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
背景
一次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会上,学生介绍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方法时滔滔不绝、极为细致,但是在讲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时,学生的介绍却是“不管你现实生活中如何选择,在考试时一定要选择最‘红’最‘正’的,这是一门‘背多分’的学科,多背诵就可以了”这样的经验。
听到这样的评论,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我深知这门课程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任务,而且承载着学生德育内化的重任。但是为何在学生的认知中它却成了一门“卷面道德”“背多分”学科了?应当如何让德育课堂脱离“表、浅、俗”的痕迹,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呢?在“法治政府”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过程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虽然生活与法律密切相关,但是学生对于法治价值观没有直观的感受,理解并不深刻,如何将法治概念解析透彻,易于学生理解呢?我决定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寻找生活素材。我以“一场雾霾引发的‘官司’”创设了主题式的探究情境。
创设情境,激发价值冲突
情境呈现:村民发现,××
厂近期经常排放浓烟,怀疑其对环境有污染,加重了雾霾,而且极有可能是导致村民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元凶。村民将问题反映至环保局,但环保局却迟迟没有回音,村民想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院回应:村民不具备诉讼资格,不予立案。无奈,村民敲开了牛镇长办公室的大门。
师:如果你是镇长,你会如何处理村民的诉求?
生
1:让村民去找环保部门或法院解决问题。
生
2:积极为民主持正义。
这样一个情境铺垫,初步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推测和判断;也使学生对事件后续的发展更有兴趣。我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呈现事件的发展。
牛镇长表示:“事关老百姓生命安全,我管!”然后,他带人查封了
××厂的锅炉,要求其停产整治。
师:你对牛镇长的印象如何?
生
1:很硬气!很牛气!
生
2:真真正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是个好官!(学生表现出钦佩、赞赏的神态和语气。)
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塑造了一个为民服务的镇长形象,也引发了学生情绪上的共鸣。于是,我继续介绍:但是,锅炉被查封后,××厂收益受到极大的影响,厂长一纸诉讼将牛镇长(镇政府)告上了法庭,那么这样一场“民”与“官”、“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博弈会如何发展呢?我随机调查了三位学生,让他们推测这一场审判的走向,他们均表示牛镇长能够获胜,因为他代表的是正义一方。随后我呈现了法院审判的结果:牛镇长败诉!(学生表现出很震惊、很意外的神态。)一个是“为人民服务”带队查封化工厂的硬气牛镇长形象,一个是因“未依法行政”导致镇政府败诉的丧气牛镇长形象,一对极具冲突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开展讨论,进行价值判断
此时,学生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我继续追问:“你觉得牛镇长冤吗?”随机提问中,多数学生表示“冤枉,因为镇长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老百姓健康的目的”,但也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村民只是怀疑可能会造成呼吸道疾病、加重雾霾,并没有实证”。有观点的冲突就是重塑价值判断的最好契机,时机已然成熟,我顺势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审判结果合理吗?你如何看待牛镇长的行为?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点的阐述、交流、碰撞、重构,最后他们基本形成一致的认知:审判的结果是合法的,牛镇长虽一心为民,但是在执法过程中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没有职权、程序不当),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让学生从理念上树立法律至上、敬畏法律的观念。
引导分析,明晰价值选择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剥洋葱式的追问,学生已经能从法理层面形成一种认知——违法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学生并不能真正从情感上理解在这一场情与法的冲突中为什么选择了法而不是情,“人治”和“法治”的价值区别在哪里?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引入县环保局在面对这一事件时的做法,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做出价值选择。
县环保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加强了对××厂的监控,进行调查取证,随后举行了听证会,并依法下达对××厂的整改通知。
牛镇长:在接到群众的举报后,带人查封××厂锅炉。
师:县环保局和牛镇长的做法分别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生
1:县环保局先进行监控、取证再做出整改处理,让处理过程和结果更加公正透明,更容易让人们信服,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
生
2:牛镇长未进行调查,只听取群众的片面之词就查封了××厂,不仅影响了××厂的收益,而且有可能会让人们怀疑牛镇长是不是故意打压××厂,也会影响政府的形象。
生
3:牛镇长没有依法行政是违法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县环保局依法行政,公开、公正的做法更有利于保障人们的权利,包括××
厂和老百姓的权利。
……
确认选择,树立法治信仰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与“人治”的区别,设置了两个形象——县环保局和牛镇长。县环保局强调法律的权威,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己的法定职责,做到了依法行政;而牛镇长虽一心为民,但是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强调个人和职位的权威性,实为“人治”。将两个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以形象的方式呈现,不仅利于学生理解,且更具有趣味性。通过上一环节县环保局和牛镇长对
××
厂事件的处理过程分析,学生已然有了更清晰的价值选择: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在这一环节,通过一个“情”“法”两难的情境,有意引发学生认知“失衡”,从而促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构建新的认知平衡,新平衡建立的过程便是学生德育内化的过程。
回归生活,拓展价值实践
教育不仅在课堂上,更应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法治实践能力的提升,我在课后给学生留了一项生活作业:“请你关注生活中的不和谐现象,并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守望法治家园。”通过作业,我指导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法治实践,真正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见表1)
原以为这项作业会是学生众多作业中最容易被遗忘的一项,因为它的难度较高,但是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非但没有忽略这项作业,而且很认真地去完成:有的同学发现盲道经常被非机动车占用,通过“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反映;借用校园板报平台完成了一期“对语言暴力说‘’NO’!’”的专题板报宣传。
反思
其一,有生活才有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课堂上,强行植入只会让学生形成“虚伪的课堂价值”,课堂表现是一套标准,实际言行则是另一套模式。以“一场雾霾引发的‘官司’”这一生活化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教学,能促使学生关注和思考,形成一种轻松和谐、充满生气的互动课堂。
其二,有思辨才有深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是一种唤醒和点燃。价值观的确立仅通过照本宣科的说教难以达成,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水平,创设具有思辨性的问题或者两难情境,让学生在两难问题中产生价值碰撞,进而在深入思考中做出合乎要求的道德判断与选择。
其三,有实践才有价值。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以生活为突破口,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感受,并深化对学科内容的理解,达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