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政治补充材料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点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毛泽东这里所说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是指孙中山
A.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B.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C.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D.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点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考研政治的角度讲,要着重把握讲话中的以下内容:
一、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不朽功勋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今天,缅怀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历史功勋,缅怀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我们心中充满着深深的崇敬之情。
二、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三、郑重重申了维护祖国统一的严正立场和坚定决心
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所有中华儿女对此刻骨铭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四、深刻阐明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号召学习孙中山精神,振兴中华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六中全会要点总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全面从严治党,是这次全会的鲜明主题。根据2016年10月27日发布的十八届六全会公报,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一、审议通过了三个文件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三个文件,即《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准则(讨论稿)》和《条例(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二、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
三、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1、全会认为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
全会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
2、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四个重点方向,一个总体目标)
3、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和关键: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4、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和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全会提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5、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全会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全会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7、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全会提出,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
8、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9、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全会提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10、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全会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
1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全会提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
12、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全会提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
13、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全会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
14、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全会提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
15、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全会提出,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四、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
1、党内监督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2、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
3、党内监督的任务、重点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内容:全会强调,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遵守党章党规和国家宪法法律,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党的干部标准,廉洁自律、秉公用权,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等情况。
4、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全会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5、党内监督体系的内容: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6、党内监督工作的领导:全会强调,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党的工作部门要加强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党的基层组织要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党员要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
7、全会强调,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要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要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7要点
长征胜利80周年是今年考研政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必须重点把握的。下面我把讲话要点归纳为七条,供大家学习。具体内容我也会在11月初的形势与政策讲座和配套视频中作为重点讲解。
一、高度评价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
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二、深刻阐述了长征的伟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四个伟大远征)
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第一,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第二,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我们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
第三,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第四,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中心,推动一大批革命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革命的火种在神州大地渐成燎原之势,有力推动了新的革命高潮到来。
三、总结了伟大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五个就是)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四、科学总结长征胜利的启示(六点启示)
第一,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
第三,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第四,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第五,人民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六,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五、提出这一代人的长征的内容
长征永远在路上。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六、提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要求(六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第二,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
第三,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第四,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
第五,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
第六,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七、其它重要提法和引言
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2.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3.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4.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5.“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习近平在B20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7要点
G20杭州峰会是今年最重要的国际时事,既可以出分析题,更可以出选择题 G20杭州峰会是今年最重要的国际时事,既可以出分析题,更可以出选择题,具体命题角度我会在之后的时政课和冲刺课里给大家讲解。以下为G20杭州峰会材料之一(B20是二十国集团工商界活动的简称)。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主旨演讲的主要内容有:
