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将军的家风先进事迹
将军之子廷·巴特尔十九岁插队草原,从此在草原扎下根,并成为牧民致富的带头人,被誉为“新时代的草原英雄”。他的事迹令人信服地说明,在我们党八十多年奋斗历程中,有许许多多品德高尚的老一辈革命家,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的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都没有变,不仅发扬光大,而且代代相传。廷·巴特尔的确可以选择另一条生活道路。他的父亲廷懋将军曾任内蒙古军区政委、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凭着这,廷·巴特尔不难率先返城,找一份好工作。但廷·巴特尔从没有向父亲提过返城的事,还把一次次返城机会让给了别人,自己选择了草原。如果说,草原的博大、牧民的宽厚,让廷·巴特尔体会到了人间最纯真的情感,让他最终选择留在草原的话,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家风,与廷·巴特尔的人生选择密不可分。俗话说,怜子如何不丈夫。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怜子”之道。作为高级干部,廷懋将军在城里为儿子安排个好工作并不难,但他没有这么做。他经常这样教育孩子:“依赖父母没有出息,路要自己走,事业要自己干。”“人民是衣食父母。一个人要想一辈子站得稳,就要永远和老百姓息息相通。”他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热爱劳动,平时家里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的活儿,都得自己干。廷懋老人还常给孩子们讲这么三条:
一、路要自己走,事业要自己干;
二、做人要有一点“傻气”,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不要自私自利;
三、要注意强壮身体。作为父亲,廷懋时常惦记着远在草原深处的儿子,多次去草原看望,但每次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从不惊动当地的领导。廷懋觉得,这才是对孩子的爱护。在廷懋的言传身教和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廷·巴特尔从小就培养了热爱百姓的感情和淡泊名利的意识,养成了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不单是廷·巴特尔,廷懋老人的五个子女至今无一例外都是普通百姓。有人对此不理解,廷老却坦然地说:将军的儿子可以当将军,也可以当老百姓,这有什么不正常吗?廷·巴特尔的事迹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家风连着党风。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正与不正,不仅影响到子女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影响到党风和社会风气,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有很多像廷懋将军一样不居功自傲、不向党和国家伸手、不搞特殊化的领导干部,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不是这样。纪检监察部门揭露出来的一些案件,不少都与纵容子女和亲属有关,都与不好的家风有关。在喜迎十六大的日子里,人们回顾党的奋斗历史,更深切地感到,我们有责任把老一辈的光荣革命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党的事业需要廷懋将军这样的好前辈,需要千千万万廷·巴特尔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第二篇:陈福安老将军先进事迹
陈福安老军人先进事迹
(一)陈福安老前辈现年已有八十七岁高龄,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大大小小的战役数百次,先后获得过独立功勋奖章、自由奖章----解放后被中央军委授予中校军衔,1980年在贵州省、贵阳市离休,现居住在贵阳市干休所,一生身经百战的他,在晚年时刻挂念着家乡的教育事业。2006年春季,陈福安老前辈把自己省吃俭用、多年积攒的离休金一万元捐给了家乡的母校——西平县专探乡大庙陈小学,用于学校建设。2008年12月5日,他又把近年积攒的两万元现金汇到了我校,同时,把他一生中参加战争所获得的荣誉奖章、纪念章、共14枚和离休时部队发给他的一把蛋壳铜手杖全部捐给专探乡大庙陈小学留念,以此激励全校师生。2011年8月,他又把自己省吃俭用的10万元钱捐给了大庙陈小学,建成了全乡乃至全县农村小学最大的水泥操场。
虽然步入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心系家乡子孙后代,热心支持着家乡的教育事业,以一个普通家乡儿女的热情,诠释着他爱国、爱民、爱家乡的情怀。
陈福安将军先进事迹
(二)据贵阳晚报报道-----个人捐款万元 买水支持抗旱
