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上银行反洗钱浅析
网上银行反洗钱浅析
网上银行与电话银行、手机银行、POS 机消费、ATM 转账汇款等在支付媒介上同为银行卡的范畴,但是区别在于,网上银行的自助便利性要远远超过其他操作方式。同时,网上银行不像POS 机、ATM 机等受到机构、地域等的限制,它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操作,无论是开户行还是跨行交易甚至是外币兑换、外汇买卖等都可以自行操作,这种为客户提供的巨大便利的背后也存在着洗钱的隐患。那么,对于网上银行这样新兴的电子交易方式引出的洗钱风险以及该如何加以控制、防止洗钱的行为,本文将做出以下讨论。
电子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上银行的出现更是实现了自主化、自助化和无纸化操作,省时、省力的同时更是节约了操作成本。然而,伴随而来的问题则是给洗钱提供了更有利的工具。交易时的虚拟环境和地域的自由,相对于柜面交易而言,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对客户的识别难度,在反洗钱的过程中增加了甄别的难度,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网上银行对反洗钱管理增加了难度
首先是网上银行交易的自由空间高,不受限制。一笔汇划业务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整个业务处理的流程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制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柜台操作人员的反洗钱监控和大额支付的授权管理,更不需要任何手续,这种完全开放的资金交易倍受洗钱分子所青睐,银行难以及时监督和控制。同时,网上银行交易的网络化程度高,关联账户可以为若干甚至更多,无法审查资金的真实来源、性质及用途,加上无限制的交易时间,可以完全脱离在工作的8 小时之外,这也使得银行对交易记录难以做到实时监控。例如跨行交易、异地卡交易,这对绝大部分基层银行而言,不能实现直接监测,其交易信息的获取只能由上级机构下发,这就导致银行对客户交易无法进行及时分析甄别,在客观上形成了对网上银行反洗钱管理的盲区。
其次是自主操作,完全脱离银行柜台控制,容易成为专门洗钱工具。如果网上银行的实际操作使用者非开户本人,监管人员则无法确定详细的目标,难以做到持续、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和准确的调查取证。例如,在2010 年海南省侦破的轰动一时的“1.29”特大地下钱庄洗案中,犯罪嫌疑人刘某就是通过购买20 多张身份证,注册了20 多家空壳公司,然后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资金汇划等非法交易,单笔金额均在几十万元到几百万之间,每日交易笔数繁多,总涉案金额高达700多亿元。根据《反洗钱法》中的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保留客户真实身份和交易记录,以便获得洗钱犯罪的证据。”而在实际情况中,在一个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环境中,没有身份认证、签名等任何实质痕迹的情况下,要取得犯罪证据更是难上加难。
第三,网上银行交易的保密程度高和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强,增加了甄别洗钱的难度。网上银行之所以倍受信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它的安全性能,各家银行都在开发网银的过程中采取了非常复杂的加密技术,一方面提高了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增强了安全程度,但是保密的同时,也给侦查洗钱活动造成一定的困难。当操作人员使用网银转账汇款时,操作简单、汇划迅速,一旦被作为洗钱工具利用,则反洗钱人员难以及时冻结资金。不仅如此,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支付宝付款等也为洗钱提供便利。网上银行一旦与这些新型的支付工具绑定使用,就很难进行追查和及时跟踪,增加了虚假交易甚至绑定银行卡套现的可能,从而为洗钱者转换电子货币实施洗钱提供了可能。
针对网上银行反洗钱问题提出的对策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洗钱的监督管理制度。新兴交易工具的发展,必然要有相关的配套制度对其监督、约束和管理。目前,我国针对洗钱犯罪的法律以《反洗钱法》为核心,在具体操作上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为主体,这对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但是,目前我国对网上银行业务中洗钱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仍处于空白。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及利用网上银行从事洗钱犯罪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建立、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堵住法律制度上的漏洞,避免网银洗钱的监管空缺,就显得日益重要。
其次要提高网上银行操控性能。作为现代化的支付工具,网银成为了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加强科学技术,在保证资金安全、个人信息保密的情况下同时受控于反洗钱管理。例如,自动预警、交易金额控制、汇划频率反馈、交易信息查询等,将数据进行细致挖掘并建立模型,分析汇划规律,从而找出一切非常态交易行为和异常数据,以科学先进的技术让网银攻守兼备、无懈可击。
