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旅游需求的论文!
西柏坡的旅游需求预测
系别:资源管理系 班级:11级旅游管理专接本 姓名:崔可欢 学号:111210951001 摘要:西柏坡作为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红色旅游的圣地,它的发展状况良好,处于平稳发展时期。受季节影响游客人数,季节性明显!
关键词:西柏坡 红色旅游 季节性
红色旅游是我国二十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专项旅游产品,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它既能发展旅游地的经济,创造经济效益,又能让国民增长历史知识、接受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社会效益。自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以来,各级政府和业界人士积极响应,红色旅游积极发展。
为了提高红色旅游的研究、规划、管理的科学水平和效率,及时、准确地对其客源地进行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旅游需求人数是旅游目的地了解旅游需求现状和趋势、掌握旅游市场变化情况的依据。西柏坡,作为石家庄市唯一的红色旅游地,是河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其发展对石家庄市来说尤为重要。要保证西柏坡旅游发展,首先要对其旅游需求作详细的预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色旅游者的需求结构分析。
一、红色旅游者年龄与旅游目的确定分析
各年龄段红色旅游者首要的目的是旅游消遣的占比例最大,这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选择革命老区,渴望在旅游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其次是崇拜瞻仰型,游客从心里敬仰革命前辈、伟人,到实地亲眼看一看前辈留下的东西想一想当年前辈英勇战斗的情景,更能增强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更能提高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把握;出有目的为体验参与型的比例次之,尤其是青壮年的红色旅游者都愿意亲身体验革命前辈经历的艰辛与苦难;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探亲访友者占很大比重。回归故里,拜访当年自己战斗、生活过的革命老区的亲人和朋友,叙旧思情,而年轻人不属于这种类型的旅游者。[2]
二、红色旅游者与旅游景点选择分析
红色遗址景点是各年龄段红色旅游者首先选的旅游地,这也是他们参与红色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游客总量占据首位。同时,以欣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位居其次,游客年龄多集中在青年、中年阶段,这一阶段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热爱大自然,喜欢边欣赏自然风光,边从精神上接受革命精神熏陶。许多革命老区具有淳朴的乡土人情、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情调,喜爱探寻民俗风情知识的红色旅游者,喜欢追奇求异的青年、中年、老年红色旅游者也会把红色景点与民俗风情连接起来进行游览。另外,一些红色旅游者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城市景观表现出浓厚兴趣,包括古城、现代化城市风貌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成就。这些红色旅游者多集中在少年儿童、老年阶段,少年儿童天性活泼,喜欢新鲜事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正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老年人喜欢新旧对比,看到现在的生活比蜜甜,比歌里唱的还要好,心里就特别欣慰,毕竟革命者们的献血没白流。诚然,其他的一些旅游景点也会吸引一定比重的红色旅游者。
三、红色旅游者年龄与旅游方式选择分析
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型小红色旅游者基本上是以家庭亲朋伴随、学校组织的形式为主。每逢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和节假日,以及入学、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在家长带领下、在学校组织下,小学生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5岁到24岁年龄段基本处于中学、大学阶段,正是追求自我、增长知识、探新求异的阶段,主要是以家庭亲朋伴随、学校组织、独自旅游三种方式为主。与同学、朋友结伴出行,既有安全感,又有共同语言,这是这部分红色旅游者最喜欢的出游方式。但是,既然处于求学阶段,还必须在学校组织下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入团、入党、成人宣誓和其他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在革命烈士雕像、伟人塑像面前宣誓,立下自己的志愿,继承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把伟大的革命精神发扬下去。也是在这一阶段,具有一些叛逆与冒险性格,也喜欢独自一人去旅行。25岁到44岁和45岁到64岁正是家庭事业发展达到顶峰的时期主要以家庭亲朋伴随、单位组织、旅行社组织、独自旅行四种方式为主;65岁以上的老年红色旅游者“红色情结”浓厚,旅游方式多选择家庭亲朋伴随、独自旅行两种方式,有时也会跟随旅游团参与远距离的红色旅游。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境内,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距平山县城45公里,距省会石家庄85公里,距京石高速石家庄入口处79公里,207国道横贯全境,16个行政村全部分散在国道两侧,公路畅通,交通便利,景色优美。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有着光辉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的地方,具有很强的革命教育意义。西柏坡是红色旅游圣地,景色优美,适合各类人群旅游。
西柏坡位于山区,季节性温差大,冬季寒冷,所以季节对西柏坡的旅游影响比较大。季节对西柏坡的影响可以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来反应研究。
:为各季节游客量占全年比重%
0.25:1/4的百分比
西柏坡游客量每年的统计如表
年份 全年游客量(万人次)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1 69.80 16.40 28.60 17.50 7.30 2002 70.60 16.70 29.40 17.90 6.60 2003 68.90 15.90 28.50 17.80 6.70 2004 71.90 17.80 29.10 17.10 7.90 2005 75.80 18.10 30.70 18.10 8.90 2006 75.60 17.90 30.10 18.50 9.10 2007 74.10 17.00 29.30 18.90 8.90 2008 75.60 17.80 29.90 19.90 8.00 2009 80.70 19.00 30.60 21.90 9.20 2010 79.60 18.90 31.70 20.00 9.00
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各年季节性强度指数均在0.1左右,所以西柏坡受季节影响很大。西柏坡属于山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所以夏季游客人数最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西柏坡的游客人数呈缓慢上升趋势,在个别年份有较低回落。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基于2011年数据缺失,而且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所以可以估计2011比往年游客人数会高出很多。2012年应该比2011年有所回落,根据数据线性预测应该不低于80万人次。
总结:根据以上分析,西柏坡处于平稳发展时期,在往后的数年内游客人数稳定,不会有明显的回落。
[1]田孝蓉,旅游经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33
[2]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6)
第二篇:GMC旅游需求特征论文heli2
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旅游心理学课程论文
论 文 题 目 大学教职工出游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分析
学生专业班级工商管理(景区)07级一班
学生姓名(学号)何李(200720324055)
指 导 教 师李旭东
