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时间:2019-05-13 13:5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打造数字化校园,推动学校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工作典型案例

2014年5月

打造数字化校园,推动学校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工作典型案例

不可否认,当今学校的发展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近几年,我校倾力建设校园网,精心打造数字校园,着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的发展。

几年来,我们围绕学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总体思路,本着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家校沟通服务”的宗旨,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一、加强硬件设备建设

几年来,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调配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设备的添置。现在学校基础设备齐全,有一间网络主控室,主干宽带10兆,一间备课间、一间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由一个信息节点,覆盖整个校园。并给每位班主任教师和专用教室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方便老师备课、上课。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实现了日常教学多媒体化,实现了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

二、健全管理、保障机制(1)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

为了确保我校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开展,我们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由中层领导、年组长和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信息化推进工作,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方案,以期达到“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数字校园”的规划目标。正是有了工作小组的正确决策和指导,我校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得以贯彻落实。

(2)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校从实际出发,健全了教育信息化各项管理制度,修订了《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网络控制室管理和使用制度》、《多功能教室使用和检查制度》等十多项。各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都做到了制度上墙。

学校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对所有信息化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平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增强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目前所有机器均性能良好,使用正常。各类设备都落实责任人。计算机室、网络控制室、多功能教室等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教师用计算机管理规范,每人都与学校签定了相关责任书;普通教室计算机管理也是管理规范,每位任课老师使用计算机都要有记录,计算机保管责任到人,同时加强对班级学生信息管理员的培训与指导。(3)重视软件管理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先后购买了大量学科资源。平时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目前正在着手准备建设集资源共建共享、学科信息发布、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各学科、多层次的学科资源网,目的是构建一个“学教并重”、“建用并举”的交互式资源建设和应用环境,积极建设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为教学设计、学科教学提供优质资源支持。现在我们在财务、人事、学籍等工作上都推行使用软件来进行管理。(4)以学校网站为平台

我们学校的网站也在今年进行了全新的改版,不仅设计更富有朝气,栏目也更完整,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目前学校网站已有最近更新、学校简介、支部工作、教育教学、阳光办学、特色办学、学生园地和成绩荣誉等栏目,这

些栏目内容很充实,信息更新快,已成为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的场所、学校行政管理的操作平台、校务公开的窗口、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纽带。

学校网站建设及维护由专人负责,并成立领导小组,对网站信息发布进行全方位指导、监督和督促,使该网站面向社会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信息发布服务,网站信息更新及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三、注重教师的发展(1)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自2008年以来至今,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如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培训;办公自动化软件培训,演示文稿制作,课件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等。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绝大部分老师都能熟练运用多种软件,有95%以上的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上网下载和自己制作一些PPT,来配合这些课件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培养,一有机会就会派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2)开展各种研究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会等教研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老师们的学科整合意识增强了,教学水平也有了提高。

四、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学校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运用所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电子作品,并积极参加中小学电子作

品竞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内容。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校已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教育信息化,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我们会继续深入学习,大胆实践,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质量和水平,为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2014年5月

第二篇: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我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基础环境

学校早在2001年就开始组建校园网并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随着2004年新校的建立和使用,校园网进行了彻底的更新换代,每间教室,每个办公室都连接到了互联网,为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完善的硬件保障。

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网络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网络设计详细规划,构建了一个松散耦合的分布式应用体系,为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提供全面的服务。网络采用了网通的百兆专线出口,骨干网采用千兆光纤传输,办公室与教室实现了百兆到桌面。在教学应用方面学校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基础,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重点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学校建立了数字化录播教室,实现课堂全过程、全场景的无人值守自动录制,以及视频的编辑分享。建立的电子阅览室、信息技术教室、探究实验室、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系统等一系列硬件平台。网络中心部署了十多台服务器,为全校师生提供办公管理平台、教学服务平台、心理咨询、网络科技馆、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视频监控、网络教研、上网行为监控、流量控制等功能。

二、监督管理,保障信息安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师日常办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对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网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

为保证网络正常运行,我们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每天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技术处理。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且做好网络的规划,我校根据学校的情况将网络划分为三大部分,教学区、办公区、微机教室。通过合理的VLAN划分以及流量限制,行为管理等措施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安全。

刚开始,如何有效地控制网络的合理使用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专业的行为管理软件过于昂贵,很多免费软件不适合学校现有的网络情况,后来我们采用了一款国产免费行为管理软件Panabit解决了这个问题。只需要一台配置不很高的计算机,三块网卡即可。首先根据不同的部分划分了三个IP群组,每一个群组将会赋予相同的策略,从而完成管理。