第三,是商业银行加强针对网上银行洗钱的内部控制。客户业务的操作除了外部监管部门的约束外,银行内部的监督控制同样非常重要,对此,一要加强网银交易监测,对一切大额和可疑交易加以关注,提高甄别能力,同时完善交易监测系统,将支付与收款双方信息、汇划金额及频率完全掌握,并对汇出、汇入方持续追踪。二要提高实名制身份认证管理,尤其是在为客户开立网银的时候严格把关、加强审查,坚决防止不实身份开立网银。
第四,加强培训,提高反洗钱工作人员的能力。无论对于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都应对反洗钱工作加以重视,组织力量进行培训。面对新环境、新形势,网络的铺天盖地必将让金融更加的网络化、科技化、货币电子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更为先进的支付工具替代网银,这就需要反洗钱监测人员时刻保持着思维、技术和能力的领先,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一切洗钱犯罪活动消灭在萌芽之中。根据新闻报道,警方曾破获的一起洗钱案件中,在地下钱庄内警方发现了大量的网络技术、金融监管书籍,甚至包括反洗钱法、国际电讯、企业会计等专业类书籍。由此可见,反洗钱面对的并不是简单的犯罪分子,而是一群懂业务、高智商的人群。所以,对反洗钱人员加强专业素质培训,建立强大的人才库,这对于监管机构和银行而言是必要的。
第二篇:网上银行反洗钱研究
一,网上银行开展反洗钱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经济的腾飞,电子信息技术在银行经营和管理上的应用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全国各大金融机构不断的加大网上银行的建设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且网络宽带的逐渐普及,各大商业银行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网上银行服务,农村信用社的网上银行业务也在企盼中发展起来了。但凡是有资金的地方,都有洗钱的可能,所以网上银行也是反洗钱关注的领域。而且,我国《反洗钱法》主要针对金融机构或特定非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对网上银行的反洗钱监管相对滞后,网银业务已成为反洗钱的“盲区”。因此,网上银行极有可能成为下阶段洗钱犯罪的领地,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难点
在探究网上银行反洗钱难点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网上银行关键的功能—转账汇款,即反洗钱所应监控的功能。转账汇款一般分为行内和跨行两部分。行内的转账由于与本行柜台业务连接较多,反洗钱监控较为容易。难点是跨行转账部分,它是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俗称超级网银系统来实现资金的汇划(如下图)。
正是这个巨大的网络系统,让跨行反洗钱工作难以有效运作。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非法交易主体的虚假性和准入门槛低。虚假性主要体现在账户所有人、实际控制人或者受益人利用伪造、编造或者借用的身份证件开立银行账户及办理网上银行业务。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证件或者借用他人身份证件开户的同时,还经常雇请不知情的无辜人员跑腿代办业务,非常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真正的身份,以至于银行以及监管部门往往只能看见一个个虚假的“面具”或者马仔。而网银准入门槛低就是客户申请开通网银业务条件较简单,个人网银只要有储蓄账户或个人结算账户,持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就能申请开通。
2、非法交易的隐蔽性。与传统银行业务的签名盖章不一样,网上银行无须客户与银行人员面对面接触,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操作完成。网上银行主要是通过对密钥、证书、数字签名等电子方式来认证交易双方身份,只认“证”而不认人。主机只能查证交易各方的身份及支付方的存款余额,而不可能审查支付方资金的来源及性质。
3、非法交易的快捷性。利用网银从事的非法金融交易活动中,账户资金快进快出,不留余额或者留下一定比例余额后转出,过渡性质明显。网上银行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把银行金融服务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客户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登录自己的账户,并在全球任何地方迅速地转移资金;或者通过信用卡、自动提款机来完成电子货币与现金的互换;各种在线支付方式以及便利的网上订货系统,又使不法分子更容易改变资金流向,掩饰资金的非法来源。
4、网上银行可疑交易监测分析难。网上银行资金转移衍生出庞大的网络数据,正如上面所说的超级网银系统,要从海量数据中洞察可疑之处,识别洗钱线索,犹如大海捞针。同时因为互联网的无国界性,资金流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而相关人员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技术,采用手工筛选数据,难免出现遗漏。就像跨行汇款的反洗钱监测,往往交易对手中的名称都为“他行客户”,而其实际名称无法查找,从而造成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信息补录、补正困难并形成数据积压的问题。三,加强网上银行业务反洗钱控制对策建议
1、加强和完善网上银行等相关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尽快修订反洗钱法规或者拟订专门的网上银行反洗钱法律法规,实施对网上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监测报告、交易记录保存、资金划拔、网上支付等业务的有效监管。