完 成 时 间2009年12月13日
二○○9年12月13日
大学教职工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分析
【摘要】大学教职工的平均收入,知识水平都均高于其他部门。大学教职工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旅游开发市场。
【关键词】:需求特征产品开发策略
一、游客需求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外出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旅游消费也已成为我国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4一10000美元时,将产生国际旅游动机;超过10000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动机。由此以来对游客的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的调研方法是通过对永川主城区城镇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再根据永川旅游局的统计资料得到了以下结论;
1.职工外出旅游意向及时间安排:
在被调查者中,85.79%的职工有外出旅游意向,46.12%的职工对时间的安排集中在节假,77.39%的职工倾向于选择7天以下的时间进行旅游活动,其中,选择利用3~7天较长假期旅游的占了一半以上.假旅游的最大好处是放松个人身心和增加见闻,因为,在竞争趋激烈和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利用假期进行旅游,可以较有效地得到休息和增加见闻,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2.职工的出游方式:
在对永川文理学院教职工出游信息的调查中发现:与亲朋结伴旅游,家庭出游和个人安排三项出游方式占了大部分比例(71.14%),仅有14.43%的游客愿意通过旅行社来外出旅游.这说明随着人们旅行次数的增多和旅游经验的增长,多数游客不满足于旅行社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和在游览过程中以自费娱乐购物为主的盈利性旅游行为.而且目前多数旅行社游览线路单一,组织方式不灵活,越来越无法满足居民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倾向于自主安排外出旅游活动.这其中有21.31%的居民表示愿意通过自己的安排来外出旅游。
二、旅游定义及现状
“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
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
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三、大学教职工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1、大学教职工的需求特征
大学教职工分为三层结构;低层、中层、高层。低层属于大学校园中安保、清洁人员,他们旅游的需求较低主要集中于游憩旅游和乡村旅游;中层:大学教师、辅导员,他们旅游需求较高集中于体验旅游,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高层:各部门领导、后勤部门经理等,他们旅游需求高集中于消费旅游。
2、自驾游产品的特征
(1)游客更强的主动性
传统旅游形式下,游客被动的接受旅行社的安排,而自驾车旅游方式下,游客完全掌控“行”这一环节。在景点游览次序、游览时间、以及作息时间安排上,游客虽然听从旅行社的建议,但相对传统旅游产品来说,仍保留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2)产品的目标群体更加明确
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更多的是面向大众,而自驾车旅游产品目标群体有更加明确的范围。从经济水平上看,普遍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者,在旅游过程中有较高的消费水平;从文化程度上看,绝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拥有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旅游素养;从年龄比例上看,中青年占主体部分
(3)对旅行社的综合协调能力、突发应变能力和细节处理能力要更趋严格。首先开发自驾游产品的过程就是对旅行社综合协调能力的重要考验,挑选线路、考察路况、设计旅游节点、安排停车住宿等环节都需要旅行社把相关部门和设施有机的组合起来。旅行社在设计时不仅要保证游客的舒适与安全,也要尽可能的节约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利润。旅行社还要增加验车、维修及随团专业人员等服务, 而车况不
一、驾驶技术参差不齐、路况突发问题等也给旅行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旅行社开发自驾游产品的现状分析
1、最近几年开发自驾游产品所取得的一些成绩
(1)涌现出一批较成熟的主题自驾车旅游产品
部分产品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并逐步走向了成熟,例如:观光类的代表产品有:中国旅行社张家界公司开发的“张家界景区自助游”、武夷山中国国际旅行社开发的“梦境川滇之奇山秀水游”;探险类的代表产品有:云南山水国旅开发的“越野川藏自驾游”、海航旅业集团西安幸运国旅开发的“川西探险摄影自驾游”;休闲类的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云南国际旅行社开发的“昆明、丽江自驾游”等。
(2)自驾车旅游产品的营销已经逐步展开
首先,很多旅行社把握住了信息时代的最好的营销途径——网络营销。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是中国国旅集团下属企业,例如:张家界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开设了张家界自驾车旅游网,图文并茂,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旅行社还利用了其他大众媒体的宣传力量如:电视、报纸、旅游期刊、平面广告、咨询热线等。
(3)出现了专门经营自驾车产品的旅行社及下属部门
影响比较大的是:武汉首家专做自驾游的旅行社——美中旅行社。北京第一家由旅行社发起成立的自驾车俱乐部——中青旅遨游自驾车俱乐部,它标志着旅行社在开发自驾游方面由传统领域向汽车俱乐部延伸。
2、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开发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创新不足
目前开发的自驾游产品均以观光游览为主,与传统形式的旅游产品相比,主题单一,无法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各地旅行社开发的产品大同小异,个性有特色的产品开发得不够。
(2)产品灵活度不够,顾客自由选择度不够
现今的自驾游产品所包含的服务大多整体出售,这使得想选择其中部分服务项目的游客无所适从。而且产品设计所包含的服务以及服务的标准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游客意见调换。
(3)产品的品牌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虽然现在旅行社开发自驾游的很多,但是真正将产品做大做强的还很少。有的地区还出现汽车俱乐部组织的自驾游知名度超过旅行社这种情况,这些都是旅行社不注重品牌建设的结果。
(4)产品的营销和促销积极性不足,形势不灵活
现在多数旅行社以网络宣传为主,等待游客自己查询,不能积极的将自己的产品推介。而且大多数旅行社过分信赖单一营销渠道的作用,不配合以其他途径,往往不能使宣传效益最大化。
五、旅行社开发自驾游产品的一些策略
1、开发个性鲜明、主题丰富的自驾游产品
现今游客的需求逐渐精细化、个性化,旅行社必须理念清晰,方向明确,开发一些独特
旅游产品。例如一些主题产品。主题的内容可以伴随节气或社会事件的变化而应景设计。例如:奥运健身游、春日踏青游、环保游、植树游等。
旅行社还可以通过研究自家车游客的群体属性,再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特征来设计适合的产品。例如:适合家庭市场的有:名胜古迹游、民俗游、节庆游;适合情侣市场的有温泉游、野餐游、游园游;适合女性市场的有:工艺品游、亲子游、购物游;适合男性市场的有:科技游、健身游、探险游。
2、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增大游客选择空间
旅行社可以提供“组装式”的产品,即提供整体产品的同时也提供单项服务,游客可以根据需要自组所需的服务,这样就解决了游客被迫接受产品整体的现象。旅行社还可以仅提供咨询与协助策划服务,利用原有的信息网以及关系网,为自驾车自助游群体提供食宿信息、交通信息、旅游咨询、购物指导等服务。这种提供无形服务产品的方式不仅满足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自主、自由的要求,而且旅行社投入较少,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
3、丰富产品营销促销手段。
(1)适时采用数据库策略
