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谭之平同学先进事迹

时间:2019-05-13 14:5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入学习“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谭之平同学先进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入学习“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谭之平同学先进事迹》。

第一篇:深入学习“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谭之平同学先进事迹

深入学习谭之平同学先进事迹

谭之平,女,土家族,1983年出生于长阳土家自治县资丘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生活在普通农家的谭之平,家道屡遭厄运,父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母亲患间歇性精神病。16岁时,已陷入困境的家庭,又遭遇房屋倒塌。为了照顾多病的双亲,支持11岁的妹妹继续学业,谭之平在初中毕业后毅然选择了辍学务农,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割草喂猪洗衣做饭,谭之平小小年纪就担负起家庭顶梁柱的责任。2000年9月,谭之平母亲溺水去世,这给谭之平以沉重打击,但为了这个家庭,她坚强地挺了下来,入城打工、独自经营超市,通过她两年多的创业和努力,家境有所好转。谭之平始终不忘继续上学读书的人生理想,通过勤奋自学,她于2005年考入湖北职院医学分院助产班,成为一名中专生。在校期间,她成绩优异,每年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为照顾父亲和继母,同时为了家庭的生计,她把在家种地的父亲和继母接到孝感,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在孝感开了一家餐厅,边读书、边创业,挣钱交学费、养父母,以一双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2006年底,通过湖北省非师范类五年一贯制高职考试,谭之平成为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全日制大学生,她勤奋学习,刻苦用功,每学期期末考试各科成绩都名列班上前茅,她以阳光般的感恩心态和最朴素的善良对待身边的人,热爱公益活动,坚持课余时间到当地福利院、精神康复医院做义工。2007年10月,她和同学一道组建了湖北职院义工社,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谭之平都到福利院、精神康复医院帮老人、病人洗头、洗脚、剪指甲。谭之平同学孝老爱亲、自强创业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在广大青少年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谭之平同学曲折求学、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是全省高校大学生学习的楷模。为表彰谭之平同学的高尚精神和先进事迹,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厅决定授予谭之平同学“湖北省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全省高校大学生要学习她自立自强、创业求学的拼搏精神;学习她敬老行孝、感恩奉献的传统美德;学习她直面困难、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学习她发奋读书、立志成才的执著追求。各高校要把谭之平同学的感人事迹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教材,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自立自强 感恩奉献

——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大学生谭之平

这是一个来自山村的土家族大学生,乐观而坚强,在她的人生字典里,很难找到家庭变故的悲伤和曾经的苦难。她用打工、创业、自学这把宝贵的钥匙,打开了通往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求学之门,在孝感这座中华孝文化名城的热土上,一次又一次地把孝亲敬老的感恩旋律奏响。她,就是“孝感市第四届十大孝子暨孝老爱亲楷模”、“湖北省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金奖获得者、“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谭之平。

求学:六年打工创业铺路

只要心中有理想,路,就会在脚下延伸。谭之平的生母去世前,曾嘱咐她学医。知识改变命运,上大学是谭之平魂牵梦萦的理想。

谭之平的上大学之路,走了六年。

谭之平两岁时,母亲因工伤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病情时好时坏,无法根治,本来贫困的家庭,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谭之平懂事较早,没有较多地分享童年的欢乐,却较早地品味了生活的艰辛。十岁左右就开始帮着在地里干活。在母亲病情发作时,谭之平常是无微不至的照料。1999年初中毕业后,谭之平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当她还没有来得及把升学的消息告诉父母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她家的房屋在一次山村的地质灾害中垮塌,全家只能借宿在邻居家,谭之平的母亲病情发作溺水去世。一个完整的家变得残缺不全。

9月1日,是长阳一中开学的日子。连续三天,人们发现,一个女孩在学校门口沉思、徘徊。

谭之平是多么想上学啊!可是,父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重体力活,面对有病的爸爸和还在读小学的妹妹,谭之平梁泪作出了选择:停学。

