已成为靖边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廉洁奉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人常说:千里做官,为了吃穿,而李应山同志却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年开学的校服制作,学生参保,作业本、课课练等业务往来中,他坚持将所谓的“好处费”一分不少地上缴学校,作为校长基金全部救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除此之外,学校成立了五人组成的采购小组,凡需采买的教学用品,经研究决定后全部交由采购小组采购。就这样,他两袖清风,廉洁自律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真正本色。
他就是这样一位以身作则,默默奉献,不计回报,为教育大计忙碌不停的校长。在他身上,有一种“实干”精神——不推诿不靠人。在他身上有一种无私奉献精神,默默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且做就要做好。他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自己所挚爱的教育事业。他一定可以用自己的“实干”精神谱写出靖边教育事业上一篇华美的文章。他也一定可以用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给社会给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工作上多付出,生活上少享受,做学校、家庭、社会满意的校长”。
第二篇:2017先进工作者申报主要先进事迹
2017先进工作者申报主要先进事迹
某某,女,某年某月出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任一线教师,先后担任小学语文、小学英语、中学语文、中学思品的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2005年1月,她被评为一级教师。在任职期内,她先后于2009年、2015年被评为团优秀教师,于2010年、2011年、2013年被评为团优秀班主任,于2010年被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个人。
一、思想政治
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同党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参加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拥护民族团结,积极参加“民族一家亲”入户活动,和民族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教学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履行教师的义务。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组织纪律
她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从不无故早退。有病、有事向领导请假,经许可后方离岗,从不擅自作主。对于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她也是尽心竭力地去完成,从不推诿。本学期,她在已经带了四个课头的情况下,又接受了第五个课头的教学工作安排。
三、教育教学
她在教育教学中本着严谨求实的作风,脚踏实地,认真备课,认真书写教案。她所带的课目中,有两门主要课程是改版教材,没有现成的教案。为了备好这两门课,她多方查阅资料,写好教案,从不抱怨辛苦。她踏实严谨的作风,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她对差生耐心帮助,课堂上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教研活动与业绩
她不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还积极参加师级、兵团级的各类活动。在任职期内,于2006年和2007年,她连续两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大赛分别获三等奖;2007年,她的论文获兵团三等奖;2015年,她有两篇论文获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创新论坛一等奖,她辅导的学生征文获全国三等奖;2017年12月参加师青科赛,她设计的科技方案获师三等奖。自2015年起,她担任初三思品教学工作,连续两年初三重点高中升学率达到了学校要求,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过去成绩激励她继续前行,同时又告诫她不能松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她将继续努力工作,为美好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申报先进工作者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于金明
于金明同志事迹材料
于金明,男,汉族,1958年1月生,放射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院长兼放疗科主任,研究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
1999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留学科技专家;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科技专家和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并被评为人事部特聘专家;200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山东省十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称号;2003年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并当选为山东省劳动模范、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最早在国内提出肿瘤精确放疗的概念,并开创精确放疗新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肿瘤放疗事业的发展进程。
