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人民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天虎、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刘霞(女)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先进事迹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和优秀。本刊陆续刊发二位典型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他常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这位医者,就是四川省唯一荣获医药卫生界30年生命英雄荣誉称号的专家,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人,XX市特殊津贴专家劳动模范第七届XX市优秀青年XX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天虎。
这位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善于管理、才华出众的县医疗系统拔尖人才,1965年生于XX县,199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获得国际医院管理mba学位。自1990年起,历任XX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院团支部书记、内一科主任、副院长。2005年12月起担任XX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牢记大医精诚
对医技精益求精
刘天虎同志先后三次到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先后开展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经食道心脏电生理检查》《全信息动态血压监测》《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心力储备监测》《血管早期病变检测技术》等新技术,填补了XX县医疗事业在这些项目的空白。承担和自拟科研课题13项,科研立项在省卫生厅2项、市科技局2项,先后荣获XX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 1项,获得XX市政府科技进步奖4项,XX县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先后在国家级杂志和省级杂志上发表论学术文30余篇,发表 sci论文2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次、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2000年被XX市人事局、卫生局破格晋升为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2008年晋升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2013年因该同志在基层医院学科建设上德突出成绩,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医药卫生界30年生命英雄称号,2014年被四川省卫生计生委评为第十一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牢记党员宗旨
时刻模范带头
5·12地震时,正在成都办事的刘天虎同志心急如焚,在交通拥堵不能及时赶回的情况下,不断努力用电话向在院的各院领导作出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并迅速与县、局有关领导汇报工作情况。赶回医院时,医院收治的地震受员已越来越多,他一边迅速与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局相关领导同志协调病员安置、分流和救治问题,一边召集科室主任、科长、临床及医技科室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由他担任组长的抗争救灾医疗工作领导小组,以外科、麻醉科为主的临时抢救领导小组。同时,他向全院职工发出了紧急动员,要求全院职工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尽最大努力抢救地震灾害中受伤的伤病员。抗震救灾期间,刘天虎同志每天往返于医院与医疗救助中心之间,指挥着全院的医疗救护,协调着全院各科的分工合作,本来消瘦的他,由于整整一周未能睡上一觉安稳觉,声音嘶哑了,双眼也布满血丝,其他院领导及医院同志一直劝他好好睡上一觉,他摆摆手,仍然固执地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刘天虎同志的带动下,县人民医院全体职工昼夜奋战、毫无怨言的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忘我工作。抢险救灾前八天,全院转移住院病员265名,接诊地震灾害所致伤病员479人,转送上级医院71人,清创136人,脊柱、四肢手术20人。2011年5月,被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川商杂志社授予《感动中国·大爱医院》称号。[!--empirenews.page--] 提升医院管理
让更多群众受益