停学后的谭之平承担了家务和田间农作,还养了几头猪。她在日记中写道:“苦难是挂在脖子上的一把钥匙,当生活关上一扇门时,总会有另一扇门打开”。

为了挣钱补贴家用,她来到长阳县318国道边的一个百货店打工,成为一名“打工妹”。打工一年多,谭之平摸索出了一些经营之道。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未来。2000年正月初八,积雪满山,寒风刺骨,谭之平扶着父亲,走出山村,揣着两年多省吃俭用的积蓄,加上借款共2万多元,到汉口火车站附近开了一家超市,全身心扑在超市经营上,靠薄利多销、周到服务打开局面,到2005年,超市资产达9万多元。2005年7月,谭之平回到了山村,带着六年来的积蓄和伴了她六年的一箱书。六年时间,新书被翻看成了旧本,见证了她在灯光下苦读的日日夜夜。这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家里盖起了砖瓦房。每天清晨和黄昏,在村头的山坡上,她在眺望前方。

前方的路在哪里?初中同学大多结婚了。谭之平一直不忘母亲生前说的话:“你以后要回学校读书,能学医最好”。

谭之平作出了一个令亲友吃惊的选择:上学。她想学医,为像她母亲、父亲那样患病的人带来健康和欢乐。通过勤奋自学,她于2005年顺利进入湖北职院,成为助产二班一名年龄最大的学生。求学期间,谭之平支持父亲再婚,并特意请假回家帮父亲张罗婚事。为照顾父亲和继母,同时为了家庭的生计,她把在家种地的父亲和继母接到孝感,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在孝感开了一家餐厅,边读书、边创业、挣钱交学费、养父母,以一双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2006年底,通过湖北省非师范类五年一贯制高职考试,谭之平成为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全日制大学生。

孝亲:带着父亲和继母上大学

2005年8月28日,湖北职院的槐荫清凉、桂花正香。谭之平来到孝感,上午办完报到手续。下午,她就来到离湖北职院还不到一里路的董永公园。

孝感被国内外朋友誉为“中华孝都”,董永公园是孝感城区的中华孝文化主题公园之一。谭之平在董永公园里,寻找着、游览着千百年来的关于千古孝子董永美丽传说以及黄香、孟宗的故事。她在思索和品味,孝感这座中华孝文化名城的魂魄和魅力所在。

谭之平在班级第一次班会上说:“来到孝感,到湖北职院求学,是人生最有意义的选择和机遇”。谭之平对孝感这座城市十分认同,她在心里早已接受了这个民风纯朴、孝子辈出的地方。在湖北职院就读期间,她是班上最勤奋、最刻苦的学生。她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生活十分俭朴。

班上开始评助学金了。每次评助学金时,室友推荐谭之平拿助学金。作为团支书的谭之平,找到班主任,说自己家里情况较好,把助学金让给其他同学。

其实,此时谭之平的父亲风湿病又犯了,继母也患有乳腺增生的疾病。

周飞是谭之平的室友,睡上下铺。周飞回忆说:“谭之平谈心时常讲,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就不可能来到湖北职院深造。助学金、奖学金是政府给的,有什么困难自己扛,不要给政府添麻烦”。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谭之平在课余时间在食堂打工、当家教,用自己的双手支付在校期间的开销,她把节余下来的钱还积攒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寄回长阳的家。

百善孝为先。倍尝了人生艰辛的谭之平十分看重亲情。生母已逝,父亲病弱,妹妹还小。谭之平对于父亲的重婚选择十分理解。对于继母,谭之平用那份善良的感情,从来都把她当生母一样对待。课余时间,谭之平经常给家里写信、打电话,对继母嘘寒问暖,在电话里叫她“妈妈”,详细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孝感与长阳相距甚远,回去一次不方便,为了给父亲治病,谭之平定期买药寄回家,寄药时,她不忘捎上一些营养品。谭之平以一种对长辈的敬重、关爱和孝道,抹平了代际的沟痕,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为人之女,当尽孝道。父亲和继母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为减轻家中经济压力,方便照顾父母,为给父母治病,谭之平把父母接到了孝感。

