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考点

时间:2019-05-14 14:1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考研政治考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考研政治考点》。

第一篇:2014考研政治考点

2014考研政治考点:十八大相关知识点考查题型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1:“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部署:一个总依据、一个总布局、一个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我们所有改革发展举措的立足点、出发点。

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明确了清晰宏伟的目标。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3:“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上,除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了新论述,第一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3:“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篇:2011年考研政治必考点

2011年考研政治必考点——十七届五中全会 来源: 沈应军的日志

十七届五中全会今日开幕 定调“十二五”规划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举行。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定调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培育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区域规划协调发展等问题可能被涉及。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举行,主要议程之一是讨论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定调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向。

专家认为,市场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培育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区域规划协调发展等三大热点,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的主基调。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发展的落脚点。有专家认为,中国目前有实力富民,而解决发展中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全球一体化环境下,外来的压力和挑战不断考验着中国的耐力和承接力。流动性泛滥充斥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扬、通胀预期增强、人民币升值压力明显„„中国将如何化解风险,寻找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发展更有效率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立是关键点。这个五年节能减排硬约束指标如何在下一个五年得到延续,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增长”,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增长,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节流更要开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市场热捧的土壤。参与起草“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意见”的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财政金融支持将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相关企业上市进程;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兴产业。

据了解,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8%。发展主要将两大路线,一是培育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大型集团发展来带动中小企业,这一路线主要用于技术密集、规模效应高,风险大等三网融合、航空航天领域;二是培育中小企业发展来发展规模形成一个大的产业。

发展需要纵深。除了条条行业外,块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将成为关注焦点。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和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告诉记者,“十二五”规划至少会涉及区域经济的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构建经济圈和经济带,二是培育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城市群。随着五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号角即将吹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今起在京召开,为期四天的会议将审议未来五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即十二五规划,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等事关民生的议题将有望成为焦点。自1953年以来,中国每个五年计划与规划都规制着五年内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政策的路径轨迹。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表示,这是中国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最新举动,它也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涵之一。要实现包容性发展,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认为,参与和共享的发展才有意义。应该使人民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享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广阔空间,以求在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重建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认知,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俞宪忠也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更关注民权民生,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十二五:从“生存型”到“发展型”

中国发展方式面临第二次转型,专家称十二五将加重改革分量 十七届五中全会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研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在中国改革历史中将处于什么地位?转型中的中国,有哪些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解决?昨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接受了本报的采访,以专家的视角,透视十二五规划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新阶段从国富到民强

新京报:十二五规划将会如何承前启后?

迟福林:要突出强调的是,十二五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十一五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外部环境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外部市场的变化,二是全球气候的变化,三是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同时,国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趋势性的变化比十一五增多了。过去30年是“生存型”阶段,十一五时期“发展型”的阶段性问题突出了。我们以经济总量为目标的增长方式,同“发展型”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不适应。新京报:如何理解?

迟福林:从个人消费而言,“生存型”消费明显减弱,以自身发展为主的“发展型”消费明显加大,这种基本特征会在十二五时全面凸显出来。在这个背景下,为什么内需不足,就是发展导向有问题。

也就是说,要由经济总量导向转向国民收入导向。第一,国民收入导向是适合现在阶段的;第二,只有这样才能释放和扩大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以内需为主的发展道路,逐步走向消费大国。

所以,内外环境的明显变化,使得十二五处在重大选择关头,处在以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第二次转型的阶段。十二五这个事情选择对了,做好了,对中国后20年、后30年的国富民强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更强调增长方式改革

新京报:“转型”是十二五的关键词,其中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转变发展方式已讲了很多年。你认为十二五要怎么走这一步?

迟福林:转变的大趋势我想已经明确,一个是投资主导逐步转向消费主导,二是工业主导逐步转向城市主导,最后由中高碳经济转变为低碳经济。其实这不仅是趋势,现实性也很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涉及一系列结构性的改革,比如财税体制改革、政绩考核,以及和政绩考核相关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另外还有资源环境税的问题等。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靠自主创新,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要靠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新京报:如何克服这些因体制改革而遇到的阻力? 迟福林:不是说十二五完成所有改革,但是我想,十二五会加重改革的分量。十二五规划中,会更强调改革对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

今年9月份,胡锦涛提到了“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在十二五中会如何体现? 迟福林:“包容性增长”其实是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前提是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另外这种增长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相结合的;第三,这个增长必须在利益协调中满足多数人利益。所以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出发点,就要转变现在以总量为目标的基本发展方式。包容性增长要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这就要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梅新育:这个“包容性增长”是希望调整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尊重现实、维持大局稳定的情况下渐进改善,所以才有“包容”一词。我想,应该在国内收入分配调整、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协调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关键词:政府转型

政府应保有强大行动能力

体制的改革,势必会涉及政府的“转型”。政府转型在十二五期间的难点在哪里?

迟福林:政府转型现在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我们到底是实行市场主导下的政府作用,还是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作用。另外,政府的理念转变,也是难点。一个转型的政府,需要在理念上有四大转变——从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从做大蛋糕向分好蛋糕的转变,国有资本从盈利型向公益型的转变。但是政府转型会遇到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阻力。

梅新育:我想难点在于以下几条,一是如何保证政府的强大行动能力,同时又防止其遭遇滥用。后一点媒体讲得很多,前一点很多媒体忽视了。

(政府)不仅能够提出简洁、鲜明、有力的目标口号鼓动全社会干劲,而且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实现目标,这一点正是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关键区别。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没有强大的政府行动能力是万万不能的。

另一个是要如何保持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强大能力,同时又避免被资本收买。就总体而言,政府应该有能力在必要时强力调整利益格局。关键词:农民工问题 十二五助推农民工市民化

对于农民工以及新近被关注的“穷二代”,十二五规划将如何保障他们的发展?