旅行社可以建立顾客数据库,主要是以有车族为主,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宣传彩页和短信等方式介绍旅行社的自驾车旅游项目,对有意向的顾客,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避开了一些销售的中间环节,不仅保证了旅游产品销售的成功率,而且也降低了旅行社进行宣传促销的成本。
(2)引入体验营销
旅行社在开发自驾车旅游产品时,可以让游客事先体验参与,征求体验者的意见,有针对性的修改,这样更能制定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更能优先抢占市场,获得稳定客源。
4、合理的设计旅游线路
由于我国自驾车旅游刚刚开始起步,缺乏政府的引导机制,相应旅游信息和配套服务、设施仍然很缺乏,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比如交通和路况信息的发布、明确的路标指示、加油站的合理布局与标志指示、汽车旅馆的建设、汽车维修以及紧急救援服务等方面。旅游者对线路选择、行程安排十分随意,旅行前缺乏必要的信息收集,在客观上使得旅行社专业化的旅游服务成为自驾车旅游者的一种需要。
六、结语
尽管受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人们所接受的消费观念和旅游模式的限制,自驾车旅游市场才刚刚起步,但是自驾车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前景。因此,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种旅游纠纷的发生,确保自驾车旅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一些有条件的景区也开始针对自驾游旅游者设计专门的、凸显景区不同特色的游道。比如黑龙江的伊春已经出现了国内第一条专门为自驾车旅游者设计的风景道,这一切都为自驾车旅游市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肯定,随着自驾车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旅行社可以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旅行市场空间的分离和赢利空间的拓展。
参考文献
[1] 杨鹛.我国自驾车旅游游客特征及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J].商业视角,2007.(1):490.[2] 赖斌,杜通平,黄萍.从旅行社的视角看自驾车游产品化[J].企业经济,2006.(3):93.[3] 杨鹛.我国自驾车旅游游客特征及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J].商业视角,2007.(1):272.[4] 翟向坤.中国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战略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第三篇:从旅游需求角度浅谈“体验”式旅游论文
从旅游需求角度浅谈“体验”式旅游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心态的日益成熟我国旅游业已经出现了由较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向更为高级的消费模式体验旅游逐步过渡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体验旅游和我国导游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应体验旅游发展的导游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验,传统,价值目标,旅游
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感悟中感受愉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国一度兴起的城里人到农村“住农房、吃农饭、干农活”就是体验式旅游的雏形。人们开展旅游活动大多是为了扩展个人视野,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或者获取个人生活范围以外的信息。传统的观光式旅游,仅仅依赖一些自然资源或者历史遗产为游客提供一种游览的满足感;而后兴起的探险式旅游则更多的是追求感官或者感受的刺激,例如漂流,攀山等,但是也有体验式旅游的雏形;另外度假式旅游着重是提供一种休闲的氛围让游客轻松愉快享受假期。对比于这几种,体验式旅游更着重的是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本身生活的体验,比如为城市人提供乡村生活的体验;为游客带来不同地域,或者是不同年代生活的体验等等。
2001年6月,在一份关于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到“体验式旅游”这个新概念,随之国外一些学者也给出了相应的概念,但目前国内学者对体验式旅游未给出明确的定义。相关的概念有徐林强(2006)的定义: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游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对环境影响小、附加值高的旅游方式,游客通过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获得畅爽旅游体验,实现自我价值。宋咏梅(2007)从旅游供给者和旅游者的这两个角度加以对体验旅游的定义。我们认为体验式旅游是一种以追求心理愉悦体验为终极目标的旅游,是继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后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旅游者消费心理走向成熟的结果。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心态的日益成熟在经历了多年“黄金周”的培育之后我国旅游业已经出现了由较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向
更为高级的消费模式—以情景化、体验化为特征融高品味吃、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一体的“体验旅游”逐步过渡的趋势。美国两位闻名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姆在《体验经济》中认为以后世界经济已经步入“体验经济”时代。所谓“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旅游”是在体验经济规模不断膨胀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崭新旅游产品其最大的特征是注意旅游者的体验效能本质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快乐感、亲切感、自我价值。因此“体验旅游”特殊强调游客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自身体验使游客真正感受到旅游中的乐趣。
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寻求某种体验的一种活动。“体验旅游”将“体验”的概念单独提炼出来意在突出“体验”的强烈性。从旅游业的发展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代旅游更多的是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体验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它强调游客对旅游地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体验旅游将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
体验旅游与观光旅游是在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的产物二者在产品形态、消费心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体验旅游用个性化旅游产品代替原来的标准化旅游产品。面对同样的景区景点或娱乐设施不同的游客亦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即使为了同样的一种体验(犹如样的道教旅游的体验)不同的游客也会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地点等。因此体验旅游时代旅游者将不再满意被动接受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旅游产品而是希望能亲自参与设计自己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经销商共同完成其所需旅游产品的生产。个性化特征由此凸现。
从游客追求的价值目标看体验旅游不仅重视旅游结果更重视旅游过程。观光旅游阶段游客的旅游观念尚处于较低水平基本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走到景点拍拍照”旅游体验不深重游率不高。体验旅游时期的旅游者不仅关注得到什么样的旅游产品而是更加重视在哪里、如何得到这一产品。
