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协提案促进村村通工程汇报材料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促进村村通工程
近年来,区交通局,村村通工程也实现历史性跨越,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特别是为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在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的推动下,村村通工程取得历史性跨越。2003年以来,我区已累计完成村村通工程投资2亿多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80多公里(仅2004年,我区新修水泥路就是建国以来道路建设里程的总和),直接受益行政村达到505个、直接受益农民达到40万人,工程质量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为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巩固和扩大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深入开展了以“竖起一块牌子、张贴一幅标语、建好一支队伍、培好两条路肩、栽好两行行道树、沿村要有好环境、过村要有排水沟”为主要内容的“爱我公路、美化家园”活动,加强了对60多条,长400公里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走出了一条农村公路建、管、养相结合的新路子,营造了畅、洁、绿、美的道路交通环境。我区农村公路连续五年代表济南市迎接省交通厅的公路养护检查。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不仅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进不来、出不去、买不出去、运不出去”的问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人流、物流和信息交流强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资金,有力的促进了农村旅游业、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精神风貌的深刻转变,干部群众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热情更为高涨。实践证明,农村公路的长足发展,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促进了农业 结构调整,优化了农村发展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加快了我区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篇:村村通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简况
一、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1998年以来,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有效扩大了农村广播电视覆盖,解决了1亿多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
实践证明,村村通是各级政府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对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广大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新疆地域辽阔复杂,人口居住分散,是实施村村通工程难度较大的省区,自治区将其作为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不断加大力度。1995年,在自治区40年大庆期间,我区开始实施了“乡乡通广播电视工程”,解决了500个盲点乡通广播电视的问题。
1998年—2001年,我区共建成开通广播电视盲点村1658个,主
要采用无线和有线小前端两种技术覆盖方式,新增广播电视覆盖人口约85万人,使我区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各增加5个百分点左右,分别达到87.91%和90.28%。
2003年,在全疆587个新通电行政村中实施了通广播电视任务。其中解决广播电视双盲点村13个,广播盲点村14个,电视盲点村9个,集体收看(有线电视)村551个。
在2004—2005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区完成了1951个50户以上(和田地区是20户以上)已通电行政村和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任务。主要采用无线发射方式进行集中覆盖,对极个别建设点采用有线方式。在只有一个主体少数民族地区实行“4+2”(即2套中央台汉语电视节目、1套自治区汉语广播节目、1套自治区民语广播节目)覆盖方案;在多民族聚居地区实行“5+3”(3套汉语电视节目、2套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和1套汉语广播节目、2套主体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覆盖方案。
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至2006年,我区共完成4696个广播电视盲点村的建设任务,累计投入资金11248万元,覆盖人口达233.51万人。
2007年,国家下达了“十一五”期间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我区确定了在“十一五”时期的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两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在巩固已有村村通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全疆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的通广播电视任务;二是立足于大功率无线覆盖工程,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
平,使广大农牧民群众能够无偿收听收看中央一套广播和中央一、七套电视及本省区的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
十一五期间,我区建设任务总数为11883个点,其中2007—2008年建设任务数为6050个,全部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解决。2008年6月,国家直播卫星成功发射。目前,国家补助资金和自治区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国家广电总局已完成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招标工作,预计2009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在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国家从2006年在我区实施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这一工程主要是加强中央第一套广播和中央第一、第七套电视节目对农村的无线覆盖。我区2007年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一、二)阶段建设任务为更新改造全疆88个台站的162部发射机及附属设施,2008年6月30日工程任务已全部按期完成并开播。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延续和深入,新疆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线广播、有线电视、甚至无线数字电视也开始进入农牧民家里。“村村通工程”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传播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被广大农牧民群众称为“德政工程”。
第三篇:村村通汇报材料
芒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工作情况汇报