经常在餐馆勤工俭学的谭之平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何不在孝感开一家餐馆?既能解决父母亲的生活问题,也能让父母亲在自己身边。谭之平把这个想法向班主任作了汇报,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于是,在湖北职院求学的第一个暑假,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谭之平用打工积攒起来的钱,在学校附近选了一间铺面,稍作了装修,添置了桌椅。“土家女餐厅”就这样运转起来。餐厅大半的事情都由谭之平打理,为了进便宜菜,谭之平每天半夜三点多就起床,一个人去孝感市孝南区新华街沙沟蔬菜批发市场,出门时轻轻的开门关门,以免吵醒父母亲。白天六节课,谭之平从不旷课。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下午5点至晚上7点,她都在餐厅帮忙打理,端菜、洗碗、打扫卫生等等,下晚自习后,她在餐厅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

“土家女餐厅”开业期间,谭之平的成绩没有下降,每学期成绩排名都在班上前三名,她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并获得奖学金。

感恩:福利院的爹妈们

孝的本义是“善事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仁孝的涵义。中华孝文化在当代的形态之一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格,一种能力,谭之平以感恩之心谱写仁孝之歌。

谭之平在日记本中写道:在湖北职院,学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湖北职院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开展感恩教育,我受到了中华孝文化的熏陶,是中华孝文化在我心中植下感恩的种子。

谭之平,这个较多地承担起生活重担的女孩,这个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相反,她感激生命,感谢苦难,感恩生活,总是以阳光般的感恩心态和最朴素的善良对待身边的人。同学有什么困难,她能慷慨解囊;同学学业上有什么问题,她乐于释疑解惑。谭之平知道,付出,才是生命的意义;善良,才是生命的本色。她助养了一名腭裂残疾女婴小惠,还帮小惠联系了“美国微笑列车”分部、国际爱婴医院——武汉市第161中心医院,让小惠免费接受手术治疗。她的行为也感动、影响了她周围的同学,周围的同学学习更加刻苦起来,生活更加俭朴起来。谭之平和她的同学们经常到孝感市福利院,履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感恩诺言。

孝感市福利院70多岁的王大妈逢人就夸:谭之平是她的好闺女。其实,称谭之平为“闺女”的大爷大妈有七十多人,他们是孝感市福利院、孝感市康复医院的老人们。

在周末和节假日,谭之平几年如一日经常组织同学到孝感市福利院、孝感市精神病康复医院等地,打扫卫生,清洗衣物,帮老人、病人洗头、洗脚、剪指甲,班上的文艺骨干还给老人们送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和欢乐。2007年中秋佳节,谭之平用省下来的钱,买了70块月饼和70根香蕉,与同学们一道去看望孝感市福利院、孝感市康复医院的孤寡老人,从一楼到三楼,他们用月饼和香蕉,连同一颗赤子之心,一同送到每一位老人的手中。

更多的同学自发地集聚到谭之平的周围。2007年10月,谭之平整合湖北职院义工资源,成立湖北职院义工社,她把孝感市奖给她的孝子奖金1000元钱捐出来,发起成立湖北职院感恩文化基金,以团队之力、基金渠道,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分享资助和阳光,让社区的贫困家庭分享社会的温暖。目前,湖北职院义工社注册会员达5213人,工作的领域和内容拓展到义务家教、科技下乡、老年护理、结对帮扶残疾家庭、家电维修、节约资源W、环境保护、心理咨询、义务导游、文化进社区等。她发起成立武汉城市圈义工联盟,任秘书长,吸收了多所高校的义工组织积极参加。

谭之平“结对”帮扶了杨春平残疾家庭。杨春平腿部残疾,妻子和儿子都是弱智残疾人。谭之平经常到杨春平家看望,补贴其生活家用。2008年5月18日,谭之平把杨春平全家接到湖北职院,湖北职院义工社与孝感市残联联合举办了全市“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的运动会,杨春平全家感动得热泪盈眶。曾获湖北省外国专家编钟奖的湖北职院外籍教师舍尔曼,十分认可、赞赏谭之平的孝道。她俩成为好朋友。2008年3月,舍尔曼回美国时,谭之平把《中华孝文化》一书赠给舍尔曼,舍尔曼说,孝文化这本书是最珍贵的礼物。