2005年5月该同志担任XX县人民医院院长后,按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管理科室,并加大管理力度,医院管理及科室业务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XX市卫生局面向社会对XX市55家各类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检查中,XX县人民医院在XX市二等甲级医院中名列首位;平均住院日7.3天,列XX市二级甲等医院名列第三位。2012年9月,XX市卫生局发布全市上半年96家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与质量综合检查排位,XX县人民医院获全市第十七名;XX市医疗机构群众满意度测评综合结果我院得分93.8分,位居全市首位。同时,与全县乡镇卫生院签订支援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县级人民医院在本地区医疗、教学、科研中心的作用。十年来,该同志从行政管理、医疗质量、医院安全、医院服务等方面着手,不断加强医院管理,2012年院优质护理服务获得XX市第一名,2013年11月成功创建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01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XX市模范单位。
不忘医生职责
对患者一腔热情
作为一名医生的刘天虎同志,始终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将自己的全部献给了医院、献给了患者。一年365天,在做好医院管理工作的同时,一直挤出时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坐诊。每天晚上到全院各个科室修改心电图报告,每月参与手术20-30台,并定期在临床开展查房工作,为病人解除疾苦。工作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损公肥私,不做损害病人利益的事情,不开人情处方,不徇私舞弊,不开搭车处方,受到医院同行和广大病员的一致好评。每年,刘天虎同志诊治门诊病人3200人次以上,在住院部心内科查房,诊治病人1500人次以上,参加疑难重症会诊讨论40余次,参加重危病人抢救50余人次。先后荣获市第七届XX市优秀青年、市劳动模范,县学雷锋好青年等荣誉。
第二篇: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开拓奋进写新篇
廉政为民做贡献
----区人大代表江汉秦同志先进事迹
江汉秦: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2003年3月担任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2011年9月调任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2013年11月和他带领全院职工将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了国家级二级乙等医院的评审。2003年以来,连续11年获得区优秀卫生院院长称号。
一、不畏艰难,锐意改革的开拓者。
接过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的重担。当时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毕竟刚从乡镇卫生院发展而来,基础还很薄弱,病房内没有盥洗间,彩超、麻醉机等设备老化、陈旧,还欠几百万元的外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江汉秦院长带领班子认真调研,决定从制度建设抓起,对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不断增强内部活力,提高医院竞争力。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着手,开展学科建设,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医院先后购置了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血液透析机、碎石机、尿沉渣检测仪,增添了彩超、麻醉机等,全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群众提供了优良的医疗服务。将彩超室从二楼搬迁至一楼,将心电图室从病区搬迁到门诊,改建了门诊输液室、消毒供应室、扩建了停车场,增加了导医,方便群众就医。他懂得凝聚人心,出台了一系列关心职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政策,如职工免费体检,职工及家属成本医疗,开通了班车,对医院食堂改造,食堂的主体部分专门提供职工工作餐和为病人提供营养餐;搬迁药库,解决职工宿舍,这些政策和措施,充分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院职工干劲十足,医院病人不断增多,优质高 1 效的服务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经一年的努力,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江汉秦院长的带领下,在规范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质量、行风建设、医院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医院建设快速发展,职工收入大幅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赞誉,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2012年8月,江汉秦提出了创建国家级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构想。