金阳时讯消息 “我的能力只有一点点,我能帮助的人并不多,但今天能为贵阳受旱群众做点事情,也算是尽了我微薄的心意。”4月9日,86岁的离休老军人陈福安个人出资万元,向因旱灾影响饮水困难的乌当区下坝乡谷坝村的群众捐赠333件矿泉水。
86岁的陈福安老人是河南人,因工作关系来到贵阳市,同时也爱上了美丽的贵阳。当老人了解到贵阳市部分地区因干旱出现群众饮水困难的情况后,他便联系贵阳警备区,捐款1万元购置了333件矿泉水,送往因旱灾发生饮水困难的乌当区下坝乡谷坝村。“我生活在贵阳,能为贵阳的受灾群众出点力,这是我应该做的。”采访中,陈福安老人一再告诉记者,“不要声张,我只做了一点点。”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第三篇:将军日记
由王奕苏导演执导,张超、李建、李沁等青年演员主演的红色偶像题材电视剧《将军日记》将于今晚在央视一套迎来大结局。该剧讴歌了开国上将赖传珠将军传奇人生,因其独创的章回体散点式叙事风格以及浓郁的青春气息,受到各界好评。
《将军日记》播出之后反响强烈,很多观众对革命题材剧脱离沉闷刻板的传记形式表示赞同,乐于接受该剧中张超饰演的赖传珠将军可亲可爱可敬的青春形象。剧情并不重点强调战争与历史大背景,单纯表现中国革命者富于激情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一点尤其受到文艺评论家的赏识:从当代青年的视角出发,穿越时空去审视同龄革命者的人生,重在追求思想共鸣,灵魂神交。在赖传珠将军和一批年轻官兵的身上看到信仰和人性的光彩,感受共产主义的温暖力量,相信这一创新手法将会在今后一段时期被同类影视作品所借鉴和提升。
《将军日记》是导演王奕苏的首部影视作品,耗时三年完成。谈及该剧的成功,王导称:“是赖传珠将军的子女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创作素材,该剧的主创团队齐心共济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张超、李建、李沁、芦芳生等一大批优秀演员为剧中人物做了完美的诠释。中央电视台能够接受该剧的创作风格并提供展示的舞台同样令人感动。《将军日记》如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其中的困难并不足道,但能为观众奉献一部问心无愧的作品,我就十分欣慰。”
该剧通过赣南暴动、奔向井冈山、古田精神、铁打赣南、生命长征、延安恋曲、新四军管家、解放赣南八个单元,再现了赖传珠将军
充满传奇的戎马生涯。赖传珠将军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等各个时期都做出过重要贡献,《将军日记》播出恰逢国庆62周年,是一部为国庆献礼之作,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部戏在央视的播出,既是对赖传珠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缅怀,同时也激励着后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该剧深刻地展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时代精神,细腻地表现了赖传珠将军丰富美好的情感世界。赣南暴动失败后全家被灭门的伤痛、改造起义部队时执行军纪的坚决、赣州战役失利后战友分离的不舍、长征途中为掩护中央纵队拼死阻击十倍于己的敌人时的视死如归,这些情节都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具有着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剧中生动地表现出的官兵情、战友情、亲情、爱情,纯洁真挚,浓烈而感人。其中如抗大学习期间的爱情角逐,干净明朗又情趣横生;长征中警卫员余占鳌、护士李玉红的牺牲等细节,又具有着催人泪下的力量。
第四篇:《杜聿明将军》读后感
《杜聿明将军》读后感
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壮丽国度的壮丽诗篇,历史的车撵缓缓碾过,留下的只有些许或深或浅的痕迹,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谁也无法“兴风作浪”,唯有靠自己的事迹来激起些许涟漪,或许你不能改变历史,但是你却可以让历史记住你,而杜聿明将军就是一个让历史记住的人。近来读全国政协出版的《杜聿明将军》传记,深感于人的一生如何度过,大多还是看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没有绝对的成功亦或绝对的失败,只有当下随着社会的浪潮,在不违背内心信念的情况下,适时抉择,得失不存于心。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杜姓在米脂是大户,名门望族,居住在米脂县的各地都有,是一个祖先留下来的,最近的五辈名字中间的字是良、聿、修、成、方,杜聿明的聿的发音和一相同,少年的杜聿明喜欢玩弄枪支,父亲在外面教书,家里的事物都是由曾祖父打理,后来曾祖父母去世后家务无人打理,年仅16岁的杜聿明就挑起了一家的重担,由于天资聪颖他很快就掌握了一套经营家务、保全家业的本领,但是害怕他耽误学业父亲就把他带在身边学习,在读书期间,他爱好体育,并且很快学会了步枪射击瞄准要领。在学校他立下这样的志向:要么学好英语,能够出洋去看一看世界强国,学一学他们富国强兵的方法;要么投笔从戎,自己能够训练出一支保家卫国的精兵,毕业考试他的英语成绩不佳,遂决心做一个爱国军人。
