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先争优”非常时 抗洪抢险第一线
2010年8月20日16时始,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来,五龙背镇洪水暴涨,水势凶猛,来不及泄洪的山水,越过洪沟,村屯的河道改道,房屋进水,农田被淹,镇区的洪水已接近堤防的围堰,坝体有几处被冲刷的几近消失,随时有溃堤、垮坝的危险…… 五龙背告急!
“创先争优”非常时 抗洪抢险第一线
夜黑如漆,大雨滂沱。面对洪涝灾害,五龙背镇党委书 ——五龙背镇党委书记宋林抗洪抢险先进事迹
记宋林一面组织、指挥全镇干部职工抗洪救灾,一面深入受灾区域,组织、转移、涉水施救受困群众。在抗击洪灾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始终挺立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的深刻内涵。
汛情就是命令
2010年8月20日16时,身为五龙背镇党委书记的宋林同志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防汛应急预案,采取领导包村、包社区的方式,各司其职,第一时间迅速转移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宋林的直接指挥下,五龙背打响了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抗洪攻坚战。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展开了一场保护生命、保卫家园、抢救财产的抗洪抢险大决战。
8月21日凌晨1时,当宋林与救援人员顶雨奔走在五龙
背镇通往孙家村的主干道视察险情时,办公室求救报告传来:新康村4组20多名村民被困。得到消息后,宋林、孙海随区长于春明紧急赶赴重灾区新康村,在现场发现被困村户已被洪水围困。微弱的灯光下,村民们蹲在房顶挥动手臂大声呼唤。通往被困村民的道路已成为一片汪洋,雨势越来越大,车辆根本无法前行,救援工作刻不容缓。经过紧急磋商,宋林和镇长孙海决定一同去附近的施工现场借来铲车,将附近几棵大树铲倒,架起救生通道。随后,采用吊车吊钩砸碎玻璃,筑起了一条通往乡亲的生命“桥梁”。此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前去救援村民,而宋林一把抢过镇长孙海手中的绳子,“我水性好,比你们重,我先上”,就这样宋林第一个跳进了不知深浅的洪水中,此时水已没过胸口。当宋林步履艰难的来到被困老人屋前,发现该户房门紧闭,被困老人因长久受困,加上一天未进食,身体十分虚弱,神志已经不清,对施救人员的喊话无法回答。此时洪水已没过窗口,而且还在继续上涨,情况十分危急!见此情景,宋林踢开房门,低头潜水钻入屋内,直奔受困老人。而后,宋林凭借着自己宽厚的臂膀,掺起老人,同几位党员干部拽着绳子,一步一滑的踩着树干把老人送到了安全地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奄奄一息的老人成功救出。当老人声泪俱下地表达对他的感谢时,却发现宋林又再次投入到了抢险的第一线。
事后,同行的施救队员“责备”宋林:“你是镇党委书记,你应该在岸上指挥,不应该下水救人,万一出了什么事,谁来指挥抗灾,我们又怎么向……”没等说完,宋林应声打断,用沙哑的声音回答道:“在群众危难时刻,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镇党委书记,如果我不先下水救人,就不配当这个党委书记!”