1.概括中国改革开放38年的四个伟大进程:是探索前行的进程,是真抓实干的进程,是共同富裕的进程,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四个进程)2.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3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3.提出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坚持的“五个坚定不移”:第一,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第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第三,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第四,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第五,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4.强调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三个不是要,而是要)
5.提出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的四点“中国方案”:第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第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第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即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6.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立即采取三项行动: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7.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特别要抓住的四个重点(“四个格局”):第一,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第二,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第三,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第四,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
G20杭州峰会画上了圆满句号,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
这两篇文章的内容至少要做到熟读,可能的命题角度wx公众号上有一段语音讲解,10月份的时政讲座也会重点讲这个问题,比如为什么说杭州峰会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如何理解“后花园”、“百花园”,创新的重要性,“急诊室”、“门诊室”的比喻等。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丰硕成果
2016年9月4日开幕的G20杭州峰会于5日闭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闭幕辞中,总结了本次峰会达成的共识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G20杭州峰会达成5项共识
第一,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第二,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第三,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
第四,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第五,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二)通过和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进一步明确了二十国集团合作的发展方向、目标、举措,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了杭州共识,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描绘了愿景;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共同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同意在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制定创业行动计划;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决定在粮食安全、包容性商业等领域深化合作。
(三)开创性意义
杭州峰会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具有开创性意义。杭州峰会认识到发挥好二十国集团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作用的重要性,认为二十国集团有必要进一步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开幕辞要点
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习近平强调,面对当前挑战,二十国集团要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一)习近平就应对世界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5点主张
第一,我们应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第二,我们应该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第三,我们应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
第四,我们应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第五,我们应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
(二)习近平就如何努力把二十国集团建设好,为世界经济繁荣和稳定把握好大方向提出4点建议
一要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根据世界经济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进一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二要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把今年在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提高能效、反腐败等领域制定的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三要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要充分倾听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声音,使二十国集团工作更具包容性,更好回应各国人民诉求。
四要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克服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开辟未来增长的崭新航程。
三、G20杭州峰会主题、重点议题
主题:“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重点议题:“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等。肖秀荣
土地政策和农民问题总结
类似总结可以参考接下来即将出版的《知识点提要》中的几十页附录(包括哲学逻辑图和史纲时间轴)。
一、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中,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太平天国运动:精讲精练P266一
(二)1 《天朝田亩制度》(略)
戊戌维新运动:精讲精练P272二
(二)维新派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辛亥革命:精讲精练P278三
(一)3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动力中关于农民阶级的分析:精讲精练P14
4(三)3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纲领:精讲精练P146二
(二)2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要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以扫除封建剥削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发展农民的个体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逐步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八七会议:精讲精练P297二
(二)1
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反动统治的重要基础,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始终是革命的根本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要独立地领导革命斗争,就必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支持和参加,开展武装斗争和建立革命政权才有广泛的、可靠的群众基础。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情况下,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井冈山土地法》:精讲精练P299
(二)2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 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兴国土地法》:精讲精练P299
(二)2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体现:精讲精练P300一
(二)1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2.抗日战争时期 精讲精练P312四
(二)1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这个政策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3.解放战争时期(包括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五四指示》:精讲精练P321二
(一)1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中国土地法大纲》:精讲精练P322二
(一)2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
三、建国之后
1.新解放区土改 精讲精练P332二
(二)2
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这次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次土改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其他生产资料,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群众获得了翻身解放。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的一次。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精讲精练P156一