2、在网银系统上进行反洗钱模块建设。建立和完善反洗钱监测系统,采用科技手段加强网上银行交易监控识别,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分析功能,设计出网络反洗钱数据库,把全国各商业行的反洗钱数据汇集共享,从而众志成城把网银反洗钱工作做好。
3、加强对银行业务人员的反洗钱培训。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银行各条线工作人员反洗钱意识和对可疑交易的识别、分析能力以及对客户潜在洗钱风险的敏感度。建立反洗钱专家队伍,有计划地培养一支既熟练掌握和运用IT知识,又精通银行业务与监管技能的反洗钱专业人才队伍,从组织上保证对网上银行反洗钱业务的有效监管。
第三篇:网上银行反洗钱的国际经验比较
网上银行反洗钱的国际经验比较
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TEL网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它在传统银行业的更是应用催生了20世纪最大金融创新网上银行,使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高科技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方便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给了犯罪分子可趁之机。洗钱这一犯罪行为就是指把非法所得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而使其成为合法的过程,网上银行由于其隐蔽性、虚拟性、跨国性等特点而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高危险地带,与此同时,各国相继制定了反洗钱法,如我国刚制定的《反洗钱法》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对网上银行的监管则相对滞后,因此网上银行极有可能成为下阶段
洗钱犯罪的新宠。
一、网上银行反洗钱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网上银行又称为网络银行,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个是机构概念,指通过信息网络开办业务的银行;另一个是业务概念,指银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银行的传统业务和因信息技术应用而带来的新兴业务。[1]犯罪分子运用网上银行进行的洗钱活动的潜在工具主要是智能卡的应用,包括信用卡、借记卡等,随着智能卡的不断优化,衍生出的现代电子支付手段电子钱包或电子钱也被证明可以应用于洗钱犯罪。但它们洗钱的机理大致都相同,主要是因为这些网上银行业务的办理一般都不需要客户与银行进行面对面的交易,而是可以直接通过终端设备,如电脑、ATM机或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资金的存储和转移,饶过银行的监管,达到洗钱的目的,尤其是一些可以进行跨国支付的智能卡,更是为犯罪分子洗钱提供了方便、快捷而且安全的洗钱渠道,如犯罪分子可以应用一张全球通用的卡,运用ATM机迅速的把钱存入卡上,同时通过自动转帐系统,很快的就可以把钱划拨到海外某个帐户上面。正如Tyree(1996)所说的,越过国界转移含高额存款的储值卡比转移装满
现金的箱子容易的多。[2]
网上银行洗钱有着与传统方式包括通过实体金融机构或地下钱庄等方式洗钱所无可比
拟的优势:
(一)隐蔽性: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不需要客户与金融机构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在没有金融机构的干预下,就能实现资金从卡到卡,或卡到帐户的转移,而且,电子卡都有加密的技术,使得这种交易很难被跟踪和监测。
(二)虚拟性:在网上进行的交易是一种虚拟的环境,没有笔迹、签名等实质的痕迹,对交易记录难以判别,对犯罪分子的真实身份难以辨别,因为即使能找到持卡人的真实身份
也难以证明其就是进行交易的当事人。
(三)跨国性:网上银行业务可以跨越国界,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资金划转,因此,洗钱犯罪就会充分地利用这一特点,逃避当局的监管,将资金悄悄的转移到监管相对较松的地区或国家,从而给反洗钱带了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全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的合作。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过网上银行洗钱的案例,但是专家指出,这并不能说明网上银行洗钱还没有成为现实,其真正的原因可能在于目前我们还没有监测这类洗钱的先进、有效的工具。[3]卡洛尔在1995年指出:在澳大利亚,有关可疑资金交易的报告越来越少,因为越来越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导致面对面的交易越来越少。因此,网上银行反洗钱已经刻不容缓,做到提前预防,加紧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可以说是这方面努力的先锋,而我国目前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因此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别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来构建我国网上银行反洗钱体系。
二、国际网上银行反洗钱的经验比较