在体验旅游中旅游消费心理转向更高级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提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的最高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体验旅游将使人们的旅游消费心理从消极的逃避转向积极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体验旅游更加强调与旅游者的沟通并以此触动其内在情感加强旅游体验。体验旅游的第二个终极目标是使游客产生亲切感而亲切感产生的首要条件就是与旅游者的沟通。只有导游与游客之间有了良好的互相沟通才能使游客全身心的放松充分融入到景物中情景交融从而加强旅游体验。
游客的体验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称为“4E”(Entertainment,Education,Escape,Estheticism),即娱乐、教育、逃避与审美。游客离开日常居住的环境(逃避现实),接受不同文化与异域风情的洗涤(审美),尽情享受休闲时光(娱乐),并通过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心灵感受,获取精神的成长(教育)。
一、娱乐体验
娱乐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愉悦身心的方法之一,也是最主要的旅游体验之一。游客通过观看各类演出或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使自己在工作中造成的紧张神经得以松弛,让会心的微笑或开怀大笑抚慰心灵的种种不快,从而达到愉悦身心、放松自我的目的。迪斯尼乐园匠心独运地设置出“西部乐园”、“探险乐园”、“新生特区”、“未来世界”、“梦幻乐园”等体验旅游项目,不同的娱乐主题为不同年龄的人们塑造了属于自己的娱乐经历。
二、教育体验
游客在旅游中见前所未见、闻前所未闻、尝前所未尝,每一次旅游都会有新的收获。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点,总会以其独特的、蕴藏其中的自然知识或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高超的建筑技艺等令人耳目一新,学习自然而然地就融入旅游的全过程当中。近几年兴起的参与体验式的“土地认领”,是新生代农家乐旅游项目,也属于教育体验。游客通过交纳租金的方式在农家田园认领一块土地,由游客决定栽种蔬菜、花草、果树或庄稼,种子、农家肥料则由园方免费提供,最后收获的农作物等归游客所有。这种旅游形式可使游客在田间尽
情呼吸新鲜空气,品尝自己亲手种植的纯天然绿色蔬菜等食物,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管理知识,并在亲自躬耕于农田时体会到种植和收获的乐趣。另外通过土地认领还可以丰富现在孩子尤其是都市里孩子的田野知识,让他们真正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逃避体验
工作的压力、日常生活的烦恼、人际交往的复杂、生活空间的拥挤与喧闹使人们希望能定期到尚未城市化的地方修心养性,忘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寻找生活中另一个摆脱束缚的真实自我。近几年农家旅游的出现客观上满足了游客的这种需求,到农家体验田园生活,可以使游客在相对淳朴的人际关系中放松自我;在与自然、田园零距离接触中体味陶渊明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在平淡、与世无争的状态下重新发现人性的美好。
四、审美体验
美好的事物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游客在感受名山大川姿态各异、人文建筑的高超艺术之美时,就是获得从身体到精神的放松、通畅、忘我感觉的过程。被誉为“生态乐园”的四川碧峰峡景区融幽谷、飞瀑、清溪、珍禽于一体,森林覆盖率达95%,游客在景区中可以享受与温驯的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的乐趣,也可以在晚上租一顶帐篷,体味野居的滋味。景区的住宿设施设计为竹木结构的低层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十分协调,掩于丛林之中,保证了游客视觉上的完美性。主体建筑——游客接待中心,也以其优美的几何造型,使游客无论从那个角度都可获得巨大的美感。
导游行业现在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行业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导游的社会声誉不佳普遍印象是“素质不高”工作雷同。根据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对全国导游队伍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截止2002年8月底全国已有人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但导游队伍内部结构不合理。从等级结构来看低等级(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为96.3%;中、高、特级导游员人数尚不到4%。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国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其中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41.7%大专学历
者占39.4%本科以上学历者占18.9%。外语类导游人员的学历比中文导游员稍高但大专及以下学历仍占52%。此种现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导游就是导购”以及宰客、甩团、强行索要小费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而千篇一律的导游辞、线路安排、游玩项目等等使得游客在旅游过后对导游工作的认同更无从谈起。
尽管如此不论导游自身或旅行社对体验旅游时代导游环节都未引起充分重视。导游作为连接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中介因素是旅游目的地、旅行社、旅游者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导游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对高素质的新型导游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一)提升文化素养
从景区景点的层面看体验旅游是观光游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更广层面的拓展;从游客的层面看日益成熟的游客消费心态以及日益提高的游客文化品味是“体验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体验旅游阶段导游应该让游客体会到美在其中乐在其中轻松在其中感悟在其中。由此导游就必须针对景区景点所需要、所能够传递给游客的体验自己先停止的深入思索并揣摩不同游客的审美特点、心理习惯、消费观念乃至身体状况来“量身定做”旅游产品(包括景点选择、导游辞的选择、线路的选择、景点停留工夫的选择景区内互动项目参与程度的选择甚至导游自己组织开展的小活动的选择等等)。“体验旅游”呼唤高素质的导游也只有高素质导游能够让游客深刻理解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使“体验”更深。
(二)自身素质专业化
传统观光旅游阶段旅游者还未挣脱“眼睛旅游”的方式;体验旅游阶段随着旅游者对个性化旅游产品的购买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导游的穿针引线来深刻了解、感受旅游区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脉络从而加深对景点的印象提高旅游体验层次。有学者提出“一流的导游应该是博士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导游只能千篇一律的复述相同的导游词真正能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的高素质导游极少。这些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游客感慨不深更别说获得某种终身难忘的体验。其实不论从景区景点的角度还是从游客的角度
都希望导游能够在深入了解、发掘景区特色的基础上将景区景点的优势贯穿旅游过程的始终并不断发挥到极致。因此培育专业化导游的时机已经成熟如专业的红色旅游导游专业的宗教旅游导游。知识的专业化会使导游对某一类旅游资源、某些旅游景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甚至有创新的见解这样就克服了传统导游什么景点都讲但都讲解不深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旅游体验的缺点。因此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熟知中国革命史的红色导游将大量出现在井冈山、延安;熟读道教、佛教经典的宗教导游将带领游客领略武当山、普陀山的道义、佛文化;而九寨沟、张家界是山水导游大显身手的地方。同时景区自身也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定点导游并把此纳入旅游景区规划中这样便可以在最快的工夫以最高水平的讲解来向旅行社、旅游者宣传本景区并以此扩大景区的知名度。
(三)重视差异化服务