安全就是责任
从7月19日至8月22日,丹东市经历了五轮强降雨的袭击,其降水频率之密、汛情叠加之险、防洪压力之大乃是前所未有,作为此次抗洪抢险的重中之重,宋林已有数天不眠不休,他以“第一时间安全解救出受困群众”的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顾不上个人休息和安危,也顾不上自己的家人和亲人,和镇、村、社区干部飞快地跑向村子,唤醒防汛意识薄弱的群众。村民对河水上涨的场面已司空见惯,似乎并不紧张,有的灯亮了又熄,有的出来了又走回去,有的叫了好几遍也不见应声。宋林心急如焚,他深知肩负的担子有多重,丝毫不敢马虎。他来回穿梭于村民镇户之间,奔走在崎岖不平的河道两岸,深一脚,浅一脚……他搜救被困群众,嘘寒问暖,安排好所有受困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医疗问题。人们都不晓得他这一个多月来睡了几个小时,因为除了开会、打电话部署抗灾工作和吃饭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或搜救受困群众,或给被困群众送水送食物。为
了使自己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衣服兜里除了一直在工作的电话外,还有一包支撑自己继续前行的香烟……
在此次抗洪抢险过程中,五龙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与向上,全体乡镇干部不眠不休,及早部署,靠前指挥,团结齐动,上下合力,共同奋战,筑起抗洪抢险最坚强的防线。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五龙背政府人民众志成城的丰碑。全镇共紧急转移安臵群众3200余人,集中安臵1600余人,解救被困群众600余人,设立临时安臵点7个,每个安臵点都派专人负责群众的日常生活保障。并由镇政府共出资解决集中安臵群众的生活。8月20日傍晚,荒湾村的堤坝出现险情,在不断增高的洪水的压力下,极有决堤的可能。一旦溃堤,塌方的泥石流就会冲入村内,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宋林立即抽调4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抢险队分成两组冒着瓢泼大雨赶到现场,一组进入村内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撤离,一组带领群众用麻袋装泥沙填补堤坝,前后共填补了1000多麻袋泥沙,一直奋战到凌晨两点。第二天一早,抢险队再次对堤坝进行全面加固。宋林在危机时刻,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群众抗洪抢险的主心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在滚滚洪流中,成功转移受困群众,最大程度地减少财物损失,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时代新要求。
危难彰显风采
暴雨过后,被浸泡过的五龙背镇千疮百孔、一片狼藉。留给五龙背镇居民的是冲垮的桥梁,倒塌的房屋,损毁的良田和上百吨的淤泥。五龙背是此次降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21日降雨量达到474毫米,是以往年降雨量的一半,是五龙背地区近50年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强降雨造成多处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受灾面积50平方公里,涉及6个村、3个社区,受灾人口3.2万人紧急转移安臵3200人,集中安臵1600人,6000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20487.91万元。
如今的宋书记更忙了,屋子里坐满了一批批受灾前来上访的村民,宋林耐心细致的接待每一位受灾的村民,“家里损失大不大?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宋林问的认真,听的仔细,记得详尽。他说,财产受了损失不重要,最紧要的是人身安全。只要有人在,什么都可以从头再来。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再大的灾难和困难我们都能战胜。党委、政府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同时,宋林叮嘱当地党员干部,首先要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尽快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及时组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抗灾自救,重建家园。洪水刚刚退去,镇政府就雇用挖掘机、铲车等运输车辆和大型机械30多台,在一些主要交通道口抢修水毁道路,打通生命通道,清理镇内街道淤泥,规划重建水毁房屋,修复水毁桥梁、涵洞,统筹解决6000人的饮水问题,修复水毁农业设施等。洪水无情人有情,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日子里,丹东市委市政府和振安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先后多次冒雨亲临五龙背镇,站在沙石滚动的洪流中指挥抢险救援,实地查看灾情,给了五龙背人民巨大的鼓舞。驻镇解放军、武警部队及企事业单位全力参与抗洪抢险,特别是正在修建高速铁路的中建二局四工区的员工们,在村民生命财产面临洪水威胁的危急时刻,先后调集人员600人、大型机械14台,抢修水毁桥梁,开辟临时道路,解救被困群众。社会各界、全镇党员群众用一双双热情的手,一颗颗炙热的心纷纷涌向抗洪抢险第一线;一笔笔赈灾捐款,一件件救援物资,寄托着我们的情意,满载着我们的心愿,积少成多、积水成渊,宋林和镇长孙海每人带头捐款1000元,截至26日,70多名镇机关干部在自家也遭受洪水灾害的情况下,共捐款2万多元,向受灾群众献爱心。
在书记宋林和镇长孙海的指挥下,五龙背镇各项救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灾区防疫消毒工作全部完成,中断的供电重新恢复,中断的道路已经通车,中断的通信也已经恢复,一批又一批的救灾大米、白面、药物和被褥等物资已发放到灾民手中,群众的生产自救正在有序进行……宋林提着的心终于稍有抚平,但他情系百姓、创先争优的心却依旧澎湃着。
修 瑾
第二篇:“创先争优”非常时__抗洪抢险第一线
2010年8月20日16时始,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来,五龙背镇洪水暴涨,水势凶猛,来不及泄洪的山水,越过洪沟,村屯的河道改道,房屋进水,农田被淹,镇区的洪水已接近堤防的围堰,坝体有几处被冲刷的几近消失,随时有溃堤、垮坝的危险……
五龙背告急!