目前国际上对网上银行反洗钱的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法律法规建设:随着网上银行的飞速发展,各国充分的认识到制定网上银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这也是对洗钱犯罪进行防范的根本方法。美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完善;法律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是《全球及全美商务电子签名法》、《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统一电子交易法》等。法规方面先后颁布了《国民银行网上银行注册审批手册》(2001年,OCC(美国货币监理署))、《网络信息安全稳健做法指引》(1997年12月,美联储)、《技术风险管理》(1998年2月),《FDIC电子银行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检查程序》等一系列的法规,有效的保障了网上银行的安全稳健发展,也为反洗钱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
(二)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为了防止洗钱分子通过控制或利用网上银行机构洗钱,需要在对网上银行的资格和条件进行审核,包括对初始设立的审批和开展的业务的限制,从而在源头上防范洗钱。美国在网上银行机构设立的市场准入方面规定是比较严格的。OCC在2001年1月发布的《国民银行网上银行注册审批手册》中,规定了设立国民银行网上银行并开办网上业务的审批标准和审批程序,分为四个阶段:非正式的申请前准备阶段:主要是申请人收集相关的信息和准备相关的材料。正式审批阶段:该阶段是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核的阶段,由于涉及因特网,诸如安全、认证、保密和私密、风险提醒、网络连接、跨境服务等方面做重点的审批,为了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OCC要求申请人随申请材料提供有独立方出具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美国还允许非银行机构发行电子支付工具,对非银行电子货币发行商的市场准入责任主要在各州,主要是执照方面的限制。
(三)客户认证方面的经验:任何一个利用网上银行洗钱的犯罪分子首先都必须拥有一个帐户,一般都要求到金融机构柜台进行身份的认证和登记,而这一步就成为监管洗钱的第一步,此时要对客户的身份做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要防范与犯罪组织有或近或远关系的客户来开立帐户。但是,网上银行业务的身份识别仅有第一步还远远不够,由于网上业务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概念,客户不需要到柜台就可以操作业务,银行无法对每次业务的办理进行身份的识别,即不能保证该客户即为初次办理业务的客户,因此,就需要对交易客户的身份进行认证(CA)和对交易的确认,这才是网上业务防洗钱的关键,这就要求银行有一套有效的系统,确认客户的资格,客户身份认证涉及认证主体和设计电子证书的技术,目前美国的做法是全国统一的由一家机构来颁发证书国民银行作为唯一一家合法的数字认证机构。
(四)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网上银行业务通常是无纸化的业务,也没有临柜人员的经手,无法在第一时间查问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因此,对电子业务进行事后的可疑交易识别变得非常重要,但是这就遇到了两个问题,其一是交易记录的可获得性问题,这可能受到对客户帐户的保密和可查性的限制,任何商业交易监控系统都可能被看作是对隐私权的侵犯,即使是合法的公民也不愿意他们的金融交易留下电子痕迹,没有人希望金融机构成为监督的工具,在一定的管辖范围内,执法机关如毫无限制的取得电子交易的数据将会导致合法的资金交易流向宽松的管辖范围,因此,执法机关必须在保护隐私和取得信息之间做一个安排,这点世界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美国在9.11以后,加大了反洗钱的力度,美国颁布的《银行机密法》,规定银行必须有专人鉴别可疑资金的流动并及时向财政部报告,对查办不力者予以重罚。其二我们知道电子交易的数据浩如烟海,要从那么多的交易记录中找出犯罪分子的踪迹实非易事,这时,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无疑给我们带了希望,首先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几类可疑交易的行为方式模型,然后通过数据挖掘,对大量的交易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对符合可疑交易的交易进行再挖掘和再识别,从而发现隐藏在其中的非法洗钱,如,美国财政部使用NETMAP软件开发了一个FAIS的系统,用于发现异常的资金流动。所以世界各国都在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反洗钱的实践。
三、我国的现状和政策建议
(一)法律法规面有待加强:目前刚颁布的《反洗钱法》基本没有涉及到网上银行的反洗钱,对客户的身份认证和可疑交易报告也主要针对的是在实体银行机构办理的各类业务。在《反洗钱法》的出台之际应尽快拟订相应的网上银行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可以参考美国等国家设立一部严密的《电子交易法》,并明确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规则,明确跨境银行业务的监管标准和要求,这不仅对反洗钱大有脾益,而且将极大的促进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落实客户认证,目前,《反洗钱法》已经明确了金融机构在客户认证上的责任和义务,在客户开立帐户时,金融机构要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和登记,但这只是进行网上银行反洗钱的第一步,其后对于每笔交易的认证还需要对网上银行业务的交易的认证进行提高,我国现在实行两种方式的认证,一是由商业银行自行发行证书,二是有中国金融认证中心颁发的证书,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证机构,且这类认证也还缺乏法律效应。
