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亚楼将军论文(模版)
我国空军之父——刘亚楼上将
在2010年10月29 日是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的特殊日子,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原闽西苏区的武平小城万人空巷、锣鼓喧天。群众自发地聚集在街头巷尾,用亲切的目光和朴实的笑容,欢迎来到县委县政府大院参加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刘亚楼上将的妻子翟云英及其亲属、老领导、老红军、开国元勋后代和有关领导。大会深切缅怀将军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追思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寄托家乡人民对将军的无尽怀念。随后刘亚楼家属等人来到了武平县第一中学(原武平县立中学刘亚楼将军中学时代曾经在此就读)来参加由刘亚楼亲属筹集到的资金建设成的蓝天科技大楼的剪裁落成仪式。我身为武平县人武平一中的学生很荣幸地目睹了这一历史性的一幕。心中澎湃着对刘亚楼将军的无限崇敬之情,特去了解了一些关于刘亚楼上将的一些光辉事迹:
刘亚楼(1910年—1965年),原名刘振东,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属于客家人,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参加红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屡立奇功,有“智将”的美誉。1924年就读于武平县立中学(今武平县第一中学)1925年。1926年底,回家乡被崇德小学校长(中共地下党员)聘为教员,从此接受革命思想,参加地下革命活动。1929年8月,他被中共桃湘特支吸收为党员,率“铁血团”参加张涤心等人领导的小澜农民暴动后,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红校)学习。毕业后,历任红十二军第三纵队第一营第二连连长,第一营营长兼政委,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政委,红二师政委。参加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1936年12月刘亚楼任红军大学训练部部长,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1939年1月进入苏联军事学校学习,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用名“撒莎”,少校军衔,此期间他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反攻战术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将作战计划上交给苏联高层,获得苏方重视,被邀他加入苏联国籍,刘亚楼谢绝了;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经过“四平保卫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但部队也有较大伤亡。6月,根据中央决定,东北局进行了改组。新的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了会议,做出了有历史意义的“七七决议”。
此时,经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政委罗荣桓推荐,中央军委批准,学成归国的刘亚楼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兼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1948年1月任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第一参谋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军委会东北分会委员,同年12月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先后参与指挥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辽沈战役,提出四组一队战术;平津战役期间,刘亚楼指挥第四野战军14兵团解放天津 征,长征中参与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取得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光辉战绩。1949年任解放军空军司令(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当选为第一、二、三届空军党委会常委、书记。1959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刘亚楼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空军入朝参战之前,刘亚楼曾希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毛泽东则说“一鸣则已,不必惊人”。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美国空军对志愿军地面部队和运输补给线进行了狂轰滥炸。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组织志愿军空军参战。
当时,美国空军不仅飞机数量多,质量好,而且许多飞行员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而我们呢?仅有米格15飞机54架,飞行员58名,只飞行了22个小时,没有任何作战经验啊!刘亚楼认为,如果将这样弱小的空军部队贸然投入战斗,同强大的美国空军交手,后果难以预料…… 刘亚楼强调:“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从空战中锻炼,在战斗中成长‟。在正式参战前,先以小部队在苏联友军的带领和掩护下,轮流进行空战演习,从小仗打起,然后再逐渐扩大规模。”