(一)土地改革后,贫农、雇农由于分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有半数人迅速上升为中农。根据中农在生产中的地位、生活状况和对社会主义的态度,毛泽东把中农分为上中农和下中农。贫农和下中农一起,约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都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从而解决了在农村依靠大多数农民和建立无产阶级优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这使农业合作化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这种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渐进的改造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农民亲身体会到组织起来力量大,可以增加生产,有利于克服困难,抵抗灾害,防止出现两极分化,从而逐步地提高农民的觉悟,逐步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的由于富农反抗,一些农民破坏生产资料的情况。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动摇农民对土地、耕畜的深厚的私有观念和各家各户自主经营的习惯,自然会引起相当大的抵触,但是党和政府坚持和平的方法和自愿的原则不动摇,并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可以使占农村人口多数的、在生产条件方面还有各种困难的贫农和下中农得到利益,至少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对合作化是拥护的或者是比较拥护的。精讲精练P335-336二
(一)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 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中共中央在1953年12月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四、改革开放以后
精讲精练P203(4)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978年以后,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近几年,又把承包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即所有权归集体不
第二篇:政治补充
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1.科学教育是重要途径2科学实验是根本途径3管理是中心环节4
二、材料分析,论述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应该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医务关系而做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因为,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有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明确地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列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利益为本,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医疗卫生行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作为最高追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人文精神的本质也是以人为本。自古以来,在学术界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中,对入文精神的理解是纷繁复杂的,但有一点基本相同,认为人文精神都是同整个人类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联系在一起的。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以及一个单位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体现,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具体运用在医疗卫生行业,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等价值观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前提下,医疗工作正在由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过渡,注重对人类的关怀,注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医学人文精神也就应运而生。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卫生实践中的应用和体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的必要性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生与病人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当今的事实。所以,现阶段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已显得非常重要。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是落实新时期医德医风规范的要求。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是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院的需要,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有利于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也有利于医患之间建立和谐的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医患关系。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育医学人文精神. 实现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促进医院快速发展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医院文化,它渗透于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人性化管理是从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规章制度为依据的传统管理方式过渡而来。医院正朝着学习型的组织发展,医院管理者也正在把员工的学习和素质提高作为医院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和有效工具,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医院的创新能力,重新设计医院的工作流程和结构,重新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定位,使这些有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的知识分子实现积极合作,共享对医院经营管理至关重要的知识和技术,达到更多的交流、更多的意志行为,更多的责任和共同的文化,在共享中实现医院的快速发展。
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先进医院文化医院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首先要体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真诚服务社会,倡导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文精神,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人文化服务,让他们感到身心愉悦、舒适方便。如进一步改进服务流程,在病人就诊高峰期增加门诊坐诊医生;实行弹性工作制,缩短病人在门诊的停留时间;推行首问负责制,开展免费咨询、导诊;实施住院“一条龙服务”,真正畅通“生命绿色通道”;开设药物咨询窗口,向患者解释药物的用法、毒副作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尊重和保护病人隐私,为病人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等等,以细节体现人文关怀,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落实到了每一个细微之处。同时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H-。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育医学精神迸一步重视职业道德建设,用发生在身边鲜活的具有崇高医德风尚的人和事,来教育全体员工奋力拼搏、无私奉献,树立廉洁行医、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教育全体员工自觉抵御行业不正之风,以优良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注重在职工中培育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坚持教育为先,努力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大力开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等。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医院特有的人文精神、传统作风、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融人到医院各项工作中去。建立良好通畅的沟通渠道,重视社会评价和患者评价,以“社会满意、患者满意、员工满意”为标准,吸取多方建议,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医院。
三、论述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社会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之引发的各类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愈显突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进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会议,会议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目标和行动纲领。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在推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形式多样的区域及双边环发合作走向深入。而与次同时,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贫困饥饿、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老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气候异常、淡水不足、艾滋病蔓延等新威胁又不断出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超过十三亿人口,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来说相对比较落后,人均资源极其困乏。现在我们所处的年代是建国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如何保持高速发展的国民生产总值,更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提高到战略上的高度,在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努力实现创建节约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环境大国,是国际环境合作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她对世界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里约环发大会后,中国政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信守承诺,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先后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了新世纪初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动计划。