当时的条件,无论是设备,床位、科室设置等硬件还是人才、制度、重点专科、信息管理等软件方面距国家二级等级医院都有很大的差距。很多职工认为我们是乡镇卫生院,要跻身于国家二级,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县级中医院同等级别,困难太大,有些老职工也找他谈心,认为创建是劳民伤财而又没有效果的事,有些卫生局领导也为他捏了一把汗。江汉秦院长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作为主任中医师、盐城市名中医,凭着对中医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盐都人民健康事业的无比热忱,怀揣着让盐都区有一所二级中医医院的梦想,他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创建二级中医医院培训班学习。学习期间,他认真学习评审的每一条标准和评审细则,评审总分1000分,17个核心指标,他将1000分分成A、B、C三类,A类必得分,B类经努力可以拿到分,C类为目前条件不具备,必须放弃的分。经过认真分析测算,他认为经过努力中西医结合医院可以创国家二级等级医院。于是他果断向盐城市卫生局作出申请,并向区局党委立下军令状,如果创建不成功,他主动辞职。在全院创建动员会上,他对医院创建的有利和不利的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害怕,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工作。医院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他每天加班加点和创建小组成员一起将创建评审标准的每一条认真研读分析,然后将每一条内容逐一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
为了实现创建目标,他将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切实把加强医院 2 内涵建设作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以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完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不断加大对医院人员的考核力度,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以加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在职在岗的培训培养,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实施灵活的用人机制,他亲自带队到省内、外高校招聘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先后将23名年轻医师送到上级医院进修,选派9名本科生参加中医研究生学习,他本人选择对中医有兴趣的年轻人进行师带徒培训;加大对疼痛科、肛肠科等重点专科的投入力度,在人才、资金上大力倾斜,通过多方努力,专科特色逐步形成。
每月召开创建会,他亲自督查各项工作进度;认真研读评审标准,他亲自检查各科室,各人资料完成情况。在创建的攻坚阶段,同志们对评审的条款吃不准,他7次带领创建小组去市中医院、东台中医院等医院参观学习,3次请市卫生局、市中医院的专家来院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11月医院顺利通过国家二级医院的验收。
二、情系百姓,胸怀社会责任的公益代言者。
作为卫生系统的人大代表,又是医院的管理者,他积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他始终记着农民的疾苦,不让农民多花一分钱;拒收病人红包达几万之多。他常说,人民健康利益无小事,群众满意是标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他担任院长职务以来,要求医生坚决不开大处方、不滥检查,对于乱开大处方、滥检查的医生处以重罚。中西医结合医院出院病人平均费用连续多年在全市同级医院都是最低的。医院还开设了“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收费”“急救病人绿色通道”使危重患者能得到快捷优质高效的救治。我们不是专门的慈善机构,但是我们有义务为慈善事业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出一份力。江汉秦院长每年组织职工为秦南镇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治疗。今年免费对秦南镇4800多名40岁以上人群进行上消化道疾病普查普治,在江汉秦 3 院长的倡议下,32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进行了采样。
合作医疗制度是我们党为民办实事、让普通老百姓享受改革红利的好事,虽然实施了多年,但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完善,合作医疗资金相对较少,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之间时常有矛盾。江院长深知合作医疗是医改成败的关键。他把每一项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把每一项工作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当出现矛盾的时候,他亲自去调解矛盾,争取使人民群众满意为止,并对参合群众反映的问题他都一一记录。针对参合群众小病转诊到大医院,个人和合管办都要多花钱的转诊问题,他将2007年起上级下发的合作医疗相关的十多个文件认真研读,走访了一百多户参合群众,对曾经向医院或向上级反映过问题的群众,一一电话回访,通过认真调研找出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写成提案提交区人大,得到区人大的重视。