谭之平事迹见诸媒体后,社会各界给她来信来电,有大学的同龄人,有失足的青少年,有下岗职工,她一一回应、回信,分享乐观心态的阳光和感恩实践的体会,一封封回信、一个个回电,就是一粒粒感恩的种子,植入更多同龄人的心田,把孝亲、自强、创业、感恩的旋律在省内外奏响。

反响:自强奉献的典范

谭之平以乐观打动人,以爱心感染人。了解到谭之平事迹的大学生们纷纷感叹,想不到开朗、热情的土家族姑娘竟有如此苦难而自强奉献的经历。

湖北职院外语系学生、湖北职院义工社副社长孙火丹说,谭之平总是很开朗、爱笑,她那种在困境中不言放弃的韧性,那份乐观向上努力不懈的执着,充满了撼动人心的力量。医学院学生李明说,我们要学习谭之平的孝心、热心、爱心,更要学习她身上那种自强自立的精神。

湖北职院护理系涉外护理2007级的李梦婷是湖北职院义工社副社长、武汉城市圈义工联盟副秘书长。“社员们都把谭之平叫谭姐。她有过苦难的经历,却富有孝心、爱心和感恩之举。四川汶川大震后,她马上拿出500元捐给灾区,在她的带动下,湖北职院义工社共捐款5.3万元给地震灾区”。

三峡大学学生丁于洲在寄往湖北职院的信中说:“谭之平的事迹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同风雨搏击”。武汉工程大学学生龚海峰也致信谭之平说:“最让我感动的是你在困难面前没有消沉,而是主动承担责任并积极行动,迎来人生新的起点”。随着湖北职院义工社的影响不断扩大,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学生纷纷来到孝感,学习湖北职院义工社的活动经验。

湖北职院党委书记张盛仁说,谭之平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社会、以坚强的品格应对困难、以端正的态度修好学业、以求索的精神不断创业,其“感恩、忠诚、责任、奉献”的品质,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著名学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玉堂说,谭之平的事迹令人感动,令人震撼。谭之平的事迹有四个鲜明的特征,即孝老与自立相统一、孝亲与创业相统一、孝亲与自强相统一、孝亲与感恩相统一。谭之平的人生轨迹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人人都可走向成功。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原宣传部部长张昌尔、中共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中共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栾春海等先后就谭之平先进事迹作出批示。罗清泉同志在批示中指出,谭之平的这种精神应发扬光大。张昌尔同志在批示中指出,谭之平同学曲折求学、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事迹令人感动,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2008年6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发出鄂高工委[2008]17号文件,授予谭之平同学“湖北省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8月25日,教育部发出教思政[2008]10号文件,授予谭之平同学“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藉此表彰和号召学习谭之平同学先进事迹。今年除夕之夜,谭之平同学以全国道德模范的身份受邀参加了央视春晚。

第二篇: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主题: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同志正满怀豪情、意气风发,奋力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为大力表彰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郑德荣等7名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要像他们那样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像他们那样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爱党、信党、护党、为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像他们那样勇于担当作为,始终坚持实践实干实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要像他们那样践行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像他们那样坚守道德操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带头弘扬清风正气,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第三篇:“全国优秀大学生”程威同学事迹材料

附件:1.“全国优秀大学生”程威同学事迹材料

“学业可以再补,母亲只有一个”

《 中国青年报 》(2012年11月12日05 版)

本报武汉11月11日电(记者甘丽华)“我不能减轻她身体上的疼痛,但我能陪着她,尽量减少她内心的孤单和面对病魔吞噬生命的心理煎熬。”从打工救母到背母上学,再到休学陪伴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湖北文理学院大二学生程威交出了一份问心无愧的人生答卷。

程威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5岁时父亲因煤矿事故而遇难。母亲王小红一人拉扯他长大。10年前,家里的土房子因破旧不堪而在风雨中倒塌,没钱建房的母子俩只能租房或寄住在亲戚家,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漂泊。