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多部门参与、多层次运作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国政府通过切身实践,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广泛经验与合作关系。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为保护全球环境,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携手奋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由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决定的。这具有深远的国家意义与历史意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要深化认识,提高综合国力与国民素质,营造有利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需要妥善解决好资源、能源与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关系。要系统的、认真的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更上层楼,将可持续发展之路坚定的走下去。
四、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论述当前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以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重大成果为基础,并且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划时代的发现,必然会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是: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科学发展观加以理解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在认识过程中,实践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社会历史的主体,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当前,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又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且要依靠一定的资源。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联系,都是客观的。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要受到惩罚。
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点。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破坏自然,无异于人类的自我毁灭。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把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统一起来,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们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切实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显然,要实现这样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靠传统的发展观是不行的,需要我们转变发展观念,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在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提出新的发展观,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科学发展观在基于自然观的指导基础上更切合实际,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2.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2.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三篇:2017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12月补充材料
《命题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补充材料
国内部分
第一件习近平2016 年11 月11 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6 年11 月11 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 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考研政治的角度讲,要着重把握讲话中的以下内容:
一、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不朽功勋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
今天,缅怀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历史功勋,缅怀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我们心中充满着深深的崇敬之情。
二、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三、郑重重申了维护祖国统一的严正立场和坚定决心
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所有中华儿女对此刻骨铭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四、深刻阐明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号召学习孙中山精神,振兴中华
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 周年,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 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第二件习近平会见洪秀柱
2016 年11 月1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
第一,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台湾政局变化改变不了“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和核心意涵。承认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关系认定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的立场不可能有丝毫模糊和松动。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也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国共两党可以就此进行探讨。
第二,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华儿女对近代以来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定意志,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台独”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煽动两岸同胞敌意和对立,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只会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祸害。任何政党、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分裂国家活动,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遏制“台独”。国共两党应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承担起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责大任。
第三,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两岸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秉持互利双赢,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
第四,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植根在两岸同胞内心深处,是两岸同胞的“根”和“魂”,两岸同胞是中华文化的传人。
第五,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我们为推动两岸关系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六,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 周年。现在,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理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两岸关系发展、台湾同胞前途系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同胞都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获益者。我相信,两岸同胞愿望不可违,民族复兴大势不可挡。只要国共两党胸怀民族复兴理想,广泛团结两岸同胞,就一定能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第三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四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作如下 解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的“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既是该条规定的宣誓必须包含的法定内容,也是参选或者出任该条所列公职的法定要求和条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具有以下含义:
(一)宣誓是该条所列公职人员就职的法定条件和必经程序。未进行合法有效宣誓或者拒绝宣誓,不得就任相应公职,不得行使相应职权和享受相应待遇。
(二)宣誓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宣誓人必须真诚、庄重地进行宣誓,必须准确、完整、庄重地宣读包括“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容的法定誓言。
(三)宣誓人拒绝宣誓,即丧失就任该条所列相应公职的资格。宣誓人故意宣读与法定誓言不一致的誓言或者以任何不真诚、不庄重的方式宣誓,也属于拒绝宣誓,所作宣誓无效,宣誓人即丧失就任该条所列相应公职的资格。
