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系人民公仆情
心系人民公仆情
愿化春雨润无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能有机会站在这个报告席上,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光荣,因为我要给大家介绍我县农林环保局局长、全省十佳公务员之一——李发旺同志立足平凡岗位,真情奉献群众的事迹。
迈入新世纪,当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吹响的时刻,在广袤的贵南草原,在奔流不息的茫拉河畔,在辽阔的木格滩上,一个普通共产党员,他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乘着春风的翅膀吹遍贵南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被农牧民群众亲切的誉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播撒绿色的使者”,他就是贵南县农林环保局局长李发旺。
1985年7月李发旺同志从陕西省农林学校毕业分配到贵南县,先后在县林业站、沙沟乡、县农林环保局工作,担任过沙沟乡副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局长等职务。在多年从事农牧区基层工作的过程中,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时时处处牵挂着人民的利益,真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心系人民公仆情,愿化春雨润无声。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了解和感悟那颗心系百姓 滚烫的赤子之心吧!
1992年,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派,李发旺同志先后担任沙沟乡的副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职务,这一干就是九年,而这九年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实在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因为贵南县沙沟乡地理位臵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离县城有100多公里,又是风沙、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该地区生态脆弱,农林科技含量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牧民群众生活贫困,风沙吹埋路面,洪水泛滥淹没农田,进出一趟就像“出土文物”一样,被人们戏称为“贵南的西伯利亚”。面对生活在这种恶劣自然环境中又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牧民群众,李发旺同志心里充满酸楚,但他并没有怨天忧人,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想方设法,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正如诗人郭小川所写的那样: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基于对百姓的这种深厚情感,他放弃了可以调到州林业局工作的机会,深入到田间地头,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实情、说实话,通过调查了解,他认为治理黄沙、兴修水利是沙沟乡群众面临的最大问题。不解决风沙、洪涝灾害,就不能从根本上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就不能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在全面掌握乡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小流域治理,加强河道整治,切实保护群众耕地,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开源节流,兴 修水利,大力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从根本上解决治理贫困的办法。经过长达九年的努力,在他的带领下全乡共完成植树造林3.2万亩,修建水渠51公里,维修病险水库6座,小流域治理1.2万亩,修建县乡公路35公里,维修村村通公路6条,使沙沟乡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灌溉和防护林建设体系,带来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全乡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农牧民的收入高了。然而,李发旺同志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却往往不为人们所知。2001年8月的一天,沙沟乡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洪水泛滥。当时李发旺同志任乡党委书记,那天,他因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正在乡卫生所住院治疗。接到汛情报告后,就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一样,他不顾关节疼痛,不听医生劝阻,毅然拔掉输液器,赶往洪水肆虐最凶猛的汪什科五社,同群众一起钻进齐膝深的洪水中奋力抢险,在指挥干部群众尽快转移人员和物资时,突然他看见不远处有一老人和孩子在水中艰难挣扎,又是他第一个毫不犹豫地跳进洪水中,先将孩子背了上来,紧接着又将老人背上来,后来又背出两个村民,最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洪水沟旁。当他醒来时,己经躺在过马营医院的病床上,睁开眼问的第一句话就 是,群众们都没事了吧?听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才放下了心。在那次抗洪抢险中,村里21家农牧户的财产、牲畜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无人员伤亡。殊不知,就从那天起,他的关节炎更加严重,留下了后遗症,至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每当关节炎发作疼痛难忍时,妻子问他还要不要命?他半天才说了一句:“谁让我是乡上的书记呢?”