首先,我们根据不同群组特点,利用“自定义协议组”的功能定义需要禁止、限制或放行的各类网络协议集合。比如上班时间禁止网络购物、禁止网络游戏、对于学生微机课限制网络聊天等等。

然后,我们利用“策略管理”来进行“流量控制”、“连接控制”和“HTTP控制”。我们利用“策略管理”中的“数据通道”功能可以限制预留或者保证某些对象的可用带宽。通过“流量控制”指定不同群组的具体应用的流量策略。然后设置策略调度,也就是给策略一个发生作用的时间段。这样一条完整的流量控制策略就设置完成。通过这些不同的策略搭配可以有效的控制网络中访问行为,实现校园的上网管理。另外利用Panabit强大的日志记录功能,可以讲每次访问互联网的各种程序行为记录到专门的日志服务器,以便需要时查询。利用Panabit的统计功能,我们可以监控到网络的各种数据传输统计,便于我们分析网络的应用情况分布,便于及时发现部分网络问题,方便网络的管理。

三、提高应用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1、我们坚持以平台为依托,以培训为先导,使老师们对各种应用平台由了解到熟悉,由熟悉到应用,不断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各种应用培训是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纽带,我们从信息技术基础开始,包含了教学应用的各个方面,从计算机等级考试、英特尔未来教育等等专业培训,到学校组织的各种软件和教学平台的专项培训,平均每学期进行一次全员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调动了广大教师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为教学教研提供有效支持。结合学校情况,为各教研组和教师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制学案等教学资源并共享到资源平台,教师将自己上课时用的资源、课件、视频等分享到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与学校自建的资源库、科技、电子图书馆行成了有效教学资源支持平台,为教师的备课、教研和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校还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备课授课系统,系统选用了成熟免费课程管理系统Claroline(课廊)。Claroline是“Class Room Online”的缩写,它是一个开源的Web课程管理系统,由比利时鲁文大学开发,它有八年多发展史,并获得多个奖项。它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的、易操作的在线学习和课程管理系统,它特别强调合作性学习活动的管理,课廊包括在线课程管理、学员管理、课程讨论、作业、小组学习、测试评估、进度状态跟踪等典型LCMS(在线学习与课程管理系统)的几乎所有功能。课廊的设计最初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合作性学习系统,所以它安排了学习小组、班级、协作资源(wiki)等内容,为合作性学习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也适合于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管理上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可以方便地实施“因材施教”。课廊相比其实几个课程管理系统,最大的特色在于“学习路径”,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把素材按照不同的顺序组织成不同的路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且本系统操作简单,构架合理,运行速度快,并且是一个自由软件可以免费获得。利用教师账号登录系统后,在面板中单击“新建课程”按钮,在创建课程页面输入新课程的相关信息。确认后,一个拥有计划安排、讲义材料、课程论坛、聊天答疑等管理功能的新网站就建成了。登录后,就可以按照需要添加先前准备好的课程素材了,如课程简介、课程计划、课程讲义、练习、作业等。还可以建立“学习路径”,它本身没有任何题目和教学内容,它只是把“课程讲义”、“课程练习”和“作业”里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学习。比如必须先学完“文字的设置”后,才能去做“字体的练习”,最后才能去学“超链接”。这对于循序渐进的学习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知识间的联系,还可以做到“边学边练”,从而避免了学生被埋在素材堆里不知所措的情况。相对于传统教学,我们还可以利用“学习讨论”、“学习小组”、“聊天答疑”、“协作资源”等功能,充分体现网络优势和体现合作性活动。除了教学活动,利用本平台也可完成网络备课活动。

3、利用网络的优势和便利,展示优秀教师风采。为了突出优秀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我们专门建立了滨州一中三名教师工作室网站。将其教学经验、管理经验、教案、学案、课件、检测题、课堂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上传至个人空间与广大师生分享。

四、拓展数字服务,丰富资源支撑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通信便利,建立了学校、年级部和部分学科QQ群,方便信息的沟通与联系。班主任都加入了学校的飞信平台,及时地传递学校的管理信息,促进了学校管理。

为丰富教学资源,学校定制了中学学科网网校通、中学学科网e卷通、第二教育资源网、校视通等校外资源网站,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的教科研工作。

学校大力推进滨州市数字化教育应用服务平台的应用。为此,学校组织260多名一线教师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使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平台的建设和使用。通过其建立网上教育资源库的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享用,使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章节都有可供教师参考利用的资源,让教师从低层次、低效率的备课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教学设计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今后将继续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探索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有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真正使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助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均衡教育发展,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第三篇:信息化典型案例

各教管办,市直各学校:

