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建忠先进事迹
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基层 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南太湖先锋”创先争优活动
简 报 第84期
吴兴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4月18日
【编者按】:黄建忠,区信访局综合科科长,把繁琐的信访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舞台,以“守住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的决心和行动,践行了信访干部“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难”的铮铮誓言。2011年3月25日,黄建忠同志因病抢救无效,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现将黄建忠先进事迹予以刊登,供大家学习。
平凡中的坚守
——追记吴兴区信访干部黄建忠
黄建忠,1971年2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200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10月从梅峰学校调入吴兴区委办及信访局工作,曾先后任信访接访科副科长、综合科科长。在信访局工作的短暂的三年中,黄建忠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着身边的人,取得了突出的工作实绩。2011年3月25日中午11时30分,黄建忠同志因脑溢血突发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全身心热爱的工作岗位。
“他是信访局的活电脑”
黄建忠始终认为对待工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任务、新形势和新要求。他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在工作中磨练,三年来,他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他还坚持理论钻研,无论工作多忙,他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自学党的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认真学习《信访条例》等信访政策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同时非常重视各类文件、学习材料和工作档案的积累,凡是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资料他都及时摘录并分类储存。短短三年来,在他电脑硬盘上的各类资料文档多达500多兆5000多个,他也被同事们称为信访局的“活电脑”、“资料库”。
“他是上访群众的贴心人”
黄建忠说:“百姓上访无小事,百姓诉求大如天。自己多一分耐心,群众就少一分忧愁。”在信访局工作的三年中,黄建忠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的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每次接访,他都做到态度热情诚恳,耐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做好记录。他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认真听取上访人的诉求,把握机会向上访人进行《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好说服、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疏导上访群众情绪,教育引导他们依法信访,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他注重初访办结率,把重点放在问题解决和后续处理上,主动积极与相关乡镇、街道和部门对接沟通,尽力对上访人的合理诉求给予满足,为上访人解决实际问题,不让矛盾进一步发展,消除重复信访的隐患。三年来,黄建忠共参与接待信访群众1271批4119人次,连续三年被评为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他是基层维稳的守护者”
黄建忠把事业看得比自己生命都重要,一心扑在工作上,总想为党多做一点工作,为群众多做一点贡献。黄建忠同志主要承担信访综合工作,负责不稳定因素排查和信息编写报送,交办件的督查及回复,信访周报、月报通报的编写和报送,档案管理及文字材料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经他处理编写上报的国家信访局、省、市交办的信访督查件有86件之多,编写信访周报149期,每月信访情况通报35期,信访信息专报69期。2008年“奥运安保”期间,他做到每天与各乡镇街道沟通,随时掌握不稳定因素最新动态,每天下班前及时将信息汇总送到区领导办公桌上。2009年“国庆安保”期间,他被抽调到区委办信息科负责维稳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为区领导每天的分析、研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期间,他经手编写了33期群众上访日报,参与编写了12期的国庆维稳专报,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多,有时甚至到凌晨一点多。他也被评为浙江省国庆期间维稳与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在2010年上海“世博安保”期间,经他负责编报的信访信息日报达203期。工作之敬业、态度之认真,使黄建忠同志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黄建忠有一句口头禅:做人要做最优秀的人,做事要做最优秀的事。三年来,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任务,多么频繁的加班加点,黄建忠同志从不抱怨,甚至一句牢骚话也没有,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直到
生命走到尽头。黄建忠同志正是通过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孺子牛般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在领导、同事和群众的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众口一致的好口碑。
第二篇:杨学忠先进事迹
天底下最笨的人
记杨学忠同志的先进事迹
谁是这个世界最笨的人?你?我?他?还是谁?有时大家都不是,有时大家都是,有时有一半的人是。到底谁是笨蛋呢?我在这里说给你听。
有这样一个人,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年只有120元的补助费,然而,他的工作量是如此艰巨。无论组上有红白喜事,他第一个报到;张家李家有点矛盾纠纷,他打前锋;项目实施,他每天坚守岗位,站在第一线;县、乡、村有工作安排,他总站在你身边,这就是我们的村民小组长。
