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在桥东区全面展...
省、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在桥东区全面展开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人口普查登记质量不可或缺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公安机关搞好人口管理,服务群众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为切实搞好户口整顿工作,夯实人口普查工作的基础,市公安局在省、市“六普办”的领导下,按照省公安厅统一部署,本着“试点先行、探索方法、规范流程、创制经验”的原则,选定了我市桥东公安分局胜北、桃园两个派出所,作为省公安厅和石家庄市公安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单位,从4月10日—5月10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户口整顿试点工作。
为确保户口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市公安局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科学部署,扎实工作。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公安局副局长田朝民亲自带领市公安局户政处有关同志多次深入桥东试点单位现场办公,帮助基层解决困难,指导工作。桥东公安分局努力克服经费保障不足和人员抽调困难等问题,不等不靠,协调辖区各方力量,统筹安排,有力地促进了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澄清底数,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为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工作,安排进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两个试点单位对辖区的实有人口状况进行了摸底统计。据初步统计,两个试点单位现有常住人口22935户,101710人;浮住人口20400户,61000人;暂住人口16700户,50000人,共计60035户,212710人。根据试点区域人口状况,合理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案。
二是加强宣传,取得辖区群众的积极配合。为取得试点区域广大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试点区域制作了宣传标语,悬挂在小区、街道醒目处,还印制了户口整顿宣传单、宣传口号、派出所入户通知单和致辖区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等计3000多张,在小区门口和楼房、平房门口张贴,将户口整顿工作的意义、目的和方式、方法告知辖区群众,扩大社会影响,做到妇孺皆知。
三是抽调人员,配足入户登记人员力量。桥东公安分局想尽各种办法,积极协调,克服困难,动员社会力量,从企业、办事处、居委会和楼院管理人员及其它公安派出所等单位、部门抽调180余人协助派出所开展入户登记核对,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四是搞好培训,提升协查人员工作水平。为进一步搞好户口整顿,推动试点工作的尽快开展,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户政管理部门分别于3月中旬和4月初,对试点单位业务管理人员,开展了两次业务培训。4月8日,在桥东公安分局召开了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动员培训会,桥东各派出所所长及被抽调的180余名户口整顿协查员参加此次会议。在工作培训会上,分局户政管理民警对当前户籍管理的政策、法规和业务以及入户核对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表格填写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入户访查新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会议采取现场交流,即时答疑的方式进行教学互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为户口整顿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是改进方法,健全工作机制。试点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对现有表格的登统方式进行了取舍,在充分满足人口普查需求的基础上,补充了入户核查表格,并完善了入户核查工作流程及表格设计项目。同时,桥东分局还对入户核对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对核查人员进行入户核对纪律教育的同时,为每个工作人员制作了上岗证,在上岗证上张贴本人照片,加盖派出所行政章,并在宣传材料上公开了派出所监督、举报电话,以规范入户核对工作,给居民安全感,防止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六是加强督导检查,确保试点圆满成功。4月13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公安局副局长田朝民,市六普办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刘建强,以及省公安厅户政处副处长崔振宁带领市公安局、市人普办以及市公安局桥东分局、桥东区人普办的有关同志到桥东区胜北派出所检查指导试点工作,与调查员一起深入260医院居委会一住户进行入户登记。
目前,试点单位户口整顿入户登记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进展顺利。(桥东区人普办)
第二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在人口普查前全面开展户口整顿,是确保人口普查数据信息质量的基础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确保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进行,公安部决定于2010年5月15日至9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户口整顿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通过开展户口整顿工作,全面调查掌握本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员的情况和数据资料,清理解决户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户口登记项目更加齐全、准确,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确保人口资料准确翔实,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工作自2010年5月15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分为前期准备、入户核对、问题整改和总结验收四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根据本方案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户口整顿工作方案,逐级动员部署。选调和培训户口整顿工作人员,落实专项经费,配备必要的装备。以居(村)委为基本单位,做好户口整顿区域的划分,核对清理门牌,全面掌握人口居住地的基本情况,绘制辖区平面图。做好户籍资料的清理核对,利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打印辖区全部实有人口基本资料供上门核对。印制有关表格和宣传资料,做好宣传发动。
