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教授 先进事迹

时间:2019-05-13 14:4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海教授 先进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海教授 先进事迹》。

第一篇:金海教授 先进事迹

金海教授 先进事迹

2008-4-11 文字: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赵静 摄影:赵静

金海教授的事迹在内蒙古大学校园被师生们广泛传诵着,身患癌症10年,历经7次手术、2次放疗,几乎平均每年做一次手术,目前右眼眼球被摘除,右耳听力锐减,嗅觉、味觉全部丧失,身心承受着病痛带来的巨大磨难„„

与此同时,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与病魔斗争,为事业拼搏,从未放弃学术研究,从未离开教学讲台,尤其还带病坚持参加田野调查,而且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出版个人专著2部、合著12部、发表35篇学术论文,200万字。多次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科研奖项,先后培养16名硕士生,6名博士生!

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事业。他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金海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面对疾病我不低头”

金海是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师、蒙古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从1982年1月毕业留校工作起,一直从事内蒙古近现代史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第一次见到金海教授是在他的家里。前不久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的金海教授看上去精神很好,虽然右眼蒙着厚实的纱布,右脸的骨骼也有些变形,却仍然能给人留下和蔼可亲的长者印象。然而十年来的病痛,让他原本魁梧的身材变得有些消瘦。记者的到来让金海教授有些忙乱,他找出水果、饮料、糖果„„直到他认为招待客人的食品准备齐全,这才在靠椅上坐了下来,爽朗的一笑说:“你看,我现在是面目全非了,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啊。”此时,记者对金海教授的故事早有耳闻,面对这样一位优秀的教师、学者,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金海教授坐在靠椅上,右手抚在着手术伤口的部位,讲述起当年到北京求医的故事:

1999年,正在内蒙古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金海,查出了患有上颌窦腺癌,起初家人并没有将真实的病情告诉他,只是劝他转院到北京就医。当时金海只是感觉到纳闷:“一个小病为什么要到北京就医?”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经不住家人、朋友的劝说。在北京经过一番检查后,等待他的却是一份恶性肿瘤的诊断书,这无异于一张“死亡通知单”。接到通知后,金海特别灰心,“怎么办呢?”于是,他第一个想到了给他的导师齐木德道尔吉教授打电话,将病情告诉了他。道尔吉老师听到这个消息也愣住了,可能不知该说些什么,半天就只说了一句话“一定给我顶住!”。说到这里,金海教授不禁哽咽无声。他说:“听见这句话特别受感动,当我在茫茫人海中感觉特别的无奈、无助的时候,听到这句很有力量的话,就像是忽然有了依靠,有了支持„„”

得知自己的病情后,金海趁在手术前要等待各种检查结果的间隙,开始在北京几家医药书店内查询各种治疗有关耳鼻喉科、肿瘤方面的书籍,偶尔一次在一本书上他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上颌窦腺癌是在多种癌症中唯一能够治愈的。”这句话让金海看到了生的希望。提起这件事,金海教授开心地笑着说:“事后,我再去那家书店,再去找这句话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也许是看到别的什么病是可以治愈,但这在心理上却给了我一次暗示,觉得只要意识上、精神上如果不垮的话肯定能治好。”

从此以后,金海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手术、复发、再手术„„

在这期间,家人、同事、朋友,给金海的支持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关爱,使他重新燃起了求知的热情。记得在1999年第一次手术后回到家中,当时75岁的内蒙古大学原校长特布信教授,闻讯带着老伴特地赶到他家看望,鼓励他树立信心,同时也为他的病情感到惋惜:“近代史研究,我还指望你呢,结果你得了这个病„„”话只说了一半就再也没有往下说,但这句话却让金海受到莫大的鼓励。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金海教授含着泪说:“听了特布信教授的这句话我才明白,原来学校的老一辈领导对我一直寄予了厚望,怎么能因为我的这点病耽误课题的研究呢。”

“只要还能思考,我会一直坚持。”

金海所在的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这里有很多专家、学者,多少年来都是这样默默无闻,克服着种种困难潜心研究课题。这些身边的学者,用行动告诉金海“坚持,就是胜利!”。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有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郝维民,他是金海的老师、同事也是朋友,老人家已是满头白发,但是还在每日为科研项目到处奔波,不辞辛苦。就在2008年春节前夕,郝维民教授检查出了患有糖尿病,医生让他住院他不肯,是在医生的强迫下才勉强住院治疗,不到一个星期,又强烈要求出院,继续研究课题。在金海眼中这样的学者是他学习的榜样。他说:“我觉得比起那些老学者们,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大的学问。癌症虽然可怕,但是我还没有到趴下让别人每天伺候的地步,我还能吃、能走,脑子还能思考,还不至于糊涂,所以在我有生之年能干多少算多少,如果病复发了,那我就再去治疗。” 有了活着的动力,金海教授开始潜心研究自己的科研课题。

就是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他完成了博士生学业,完成20万字高水平的毕业论文,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金海教授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侵略内蒙古史》,任副主编、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学百科全书·近现代史卷》任常务副主编;2001——2004年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政策研究(1931—1945)》;2003——2005年承担完成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项目《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2001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通史》,任第六卷主编;2004年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鄂温克族现代游牧社会文化研究》,参加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清史·民族志·蒙古族篇》„„

金海教授的这些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科研奖项。他担任副主编的《内蒙古革命史》一书,曾于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图书奖等5项奖励;《百年风云内蒙古》(合著)一书于2001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蒙古民族通史》(合著)一书于2003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获得国家图书奖;《日本与内蒙古》(专著)一书于2006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金海教授被内蒙古大学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金海是好样的!”