三、无私奉献,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
作为一名老党员、受党培养多年,他对党始终怀着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敬重之情、敬畏之心,对事业始终尽心竭力、尽职尽责,本质上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他总是从自己做起,不参加与工作无关的各类会议,医院会议不超过一小时,严格落实接待、出访活动规定,来人招待一律在医院食堂,因公出差出访,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超标准住宿、用餐,不向组织提任何额外要求;药品、设备采购实行公开化,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药品和设备。坚决拒收供应商的回扣,自觉抵制商业贿赂,先后与职工签订了拒收红包、回扣承诺书、“九不准”承诺。在生活上,他在医院只有一间十多平方的宿舍,里面没有厨房和卫生间。职工生病住院了,他亲自去看望他们,职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将医院建设好,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我当人大代表的责任”。怀着为民谋利,为民着想的迫切心情,今年他已十 4 多次到区、市发改委积极争取国债,改造手术室、产房,自筹资金开展血液透析项目,新建数字化接种门诊,对医院变压器进行增容。说起医院的未来发展,江汉秦院长说:“盐都在发展势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而言,是机遇、挑战、考验并存。如何办人民群众最放心最满意的医院,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唯有转变发展方式,要更加重视学科建设,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医疗质量,更加重视服务流程和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医院整体实力提升,树立医院的形象、信誉和品牌。”这是一个人大代表的心愿,也是一个人大代表的本质体现。
第三篇: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xxx同志是今年2月由卫生局选派到工人医院做院长工作的,他到工人医院不到半年时间,医院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与韩院长本人内抓管理,外闯市场,思路宽阔、思维灵活、办事认真、工作严谨分不开的。首先韩院长本人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用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民主意识,很快赢得了干部职工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打开工作局面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山海关地区要想占领医疗市场的制高点,争取社会各界、患者及亲朋的信任和依赖,就要增加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有医院的特色,因此,韩院长明确提出了打造四好三无二像一低的服务品牌,即技术好、服务好、设备好、环境好无红包、无吃请、无回扣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患者;像做好自家的事情一样做好每一项工作医疗服务价格最低。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及时出台了创建三无医院整顿干部作风向不良作风告别活动实施方案并狠抓落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全院上下呈现出了人心思治抓管理,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全院营造团结、正气、干事、奉献的宣传声势和舆论氛围。3月30日医院召开了有包括退休职工外聘职工参加的全院职工大会,认真传达了市卫生局行风工作会议精神,宣布了医院创建三无医院和整顿干部作风向不良行为告别两个活动实施方案,动员全院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在行风建设上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来使真着,办实事,赢民心。为了让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尽快地了解、认知、接受我们医院,在韩院长的部署下,医院各位领导统筹兼顾明细分工,一方面到政府有关部门汇报我们的想法、思路、目标以及惠民政策措施,并抓住山海关区要召开人大、政协会议的时机,争取有关领导的理解支持,承担印制会议材料袋等工作,借以在地区高层宣传我们医院。同时,发动全院各级组织、全体职工利用包括节假日、休息日等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宣传,请电视台、燕赵都市报、秦皇岛日报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医院的活动情况,不仅宣传了医院,同时,也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和监督。