为总结推广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应用先进典型经验,潍坊市电教馆要求各县市区报送信息化应用典型经验材料(市县、教办、学校均可),典型经验的范围不限,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教学、培训、科研、管理、会议、交流等均可总结,对每个典型经验,逐一撰写成简短的说明性文字材料。请各单位及时总结、提炼本单位在信息化应用工作中典型经验,教管办和市直学校统一审核后,教管办提交2-3篇,市直学校提交1-2篇,于10月23日前从平台报电教中心庄明科处。

青州市电教中心

二O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信息化教学先进典型经验(学校)青州一中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工作已有五个年头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将信息化教学更好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一直是我的奋斗目标和职责。在这过去的五年里作为一个见证人也看到了学校在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上发生的的重大变化。

一、自我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在这过去的五年中我在教学之外的闲暇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如何更好地与现在的教学相联系。学习教学技艺,学习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以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更好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尽管教育技术是自己的专业,但是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在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深化和学习。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化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必将成为未来国内外教学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教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我们学校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改变了过去教师对信息化不了解。认为会使用电脑,或者用PPT来设计教学课件,或者使用多媒体的教室就是信息化了。现在各科老师从根本上认识到信息化的概念远不只是这些,它还包含了能够实现信息化的资源和手段。信息化的资源包含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材料,试卷,作业等。信息化的手段包含了网联网,局域网等能够实现信息化的各种途径。不仅如此现在教师已经向如何更好地整合信息化的资源方向发展,而这要求教师除了必须掌握OFFICE的设计制作信息化课件的工具外,还需要掌握其他的设计软件。例如:FLASH,AUTHORWAER,DIRECTOR等设计课件的软件;还有图形图像处理如PHOTOSHOP,以及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的软件。而现如今的大部分教师都能够灵活运用,能够在此基础山设计出一堂优质的信息化课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老师的专业成长也在其中得到了提升,到目前为止我校多名教师获得省市级电教优质课及电教骨干,电教能手等荣誉,很多老师的优秀课例成为省市级观摩课、展示课,在各种形式的比赛中获奖,老师们意识到点滴的荣誉让我们的羽翼不断丰满,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二、我校的信息化工作管理也是欣欣向荣。

其中我校一个特色是班主任利用信息技术管理班级工作和班务工作。在班务管理中,充分利用电子表格建立班级数据档案,对学生的信息分类处理,统计学生的成绩,追踪学生的成绩发展情况及成绩报告单打印工作,极大的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其次,为了更好的与家长沟通交流,班主任在网上申请了自己的工作主页,将自己的教育故事,工作感受展示出来与同行分享,与家长讨论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架起了一座新的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

三、信息化教学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搞得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

首先是组织到位,我校成立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 为组长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为主体,“数字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协调组织,学校信息管理中心维护设备,提供技术服务和负责教师技能培训,教导处,教科室负责督察评估一体化管理机制,一环抓一环,环环落实,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学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其次是经费到位,学校为了缓解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的紧张压力,在2008年先后分两批购置了新的机器,在原来的基础上又配置了两个新的机房,为三个年级的信息技术上机课的顺利进行提供的充分的保障。在师资配备上,有原来的信息技术老师兼职职员上课转变为信息技术老师作为专业教师专职上课。不仅如此学校又为三个年级近80个教室更新了投影仪设备,并且每个学期有专门的电教老师负责维护和维修,为各个学科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保障,解除了后顾之忧。又在2009年学校又为每个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方面了老师的多媒体备课和上课。

在网上拜读了中央电教馆王晓芜馆长的关于信息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的发言,让我意识到我们的信息化教育道路还有很漫长。我相信我们学校的以多媒体教学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会越来越好。

第四篇:界河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界河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滕州市界河镇界河中学是一所有着60余年历史的老校,为我市基础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以突飞猛进的态势进入农村教育教学领域,2000—2015年的十五年间,滕州市界河中学教育信息化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示范校作为学校特色建设,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

(一)政策推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服务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建设校内办公平台、教学和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网上办公和提供多种信息服务。

3、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课程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内容整合到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中,逐步深化和渗透网络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教研的效益,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教师。

1、逐步实现教师办公自动化。以熟练运用校园网教学、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教科研活动。

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

3、科研先导,开展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联动的试点研究。

4、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

息化基础平台的水平和信息化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强化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条件与服务保障。

根据我校办学设施薄弱的基本情况,学校着重信息化基础建设,主要做了三件事:在市教育信息中心的协助下配置了数字化校园平台,我们组织有信息技术专长的老师设计制作并开通学校网站,整理搭配了学校服务器组建教学资源库。