“创先争优”非常时 抗洪抢险第一线
——五龙背镇党委书记宋林抗洪抢险先进事迹
夜黑如漆,大雨滂沱。面对洪涝灾害,五龙背镇党委书记宋林一面组织、指挥全镇干部职工抗洪救灾,一面深入受灾区域,组织、转移、涉水施救受困群众。在抗击洪灾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始终挺立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的深刻内涵。
汛情就是命令
2010年8月20日16时,身为五龙背镇党委书记的宋林同志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防汛应急预案,采取领导包村、包社区的方式,各司其职,第一时间迅速转移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宋林的直接指挥下,五龙背打响了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抗洪攻坚战。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展开了一场保护生命、保
卫家园、抢救财产的抗洪抢险大决战。
8月21日凌晨1时,当宋林与救援人员顶雨奔走在五龙背镇通往孙家村的主干道视察险情时,办公室求救报告传来:新康村4组20多名村民被困。得到消息后,宋林、孙海随区长于春明紧急赶赴重灾区新康村,在现场发现被困村户已被洪水围困。微弱的灯光下,村民们蹲在房顶挥动手臂大声呼唤。通往被困村民的道路已成为一片汪洋,雨势越来越大,车辆根本无法前行,救援工作刻不容缓。经过紧急磋商,宋林和镇长孙海决定一同去附近的施工现场借来铲车,将附近几棵大树铲倒,架起救生通道。随后,采用吊车吊钩砸碎玻璃,筑起了一条通往乡亲的生命“桥梁”。此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前去救援村民,而宋林一把抢过镇长孙海手中的绳子,“我水性好,比你们重,我先上”,就这样宋林第一个跳进了不知深浅的洪水中,此时水已没过胸口。当宋林步履艰难的来到被困老人屋前,发现该户房门紧闭,被困老人因长久受困,加上一天未进食,身体十分虚弱,神志已经不清,对施救人员的喊话无法回答。此时洪水已没过窗口,而且还在继续上涨,情况十分危急!见此情景,宋林踢开房门,低头潜水钻入屋内,直奔受困老人。而后,宋林凭借着自己宽厚的臂膀,掺起老人,同几位党员干部拽着绳子,一步一滑的踩着树干把老人送到了安全地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奄奄一息的老人成功救出。当老人声泪俱下地表达对他的感谢时,却发现宋
林又再次投入到了抢险的第一线。
事后,同行的施救队员“责备”宋林:“你是镇党委书记,你应该在岸上指挥,不应该下水救人,万一出了什么事,谁来指挥抗灾,我们又怎么向……”没等说完,宋林应声打断,用沙哑的声音回答道:“在群众危难时刻,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镇党委书记,如果我不先下水救人,就不配当这个党委书记!”