(二)入户核对阶段(2010年6月16日至7月31日)。工作人员携带实有人口资料和相关登记表格逐户、逐人、逐项核对,重点查清登记常住人口中重户重口、人户分离和户口待定人员,因参军、死亡等原因应销未销户口人员以及未登记的暂住人口和境外人员,注意发现和登记项目差错。通过入户核对,全面掌握辖区常住人口、户口待定人员、暂住人口、境外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
(三)问题整改阶段(2010年8月1日至8月31日)。对入户核对阶段发现的问题,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及时解决、纠正。对常住人口中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未及时办理登记手续的,要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户口登记。对工作中发现公民有两个以上常住户口的,应当在认真调查核实后,依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保留其中一个常住户口,注销其他重复户口;对采取非法手段办理虚假户口的,要依法注销其户口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户口待定人员,要依据相关规定经调查核实后给予落户或恢复户口,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及时登记落户;对户口登记项目内容与居民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存在差错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变更、更正。做到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身份证、计算机存储的人口信息和居民本人实际情况相一致。在8月31日前,要力争全面完成问题的整改,确需进一步调查的,也应在年底前完成整改。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9月1日至9月30日)。做好集中整顿后的数据整理、汇总工作。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改进和完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的功能,逐级总结验收。2010年9月15日前,各地要将户口整顿工作总结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公一122表见附件1)报送公安部治安管理局;9月30日前将户口整顿相关数据及人口资料清单(见附件2)抄报同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户口整顿是保证人口普查登记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我国人口普查工作的特色,对加强和促进户籍登记和人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对户口整顿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加强组织领导,公安部成立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级公安机关也都要把户口整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每项工作要求都能落到实处。要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争取重视和支持,落实经费保障。
(二)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户口整顿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策性很强。各级公安机关户口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要在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与参与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的人口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卫生、教育、司法、财政、发展改革、宣传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遇到困难和问题,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并及时向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汇报,妥善加以解决。
(三)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户口整顿工作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户口整顿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四)严格检查验收,确保工作质量。户口整顿工作完成后,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组织检查验收,严格把关,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户口整顿工作质量。
第三篇: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
公安部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
公治[2010]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23号)精神,为切实做好人口普查前的户口整顿工作,公安部决定,于2010年5月15日至9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户口整顿工作。现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工作中有关问题和意见,请及时报部治安管理局。
公安部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三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在人口普查前全面开展户口整顿,是确保人口普查数据信息质量的基础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确保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进行,公安部决定于2010年5月15日至9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户口整顿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通过开展户口整顿工作,全面调查掌握本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员的情况和数据资料,清理解决户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户口登记项目更加齐全、准确,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确保人口资料准确翔实,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工作自2010年5月15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分为前期准备、入户核对、问题整改和总结验收四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根据本方案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户口整顿工作方案,逐级动员部署。选调和培训户口整顿工作人员,落实专项经费,配备必要的装备。以居(村)委为基本单位,做好户口整顿区域的划分,核对清理门牌,全面掌握人口居住地的基本情况,绘制辖区平面图。做好户籍资料的清理核对,利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打印辖区全部实有人口基本资料供上门核对。印制有关表格和宣传资料,做好宣传发动。