在丰硕成果的背后,金海教授却无法逃脱疾病带给他的打击。2007年,金海的病情开始恶化,肿瘤蔓延到眼球后方,必须进行手术。这次手术,让金海的身心再次受到重创,因为手术不得不把睛球带眼框一起切除。这样,手术过后,金海的右眼没了,只留下了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黑洞„„

由于没有眼框,金海就连安义眼的机会都没有。就在此时,他的右耳听力也在急剧下降,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手术过后,金海教授心情特别的烦燥,经过医生、同事、同学及家人的与开导,才渐渐恢复过来。手术一个月后,金海教授便又开始了自己的科研工作。

在与记者交谈时,金海教授不时用手扶着右耳上的助听器,避免由于耳塞的不适引起刺耳的嗡鸣,还幽默地说:“现在跟你说话,我只能戴着助听器才能听见,不然我跟你说话只能说啊?啊?啊?”

其实,2007年的那次手术使金海的身心再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事后,记者在采访金海教授的大学同学乌其拉图时,他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强忍眼泪,哽咽着说:“去年金海已经是第七次做手术了,做完手术回来以后,他三天不吃不喝,金海的爱人也是我的同学,给我发短信说‘老乌你过来一下,金海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也不说话。’我想当时他对生命已经失去了信心,毕竟他还是血肉之躯。我去了他家,并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就是随便聊聊天,他马上就开始说话了,然后便起来开始吃饭了。可是我知道,他已经失去了味觉、嗅觉„„我觉得金海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金海教授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求知是他唯一的追求。疾病并没有压垮这样一位执着的学者。目前,他还主持1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加了2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国家《清史》编纂项目,负责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之“当代内蒙古”学科方向的建设工作,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同时还精心辅导着7名硕士生、6名博士生„„

“相信你未来一定能度过辉煌的人生。”

尽管还要承受着病痛,金海对生活的热爱却没有一丝减退。在他家的书房内,记者看到这两样两封来信。其中一封信是2006年,金海教授的专著出版,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远在吉林大学有过一面之缘并经常书信往来的老教授,并寄去了自己新出版的专著。老教授收到书和信后,给金海教授回了这样一封信:

“你邮来的书我已收到,看到你的相片及后记,为你这几年走过的道路深为佩服和欣慰。你能战胜疾病,并取得很大成就,你实在让我佩服。你的爱人很了不起,因为你的病让人害怕担忧,我和我老伴就如此,我们以为你不在人世了。我相信你未来一定能度过自己辉煌的人生。”

另一封信则是,曾经为金海教授做手术的北京协和医院的耳鼻喉科的主任,他是位60多岁的老专家,他收到金海教授寄去的2002年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关于金海的一篇通迅,回信道:

“感谢你给我寄来了好消息,为你战胜疾病、奋发向上的毅力和精神而激动,为你取得的成就而高兴!由衷的祝贺你!做为一位医生应该向你学习,努力工作,使更多的病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恢复健康,帮助更多的人在事业上和生命中创造更多的奇迹!”

金海,是位普通的学者,但他却用超人的毅力和精神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在学术界中闪耀着光辉!

第二篇:教授 先进事迹

1959年7月,24岁的吴琴瑟从上海水产学院毕业,从此投身于水产养殖行业,这一干就是40多年,一生求索,终成虾王。

一、党让我干,我就要干好!

1960年,国家要求水产科技工作者研究、培育新的对虾种苗,提高对虾产量,吴琴瑟是从事此项工作的第一批科技工作者之一。1961年,由他主要负责的墨吉对虾育苗成功,在当时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为墨吉对虾育苗成功,在我国还是首次。为此,196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广东省科技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1973年,吴琴瑟调到湛江水产专科学校(现广东海洋大学)任教。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到达湛江,他立即在市郊湖光镇料村继续进行墨吉对虾育苗中试,并很快地取得了成功,进一步提高了育苗技术,当时学校熊大仁教授赞扬道:吴琴瑟老师在对虾育苗研究工作中旗开得胜,为海水养殖攻克了人工育苗的技术难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至今,吴教授巳经成功地培育出了长毛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新对虾等六七个品种。1979年全国掀起了养虾高潮,他及时推广经验,提供技术,全面地解决了生产中的种苗存活、发育问题。为此,农牧渔业部1983年授与他科技改进二等奖。1986年,珠海市准备大力发展中国对虾的养殖,请了吴琴瑟等三人前去指导,在他的精心指导下,1987年珠海市就育出中国对虾苗3000多万尾,新对虾苗2000多万尾,不但满足了当地对虾苗的需求,还供应到了其他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珠海市授予了吴琴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取得长毛对虾大规模的育苗技术成功,他在广西进行实验,当时物质生活很贫乏,他干的是从勤杂工到科学家的活儿。1977年长毛对虾育苗成功,这在广西是首次成功,吴琴瑟立下了头 等功。回首往昔,吴教授说:那时年轻,身体也好,吃点苦不算什么,党叫我干什么,我就要干好。

二、不断拼搏,攀登科学高峰

吴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在研究对虾养殖技术,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较系统解决了8种对虾种苗生产和养成技术以及病害防治一系列问题,同时把养殖全过程技术及时推广到生产中,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在他担任全国对虾养殖专家顾问组12年期间,他足迹踏遍南海及全国沿海,亲临生产第一线指导,通过办班、编写辅导教材等多种形式,解决生产许多问题。对提高养虾产量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产生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他与有关部门及同行的共同努力,使南海三省(区)对虾养殖产量,在1990年前达不到中等省份一个省的产量,1998年起一直年产量占全国对虾养殖总产量60%以上,其中广东省养虾产量占全国总产的35%左右,农业部语:对虾养殖重点从北向南转移。因此,多种对虾育苗和养成技术被评为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对虾养殖技术推广被评为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并获得广东省政府和农业部多次的表彰奖。1993年起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发展对虾养殖中,他在国际援助中也做出了贡献,1987年被公派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讲学与指导对虾养殖生产,他指导的15个虾苗场和养成场均获得丰收,吴教授的事迹载入州府年鉴,并接到该州政府的表彰奖。2001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到斯里兰卡讲学和指导生产,获得贵国的好评。

