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系学校 情暖师生[范文模版]
心系学校情暖师生
——小宅铺村支两委帮扶小宅铺小学纪实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彭家庄回族乡小宅铺村支两委班子边学习、边实践,工作中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师生及村民服务,做好事、办实事,做群众的贴心人。
据了解,小宅铺村支两委近年来多方奔走,为学校办实事。一是小宅铺小学教学楼水源是地下水不能饮用。小宅铺村支两委克服资金方面的困难,将自来水管道引到学校,使学校师生喝上了免费的放心水、健康水。二是投资30余万元为学校改建大门、围墙及甬路,提升了小宅铺小学的外在形象。三是小宅铺小学东面是养鸡场,以前经常乱倒鸡粪,使学校周边环境恶化。学校领导将此问题反映给了小宅铺村支两委,村委会在远离学校的位置给养鸡户划定固定的区域倒鸡粪,并投资近十万余元新建隔离墙120余米,解决了困扰学校多时的问题,优化了学校的周边环境。受到了全体师生及广大村民的好评。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小宅铺村支两委成员用热情温暖师生,用奉献激励师生,让广大师生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这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促进了小宅铺小学科学、健康的发展。
彭家庄学区小宅铺小学 撰稿人:张云峰
联系电话:***
2014年4月10日
小宅铺小学大门
具有人文气息的学校围墙1
具有人文气息的学校围墙
正在建设中的隔离墙
第二篇:心系教育情暖儿童
心系教育情暖儿童
欢墩镇团委走进校园庆六
一、送温暖
6月1日上午,欢墩镇中心小学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庆“六一”文艺汇演隆重上演,全校师生500多人,自编自导自演了相声、小品、唱歌、乐器演奏、舞蹈等20多个精彩节目。由共青团欢墩镇委发起并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活动在这里践行。欢墩镇团委负责人与镇团员青年为欢墩小学留守儿童送去文具、玩具以及体育健身用品,并为每个留守儿童送去慰问金。
共青团欢墩镇委关爱留守儿童长效帮扶活动自2009年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镇政府机关干部、学校教师、镇区各单位主要班子成员及部分村委会干部共同参与,建立了一对一长效帮扶、关爱留守儿童机制。200余名干部定期、不定期与全镇200余名在校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互动,通过开展捐赠生活、学习用品、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等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正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化阻力为动力,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通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爱。这一活动受到留守学生的监护人的一致好评。
第三篇:情暖三尺讲台,心系莘莘学子
情暖三尺讲台,心系莘莘学子
寒来暑往,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我已经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15个春秋。几千个日日夜夜里,我曾经犹豫过、迷茫过,但更多的是困惑后的醒悟、失败后的拼搏和成功后的喜悦。教育生涯的酸甜苦辣,使我深深懂得了教育的意义和真谛: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正是这份感悟激励着我在漫长的岁月中,努力攀登,上下求索,平凡中追求卓越,汗水里播洒希望, 工作中体会着快乐。
用爱点燃学生的梦想
冰心说:“每一朵花都是美丽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是的,从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我都能找到爱他们的理由。我深知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当我走进教室的一刹那,总是习惯性的把每一张面孔都扫一遍,观察一下他们是不是有不太舒服的、不高兴的、心不在焉的„„
记得那是2007年的冬天,天气异常寒冷,同学们大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一位叫常颜俊的女生只穿了一件很薄的小袄,里面也没穿毛衣,正在写字的手冻得通红。于是下课后我回家找了几件自己的毛衣想送给她,但又怕伤了她的自尊,就把她单独叫出来说:“是不是返校仓促了些,以致于忘带毛衣了?先穿着我的吧,免得感冒耽误学习。”下午发现她穿上了,我的心里才暖和了许多。
1998年刚毕业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叫徐守帅的男生,我知道他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每到周末估计他没钱的时候,我就主动借给他,尽管那时我的工资也不多,我总是找个理由不让他还钱,孩子很争气,成绩一直上升,最后考上了大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何正忠的学生,每次大休回来同学们大都焕然一新,神清气爽的,唯独他还是很疲惫的样子。于是我就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他的情况:爸爸生病去世了,妈妈离开了他,更不幸的是和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在他即将参加高考的时候去世了。我永远也忘不了他在周记里写的那句话:“老师,爷爷去世的时候眼睛都没有合上,他是不是放心不下我啊?”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滴在了他的作业本上。多么可怜的孩子啊,他承受了多少这个年龄段不应承受的痛苦。那年,成绩优异的他高考发挥失常,落榜了。暑假里坐在舒服的空调屋里的我又惦记起了他,于是就拨通了他的电话,他告诉我在青岛打工,家里没钱不想再复习了。我知道如果复习他一定能考上本科,于是就苦口婆心得劝他,并告诉他:只要你复习我就和你一起想办法,我们一起努力。开学后他去高考辅导中心复习了。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就去找了他的班主任邵老师介绍了他的情况,学校免了他的学费,并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餐厅打一点零工,这样生活费也不用交了。第二年他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又担心他没钱,打电话想帮帮他,他对我说:“老师,您不用再为我操心了,我已经长大了,会自己想办法的。”我知道他是个乐观向上、自尊心很强的孩子。