这主要是从游客的社会角色来考虑。前面已经提到体验旅游时代游客要求个性化那么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的游客参与其中时即使针对同一旅游项目也应有不同的服务侧重点。比如同样的山水旅游对于一群老年朋友来说在游玩过程中就应该多留些工夫给他们悄悄的品味、欣赏;而对于一群青少年而言导游则应充分调动他们的感观和四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样才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放松的感觉。同样即使是同一个人重游同一个景点导游也要因其扮演的具体的社会角色而采用不同的讲解。
(四)具备强健的体魄
体验旅游阶段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个性化旅游产品要求导游更多的亲身参与身体力行的引导游客融入景物中并和他们一起体验。导游只有在和游客一起经历的过程中才能激发游客的兴致并在思想上达到共鸣使两者之间产生信任感产生如同朋友之间的情谊最终实现体验旅游的第二个目的——亲切感。
从旅游本身来讲,体验式旅游是继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后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旅游者消费心理走向成熟的结果。所以体验式旅游的市场和传统旅游市场的消费人群是相对重合,而消费人群偏年轻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自驾游或个性化游大量涌上台面,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吸引着每个喜欢旅游的年轻人。人们越来越注重的不是单一化旅游方式以及千篇一律的服务。体验式旅游方式和个性化服务已然成为一个大的利润点和商业市场。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姆.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曹新向.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7
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要】本文从南昌市新建、进贤二县旅游资源概况,结合二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的优势,并就发展前景提出了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新建县;进贤县;体验经济;农业生态旅游
1.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消费者记忆的活动。一旦这种活动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体验经济时代就到来了。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专家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南昌市拥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尤为突出。各种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体验式旅游经济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体验是我国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的市场需求。南昌新建、进贤二县农业经济基础良好,文化底蕴丰厚,适合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
3.南昌新建、进贤县都市体验农业旅游的现状
3.1大环境发展优势。南昌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五大优势,分别为:①省会城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②区位优势:南昌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国内惟一一个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节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③交通优势: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快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④休闲氛围浓厚: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为南昌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产业基础。
⑤环境优势: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市拥有旅游业发展的绝对环境优势。
3.2两县资源储备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3.2.1区位优势。新建县位于南昌市西北,与南昌市一江之隔,县城与红谷滩新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交通四通八达。全县处于南昌市50公里经济圈内,是南昌西拓的重要承载区。进贤水域辽阔,陆路交通便利,称“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成为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当今是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进入南昌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江西乃至整个中部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3.2.2资源优势。新建县地域广阔,耕地多,山地资源巨大。文化底蕴丰厚,有道教圣地西山万寿宫,江南最大的民间建筑群汪山土库。旅游景点多,全县有五色旅游景点,如:古色的西山万寿宫,红色的小平小道、金色的厚田沙漠,绿色的象山森林公园、溪霞水库和梦山朱权墓,特色的汪山土屋等。劳力资源多,技术优势强。农业发展优势表现在一是市县财政投入资金多,二是区位效应,三是农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新建县是宗教资源富集区。进贤县水域面积大,是亲水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富集区。如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等。
3.2.3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优势。近年来,新建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发展城郊型都市农业,实行“一村一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藠头生产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贤县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旅游业应对体验经济
旅游业应对的体验经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确立创意体验主题。体验主题定位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是真正令人瞩目和动人心魄的。一般而言,创意好的旅游目的地体验主题主要包括:一是调整人们的现实感受。如在西山万寿宫体验传统道教文化与在小平小道体验红色旅游,渡酒文化旅游区体验酒文化,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文化之旅都是典型的现代体验旅游。二是改变游客对现实的感觉。无论是在李度饮酒,还是在军山湖吃螃蟹,都是在在活动中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三是协调的现实整体。从万寿宫
到小平小道,从李度到文港,从道教文化到红色文化,跳跃性大,空间变化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4.2打造体验服务。旅游体验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游客感受。游客从制定旅行计划,到旅游的全过程,包括前往景区和离开景区,最终形成旅游的整体印象。因此,宾馆、饭店、景区小卖部以及乘坐列车飞机过程中游客所受到的服务,都会提供给游客最令人难忘的体验。各类星级宾馆、乡村酒店及其提供的良好的体验式服务,如在李渡烧酒遗址、文港笔都增加一些文化展示服务,通过文化创意和时尚解读,“活化”一些特色旅游产品。
5.新建、南昌县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5.1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基础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化解“三农”问题,推进“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如何依托独特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新建、进贤人面的一个重大的农业课题。