所以说立志要在少年,奋斗要在青年,一个人小的时候成长环境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乃至下一代。从小要做一个有志向的少年,不要在一个该奋斗的年龄而选择了贪玩,这样只会荒废一生,我们要像杜将军一样在该奋斗的年龄毫不偷懒的奋斗下去;同时还要学会大爱,不要拘泥以爱自己的小家,当自己的国家有难时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当民族遇到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有救国的志向,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一群群爱国志士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渊源文化和历史不断的向前传播。
1924年杜聿明在共产党办的《新青年》杂志上,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广告。由于革命思潮的影响和杜斌丞的熏陶,经过慎重考虑,他毅然选择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6月,经于右任先生推荐,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三班学员。于右任赠给他一幅对联:安危天下重,博大圣人心。杜聿明编在第三队第三区队第九分队,队长为金佛庄,同学有陈赓、李仙洲、侯镜如、黄杰、关麟征等人。开学不久,学校开始办理入党登记,杜聿明同时收到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员两份登记表,他接受了国民党党员登记表,他认为国民党是正统、是主流,因此选择了国民党,成为正式的国民党党员,那时侯入党对他们这些革命精英来说很容易,因为在国共合作期间,入哪个党都可以,历史有时候也捉弄人,同班同学就此成为英雄和狗熊的起点,一念之差成千古恨。
人生的成功不仅仅是靠自己的努力的拼搏,在很多事情上选择是很重要的,只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指引你走向成功和辉煌,一个正确的选择会让你事半功倍,相反选择错了,你即使在努力到最后也会回天乏术只能接受失败和历史的淘汰。在当今社会下,有很多年轻人总想不劳而获或者一夜暴富,殊不知没有人能够轻易成功,在他们经过草率的努力过后而没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就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有些人甚至选择走极端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不管在小事还是在民族大义上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做选择时不要只看当下,要选择一条光明大道,只有方向没错的情况下,持之以恒才会成功,如果当初方向就错了再加上坚持到底那就只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
1925年杜聿明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以后卷入军阀战争,在国民党军队中辗转沉浮。1933年,他以国民党二十五师副师长、代师长身份指挥了古北口对日战斗。在武器装备差,既无坚固阵地依凭,友军又不协力抗敌,加之官兵只有爱国热情而无对日作战经验的不利情况下,团结官兵一致对敌,奋起反击,激战三昼夜,歼敌2000余人,使日军也不得不承认:这场战役,是激战之激战。1939年,杜聿明以国民党第五军军长的身份指挥了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昆仑关一战,使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受到重创,日军损失空前巨大,这也使第五军和杜聿明名声大震,中村正雄临死前在日记本上写道:“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更强的军队……”昆仑关战役,中国军队获得重大胜利,捷报传出,举国欢腾。