(四)宣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监誓人面前进行。监誓人负有确保宣誓合法进行的责任,对符合本解释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规定的宣誓,应确定为有效宣誓;对不符合本解释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规定的宣誓,应确定为无效宣誓,并不得重新安排宣誓。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所规定的宣誓,是该条所列公职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香港特别行政区作出的法律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宣誓人必须真诚信奉并严格遵守法定誓言。宣誓人作虚假宣誓或者在宣誓之后从事违反誓言行为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件 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6 年月11 月4 日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规定》)。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促进互联网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形式迅猛发展,但部分直播平台传播色情、暴力、谣言、诈骗等信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还有的平台缺乏相关资质,违规开展新闻信息直播,扰乱正常传播秩序,必须予以规范。
《规定》明确,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时,都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服务的,应当设立总编辑。
《规定》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具备即时阻断互联网直播的技术能力。对直播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互联网直播发布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
《规定》提出,不得利用直播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淫秽色情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强调,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服务发布者应当加强管理,注重自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依据职责,做好互联网直播服务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对互联网直播服务实施相应监督管理。
第五件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
2016 年11 月3 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这一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火箭亮相航天舞台,在我国运载火箭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长征五号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矢志创新的重大成果。
作为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工程,长征五号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代表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首次飞行任务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使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大幅提升了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也为后续的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 有力保障,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第六件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16 年11 月19 日,随着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最新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最新成就。
国际部分
第一件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访问拉美三国
2016 年11 月17 日至2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的第5 次出访,也是他4 年内第3 次访问拉美。这次访问是中国面向亚太和拉美一次重大外交行动。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广泛接触各国领导人和各界人士,双多边并举,政经文相济,有力推动亚太区域合作和中拉关系发展,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格局演变影响深远。
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一)会议概况
2016 年11 月19 日至20 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高质量增长和人类发展”。在此主题下,会议布置了四项优先议题,分别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高质量增长;加强区域粮食市场;迈向亚太微中小企业现代化;发展人力资本。此次会议恰逢中国加入APEC 25 周年。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于19 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20 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
会议批准了APEC 部长会议提交的《亚太自贸区集体战略研究报告》和相关政策建议,并通过《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确立了自贸区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整合了可能的实现路径,制定了各领域行动计划,设立了进展报告机制,使自贸区建设排除来自各方的干扰,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宣言充分吸纳了习近平主席讲话精神,再次印证中国主张的号召力,体现了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 响力和话语权。
(二)《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的主要内容 月19 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主要内容有:
1.指出当前亚太总体保持平衡发展态势,但也面临挑战,处在发展关键当口
作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亚太要勇于担当,发挥引领作用,采取有力协调行动,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2.提出促进亚太发展与合作的四点倡议(四个促进)
第一,促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经济。开放是亚太经济的生命线。任何区域贸易安排要获得广泛支持,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普惠、共赢。我们应该构建平等协商、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封闭和排他性安排不是正确选择。
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是事关亚太长远繁荣的战略举措,工商界朋友称之为“亚太经合组织之梦”。我们要坚
定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亚太开放型经济提供制度保障。要重振贸易和投资的引擎作用,增强自由贸易安排开放性和包容性,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当前,围绕经济全球化有很多讨论,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认真面对。我们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联动发展。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基础前提。
我们要推动建立覆盖整个亚太的全方位、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3 年前,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我们欢迎各方参与到合作中来,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第三,促进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亚太发展到今天,每迈出一步都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
第四,促进合作共赢,深化伙伴关系。伙伴关系是亚太合作的重要纽带,也是共同应对当前挑战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让彼此越走越近,而非渐行渐远。要不断提升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搭建平台,共同制定规则,共享发展成果,绝不应该相互拆台、相互排斥。要平等参与、充分协商,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全力营造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不让任何因素干扰亚太发展进程。
3.强调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三)《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11 月20 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
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讲话的主要内容有:
1.强调亚太是世界经济的重要阵地,孕育着无限希望,也承载着重大责任习近平指出,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和全球经济合作的先行者、引领者、开拓者,对促进亚太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采取有力举措,发挥亚太引擎作用,推动发展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2.发出了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强音,呼吁各方以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精神,把共识转化为切实有力的行动,早日建成亚太自贸区 为此,习近平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
第一,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进入阶段性调整期,质疑者有之,徘徊者有之。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因为一时困难停下脚步,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注重同各自发展实践相结合,注重解决公平公正问题,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我们要用行动向世界宣示,亚太对经济全球化决心不变、信心不减。
历史表明,搞保护主义是没有出路的。在当前亚太发展的关键当口,我们要携手合作、促进共赢,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正能量。
第二,坚定不移提升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是亚太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把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放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振贸易和投资活力。要有效应对区域贸易协定碎片化现象,防止封闭排他。