三、教书育人,学生有出息,我就高兴

吴琴瑟调至湛江水产学院任教,曾任虾蟹类增殖学、海水鱼类养殖、组织胚胎学、海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等6门功课的主讲老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在讲台上如鱼得水。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培养出20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培训了超 10000名技术人员,同时也带出了一批硕士生。据不完全统计,在华南沿海进行虾类养殖的技术人员85%,是吴教授的学生,他们已成为生产部门的领导或骨干。面对桃李满天下,他常说:学生有出息,是我最高兴的事。他的一名学生在东京水产大学读研究生,十几个国家的学生同时参加考试,他名列第一。吴教授知道后,感到十分欣慰。教书不忘育人。92年前台湾技术人员在湛江搞斑节对虾的育苗工作,技术比较好,他们盛气凌人,看不起我们大陆的技术人员。吴教授及一些同事此时也在研究斑节对虾的育苗技术,他们不怕挫折,细致认真,很快地完善和提高了自己的技术。由我校技术人员培养出来的虾苗逐步地占领了市场。96年台湾技术人员感叹道:斑节对虾育苗这碗饭我们吃不了,湛江水产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育苗技术比我们高明,在不长的时间内,我们就要离开湛江了。果真如此,他们用旧法育苗成本高,亏损大,最后只得请我们技术人员当老师。

由于吴教授热心教育事业,刻苦追求高的教学质量,教学成果累累,1985年被评为农牧渔业部直属院校优秀教师。1994年,他讲授的《海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被评为广东省高校重点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在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吴教授将多年的研究心得加以总结,为发展我国水产事业起推动的作用,他先后独自出版《虾蟹养殖高产技术》、《鲻鱼养殖》等5本著作,与他人合著有5本著作,其中他任副主编的《虾蟹类增养殖学》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他主要参编的《海水养殖技术手册》获中国水产学会优秀科技丛书二等奖,并参加威权性丛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撰写。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o多篇。他的著作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多次被邀请国际性学术研讨会。

1999年8月,吴琴瑟教授光荣地被评为首批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他的事迹被载入《世界人物辞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

四、南方虾王与广东(湛江)国际对虾节

在2007广东(湛江)国际对虾节的展馆里,不少行内人士都争相和一位老人握手、交谈,尊称他为吴老师,他就是对虾节的倡议人吴琴瑟教授。

吴琴瑟教授经过47年的奋斗,为南方沿海地区养虾业从一片空白发展成全国的重心,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填补了南方对虾养殖史上一个又一个空白,高位池、地膜养虾成为至今国内最佳的养虾模式。南海区对虾养殖产量从1997年起至今保持全国产量的20%以上,湛江对虾养殖产量占广东省的60%,占全国的13-14%。湛江对虾养殖的发展带动了100多万人就业,展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景象。由于他常年在第一线指导,为南方沿海农民解决了无数的技术问题,广大渔民兄弟送了他一个尊号南方虾王。

40多年弹指一瞬间,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两鬓如霜。回首平生,吴琴瑟教授无怨无悔。他已把自己的人生融进了水产养殖事业,融进了年轻一代水产科技工作者继往开来的闪光青春。

第三篇:郭建教授主要先进事迹

郭建教授主要先进事迹

郭建,男,53 岁,中共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 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提名人物,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特聘专家、河北省社会管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执政党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道德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精神文明研究平台主任、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高级培训师、共青团中央志愿服务培训高级培训师、河北省“我到基层讲党章”讲师团成员、河北省“两学一做”讲师团成员、河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理事、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学科方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校突贡专家、教学名师、优秀硕士生导师、师德先进个人。

郭建教授参加工作 29 年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的信仰,立足三尺讲台,一直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工作,积极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以一个优秀教师、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以教书为己任,以育人为己责,围绕教学、科研和教书育人,真情投入,务实而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业精于勤,硕果累累

郭建教授钟爱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在教师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始终把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作为对自己的要求,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把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教学和科研上。正是凭着这种水滴石穿的“笨功夫”,使他在教学和研究上都取得了累累硕果。2008 年,他撰写的教案入选教育部“精彩教案”;2009 年他申报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研究”获教育部立项;2010 年由他作为主研者申报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彩教案”再获教育部立项。2012 年由他作为主研者申报的“高校教书育人统筹研究”获教育部重点立项。2014 年和 2015 年连续两年由他申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难点问题解答”均获教育部立项。2016年,由他撰写的“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色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被《概论》课程组首席专家陈占安和秦宣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课重点难点解析”一书收录。近年来,他勤奋笔耕,先后出版了《环境友好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系转化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成人教育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分析与设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教学案例精选与点评》《善行文

化在河北》等 7 部著作、教材,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 1 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1 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2项;主持教育部课题 5 项,主持省级课题 4 项,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科学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研究》、《城市规划》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 项,河北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河北经贸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 项。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他还积极建言献策,2012 年,他撰写的“提升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文在“迎接八次党代会,我为河北发展献一计”活动中获优秀奖;2013 年,他撰写的“中小农贸市场‘限塑难’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一文荣获“河北省第三届环境与健康论坛”二等奖;2015 年,他撰写的《关于在志愿服务条例中增加激励机制的建议》得到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主笔完成的《河北省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办法(试行)》由河北省文明委颁布,于 2015 年 12 月 1 日正式施行。2016 年 3 月 15 日,《心中有规则脚下有文明》以专家建言献策的方式在河北日报刊载。

二、严谨治学,锐意教改 他认为,“学高”方可“为师”,教师的学识魅力可以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深知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终身受益,是郭建教授一直思考并努力做出回答的问题。为了上好课,他平时关注国内外大事,收集各种最新的信息和案例,开发