用创新打造高效课堂
作为一名老师只有爱是不够的,因为课堂上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人才,我应该让他们乐学、会学、学有所成。从教十五年来尽管教材几乎没变,但同一篇文章我总是在思考着不同的的教法。因为教材没变,学生在变,他们的年龄、性格、接受能力、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我应该寻找一种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和他们一起学习。不管用什么方法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思维动起来,手、口也要动起来。动意味着进步,意味着成长,意味着生命活力的释放。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我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段。第一段:规定明确的时间、任务和要求让学生自学,并提出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第二段:解疑答问。对于一些小的疑问,学生自己相互解答。大的疑问让他们合作学习,共同商讨。合作学习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再慢慢地引导、点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想明白,但又完全表达 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学生弄不明白时会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个时候的师生交流才是最高效的。第三阶段:当堂检测学习效果。有时为了增强竞争意识进行分组抢答,有时做一张小试卷,有时静静的思考后写一段文字。总之,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允许学生答错再答,允许学生保留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十几年来我的付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我们莒县四中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在全县不是最好的,但我所教的第一级级学生葛钧晓在2001年的高考中单科获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
成绩。
用奉献拓展人生的宽度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在海边散步,沙滩上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忽然,他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问道:“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小男孩边扔小鱼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还有这条„„”学生就是那一条条小鱼,每一条小鱼都值得我们在乎,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我们去引导,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为了那无数条小鱼我要付出毕生的精力。经常听到有人说:当老师多好,一天就那么两三节课。但是他们不知道要备好一节课需要几节课的时间,除此之外还要批改作业、试卷,查午休、晚睡,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记得孩子小的时候,晚上就带着孩子去学校,下了第三节晚自习一般就九点多了,回办公室后发现孩子已经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回家伺候完孩子后有时还要再备一会儿课,因为明天是第一节,如果上不好一整天都会很内疚。由于不注意锻炼身体,我的颈椎和腰椎都出现了问题,导致手臂麻木,腿也疼,但我从未给学生耽误过一节课。累并快乐着,这就是我的生活。每当看到课堂上学生会心的微笑时,每当看到他们的成绩有了点滴进步时,每当天凉了学生从远方打来电话提醒我加衣服时,幸福的感觉总是慢慢地氤氲开来。是他们让我倍感温暖,是他们给予我前行的力量。
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爱老师,但是我不愿意当老师,因为老师的职业太清贫; 我爱老师,但是我不愿意当老师,因为老师的职业太艰辛。是的,教师这一职业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单调的。但是,在熙来攘往的喧嚣中,在名缰利锁的羁绊中,我却发现教育是如此的美丽,教师是如此的幸福。三尺讲台,一片沃土,耕耘出未来的憧憬;三寸粉笔,一腔赤诚,描绘出灿烂的黎明。
第四篇:师生 情
师生 情(“六一”师生配乐诗朗诵)
生:时间的脚步如春水流淌,师:一年一度的“六一”快乐吉祥。生:我为老师献上一声声祝福,师:我为学生点燃一支支烛光。合:校园里,我们欢聚一堂,一首《师生情》伴着优美的旋律飞翔。
生:老师啊,我们同学们常在背地里议论,您那头柔美的长发、美丽的脸庞,怎么总是那么清新,那么亲切,那么慈祥? 师:快别再夸老师的长相,你们才是鲜艳的花朵一样。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共同享受五彩缤纷的阳光。
生:老师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每当夜深人静的晚上,您小楼里窗前的灯啊,闪烁着光芒,彻夜明亮。师:看到你们卷面上一个个优秀,我浑身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你们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在明天的路上铸造辉煌。
生:老师啊,还记得我那次病倒在课堂,您背我去医院,守候到天亮。我至今也难忘您那—— 慈祥的面容,温暖的怀抱。师:再别提那心悸的一幕,我也关注你们身体的健康。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日子,老师就是你的爸爸你的娘。
生:老师啊,咱班的两位同学的家长去了天堂,您总是耐心的找他们拉拉家常,师:关爱每一位同学是我的荣光,这世界本来就洋溢着火热的心肠。洒下一份爱的种子,收获的是沉甸甸的希望。
生:老师啊,您就是一个快乐的风筝王,在我们童年明净的天空,放飞一个又一个梦幻,放飞一个又一个理想。师:抚摸你们越来越硬的翅膀,老师的心中也激情绽放。你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们开创。
生:老师啊,您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天天陪伴在我们的身旁。这浓浓的师生情意啊,纯洁真挚,地久天长。师:我知道自己肩上的份量,盼你们像小树般茁壮成长。我今天为你们付出汗水和心血,你们明天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生:放心吧,老师,我们一定背起您期待的目光。决心争做新世纪的“四有”新人,续写中华民族文明昌盛的篇章。师:努力吧,同学们,你们的成功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奖赏。我愿做你们生活的绿叶,我愿做你们知识的桥梁。