5.1.1新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要发展特色农业,具体要做到“五要”,即:一要大,即规模要大。二要专,品种要专一。三要特,特色要明。四要强,产品竞争力要强。五要精。一是农业生产要精,二是品牌要精,三是发展精品农业要注重产业的横向联系,例如抓住两县地处城郊,旅游资源丰富这一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精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起来,形成一大特色产业,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为此建议抓好六项措施。一抓投入。二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抓农民培训。四抓农民转移。五抓龙头企业发展。六抓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5.1.2进贤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进贤山青水秀,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农业是进贤的基础,也是经济优势所在。2007年8月,第七届全国县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公布,进贤县为中部百强县名列第67位。该县的文化用品“一支笔”、医疗器械“一根针”、高空礼弹“一盆花”、食品加工“一瓶酒”、钢架结构“一张网”、特种水产“一只蟹”、食用菌类“一朵菇”等七大特色产业群体,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2制定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重点推出红色旅游绝品、文化旅游名品、生态旅游精品和休闲旅游新品等南昌旅游“四品”。
新建县定位于“生态家园、休闲绿洲”,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以及参与型旅游产品。重点项目为湿地生态观光与科考项目、温泉开发、厚田沙漠、宝葫芦农庄、汪山土库、象山森林公园、小平小道、溪霞水库、西山万寿宫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小平小道、厚田沙漠、西山万寿宫景区、汪山土库、梦山、宝葫芦农庄。
进贤县定位于“亲水型乡村休闲旅游区、传统文化体验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等。重点项目为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军山湖观湖品蟹天堂项目、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军山湖国际螃蟹美食节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军山湖风景区、李渡旅游区、文港笔都旅游区等。
5.3确定旅游产品开发战略。南昌市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当形成由精品型、提升型、潜力型构成的金字塔型旅游产品开发体系。重点建设厚田沙漠、小平小道、汪山土库、李渡烧酒遗址等精品型旅游产品。使之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产品。军山湖螃蟹节、万寿宫、宝葫芦农庄等提升型旅游产品是精品型旅游产品的有益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精品型旅游产品。文港笔都、以李渡烟花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等潜力型旅游产品,需要大规模投入(智慧或资金)才能开发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潜力型旅游产品对于丰富南昌市产品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5.4打造新型旅游产品。根据旅游市场个性化、休闲化、运动化的变化特点,南昌市要规划建设新型旅游产品,其中新建、进贤二县主要包括:
5.4.1汽车营地。汽车营地既是面向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新型旅游产品,又是满足自驾车旅游对旅游服务设施需求的主要基础设施。在厚田沙漠、军山湖等地,按照国际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其中包括帐篷露营地、房车营地,以增强对长三角、珠三角和周边城市自驾车市场的吸引力。
5.4.2亲水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南昌市地表水域面积大、水体形态多的特点,大力开发亲水旅游产品。实施水系联通工程,开发环湖游、环城休闲游、夜航船、海——河——湖产品、水上娱乐、水上餐饮、水上演艺、湿地公园八大亲水旅游产品,营造“水中有景、景中有水”的水体景观。
5.4.3休闲旅游产品。南昌市拥有数量丰富、特色突出的休闲旅游资源,两县品古文化休闲旅游区、青山生态休闲旅游区,规划以都市休闲旅游、农(渔)业休闲旅游为基础,以文化休闲旅游、亲水休闲旅游为重点,以美食休闲旅游、保健养生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商务休闲旅游为特色,以工业休闲旅游、修学培训休闲旅游为补充的十大系列休闲旅游产品。
5.4.4打造一流生态旅游城。新建县生米镇生米镇是我国最大的藠头生产基地,藠头通过农业部的验收,被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并授予其“中国藠头之乡”的光荣称号。在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全力打造南昌后花园的同时,2007年1月宝葫芦农庄也相中了生米镇这块风水宝地。2008年9月28日,宝葫芦农庄内成功举办了南昌市金秋金贸月和新建县第七届旅游文化节,活动成效得到省、市和县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农业生态旅游的良好依托。
5.4.5打造一流温泉城。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上,新建县温泉城计划依托温泉,打造养生天堂、欢乐天堂、商务文化天堂、湿地天堂,成为南昌旅游的龙头、江西省休闲旅游的标志、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温泉中心,并力争叫响世界。进贤——枢纽之地、鱼米之乡?、特色之县?、文化之邦,为进一步唱响特色品牌,做强特色产业,使之成为省市乃至全国的特色,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打造大温圳工业经济圈和环军山湖生态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参考文献:
[1]B.Joseph Pine.Ⅱ and James H.Gilmore,The Experience Economy,Har2
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2] 陈超、沈彩虹、杨荣斌.体验经济迎面扑来.文汇报,200101
[3] 吕鹤剑、刘斌中.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06(1)
[4]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旅游学刊,1997(5)
[5]魏小安.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08年7月
[6 ] 吴相利.英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启示[M] 社会科学家.--2005,(6
第四篇:浅谈旅游消费者行为与旅游需求
浅谈旅游消费者行为与旅游需求
姓名:文艳学号:201007440435专业:旅游管理 摘要: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便要进行旅游消费。产生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便是要有可自由支配的货币以及闲暇时间。旅游消费与旅游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旅游消费是旅游需求的现实直接表现。也就是是说符合了旅游需求的客观主观条件过后旅游者者便可产生消费行为。
关键词:旅游消费、旅游产品、消费倾向、经济
一、旅游者的消费倾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消费者的行为在产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1)旅游不再走马观花,而是休闲放松。过去人们很少有
机会和时间出游,一次出游,便希望看到所有的风景,所以走马观花的游览变成了旅游的主要形式。由于都市生活者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当前的城市消费者更多通过旅游来舒缓神经核释放压力,据调查显示,有88.5%的人外出旅游目的是休闲度假。
(2)自然资源丰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区将会人满为患。中
国的旅游景点非常多,要游遍中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调查显示,西藏是城市生活者最向往的国内旅
游点,其次是云南、九寨沟和海南。这些地方的共同