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认真编写完成了超过 81 万字的立体化教案、12 万字的文本案例、31 万字的背景资料包、试题库以及课程课件库,编辑了 126 个教学视频案例。同时,他还主持完成了合计 80 多万字的三部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工作。他对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准备,反复精选案例,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力争精益求精,把每一次课都讲成精品。他说:“如果自己的课感动不了自己,也就感动不了学生。”他把“每一节课都要使学生有所收获,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作为自己教学的追求。为此,他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概论”课“四合一理论教学法”极大地转变了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收获明显,“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增强。他谈古论今、说理透彻、通俗幽默的课堂总是爆满。学生们说:“郭老师的课贴近现实、接地气,我们喜欢。”“听郭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是郭老师的课改变了我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长期的大班教学使他患上了较为严重的咽炎,上课时沙哑的声音常常令他十分苦恼,但学生却说:“郭老师,沙哑的声音中充满了磁感,我们喜欢。”以他为主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基于项目推动的全员化参与、课程化改革、制度化保障、项目化管理、精品化推进和社会化运作的“六化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消费者报》、《时代经贸》、《冀商》以及河北省消费者协会等都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都给予了关注。2013 年 4 月 16 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河北经贸大学精耕细作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主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这一成果也荣获了河北省第六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他作为主研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课题成果,先后荣获河北经贸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河北省第七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爱为师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他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对学生的严是出了名的,但学生们对此,不是畏惧,而是充满了敬意。在他任课的班级,学生虽然都领教过他的严格,但更多的时候体会到的是“严格”背后满满的师爱。他要求学生做人、做事要有底线,要有社会责任心、爱心,要勇于担当,干一行爱一行,把做人与学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进步,努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他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都首先做到,并要求学生监督。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最基本的情感投资”是他的一句口头禅。他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亦师亦友是他对每一位同学的承诺。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学生广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他们指点人生方向。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他建立了班级 qq 群、微信群,将自己的邮箱、电话公布给学生,并承诺:有问题,qq、微信在线,当时必回;不在线或邮件,三日必回;手机短信、电话,一日必回;需要当面才能说清的问题,一周内一定约谈。学生们亲切地将郭建老师的 qq、微信、邮箱及电话称之为“学生热线”。许多学生正是通过这一条条热线,架起了和郭老师沟通、联系的桥梁,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们亲切地把郭老师称作“郭哥”。许多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每逢节日总是不忘给郭老师送上一份祝福,感念郭老师对他们的谆谆教诲。他们说,郭老师就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路。

四、师德高尚、甘愿奉献 入党 30 年,他时时处处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平均每天学习工作 14 小时以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患上了糖尿病、颈椎腰椎疾病,但他从没有因病而影响教学。2010 年 6 月,他在给学生上课时,胃病复发,疼痛难忍,脸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他愣是忍着剧痛,一手死死顶住胃部,坚持了下来。课后,他甚至无力走出课堂。为了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他不辞劳苦,不顾身体多病,亲自带领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了给学生上好党课,他总是认认真真地备课,每一次备课的教案都有 3 万多字,别人只讲 1 个半小时的党课,他却要讲上 3 个小时。

在学校,他的“热心”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份内还是份外的工作,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只要有求于他,只要有困难让他知道了,他一定会不计名利得失地主动提供无私的帮助。大家都称他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活雷锋”。作为一个老教师,他甘为人梯,主动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备课,为他们传授教学经验和心得,引导他们立足课堂,带动他们开展科研,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奉献的行动,为青年教师树立良好榜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始终笃信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尽心尽力帮助学生,由此他也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与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很多学生都把他当作他们学习和人生的导师。有一次,一个学生笃信佛教的学生遇到了情感上的困惑,思想上感到迷茫,找到了他。他多次耐心细致地和这位学生进行交谈,拉家常,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开导,一点一滴的关怀下,不仅帮助这位同学正确地处理好了情感问题,而且还使他放弃了信佛,改变了信仰。最后,这位学生在毕业时,找到郭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说:“是您给了我新生,改变了我的信仰,也改变了我的一生,毕业后,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每年也都有不少学生请郭老师作为申报大学生挑战杯项目的指导教师,他也总是放下自己手头的诸多事务,不辞劳苦地悉心为学生提供指导,而每年学生的获奖报喜都是对他无私付出的最好回

报。

郭老师,不仅是一名优秀教师,他还是一名李保国式的优秀志愿者。多年来,他利用节假日义务为学生讲授党课。由于学校离家较远,自己又不会开车,他总是早上 6 点多就出门,倒几次公交,才能到学校,一天 8 节党课讲下来,已是筋疲力尽,再倒几次公交回家,到家时已近晚上 10 点。对于家人的抱怨,他总是说,入党对于学生是大事,马虎不得。在社会上,他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为社区、学校讲授党课,义务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为社会传播正能量。每年他都会报名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我到基层讲党课”志愿服务活动,他说讲党课为我发挥专长提供了机会,做志愿服务是我作为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了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在学院成立了有近百人参加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校内组织十九大精神宣讲近50 场。他个人不仅在校内义务宣讲,还积极走向社会进行宣讲,总计近30 多场。为了改善老区儿童的学习条件,帮助老区儿童克服学习困难,他还组织学院、团委、学生会和附属中学的师生积极向老区儿童献爱心,共计捐款 15000 多元,捐献各种图书资料价值2000 余元。

作为一名志愿者,他热心公益事业。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他还兼任了不拿一分钱报酬的河北志愿服务学院培训交流中心主任。为了做好志愿服务培训,他不辞劳苦地进行调研,制

定培训计划、联系师资,协调各方关系,组织开展培训。为了让培训学员满意,他每天在餐厅与教室间都要来回跑多次,在培训期间甚至一连几天住在学院,从无怨言。作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特聘研究员,他多次义务参加中志联的志愿服务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由于他的出色工作,2015 年获得了河北省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 年获评河北省李保国式优秀志愿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幸福。郭建教授的这份幸福源自于辛勤耕耘后的收获,来自于真情付出后的喜悦。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郭建教授的事迹虽不轰轰烈烈,但也催人奋进,感人至深。

第四篇:王辉教授先进事迹(共)

王辉教授先进事迹(共4篇)