两年前,我们在北京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集体战略研究顺利完成,标志着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步入新阶段。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并非易事,需要长期努力。我们要以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早日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把开放型亚太经济水平推向新高度。
第三,坚定不移破解区域互联互通瓶颈。我们要构建全方位、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让亚太成为携手比邻的家园。
中方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同区域伙伴共商、共建、共享,为亚太互联互通事业作贡献。中方愿加强同有关各方发展战略及合作倡议对接,实现协同效应。
第四,坚定不移打造改革创新格局。改革创新是通往长久繁荣的必由之路。要把改革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推进经济结构改革,为亚太引领世界经济创造动力。要抓住关键问题,精准发力,要实施《服务业竞争力路线图》,深化服务业合作,补齐这一长期短板。要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打造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增长点。
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国事访问
访问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现在:第一,完善中拉合作布局,指引命运共同体建设。第二,深化同往访国关系,提升各领域合作水平。第三,阐释中国发展理念,展现自信包容胸怀。一是精辟阐述治国理政方略,使中国发展道路广获认同;二是着重介绍改革发展举措,使中国发展前景更被看好;三是生动诠释开放包容理念,使中国发展机遇备受期待。
第二件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
一、会议概况
2016 年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10 周年(2006 年举行首次外长会晤)。2016 年10 月15 日至16 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特梅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会晤的主题是“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决方案”,这一主题可以被视为G20 杭州峰会的延伸、发展和落实,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迈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于明年9 月在福 建省厦门进行。会晤结束后,5 国领导人共同见证《关于建立金砖国家农业研究平台的谅解备忘录》、《金砖国家海关合作委员会章程》、《金砖国家外交学院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的签署,并出席联合记者会。会议发表《果阿宣言》。16日,5 国领导人还与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代表举行对话会。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向5 国领导人汇报新开发银行工作进展。
二、习近平发表的题为《坚定信心 共谋发展》重要讲话的内容
10月16 日,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谋发展》重要讲话,讲话的主要 内容有:
(一)充分肯定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10 年的成就
习近平指出,“十年磨一剑。”金砖国家10 年耕耘,10 年收获。金砖国家一步一个脚印,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发展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机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共谋发展、不断前行的10 年;这是拓展合作、互利共赢的10 年;这是敢于担当、有所作为的10 年。过去10 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50%。
(二)就加强金砖团结合作提出五点倡议(五个共同)
习近平强调,当前,金砖国家发展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共同面对挑战。我们要贡献金砖国家的智慧和力量,携手寻找应对之道。
第一,共同建设开放世界。我们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以推进经贸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为抓手,走向国际开放合作最前沿。
第二,共同勾画发展愿景。我们要继续高举发展旗帜,结合落实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成果,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第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我们要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以及地区热点上的协调沟通,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携手应对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传染病疫情、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为国际社会实现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第四,共同维护公平正义。我们要继续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继续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继续做国际和平事业的捍卫者,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五,共同深化伙伴关系。我们要以落实《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为契机,深化拓展各领域经济合作,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这两个机制,加强人文交流,继续扩大和巩固金砖国家“朋友圈”,保持开放、包容,谋求共同发展。
(三)强调中国是金砖机制的坚定支持者和参与者习近平强调,中国是金砖机制的坚定支持者和参与者,把金砖国家合作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相信金砖国家合作会有力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明年,中国将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9 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将同各成员国一道,携手努力,规划金砖国家发展新蓝图。
三、金砖国家领导人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领导人对话会
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领导人对话会在印度果阿举行。5 国领导人及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不丹首相托杰、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泰国政府代表等共同出席。
与会领导人围绕“金砖国家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充满机遇的伙伴关系”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共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合作。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金砖国家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大家庭,在维护世界和平、守卫地区安全方面有着共同愿望,在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民生福祉方面有着共同需求。“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都是中国的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长期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和密切合作。中国人民和孟加拉湾沿岸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历久弥坚。
习近平指出,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携手并肩,共同努力。要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地区经济融合。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有关规划有机对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努力实现共同发展。要推进民间友好往来,加强地方、媒体、智库、青少年等各层面交流,厚植伙伴关系基础。第三件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2016 年11 月16 日至18 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来自全球的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16 个国际组织的1600 名嘉宾共聚一堂,求解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深化之道。本届大会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发表讲话,期许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出席大会,就五个方面的深化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习近平主席在视频讲话中强调网络空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他指出: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深刻变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视频讲话中,继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以及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之后,又提出网络空间发展的“两个坚持”和“四个目标”,再次向世界发出国际互联网治理的“中国声音”。他提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 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
第四篇:考研行管补充
政党分赃制,是指竞争获胜的政党,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的做法。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很明确的,首选它是对本党干部做出贡献的赏赐,否则党务人员将没有动力为政党服务。其次,政党通过让本党主要领导成员占据主要行政职位,达到了控制行政体系和国家机关的目的。最后,本党干部占据国家机关的重要职位,在政党执政期间,极大地加强了本党的各方面实力,更加巩固了政党的合法统治地位。又称政党分肥制。弊端:首先,它大大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政党分赃制”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弊端就是导致权力腐败。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一、目前我国行政问责还没有专门的、完善的成文法。