说起村民小组长,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个并不起眼的职位,但是他总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村民小组长是一个村民小组的领头人,是联系基层组织和群众的纽带。杨学忠同志用这么多年以来的行动书写着一个共产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一些不平凡的事迹,也因此而做回天底下“最笨”的人。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客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公而忘私、身体力行、与大富寨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大富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大富寨的小组长,他深知一个村干部素质高低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只有通过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然而,他只有小学文化,学习对于他来说那是重中之重,而且也非常吃力。平时群众找他写申请、开证明、做统计资料等等,他因识字少而感到很苦恼,很多时候都求助于其他小组长。他常常说:“文字面前我真的无法了,这辈子就败在学习上了,一定得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不要步我的后尘。”
但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他并没有放弃学习。不会写字,他就利用放牛的时间,空闲时间,偷偷在沙滩上、石头上、荒地里练习“书法”,写得实在难看的就把它擦了再写,经过不断刻苦努力,河边的石头上到处留下了他的“真迹”。而他也能自己完成资料统计,也能为群众写申请、开证明了„„为此,他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不识字,那就自己学习,自己练习。但对于一个小组长,不能像小学生一样只识识字,练练书法,他还得利用先进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因此,他还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二五”规划,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如何让大富寨村民尽快致富?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刻打动着他的思想,他对全组的产业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发现大富寨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收入少,增产不增收。积极调整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当务之急。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发现大富寨适合种植甘蔗,于是努力为小组争取项目、引进技术资金,并找到糖厂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全组内推广甘蔗种植,积极支持和鼓励村民种植甘蔗。到今年年底,仅四年的时间,他带动大富寨有96户农户种植甘蔗,种植面积已达1300多亩,大富寨村民也因种植甘蔗而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杨学忠同志还热衷于本村民小组的公益事业,今年该村民小组道路硬化3km,他把自己的拖拉机给集体用,拖送石料一个多月后拖拉机光荣负伤下岗——四个轮子全部坏掉,车箱严重变形,今后能不能恢复还是个问题。但他没有任何怨言,也未收取任何费用,他还挺自豪的对我们炫耀:“我是大富寨的小组长,我的拖拉机也是运输队的小组长,我天天坚守在岗位上和群众一起努力,我的拖拉机也是从上岗到负伤,从未休息过一天,而且一动就是一天,我的拖拉机一响,工程就没有停过,呵呵。”他的笑容始终是那样灿烂。
记得当时乡上刚去审批项目,他就开始测线路,做群众思想工作。起初,群众都很支持,也都挺大度,都表示愿意把路让出来。可施工队来了,不少群众开始出来反对,包括他父亲,也不愿把路让出来,这可如何是好。一边是施工队已经进村,另一边是群众的反对,这真让他犯难了。没办法,他对施工队说,先从我家入手,把我家茶地推掉,把我姐家柴房推掉,把我爹家茶地推平,而他也是早上跑东家,晚上串西家,在不停的做群众思想工作,给他们讲今后的发展,讲路对整个小组的意义。最终,在他不懈努力下,项目顺利进行着。最后,他父亲无奈的对我们说:“他真是个败家子。”
杨学忠同志在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也不忘把维稳工作抓,他深知,要让一个地方发展,必须有个稳定的环境。他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小组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有时,群众看他天天忙里忙外,就问他:“你这样干,家里的活计都不做一天,政府一个月给你多少呀?值得吗?”这时,他摸摸头,傻傻的笑着说:“不多,一个月才三四千。”看着群众怀疑的眼神,他的笑声更豪爽、更持久。2012年大富寨共有纠纷7起,调节5起,其它纠纷他也正在调查取证中,尽最大努力为百姓化解矛盾纠纷。实在得不到百姓肯定的纠纷,他移交村两委,让他们帮助他化解百姓的矛盾纠纷。
杨学忠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为集体,无论大事小事,他第一个站出来;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无论好事坏事,他都挺身而出。而对家庭,他都是忙完集体的事后,尽量抽出时间帮忙做农活和关心妻儿。地里的活,家里的家务,孩子的学习,等等这些,主要靠嫂子一个人去承受。开始,嫂子少不了唠叨,看着别家的男人都在发展自家的产业,可他到好,天天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今天帮帮李家,明天帮帮张家,这里得罪人,那里得罪人。家里的活无法指望他,而嫂子看着自己的男人为工作的那份激情,也由起初的强烈反对,慢慢过度到无奈、感动,最后就成支持了,是全力支持自己男人的工作。特别是今年,杨学忠同志为集体的事操尽了心,到目前已经有两个多月没做过家里的一小时农活了,都是靠嫂子一个人在默默承受着。嫂子她一个人新植甘蔗2亩多,给15亩甘蔗除草,还要照看4头黄牛,准备春耕等等。杨学忠在媳妇的支持下,顺利的开展着各项工作。也就这样一个平凡的农家女子和一个平凡的农家汉子,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厮守,共同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一桩桩,一件件,虽然说起来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事,但是在小事中却折射出一个人的灵魂与本质,他始终发挥这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杨学忠同志不厌其烦的上门做工作,直到村民的思想工作做通为止。他的不懈努力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么拼命的努力为的是什么?利益?名声?都不是,他是在用实际的行动诠释这个一个共产党人的真谛,体现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他把共产党员的“笨”发挥到了极点。他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我们身边可亲可敬的共产党员。