第1篇:王延辉先进事迹个人先进事迹

——记建筑工程安装公司王延辉

王延辉,男,汉,48岁,高中学历,1982年参加工作,焊接高级技师,认识他的人都尊敬称他为“王大工”。

作为一名焊接高级技师王延辉同志在接到编写焊工职业标准的工作后,他深知此项工作责任的重大,由于安装公司工作繁忙,他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我加压,不怕艰苦,勇挑重担,自愿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经常加班加点熬夜,几次带病坚持工作,从无怨言。每个星期天便来到书店查看焊接相关书籍,并自费将有用的书籍买回,利用休息时间查找相关资料。

作为标准制定小组唯一一名一线专业焊工,王延辉充分利用自身高级技师的有利条件。从实际出发,把如何将标准和实际生产联系在一起作为重点,重点对实际生产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分析记录,为职业标准更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为了能够真正的让普通员工能够参与到标准的编制中来,王延辉定期对编制好的资料进行试讲,认真记录一线员工所提出的意见,并对意见进行分析。

经过三个多月加班加点的编制,在整个编制小组的努力下,焊工职业标准编订完成,在此次职业标准编制中,王延辉用他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有他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着每一个年轻人。这就是王延辉,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师傅。

第2篇:学_王辉先进事迹向学_王辉同志学_致敬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平安平淡,而过度出彩的华章往往是昙花一现。因为我追求的是点点真实自我,还原于人性本色。”王辉同事追求的真实自我,其实才是人生真正的出彩华章。

年1月26日,资源县委组织部正科级组织员、干部股股长王辉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年全县换届工作岗位上。40岁的生命在绚烂之时竟戛然而止,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思念。

王辉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宗旨,勤奋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感人形象,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党的无限忠诚。王辉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做到:

一、要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计名利。

王辉同志参加工作20年来,先后在资源县城关完小、县招商局、县农机局、县委组织部工作。他每到一处,都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敢挑重担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获得同事的好评,得到领导的认可,赢得良好的口碑。为此,组工干部要向其学_,勤恳工作,不计名利。一要注重求真务实。组工干部勇于实践,关键是要作风务实,真抓实干,把心思真正用在全心全意为民谋利上。要端正工作态度,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工作中不投机取巧、急功近利。要坚持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二要注重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决不是瞎干和蛮干,而是要弘扬科学精神、讲求科学态度、懂得科学谋划。组工干部勇于实践,重要方法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努力实现发展的全面、协调、均衡、和谐。三要注重讲求实效。发展思路确定之后,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定下来的事情要雷厉风行,部署了的工作要一抓到底。

二、公平公正,真诚对待每一位群众。

在年6月进入资源县委组织部工作之前,王辉曾经担任过教导处主任、资源县招商局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在组织部工作时,王辉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秉公办事,从不利用自己的权力谋取私利。无论是其姐姐的山林纠纷问题还是其爱人的请调报告,王辉都没有滥用自己的权利,尽管在别人看来,这些都是不影响原则的“小事”。治事理政,贵在一个公字,难在一个正字。子曰“政者正也”。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心正则公,公则不为私利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有公心在,则权色难侵。其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从,就会同事失和、上下反目、事业委顿,就会打击信心、摧折信念,就会在干部中滋生不信任情绪,助长投机心理。王辉同志毕生坚持的公平公正理念,让他赢得了百姓的心。也告诫我们每位组工干部,一定要公平公正,真诚对待每一位群众。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在。”王辉同志,一路走好,我们不会忘记你。

第3篇:王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县环保局学_王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王辉同志,中共资源县委组织部干部股股长,是资源县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年1月26日,他因连续超强度工作,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全县换届工作的岗位上,年仅40岁。王辉同志是新时期组工干部的典范,他忠诚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带病工作。王辉去世后,领导、同学、同事、朋友、邻居等数百人自愿前来为他送行。王辉同志参加工作20年来,一直党的宗旨,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年5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追授王辉同志“自治区优秀组工干部”。现对王辉同志学_体会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_王辉同志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王辉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学校、县招商局、县委组织部等多个单位工作过,他无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何种职务,都一如既往的忘我工作,埋头苦干,为资源县的发展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用行动赢得了组织的认可、同事的敬重和乡镇干部的爱戴。

第二,学_王辉同志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王辉同志深深地知道恪守原则、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他本人作为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王辉也一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要有一颗公心,要敢为好人、老实人说好话,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信条。

第三,学_王辉同志情系老百姓、乐于助人的优秀品格。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王辉对待群众始终心怀理解、关切。梅溪乡80高龄的李叙旺老人因工龄问题成了县里的老上访户。每次当李叙旺来到他办公室反映情况时,王辉总是先递上一杯热茶,并耐心解释县委的答复。王辉还与老人约定,今年春节要去给他拜年。当老人得知王辉永远也来不了了,老人惋惜的说“可惜了一位好同志啊!可惜了一位好同志啊!”

同样在同事的眼中,王辉同志为人谦和,是一位好大哥,许多曾经受到王辉同志帮助和指导的同志不愿意接受王辉离去的现实。

第4篇:王荣辉同志先进事迹王荣辉同志先进事迹

王荣辉同志生前是灵璧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局局长、检委会委员。年3月9日在参加宿州市检察机关反贪追逃会议返回灵璧途中,因遭遇车祸,不幸以身殉职。