(二)入户核对阶段(2010年6月16日至7月31日)。工作人员携带实有人口资料和相关登记表格逐户、逐人、逐项核对,重点查清登记常住人口中重户重口、人户分离和户口待定人员,因参军、死亡等原因应销未销户口人员以及未登记的暂住人口和境外人员,注意发现和登记项目差错。通过入户核对,全面掌握辖区常住人口、户口待定人员、暂住人口、境外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
(三)问题整改阶段(2010年8月1日至8月31日)。对入户核对阶段发现的问题,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及时解决、纠正。对常住人口中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未及时办理登记手续的,要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户口登记。对工作中发现公民有两个以上常住户口的,应当在认真调查核实后,依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保留其中一个常住户口,注销其他重复户口;对采取非法手段办理虚假户口的,要依法注销其户口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户口待定人员,要依据相关规定经调查核实后给予落户或恢复户口,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及时登记落户;对户口登记项目内容与居民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存在差错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变更、更正。做到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身份证、计算机存储的人口信息和居民本人实际情况相一致。在8月31日前,要力争全面完成问题的整改,确需进一步调查的,也应在年底前完成整改。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9月1日至9月30日)。做好集中整顿后的数据整理、汇总工作。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改进和完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的功能??顿工作总结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公一122表见附件1)报送公安部治安管理局;9月30日前将户口整顿相关数据及人口资料清单(见附件2)抄报同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户口整顿是保证人口普查登记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我国人口普查工作的特色,对加强和促进户籍登记和人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对户口整顿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加强组织领导,公安部成立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级公安机关也都要把户口整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每项工作要求都能落到实处。要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争取重视和支持,落实经费保障。
(二)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户口整顿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策性很强。各级公安机关户口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要在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与参与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的人口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卫生、教育、司法、财政、发展改革、宣传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遇到困难和问题,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并及时向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汇报,妥善加以解决。
(三)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户口整顿工作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户口整顿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四)严格检查验收,确保工作质量。户口整顿工作完成后,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组织检查验收,严格把关,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户口整顿工作质量。
附件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
附件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需人口资料清单(参考样式)》
第四篇:《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
公治[2010]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23号)精神,为切实做好人口普查前的户口整顿工作,公安部决定,于2010年5月15日至9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户口整顿工作。现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工作中有关问题和意见,请及时报部治安管理局。
公安部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三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在人口普查前全面开展户口整顿,是确保人口普查数据信息质量的基础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确保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进行,公安部决定于2010年5月15日至9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户口整顿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通过开展户口整顿工作,全面调查掌握本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员的情况和数据资料,清理解决户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户口登记项目更加齐全、准确,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确保人口资料准确翔实,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工作自2010年5月15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分为前期准备、入户核对、问题整改和总结验收四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根据本方案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户口整顿工作方案,逐级动员部署。选调和培训户口整顿工作人员,落实专项经费,配备必要的装备。以居(村)委为基本单位,做好户口整顿区域的划分,核对清理门牌,全面掌握人口居住地的基本情况,绘制辖区平面图。做好户籍资料的清理核对,利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