(三)加紧建设网上银行反洗钱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参考美国的FAIS系统,加紧建设我国的反洗钱计算机识别系统,监测网上银行的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确认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所报信息的真实性,达到对网上银行业务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识别可疑交易的目的。
(四)培养高素质的反洗钱人才:随着洗钱犯罪越来越科技化,高智商化的倾向,加紧培养反洗钱队伍已刻不容缓,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懂金融业务又熟练计算机、法律和会计等。尽快提高现有反洗钱队伍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以适应网上银行反洗钱的高要求。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网上银行反洗钱与传统的反洗钱相比具有更强的跨国性,电子货币的传递可以比传统货币更快捷、更安全的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递,一旦资金转入那些反洗钱监管相对薄弱的地区或国家,反洗钱工作将很难开展下去,因此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对网上银行反洗钱有着更大的作用和意义,应该与世界各国在反洗钱方面做好充分的协调和配合。我国目前网上银行反洗钱还处在探索阶段,反洗钱的经验还严重匮乏,因此更应该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他们在反洗钱方面的应验,从而使我国的反洗钱工作跟上世界先进水平,共同应对反洗钱这一犯罪行为。
第四篇:XX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指引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个人网上银行业务反洗钱工作,切实遵循反洗钱合规性要求,有效防范相关产品或服务被利用成为洗钱工具的风险,维护我行声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政策》,结合我行个人网上银行业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境内机构个人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条
本指引所指个人网上银行(简称个人网银)是指总行版网银新平台(个人服务)及各分行版个人网银。其主要业务包括:账户管理、信用卡、转账汇款、账单缴付、投资、中银理财、中银e信、财经资讯和个人设定等。
第二章 组织架构与职责
第四条 总行电子银行部在总行反洗钱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对全辖个人网上银行产品线反洗钱工作的指导、管理、培训和监督。各分行负责人是个人网银反洗钱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管辖范围内个人网银反洗钱的组织实施工作。辖内各行电子银行部或个人网银的主管部门应设立反洗钱工作岗位(可以兼职),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企业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并积极配合本行反洗钱工作牵头管理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对下属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培训和监督;并强化反洗钱问责制。对个人网银反洗钱工作的落实情况应纳入本行绩效考核体系。第三章 个人网银反洗钱日常工作要求
第五条
个人网银客户范围、注册与审批
个人网银仅对个人客户提供服务,不得为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名义开户的除外)提供服务;个人客户只能办理本人名下各项个人网银业务,他人不得代办。
第六条 个人网银客户身份识别及审查
1、严格履行个人网银各项服务申请受理手续,落实个人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切实做到“了解你的客户”。根据《中国银行个人网银柜台业务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个人网银客户安全证书业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客户通过营业柜台申请办理个人网银服务时,必须按规定提供如下材料:
(1)根据不同的个人网银业务,按规定填写完整的《中国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服务申请/变更表》、《中国银行个人网银客户安全证书申请/变更表》等
(2)提供客户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3)提供客户本人名下的账户
根据《中国银行个人网银柜台业务操作规程RBS/SBS》、《中国银行个人网银客户安全证书业务操作规程》等相关要求,各行营业柜台应对个人客户申请资料进行合规审查,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及合规性,同时要求留存客户身份证件的复印件,如其身份信息发生变化时,应要求客户及时与我行联系对相关信息予以更新。
2、审查注意要点包括但不限于:
(1)各行需认真审核申请表上的填写内容,并通过调阅零售系统中留存的客户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客户信息的合法、真实、有效。
(2)在办理客户关联信用卡账户时,各行需确保申请表的签名与信用卡背面的签名一致。
2(3)客户申请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安全证书服务时,各行需严格审核客户有效身份证件,并经核准后方予办理。业务核准柜员审批客户信息与发放核准码时,必须现场再次审核客户身份。