刘亚楼的这一设想,经进一步系统化,归纳为“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十二字的方针。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1952年2月14日,北京大雪初停。毛泽东带着身边的工作人员胡乔木、叶子龙等人“突袭”空军司令部。毛泽东视察后很满意,指示:“抓紧时机再进行实战锻炼,已经参战的各师再打几次空战也是好的。”毛泽东亲临空军司令部的翌日,空军党委常委召开了扩大会议,研究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到5月,加打一番的作战部署形成。接着,在10月的六次空战中,空四师共击落敌机20架,击伤10架。敌人不得不承认:我空军“在北朝鲜的活动达到了高潮,而联合国军的空中优势陷入危险境地”。在空四师取得重大战绩后,刘亚楼让其回二线休整,调空三师参战。11月4日至10日,空三师击落敌机九架,而自己无一损失。刘亚楼很高兴,亲自宴请参战指战员。“你们真给我长脸啊。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1955年9月,刘亚楼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并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党的“八大”上,刘亚楼又当选为中央委员。1958年11月任空军条令教材编审小组组长,亲自主持编写工作,历时5年,共编写完成条令教材306条。1964年下半年,正在出访巴基斯坦的刘亚楼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回国后被查出是肝癌,但他仍然坚持工作; 1965年5月7日下午3时45分,这位年仅55岁的上将、空军司令员病逝,刘亚楼逝世1小时后,他的夫人翟云英就收到了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林彪发来的唁电——林彪还亲自担任了刘亚楼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却在壮年之时拉上了生命的帷幕。
将军是位潇洒英俊,性烈如火,人称“雷公爷”。故空军流行口头禅:“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刘亚楼将军治军极严,且铁面无私,下级畏之,同级畏之,上级亦畏之。比如:建国后中苏关系一度破裂。其时,各军兵种俄语翻译或改行,或转业,失散殆尽。刘亚楼将军则大唱反调:“不经过空军党委批准,一个翻译也不准动。对现有的翻译人员,不许随便改行,确实没有翻译工作可干的,可以调回,适当集中使用。”毛泽东闻之不悦,召刘亚楼进中南海。毛斥之曰:“刘亚楼,你这是与中央唱反调。”刘申辩曰:“我这是坚持科学。”毛讥讽曰:“是啊,就你刘亚楼讲科学,你还是国防科委副主任嘛。”此次会见不欢而散。毛泽东不理刘亚楼数月。刘亚楼将军请周恩来、罗荣桓、罗瑞卿等人劝“驾”。毛泽东大手一挥,曰:“刘亚楼喜欢说了算,空军就让他说去吧。”刘亚楼将军能歌善舞,会拉二胡,弹吉他,吹口琴,尤长于以弹壳吹奏各种歌曲,如《我是一个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将军常与连队战士联欢,表演弹壳演奏,屡屡获彩。某年某日,刘亚楼将军率代表团由莫斯科回国经新疆,当地党政军举行联欢晚会欢迎。一维吾尔族少女表演马祖卡舞。少女舞姿轻盈,旋转如飞,跳至代表团成员面前,诚请共舞。旋转一圈,无一人应答。末了,少女跳至刘亚楼将军前。将军落落大方而起,鞠躬,伸臂,抚胸作恭谦状;少女鞠躬,伸臂作邀请状。将军又鞠躬,继作恭谦状;少女又鞠躬,再作邀请状。如此者三。将军随音乐节拍缓步起舞。此时,掌声骤起。将军掏出一块手帕,举过头顶,时而翘起脚尖,作燕子翻飞状;时而高高昂头,作鹰击长空状;时而单腿跪少女裙前,手掌击地“啪啪”响;时而蹲地围少女旋转,两腿交叉踢出,口吹哨音响。舞毕,掌声经久不息也
刘亚楼将军为我国的空军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的,刘亚楼将军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他用他的双手为新中国打造了一支精炼的空军队伍,为我国空军事业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虽然刘亚楼将军身为第一代空军司令但是却仍然是平易近人,他自己热爱音乐,喜欢艺术,在他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也不忘记关心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红色歌曲的打造比如:刘亚楼司令员对江姐的创作,提出了8个字: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同时刘亚楼将军也一直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记得家乡里的老人讲刘亚楼将军当年回了几次家乡总是关心人民的生活情况,对家乡人嘘寒问暖。同时在2009年的时候刘亚楼将军的夫人翟云英为家乡的唯一一所一级达标中学——武平县第一中学筹集经费800万元作为修缮学生宿舍和建一所教学楼——蓝天科技大楼,具有空军代表意义的一座大楼象征着刘亚楼将军对家乡学子的期望。
第二篇:刘亚楼将军纪念馆现场点评词
刘亚楼将军纪念馆
一、教学主题
学习和弘扬刘亚楼将军精神
二、教学目的
结合教学主题,依托刘亚楼将军纪念馆丰实的历史资源,帮助学员进一步了解刘亚楼将军光辉的一生,从而增强对将军精神内涵与实质的感悟,进而达到心灵的洗礼、思想的升华,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实施
(一)教师现场点评 1.现场点评教师 略 2.点评词 各位学员:
大家好!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武平文博园刘亚楼将军纪念馆。刘亚楼将军为建立新中国和空军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武平人民乃至闽西和全国人民的骄傲,今天我们学习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可以从中汲取将军的思想精髓为闽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首先,刘亚楼将军时时处处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弘扬将军对党高度忠诚的政治品格,就是要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
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感悟将军对党高度忠诚的政治品格,党员干部可以深刻认识人民政权的来之不易,坚信革命信仰的凝聚力、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充分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可能性、现实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刘亚楼将军之所以能征善战,之所以领导空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最主要的是得益于他善于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决定事业成败。将军善于用科学理论指导创新。战争时期,他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地制定作战计划。主政空军后,科学制定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将军善于用大局站位谋划创新,他从新时期国防需要出发提出创建人民空军的战略构想。将军善于用前瞻眼光引领创新。他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很多前瞻性建议,做了很多前瞻性工作,他从夺取制空权的长远角度出发,提出建立自己航空工业的建议。将军善于用实践需求牵引创新,抗美援朝时期,他强调空军在实战中接受锻炼、培养战斗力。将军善于不断总结推动创新,他先后总结了及时发现、确实弄清、正确解决”三个环节;机关干部“写文章、办事情、出主意”的“三过磅”标准。
今天党员干部面临新情况新任务,接受新挑战,就是要走群众路线,在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运用开拓创新的思想方法破解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为人民促发展、谋幸福。
第三、“开路先锋” 是许多军史党史研究者对刘亚楼将军的评价,勇挑重任是刘亚楼将军突出的可贵品质。弘扬刘亚楼司令员勇挑重任的担当精神,就要树立先锋思想,主动承担责任,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为闽西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是刘亚楼将军从严治军的灵魂。将军在听党指挥上雷厉风行。他对于来自中央、军委和总部的指示,总是用最快的速度抓好贯彻落实。将军注重培养干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将军在空军建设中响亮地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等口号。将军践行身体力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他办事情从不拖延,说干就干,决不过夜。他总是立即动身,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亲自总结第一手经验,连夜写出调研报告。将军同那些拖拉的工作作风进行不懈斗争,及时纠正松松垮垮的不良行为。
弘扬刘亚楼司令员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就要把雷厉风行的要求渗透到做本质工作的灵魂、血脉、行为准则,锤炼成“马上就办”立行立改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提高党员干部推进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效能。
第五、弘扬将军 “春蚕到死丝不断”的高尚道德。刘亚楼司令员亲自改定的歌剧《江姐》中“春蚕到死丝不断”这句唱词,是他生命的最好的写照。将军在病重期间,仍然惦记工作。将军的一生,是献身革命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代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刘亚楼将军“春蚕到死丝不断”的高尚道德,就要始终把献身使命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始终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献身使命的各项工作。
当留青的党史轻轻翻过一页,当辉煌的党史尘埃落定,在当今世情、国情、党情更为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忆“将军精神”,它留给今天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倍感幸福的共产党人的不仅是曾经的光荣与梦想,更多的是在弘扬“将军精神”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将军精神”在红色苏区发展憧憬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总之将军精神是我们事业胜利的不懈动力,弘扬将军精神就是要有为民之心、务实之能、清廉之德,让党徽在人民群众中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最后,我祝愿大家的武平之行之后,脚步迈得更加轻盈、踏实、坚定,路越走越宽广,谢谢大家!