迟福林:我想,在十二五规划中,将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一是基于目前的历史阶段,强调公平发展,如果连农民工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是说不过去的;第二,现在农民工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80后农民工的比例现在占了一半以上;第三,农民工实际上已经融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最后,在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在未来几年做出了相应规划,这也是一种局部突破。所以,从多方面看实现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应当作为十二五的约束性的目标。

梅新育:第一应该是在规范工资收入增长方面取得进展,让劳动者取得体面收入。二是保持土地制度基本框架稳定,避免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的终极保障遭到剥夺。同时为农民工群体平稳融入城市创造更多条件。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吸收了最多农民工的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不可能让他们全部就地融入,这个问题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化解。产业转移不仅能延长众多产业的生命周期,还能够让劳动者在家乡就能找到体面收入的就业机会。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部署、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加快向世界城市迈进的重要时期,研究编制好“十二五”规划,事关北京发展的全局和长远,事关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意义十分重大。为此,现组织开展“建言‘十二五’ 共话新蓝图”公众参与活动,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公众建议,努力把“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为凝聚民心、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的科学规划。

第三篇:2017考研政治考点提炼:社会主义经济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2017考研政治考点提炼:社会主义经济

(二)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

第四篇:2014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精解

2014考研政治高频考点解析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考研辅导班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第五篇: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归纳

会议及其内容总结

八七会议1927.8.7

毛泽东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遵义会议1935.12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在革命重大历史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洛川会议1937.8

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 1949.9.21

通过《会议组织法》 《政府组织法》 《共同纲领》,这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六届六中全会1938.10

毛泽东 在中共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七届二中全会 1949.3

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提出了“两个转变”和“两个务必”

八届九中全会

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6

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

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二大 1922.7

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党的七大 1945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8年,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注: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是指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即从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的中共七大

中共八大 1956.9

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八大二次会议 1958.5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十五大 1997.9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六大 2002

提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979.3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8.5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中心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章总结

1928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阐明中国革命只能走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35《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即(八一宣言)最早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1935.12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1936.12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7 毛泽东《实践论》 《矛盾论》 批判了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王明)

1938 毛泽东《论持久战》

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9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39.10.4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把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1945 毛泽东 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个主要标志

1948.4.1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明确地吧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

1948.12.30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

1956.4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标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7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

毛泽东《关于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1、党内出现的错误观点

①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② 瞿秋白的“无间断革命” ③ 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2、党的自身建设

① 1941.5---1942.2 整风运动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党八股 ② 1951---1952 “三反”运动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③ 1952 “五反”运动

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 ④ 1957 “整风运动”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

① 1924.1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② 1937.9.2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近代史

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1、1840年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2、1898年 戊戌维新运动 3、1905年 同盟会成立 4、1911年 武昌起义5、1912年 辛亥革命失败

㈡ 新民主民主革命

1、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2、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党的成立)

3、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㈢ 大革命时期(1925-1927年)革命对象:北洋军阀

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1、1927年八七会议,南昌起义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1935.12 遵义会议 中共历史上的转折点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

㈤ 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8.15)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起点

2、全面侵华:1937年卢沟桥事变3、1945.10.25收回台湾,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㈥ 解放战争时期(1946.6.26—1949.4.23)1、1945年8月—10月重庆谈判

中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2、1946.6.26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3、中共作战原则:

1946.6--1947.6战略防御1947.7—1949.4战略进攻

㈦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49.10.1建国---1956年底“三改”完成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1.12---1956年底)发展互助业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高级„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底---1956年底)供销小组 → 供销合作社 → 生产合作社

4、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㈧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1957年“大跃进”运动 2、1958.8 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59年,“反右倾”斗争 4、1962—1965 三年调整时期 5、1966.5—1976.10 “文化大革命” 6、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7、1981.6 十一届六中全会

全面拨乱反正,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8、1987.4 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9、1992.6 江泽民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劳动收入主要包括:

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出卖技术所得的收入,参与管理劳动所得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私企、外企劳动者所得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主要包括资本收入: 利润,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 当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媒介时,是实在的货币 一本书售价18元,这里的“元”是价格标准

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是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

政治路线方面的错误倾向笼统的说都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又分为:

右倾机会主义(或投降主义)左倾机会主义(或冒险主义)

学风方面的主观主义又分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所谓“民主党派”是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主要理论知识点

“三个代表”: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重点是:诚实守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群众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 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发展 主要动力:坚持改革开放 重要保证:坚持民主法治

重要条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与基石是:公平正义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毛泽东思想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邓小平理论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

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特征主要有:(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长期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下载2014考研政治考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考研政治考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

    2014考研政治大纲公布 毛中特科目新增9个考点2013年9月13日,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发布。跨考考研政治教研室李先灵老师在认真研读2014年政治大纲的基础上,在第一时间写出系列解......

    2018年考研政治考点总结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政治考点总结 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

    2017考研政治G20峰会核心考点

    一、核心考点 1.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今年二十国集团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

    2017年考研政治G20核心考点

    一、习近平的三个讲话 (一)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1)这是探索前行的进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

    考研政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考点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考研政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考点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正式发布。本文结合新大纲,为大家分析和......

    2015年考研政治常考考点总结

    一、“思维与存在”等同于“物质与意识/精神”吗? 思维与存在何者在第一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考研政治中,通常把“思维”等同于“意识”或“精神”,把“存在”等同于“......

    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

    2014考研政治新增考点精编精练

    2014考研政治新增考点精编精练单选1、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学习理论,武装头脑B、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C、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D、坚持与时俱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