王荣辉同志1974年11月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光荣加入共产党,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营职干部,并曾三次荣立三等功。转业至灵璧县检察院工作18年来,特别是担任反贪局长5年来,自觉践行““重要思想,“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宗旨,艰苦奋斗,勤奋敬业,执法严明,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检察事业奋斗和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多次拒绝亲友要其利用职务之便帮助提升职务、调换岗位的要求,谢绝朋友为其下岗的妻子和师范毕业的女儿安排条件优越的就业岗位,鼓励妻子自谋职业,女儿下乡教书;他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考验,爱人下岗后,家庭生活困难,靠在家编苇席、包饺子出售,贴补家用,他却上百次拒绝吃请和5万元贿赂;他心系群众,舍己助人,在自家生活拮据的情况下坚持资助家乡学校办学和贫困学生上学,使一名学生完成高中学业,考入大学;他热爱检察事业,勤政敬业,乐于吃苦奉献,常常为了突破案件连续奋战几个昼夜,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从不叫苦叫累;他执法严明,刚正不阿,先后顶住权力的干预,亲情的干扰和邪势力的恐吓,组织带领干警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83件92人,为惩治腐败犯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贡献。为此,他多次被评为检察系统先进个人,并被宿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荣誉称号,以身殉职后,分别被灵璧县委和宿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宿州市检察院和安徽省检察院分别追记三等功和一等功。

一、“两个务必“,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本色

王荣辉同志作为一名反贪局长,手中握有令人羡慕的权力,但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和人民检察官的本色,“两个务必“,却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他爱人、弟弟和侄女单位长期发不起工资,求他

调换一个好的单位,这些年也有不少人主动登门帮忙,可他都婉言谢绝了,一家三位亲人因此长期下岗。他女儿雪芳年通过考编被分配一所农村小学任教。雪芳很想留在县城工作,城关一所小学的校长也主动提出将她留在自己的学校任教,可是王荣辉同志却谢绝了。他对女儿说,和你一起考编的孩子都下乡了,如果你一个人留下来,就会被别人误认为是爸爸利用反贪局长的职权办的,影响不好,你就安心地去乡下干吧。他侄儿王超在朝阳镇政府工作十几年了,还是个科员。王超见一起工作的同志纷纷提升,就去找王荣辉,求叔叔给镇领导打个招呼。王荣辉不仅没有帮他打招呼,反而批评他说,进步是靠自己干出来的,跑官要官不光彩,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咱们绝不能干。他的一位表弟想当村干部,也来找他帮忙,王荣辉说,想当干部你就参加竞选,当上当不上要有村民说的算。

从担任反贪局副局长、法纪科长到反贪局长十几年时间里,他上有八旬双亲,下有一双儿女,仅靠他一人工资和爱人每月200多元的生活费,难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特别是1994年参加院里集资建房,欠下1.8万元债务后,家庭生活更加拮据。为了偿还债务和维持全家的生活,他爱人就靠养猪、编苇席、给饭店包饺子、做菜合挣点钱来补贴家用。他本人也常常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时间骑着自行车到饭店收泔水,到菜地拣菜叶、打猪草,到酒厂买酒糟帮助妻子养猪,到野外采荠菜帮助妻子、女儿包水饺、做菜盒。去世的头天晚上,他还在家里帮助妻子包饺子。他家几间简陋的平房内,找不出一件象样的家具。妻子、女儿没有一件时尚的衣服和首饰,连他和女儿骑的自行车也是花几十元钱在街上旧车摊上买的破车。他本人常年总是穿着一身检察制服,直到女儿年上班才为他买了一件羽绒服,他只穿了一个冬天,就去世了。女儿上初中的前两年只有一条裤子,一穿就是一星期,星期天洗洗,下星期再穿,每当同学们问她“反贪局长的女儿是不是只有一条裤子“,她都红着脸说自己“有两条一样的裤子“。一次,他老家村里的干部到家里串门,看到他一家的午餐就是一盘素菜、咸菜和稀饭、馒头,奇怪地问他,我们以为你这个反贪局长早就发大财了,你的这个局长怎么当的,中午吃这个?王荣辉回答,吃这个我吃得甜,睡觉踏实。王荣辉家庭生活清贫,却先后上百次拒绝吃请和5万元的贿赂,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和人民检察官的崇高操守。

二、心系人民群众,模范实践了人民检察官的宗旨

王荣辉同志没有利用手里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友谋取丝毫利益,却千方百记地为群众、为他人做好事、办实事。前进小学用电问题无法解决,校舍建设资金困难,他不辞辛苦的奔走协调,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在去世的头天中午,他还跟妻子要了500块钱资助校舍建设,并请来县供电局和朝阳供电所的领导,商量如何帮助解决学校用电问题。自己一家过着清贫的生活,却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干警王丽华同志因小孩入学困难焦急万分,王荣辉同志知道后,亲自和校方联系,反复做工作,使问题顺利解决,解除了王丽华的后顾之忧。他的战友武某夫妻双双下岗,孩子面临辍学,王荣辉得知后,主动登门,用自己的工资为孩子解决了学费;连续三年慷慨解囊,每年资助1000元,帮助一名叫徐桥的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业。考上大学后,他又带头捐助500元,并发动全局干警捐助其2500元学费,助其顺利走进大学校园。