安全就是责任
从7月19日至8月22日,丹东市经历了五轮强降雨的袭击,其降水频率之密、汛情叠加之险、防洪压力之大乃是前所未有,作为此次抗洪抢险的重中之重,宋林已有数天不眠不休,他以“第一时间安全解救出受困群众”的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顾不上个人休息和安危,也顾不上自己的家人和亲人,和镇、村、社区干部飞快地跑向村子,唤醒防汛意识薄弱的群众。村民对河水上涨的场面已司空见惯,似乎并不紧张,有的灯亮了又熄,有的出来了又走回去,有的叫了好几遍也不见应声。宋林心急如焚,他深知肩负的担子有多重,丝毫不敢马虎。他来回穿梭于村民镇户之间,奔走在崎岖不平的河道两岸,深一脚,浅一脚……他搜救被困群众,嘘寒问暖,安排好所有受困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医疗问题。人们都不晓得他这一个多月来睡了几个小时,因为除了开会、打电话部署抗灾工作和吃饭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或搜救受困群众,或给被困群众送水送食物。为了使自己时
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衣服兜里除了一直在工作的电话外,还有一包支撑自己继续前行的香烟……
在此次抗洪抢险过程中,五龙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与向上,全体乡镇干部不眠不休,及早部署,靠前指挥,团结齐动,上下合力,共同奋战,筑起抗洪抢险最坚强的防线。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五龙背政府人民众志成城的丰碑。全镇共紧急转移安臵群众3200余人,集中安臵1600余人,解救被困群众600余人,设立临时安臵点7个,每个安臵点都派专人负责群众的日常生活保障。并由镇政府共出资解决集中安臵群众的生活。8月20日傍晚,荒湾村的堤坝出现险情,在不断增高的洪水的压力下,极有决堤的可能。一旦溃堤,塌方的泥石流就会冲入村内,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宋林立即抽调4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抢险队分成两组冒着瓢泼大雨赶到现场,一组进入村内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撤离,一组带领群众用麻袋装泥沙填补堤坝,前后共填补了1000多麻袋泥沙,一直奋战到凌晨两点。第二天一早,抢险队再次对堤坝进行全面加固。宋林在危机时刻,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群众抗洪抢险的主心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在滚滚洪流中,成功转移受困群众,最大程度地减少财物损失,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时代新要求。
危难彰显风采
暴雨过后,被浸泡过的五龙背镇千疮百孔、一片狼藉。留给五龙背镇居民的是冲垮的桥梁,倒塌的房屋,损毁的良田和上百吨的淤泥。五龙背是此次降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21日降雨量达到474毫米,是以往年降雨量的一半,是五龙背地区近50年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强降雨造成多处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受灾面积50平方公里,涉及6个村、3个社区,受灾人口3.2万人紧急转移安臵3200人,集中安臵1600人,6000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20487.91万元。
如今的宋书记更忙了,屋子里坐满了一批批受灾前来上访的村民,宋林耐心细致的接待每一位受灾的村民,“家里损失大不大?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宋林问的认真,听的仔细,记得详尽。他说,财产受了损失不重要,最紧要的是人身安全。只要有人在,什么都可以从头再来。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再大的灾难和困难我们都能战胜。党委、政府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同时,宋林叮嘱当地党员干部,首先要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尽快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及时组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抗灾自救,重建家园。洪水刚刚退去,镇政府就雇用挖掘机、铲车等运输车辆和大型机械30多台,在一些主要交通道口抢修水毁道路,打通生命通道,清理镇内街道淤泥,规划重建水毁房屋,修复水毁桥梁、涵洞,统筹解决6000人的饮水问题,修复水毁
农业设施等。洪水无情人有情,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日子里,丹东市委市政府和振安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先后多次冒雨亲临五龙背镇,站在沙石滚动的洪流中指挥抢险救援,实地查看灾情,给了五龙背人民巨大的鼓舞。驻镇解放军、武警部队及企事业单位全力参与抗洪抢险,特别是正在修建高速铁路的中建二局四工区的员工们,在村民生命财产面临洪水威胁的危急时刻,先后调集人员600人、大型机械14台,抢修水毁桥梁,开辟临时道路,解救被困群众。社会各界、全镇党员群众用一双双热情的手,一颗颗炙热的心纷纷涌向抗洪抢险第一线;一笔笔赈灾捐款,一件件救援物资,寄托着我们的情意,满载着我们的心愿,积少成多、积水成渊,宋林和镇长孙海每人带头捐款1000元,截至26日,70多名镇机关干部在自家也遭受洪水灾害的情况下,共捐款2万多元,向受灾群众献爱心。