为了把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将打造医疗服务品牌的内容、医院专家出诊时间表、5项惠民措施9项单病种最高限价收费标准、及对收受红包、接受吃请、索要回扣等严重违规问题举报重奖等内容进行编排,韩院长亲自把关,字斟句酌,先后两次共印制了6万张宣传单。韩院长亲自带头,全院职工踊跃参加,通过采取进市场、入商店、到乡镇、赶集市、走访乡村医生、组织义诊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宣传医院加强行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及各项服务承诺,并充分利用医院的内部、外部网站报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体现新风正气的好人好事。强大的宣传声势展现出工人医院打造无红包无吃请无回扣医院及向不良行为告别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也使工人医院在山海关及辽西地区的百姓心中树立起一座无红包无吃请无回扣德艺双馨的口碑。
第四篇: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院长韩慧瑛先进事迹
精神高地上的一座丰碑
2010年8月23日,北京。
48岁的玉树州人民医院院长韩慧瑛,在雪白的病房里离开了自己深爱着的世界、深爱着的事业和亲人。守护的人,像是从她那平静的面容,读懂了什么……
她的同事和她的亲人,清楚地记得,她在48岁的生命历程中做过很多次的抉择,而所有的抉择都没有这次来的这般果断、这样无悔:身患过敏性紫癜、高血压、心脏病、黄疸性肝炎、腹水重症,是继续留在省城医院治疗,还是赶往海拔3700多米的玉树结古镇抗震救灾一线。
她清楚地知道,身患多种疾病,完全可以在人们的同情和理解中,安然躺在省城医院里接受治疗。可是,身为玉树州人民医院院长,强烈的事业心和白衣天使的使命,却让她放弃了治疗,毅然决然奔赴玉树抗震救灾一线。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韩慧瑛顽强地挺起病躯,在和死神不屈不挠地的搏斗中,用生命之笔,抒写出生命最美好、最艳丽的又一颂歌。
而这一切留给今天活着的人,不仅仅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敬仰,更是矗立在精神高地上的一座丰碑。
玉树,遥远美丽的地方。
远山近野,雪山草原,一如童话般的世界。韩慧瑛在这里生活了48年。在这48年里,这位藏家女儿深爱着家乡的热土,深爱着视为兄弟姐妹的同胞们。
否则,当今天的人们再次走进韩慧瑛心灵深处时,很难理解,就在地震救援最艰难的时候,也就是在她离开这个世界前的50多天里,她忍受着腹水在胸的疼痛,奔走在废墟上,监督卫生防疫,对接援助单位,安排物资分发……
白天忙碌的工作遮掩住了日益危重的病情。夜间,当她的同事一次次看到面颊浮肿的韩慧瑛,挂着点滴,蜷缩着身体躺在病床上,咬牙强忍腹部胀痛的情景时,心疼得恨不能替代他们的院长接受病魔的折磨。无数个夜晚,同事们在忙碌了一整天,获得暂短歇息的片刻,默默祈祷着上苍,将平安带给韩院长,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准确表达对朝夕相处的院长的爱慕之心,抚慰为院长病情加重而焦虑的心情。
17岁从医,已届中年的韩慧瑛几乎将自己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心爱的神圣事业。作为一名医生,在过去的31年里,她每天的工作:诊治病人和研究业务,不论深夜还是
休息日。除此之外,作为学科带头人,她组织全院职工普查全州儿童健康工作,研究高原性儿科疑难重症,建立地区儿童健康网络,填补了玉树儿童健康数据的空白;作为院长,她一次又一次启动着改革和创新的引擎,使州医院成为地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最多的医院。
韩慧瑛的事业理念,一切为了患者。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韩慧瑛付出了全部的身心。多年前,医院简陋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和短缺的诊疗手段,都让韩慧瑛寝食不安。一个州医院,不能很好履行医院的职能,就不能称其为医院,就对不住信任白衣天使的各族群众。她心急如焚,为之多方奔走。直到震前,医院形象的改变,为韩慧瑛事业的理念做出了最好的铺垫:门诊部扩建了,住院医技综合楼盖起来了,高压氧舱落成了,干部病房建立了,全州第一台DR运行了。同事们在欣喜之余,获得了有益于社会、有志于事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信念:一个有能力而且意志坚定的人,有了奋斗目标就要不打折扣地去实现。
这是精神的传导,这是信念力量的延续。4月14日晚10点,韩慧瑛到达结古镇体育场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里,密密麻麻地坐满了成千上万无家可归的人,当韩慧瑛和受伤群众的目光相聚时,她流下了心碎的眼泪。我们今天无法知晓,当时韩慧瑛会想些什么,但从她此后日日夜夜守护、救治伤
员的举动中,我们猜得出,她宁可让自己生命的蜡烛,在灾区燃烧到最后一刻,也要照亮受伤群众的心田。
在灾区的废墟上,飘扬着一面面鲜红的党旗,灾区群众看到党旗,获得的不仅仅是生的力量,还有坚强的信念。因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在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痛之中,党和政府就在身边。
韩慧瑛和无数个挺立在灾区,忘我抢险救灾的韩慧瑛们意味着什么?用今天的眼光看,那是飘扬着的党旗,是让灾区群众重新获取生活信念和力量的化身。