“谁让我是乡上的书记呢?” 正是这句听似朴实无华的话语,成为心中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在短短几年里,带领大家改变了沙沟乡一穷二白、晴天满头土、雨天两腿泥的落后局面,一跃跻身于全县六乡镇经济指标快速发展的前列。
荣誉是对一个人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认可,可是在荣誉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个人利益和亲情的巨大牺牲。在沙沟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李发旺把所有的精力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带领大家谋发展、奔小康的工作之中,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庭,为此,在奉献大家的同时,他也失去了很多……,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一位好领导,好兄长,可是提起对家庭的照顾与付出,他的心立刻变得沉重起来,眼睛有些涩涩的,心里有些酸酸的。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好丈夫、一个合格的好父亲、他欠亲人的实在太多了。由于忙于工作,他难得回家一趟,以至于年幼的儿子见到脸庞黝黑、胡子拉茬的他时,竟躲在妈妈的背后,许久叫不出一声爸 爸来……。
李发旺同志在沙沟小流域治理期间说干就干,因时间紧、任务重,他带领乡干部常驻工地,组织群众,起早贪黑,一干就是40多天,期间,他一直坚守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始终和施工人员一道参加劳动,带头拉砂石、筑堤坝,直到该工程全部竣工。而当时正值县城搞市政建设,按照县城统一规划,他家临街的房屋需拆迁新建,新分配的地点却不能按期开工。为此,妻子没少跟他呕气,但除了无奈的苦笑,他实在没有更好的解释。是啊,谁让他的身后有着沙沟乡群众那几千双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睛呢?因为工作忙,加上沙沟乡交通不便,所以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好像成了长年见不到父亲的“可怜儿”了。因为妻子身体不好,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于是方便面便成了姐弟俩充饥的“最佳食品”。提起家,提起所有的这一切,李发旺的心情异常复杂,歉疚之色溢于言表……,“她们娘仨个很苦,没有她和孩子的支持,我当不成甩手掌柜”说这话时,这个刚强的硬汉子眼中总有亮晶晶的泪水闪烁,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2002年县委、县政府看中了李发旺同志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干工作的作风和实干精神,将他调到农 林局,主持全县的生态建设。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他一如既往地扎实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路子,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的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并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建设、龙羊峡库区治理等工程。他和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工程区实地调查,工程区不通公路,汽车只能行驶在崎岖不平的便道,先坐汽车颠簸3—4小时后到达坎沿,再步行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建设地点。不能返回时,他就和技术人员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住在跳蚤满地跑的羊圈里,有一次,恰逢阴雨天,道路泥泞,汽车抛锚,他只好穿着湿透的衣服,在汽车上蜷缩了一夜。为争取项目,他与技术人员经常加班加点,白天他们钻山沟、爬山坡、踏草滩、淌河流,进行实地丈量、勘测;夜晚查资料、编规划、搞设计,有时通宵达旦,五年来贵南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55.6万亩,生态建设总投资达1.3亿元,成为全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规模最大的一个县,仅此一项,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增加了880元。到农林环保局三年来,他不负众望,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生态建设亮点突出,成效显著。贵南县是全省沙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黄沙头是我县的治沙重点区域,由于该地区海拔高,风沙活动频繁,沙化土地每年以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蔓延,草场、耕地被吞没,宁果公路的畅通受到严重威胁。面对风沙的侵害,为控制流沙,在黄沙头生态治理过程中,李发旺同志每天都要穿行沙漠十几公里,进行督促、指导和检查。干旱缺水是制约黄沙头河滩植树造林的关键因素,在这里只能靠上游冰雪融化后的消冰水进行灌溉。4月的黄沙头天气依然寒冷,为了保证给当年的造林地进行第一次灌溉,提高造林成活率,他带领全局职工夜宿黄沙头,白天带头钻进冰冷齐膝的河水中筑坝引水,他的双腿冻得麻木失去了知觉,大家心疼地劝他上岸休息一会儿,却被他拒绝了,就在这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与大家一起筑坝50米,修建简易渠道2千多米,灌溉林地4000多亩,使当年的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为了探索治沙的新途径,他多次到上级业务部门取经,成功引进和实施了杨、柳深栽造林技术,共计造林3.2万亩,封沙育林3.5万亩,经过不懈努力,昔日“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有效遏止,黄沙头变成了一片沙漠绿洲。在这份收获中,包含着李发旺同志辛勤的汗水。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多年来,贵南县种植业结构单一,农牧民群众收入增长缓慢。李发旺同志经过反复思考,认真调研,分析当地自然条件,顺天而行,顺市而作,从科技入手,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在沙沟 地区、茫拉下半部进行大胆尝试,2003年和2004年成功推广“双低”杂交油菜2.1万亩,高产优质青稞1.1万亩,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良种已给贵南县农牧民带来了374.5万元的收入,广大群众在结构调整中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20年来,他勤奋工作,不管走到那里,担任什么职务,干什么工作,总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他热爱农林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付出就有收获。几年来,他先后被中国林业科学院授予“林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省人民政府授予“青海省十佳人民满意公务员”、海南州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李发旺同志不愧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他心系农牧民群众,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难怪沙沟乡老百姓在他调任时依依不舍,结伴相送,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藏族老奶奶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李书记,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你真是给大家办实事的好干部啊!”
谢谢大家!
