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镇某村优秀农家书屋事迹材料
建管并重 学用结合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XX市XX镇XX村全国示范农家书屋事迹材料
XX市XX镇XX村共有596户,2036人,耕地1270亩,党员55人。近年来,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村基层文化建设,建设了15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藏书7530册。极大丰富了干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快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一、强化投入,办好农家书屋
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统一部署,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在领导、财力、物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坚决办好农家书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自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将农家书屋工程作为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事来办,村“两委”成立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黄长祥同志任组长,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制定了“十二〃五”农家书屋管理使用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组织人员进行有力实施。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村里在办公条件紧张的情况下,腾出150多平方房屋优先安排农家书屋,并配齐了桌椅、书橱、报架、电脑等 办公用具。除市、镇配送的书籍外,该村又投资2万多元,自行购买了2000多册各类图书,进一步丰富群众阅读视野。三是整合资源,提高图书利用率。按照方便群众为原则,结合本村实际,农家书屋与党员远程教育室、多功能会议室、村民体育健身广场相配套,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更加满足农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需求。
二、科学管理,提高使用水平
农家书屋项目是一件党和政府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好项目,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好方法。对此,该村注重细节,力求创新,切实做好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等工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灵活设置开放时间。针对不同人群工作、学习的特点,不定时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老弱残疾的,全天候开放;对上学的在校生,在星期
六、日以及节假日集中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的,在晚上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开放。同时,定期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丰富群众影音文化需求。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农家书屋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过程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进一步加强图书管理员的科学培训,切实做到认真核实、登记。三是强化措施,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该村在书屋内设置了免费办理借阅卡的温馨提示牌,针对每一类、每一本图书,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包括桌椅、书柜、报栏等都参照大中型图书馆的功能分区进行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同时,该村还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经常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并及时补充新书,有效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三、学用结合,积极发挥作用
该村不断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同时,不断将农家书屋作用进行延伸,依托农家书屋这个载体,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今年8月,该村养猪大户苑玉芝饲养的生猪,出现了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四肢乏力、走路摇摆、食欲缺乏等症状,她通过自学的养猪技术知识和查阅农家书屋的有关书籍,确诊为猪中暑,于是,她采取加强通风、冷水喷洒猪头部及全身等物理方法,并结合使用2.5%的盐酸氯丙嗪肌肉注射,使其饲养的160余头生猪化险为夷。
四、务求实效,推动科学发展
实践证明,该村通过兴办农家书屋,开展全民学习和阅读,切实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凝聚了合力,进一步推进了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招商引资突飞猛进,该村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先后引进了XX驾校、XX电器、XX机床等5个过千万元的企业,解决了330余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该村有个体工企业62家,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36元,成为XX远近闻名的“名星村”。农家书屋建设助力该村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 “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XX省“绿化示范村”、XX市级“文明生态村”、XX市“特色经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12年8月29日
第二篇:优秀农家书屋事迹
优秀农家书屋事迹
我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加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活跃农村业余生活的惠民工程来抓,“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配置规格较高。本书屋出版选配数量和种类均符合上级要求,共配置了3200册图书和100张光盘,品种达500多种,结构合理,外国文化类、体育运动类、小说读物类、少儿读物类等种类一应俱全,从国家和省推荐目录中选购的比例达到90%,真正适应了农民需求。
二是硬件设施完备。按部署要求规格统一悬挂了高标准的 “农家书屋”标识牌,书柜、电脑、桌椅、报架、照明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真正把农家书屋建设成了实用的知识图库。
三是管理日趋规范。书屋管理制度完善。如管理员岗位职责、图书借阅制度、出版物登记制度等;配备了书屋专职管理员,书屋配备了图书借阅登记本,设置了征求意见本,确保了每天向村民开放。
四是读书活动经常。为提高农民的读书兴趣,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利用村里的老党员,切实将书屋建设与计生、科技、农村远程教育等文化资源建设相结合,开展了“创先争优”学习大比武、远程教育大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图书阅读活动,大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营造了全社会读书求知的社会风尚。
第三篇:西华镇西华村农家书屋简介
西华镇西华村“农家书屋”简介
西华村是西华镇政府所在地,东距华亭县城7公里。全村共有5个社,438户,1884人,有劳动力1229人。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全村文化软硬件条件的改善力度,2008年,镇、村两级积极筹措1.2万元,建成西华村农家书屋。在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
创新载体,拓展服务基层群众的空间