在书记宋林和镇长孙海的指挥下,五龙背镇各项救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灾区防疫消毒工作全部完成,中断的供电重新恢复,中断的道路已经通车,中断的通信也已经恢复,一批又一批的救灾大米、白面、药物和被褥等物资已发放到灾民手中,群众的生产自救正在有序进行……宋林提着的心终于稍有抚平,但他情系百姓、创先争优的心却依旧澎湃着。
修 瑾
第三篇: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基层财政干部
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基层财政干部
陈小平同志抗洪抢险救灾事迹 陈小平同志,男,37岁,共产党员。是来安县汊河镇财政所一名普通农税干部。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分工,负责本镇董青圩的防汛工作。董青圩面积8000亩,人口3200多人。滁河、来河、撇洪河环抱该圩,防汛任务十分艰巨。在这次特大洪灾面前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抗洪抢险的胜利,陈小平同志做出了很大贡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一、树立抗洪意识,思想认识到位。7月初,我县连降暴雨,圩区全线告急,在圩堤上连续战斗了几个昼夜的他得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这时他才想起父亲已病危多日了,家中多次捎信要他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结果都因汛情紧急而没有返回,不料却终究未能为老父送终。7月4日安葬好病逝的父亲,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真想睡上一个好觉,谁知雨下个不停,他辗转反侧,惊动了熟睡中的妻子。妻子安慰他说:“天还没亮,睡一会儿吧。”他对妻子说:“我们圩区人常说,在汛期,雷声就是信号,雨声就是命令,暴雨就得上一线,这时圩堤上最需要我们干部,虽然领导批准我休息,可我怎么能睡得着呢!”他深知他蹲点的董青圩,是全镇四大圩口的前站,又是泄洪通往滁河的主干道。于是他迅速穿好雨衣,立即骑车直奔董青圩一线——“回子塘”。
二、准确察看险情,指挥到位。暴雨如注,山洪汹涌,撇洪渠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由于长时的干旱,圩堤五处涵口的堵复密封程度较差;为即时排除险情,他迅速安排丁郢组群众进行二次堵复,一直到零晨五点半左右,仍不想休息,一直坚守在岗位。
三、紧急抢险,科学调度到位。雨越下越大,河水暴涨,形势严峻。他紧急调动虾子口片五个村民组全体民工,把筹好的人均10条化纤袋,迅速运往一线。暴雨来的太凶猛,回子塘告急,涵口低沉,漏水如注,时刻就有溃堤危险。他立即组织一百多名民工,传送泥袋,打桩抢险,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奋战,险情初步得到缓解。但暴雨无情,继续倾注,水位迅速上涨,已超过九一年水位,四华里的堤埂,基本被水淹没,若不即时增高时刻就有溃堤的可能。一但溃堤,它将直接关系到全镇四大圩口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面临着所有防汛器材全部用完,与镇指挥部联系草袋所剩无几,他深知在这危急关头,不能靠等、靠要,要立足于自己。他又立即与收购油菜个体老板联系,带领群众冒着大雨将五百条口袋扛运到回子塘。为加快泄洪流量,他又带领十五名民工迅速赶往四里以外堵水的楼东桥,在镇领导的指示下将桥砸通。经过近6个小时的奋力抢救,圩堤得到加高1米,险情再次得到控制。连续奋战十一小时的他这才舒松了一口气。
四、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为确保撇洪渠正常泄洪,五个涵口责任落实到人,他安排丁郢组巡逻值班,又亲自带领其余8个村民组民工赶赴董青大堤前沿,安排人员搭建防汛棚,并安排所有民工全部驻扎大堤,日夜巡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月5日水位猛涨至12.38米,大堤吃紧,西仓库以南出现险情,平台塌方二十五米,他立即安排党员同志坚守险段,砍掉险段周围100米杂草树木,以便清楚观察险情变化。7月11日12时,由于长时间的高水位浸泡,巡逻人员发现北大堤有管涌十几处,他亲自带领五名水手,下水查明原因,摸堵管涌,经过四个多小时奋力抢险,终于赶在天黑之前排除了重大险情,保住了董青圩,保住的汊河镇,保证了104国道的正常畅通。他每天坚持日夜巡逻,风里来雨里去,不知摔了多少跤,鞋跑破了,脚泡烂了,他毫无怨言。有一次,巡查至大王组堤段时,他浑身是泥,一位老人看在眼中深情地说:“你太辛苦了!前阶段的干旱,让你吃尽了苦头,现在真的又难为你了。”他听了,微笑着说:“没什么,只要能保住大堤,再苦,再累,我都情愿。”镇干部知道他很辛苦,好几次劝他休息,他仍坚持在抗洪防汛的第一线。因为他深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这是他应该做的。
五、深入田头,核灾,减灾,保证救灾款物发放到位。洪水被战退,根据上级安排,陈思平同志立即转入核灾,减灾,救灾工作。他组织带领村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对内涝造成的损失,逐一田块进行核实。38度以上的高温一干就是一星期,人瘦了,脸黑了,但是为党委、政府及财政部门提供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他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镇领导分配他管理下拔和捐赠的物资,他积极主动地去做好这项工作。一些亲友和过去的同事,想借关系多分配点款物,他耐心地解释说:“这是人民给的权力,我们要本着重灾重救,轻灾轻救,无灾不救的原则,不然我们就愧对组织,愧对受灾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经他手分配的大米12.6万斤,款4万元,无一差错,得到干群的一致好评。