第二篇:做心系百姓的人民公仆
做心系百姓的人民公仆
----学习马健先进事迹心得
老龄办 仇俊芳
四月四日参加了马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了马健同志一心为民甘为公仆的典型事迹及成长历程。使我深受感动,马健同志在我县古城、邓庄担任镇长四年多时间,做出了许多感人事迹,印证着总书记提出的成为一个“好干部”的成长轨迹,折射出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应该具备的“精气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学习他亲民、爱民、为民的公仆情怀。作为一名老龄工作负责人,首先要把老年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来做,对待前来办事的老年人要热情接待,耐心细致,服务周到,深入基层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基本情况,确确实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对党忠诚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忠心对党,才能坚守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在工作生活中时刻记住自己的使命,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保持一致,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同群众站在一起,才能不断促进和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深处。
就是要学习他敢于担当。担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是一种不辱使命的气概。在工作中敢于拼命,主意多、办法多、招子多,处理问题一下就能抓住关键和要害,既有人情味,又讲原则性!”——弘扬正气,树立形象,他有三大“绝招”:守规矩、不贪财;敢担当、不避事;多管事、有作为。“我在任一天,就会实干一天、苦干一天;就准备担当一天、守一天;就打算奉献一天、操心一天。”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讲最大的政德就是担当,最重要的也是担当。
就是要学习他真心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
就是要学习他务实勤政。心中时时装着挚爱的人民群众、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在群众脑海中,马健没有官架子、好接触,每年发放“爱心煤”,他都要亲自一车一车验,防汛期间,他带头跳进水里,和村干部一起抗洪抢险。大到安全生产,小到招工招聘信息,方方面面,大事小情,他都安排得细致周到。因为,马健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就是要学习他廉洁正派。以马健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清廉正派的做人境界。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基层领导干部要常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努力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先禁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
当前,我县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为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以马健同志为镜,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找差距、找不足、找原因。心里永远装着人民群众,带着真心帮民所需,怀着真情解民所难,用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的公仆。
第三篇:心系交通,情系公路
心系交通,情系公路
殷小军是泾源县公路段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心系交通,情系公路,以满腔的热情无怨无悔地工作着;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勤恳恳,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路政工作是一项执法与为民服务的工作,老百姓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路政员做大量工作,有时甚至受到委屈。长期以来,他文明执法的要求不变,一心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帮助当事人解决困难,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始终能够坚持做到微笑多一点,声调缓一点,态度好一点,业务熟一点,效率高一点。
从2006年调入路政岗位以来,风里来雨里去,殷小军始终战斗在路政工作的第一线。他查处的公路路政违章案件数百起,查处率达100%,但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实事求是,作风踏实,绝不弄虚作假。近年来,他先后几次获得交通局、公路段先进个人。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改变贫寒的关键。“要想富,占公路”,这是不法业户的表现。泾源人民在公路上打场晒粮、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使正常交通拥挤不堪是一个普遍问题。一些农户为了贪图方便,将公路当晒场,严重威胁着公路的安全畅通。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人员由于工作方式、方法不够妥当,没有很
好地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曾几次遭到农户和周围群众的围攻。面对当地村民的实际困难,他积极与公路沿线的村干部联系,利用宣传车沿路宣传的形式,让村民认识到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的危险性,并采取说服教育,与沿线乡、村干部一起苦口婆心劝说村民。在清理中,他对农户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决不与农户发生争执,用一颗诚心去打动他们,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地努力,沿线群众对路政的工作也由最初的不理解到此后的支持配合,有效地制止了公路上打场晒粮现象。
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在困境中不断进取。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思想上的压力,他能及时地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扎实工作。
二、在生活中团结职工。面对治超站生活单一的情况和车主对治超不理解,从无怨言,和其他治超员同吃同住,甚至执法到深夜或整夜。
三、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从艰难的调查、取证到执行,他的汗水赢得了业户的赞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他的崇高理想,“救死扶伤,送还失物”,更是他的热血衷肠。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各类运输车辆剧增,违法超限超载行为越演越烈,尤其是干线公路强化治超计重收费以来,大量超限车辆绕行到农村公路使建设成果遭到严重破坏。利欲熏心,多拉快跑,使公路超负荷运转。面对无理蛮横的违法者,经常能看到他细心劝阻与执法的身影。
青春年华好风采,神圣职责担在肩。建路养路、维护路权,战风斗雨、不畏艰难。路政管理,把他带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老一辈的路政人,用他们的言传身教,更使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奉献。
第四篇:心系群众情系林业
心系群众情系林业
心系群众情系林业
——陇川县清平乡林业站争创人民满意站所先进事迹材料
清平林业站、林管所人员实行一班人员两块牌子。现有职工人,男同志人,女同志人;党员人;民族结构:景颇族人、白族人、汉族人;平均年龄岁,中级工人、高级工人;文化程度:大专人、高中人,初中人。是一支班子团结,决策民主,办事高效的队伍。