系统等应用系统打印辖区全部实有人口基本资料供上门核对。印制有关表格和宣传资料,做好宣传发动。
(二)入户核对阶段(2010年6月16日至7月31日)。工作人员携带实有人口资料和相关登记表格逐户、逐人、逐项核对,重点查清登记常住人口中重户重口、人户分离和户口待定人员,因参军、死亡等原因应销未销户口人员以及未登记的暂住人口和境外人员,注意发现和登记项目差错。通过入户核对,全面掌握辖区常住人口、户口待定人员、暂住人口、境外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
(三)问题整改阶段(2010年8月1日至8月31日)。对入户核对阶段发现的问题,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及时解决、纠正。对常住人口中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未及时办理登记手续的,要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户口登记。对工作中发现公民有两个以上常住户口的,应当在认真调查核实后,依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保留其中一个常住户口,注销其他重复户口;对采取非法手段办理虚假户口的,要依法注销其户口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户口待定人员,要依据相关规定经调查核实后给予落户或恢复户口,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及时登记落户;对户口登记项目内容与居民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存在差错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变更、更正。做到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身份证、计算机存储的人口信息和居民本人实际情况相一致。在8月31日前,要力争全面完成问题的整改,确需进一步调查的,也应在年底前完成整改。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9月1日至9月30日)。做好集中整顿后的数据整理、汇总工作。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改进和完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的功能??顿工作总结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公一122表见附件1)报送公安部治安管理局;9月30日前将户口整顿相关数据及人口资料清单(见附件2)抄报同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户口整顿是保证人口普查登记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我国人口普查工作的特色,对加强和促进户籍登记和人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对户口整顿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加强组织领导,公安部成立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级公安机关也都要把户口整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每项工作要求都能落到实处。要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争取重视和支持,落实经费保障。
(二)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户口整顿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策性很强。各级公安机关户口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要在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与参与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的人口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卫生、教育、司法、财政、发展改革、宣传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遇到困难和问题,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并及时向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汇报,妥善加以解决。
(三)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户口整顿工作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户口整顿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四)严格检查验收,确保工作质量。户口整顿工作完成后,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组织检查验收,严格把关,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户口整顿工作质量。
附件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
附件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需人口资料清单(参考样式)》
第五篇: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工作总结
户口整顿工作是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步骤和环节,通过户口整顿取得资料对普查的划区、绘图、摸底等工作均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3月2日省人普办、省公安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市人普办专门邀请省人普办,召集市公安局、江干区人普办有关人员召开户口整顿试点协调会,对此次省级试点的方式、人员和内容及承担职责进行了明确;与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省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期组织开展市级户口整顿试点;数据处理组专门加班加点为此次户口整顿编制了数据处理程序,经反复测试已顺利应用于试点数据的录入;我市江干区人普办和公安分局对省人普办和公安厅设计的试点用表进行了细致研究和认真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研究制订了《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江干区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试点工作,专门成立了户口整顿试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转发了试点实施方案。