生:时间的脚步如春水流淌,师:一年一度的“六一”快乐吉祥。生:我为老师献上一声声祝福,师:我为学生点燃一支支烛光。合:校园里,我们欢聚一堂,一首《师生情》伴着优美的旋律飞翔、飞翔~~~~
第五篇:心系人民公仆情
心系人民公仆情
愿化春雨润无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能有机会站在这个报告席上,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光荣,因为我要给大家介绍我县农林环保局局长、全省十佳公务员之一——李发旺同志立足平凡岗位,真情奉献群众的事迹。
迈入新世纪,当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吹响的时刻,在广袤的贵南草原,在奔流不息的茫拉河畔,在辽阔的木格滩上,一个普通共产党员,他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乘着春风的翅膀吹遍贵南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被农牧民群众亲切的誉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播撒绿色的使者”,他就是贵南县农林环保局局长李发旺。
1985年7月李发旺同志从陕西省农林学校毕业分配到贵南县,先后在县林业站、沙沟乡、县农林环保局工作,担任过沙沟乡副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局长等职务。在多年从事农牧区基层工作的过程中,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时时处处牵挂着人民的利益,真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心系人民公仆情,愿化春雨润无声。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了解和感悟那颗心系百姓 滚烫的赤子之心吧!
1992年,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派,李发旺同志先后担任沙沟乡的副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职务,这一干就是九年,而这九年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实在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因为贵南县沙沟乡地理位臵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离县城有100多公里,又是风沙、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该地区生态脆弱,农林科技含量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牧民群众生活贫困,风沙吹埋路面,洪水泛滥淹没农田,进出一趟就像“出土文物”一样,被人们戏称为“贵南的西伯利亚”。面对生活在这种恶劣自然环境中又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牧民群众,李发旺同志心里充满酸楚,但他并没有怨天忧人,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想方设法,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正如诗人郭小川所写的那样: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基于对百姓的这种深厚情感,他放弃了可以调到州林业局工作的机会,深入到田间地头,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实情、说实话,通过调查了解,他认为治理黄沙、兴修水利是沙沟乡群众面临的最大问题。不解决风沙、洪涝灾害,就不能从根本上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就不能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在全面掌握乡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小流域治理,加强河道整治,切实保护群众耕地,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开源节流,兴 修水利,大力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从根本上解决治理贫困的办法。经过长达九年的努力,在他的带领下全乡共完成植树造林3.2万亩,修建水渠51公里,维修病险水库6座,小流域治理1.2万亩,修建县乡公路35公里,维修村村通公路6条,使沙沟乡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灌溉和防护林建设体系,带来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全乡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农牧民的收入高了。然而,李发旺同志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却往往不为人们所知。2001年8月的一天,沙沟乡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洪水泛滥。当时李发旺同志任乡党委书记,那天,他因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正在乡卫生所住院治疗。接到汛情报告后,就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一样,他不顾关节疼痛,不听医生劝阻,毅然拔掉输液器,赶往洪水肆虐最凶猛的汪什科五社,同群众一起钻进齐膝深的洪水中奋力抢险,在指挥干部群众尽快转移人员和物资时,突然他看见不远处有一老人和孩子在水中艰难挣扎,又是他第一个毫不犹豫地跳进洪水中,先将孩子背了上来,紧接着又将老人背上来,后来又背出两个村民,最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洪水沟旁。当他醒来时,己经躺在过马营医院的病床上,睁开眼问的第一句话就 是,群众们都没事了吧?听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才放下了心。在那次抗洪抢险中,村里21家农牧户的财产、牲畜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无人员伤亡。殊不知,就从那天起,他的关节炎更加严重,留下了后遗症,至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每当关节炎发作疼痛难忍时,妻子问他还要不要命?他半天才说了一句:“谁让我是乡上的书记呢?”