近年来,陇川县清平乡林业工作紧紧围绕“绿色经济强省总体战略目标”及建设地方绿色基地支柱的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服务“三农”,以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新理念为指针,以弘扬“献身、务实、高效”的林业精神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大力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以实实在在的业务实绩,务实廉洁的外在形象,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踏实勤奋的内在素质得到了党委、政府的信任,赢得了人民满意,有力促进了该站工作的全面进步和全乡林竹事业的发展。在争创活动的激发下,目前该站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全体干部职工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将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一、发展高效林业,积极服务“三农”。
清平乡是集“寒、山、边、少、贫”为一体的多民族杂居山区乡。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最高海拔米,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农业人口人。由于受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清平乡××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元,人均口粮公斤;群众文化素质低,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淡薄,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很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全乡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收支缺口大,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林业站的党员同志们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无不打量着献计献策。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麻栗坝水库的建设,清平大部分的良田被淹,清平人民吃什么?今后靠什么发展、发展什么?给全乡人民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淹了坝子还有山,可山又要发展什么?危难之处显身手,林业站的党员同志们大胆的提出了“林业富乡”的发展思路,以资源为依托,以实施“云岭先峰”工程为契机,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绿特经济框架,大力发展林竹产业,实现“两个一”工程,即在三年内实现农民人均亩西楠桦、亩麻竹的奋斗目标,逐步形成“林竹上山,甘蔗下坝,林果进家”的经济布局,很好的带动山区综合开发和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清平乡又一项具有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新兴产业。
谋全局,画好林业建设规划一张蓝图。该站深刻认识到,要建设,规划上报是关键,时不待我。为了一个目标,在站长苏培禄的的带领下,他们充分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出每天宁可少吃一餐饭、少睡一小时觉,也要抓紧编制完成全乡林业规划的口号。在赴实地调查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跋山涉水,足迹踏遍全乡多个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为节省时间,中午大多用面包、方便面充饥,晚上,加班加点将白天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汇总。在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他们马不停蹄,立马投入规划编制之中。全乡林业规划初稿完成后,经过乡、村、组两上两下,反复征求意见,顺利修改完善了清平乡十年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描绘了全乡十年林业蓝图。《规划》科学合理、符合乡情,得到了群众及上级部门的充分认可和赞扬。
建苗圃育希望抓住退耕政策永不放。通过宣传,群众虽然表现出极高的种植积极性,但也有不少人对麻竹的适应性抱有凝心。为了打牢基础,该站把全部的心血放在了育苗上,及时安排技术人员长期扎根在苗圃基地现场,抓好试验示范育苗工作,种苗一天不长,技术人员就一天吃不饱、睡不暖。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过后苗圃长势喜人,给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群众可以近地取苗,保证了造林质量。针对部分特困群众,该站还为他们免费提供种苗,并为他们运送到基地。退耕政策是富民、安民的好政策,该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多次向上级反映情况、作保证、争取项目,力争得到更多的扶持政策。扎实的工作实绩为全乡争取退耕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省、州、县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扶持,使清平一跃成为全州麻竹种植最多的乡之一。
重抓落实,造福一方百姓。作为新兴的产业,农户没有一点种植管理经验,根据这个实情。一方面,该站及时开展科技上门服务,对党员技术骨干实行分片挂钩指导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结对党员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一带十、十带百,逐步推广。另一方面,广泛采取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实现政策宣传指导和技术服务双到位。自××年来,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和林业站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乡林竹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乡西楠桦种植面积达亩,人均亩;麻竹种植达户人,占全乡总人口的%,种植面积达
亩,全乡人均达亩,其中:享受退耕还林政策的亩,人均亩。经省、州、县多次验收,合格率均在%以上,群众安心的领到了退耕补助粮食。该乡新兴产业逐步形成,结构布局趋于合理,经济效益与日俱增。今年,仅麻竹一项可实现产值达万元,直接增加农民人民纯收入元,解决了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年中仅国家退耕补助纯收入就达万元,麻竹达到丰产期后每年收入达元
亩以上,年可增加农民总收入万元。西楠桦生长周期到年后,亩产值达到万元以上。林竹产业的发展,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清平乡林业站扎实的工作实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满意,群众誉“稻米香、甘蔗甜、林竹项目好赚钱”。
在做好生态建设的同时,该站还进一步加强能源建设工作,扶持引导街道、折高、芒帮、芒来、弄相等村组农户建设沼气池口。为全乡节约能源、封山育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冲锋在前,视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已任。森林防火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无可估量的。该站认真抓好护林防火工作,时刻不敢疏忽,几年来,全乡没有发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灾。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在充实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巡山管护,全面掌握林区情况,及时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案件。在做好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积极做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严格执行手续审批制度,工作人员跟踪督察到位,有效杜绝了“少批多砍,少办多拉”的不良现象,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谱写形象工程新篇章,以务实廉洁的外在形象争得人民群众满意