芒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始终把这项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来抓,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我镇“村村通”工程建设。现将芒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芒信镇位于孟连县城东南部,东部与澜沧县糯福乡相接,西靠勐马镇,南与缅甸佤邦接壤,北同娜允镇、景信乡相连。政府驻地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国境线长27.85公里,全镇辖6个村115个村民小组4117户16100人。主要有哈伲族、佤族、拉祜族、傣族4种等少数民族,民族比例占总人口89.5%。2009年末,全镇有耕地面积75741亩,人均耕地4.7亩,农民人均收入1238元,人均生产粮食483公斤。
二、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组织实施
为实施好芒信镇“村村通”建设工程项目,芒信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镇广播站及各村支部书记、技术员为成员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广播电视站,负责处理-1-
日常事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局面,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二)加强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好“村村通”建设工作。芒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于2009年开始,当年安装完成1178套,今年广电局下达我镇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建设任务为27个小组920户,现已安装345套。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技术员在安装第二批“村村通”时发现,设备安装调试好后无法正常使用,一是晚上10点后无法接收到信号;二是“雨衰”现象问题严重(雷雨天气信号及不稳定)。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宣传,营造“村村通”建设工程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的一切积极力量,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圆满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进一步做好安装户的管理及后期服务工作。
(三)建档立案,做好安装户的信息登记造册。
芒信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七月十九日
第四篇:2011政协提案汇报
伊川县规划局
关于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汇报
2011年,伊川县规划局共接到政协委员提案6份,具体如下:王朝霞委员提出的“建房要留停车场,也要留一片绿地给业主”的提案; 郭正杰委员提出的“加强县城建设规划管理“的提案;范柯、郭新芬、郑胜国委员提出的“关于城市建设规划合理性问题”的提案;辛向阳、翟江涛委员提出的“关于我县城市建设中新建和改造街道两边建筑建设的提案“提案;王鼎三委员提出的关于“在县城老区和新区设立停车场”的提案;苏胜进、王志伟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建筑管理建议”的提案。这些提案主要涉及规划编制、规划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内容,提案非常客观实际,指出了我县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对我局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诚恳接受并衷心感谢各位委员对城乡规划工作的大力关注和支持。按照县政府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具体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扎实做好提案办理工作 政协委员的提案内容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紧扣社
会发展实际,事关伊川经济发展大局。是监督政府部门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局在接到县政府转办的6件政协提案后,对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实行局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规划股具体承办,并多次组织召开提案办理专题会议。同时按照县政府关于政协提案的办理要求,认真开展提案办理工作。要求提案办理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政协委员的提案,做到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理顺工作思路,突出工作措施,并对政协提案的办理目标、办理时间、办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使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和规划日常管理有机结合,全方位提高政协提案的办理水平,全面完成提案办理的目标任务。
为切实提高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的工作成效,在提案办理前,多次召开碰头会议,对委员提案进行逐项讨论和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提案办理工作方案,并积极与政协委员进行沟通,加强同委员的联系,深刻理解提案的本质要求。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每项提案做到办理前、办理中、办理后“三见面”,确保委员提案满意率达到100%。
二、广采众议,注重落实,提案办理取得较好效果
县政协委员的提案,对我们的工作是一种鞭策和指引,这些提案的提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委员的献言献策,我们向县政府积极汇报,完善各项规划的编制,利用编制规划这个契机,我们将
委员的建议逐项的落实到规划中,先后编制的规划有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滨河新区城市设计暨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及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以科学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其中产业集聚区规划和滨河新区规划中确定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保证了滨河新区及产业集聚区内包括道路、供排水、暖燃气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使各项建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执行新区和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开发和确认将要开发的地块都严格按规划进行审批,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滨河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的各个项目,将规划设计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目前旧城区建设逐步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滨河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建项目,没有违反规划和道路红线退让规定的现象,很好地落实了滨河新区和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些成绩一方面是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推进城市建设、塑造城市形象的结果,另一方面更是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保贵意见和建议的结果,在这里真诚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对我县规划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共同推动城市规划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规划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近年来,虽然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规划工作都比较支持和重视,但规划认知面较低,为此我们非常重视规划宣传