(二)工作流程

根据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计划,学校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用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运维与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学校成立示范校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1.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首先对现有网络进行摸底,对缺少的硬件报教育局进行政府采购,对学校校园网络请专家进行论证,并设计整改方案。2012—2014年底,学校完成了校内网络光线互通,校园信息化硬件全部安装到位,校园内监控设施同时安装完毕。

2.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学校在教育局电教信息化中心的协助下购置并安装了先智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自己开发并搭建了校园办公平台、信息化网上报修平台和干部工作日志平台,这些平台服务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维护。

建设是保障、研究是动力、应用是核心,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将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实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目标,切实改变教师传统的办公、教学模式,积极适应信息化教学要求。

第五篇: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典型案例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典型案例

努力做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新教师

蚌埠师范附小

洪宏 2015年11月

努力做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新教师

蚌埠师范附小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社会对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促使我们要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但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什么,其实并非是配备几台电脑,安装几种软件。而是实现教师工作方式、思维方式、职业发展方式的信息化。

一、帮助教师理解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对于教育信息化,很多专家的注意力都在于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但我们认为,教育改革的路线需要顶层设计,但改革的主体一定是我们奋战在一线课堂上的教师。我们都知道教育信息化会带来变革。但一线老师们的思维方式如果未能转变,没能从革命的角度去看待教育信息化,而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搞形式,那么装了再强大的软件,装了再先进的硬件也不用。我们在实践就曾发现了个别的教师有一种思想:多媒体教学只是花架子,我一根粉笔,一本书,一样能教书。这种认识甚至还一度挺有市场。

因此,我们学校特别重视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变革方面的理论培训。首先,让老师们重新认识信息化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教师要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应将自身的教学与发展放在更大的视界范围内在看待。教师不再是信息的绝对掌控者,学生可以从手机、计算机、特别是互联网上得到海量的信息,可以说学生掌握的教学信息资源也许并不比教师要少。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要从传授者转向设计者、引导者。其次,让教师们重新定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生。今天的教师,不能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不能让学生进行接受式的、被动式的学习。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要让学生的教学中的角色从接受变为探究。第三,让教师们重新认识信息化教育中的教育媒介。信息化时代的每一间教室,都是一间多媒体教室,声音、图像等资源不再是被动展示,而是互动展示。需要一张图,整个互联网都是一个大的资源库。这比一支粉笔的功能自然大得多。而教材也不再仅仅是绝对的权威,用教材来教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基本理念,以教材为依托,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资源的拓展,必将是教学的常态。

二、引领教师感受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提供的巨大力量

除了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对信息化教育时代的认识之外。我们还注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让教师们切实感受到信息化为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动力。因为,虽然我们有理论学习,有专家培训,但是仅仅想靠学习来为老师们带来本质的改变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教师来说,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实实在在的,许多教师干了几十年,在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渐熟悉与适应了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式的教学模式。要想让他们在工作中乐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必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式的教育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换而言之,就是要让教师们工作实践中感受到信息化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为此,学校也动了不少脑筋。首先,在办公形式上融合信息化手段。我们利用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建立了学校教师的QQ群,各学科组的QQ群。这种信息化的联系手段一建立,老师们立刻发现了其中的好处,通知信息即时、准确、可回查。特别是不清楚的地方,沟通得特别方便。一些老教师也开始在年轻人的帮助下,申请了QQ号或微信号,开始体验这种信息化的沟通手段。我们还建立了学校网站,附小微信公众号,经常在其中发布最新的信息。我们还要求教师们都加入我们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让教师们切实感受到这种信息化手段的力量。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融合信息化手段。+-我们鼓励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家长与学生的信息群。不光在网上发布一些教育信息,也在网上与家长进行互动与沟通。我们学校一位家长就在班级微信群中就一道数学题的辅导方法对数学张欣老师提出了问题,张老师进行了热情而认真的回答,并表扬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这种沟通方式也不但方便快的捷,也激励了其他的家长。在知道这件事后,学校管理层高度重视,将其视为推动教师信息化意识再提高的一个良好的契机,将这件事写成新闻发布在学校微信群中,用这种形式表扬和激励老师们使用信息化手段与家长沟通的意识与积极性。现在,全校的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基本上都使用了信息化手段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与沟通。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我们早在九十年代就开始积极在课堂上倡导教师们使用多媒体手段,也一直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写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中。但现在我们也认识到,信息化不仅仅是运用多媒体那么简单,那是具有更大的潜能。当前,我们几次组织以班班通的使用为主题的研讨交流,老师们在亲眼目睹之后,对电子书包、资源库、网络搜索等功能有了深入的认识。认识到这些信息化手段对教学带来的巨大的助力作用。现在,班班通的使用已经不再是一种要求,而是老师们自觉自愿的行为,更是老师们教学的一种新的依托。甚至有一些老师们会说,现在如果班班通出了故障,就感觉特别不方便。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注册安徽省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并将自己的教学资料上传至自己的空间,并积极下载平台上的资源。教师们通过实践,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强大的资源库。他们的上传下载的行为也从被动变为主动,现在我校的资源上传数量达到1500个左右,而下载量更是达到2000多。学校教导处也正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起课件库、教案库、论文库、试题库、教学视频库。我们通过“五库”建设,要让教师每年的教学准备都不是零起点,达到“资源共享、超越课堂”。当然,我们还在引导教师们感受“微课”“翻转课堂”“易学网”等更为先进的信息化课堂的发展成果,引导老师们积极地参与到这场变革之中。