(二)讲解员讲解 4
第三篇:将军日记
由王奕苏导演执导,张超、李建、李沁等青年演员主演的红色偶像题材电视剧《将军日记》将于今晚在央视一套迎来大结局。该剧讴歌了开国上将赖传珠将军传奇人生,因其独创的章回体散点式叙事风格以及浓郁的青春气息,受到各界好评。
《将军日记》播出之后反响强烈,很多观众对革命题材剧脱离沉闷刻板的传记形式表示赞同,乐于接受该剧中张超饰演的赖传珠将军可亲可爱可敬的青春形象。剧情并不重点强调战争与历史大背景,单纯表现中国革命者富于激情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一点尤其受到文艺评论家的赏识:从当代青年的视角出发,穿越时空去审视同龄革命者的人生,重在追求思想共鸣,灵魂神交。在赖传珠将军和一批年轻官兵的身上看到信仰和人性的光彩,感受共产主义的温暖力量,相信这一创新手法将会在今后一段时期被同类影视作品所借鉴和提升。
《将军日记》是导演王奕苏的首部影视作品,耗时三年完成。谈及该剧的成功,王导称:“是赖传珠将军的子女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创作素材,该剧的主创团队齐心共济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张超、李建、李沁、芦芳生等一大批优秀演员为剧中人物做了完美的诠释。中央电视台能够接受该剧的创作风格并提供展示的舞台同样令人感动。《将军日记》如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其中的困难并不足道,但能为观众奉献一部问心无愧的作品,我就十分欣慰。”
该剧通过赣南暴动、奔向井冈山、古田精神、铁打赣南、生命长征、延安恋曲、新四军管家、解放赣南八个单元,再现了赖传珠将军
充满传奇的戎马生涯。赖传珠将军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等各个时期都做出过重要贡献,《将军日记》播出恰逢国庆62周年,是一部为国庆献礼之作,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部戏在央视的播出,既是对赖传珠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缅怀,同时也激励着后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该剧深刻地展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时代精神,细腻地表现了赖传珠将军丰富美好的情感世界。赣南暴动失败后全家被灭门的伤痛、改造起义部队时执行军纪的坚决、赣州战役失利后战友分离的不舍、长征途中为掩护中央纵队拼死阻击十倍于己的敌人时的视死如归,这些情节都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具有着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剧中生动地表现出的官兵情、战友情、亲情、爱情,纯洁真挚,浓烈而感人。其中如抗大学习期间的爱情角逐,干净明朗又情趣横生;长征中警卫员余占鳌、护士李玉红的牺牲等细节,又具有着催人泪下的力量。
第四篇: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刘亚楼(1910-1965),原名刘振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
刘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一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进长汀七中,因家庭困难,不久便辍学回乡,被母校崇德小学聘为教师。在该校校长、共产党员刘克模的启发下,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刊,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为刘亚楼,积极参加了当地农民赤卫队和乡区苏维埃政府的组建工作。
1929年5月底,为迎接红四军二次入闽,刘亚楼参加了武平农民武装暴动。暴动队伍后被编入红四军第四纵队第八支队,任班长、排长。12月,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年4月,刘亚楼任红十二军第五团第一营营长兼政治委员。1930年6 月,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9月,红一军团纵队改编为师,支队改编为团,任红十二师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1930年12月,率该团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的龙冈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9000余人,该团作战英勇并活捉了国民党军师长张辉瓒。后又率部参加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并为作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2年3月,刘亚楼调任红十一师政治委员,积极开展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和宣传群众的工作,努力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级建制,方面军直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刘亚楼任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在长征途中,刘亚楼率领部队担任红一军团的前锋,取得了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勇夺娄山关和四渡赤水河等一系列重要胜利,为中央红军跳出强敌的包围、胜利北上创造了条件。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刘亚楼先后任红一军(原红一方面军)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1936年6月,作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批学员入校学习。12月毕业后,留校任红大训练部部长。
二
1938年1月,刘亚楼任抗日军政大学(红大改称)教育长。1939年初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苏德战争爆发后,加入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8月,随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国。1946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为组建适应战争需要的高效率的司令部作出了重要贡献。8月,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校长,为后来的人民空军培养了第一批骨干。