基层林业站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形象好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效益。为此,清平乡林业站视形象为生命,以行风建设为旗帜。结合林业部门实际,提出了自身形象建设的目标,即树立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班子形象;树立忠于职守,公开公正的执法形象;树立勤政高效,文明礼貌的服务形象;树立务实廉洁,勇于奉献的林业人形象。
为树立好班子形象,他们提出了“三个第一”,即干部职工上班第一眼看到的是站领导;急难险重任务走在前面第一个的是站领导;工作受到批评承担第一责任的是站领导。站领导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
为树立好的执法形象,他们制订了考核标准,将站里的执法形象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奖惩。他们还从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入手,先后制定了工作人员“九不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社会监督制、办事限时制、站长工作职责制度等规章制度,公布在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收到较好效果。清平乡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一些农户只顾眼前利益,在国有林内滥砍乱伐,危及森林资源安全。针对这一情况,该站没有采取罚款、没收工具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上门宣传《森林法》为主的林业法律法规。对这些农民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使其明白了滥砍乱伐产生的严重后果,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有效的执法艺术,很快遏制了全乡林木滥砍乱伐的现象。
为树立务实廉洁、勇于奉献的林业人形象,他们开展了“四教育、四增强”活动。“四教育、四增强”即:进行思想教育,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意识;进行宗旨教育,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进行理想教育,增强热爱本职的自尊、自重意识;进行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教育,增强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进行“四有”教育,触及灵魂,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教育整顿焕发了全站干事业的热情,端正了行风,促进了工作。
四、增强宗旨意识,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赢得人民满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是清平乡林业站各项工作取得骄人成绩的力量之源,关键所在。该站以加快林业发展为已任,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以优质高效地服务赢得了人民满意。该站变管理为服务,树立林业人新形象。林业站是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担负着全乡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他们推出了“四时”为主要内容的“五一、四时、两少、一满意”的服务举措。即对来林业站办事的群众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暖心,一片真诚办事,一句好话送行;随时、定时、限时、延时服务;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钟;让群众满意。该站还把送技术上门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每年-月份,正是麻竹种植、采笋旺季,林业站工作人员就要冒着高温酷暑、风吹雨打,走村串户,帮助群众进行选地、地块勘测、指导打塘、种植、采笋等一整配的技术指导,通常是天刚蒙蒙亮就出门,直到深夜才回到站里,甚至一去就是几个星期,家人抱怨已习于为常。××年,该乡遭遇了罕见的大旱,人畜饮水发生困难,该站工作人员全部深入基层,起早贪黑,与群众一起找水源,打抗旱井,无偿提供抽水机。短短半个月时间打井口,抽水灌溉多亩,解决了多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把全乡的旱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当群众得知他们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时候,许多村民眼眶湿润了,由衷地说:“真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好干部。”该站党员同志两年来还结对帮扶贫困群众无偿种植麻竹亩,结对户户,使户农户脱离了贫困。
工作中他们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他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是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与赞扬,从而使得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五、狠抓素质教育,以过硬精湛的内在素质赢得群众满意。
素质过硬,业务精良是清平乡林业站对干部职工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科技兴林的基本标准,更是实现人民满意的基础工程。
一是着眼于全站综合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育人工程。他们结合实际,在全站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林业人活动。推出了“两抓两学一促进”举措。即:抓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抓业务素质的提高;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促进全站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提高。
该站把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开展林业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来抓,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是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的先决条件。该站个别工作人员由于刚开始对这次争创活动认识不足,导致群众观念不强,办事拖拉。该站及时召开座谈会,通过“一人提,大家帮”的办法,毫不遮掩地对这位同志进行了批评帮助,实现了争创活动不让一人落后的目标。为了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该站在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干部职工订阅了《云南林业科技》、《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报》、《云南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同时,该站还要求干部职工多向群众学习,多向实践学习,学中干、干中学,全面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目前,全站干部职工都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能独立完成各项本职工作。