第三篇:黄先进事迹
。市优秀少先队员先进事迹
。。同学是小学四年级(2)班的学习委员,他是一个聪颖活泼、开朗大方的孩子。他爱好广泛,品学兼优,刻苦钻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是一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他在各方面严格的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讲文明,有礼貌,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有益的活动。
在课外,他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的阅读一些有益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父母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并在课余的时间参加书法、美术兴趣小组,不断积累自己的课外知识,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以充实自己。
善良懂事的他,经常主动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在家里,他是妈妈的好助手。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他也是有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几年来,他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协助辅导员老师研究做好少先队的工作,积极参加校值日活动,检查监督卫生安全,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他处处以身作则,为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几年来,他上学从不迟到或早退,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学校开展“与不文明行为告别”活动中,他带头不买零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见到有的同学违反了学校规定,他勇于上前指正。有时遇上个别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起来,他总是像个小老师一样主动上前劝阻。总之黄浩源同学是一位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少先队员,
第四篇:学习全国劳模何建忠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全国劳模何建忠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高森林
国家邮政总局已将泰兴市江平路邮政支局局长何建忠作为先进性教育的第一个典型,要求全系统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何建忠的敬业精神,学习借鉴由他独创的“何建忠工作法”。日前出版的中国邮政报在一版以《永葆先进本色》为题,对这位全国邮政系统劳模的先进事迹作了全面报道。
何建忠同志的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优秀的道德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个普通党员学习,我个人也必须以何建忠同志为榜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是增强党性观念,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遵守政治纪律,在大是大非面前清醒头脑,在关键时刻不迷失方向。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二要坚持党的原则,严守党的纪律,增强组织观念,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三要服从组织决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反对自由主义、小团体主义。为党的事业和党的工作着想,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二是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百姓利益是根本,群众利益无小事,维护百姓利益是维护我们的执政之基,一个执政党,要想在建设国家的历程中不断前进,就必须依靠百姓和人民群众,只有把维护好、发展好百姓的利益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人民的拥护。三是提高自身素质,在行动上保持先进性。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一要树立正确的“比较观”,工作上要与何建忠等英模人物比,生活上要与困难群众比,二要树立服务意识,将自己服务的角色定位好、保持好。三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在行动上保持先进性。像何建忠那样,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强烈的百姓情节之中,置身于一种朴素的百姓观念之中,吃遍千辛万苦,心怀群众百姓,更要像何建忠那样廉洁自律,慎言慎行,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第五篇:学习黄建燕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通过学校组织学习黄建燕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感受颇深。黄建燕同志从城市来到偏远山区,远离自己的亲人,但她没有抱怨,心中只有自己的学生。这是怎样的情怀?这一点让我深有感触,同时也感到责任的重大,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应用“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黄建燕同志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她能让山区的孩子们说好普通话,统考成绩名列前茅,其中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她的付出和坚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次,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使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通过学习,我受益良多;使我深刻领悟到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