在民族大义中体现出高贵的人格,杜聿明是我们民族当之无愧的抗战英雄。他从一个基层的士兵做起,从军校毕业后走向军队,在军队中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起来,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的站了出来,并且冲在了最前面身先士卒,他用自己刚毅的精神影响着自己身后每一位士兵,这也成就了他们钢铁般的第五军,在对外作战中审时度势用自己手中的武器捍卫着民族的尊严。所以我们现在要积极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时刻准备着,等待祖国的召唤,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要坚决站出来,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当今社会正处于和平年代,祖国需要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做一个文明的公民,那么我们就要时刻用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身边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诉外国人,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有自己5000年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我们将是时代的楷模和先锋,世界将会向中国看齐。
1945年10月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指挥所部进攻东北解放区,1948年8月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0月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旋回徐州任原职。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所率各部全军覆没,于现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张庄寨镇张老庄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随后被特赦,在中央任职。
战败后的蒋介石带着国民党残余势力迅速逃向台湾,杜聿明的妻母儿女都被蒋介石带了过去,因为杜聿明一生养有三男三女,家庭中失去了杜聿明这个父亲之后难以维持,一度陷入窘境,没有任何办法的曹秀清只能向蒋介石求助,可是冷血的蒋介石此时尚还怀恨在心,他并没有答应曹秀清借款三千元的要求,反而是只给了一千元,而且还要分两年才给。因为急需这笔钱完成学业的杜致仁如遭晴天霹雳,父亲为蒋介石以及他的国民政府鞠躬尽瘁,可谓劳苦功高,虽然他没能战胜解放军,打了败仗,可是他毕竟是拖着病体上了战场,没有临阵脱逃啊!气愤的他关上了房门,在房间内吞食了大量安眠药之后自杀身亡。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逝世,终年77岁。全国政协在悼词中给予杜聿明以高度评价,称他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人士”。但无论后来怎样的悲伤,他也始终相信自己,他没有背叛,只是败给了时代。
杜聿明将军可谓是蒋介石的臂膀,他曾经是黄埔一期的学生,也曾经作为中缅战场的总指挥官,意气风发,浴血奋战。但是,随着日渐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倒台,曾经的一代名将杜聿明也在战败后成为了俘虏。政见可以不同,但是面对我们民族英雄的时候我们要坚决给予拥护,在杜将军晚年我党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和认可,相对于国民党的冷漠充分显示出了我党的高风亮节,对待民族英雄我们必须是包容的,人难免会走错路,只要及时的悔改依旧可以走向光明,就像古语说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愿意积极的接受人民的改造,终将迎来正确的方向。这也激励着我们年轻的一代人,不怕犯错只要认真改错,成功总会在不远处想你招手。
历史是公平的,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只有正义的一方才会获得最后的胜利,任何人在历史的面前都是渺小的,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我们可以让历史记住我们,我会更加努力的完善自我,争取做一个让历史记住的人。
第五篇:《将军和蜘蛛》读后感
大家知道威灵顿是谁吗?小小的蜘蛛能给一位大将军上一堂使他终生难忘的课,你信吗?《将军和蜘蛛》这篇文章就可以告诉我们这个答案!
文中的威灵顿是英国的大将军。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有灿烂的一页,要算他统率军队打败拿破仑的军队。威灵顿将军这次统率军队攻打了六次拿破仑军队也没有成功,看见大家满身的伤,就急急忙忙的逃到群山深处。他在一间简陋的棚子里看见一只小小的蜘蛛织了一次网,断了,又织,断了,还织……就这样不知织了多少次,终于织成功一张结结实实的网,威灵顿被这一只小小的蜘蛛感动了,坚定地喊:“我也要做第七次的尝试!”威灵顿在第七次的战斗中打败了拿破仑军队,他胜利了!
一只小小的蜘蛛居然给予了威灵顿将军一次宝贵的人生启迪。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触动极了,一只小小的蜘蛛居然让威灵顿将军转败为胜。是呀,任何物体都有它的长处,要学会发现,学习他人的长处,不管是小动物还是同学。
读了这篇文章,我学到了要坚持、勇敢的做每一件事,不要放弃,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