二是着眼于凝聚力的增强,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该站坚持理论灌输,强化动力效应,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干部职工的思想,用科学的观点分析问题,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坚持“双向教育”,强化共振效应,运用“一帮一谈心”、“一帮一进步”和“三问一帮”(问思想、问工作、问家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等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及时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因素,形成了共图奋进,上下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着眼于向心力的提高,坚持不懈搞好“从忧待人”。“有求必应、有难必帮”这是该站领导对全站干部职工的承诺。一年来,该站先后为干部职工解决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件事,使干部职工感到站里就是自己的家,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今年月,他们还着眼于增强干部职工争先创优意识,开展“双优”(优化环境、优质服务)教育活动。把本职岗位与全乡经济发展融为一体,胸怀大局,为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清平乡林业站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也赢得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优化了林业执法环境,加快了全乡林业建设步伐。连续多年,被州、县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站长苏培禄连续几年被县政府授予林业系统先进个人。面对成绩和荣誉,该站深刻认识到,“争创人民满意无止境”。他们决心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林业资源保护、产业开发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实现全乡林业跨越式发展,从而以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厚爱。
第五篇:心系实验,情系学生
心系实验,情系学生
麻栗坡县董干镇新寨小学王升珍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师德楷模,这些老师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说说我们学校的实验教师王升珍,她营造出和谐平等、实验创新的学习氛围,为学校实验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平时还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她认为教学要有新思路,学习要有新方法,质量要有新提高;课堂上做到“多激发学生提问,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多让学生合作探究”;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能体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让每位学生都成功、让每位学生都快乐!她不断探索学法指导和课堂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为了上好公开课,她一遍一遍地试课、虚心听取领导的指导。她兢兢业业、乐观进取的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赞赏,更赢得了老师们的欣赏和信任。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升珍老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践形《文山州中小学教师执教承诺书》。在她10年的从教生涯中,她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深深地扎根于农村教育这片沃土,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她依法执教、严于律已,勤奋工作、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
她撰写的《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益之我见》、《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个结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农村实验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等多篇论文获奖。在学科教学中,曾先后数次获得县、镇级“学科教学成绩奖”。获得过县级的“普实先进个人”、镇级“优秀教师”等称号。
在麻栗坡县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她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我校“普实”工作中,她依托实验设备,勤奋钻研,力承重担,大力开展实验教学,从而保证了我校“普实”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为我校“普实”工作的全面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勤奋学习、提升素养
王升珍教师认为实践探索要靠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惟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实践才少走弯路。为了深入学习“普实”政策法规和教育教学理论,她放弃节假日,夜以继日地攻读相关书籍。并摘抄有关实验教学的读书笔记4万多字,撰写心得20多篇。为“普实”实践探索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为“普实”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此,她勇于承担学校科学教学工作,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活动。2009年春季学期,她在“麻栗坡县首届小学实验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她热爱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工作,积极参加科学课程改革实验,积极撰写论文、开展课堂教学、成绩突出。
三、虚心求教,丰富自身
她虚心地向“普实”经验丰富的领导、教师学习,她对自己所任教的科学学科有了较强的驾驭能力。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活跃有序的课堂气氛,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
四、精心讲授,及时辅导
她把“使用好”作为“普实”的核心,上足、上齐实验课,在全面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不断拓宽实验室服务功能,上好每一堂实验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实验、实践、探究学习提供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完成课程实验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条件。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开展学科实验竞赛,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实验素养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重视安全,确保平安
她对实验室中危险品的遗弃废液、废渣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存留在实验室,不随意倒入下水道内。对危险试剂的管理和使用,她经常查看,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防患于未然。确保了学校实验教学的安全。
六、加强自制教具指导,培养学生科技意识
通过自制教具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使学生能掌握比较丰富的科技知识,有较强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该教师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开展兴趣小组和自制教具活动,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激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学习兴趣。10年教学风雨,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的的快乐,也有磨砺的艰辛。但她始终无悔于自己的选择。虽然职业平凡,但她仍然坚守;虽然生活清贫,但她精神富有。师德凝重,师爱无言,她用自己的爱和行动诠释了师德内涵,用青
春谱写着奉献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