为积累户口整顿的实战经验,市人普办组织各区、县(市)人普办副主任和业务骨干全程参加3天的市级试点入户调查工作,还专门组织了一次讨论会,对入户调查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省人普办、省公安厅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工作协调会和意见征求会,具体研究户口整顿试点的有关事项。省人普办、省公安厅;市人普办、市公安局均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户口整顿试点工作的通知》;江干区政府专门为户口整顿试点成立了领导小组,以区政府名义转发了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部门协调配合是重点。本次户口整顿试点过程中,省、市、区、街道四级人普办、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从方案设计、试点区域选定、调查员和陪调员的选聘、宣传发动、后勤保障等方面精诚合作,各尽其职,使试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宣传发动工作是基础。本次试点的宣传工作采用了张贴公告、悬挂横幅、在户外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宣传用语、发放《致调查户一封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在入户调查期间还及时在省、市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户口整顿试点情况的新闻。
(四)精心准备人财物是保障。在省、市公安系统的统一部署下,江干区公安分局从有关部门街道抽调部分协警参与试点工作;采荷街道也克服了任务重、人手少等困难,从相关社区抽调熟悉社区情况的调查员和陪调员,有效地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安部门派出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派出所在短时间内整理和打印了试点区域的分户户籍资料。为便于调查员入户,以取得被调查户的配合,给被调查户准备了礼品;同时为调查员准备了每户10元的津贴,提高了调查员上门的积极性。
(五)业务培训到位是关键。为提高试点业务培训的效果,省人普办、省公安厅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了户口整顿试点的调查表式,制订了相关指标解释,并分别对普查员、陪调员和各地参加试点的人普办、公安系统的同志进行了业务培训;同时还对调查员上门应注意的调查询问技巧、入户礼仪等开展了细致地培训。
1二、试点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致调查户一封信》中告知调查户上门时间是3月10日~31日,而实际上门调查时间从3月6日下午就已经开始,告知时间与上门调查时间不一致,使小部分住户对此产生了不必要的疑虑。
(二)人在户不在的家庭成员,因其无法出具相关的户籍资料,只能靠申报人的口头陈述,使试点资料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户口簿(身份证)上的地址与实际地址有差异。如实际地址已根据民政部门路牌整顿发生变更,但住户的户口簿上仍是原地址;实际居住地址与身份证上的地址不一致。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四)对在同一门牌号中房屋出租较多的房东,由于各出租房没有单独的编号,容易在调查中出现遗漏。房客与房东的关系一律填“其他”,房客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
(五)极少数调查员缺乏相应的调查询问技巧,出现应该调查的资料没有调查到,如只询问了户籍人数,没有询问实际居住人数。
(六)本次试点中,还有极少数住户对户口整顿的配合程度不高,尤其是外来人员对试点工作存在回避现象。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人口普查是政府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需要取得调查户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在宣传工作中要注重宣传的连续性,要突出阶段性特点,要注重对各类人群的宣传。
(二)建议能将试点时采用的“一址一户”登记原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生活关系在一起的户作为一户”。从试点的实际操作和人口普查前期调研情况看,目前的户口整顿登记口径不利于全面摸清居住在出租房内的实际居住人口。从了解的情况看,在城郊结合部出租房多的户,其一个门牌号码中有30~40个租房户租住,人数多达70~80人左右,房东只将房屋出租,而实际居住有多少人则心中也没有底,若按现行原则进行登记,容易出现漏登现象。
1 2(三)建议在调查表中增加“一年来的出生人口”和“一年来的死亡人口”登记项目。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是历次人口普查的难点和重点,要全面查准查实的难度又较大,尤其是出生人口的调查。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带来的统计结果也不相同,如计生部门对外来人口中在外地生育而后来杭居住的新生婴儿,不作为我市新生婴儿的登记管理对象;公安部门则是按照申报户籍的时间为口径,对持出生证去户籍登记处申报户籍的新生婴儿,不论其出生时间,只要在该时间段内申报户籍的新生婴儿,均作为出生人口统计;而在人口普查中的出生人口,则是在该时间段内居住在我市的新生婴儿,都属于我市的出生人口登记对象,包括妇女生育的活产数和产后不久就死亡的婴儿数。因此,最好通过户口整顿来基本摸清一年来新生婴儿的出生情况,为人口普查全面展开奠定基础。死亡人口也同样,但在询问时需注意方式和技巧。
(四)建议在户口整顿方案中,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有一个明确的阐述。人口普查是一项政府行为,需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单靠某一部门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诸如宣传工作需要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和配合;门路牌整顿、地域划定等工作需要民政部门共同参与和配合等等。在户口整顿方案中缺少一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一是最终将会产生户口整顿只是一、二个部门的工作,与相关部门关系不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参与部门也不清楚本部门有哪些工作职责,应承担哪些工作任务,导致职责不清,任务不明。
1 2 3£¨Î壩½¨ÒéÖÆ×÷¾¯ÃñÁªÏµ¿¨¡£µ÷²éÔ±ÔÚÈ뻧µÇ¼ÇʱЯ´ø¾¯ÃñÁªÏµ¿¨£¬±ãÓÚ»§¼®×ÊÁÏÓëʵ¼Ê´æÔÚ²îÒìÐèÒª¸üÕýµÄס»§Ó빫°²Ïà¹Ø²¿ÃŽøÐÐ×Éѯ¡£
£¨Áù£©Òª´¦ÀíºÃÊÔµãµ÷²éÓëÈ«Ãæµ÷²éµÄ¹Øϵ¡£Ò»ÊDZ¾´ÎÊÔµã¶Ôÿ¸ö±»µ÷²é»§·¢·ÅÁËÒ»·Ý¼ÛֵʮԪ×óÓÒµÄСÀñÆ·£¬Õâ¶ÔÈ¡µÃµ÷²é»§µÄÅäºÏÆðµ½Ò»¶¨µÄ»ý¼«×÷Ó㬵«ÔÚÈ«ÃæÆÌ¿ªÖ®Ê±Òª»¨·ÑÈç´Ë´óµÄ·ÑÓ㬶Ծ¼ÃÏà¶ÔƶÀ§µÄµØÇøÆäÄѶȿÉÏë¶øÖª¡£¶þÊÇ»§¿ÚÕû¶ÙÈ«ÃæÆÌ¿ªÊ±Èç¹ûÒ²·¢·ÅСÀñÆ·£¬ÄÇôÇå²éÃþµ×ʱ·¢²»·¢£¿Õýʽ½øÐÐÆÕ²éʱ·¢²»·¢£¿ÈýÊÇÔÚ»§¿ÚÕû¶ÙÈ뻧ʱҪ¸æ֪ס»§£¬³ý»§¿ÚÕû¶ÙÍ⣬Õû¸öÈË¿ÚÆÕ²é¹ý³ÌÖл¹ÐèÒªÖÁÉÙÁ½´ÎÈ뻧£¬ÈÃס»§ÓÐÐÄÀï×¼±¸¡£
£¨Æߣ©½¨ÒéÖÆ×÷¹ý¼±í¡£Õë¶Ô¹æ·¶×¡µÄլ¥ºÍ²»¹æ·¶µÄ³ö×â·¿£¬·Ö±ðÖÆ×÷¹ý¼±í£¬±ãÓÚµ÷²éÔ±²Ù×÷£¬×öµ½²»ÒÅ©£¬²»Ö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