第七条 个人网银反洗钱防控业务环节
结合个人网银服务渠道及产品功能,密切关注电子银行易被利用为洗钱工具的环节,完善反洗钱识别体系。各行应加强对个人网银服务渠道反洗钱工作的管理,严格管控个人网银及其相关业务条线各风险环节,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个人网银进行洗钱活动。具体业务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1、加强事前防控。各行网点柜台在为客户办理个人网银各项业务时,要严把客户准入环节,认真甄别客户身份,避免为“黑名单”中的客户提供个人网银服务。
2、健全事中管理,加强网上大额交易、可疑交易的控制机制。个人网银业务管理系统(以下称BC系统)应对网上转账、投资交易金额进行限制,可对大额的网上交易进行事中控制;同时,各行应加强中后台系统的建设,尽可能地依靠系统对大额或可疑类的转账交易进行系统自动判别与控制。
3、强化事后监控。BC系统中的相关柜员可凭柜员名和密码登录系统,通过查看网银用户大额转账汇款交易记录及相关投资理财报表,对辖内网银用户的转账、投资等交易活动进行事后监控、检查。
第八条 个人网银客户资料、交易信息的保管
1、各行要重视个人网银RA系统、BC系统中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的管理工作,严禁随意调阅系统中的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如确因业务需要调阅、复印,必须填写书面申请,登记调阅内容、事由、是否打印、调阅人签章、授权人签章等,并经资料管理部门审批人书面授权。调阅或复印后,需及时返还资料管理部门,由资料管理部门立 3 即归档。
2、个人网银客户资料及交易信息需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我行相关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妥善保管,客户申请资料的保管时间自客户撤销网银服务结束日起至少5年,客户交易信息在网银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第九条 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规定
各级个人网银营业机构应审慎识别可疑交易,按照总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报告路线和报告方法及时、准确地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
第十条
在设计、开发、审批和实施等可能被洗钱活动利用的新产品过程中,各行应建立洗钱风险论证、评估程序,定期识别、评估和审核新产品潜在洗钱风险,结合产品特点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第十一条
个人网银反洗钱工作应纳入常规定期检查项目(纳入本行反洗钱检查体系),加大检查力度,增加检查频率,强化全行反洗钱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各一级分行的电子银行部或个人网上银行的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工作指引的要求,建立严密、有效的反洗钱内部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个人网上银行反洗钱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含总行版和分行版个人网银),并报备总行电子银行部。分行版个人网银系统功能及现有管理规章制度未满足本指引相关要求的,各行应及时修订,并将新规章制度报备总行电子银行部。
第十三条 本指引由总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修改和解释。第十四条 本指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XX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指引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个人网上银行业务反洗钱工作,切实遵循反洗钱合规性要求,有效防范相关产品或服务被利用成为洗钱工具的风险,维护我行声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政策》,结合我行个人网上银行业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境内机构个人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条
本指引所指个人网上银行(简称个人网银)是指总行版网银新平台(个人服务)及各分行版个人网银。其主要业务包括:账户管理、信用卡、转账汇款、账单缴付、投资、中银理财、中银e信、财经资讯和个人设定等。
第二章 组织架构与职责
第四条 总行电子银行部在总行反洗钱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对全辖个人网上银行产品线反洗钱工作的指导、管理、培训和监督。各分行负责人是个人网银反洗钱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管辖范围内个人网银反洗钱的组织实施工作。辖内各行电子银行部或个人网银的主管部门应设立反洗钱工作岗位(可以兼职),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企业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并积极配合本行反洗钱工作牵头管理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对下属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培训和监督;并强化反洗钱问责制。对个人网银反洗钱工作的落实情况应纳入本行绩效考核体系。第三章 个人网银反洗钱日常工作要求
第五条
个人网银客户范围、注册与审批