2010年10月,在武汉打工的王小红被检查出患了宫颈癌,当时癌细胞尚未扩散,需要立即手术。但考虑到儿子即将高考,又想多挣些钱,王小红拒绝手术并坚持打工,直到两个月后病情加重才回家乡住院接受治疗。此时,她依然向程威隐瞒着病情。

高考结束后,从亲戚口中追问到母亲住院缘由的程威,为了挣钱筹集治疗费用,到河南一个工地做搬运工。

2011年9月,程威被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录取。到校办理完入学手续和助学贷款后,程威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把妈妈“背”了过来,边上学边打工边照顾妈妈。

今年9月,开学没几天,王小红突发高烧住院抢救。医生告诉程威,治疗已经难起作用,基本到了临终关怀阶段,建议他将母亲带回老家,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学业关系到自己的前程,程威也曾为此纠结。“学业可以再补,母亲只有一个”,他最终决定休学,陪伴病重的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因为年轻时就失去丈夫,加上身体的病痛,王小红的脾气很不好,有时候更像个孩子,要求儿子时刻陪在自己身边。程威默默承担了一切,郁闷的时候就出去走走,孤单无助的时候就给同学打个电话。更多的时候,他都顺着母亲,因为他深深理解母亲强烈的求生欲望。11月1日晚,王小红离开人世。办理好母亲的后事,程威重新回到校园,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他新的努力目标。

为表彰程威的自强精神和高尚品德,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程威“全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并召开程威先进事迹座谈会,号召全省青年向他学习。

湖北90后大学生程威休学侍母感动荆楚

2012年11月05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母亲的病,让他挑起家庭的重担

“我走后„„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11月1日19时14分,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民医院,王小红对儿子程威交代完最后的遗言,溘然长逝。“妈妈!妈妈!”程威痛哭着,却再也挽留不了妈妈。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90后大学生程威却用真情打破人们的偏见。一年前,刚上大学的程威背着病重的妈妈来到湖北文理学院,边上学,边打工,边照顾妈妈。一个月前,妈妈病危,程威请了长假,日夜陪在妈妈身边,“她要走了,我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只想用我的爱减轻她的痛苦。”

1992年出生的程威,是湖北文理学院2011级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他5岁丧父,家庭的重担全落到母亲王小红肩上。程威刚上小学时,王小红就外出打工了。

2010年,在武汉打工的王小红被查出患上宫颈癌。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王小红拒绝手术,继续在武汉打工。两个月后,王小红的病情加重,再次检查结果已是宫颈癌晚期。

在医院里,程威看见母亲全身发黄,身上插着各种仪器„„怎么办?坚强的程威从打击中清醒过来,立刻全力投入到对母亲的照顾中。别人高三时都一心一意学习,程威却每天奔波在学校与医院之间,他说:“看书累了就把帮妈妈揉揉肩当成休息,做家务累了就把看书当成休息。”

家里的1万多元存款很快就花完,高考前夕,程威已经满脑子想着如何挣钱让母亲继续治疗。高考结束后,他到安徽阜阳打工,每天工作11个小时,挣100多元钱。

爷爷程华宝说,别的19岁的孩子还在向家里伸手要钱,但程威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打工挣钱了。

面对艰难的生活,他仍然保持乐观

程威考上了位于襄阳的湖北文理学院。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犯了难:“我如果上学了,妈妈怎么办,谁来照顾?”程威决定:背母上学。去年9月7日,他租来一辆大货车,背着母亲上了车,把母亲安顿在之前租好的屋子里。

为了挣钱又不影响学习,程威到学校食堂打工,端盘子洗碗,每月可以挣100元,一日三餐免费。

打工收入微薄,为了支撑母亲的医药费和生活费,程威极尽节俭。为了节约3元的车费,他经常从县城走20多公里回盛康镇。去年底,母亲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准备好一天的饭菜,然后出门打工、上课。

面对艰难的生活,程威却依然乐观。在同学眼里,他是一个爱笑的学生,入校半年校方都不知道程威的家境。“他的坚持,让我们心痛。”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汪云说,学校知道程威的情况后,两次为他捐款近万元。