第四,教育活动中使用信息化手段。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就在实施将校园图书馆数字化工作。我们将学校图书馆的三万册藏书建立起了数据库,实行电子化管理。我们还先人一步,购置了一个数字图书网站,将图书数据库内嵌其中,可以让学生在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登陆这个网站就可以完成对校园图书馆所藏图书的检索与借阅。利用信息化手段,让我们的图书馆从固定开放时间变为24小时开放,真正让图书馆成为了图书馆,而不是图书仓库。在建立这个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请专业的公司代营,而是组织了很多教师参与其中,目的就是让教师切身地感受到信息化手段对于我们教育的巨大的助力作用。从而将自身的教育活动自觉地与信息化结合起来。我们将学校的图书馆和“数学图书馆”有机的结合起来,开设“走进图书馆课程”,让学生在电子版纸媒和书籍阅读感受读书和成长的乐趣。

三、驱动教师学会教育教学信息化时代所必备的技能

多年的实践,我们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教育的信息化绝不是增加几台电脑,配备几个信息技术教师。如果将信息化的责任全部都放在几个信息技术教师的头上,那我们的信息化工作绝不会开展好。可以简单地设想一下,如果老师们连简单的电脑故障都不会排除,如果老师们连制作简单课件的本领都没有,而全部要依靠信息技术教师,那一个学校,特别是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学校,需要多少位信息技术教师才能保障实施信息化的教育。从这个简单的设想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必须让我们所有的教师,至少是大部分教师,重点是年轻教师及骨干教师具有完全的信息化教育的技能。

我校的中青年教师全部参加过INTER未来教育培训。学校也为老师们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供最大的便利,先后送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多达数十次。除了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之外,我们在校内也展开了有梯次的培训,像班班通使用技术的培训、电子白板的培训、省信息资源应用平台的培训等等。下一步,我们想在微课制作与使用上展开对教师的技能培训,让这一可能带来教育革命的新事物也被老师们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提前学会制作与应用。我们也逐渐增加教师用机的数量,现在已达到2:1,我们计划在两年之内达到1:1,从硬件上为老师们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自己的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今年的3月,全球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举行,习近平主席专门为大会写去贺信。这些信号无不表明,教育信息化即将全面展开。我们也将不断努力,帮助我们的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形势,做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新教师。

下载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自贡一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教育信息化让中学教学插上“天使之翼”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是盐都自贡的一所有九十八年办学历史的城市完全中学,位于自贡市城......

    典型教育案例

    典型教育案例 李淼,女,12岁,家庭背景:生活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行使监护权。性格特点:自尊心强,性格较为内向,学习主动性不强。人际交往:没有与之关系密切的同......

    中国电信信息化典型案例介绍

    中国电信信息化典型案例介绍3月中旬,记者一行专程深入新罗、上杭、连城、长汀城管办、高校、乡村、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等基层一线,深入了解近年来我市利用信息化手段力助五个......

    信息化典型案例(共5则)

    立足应用,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迷局 ---学校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1、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 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信息化工作典型案例[5篇材料]

    非常案件 本报记者杜晓本报通讯员金枝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近日依法批准逮捕了陈某、唐某、肖某和张某4名犯罪嫌疑人,这4人涉嫌盗窃京东商城大量用户的账户信息。据公安机......

    信息化失败典型案例分析

    信息失败典型案例分析 导读: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失败典型案例,总结出八种信息化项目失败类型,问题集中于软件产品、客户、厂商三个方面。 关键词:信息化失败信息化项目软件产品软件......

    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职业教育中心自1999年建校以来,倡导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但是多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

    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曲阜中医药学校建校20多年,传承中医药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但是多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根据第二批国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