“谁让我是乡上的书记呢?” 正是这句听似朴实无华的话语,成为心中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在短短几年里,带领大家改变了沙沟乡一穷二白、晴天满头土、雨天两腿泥的落后局面,一跃跻身于全县六乡镇经济指标快速发展的前列。
荣誉是对一个人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认可,可是在荣誉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个人利益和亲情的巨大牺牲。在沙沟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李发旺把所有的精力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带领大家谋发展、奔小康的工作之中,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庭,为此,在奉献大家的同时,他也失去了很多……,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一位好领导,好兄长,可是提起对家庭的照顾与付出,他的心立刻变得沉重起来,眼睛有些涩涩的,心里有些酸酸的。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好丈夫、一个合格的好父亲、他欠亲人的实在太多了。由于忙于工作,他难得回家一趟,以至于年幼的儿子见到脸庞黝黑、胡子拉茬的他时,竟躲在妈妈的背后,许久叫不出一声爸 爸来……。
李发旺同志在沙沟小流域治理期间说干就干,因时间紧、任务重,他带领乡干部常驻工地,组织群众,起早贪黑,一干就是40多天,期间,他一直坚守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始终和施工人员一道参加劳动,带头拉砂石、筑堤坝,直到该工程全部竣工。而当时正值县城搞市政建设,按照县城统一规划,他家临街的房屋需拆迁新建,新分配的地点却不能按期开工。为此,妻子没少跟他呕气,但除了无奈的苦笑,他实在没有更好的解释。是啊,谁让他的身后有着沙沟乡群众那几千双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睛呢?因为工作忙,加上沙沟乡交通不便,所以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好像成了长年见不到父亲的“可怜儿”了。因为妻子身体不好,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于是方便面便成了姐弟俩充饥的“最佳食品”。提起家,提起所有的这一切,李发旺的心情异常复杂,歉疚之色溢于言表……,“她们娘仨个很苦,没有她和孩子的支持,我当不成甩手掌柜”说这话时,这个刚强的硬汉子眼中总有亮晶晶的泪水闪烁,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2002年县委、县政府看中了李发旺同志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干工作的作风和实干精神,将他调到农 林局,主持全县的生态建设。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他一如既往地扎实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路子,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的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并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建设、龙羊峡库区治理等工程。他和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工程区实地调查,工程区不通公路,汽车只能行驶在崎岖不平的便道,先坐汽车颠簸3—4小时后到达坎沿,再步行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建设地点。不能返回时,他就和技术人员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住在跳蚤满地跑的羊圈里,有一次,恰逢阴雨天,道路泥泞,汽车抛锚,他只好穿着湿透的衣服,在汽车上蜷缩了一夜。为争取项目,他与技术人员经常加班加点,白天他们钻山沟、爬山坡、踏草滩、淌河流,进行实地丈量、勘测;夜晚查资料、编规划、搞设计,有时通宵达旦,五年来贵南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55.6万亩,生态建设总投资达1.3亿元,成为全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规模最大的一个县,仅此一项,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增加了880元。到农林环保局三年来,他不负众望,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生态建设亮点突出,成效显著。贵南县是全省沙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黄沙头是我县的治沙重点区域,由于该地区海拔高,风沙活动频繁,沙化土地每年以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蔓延,草场、耕地被吞没,宁果公路的畅通受到严重威胁。面对风沙的侵害,为控制流沙,在黄沙头生态治理过程中,李发旺同志每天都要穿行沙漠十几公里,进行督促、指导和检查。干旱缺水是制约黄沙头河滩植树造林的关键因素,在这里只能靠上游冰雪融化后的消冰水进行灌溉。4月的黄沙头天气依然寒冷,为了保证给当年的造林地进行第一次灌溉,提高造林成活率,他带领全局职工夜宿黄沙头,白天带头钻进冰冷齐膝的河水中筑坝引水,他的双腿冻得麻木失去了知觉,大家心疼地劝他上岸休息一会儿,却被他拒绝了,就在这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与大家一起筑坝50米,修建简易渠道2千多米,灌溉林地4000多亩,使当年的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为了探索治沙的新途径,他多次到上级业务部门取经,成功引进和实施了杨、柳深栽造林技术,共计造林3.2万亩,封沙育林3.5万亩,经过不懈努力,昔日“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有效遏止,黄沙头变成了一片沙漠绿洲。在这份收获中,包含着李发旺同志辛勤的汗水。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多年来,贵南县种植业结构单一,农牧民群众收入增长缓慢。李发旺同志经过反复思考,认真调研,分析当地自然条件,顺天而行,顺市而作,从科技入手,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在沙沟 地区、茫拉下半部进行大胆尝试,2003年和2004年成功推广“双低”杂交油菜2.1万亩,高产优质青稞1.1万亩,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良种已给贵南县农牧民带来了374.5万元的收入,广大群众在结构调整中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20年来,他勤奋工作,不管走到那里,担任什么职务,干什么工作,总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他热爱农林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付出就有收获。几年来,他先后被中国林业科学院授予“林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省人民政府授予“青海省十佳人民满意公务员”、海南州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李发旺同志不愧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他心系农牧民群众,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难怪沙沟乡老百姓在他调任时依依不舍,结伴相送,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藏族老奶奶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李书记,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你真是给大家办实事的好干部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