1988年,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照射技术,到现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5年生存率已达91.7%,美容满意率达95%。使乳腺癌的治愈率、病人的生存质量及美容效果大大提高,其成果获得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位)。
自1994年他从美国回国后,先后进行了代表国际放疗发展最新趋势的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并在有效治疗了大量病人的同时,首先提出了肿瘤精确放疗的概念。目前,这一概念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他还先后与国内外多家高科技机构合作,指导、主持开发研制出了一系列肿瘤精确放疗系统,其中以XK-1型加速器为辐射源的X线立体定向放疗系统,填补了国内颅脑和体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系统的空白;全身立体放疗专家系统,使放疗定位和放疗计划的制定,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他带头开展的颅脑和体部肿瘤的立体定向放疗、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以及生物学靶区研究等多项新放疗技术等,共治疗肿瘤患者7000余例,在提高长期生存率的同时改善了生存质量,其成果分别获得山东省、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首
位)。使山东省肿瘤医院的放射治疗的整体水平跨入国内领先行列,并在许多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主持完成科研课题十余项,目前为首承担包括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出版专著19部,并在美国《癌症》杂志、《美国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等国内外著名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有9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有4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培养博士后、博硕士及国外进修人员上百人;2000当选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为山东省在中华医学会中担任最高职务的专家。
作为临床医生,他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不图回报,保持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于金明在放射线辐射较重的工作环境中,面对处在生死线上的肿瘤病人,顶着普通医生没有的精神压力,几乎把所有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奉献给了病人。他经常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从不游山玩水,从大西洋彼岸回国从来不需要倒时差,去北京、上海讲课当天打来回,他所领导的放疗科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几乎天天加班为病人定位,常常干到晚上十来点,夜深了他还要查岗,以确保医疗安全。今年除夕到正月初八上班,他一天也没休息,以致有同志跟他开玩笑说他“甲亢”,2002年的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上大家给他提的唯一一条
意见就是“要保重身体”。
随着于金明内外影响的不断提高,上有中央赋予的一些保健任务,下有普通工人农民的求治,经他治愈的肿瘤病人不计其数,可他从未通过病人谋取私利。前几年他曾经为他老家当时尚在位的一位市长治好了“癌症”,市长问他老家有没有事需要帮忙,他说没有,岂不知他的两个亲妹妹和妹夫当时都下岗在家。
面对金钱,于金明自有自己的态度,留学五年他本可申请绿卡,但还是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回国效力,他把当初国家支持的留学费用以党费的名义交给了医院;2003、2004年他把自己所得的30多万元科技成果金奖交到有关部门作了医院的科研基金;他退回病人家属送的“红包”不计其数。
于金明任院长以来,山东省肿瘤医院发展迅速。医院业务收入从2001年的1.1亿元提升到2004年的2.5亿元,社会效益和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
任院长以来,以更高的热情报效社会,谦虚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注意调动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与2000年相比,医院床位由650张扩增到现在的近900张,入院患者增长了42%,医院业务收入从2001年的1.1亿元提升到2004年的2.5亿元,医院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全国发明奖50余项、国家专利20余项,主编参编肿瘤学专著40余部,平均每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尤其是肿瘤的放射治疗,一举占领了全国放疗的制高点,某些方面达世界先进水平,医院的工作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委省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山东省卫生厅提供)
第四篇:钻工先进工作者申报主要先进事迹
钻工先进工作者申报主要先进事迹经过20余年井队工作的磨砺,***同志锻造了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过硬的领导才能,积累了丰富的钻井打井经验,在困难面前他从没低过头、认过输,在原则面前不讲情、不让步,在工作中敢打敢拼,从不在工作方面开玩笑。回首这些年***同志的工作可用十二字来总结:
1、善于学习到了不同就有岗位就需要学习不同的知识,曾经作为一名钻工,他会把技术方面的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得到合理的运用与实践,对井下复杂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现在作为井队的书记,主管队上员工的培训工作,尽可能合理地安排培训时间,使员工在休息之余也能得到关于操作技能和安全方面的培训。这对员工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不但加强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且也通过HSE培训为自身的安全又上了一道保护锁。除了组织队上员工培训,他自身也阅读了很多关于心理学和与人沟通的书籍,更加注意平时队上员工(尤其是**劳务工)情绪上的波动及思想上的变化,从而可以更好的和员工进行沟通,使员工们可以更安心的工作。通过学习,他获取了很多新的知识,正因为有着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如此之多的知识积累,使他在工作中更善于触类旁通,工作能力不断增强,个人也日趋自信。