陈小平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基层的农税干部,辛勤工作二十余年的,呕心沥血,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多年来,一直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群众的称赞。他常说:组织上给我这个岗位,我不能干多大事,但我应该把小事做好,做实,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第四篇:辉县市大学生村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
我市大学生村干部 积极投身抢险救灾第一线
近日,我市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灾情发生后,各乡镇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投身抢险救灾第一线,排查险情、传递汛情、宣传实情、妥善安置转移受灾群众,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是担任“统计员”。洪洲、黄水等乡镇的大学生村干部在第一时间深入农户,进行灾情调查,搜集第一手数据和图片,帮助救援小组及时地了解农房、公路、农作物等受灾情况,及时地开展抢险救灾,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担任“宣传员”。在抗洪救灾工作中,赵固乡大学生村干部利用各种形式激发重灾户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向群众宣传党委政府在灾后重建的各种救援措施,帮助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他们每天关注好的天气预报情况,对灾情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对抢险救灾中涌现出的一些感人事迹和抗洪抢险模范进行宣传,让外界更加清楚细致的了解灾情,对受灾群众争取更多的帮助。
三是担任“守护员”。在冀屯乡东北流、西北流两村出现险情后,乡党委政府迅速组织人员转移受灾群众。在冀屯中心校和大北农临时安置点,大学生村干部成了安置点的守护员。他们为转移来的群众安排住处,分配食物和生活用品,更重要的是守住这些群众,不能让一个人偷着溜回家,以免出现人员伤亡。
四是担任“抢险员”。沙窑、上八里等乡镇大学生村干部始终冲在抗洪救灾第一线,搜救被困群众,维持交通秩序,疏通洪水河道,在没膝的洪水中转移受灾群众,抢救受灾物资。南村、占城等乡镇的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帮助村上的重灾户、受灾五保户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展生产自救,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辉县市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办公室供稿)
第五篇:给抗洪抢险第一线员工的慰问信
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抚顺中心支公司全体员工:
8月13日2时至8月14日8时,抚顺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出现了1995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抚顺辖区内普遍遭灾,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巨大威胁,面对特大洪水,抚顺中心支公司广大中华员工,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抗洪抢险战斗中。取得了抗击洪水的初步胜利。你们心系全局,立足本职,坚守岗位,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地做好抗险救灾工作,弘扬了中华精神,树立了信保险的形象。你们在抗洪斗争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团结奋战、忘我奉献、众志成城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在此,分公司向奋战在抢险抗灾第一线的员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当前,抗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理赔工作任务繁重,希望你们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学习贯彻“保先教育”为动力,认真做好灾后理赔的各项工作,坚持到受灾地区对受灾客户进行慰问,送去中华保险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进一步发扬人的团结、负责、勤奋、进取的大无畏精神,再接再厉,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夺取防汛抗洪和业务发展的全面胜利!
最后,我们衷心祝愿参加防汛抗洪斗争的广大员工及家属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