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改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课程改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郸城县白马镇实验小学 周艳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体会作以汇报: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给全班学生讲题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习,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密切合作,多项沟通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的到了提高。
五、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们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也正是在我门历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丰硕的果实结伴而来,*年4月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年被评为县政府评为县优秀教师,*年荣获县教育系统*年度优质课一等奖,等等以上荣誉,这些荣誉都将鼓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更进一步。
第二篇:课程改革先进个人事迹(本站推荐)
课改中我的学生在变
——课程改革先进个人事迹
阳城县实验小学 张蒲霞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自从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二十多年的春华秋实。二十多年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始终以“当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上学期“主体多元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通过短短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欣喜地看到我的课堂活起来了,我的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有了较强的学习独立性,有了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权利,有了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角”。《新方案》是我们本学期学生学习的依据,课前要结合课文独立预习,对知识、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然后完成“基础达标”和“设问导读”。关于预习情况的检查,我把权利放给了小组,由组与组之间互评作业,以分数呈现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自觉的去完成作业,谁也不愿在这一块拖小组的后腿,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学生都能自觉认真预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课堂上,各组所有成员大胆质疑、交流,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对子或伙伴开展认真的对话与交流,大部分学生由“看客”变为“参与者”,都在为展示作充分的准备。这样的课堂不再是个别学生精彩展示的舞台。曾经的张晏豪上课是见不到他举手的,虽然成绩排在前三分之一,但他的内向性格使得他知道的问题也不敢发言。但因为课改小组捆绑评价的机制,这个学期的他上课明显积极多了,都能主动并且积极回答问题了。今天的课堂,真正成为了所有学生共同展示、发展的课堂。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初步养成了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改实践,我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新方案》为依托,学生能够在课前根据知识内容、重点、难点把握学习思路,自主地展开预习,学会边看、边学、边思,并在书本上做适当的勾划和批注,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地学习,积极认真地思考,并将预习时对教材的理解与对子交流,对小组内成员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小组展示时,他们争先恐后地进行质疑、纠错、补充、点评,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课后,学生能利用《新方案》消化、巩固、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一次,我因和一位家长谈话耽误了几分钟,当我走近教室门口时,却发现同学们有序地进行展示,讲台上的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新方案》,而其他小组的同学不仅听得认真,还不时向台上的同学提出质疑。原来,班干部了解到老师有事,就组织大家自觉地讲起课来。这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展示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认同感统领起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
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
课堂上我不断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感受,引导学生说心里话,自己的话。为了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学生彼此之间也会自然地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彼此的看法、思想情感的体验。不知不觉中,学生“敢说话”“会说话”了,“说”的能力普遍提升了。闫琳洁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刚开始上台讲解课文时的她,脸涨得通红,声音也和蚊子一样,感觉如果给她个地洞,她会钻进去。现在的他,每天发言都非常积极,倘若一节课没抓住机会发言定会非常生气的。三个月的课改,她整个人都变了,在前一段举行的班级口头作文活动中,她还踊跃报名参加了,并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郭蓓蓓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记得第一次上台讲解时,她紧张得都有些结巴,虽然心里知道,但苦于锻炼的少,最终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现在你要是到班上看看,她讲课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模样,脸上完全看不出胆怯,说起话来那可是滔滔不绝。
四、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了
通过一学期的课改,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了。就拿语文复习课来说吧,以前往往是让学生写写生字词,背背课文,做做练习,甚至还要把一些重要课文、重要知识点重新讲解。这样的复习课,不少学生总会缺少一些学习激情,提不起精神,总是表现的很麻木。现在的复习课,我首先把纪律和复习要求告知学生,然后把复习任务布置下去,让组长在规定时间内带领他们的组员自觉去学习,最后进行达标测试并根据达标情况给小组奖分。作为组内一员谁也不愿拖队伍的后腿,他们就会彼此监督学习。课堂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沉闷和压抑,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有的独立看书复习,有的相互提问,还有成绩优秀者带着复习的。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及捆绑式评价,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我复习效果如何,作业是否认真完成,在这一环节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我仍是把考查权交给了学生。由小组出题去考察另外一组的同学,根据解答情况给出合理的分数。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的把握知识点,还更好的展现了他们的个性风采。
五、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表现在每一环节我都会给出分数的评价,每天以总分相加的高低评出明星小组和反思小组,并确立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就建立了组与组之间的合理竞争机制,展示的时候,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竭尽全力地为本组加分,倾听的时候,都在开动脑筋,边听边思边记录,为纠错、质疑、补充作准备,以此给小组加分,为本组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互助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懂得了在和人相处中要谦让的美德,懂得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有更多成功的道理。张坜垭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唯一的缺点是爱计较,曾经经常听到她来告状说同组某某欺负她的话。但最近很少听到她抱怨别人了,他们组还被评为最佳和睦小组,为了这个最佳,她学会了如何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坚信课堂教学这片沃土一定会培育出绚丽的创造教育之花,收获到丰硕的创造教育之果。
第三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文地镇堂兰村小学:阮书培)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含义。从教廿几年来,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学习新基础教育课程教育理论,忠于职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使本职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积极投入新课改工作之中,以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发展观来看待学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反思,探索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以研促教,勇创新路