三、保持一身正气,体现了人民执法者的浩然正气

王荣辉同志在执法办案中,坚持原则,保持人民执法者的凛然正气。一身正气,不怕压力,不畏邪恶。他常常干警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对得起国家发给自己的工资,不要搞权钱交易,对自己负责,对检察事业负责。他担任反贪局长5年来,拒吃请、拒说情就有数十次,拒收钱物5万多元。一名干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喝了一次“拐弯酒“,王荣辉同志知道后,立即对这名干警提出严厉批评,并责令其把饭钱补交给对方。年他办理某局一起贪污案,惊动了县里一名分管领导。这位领导打电话质问他为什么要查这个部门的人,让他作出解释,王荣辉不卑不亢地回答,因为有群众举报,案件正在初查,涉及司法机密不便解释。这位领导又令他带着卷宗前去汇报,王荣辉当即拒绝说,我只能按程序向分管领导汇报,你不是分管司法工作的领导,也没有院领导的安排,我不能向你汇报。这位领导生气地挂了电话,干警们都为王荣辉捏了一把汗,问他这件案子还查不查。他坚决的回答,该怎么查怎么查,有什么事我顶着。结果,他组织干警把这件案子一查到底。他在办理某分局局长刘某某受贿案期间,刘某某的亲属先后送现金5000元和名烟名酒,求他网开一面,他严辞拒绝贿赂,使刘某最终受到查处。年他在办理某金融单位一起贪污案时,嫌疑人托王荣辉的一位朋友登门说情,并且送来一万元现金。王荣辉当即把这位好友顶了回去;某渔业部门一名负责人被立案侦查后,先委托王荣辉朋友尤某说情,遭到拒绝后,又雇一个开摩的的人在晚上送来价值上千元的高档水产品,王荣辉第二天一大早就把礼品退了回去;他的战友张某的表嫂是某中学的财会人员,因涉嫌贪污被立案调查后,委托张某找王荣辉说情,表示愿意“花钱把事情摆平“。王荣辉语重心常地对张某说,你我都是从农村出来的苦孩子,能混到今天这个样子应该满足了,我不能有这份贪心。作为战友你能忍心让我犯错误落骂名吗?直到现在这位战友提起往事,仍然心存愧疚。年,他在办理某镇农机站站长陈某涉嫌贪污一案时,他最亲密的一位战友多次找他,说陈某是他的表弟,求老战友高抬贵手。王荣辉没有因为念及战友情而手软,终将陈某送上审判台,使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王荣辉的这位老战友也因此跟他断绝了来往。他在某乡武装部当部长的表弟因涉嫌贪污被立案查处,他主动申请回避,并要求干警不讲情面,一查到底,案件情况直接向检察长请示汇报;年,一名企业负责人因涉嫌贪污犯罪被立案侦查后,先后给他送去5000元现金,一块进口手表,均被他严辞拒绝。这名嫌疑人恼羞成怒,把电话打到他家恐吓,威胁要把他儿子扔到井里去。王荣辉同志毫不畏惧手软,坚持把案件一查到底,最终使企业蛀虫受到了法律制裁。

四、勤政敬业奉献,创造了显著的检察业绩

王荣辉同志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转业到检察院工作后自学完成了法律本科学业,凭着惊人的毅力和对检察事业的执着,刻苦钻研反贪业务,使自己成为一名反贪能手。在同腐败分子的较量中,斗智斗勇,取得累累硕果。年他接到灵璧县地税分局刘某某涉嫌受贿的举报后,鉴于举报线索模糊,查处难度大,便巧妙安排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直接接触,并运用电话录音予以固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使案件一举突破;他在办理灵璧县酒厂业务员林某某挪用公款一案时,认真审查酒厂移交的林某某涉嫌挪用四万多元的材料,通过丰富的侦查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感觉到林某某可能还有更大的经济问题,于是安排精干人员秘密进行外围调查,在得知林某某准备携款外逃的信息后,又及时安排布控,果断采取措施将其抓获,使这起挪用公款50余万元案件获得突破,林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年,他们组织干警初查县某局一嫌疑人涉嫌贪污一案,发现该局下属某防修所年1月账中一张10万元的砌块发票存在用假发票骗取公款的嫌疑。为了避免过早惊动嫌疑人,他没有直接找某防修所调查,而是带领干警到开票单位该局构件厂审查账务,查明该厂为嫌疑人开了10万元发票,并未收一分钱砌块款的事实。嫌疑人在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用假发票在防修所报销10万元的事实,却辩称这笔钱已用于公务开支和生产砌块。为了使狡猾的嫌疑人露出真相,王荣辉同志没有急于立案,而是以“违纪“为由,将这10万元暂时扣押,继续注意其动向,果然发现他暗中安排构建厂开出近10万元的支出发票,抵销假发票报销的10万元,还打一张1万元的欠条,从防修所预借1万元,用于生产砌块。王荣辉同志掌握这一证据后,果断立案,把这一案件一举突破。

王荣辉同志工作乐于吃苦,善于攻坚克难,连续作战,为了突破案件,一干就是三四个昼夜,多次累倒在岗位上,从不叫苦叫累。年一天夜间,在查办尤集粮站一把重大挪用公款案时,遭到嫌疑人的顽固抵抗。在案件久攻不下的情况下,他和干警一起同对手比意志,比智慧,终于从其狡辩中抓住破绽,发现线索,连夜找到几名证人,通过一通宵的奋战,使案件成功突破;年他立案查处了一起贪污案。嫌疑人在取保后全面翻供,并且拿出一大把餐饮发票,声称原来承认贪污的钱,“实际上是年用于公务招待了“。为了堵死腐败分子的退路,王荣辉同志连夜带着这批发票赶往南京送检,经江苏省检察院技术检验中心检验证实,这批发票均是新近伪造的,从而使这名腐败分子最终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在办理高楼医院任某等三人贪污窝案时,调查取证异常艰苦。他带领干警连续奋战三天两夜,熬红了双眼,把犯罪嫌疑人送进看守所后,他再也站不起来了,倒在车里整整睡了四个小时。5年来,他组织干警查办80多件贪污贿赂案件,每一件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每一个案子攻下来,他都累得筋疲力尽,脸变成土黑色,眼里布满血丝,可他从没有叫过一声苦累。

王荣辉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年累月战斗在反贪一线,在家里很少尽到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担任反贪局局长五年来,他几乎没有因家庭私事请过假,没有休过公休假,没有去孩子的学校开过一次家长会,爱人康翠如眼里长翳肉,已经严重影响视力,他一直无暇陪伴到医院就诊,即使自己有病也顾不上去诊治。年,他年迈的母亲患癌症在蚌埠住院治疗,他因日夜忙于办案,直到案件办结,才赶去看望。母亲去世后,他在老人坟前长跪不起,请求母亲原谅自己这个“不孝之子“。王荣辉同志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他遭遇车祸,被送进医院搭救时,成千上万人闻讯赶往医院看望,直到深夜久久不肯离去;他以身殉职后,数万群众伫立街头为他送行,在以后半个多月时间里,还有群众源源不断地到他墓前献鲜花、水果,表达自己对这位反贪勇士的怀念和崇敬。