东北内战爆发后,刘亚楼先后协助总部首长部署和指挥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7年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作战,歼国民党军22万余人,迫使东北国民党军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座孤城之中。1948年1月,刘亚楼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为使司令部工作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转变需要,对从思想、组织、作风多方面加强司令部机关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并做出了贡献。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同时被委任为军委会东北分会委员。1948年9月,***发出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10月初,当林彪私自以林、罗、刘名义向中央军委发出加急电报,提出放弃攻打锦州而北返打长春时,与政治委员罗荣桓一同进行了耐心的劝说,并发了一封重申攻打锦州的电报,保证了锦州战役及整个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辽沈战役期间,积极协助总部首长,指挥部队连续作战52天,全歼东北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后,刘亚楼遵照中央军委关于“东野尽速入关,突然包围津、唐、塘等处之敌”的命令,立即筹划东北野战军分路迅速入关的各项工作,为保证将国民党傅作义集团围歼在华北做出了贡献。
1949年1月,刘亚楼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指挥了天津攻坚战役,创造了全歼守军13万、29小时结束战斗的攻坚战奇迹。3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
三
1949年7月,刘亚楼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负责着手筹建人民空军。8月,赴苏进行购买飞机、派遣专家及援建航校的谈判。10月25日,被中央军委正式任命为空军司令员。11月15日,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作出了关于空军领导机关组建原则的报告,提出了在目前没有空军部队的情况下,应集中主要力量把航校办好的意见,得到了***的肯定和批准。为筹办好第一批航校,精心规划,具体指导,事必躬亲,一丝不苟,终使六所航校于1949年12月1日如期开学。
1950年4月1日,筹建空军战斗部队的条件已经成熟,刘亚楼向中央军委提出从陆军各野战军选调建制师、团领导机构组成空军部队领导机构的建议,并得到批准。6月,第一支人民空军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随后,坚决贯彻中共中央规定的“边打边建”的方针,派新中国空军投入了抗美援朝作战。在对志愿军空军进行空战指导时,根据***一贯主张的“集中兵力”的思想,结合空战实际,提出了“一域多层四四制”的战术原则,使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在开战之初就取得了一连串的优异战果,同时也为人民空军的空战战术奠定了基础。
刘亚楼一贯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每当飞行员在国土防空中击落敌机或训练中出现事故,无论手中的工作多忙,都要亲赴现场总结经验或探讨教训。通过观察和总结,把培养飞行员的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按飞行员技术水平分类编组,做到“平战一致”。当1958 年飞行训练中一度出现急躁冒进的思想时,曾严肃指出:“飞行训练是一门科学,切不可蛮干!”同时给部队规定了“稳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训练方针,要求“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有效地保证了空军的战术技术训练沿着提高强度、稳健进度、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方向的发展。对空军的作风建设、空军机务工作和空军专业技术院校的建设,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创造空军的过程中,刘亚楼十分重视政治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曾强调说:“空军是个技术军种,搞不好会产生单纯技术观点,因而时刻要把政治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他主张,政治思想的根本环节是用***思想武装空军人员的头脑,并以自己努力学习***思想的模范行动,带动空军党委一班人。在部队政治思想工作领域则提出“及时发现,确实弄清,正确解决”三个环节,狠抓落实,把思想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
1954年,刘亚楼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1959 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1964年被选为中国人民航空协会名誉主席。
刘亚楼于1965年5月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第五篇:朱瑞将军事迹
炮兵司令——朱瑞将军事迹
朱瑞(1905-1948.10.1)又名朱敦仲,江苏省宿豫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毕业后,入苏联克拉辛炮兵学院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8月,朱瑞将军遵照中共中央和军委指示,率领延安炮校迁往东北,准备接收日军的装备,组建一支新式的人民炮兵部队,为建立东北炮兵奠定物质基础。
1946年夏秋后,由于炮兵的迅速发展,需要的干部越来越多,朱瑞及时建议东北军区将延安炮校改名为东北军区炮校,立即开学招生,朱瑞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东北军区炮校校长。东北军区炮校在辽沈战役前,共培养2000多名干部,不仅充实了东北军区的炮兵干部,还为兄弟军区输送了几百名干部。
1947年1—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先后发动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其中共有40多个炮兵连队参加。
1948年4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二次炮兵会议上,朱瑞进一步丰富了作战原则,从而使炮兵战术和指挥能力进入逐步成熟的发展阶段。由原来只能配合步兵克敌一个师设防的城市,发展到能支援步兵一举攻克十几个师、多兵种合成防守的大城市。
1947年后,随着战争的发展,前后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保证战争需要,他亲自主持工作,先后组建了迫击炮团、战车团、高炮团等5个团。到1948年8月,在东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己有各种火炮4700门,为辽沈战役作了充分的准备。
194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朱瑞一声令下,各种口径的火炮雷鸣般的怒吼。不过6个小时,就将守军全歼,活捉敌师长王世高,胜利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在这次攻城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使用缴获的美国榴弹炮。为了了解这种火炮的性能,战斗还没有结束,朱瑞就从指挥所出来,到城头上再去看一看,量一量突破口有多宽,为下一步攻打锦州做准备,路上不幸触雷牺牲,身中几十处弹片,时年43岁。
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指出:“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