二、我国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有些职责不够清楚、权限不够明确,在追究
责任时,相关部门相互推诿,出现谁都有责任,谁又都没有责任的情况;以
至于在问责中,问责客体具体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模糊不清。
三、问责程序不健全。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问责启动程序,问责机制如何启动往
往取决于行政领导的意志,没有规范可供遵守。目前问责的处理程序也不健
全。
四、目前的问责主体和问责范围过于狭窄。现有的问责还仅局限于行政机关内部的上级对下级同体问责,缺乏人大、政协、民众等异体问责,更缺乏对上级的问责。
五、行政问责的标准不够完善。行政问责包括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两方面的问责。
目前,我国在法律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引咎辞职一般指领导人因自身过失而给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或产生了某种不利影响从而主动辞去领导职务的行为,是领导人自我追究过失责任的一种形式。
所谓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第五篇:2014中考政治补充材料
2014届政治中考冲刺补充材料
(仅供参考)
(提示:1.熟练掌握知识点的表述和答题的基本思路及技巧。
2.仔细审题,知道考核什么,再组织答案,)
补充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意每个层面如何做)导向很重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2)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向先进人物学习(材料反映什么问题,为什么、产生的原因,做法、措施、如何做或如何学习)(是落实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例:江西两高三男生见义勇为、吴春忠、焦裕禄、海瑞等、十大感动人物、最美人物、道德人物等
设问一:先进人物(事迹)的优秀品质(或反映出哪些内容)?(是什么)
热爱国家和人民、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孝亲敬长、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执着追求、坚强的意志,积极创新、勇于进取、立志成才,珍爱生命、关爱和呵护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正义行为、当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伸出援助之手、弘扬社会正气,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无私奉献、传播社会正能量,亲社会行为等等。(根据材料需要选用和补充)
敬业、友爱、诚信、执着、奉献。设问二:学习先进的意义(为什么)
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设问一”中选出的),有利于树立积极向上(如:团结友善、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社会正气,有利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等。设问三:如何向先进学习?(如何做)
答题思路:①以实际行动,向„„学习,学习“设问一”中选出的品质。②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把自己培养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奉献。③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等。3.诚信、友善等问题
例:“扶与不扶”、“舌尖上的安全”、“碰瓷”事件、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网络诈骗、学术不端等。
知识点一:诚信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1)含义:“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即:内诚于己,外信于人。
(2)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知识点二: 诚信的重要性(或做人为什么要诚实守信,或讲诚信的意义和不讲诚信的危害)诚实守信是人一辈子都应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诚实是人们彼此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是自身道德的升华。诚信才能立足社会,否则会伤害他人、伤害自己。诚信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成功的保证。诚信是一个人负责任的表现。(个人角度)知识点三:不诚信的危害
失信于人,会产生信任危机,最终结果是害人害己;不诚信的行为是违背道德的,应该 受到道德的谴责;有些不诚信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诚信的行为会造成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的和谐。(个人角度)知识点四:为什么要加强诚信建设?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2)加强诚信建设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3)是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需要。(社会角度)
知识点五: 为什么要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呢?
(1)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2)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如果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3)让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努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道德支撑。
知识点六:如何做诚信的人(或诚信的原则)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2)坚持实事求是,不虚伪,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3)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4)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5)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6)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做人诚信无大事、小事之分,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7)诚信的核心是善,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善待他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知识点七:在诚信方面,学校、社会、家庭和青少年应怎样做? ①学校要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做人品质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②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用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行为教育影响未成年子女;③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④未成年人应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把自己培养成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人。知识点八:中学生应如何争做诚信公民?
(1)自觉遵纪守法,树立诚信意识,以诚实守信为荣。(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诚信待人,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等。(3)讲究诚信守则,实事求是,言行一致。(4)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5)在具体情境中能展现诚信的智慧等。
补充二:近年,中小学生“小烟民”比例增加,无烟校园等(简答题)
设问一:原因和表现(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①没有抵御不良诱惑。好奇心,生活经验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社会或家庭中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②不良行为。③庸俗生活情趣。④好奇、盲从、好模仿等。⑤没有坚强的意志等。
设问二:吸烟的危害(为什么)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危害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引发身体疾病,还影响青少年的智力,污染生活环境,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设问二:如何解决(措施、如何做)
①国家社会:加强禁烟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将有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社会各界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杜绝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等。
②家庭:加强家庭教育和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做到不抽烟,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
③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品德教育,防微杜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尽到学校保护的责任。
④青少年自身: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德。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将好奇转化为浓厚的高雅情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坚决抵御不良诱惑。不交损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等。
补充三:中国梦或美丽海南等建设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建设。(建设类内容《一本通》和各种热点书上很多,在这里不重复。大家可参考学习。)重点关注海南文化及海南的综合建设,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建设(如:海南的文化岛建设、万宁文化、生态文明村建设、一村一镇一特色、红树林生态建设等。)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主席(其他类似建设可参照,或参考总复习其他资料)1.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或:勾画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蓝图)
(十大报告内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你怎样理解习总书记这句话?