点不仅在于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色彩缤纷的风俗民
情,还在于这些地方在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品牌”的地位较为突出。
(3)要能自助游,不找旅行社。现在很多城市消费者在出
境游这样涉及到语言、护照、签证等问题的旅游上才
选择旅行社,而自助游凭借其灵活性、自助性、临时
性、体验性较强的特点逐渐受到亲睐。旅行社如何开
发有特色的、多样化的自助游、自由行旅游产品,让
旅游者在旅游时能真正地做到“自由”,也是摆在当
前的棘手问题。
二、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也在提高,我们对于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分析也是必然的,有助于了解旅游者的需求
1、旅游者消费行为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容(5W1H):
Who——由谁购买
What——购买什么
Why——为何购买(动机、目的)
When——何时购买(购买时机)
Where——何处购买(购买市场)
How——如何购买(购买方式、愿支付的价格)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因素
除消费者收入、闲暇时间、产品价格、利率、旅游信息等因素外,主要包括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方面因素。
三、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各类旅游产品消费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它不仅反映了各类旅游消费产品和服务在旅游总消费中的比例关系,而且还反映了由生产力所决定的旅游消费的水准和质量以及旅游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
1、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各类旅游消费产品和服务在旅游总消
费中的比例关系。在旅游总消费中,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游览、购物、通信、医疗等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基本内容,也是判断旅游消费水平和质量等的基础。
2、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旅游消费的水准和质量。旅游者的旅
游消费内容的是否丰富、消费支出的大小、消费层次的高低、消费方式的差别等反映了不同消费者群体在旅游消费上的差别,也反映了各类旅游者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关系。
3、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旅游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旅游消费结构既反映了旅游消费在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的同时满足人们的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比例关系,又反映了旅游消费在满足个人消费、家庭消费的同时满足社会公众消费的比例关系以及旅游消费既有商品性消费,又有自给性消费的比例关系等。
四、旅游消费的合理化途
1、要努力实现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
要实现旅游消费结构优化,首先必须实现旅游消费的多样化。旅游消费多样化是旅游消费合理化的基本要求。旅游消费内容和旅游活动方式的具体选择,必须满足消费者各种各样的需要,既要有参观游览、学习访问,又要有各种能让旅游者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的娱乐活动;既有利于旅游者消除疲劳、增进健康,又有利于旅游者增长知识、修身养性、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住宿、饮食、交通等方面的支出,基本上是用于满足旅游者的生理需要,而游览娱乐和购物则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鉴赏、追求的需要。因此,旅游者是通过这些活动达到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各种良好兴趣和能力,提高自身精神文化素质的目的。所以不断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要求。
2、要实现旅游消费市场供求的平衡
由于受时间、地点、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旅游需求具有很大的变动性,而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一旦形成,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合理的旅游消费,一方面应保证在旅游淡季和旅游“温冷点”有一定的消费规模,以提高旅游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旅游消费对饮食服务、旅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商业及娱乐
业等行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旅游旺季和旅游“热点”,旅游消费的水平和结构应与旅游地的接待能力相适应。
3、要有利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良好的旅游环境属于高品位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消费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必备条件,人们出门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便是追求一个清新、舒适、宁静、安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合理的旅游消费首先必须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某些特定的旅游活动,如狩猎、钓鱼、采花旅游等必须以不损害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限,严禁滥捕、滥猎、滥采。其次,合理的旅游消费还应该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筹集资金,建设必要的排污设施,改善旅游区的环境状况。
4、要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旅游消费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包含着较多精神内容的生活方式,它的合理发展必须能给旅游者以新颖、舒适、优美、健康的感受,激发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情感,提高其思想、艺术、文化修养,防止和打击各种腐败和不健康的现象,用丰富多
彩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服务项目来充实旅游者的精神世界。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能力以及有条件进行旅游消费。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出合理化的途径,来实现我们消费的最大满足。我们要分析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以及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在现实中通过实践来探寻这种途径。当然在实现优化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必须放在第一位。参看文献:
[1]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田孝蓉.旅游经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第二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4]孙厚琴.旅游经济学[M]旅游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5]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张辉,厉新建.旅游经济学原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甘巧林.旅游经济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旅游论文
引言