工作。利用电视媒体播放宣传标语,组织巡回宣传车队,在主要路段设置宣传台,精心组织元宵灯节宣传活动,在县人大、县政协重要、大型会议上制作板面进行宣传,通过丰富多彩的规划宣传活动,使全社会都关注规划、了解规划、认识规划,从而尊重规划、支持规划、执行规划。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建全与政协委员定期沟通的机制,加强与县政协的联系,主动接受政协的监督,认真听取建议提案,加大规划编制力度,认真做好规划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突出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强化规划的落地实施,在政协委员们的关心支持下,共同推动我县城市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0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第五篇: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夏主任,市人大各位领导:
在“村村通”建设的开局之年,市人大组成如此高规格的调研组,深入基层,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既凸显了农村公路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彰现了上级领导对基层交通部门的关心和厚爱,更增添了我们立志把“村村通”建设成为“领导满意、群众受益” 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将我区“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力争用3-5年的时间,建成通村油路1000公里,基本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形成与国省道干线网相衔接、布局合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农村公路网。
二、工程进展
XX年我区“村村通”工程计划项目55条,总里程218公里,总投资6540万元。截止10月底,累计开工项目达67个、占项目计划的121.8%;开工里程272.5公里、占计划建设里程的125%;路基完成266公里、占计划的125%;路面完成132公里、占计划61%;完成投资5979万元,占计划投资的91%。“村村通”工程已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 点。
三、主要措施
“村村通”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其特点是点多、面广、单项规模小、难管理,而实施这项工程建设,难点是资金配套,重点是质量管理,关键是行政推动。为抢抓机遇,切实搞好“村村通”工程建设,我区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行政上强力推动。区委、区政府把“村村通”建设列为政府8件实事之首,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组和招投标中心,出台了《实施意见》、补助标准和考核办法,召开了动员会和现场会,建立了工程进度月调度和定期督查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乡村主抓、交通监管、群众监督”的工作体制,开局之年所有乡镇办在项目实施上都实现了零的突破。
二是资金上广开渠道。为落实工程配套资金,区政府从拮据的财力中安排资金予以每公里1.5万元的配套补助,各乡村广泛宣传发动,利用多种形式多元筹资,有的以集体经济为支撑,有的发动在经济发展中的成功人士捐款,特别是交通条件较差的地方群众捐资踊跃,形成了“政府投资、乡出资、农民捐资、成功人士捐助”的筹资机制;同时利用其他项目建设配套、打捆实施“村村通”工程,有效地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制约。
三是工作上热情服务。“村村通”工程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在工程建设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统一协调各部门全力配合支持工程建设,区招投标中心统一全区“村村通”招标工作,限时办结;交通、发改认真负责项目的审批、规划和设计;财政部门加强资金调度,确保资金按进度计量支付;交通部门编发了《“村村通”工程建设管理手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简易手册》,先后举办了4期培训班,培训乡镇村监理、义务监督员、资料管理员300多人次。实行了局班子成员联系乡镇、技术人员联系项目制度,抽调全部17名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跟踪指导,并规定每月到现场监督指导不少于3次、每个项目开工必须旁站1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带着技术进村、带着经验上路、带着感情服务、带着责任管理。
四是质量上严格管理。针对“村村通”工程项目特点和区情实际,我区设定了“企业自主负责,群众义务监察,乡村责任监理,交通依法监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模式,实行严格的程序监控和质量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把“五关”即路基关、配合比关、设备关、施工关、检测关;严控“四度”即宽度、厚度、强度和平整度。明确规定:违反施工程序的责令停工,质量不合格的停拨工程款,发生责任事故全区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工程质量。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检查中,我区所有在建项目 没有一个被责令停工。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尽管我区对“村村通”项目补助已达11.5万元/公里,部分乡镇也给予3000-XX0元/公里补助,但与每公里近20万元的造价相比,仍有较大资金缺口,资金问题依然是制约“村村通”建设快速推进和造成各地进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
二是质量问题。质量优良,是“村村通”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但由于 “村村通”建设规模小,里程短,道路标准低,部分人员没有对其质量引起高度重视,存在有盲目自信、指导监督不力现象,产生了混凝土配比不到位,路基处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认识问题。部分乡镇对“村村通”工程建设还未引起高度重视,对群众宣传发动还不到位,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展。
五、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对市本级“村村通”资金、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后进村、贫困村能按期完成任务。
2、鼓励管理模式创新。既要严格按建设程序加强管理,又要结合实际,切实有效地确保质量。
3、积极探索管养机制的建立,既要村村通,又要村村养,确保建成公路的畅通、安全、有效使用。
4、坚持路运站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农村班车通达工程建设,确保做到路通、站建、车通。
“村村通”工程泽被宣州,惠及“三农”。我局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各位领导的指示精神,举全局之力,确保工作不欠账、质量不出事,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