(1)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不发达,还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2)农业现代化的差距依然很大。农村硬件建设和软件设施相对落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全面小康的难点和难度。(3)城乡差距大。中央不断制定强农惠农政策,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乡共同繁荣。(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只有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为什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①这是由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②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④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⑤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国家、社会角度献计献策。)
(1)经济方面: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
(2)政治方面: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权益、社会公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等。
(3)文化方面: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德治国方略;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4)社会方面: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建立完善低保、医保、社保等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民生等。
(5)生态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依法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等。
——总之,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新布局。
5.作为一个有志青年,你打算怎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我们青少年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树立崇高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法制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创新精神、民族精神;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关爱他人、社会和自然,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6.怎样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补充四:中国国际地位、竞争、合作
马航事件、越南事件等,习主席等国家领导参加国家活动,中日关系、中越关系、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中俄、中菲关系等国际问题,思考以下内容:
1、说明了中国的形象和地位
(1)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尊重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坚持以人为本,自觉履行国际责任。树立全球观念,积极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和灾难(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国家力量来保护本国公民,承担国家责任。(3)当今世界,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和平与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全球意识、国家安全问题
有关本专题的其他设问见《一本通》P112、P133的22题、《热点考点》P50-54
补充五:理想、升学和职业选择问题、就业问题等
1.作为青少年,你认为应如何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个人梦)与祖国的前途命运(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升学和就业的选择)(1)作为青少年,应从小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人生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2)树立崇高理想,立报效祖国之志;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专业技能和本领;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面对挫折、困难和逆境,意志坚强,开拓进取;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如何实现个人“梦”(理想)?
(1)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具体规划。(2)理想是发展 变化的。有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等实际情况,对理想进行适当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3)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全力以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梦与中国梦有什么样的关系?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梦,由每一个中国人绚丽缤纷的个人梦组成,每个中国人梦想的实现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
补充六: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中国统一
1、部分暴力恐怖事件的实质是什么(包括“全能神”等暴力事件)
①是一起由境内“三股势力”精心策划,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②严重侵害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权。给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③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新疆经济发展,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破坏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企图把新疆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强调:暴力恐怖事件不是民族问题,只是少数敌对分子的活动。)
2、暴力犯罪事件为什么会遭到社会各界群众、海内外华人华侨强烈谴责? 暴力犯罪事件严重侵害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不得人心。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果断平息暴力恐怖事件并从重从快处置事件的犯罪分子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的基本方略。④我国法律体现人民意志,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的途径来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党的民族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②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③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④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6.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1)经济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如:实 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实施“援藏工程”;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等.)(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如:在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一定比例;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3)文化方面: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如:各民族均可使用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7.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根本原则。⑦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③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④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④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8.为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积极拥护、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③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9.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①积极拥护我国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积极宣传“一国两制”对台方针政策;⑦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③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好好学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补充七:对图表的阅读分析
(学生中存在的现象或问题的调查数据等图表亦可)
首先:图或表直接反应出什么信息。(横看,竖看,综合看)其次: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点是什么 最后:应该如何解决(或如何做)例:
2009—2013年海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图
图1: 图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020000***000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5581229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09年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88343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材料信息与教材结合得出),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大,发展不够协调。
(3)(如何解决)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了改革开放,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教兴省战略等。采取各项措施,加大对农村的帮助和扶持,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富裕等。
补充十:大妈们跳广场舞的争议
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文化权利等,但有些地方的大妈们在行使自觉权利时扰民了。
2.市民娱乐时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市民娱乐时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补充十一:
1.时间都去哪儿了——(选择题、简答题)珍惜青春,珍爱生命,孝亲敬老等角度
2.单独二孩(计划生育)——选择题、辨析题
3.成语大赛、汉字听写——(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2012、2013材料分析题都考到文化的内容。)
中华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弘扬,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4.舌尖上的中国等饮食文化——(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辨析题)
5.中考、高考加分制度的争议——(选择题、辨析题)公平、正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