直到病情恶化被迫离开灾区的前一天,韩慧瑛很多次听到这样安抚的话:“韩院长,像你这种情况,能来这里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要命地干,累垮了自己要受大罪的。”韩慧瑛不作回答,只是笑笑。她知道,这是人们对她病情表示的同情和善意劝慰。是的,韩慧瑛面对这些好心人能说什么?因为,在来灾区之前,她把生死置之度外,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做出了选择。
4月14日,赶往玉树的路上,韩慧瑛通过电话联络,已给医院部署了5项最紧迫的任务:紧急通知全院职工立即返回岗位;紧急疏散院内患者、家属和职工;紧急成立医疗组、护理组、药品器械运送组、配药组、后勤保障组、尸体转移
登记组、120通道组和职工伤亡统计组等10个小组;紧急展开抢救伤病员工作;紧急成立医疗救援队奔赴赛马场、体育场。
当天夜里10点多,韩慧瑛赶到州医院,和朝夕相处的同事们聚集在一起,略带干涩的寒风吹过空地,手电筒射出刺眼的光束,大家哽咽着抱在一起,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在韩慧瑛的组织领导下,救治伤员的工作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着,安置点上,星星点点的灯光闪烁,重症伤员的会诊在夜里进行。到了凌晨两点,拖挂卡车喇叭声划破了灾区的夜空,第一批救灾帐篷运到了,韩慧瑛和大家一样喘着粗气,卸下救灾物资,抢时间在空地上搭建帐篷,小心翼翼地将重伤员抬进去。这一切完成时,已是15日清晨,韩慧瑛继续穿行在医疗救助区里,安排转运伤员的路途药品供应,还不时向家属们讲解注意事项。
正午时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了灾区,州医院援助物资陆续登记入库,没有任何损失。不仅伤员,大多数受灾群众都分到了帐篷,一家人可以领到几床被子,饼干、罐头、火腿肠、矿泉水等食品供应充足。此刻,她更加坚信玉树决不会上演群众衣衫单薄、食不果腹,颤巍巍走在废墟上的悲剧。她告诉身边的医护人员,看看周围发生的变化,我们虽然失去了很多,但不能失去希望。
这是一组实实在在的数字,数字的本身已经包含了拯救生命的全部意义。18日上午,州医院共救治伤员3000多人,安全转运100余人。护士长汇报说,伤员数量趋于平稳,大家情绪相对稳定,韩慧瑛长出了一口气,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同事们说,“最艰难的一段路,我们挺过来了。”
接下来,韩慧瑛会同党组成员开始对医院的整体受损情况和职工家庭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便为灾后重建拿出一份翔实可靠的材料。那些天,她无数次爬上危楼,直到被两名护士强行扶走并安排在救护车上休息,大家不忍再看每上几级台阶的韩慧瑛弯腰靠住扶手休息片刻的情景。
在灾区的日子里,韩慧瑛想的做的都要比常人多,因为韩慧瑛知道自己是院长,但她好像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正在接受治疗的重病患者。部分职工家中亲人不幸离世,大多数职工无家可归,她去走访,去慰问,细声慢语劝慰同事们;饮食、住宿存在问题,她组织人员在院内设立简易食堂,把帐篷、棉被等物资分发给患者、家属和职工。人们想不到的是,拖着病体的韩慧瑛却在狭小、拥挤、冰冷的救护车里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天。
州医院与济南军区方舱医院实现对接,她协调人员、设备、药品;落实第一批灾后重建项目,她强忍病痛,征询设计方案,安排项目用地,连日操劳、不停奔波。
在灾区的50多天里,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韩慧瑛,是一个把悲痛留给自己、把生命的信息带给群众的韩慧瑛。
灾区的党旗随风飘扬,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6月28日,韩慧瑛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韩慧瑛真的是挺不住了。尽管在这之前,她试图让自己站稳,想着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家乡,但她做不到了。“过度疲劳,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导致病情严重恶化!”
7月3日,韩慧瑛多种疾病并发导致出现昏迷状态,经家人和同事的极力劝说,她被转往省人民医院,院方下达病危通知书后,又紧急转送北京接受治疗。
8月13日,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的她,委托家人向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灾区捐款1000元。经历了灾难的韩慧瑛知道,受灾群众需要救助。丈夫默默地按妻子的要求做了她最后要做的一件事。韩慧瑛好强而倔强,她一生都没有流过这么多眼泪。可这次,她留下了很多很多的眼泪,这充满亲情和大爱的眼泪滴在丈夫的手上,滴在孩子们的面颊上,滴在父母的心里……
一时间,玉树草原盛开的鲜花像是枯萎了许多,一时间,玉树湛蓝的天空,飘洒着伤感的雨花。玉树的人们怎么都不相信,韩慧瑛还没有告别,还没有看到家乡新变化,竟然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诀别。
韩慧瑛走了,走得那样匆忙,可走的又那样光彩照人。
第五篇: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3 篇
?
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 ?
李永刚,男,1962 年 2 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大庆市第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 ?