个人网银仅对个人客户提供服务,不得为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名义开户的除外)提供服务;个人客户只能办理本人名下各项个人网银业务,他人不得代办。
第六条 个人网银客户身份识别及审查
1、严格履行个人网银各项服务申请受理手续,落实个人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切实做到“了解你的客户”。根据《中国银行个人网银柜台业务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个人网银客户安全证书业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客户通过营业柜台申请办理个人网银服务时,必须按规定提供如下材料:
(1)根据不同的个人网银业务,按规定填写完整的《中国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服务申请/变更表》、《中国银行个人网银客户安全证书申请/变更表》等
(2)提供客户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3)提供客户本人名下的账户
根据《中国银行个人网银柜台业务操作规程RBS/SBS》、《中国银行个人网银客户安全证书业务操作规程》等相关要求,各行营业柜台应对个人客户申请资料进行合规审查,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及合规性,同时要求留存客户身份证件的复印件,如其身份信息发生变化时,应要求客户及时与我行联系对相关信息予以更新。
2、审查注意要点包括但不限于:
(1)各行需认真审核申请表上的填写内容,并通过调阅零售系统中留存的客户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客户信息的合法、真实、有效。
(2)在办理客户关联信用卡账户时,各行需确保申请表的签名与信用卡背面的签名一致。
2(3)客户申请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安全证书服务时,各行需严格审核客户有效身份证件,并经核准后方予办理。业务核准柜员审批客户信息与发放核准码时,必须现场再次审核客户身份。
第七条 个人网银反洗钱防控业务环节
结合个人网银服务渠道及产品功能,密切关注电子银行易被利用为洗钱工具的环节,完善反洗钱识别体系。各行应加强对个人网银服务渠道反洗钱工作的管理,严格管控个人网银及其相关业务条线各风险环节,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个人网银进行洗钱活动。具体业务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1、加强事前防控。各行网点柜台在为客户办理个人网银各项业务时,要严把客户准入环节,认真甄别客户身份,避免为“黑名单”中的客户提供个人网银服务。
2、健全事中管理,加强网上大额交易、可疑交易的控制机制。个人网银业务管理系统(以下称BC系统)应对网上转账、投资交易金额进行限制,可对大额的网上交易进行事中控制;同时,各行应加强中后台系统的建设,尽可能地依靠系统对大额或可疑类的转账交易进行系统自动判别与控制。
3、强化事后监控。BC系统中的相关柜员可凭柜员名和密码登录系统,通过查看网银用户大额转账汇款交易记录及相关投资理财报表,对辖内网银用户的转账、投资等交易活动进行事后监控、检查。
第八条 个人网银客户资料、交易信息的保管
1、各行要重视个人网银RA系统、BC系统中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的管理工作,严禁随意调阅系统中的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如确因业务需要调阅、复印,必须填写书面申请,登记调阅内容、事由、是否打印、调阅人签章、授权人签章等,并经资料管理部门审批人书面授权。调阅或复印后,需及时返还资料管理部门,由资料管理部门立 3 即归档。
2、个人网银客户资料及交易信息需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我行相关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妥善保管,客户申请资料的保管时间自客户撤销网银服务结束日起至少5年,客户交易信息在网银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第九条 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规定
各级个人网银营业机构应审慎识别可疑交易,按照总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报告路线和报告方法及时、准确地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
第十条
在设计、开发、审批和实施等可能被洗钱活动利用的新产品过程中,各行应建立洗钱风险论证、评估程序,定期识别、评估和审核新产品潜在洗钱风险,结合产品特点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第十一条
个人网银反洗钱工作应纳入常规定期检查项目(纳入本行反洗钱检查体系),加大检查力度,增加检查频率,强化全行反洗钱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各一级分行的电子银行部或个人网上银行的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工作指引的要求,建立严密、有效的反洗钱内部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个人网上银行反洗钱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含总行版和分行版个人网银),并报备总行电子银行部。分行版个人网银系统功能及现有管理规章制度未满足本指引相关要求的,各行应及时修订,并将新规章制度报备总行电子银行部。
第十三条 本指引由总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修改和解释。第十四条 本指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