教授先进事迹

兰辉先进事迹简介

王进才先进事迹

王瑞先进事迹

王瑛先进事迹

第五篇:刘永锋教授先进事迹

刘永锋教授先进事迹

刘永锋,男,1952年8月出生,汉族,博士,中国共产党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普通外科教研室主任、肝胆外科主任、器官移植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刘永锋教授是中国医科大学培养的第一批博士,曾获辽宁省首批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是中国医科大学首批破格晋升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现任国际肝胆胰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外科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主编、《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委、《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外科》编委、《中国实用医学音像杂志》编委等职务。

一、临床工作

从事医疗工作近30年,先后在日本医科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Flinder中心留学研修。国外学习期间,开展器官移植及胆道外科方面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掌握了器官移植相关的临床技能。回国后,利用在国外学到的先进医疗技术,开展肝胆胰外科及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在肝胆胰外科和器官移植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1992年,刘永锋教授在普外一科基础上成立了器官移植科,先后开展了肾移植、肝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以及胰肾联合移植等移植手术。目前已经由最初在普外基础上成立的器官移植科发展为国内大型综合器官移植中心之一。2002年成立了中国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同时被沈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确定为沈阳市多器官移植技术研究中心,2003年被辽宁省科技厅确定为辽宁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多器官移植中心。刘永锋教授带领器官移植科已经成功完成了肾脏移植700余例,出现大批长期存活病例,生存率达到95%以上,达到国际先进移植中心水平。并指导多家医疗单位开展了肾脏移植手术。1995年开展肝脏移植手术,是东北地区首先开展该项技术的单位,现已完成190余例,手术成功率100%,无胆道并发症、远期疗效好。“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胰肾联合移植手术,为国内完成数量最多,效果最好的移植中心,移植效果及存活率均居国内领先水平,人/移植物1年存活率达到95%以上。刘永锋教授先后指导国内多家医院开展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2型糖尿病达到胰岛素依赖期也是胰腺移植的适应证,已经得到国际的认同,更新了认识。“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首次发现胃后静脉,完成的“胃后静脉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从80年代开始,对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进行了系列深入的研究,并获国家自然基金和省市科委资助。在国内首次提出了Oddi括约肌为一受神经体液支配与调节的复杂装置,阐述了正常人的胆汁流体动力学,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指导胆道外科术式选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此项成果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展肝脏右三叶切除、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内脏大神经切除术治疗顽固性腹痛等难度大、具有创新性的高新技术。

二、科研成果

作为第一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卫生部课题1项,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1项,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1项,省重大项目2项,省市科委课题13项。获得资金200余万。作为第一者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3篇,在国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7篇,BA收录2篇,参编著作10 部,主译著作1部。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

自1992年以来,开展器官移植工作,组建器官移植科及器官移植实验室,对移植物低温分子生物学、腹腔多器官联合快速切取技术、HLA配型与移植物长期存活关系、器官保存液的开发与研制、移植免疫耐受、免疫诱导、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胰腺/胰岛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等进行了研究,得到多项基金的资助。

刘永锋教授带领课题组对移植物低温特性、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器官保存的温度、离子环境、肝脏保存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发了肾脏保存液,已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移植物原发无功能及功能延迟。器官保存方面的研究目前居国内领先水平。针对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效果良好。在临床研究方面,刘永锋教授结合国外经验及国内实际情况,改进了器官切取技术,采用的腹腔器官快速联合切取技术,减少器官损伤及热缺血时间,减少器官损伤,提高器官利用率,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应用最广的器官切取技术。开展HLA配型技术,术后实现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方案,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对病人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完整病人资料数据库,指导术后恢复,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了人和移植物的近远期生存率。

三、人才培养

刘永锋教授在积极开展科研和临床工作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培养青年人才,爱护青年医生,注重培养学科后备力量。不仅将医学专业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医生,为其创造良好的科研、学习条件,利用抄读会、研究生例会等形式增加学术交流。鼓励参加国内、国际会议、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Kenturky大学、日本熊本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香港玛利医院等多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选派多人留学。同时言传身教以其高尚的医风医德教育年轻医生。培养了20余名博士和30余名硕士。并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多次给予经济上的援助,支付学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实行科研、临床并重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临床能力强、具有敏锐科研思维的年轻学术骨干,建立了临床能力较强、科研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的学术队伍。

刘永锋教授是一名优秀的外科教授、学术带头人,为辽宁省的外科和器官移植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下载金海教授 先进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海教授 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xx教授先进事迹后感

    光环背后的教师、学者、党员 ——学习xx教授先进事迹后感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

    孔宪涛教授先进事迹

    学习孔宪涛教授先进事迹有感团委、工委小组组织青年职工学习关于孔宪涛教授先进事迹。通过学习,大家深深被孔宪涛教授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孔宪涛教授不仅是一名爱党报国的战......

    金海建筑简介

    南昌金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简介南昌金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始建与1990年,前身为浙江一家一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原在浙江承建了多项省、市重点及大型工程,并多次获得了“兰花杯”......

    金海奖学金发言稿

    发言稿尊敬的陈先生、金海恒业集团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叫徐博,来自于经济管理学院08级旅游管理专业,今天能够在金海恒业报告厅、在金海集团成立......

    牛金海个人简历[★]

    牛金海同志简历牛金海,男,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同年分配至枣庄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2......

    学习王强教授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王强教授先进事迹有感 王强,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员,出生于1970年9月,于1992年7月参加工作,在2011年被评为教授,病逝于2012年9月。最大成就:完成著作《中国共......

    学习王强教授先进事迹后感

    光环背后的教师、学者、党员 ——学习王强教授先进事迹后感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学习老教授先进事迹之后感

    学习老教授先进事迹之后感 年过八旬的退休教授周伟民和唐玲玲夫妇,他们二老致力于治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从半百之年到年过八旬,他们即便花光养老金,走遍海南岛,也要去实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