休学侍母,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今年9月,程威大二开学没几天,王小红突发高烧住院抢救。“我要陪母亲走完最后一程。”几天后,程威向学校提出休学,陪伴病重的母亲。

每天清晨,母亲还在睡觉,程威就悄悄起床为母亲煮面条。母亲吃东西身上会疼,他就一口一口地喂。

人病了心情差,程威常常受到母亲责骂,但他总是保持笑脸,哄妈妈开心。有时候觉得委屈,他会找一个没人的角落痛哭一场,调整好心情再回到病床前陪妈妈。

经谷城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安排,当地医院为程威母子腾出一间病房,并免除了他们的医疗及生活费用。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谷城县盛康镇捐赠了6000元,湖北文理学院师生捐款2万多元,社会捐款已有10多万元。湖北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共青团襄阳市委、谷城县委县政府等纷纷派专人上门慰问。

“你放心,对我有恩的人,我都记着„„”在母亲的最后时刻,程威凑近她的耳朵,大声告慰。

襄阳90后大学生程威休学侍奉病母真情感天

发布时间: 2012-10-26 06:38 来源: 荆楚网

图为:程威给母亲喂面条。(楚天快报记者 卢亚明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陈鹏 通讯员 潘阿文

端着一碗煮好的面条,程威来到妈妈王小红的面前,“今天是重阳节,没什么好吃的,下碗长寿面,祝您长命百岁。”病床上的王小红勉强撑起身子,端过面条吃了两口,眼泪潸然而下。

程威是湖北文理学院大二学生,他5岁丧父,去年母亲又被诊断出子宫癌晚期。他曾经打工挣钱给妈妈治病,又带着妈妈上大学,如今暂停学业,只为送妈妈最后一程。

多舛的人生

1992年,程威出生在谷城县盛康镇一个小山村里。为了挣钱,父亲去外地的煤矿挖煤。1997年,灾难突然袭来,煤矿塌方,父亲遇难。

父亲离世后不久,一场暴雨又将家里的土屋冲垮。王小红和幼小的程威只能租房或寄住在亲戚家。2001年,妈妈去武汉打工,程威从小学就租房生活。

2010年10月,王小红感觉四肢无力,检查显示,她患了宫颈癌,但癌细胞尚未扩散,需要立即手术。考虑到儿子快高考了,又想多挣些钱,她拒绝手术,返回武汉继续打工。两个月后,王小红的病情加重,只好返回谷城,住院接受治疗。

在程威的追问下,二姨说出了妈妈的病情。程威不敢相信,他赶赴医院,抱着妈妈嚎啕大哭,“妈妈,你不要担心,一切有我,一切有我。”

去年高考完后,程威经亲戚介绍,赴安徽打工做搬运,每天能挣100元左右。9月,程威到湖北文理学院入学,办理了助学贷款。安顿下来后,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把妈妈接过来,边学习边照顾妈妈。

不久前,王小红复诊后,医生告诉程威,治疗已经难起作用,基本到了临终关怀阶段,建议他让母亲出院,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程威决定,暂停学业,带母亲回到老家,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艰难的照顾

23日上午,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走进程威的住所,记者还是感到震惊。

这是盛康镇上一处近乎倒塌的平房,有2个房间漏雨,一年租金只有1500元。进门的房间堆着行李,很多包裹还没打开;旁边的房间是妈妈的病房,王小红躺在床上,身上盖了几床被子,昏暗的灯光下,一部过时的手机放在她枕头边,响着音乐。这里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有的房间连电灯都没有,这部手机是唯一的现代化产品。“知道妈妈是癌症晚期,房东都不愿意租房给我们,找了好久才找到这里。”程威告诉记者,这个房子已经四五年没人住了,他和二姨、二姨的儿子3个人打扫了两天,才稍微干净一些。“条件是不好,但能租到房子,我已经很满足了。”

