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
李河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
我校地处乡村,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家长为了使生活过得好一些,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正在上学的子女不得不托付给亲人照顾。这些子女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第一老师、第一监护人缺位,思想教育放松,家庭监护弱化,出现了思想滑坡,行为失范,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是家庭、学校、社会面临的新课题。我校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此,我们经过调查研究,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工作。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在条件极其艰苦下,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3、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富有经验的教师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把留守儿童分派给任课教师结对帮扶,帮扶教师每周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系制度。
我校每期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留守儿童占总人数比例高达35%,有的班级甚至高达45%,这为教育教学带来极大困难。通过家校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8、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利用
节日开展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暑期里,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暑假快乐周”活动,“留守儿童”在老师地指导下看书、读报、作业、游戏,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周。
9、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纳入绩效工资考核。
10、开展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留守子女的事迹困难。
针对留守子女中,家庭实在困难的学生,学校免除他们的生活费,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近年来,学校为困难留守子女免除生活费共计三千多元。学校还组织教职工为困难留守子女捐款捐物,为留守子女解决更多的困难。
11、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第二篇:李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
李河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
我校地处乡村,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家长为了使生活过得好一些,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正在上学的子女不得不托付给亲人照顾。这些子女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第一老师、第一监护人缺位,思想教育放松,家庭监护弱化,出现了思想滑坡,行为失范,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是家庭、学校、社会面临的新课题。我校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此,我们经过调查研究,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工作。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在条件极其艰苦下,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3、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富有经验的教师开
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把留守儿童分派给任课教师结对帮扶,帮扶教师每周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系制度。
我校每期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留守儿童占总人数比例高达35%,有的班级甚至高达45%,这为教育教学带来极大困难。通过家校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8、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利用
节日开展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暑期里,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暑假快乐周”活动,“留守儿童”在老师地指导下看书、读报、作业、游戏,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周。
9、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纳入绩效工资考核。
10、开展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留守子女的事迹困难。针对留守子女中,家庭实在困难的学生,学校免除他
们的生活费,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近年来,学校为困难留守子女免除生活费共计三千多元。学校还组织教职工为困难留守子女捐款捐物,为留守子女解决更多的困难。
11、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第三篇:李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李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因此,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话题,为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务之急。为了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在市教育局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人员的作用,关爱留守儿童、少年,使留守儿童少年能茁壮成长,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
1、留守儿童面大。通过调查摸底,实际上没有父母直接监护的,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共占学生总数的40%左右。这些儿童要么缺乏父爱,要么缺乏母爱,当然就极有可能性格发展缺失,尤其在对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学校、影响社会。
2、监护不能落实。大多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还有其他亲戚监护或无人监护的。出现的隔代监护产生的问题: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日子一长,孩子或多或少有过失,只要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
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产生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3、学习压力很大。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不好,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或农活忙,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也没有条件。
4、心理压力太大。这些“留守儿童”不会做饭洗衣服,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显然,对同样一个十来岁的留守儿童来说,所担当的负荷肯定是超载的。
二、措施与办法
1、学校建立和健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熊大萍,副组长:朱八斤,成员:各年级班主任。
2、建立专门档案
现在的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个别经济十分困难外,最缺的不是财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不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因此,要求每个学校以班为单位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要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3、定期召开会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而且学生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因此,要求学校或班级每学期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促使我们把握和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重心,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4、要求各班对留守儿童每学期要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地开展一些班队活动或其它课外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一些法制讲座、安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感恩教育班队活动或专题讲座等。
5、成立留守儿童课外学习互助组。
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的课外学习无人问津,放任自流,为此,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减轻学习压力,提高留守儿童课外学习的积极性,要求以班为单位,班主任负责将本班同一个自然村的留守儿童每3——5人组成“课外学习互助小组”,选其中一名学习成绩较好的为小组长,要求在每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下午放学后的4点至5点半钟这段时间,学习互助小组成员自发地集中在一同学家中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小组成员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可以看课外书籍。做完作业后,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讨论、解答作业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做到取长补短。同时,班主任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要求他们不能结伴去外面洗澡,不能打闹,不能玩有危险的游戏,并注意交通安全等。该课外互助学习小组活动应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及村委会关心下一代工作成员的不定期监督、指导下进行,要求小组长每星期一将上周学习情况向班主任汇报。