为了在工作中能夯实教学教研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牢牢抓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有效教学,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全面开创了教研工作的新局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保证了教学质量在全镇领先的地位。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改革了教师听课方式,采取了推门听课,说课,汇报课,示范课相结合的方式,讲完就评,把重点放在评上。上课“研”过程,说课“研”教法,评课“研”效果。这样一来,教师的业务能力大大提高了,他们都能积极备课,这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我们还坚持实施教学常规工作月查制度和随机抽查制度,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肯定。
好的质量源自好的教学,好的教学源自好的教师,好的教师源自好的教研。校本教研坚持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解决教师关注的实际问题。我把校本教研送到课堂,从小处入手,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真正走向教学实际,提出“问题即课堂,教学即研究,成功即成果”的理念,对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细小问题或解决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的问题,通过课后同事间交流、研讨的形式解决。长此以往,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大大提高了。
经过实践,我探索出“教学中教研—教研中研讨—研讨中指导—指导中提高”的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模式。
二、更新观念,投身课改。
新课程改革之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更需要学会在学习中不断思索。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是成长的必由之路。为此,只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才能迎接挑战、赢得主动;才能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游刃有余。
1.角色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程改革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
2.课堂教学多模式。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模式不改将会导致课改的失败。如今在我县较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县三小的“三环四标”、三育的“四步教学法”及那林中心小学的“五环大课堂”等教学模式。为此,我着力把创新教育思想融入课堂教学,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创新教育经验、方法,仔细推敲,领会其实质,融百家之长,在实践中反复提炼。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把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把发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学的过程放给学生,并积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深入学生,并与他们一起交流探讨。走进我的课堂,听到的是:“大家商量商量吧”,“你回答得真好,谁还有别的方法?”“别紧张,再想想”„„课堂教学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焕发出前所未生机与活力。3.学习知识多形式。课堂上实行“活动化”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教材的理解、自主探究和同伴合作交流。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同时也使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得到体验。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大幅度提升。4.评价学生多视角。在教学实践中,我强调评价学生要“重过程”、“多角度”、“全方位”,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注重和发展学生的多项潜能。评价的方式也是多样化模式,如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教学成长记录,撰写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还可同伴评、老师评、家长评、自我评、定性与定量相评等评价,通过不同侧面与侧重点去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的发展。
三、乐于进取,善于总结。
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新课改的同时,我时刻不忘朝着科研型教师发展。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认真的备好每节课,认真钻研教材,在认真备好教材的同时备好学生,思考在课堂上怎么体现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在上完课之后认真思考这节课的得与失。学校组织开展的每次公开课,我都认真备课,并在上完课后认真听取有经验的教师评课,认真总结,反思,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作为教训。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教研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为了提高自己,也为了带动别人,我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开课讲评外,还积极走进特岗教师的课堂,无私地把自己的先进教学经验与他们分享。在我的精心辅导下,我校特岗教师宾丽娟、阮春兰、阮素英、邹丽敏、宋琪琪参加镇新课程目标课堂教学比赛均获得一等奖,大大提高了她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
四、积极向上,争创佳绩
三江中心校自任命我为堂兰村小学教导主任以来,使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既要抓好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又要做好率先垂范。为了做到教学管理与个人教学两不误,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研究制定教学改革各项制度及细则,积极同有经验的领导和老师交流关于学校教学工作的不足和整改措施。全体老师在我的引领下,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实践,取得显著的成绩。2013---2016四个我校连续获得了三江小学六年级学科毕业检测积分第一,当年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学校”。个人获得荣誉方面:2014年09月由于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玉林市优秀教师;2015年12月获得2014--2015学博白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16年10月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博白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孕育新辉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以学习和实践,以改革和创新,以敬业和激情,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为基础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材料
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材料
西华县叶埠口乡第一初级中学 叶立新
我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
语文课程改革初步突破了只重视知识传承的教育理念,不仅考虑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对于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形成了新的观念。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体会做以汇报: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
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相联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考试考死知识多、灵活运用少的限制,教师重传授知识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就事论事和现实联系较少,让学生感到学习没有意思,只是为了考试硬着头皮学。.但这次课改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由不爱学到爱学这些学科。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有四点,一是新教材增添了许多图表、图像、文字资料,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三是突出了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四是知识点不断循环往复,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温故知新”。学生由初期的不适应逐渐转变为接受,从不爱开口,到积极发言,踊跃参与。
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同样是课改教师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密切合作,多项沟通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的到了提高。