李永刚作为大庆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救治中心总指挥、专家组组长,他舍小家、为大家,身患双侧股骨头坏死,仍坚持奋战在一线。他誓言:“我会一直站下去,直到倒下的那一天。”李永刚平时走路,总是很慢很慢,上下楼一定要抓紧栏杆,一步步挪。十年了,双腿股骨头坏死的病症始终折磨着他,近两年愈发严重,已经到了影像学诊断 4 期(股骨头坏死分 4 期,4 期最重),走得多了、站得久了,踏出每一步都会感到刺痛。他一直想手术,可每次都有事耽搁,一拖再拖。今年,他下了决心:“正月十五过后,必须做!”可疫情一发生,这场手术,无疑又被搁置。不仅是双腿,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也使李永刚备受煎熬。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站着的时候,身体总是向右歪。“腰疼,还有就是左腿股骨头坏死更严重,只能靠右腿发力撑着。”就是这样的一副身躯,每天都会在一线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作为院长,他冲在前面。从本院的流程再造、物资储备,到兄弟医院的医护人员、物资器材调配,以及收治患者的病情变化,都是他的“头等大事”。2 月 7 日,李永刚穿好防护服,头也不回地走
进隔离病房。“作为领导,不真正到一线、到隔离病房,就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在隔离病房,能直接接触确诊病例,这样才能得到更准确、更完整的第一手信息,才能知道我们的诊断、治疗是否更精准、合理。”他说,关键时刻,领导干部必须有担当、往前冲,“只有冲到前面,才能把队伍带起来……”。作为专家,他冲在前面。每一次会诊,他直接参与、一次不落;每一个病人,他熟悉情况、亲自上手。作为党员,他冲在前面。在 ICU 病房改造、接诊首例确诊病例的“战斗”中,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总是冲在第一线。痛和情,不知在何时何地,会来个突然袭击。大年三十那天,是抗击疫情 20 多天来,李永刚唯一一次请假,83 岁的岳母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他与岳母一起生活了 30 多年,在老人临终前没能看上最后一眼,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严峻的疫情面前,大义方为孝。当天,也没办任何仪式,也没通知医院任何人,他和家人送别了老人。大年初一大早,李永刚又出现在医院,与同事们一同研究 ICU 病房建设方案,研究防控工作。掩去悲痛的李永刚,全身心投入到新冠肺炎病患和医护人员身上。他对待每一位病患,都是细之又细,大到诊治用药,小到饮食起居,甚至连病房内的温度、帮病患翻身次数都一一询问记下,“我们要给病人提供全方位的诊治,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疫情袭来,冲击着每一个人,李永刚特别关心爱护一线医护人员和职工,希望大家放下压力、轻松上阵。“千万、千万要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他不厌其烦地叮咛,大家记
在心上、暖在心间。58 岁的李永刚,从一名普通医生起步,2018 年 9 月来到市第二医院任院长。
? ?
这身白大褂,一穿就是 30 多年。从医以来,他参加胸心外科手术 2000 多例,在省内率先开展食管手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治疗;带领团队开展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及食管癌腔镜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大庆首例食管癌拔脱手术、黑龙江省首例跨省 DBD 肺移植手术……。如今年近花甲,很多人担心:“抗击疫情的过程很艰难、很辛苦,您的身体吃得消吗?”他说:“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我会一直站下去,直到倒下的那一天。” ?
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
自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乡卫生院院长**认真履职尽责,白天深入村屯摸底排查、跟踪服务重点疫区返乡人员、防控知识宣传……,晚上总结当天工作、上报信息,安排第二天工作任务,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用行动和真情谱写了疫情防控感人故事。
? ?
一个多月以来,他除了每天带领班子靠前指挥,统筹安排全院 64 名医护人员深入排查、重点路卡、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全力协助乡党委、政府实行日检查、日报告,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防控知识宣传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群防群治、联防联控,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同时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将最新的防控措施传达给各位医护
人员,并到防控一线指导工作开展,增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能力,避免医护人员交叉感染。
? ?