程威每天早上5点起床,准备一天的饭菜,放到母亲旁边。喂母亲吃完早饭后,他赶到县城的肯德基打工,中午又赶回家喂母亲吃午饭、伺候上厕所,洗好碗筷后,再返回县城继续上班。“家里很早就没钱了,还好学校上月募捐了6000多元,现在所有钱加起来不到一万。”走进厨房,只见青菜和面条,旁边的一块肉还是头一天来采访的记者买的。为了节省3元钱车费,程威每天上午步行20多公里去县城打工,晚上又走回来。

人病了,心情就差,程威常常受到母亲责骂,比如说他炒菜放的油少,不好吃。多数时候,程威都会保持笑脸,哄妈妈开心。有时候觉得委屈,他会找一个无人的角落痛快哭一场,调整好心情后,再回到病床前向妈妈认错,陪妈妈聊天。

社会帮助纷至沓来

得知程威的经历和困难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

盛康镇镇长刘凯为程威送上4000元慰问金,并承诺解决其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23日下午,在镇里帮助下,王小红住进了镇卫生院,医疗和住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卫生院承诺住院费全免。

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品胜当天给程威送上院里的2000元慰问金,表示将组织专业课老师为他补课,并将他的情况上报学校,未来学校还将对他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第四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左相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左相平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老厂镇中学杜荣畅

2011年12月12日,学校组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左相平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学习左相平老师,就要学习他扎根山村、无怨无悔、奉献教育、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奉献者;学习他严于律己、扶贫助困、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学习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高尚品格,做奋发有为的进取者。通过学习,使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左相平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感触颇深。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又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我也要做有心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生,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在做人方面我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

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在工作中真正做“三平教师”,并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扎实工作,认真阅读教育类杂志,不仅给与自己正确引导,而且能使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准时参加课题组学习,积极参与学习与讨论,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取长补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将学习和教育活动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做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做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积极追求。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许多牢骚和抱怨,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

做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责任心,爱教育事业,最终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每一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有无私的爱,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拥有自己的信念,把“三平”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满腔的热忱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从而不负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第五篇:学习曾馥平同志先进事迹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6月21日我们系学生党支部组织观看曾馥平同志先进事迹主题情景报告会。通过对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广西优秀共产党员曾馥平的先进事迹的学习,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么曾馥平同志就像是那水一样流向偏远山区的环江滋润了一方的百姓。18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环江扶贫攻坚一线的精神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与百姓同吃同住,那种深入百姓贫苦生活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曾馥平同志凭借着自己的一份热爱与责任,十八年来扎根基层,十八年的青春流逝,一步一个脚印,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发展,走在科技扶贫的探索之路。他在人民心中种下的不仅是绿色,更是希望与财富。他“一路风雨兼程,一路踏歌而行”。他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的使命,时时刻刻以一名共产党的标准和要求来衡量自己,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中,这就是最生动的实践。他说,正是在党的培养下,他才有了实现自己人生的舞台。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同样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不仅要学习曾馥平同志先进事迹,更重要的事要把这种崇高的精神化为动力,立足岗位,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服务基层。要向先进看齐,更加勤奋的工作。我们要学习他躬身做事,脚踏实地,以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奋战在扶贫第一线,让民生阳光照耀贫困人群的实践精神;学习他孜孜不倦,敢于超越,以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力量,为扶贫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和无穷激情的奉献精神;学习他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以创先争优精神,在穷乡僻壤坚守18年的坚韧精神。

观看了他的报告后,发现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如不管我们处在什么岗位都可以奉献的,除了要回学习之外,还要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里需要帮助,我们就应该积极响应。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顾全大局,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舍小取大。同时,作为党员,我们更应该有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现在很多党员入党后纪律散漫、精神懈怠、意志薄弱、后劲不足,再看看曾馥平同志,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勇气、恒心、毅力,我们还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那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一心一意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他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党员的我们更要以曾馥平同志的事例来鼓励自己,以他的行动来时刻鞭策着自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一步明确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努力为以后打下牢固的基础,争取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

政法系综文101班党小组 2012年6月21日

下载深入学习“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谭之平同学先进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入学习“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谭之平同学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