观光农业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利用农田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融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的交叉性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我国的观光农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种类型观光农业项目近16000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从社会学的意义来看,推进观光农业的发展,既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又可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伴随着观光农业的发展,学术界也积累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探讨观光农业的规划与开发、地区资源的管理、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等。在这些文献中观光农业的“开发方式”及“开发内容”被普遍提及。一些学者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阐明了合理利用地区资源在观光农业项目开发中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域观光农业项目的比较分析后,将观光农业的开发方式归纳为依托自然型、依托城市型。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观光农业的规划应考虑区位、市场、资源条件,项目规划应立足于大城市郊区、旅游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区。而在观光农业的开发内容上,多数学者倾向于观光农业应以农业观赏、农业示范、农业体验等为主要内容。
从上述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概括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但就其研究内容上来看还存在有待深入探究的领域。首先在开发方式的研究方面,多数学者是以开发主体是政府部门或有条件的企业为前提假定展开讨论的,形式安排上倾向于资源条件较为成熟的大城市及旅游区周边。但就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基础条件不十分优越的中小城市周围也存在着大批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的观光农业活动。这类活动也为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贡献。而针对这部分活动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其次在开发内容的研究方面,由于农业有别于传统的旅游业,其发展必须要依靠项目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否将农业活动融入到一般消费者的休闲生活中,满足他们的需求则是农业活动成败的关键。而目前关于开发内容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活动内容的类别分析、产业形成等问题上,从消费需求的角度考察如何合理安排活动内容的研究显得比较匮乏。因此,可以针对各地区的生态情况,来规划一些相对合理的活动
2、观光农业活动的形式和类型
观光农业活动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
(l)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
(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4)传统型观光农业:主要是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制作过程,特别是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吸引城乡居民前往参观游览。
(5)休闲型观光农业:在城市郊区建立小型分散的农、林、牧、渔等生产基地,既为游客提供一部分时鲜农产品,又保留一部分农业生态圈,以改善城市的生态和休闲环境。(6)科技型观光农业: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的观光农业。
(7)奇异型观光农业;利用各地特有或引进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而建立起来的观光农业,以满足人们好奇的心理。
3、发展观光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要有具备开发农业观光的资源基础。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
2、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要以观光为导向。农业观光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
4、观光农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4、观光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观光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观光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5、结论
目前,在我国基础条件不十分优越的中小城市周边存在着大批依靠农户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的观光农业活动。推动这类活动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的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收入有积极的作用。
5.1 地方政府的支援
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活动在资金的投入上有着先天的不足,因此也就造成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而依靠单个农户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能在硬件配套上给予支持。此外,在市场策略等软件方面也应对农户提供帮助,引导其适应网络宣传等现代化的营销方式。
5.2 服务质量及项目内涵的提高
小规模的观光农业项目的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其他竞争者很容易加入,市场也就比较容易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尽管调查显示参加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高,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户需要在服务质量的提高方面付出努力。另外,针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参加者较多的特点,农户也需要在项目内容上进行改进,推出一些与农村文化教育、饮食文化教育、农村生活体验有关的项目。这些活动所需的资金投入量较低,但有助于改善目前仅以采摘、吃农家饭为主项目内容单一的局面,能为农户拓展一些新的经营空间。
观光农业园应定位于旅游与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点,即地域农业文化特色。根于符合自然农业和传统的农村民俗文化,对其必须加以保持,并得以充分体现。只有选择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并与生态旅游、林业等建设同步,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避免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痕迹明显,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观光农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依托新、奇、特、优农产品生产,融合田园风光等农村各种风情特色于一体。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具有丰富情趣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消费服务的业态。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2、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3、成等:观光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0年
4、蒋和平: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气象出版社,2002年8月
5、杨 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5月
6、杨桂华等: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上海市农委经贸处,2004年8月19日
8、李沈阳 王铁洪:一种新型的园林模式——生态观光农业,2005年12年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