6、为了提高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能力,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全校师生成立了读书协会,举办 “读者俱乐部”,学校添置或通过多渠道获得捐书达3万余册,并添置了书架、阅览桌、椅,并配备了10台电脑,接上了宽带网,供师生在网上查阅资料用,阅览室总面积达150平方米,学生都办了借书卡,给留守儿童提供课外阅读的平台。
7、进一步开展好“校家同创”工程,召开好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访、家长热线、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摸索出一套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新路子、新方法。
第四篇:李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李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留守儿童已经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那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有爱心、耐心。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班主任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精诚所到金石为开。班主任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持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厌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准备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举办图书角、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班主任,我计划利用每周的法制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祖辈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作为班主任,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 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第五篇:李河小学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总结(模版)
2011-2012学李河小学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渴望亲情,需要关爱。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结合教育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等服务,使留守儿童能在家或在校安心生活和学习,父母在外能安心务工,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工作如下:
一、打造温馨家园,为孩子们提供快乐的活动场所。
1、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我校现有251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98名。为了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集体的温暖,学校特建设“留守之家”,并在全校举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启动仪式。
为了全面了解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和成长需求,我们分班进行细致地调查,详细记录每个儿童的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其父母的姓名、电话及打工地址、其监护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建立留守儿童个人信息卡,并汇编入册,存入档案。现在,“留守之家”存放着98名留守儿童的个人资料档案,张贴了全体留守儿童生日榜。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网,为当天过生日的留守儿童点播生日快乐歌,送去我们美好的祝愿。98名留守儿童既是“留守之家”的成员,也是“留守之家”的主人。因此,我们鼓励孩子们自己当家作主,并制定“今天我当家”管理值日表,聘请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的儿童担任管理员,负责“留守之家”的卫生、设施的管理、活动的纪律、图书的借阅与登记等。温馨家园里,孩子们互帮互爱,团结协作,亲如一家人。
2、丰富课余生活,定期开展活动。
为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每天下午第三节,是“留守之家”开放的时间。孩子们可以在活动室里尽情地看书、下棋,一起在操场上打球、跳绳、踢毽子。我们还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的兴趣爱好,特别成立了书法、绘画、手工、篮球、电子琴等兴趣小组。每周二、周四下午,由各指派专业教师进行辅导训练,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报名参加喜爱的兴趣活动。
二、教师的深情关爱,让孩子们感受温暖,享受幸福。
1、成立“3+2”模式关爱小组,组织师生结对互助帮扶活动。
“3+2”模式关爱小组,即:一名教师和一名爱心家长共同关爱三名普通生和两名留守生。学校每一位教师选择三名普通生和两名留守生进行重点帮扶,弄清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并登记入册,积极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担任留守儿童的爱心家长。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为帮扶儿童补习没有掌握的学习内容;学习之余,和帮扶儿童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寝室里,教会他们怎样洗澡、叠被子,教育他们怎样克服困难,学会自理;每年的“爱生日”当天,老师们纷纷向帮扶儿童献爱心,为孩子们赠送所需的学习、生活、文体用品,争做“爱心爸爸妈妈”。假日里,老师们和爱心家长将帮扶儿童接到家中,让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关爱。
在“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大力推动下,老师们对帮扶儿童进行入户走访,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详细做好家访手记,并与其监护人商讨措施,共同教育。
2、关注儿童健康心理,创设“心灵港湾”悄悄话信箱。
学校结合本地方特色和学生认知水平,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分低、高两个学段,每一学段分上、下册,每一册教材都融入了符合本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儿童进行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给老师同学写“悄悄话”纸条,为师生搭建起彼此了解、互相沟通的有效平台,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给予它们精神上的动力,培养他们拥有健康、阳光、自信的性格。
三、亲情互动交流,为孩子们架起一座“爱”的桥梁。
1、开展“五个一”活动,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情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结合,共同教育。为此,我们给每个留守守儿童在外打工的父母寄去“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其父母每月与科任教师联系后,了解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再通过给孩子打电话或写信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目标,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充满自信。让远在异地的父母用亲情去感化孩子,用真爱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利用班级博客,搭建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
为了更好地让留守儿童父母能及时、如实地了解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及活动情况。各班班级博客中分别开辟了留守儿童专栏,并上传本班留守儿童个人照片、信息资料及日记习作等。班主任定期将每个儿童近期好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在空间里公示出来,让老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互相进行沟通与交流。
班级博客以它自由、开放的交流方式,受到了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通过班级博客认识了孩子们,并经常在博客中给孩子们留言,鼓励他们树立理想,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们也抢着在博客中向冬青奶奶问好,给冬青奶奶送去祝福。他们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一起感受心与心的碰撞。
四、丰富的集体活动,使孩子们锻炼能力,健康成长。
1、举办留守儿童生日聚会
每一学期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一次生日聚会。多才多艺的同学们为过生日的留守儿童表演精彩的节目,学校特意为留守儿童订购了多层生日蛋糕。孩子们围坐在蛋糕周围,一起唱生日快乐歌,一起许愿,一起吹生日蜡烛,一起吃生日蛋糕,一起分享生日祝福,开心和幸福洋溢在他们的笑脸上。
2、组织一年一度的自主管理能力展示竞赛。
每一年的下半年,学校都要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自主管理能力展示竞赛。根据留守儿童年龄的大小,规定不同的竞赛项目,如:低、中年级学生穿衣服、收拾书包、系红领巾,高年级学生叠被子、烹饪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3、开展各种校内外集体活动
每学期,政教处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开展各种校内外集体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拔河、野炊、放风筝等课外活动
辛勤的努力,无私地付出,终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近几年来,我校没有一个留守儿童出现辍学退学的现象,孩子们的父母也经常在节假日归家探亲的有限时间里专程去拜访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