五、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们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中国不仅要使自己的经济融入世界,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教育融入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将课改革引向深入,是众多教师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中不被淘汰,为了在学生中重塑自己的形象,我们教师应当关注自己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进修
培训,主动学习,不应是他律的强求,而应是自我心理的渴望。参加培训固然重要,而自我学习,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学习更重要
也正是在我门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丰硕的果实结伴而来,将鼓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更进一步。
第五篇:初中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材料
初中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材料
西华县叶埠口乡第一初级中学 张玉芳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结合自己进行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教学的实际,谈谈对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课程改革从转变观念做起
课程所需理论和观念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应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联系起来,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重视学生实践,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改革中应转教师的观念。教师的观念转变主要表现在怎样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不重在教师的“教”。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法改革,以实际行动来推动课程改革。
二、课程改革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进行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软环境”——教学评估评价机制课程改革能不能顺利开展,课程改革能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关键就在于教学评估评价机制。因为教学评估评价机制是课程改革的指挥棒。不仅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靠教学评估评价机制为导向,而且课程改革的成果也需要教学评估评价机制来验证。没有新的灵活开放的教学评估评价机制,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很可能只是将传统教学换了包装——穿着新鞋走老路;没有新的教学评估评价机制,人们就会用旧的传统的评估评价机制去衡量、去评价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会使课程改革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可见,教学评估评价机制这“软环境”在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改革要有恰当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这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特别是重视学生个性评价导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怎样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呢?
首先,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由单一的“分数制”变为对多种学习习惯和多种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由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按一定比例来共同组成。自我评价占30%—40%,小组评价占50%—60%,教师评价占10%—20%。从而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其次,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评价表。要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学习后的收获、学习中的问题等记下来,每月评价一次,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通过每学月的评价,学生既可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新收获,又可认识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也便于学生及时改正缺点,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再次就是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习本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有自主精神,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一点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这只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尊重学生,就是要在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就是要学会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容忍学生的缺点,不歧视差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让学生爱学、乐学。
2、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是教法更新的改革。课程标准突出了教与学之间“学”的重要性,突出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传统教学是不能体现这些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寻求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构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我在大量借鉴别人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就摸索出了语文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在上教学课时,就采用一种“问题式教学模式”;在上教读课时,就采用一种“读读,议议,读读”的教学模式;对一些文学作品,则采用“读—析—赏—读—练”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课时,我就采用了“读、析、赏、读、练”的教学模式。首先是“读” 读准字音,通读全文,读出文意。其次是“析”,梳理文章,分析文章主题;再就是“赏”,去品赏优美的语段、优美的语句,如品第二段“不必说……色香味比桑椹要好得远。”就分析、品赏这段的层意、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用词的准确生动等。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课时,我大胆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了学生的“问”,特别是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通过课前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课堂上分析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学习过程始终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路,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从而使课堂始终呈现出“生动、活跃”的气氛,教学效果显著。
当然,只有些新的教学模式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就像催化剂,常能将课堂与课外、教师和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好的教学方法既注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又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既注重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结合,又注重了讲练的结合;既注重了教与学的结合,又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我在课堂上大胆借鉴蒋海澄,于漪等优秀教师倡导的“点拔法”,特别注重对学生在分析问题、研讨问题的“点”和“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本人让学生先听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再让学生谈听音乐后的感受,特别是去感悟《命运》所表现出的“贝多芬”,去追求学习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所表现的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仅靠教几堂课,还需要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语文能力。语文活动的目的重在从朗读、听说和写作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如可通过“每日一词,每日一句格言”活动,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可通过“每日一读”或“接力朗读”等朗读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可通过“每月一事,一人,一景”的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还可通过“当一名小记者”、朗读比赛、讲故事、书法比赛、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作为课堂补充,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