2、敏于思考思考是一种力,体现的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和知识丰富程度。在不断加强学习的同时,他也积极思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篇:教育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生活在新洲倒水河畔的人们,没有哪一个不知道李集小学这所远近闻名的小学的。这倒不是因为它是具有80余年建校历史的老校;更不是因为它办学规模较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真正使它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却是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有一个出色的领头雁带领着全校师生,奋力搏击在教改前沿,使学校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弱校,一跃而成为全
区农村小学的一面旗帜。这只领头雁就是李集小学优秀教师、校长李先进同志。街坊说:“他是个合格的校长,却不是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在90年代初期,李先进同志先后担任过李集小学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在新洲区“普九”攻坚战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最困难的时期,由于工作的需要,他走马上任,出任李集小学校长。为了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打那以后,他就带领全校师生没日没夜地干,决心摘掉学校“弱校”这顶帽子。在教学上,他身先士卒,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在身负一校之长要职的同时,还主动兼任一个毕业班的数学、思品等课的教学工作,他这一干就是五六年。六年中,他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这还不说,在每次毕业班分课时,他总是拣基础最差、班风最乱的班带。而每届毕业生结业综合素质总评,他所带的班在全校以至全街小学中,成绩无一次不名列前茅。在一次全街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场会上,领导要求李校长交流既当好校长,又当好毕业班班主任的经验时,他却说得很简:“我的经验是当校长要坐好校,当班主任要坐好班,深入教学第一线,一心扑在教学上,既当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又当实践者,什么酸甜苦辣让自己亲自去尝一尝。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当一个合格教师的艰辛,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和关心教师,才能运用各种手段去调动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齐心合力把教育教学抓上去。说到底,不管是当校长或是当教师,如果是“火烧屁股”坐不下来,浮躁之心静不下来,钦差大臣满天飞,只会误人子弟,何谈把书教好,把学校管理好”。是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从担任校长以后,他把一切精力都放在学校工作之上,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推在了爱人身上。家里盖房子,他没请过一天假,房子盖成功了,全校老师还不知道有这回事。有一次,妻子生病住院,李校长正在为毕业复习而忙碌,顾不上照顾妻子,他将妻子住院手续办好后,就请自己的妹妹代为照顾,每天好晚才换妹妹回家,10多天他就是这样往返于学校和医院之间,为这事还被岳父狠狠地骂了一顿。两个孩子读书,他没有时间顾及,从没有亲自辅导过一次,以至于儿子中考、高考,女儿中考成绩不理想,花了许多本不应该花的钱,妻子有抱怨,孩子有怨言,但作为妻子与孩子也能理解,李校长此时心里也颇感愧疚,对不起妻子和孩子,没有办法,谁叫我是校长呢。李校长就是这么一个人,对工作看得比泰山还重,对家庭琐事看得比鸿毛还轻。这一切街坊的人们都一清二楚,所以街坊的人们常说:“李校长是个合格的校长,但在家里,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家长说:“把孩子交给李集小学,家长放心”
李校长对自己的孩子一贯是无从顾及,老师们经常笑称他的孩子是“自由成长”——撒手不管。而对待每个学生他却不是父亲胜似父亲,学校哪些学生是特困生?哪些学生因成绩跟不上有厌学思想?哪些学生有什么特长和缺点?哪些学生有先天性疾病缠身?哪些学生学习成绩好但瞧不起别人等,他都心里有数了如指掌。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对症下药。翻开他的记事本,你可以发现,凡是在学校有影响的学生,那上面都有详细记载,如某某学生的父母双亡,家庭极度困难,拟减免学杂费;某某学生有先天性心脏病,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随时注意其发病规律,及时合理处置;某某学生应对其一分为二,引导其发挥特点,改正缺点;某某学生学习上有困难,有厌学思想,应想办法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避免厌学而辍学;某某学生最近爱无故缺课,应及时走访家长弄清原因,促其坚持按时到校学习……。有一天上午,一个二年级学生在上学的路上把书包玩丢了,到校上了第一节课就失踪了,校长知道后,生怕学生出意外,一面派出10多位老师去寻找,一面马上骑自行车赶到学生家中与家长取得联系,并与家长一起四处打听学生下落,一直找到下午两点,有两个老师终于在野外一个菜棚里找到了那名失踪的学生,并将其护送回家。原来该生将书包玩丢了以后,一是怕老师批评他,所以不上课就跑出了教室;二是怕回家家长打他,所以就跑到菜棚里睡觉,并准备下午再到亲戚家暂躲几天再说。了解失踪真相后,李校长对该生说:“书包丢了不要紧,老师会替你想办法,但跑和躲是错误的,学生承认错误以后,再三嘱咐家长不要打孩子,家长和孩子都表示听校长和老师的。当天下午,学校就想办法为该生解决了课本和作业本。自此以后,这个学生进步很快,成绩一天比一天好,上学放学再也不在路上玩耍了。还有一次,四年级一位学生在操场玩耍时,突然晕倒在地,人事不知,校长一听说,马上从六楼飞奔下来,一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