疫情让**一下增加了几重身份,增添了几分重担。抓好工作统筹调度外,**还要“下沉”村屯,入户摸底排查、督导重点人群落实居家医疗观察措施、跟踪服务密切接触者等,当起了“防控专家”。给居民宣传劝导时,不管面对着男女老少他总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居民正确对待疫情,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不信谣、不传谣,当好“宣传员”。
? ?
最令人感动的还是 1 月 28 日下午,自治县卫生健康局领导通知:“**辖区一周前有一名武汉疫源地返乡人员,在同乘坐武汉飞往南宁的航班中,其中一名深圳乘客的母亲确诊为新冠肺炎,要求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前往密切接触者家中进行监测。” 接到通知后,**的心中不免有些紧张,“没想到密切接触者感染事件来得这么快”。
? ?
当时在没有隔离衣、防护服的前提下,**简易地给自己做了“一级防护”,戴上帽子、手套和一次性口罩,穿上白大褂、自买水桶鞋,火速前往密切接触者家中。经监测体温,询问有无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监测家属体温时,发现密切接触者母亲体温有 37.8℃,但无其他症状,**立即对其抽血化验。在看到化验值均无异常,给予口服退烧药,体温
降至正常后,已经是凌晨两点钟。**说:“我是医生,这都是我本职工作,相对来说专业一点,只要能够帮助群众一起渡过难关,那么苦一点、累一点也值得。” **深知,当时防护形势严峻,如若该病例确诊了,他被感染的风险很大,可是他明知前路凶险,却依旧义无反顾地“逆行”,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不畏生死,疫情面前、冲锋在前,生动诠释一名基层党员及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 ?
**的这种以身作则、格尽职守、不畏辛劳的精神激励着全院医护人员,在他的带领下,该院职工上下一心、坚守岗位,并将继续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奉献的工作精神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 ?
当谈及当时的情景时,**告知笔者 “作为党员、作为领导,危难关头,我不带头冲,谁冲呢?”特殊时期,危难之际,**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担当作为给党旗增光添彩。
? ?
疫情当前,冲锋在前,**表示一定带领全院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继续组织好医护人员争先防控,严防严控,动员带领广大群众全力构建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团结奋战,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
戴贤龙,男,1970 年 12 月出生,油坊镇卫生院院长,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带领全院 91 名医护人员放弃春节假期休息始终奋战抗击疫情第一线,身先士卒、忘我工作、勇于担当,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
? ?
从疫情阻击战打响的第一天,戴贤龙的生活就进入了紧张状态,作为一名经历过“非典”洗礼过的卫生人,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1 月 24 日,大年三十,接到上级的指令,他就来到了油坊镇卫生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进行布置,积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卫健部门有关疫情指示精神,加强预检分诊,同时组织对医护人员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防护方面的培训。等家人打电话叫他回去吃年夜饭时,已经是晚上 6 点 50 分,他顾不得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在食堂简单的吃了几口又继续到办公室安排工作。他不仅负责疫情全面防控工作,统筹协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入户宣传、环境消毒、物资调配和镇党委政府联络,还亲临湖北返扬重点人群随访的一线,和医务人员一起共同奔向了这场战役最前线。指导随访人员详细调查流行病学史,了解与其接触人员情况,宣传防护知识,耐心做疏导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医生,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走在群众的前面,才能确保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 ?
与此同时,戴院长还兼任油坊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
治组的组长,每天参加镇防控指挥部的会议,及时汇报疫情防控的工作动态。如果稍微打一会囤,就会错过上级工作要求,责任告诉他,来不得半点马虎。从除夕到现在,他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辛劳过度的他腰椎间盘突出病犯了,走路一拐拐的,上下楼梯都要扶着扶手一步步艰难的走。同事看到他那痛苦的表情就让他回家休息,他笑着说:“我这点小毛病不碍事,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在家休息也不踏实呀。” ? ?
戴贤龙带领全院医务人员用自己的坚守和担当,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换得全镇人民的健康和安宁,让党徵在防控一线熠熠生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