按照“拓办实事、适合胃口、完善功能”的原则,结合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对农家书屋进行了建设和装修。共落实书柜(架)6套,桌椅10余套,配套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卫生、青少年课外读物等藏书1146余册。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广场、有线电视等多位一体、全方位覆盖的农村文化覆盖网基本形成。
延伸内涵,大力提升群众的文化追求
本着“倡导文化、学习文化、享受文化”的理念,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带动作用,采取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源源不断地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年借阅图书达1000多人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0余次,并引导群众在农闲时间自发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村风民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积极探索,建立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
为了使“农家书屋”发挥最大的效益,长期为群众提供
服务,村上积极探索建立“农家书屋”建、管、用的长效机制。建立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办法》、《农家书屋管理员须知》等制度,实行专人管理,确定了书屋管理员,坚持全天开放,确保了“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作用和效益,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致富帮手。
第四篇:新风村农家书屋推荐材料
新风村星级农家书屋推荐材料
新风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514户1976人,是赤金镇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一个村。2009年投资4万元建成赤金镇第一个拥有计算机的农家书屋,2011年8月新风村委会又积极筹措,多方争取,投资180万元,在镇区环城路新建活动阵地,其中就将原来融合在一起的农家书屋与计算机系统区别开来,构成单独的图书借阅区和电子阅览区。
该书屋藏书量有3500余册,平均借书登记为500多人次,阅读人数也近千人次,图书借阅率达80%以上,该村农家书屋已成为镇区、和周边几个村民小组学习知识的“加油站”。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9∶30——17∶00,运行状况良好,管理员由村主任葛军担任,45岁,大专文化,村支部委员,联系电话:***。
推荐理由:
1、书屋建设起点较高,选址合理,运行良好;
书屋在建设初期就是高标准,高要求,图书借阅区40平方米,配套桌椅30套,其中藏书3500余册,分科技、法律、文学、历史、儿童等22类,音响制品和报刊杂志多种。电子阅览区40平方米,配套桌椅20套,计算机20台,并架设党员远程教育体系、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书屋建设在镇区,距镇中心1公里处,距离小学和中学有1.2公里路程,有着固定的阅读人群,其中有三分之一到近一半为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心小学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到农家书屋阅读活动,将书屋作为校外图书馆,2、农家书屋构成联盟,图书借阅率较高;
书屋内的图书除了省、市文化出版局送的图书,还有单位、企业赠送的书籍。每年图书更新资金达3000元,由村委会自筹并自行采购。书屋与其它7个行政村构成农家书屋联盟,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书屋的规模无形中被成倍扩大。经常进行的图书流通活动使书屋内的书籍更新及时,阅读群众人数有增无减。书屋周边群众和村镇干部、附近学校学生借阅图书的热情以及与书屋之间的感情日益增强。有部分新风村村民和中小学生先后向该村农家书屋赠言、献策。有群众写道:“农家书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希望将农家书屋办成广大人民的‘精神粮仓’。
3、书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新风村为管好、用好这些书,切实发挥书屋的作用,由村委会文书为书屋的直接负责人,负责书屋的管理使用,主要负责图书的归档分类、登记和借阅记录,以及电子阅览区和图书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规范书屋管理,新风村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员素质,进行图书管理的接收、登记、编号、上架、借阅和场地防火防潮防丢失等具体工作的培训,使管理员了解熟悉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步骤和图书进出管理,农家书屋建设得到稳步发展。
同时制定了《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管理员制度》等,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完备借阅手续,填写借阅记录并及时收回,检查破损情况,使书屋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电子手段为读者延伸服务
随着村集体的发展,电子阅览区的建立满足了村民对网络的渴望。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交流种植技术,网上求助或寻找销售渠道,农家书屋的服务得到延伸。书屋有效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各类文化设施,与已有的党员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新农村示范点、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资源进行整合相加,捆绑串联,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集成,满足更多群众的信息需求。
5、书屋综合保障体系完善
新风村村委会农家书屋建设保证运营,积极发展。书屋足时定期开放,配套了上下水、冬季供暖等基础设施。资源流通有交通工具,有便捷的电子手段和通讯条件,保证读者在尽短时间内获得所需资源。
6.农家书屋的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新风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运行已有三年多时间,随着书屋的建设条件越来越好,读者的不断增加,读书气氛的日益浓厚,文学名著、农业实用科技、社科刊物等等图书杂志,不仅充实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也使许多农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的生产技能,农家书屋不仅为农村增添了好的文化氛围,也正在慢慢地、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农民读书看书的意识,倡导起文明、和谐的乡风民俗。
“自我管理、免费借阅、就近方便、服务周到”的特点和形式,使新风村农家书屋受到了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和认可。在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书屋提升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五篇:村农家书屋简介
**村“农家书屋”简介
“农家书屋”位于**村便民服务中心一楼,投资30万元于2008年1月投入使用。书屋设有书柜18个,藏书近2000册,配置了可供上网的电脑2台,报刊架1个,桌椅10套,可容纳20位读者,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半至下午5点对外免费开放,实行专人管理,各类制度上墙,通过两年多的运作,效果较好,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学习到经济、法律、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附:以下为各类报刊名称,欢迎广大村民前来阅读!1、16种报纸:新华日报、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江苏工人报、检察日报、平安法制、江苏经济报、关心下一代周报、邗江警方、扬州晚报、扬州日报、扬州时报、江苏科技报、今日邗江、老年周报、亮报2、19种书刊:演讲与口才、风流一代、中国青年、莫愁、农家致富、中国老区建设、党的生活、求是、半月谈、党建文汇、共产党员、江苏妇运、中国民兵、群众、健康之友、中国消费者、江苏卫生保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扬州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