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邪教+示范基地”创建申报材料
滕州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反邪教+示范基地”创建申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前身为滕州市第一职业高中,于2010年转型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2014年11月正式更名为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为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针对当前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设安全教育、生活技能、工艺制作、艺术实践、科学探究、素质拓展6大主题32个实践项目。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基地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了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主题教育体验馆。这些主题场馆,融宣传、教育、实践、体验于一体,为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可靠保障。基地自2010年以来,已经高质量地完成90000余名八年级学生的培训任务,得到了参训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已成为全市中小学生德育的阵地、实践的平台、成长的乐园。
二、学校创建目的
邪教活动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其行为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危害性令人瞠目,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是一项防线前移、未雨绸缪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好反邪教警示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广大师生反对邪教、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自觉性,保障社会稳定、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反邪教形势和八年级学生身心与思想发展的规
律与特点,我们学校自从2010年以来,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爱生命、拒绝邪教”这一主题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我们结合受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受训学生为活动主体,以课堂教学和主题场馆教育为主阵地,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小手拉大手,共建和谐校园与家庭”为活动形式,在全体受训学生中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使广大师生在警示教育中提高认识和抵制邪教的能力,从而使校园成为反邪教的一方净土。
三、学校具体做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持续地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邪教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受训师生反邪教斗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防范意识,提高抵制邪教与识别邪教的能力,切实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努力为我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维护我校实践培训秩序稳定做出贡献,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警示意识,加强领导,强化警示意识,是搞好反邪教教育活动的关键。学校
要把崇尚科学、远离迷信,反对邪教、珍爱生命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对反邪教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以冯旭东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以王念民校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同时制定反邪教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每个班主老师根据每期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反邪教工作方案,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密切协作配合,切实为受训学生远离邪教、遵守法纪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反邪教认识度
针对我校受训学生流动性强的特点,我校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案。我校充分利用周一的受训学校班主任见面会和基地班主任与受训学生的第一个班会,对受训师生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特别是对各班的班主任和班干部进行专门培训,向他们讲清邪教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的危害程度,说明邪教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社会生产,群众生活,毒害青少年的“祸源”;同时采取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引导受训学生认清邪教的本质和危害,增强识别和自觉抵制能力;通过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力求做到全校人人皆知;在校园宣传栏内大量张贴反邪教宣传画,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旗帜鲜明地反对邪教组织,做到“四不”(不听、不信、不传、不入),自觉防范和坚决抵制邪教,敢于和善于揭发邪教的违法活动,破除迷信,增强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努力学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形成全社会共同
反邪教、反封建迷信的氛围。
(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主题馆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将反邪教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课程—安全课中,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将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推向深化。各功能室教师结合自己功能室的特点适时地讲解反邪教知识。重点发挥青少年法制场馆的作用,由法制场馆讲解的老师设计具体的反邪教教育活动,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邪教的本质、危害等知识,使在学校参与培训的学生真正认识“法轮功”“全能教”等邪教的真实面目,进一步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增强了学法、守法、用法,勇于与邪教活动作斗争的意识。
(五)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将反邪教推向深处
为了将反邪教活动推向深处,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反邪教图片和反邪教专题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师生们真正看到邪教本质,我们每一期培训都举行了反邪教图片展览,组织受训师生轮流观看图片,利用青少年法制场馆组织学生观看反邪教专题片活动,师生亲眼目睹了邪教组织怎样祸害百姓的,大大激起了师生愤怒的心情。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我们学校至今共培训了全市90000余名中学生,这些学生几乎涉及全市的家家户户。学校通过受训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邪教的知识向家长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宣传,这样既对学生起到了教育作用,也向家长作了一些宣传,明确反邪教、反迷信的要求,真正做到到“小手拉大手”,从而扩大了了反邪教的影响力。
四、扩大活动影响,取得显著效果
近几年,基地通过扎实有效的开展反邪教教育工作,得到各级各地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取得显著效果。2015年,我校喜获“山东省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学校”荣誉称号,借助于科学的力量对受训学生来进行反邪教教育。2016年6月28日,枣庄市委610办公室主任姬峰在滕州市委610办公室主任李鹏的陪同下,来我校调研工作,场馆建设、项目培训内容给予高度评价,对基地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意见,相信基地一定成为反邪教警示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学校还多次被授予枣庄市平安和谐校园、滕州市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我校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反邪教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我们将提高警惕,及时而有效地向受训学生宣传科学,用知识来武装头脑,信科学,讲科学,积极打好反邪教的战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发挥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总之,我们将不懈努力,用“现代文化为引领”,用实际行动“崇尚科学”,倡导文明,坚决抵制邪教在学校的渗透,为创建和谐校园,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第二篇:村委会创建科普示范基地申报工作总结
村委会创建科普示范基地申报工作总结
下岔河村委会地处哀牢山腹地,东与朵苴村委会的小中山和**村民小组相邻,北与闸上村委会的小平掌村民小组接壤,西与**的小龙街和太忠乡毗邻,距市府**216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26公里。是一个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行政村,全村共有国土面积28.6平方公里,境内海拔1300米至2400米之间,呈立体气候。耕地面积1143.2亩,其中:水田241亩,旱地902.2亩,有国家级公益林700亩,省级公益林9092亩,自留山7765.4亩,核桃经济林果6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7%。全村委会有13个村民小组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具有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现将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组织建设,把科普工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多年来,村两委就将科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但当时对科普工作的认识不足,科普宣传仅停留在按照上级要求定期出科普专刊的层次上。2011年以来,根据省、市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基地的要求,结合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需要,党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依托**市西舍路乡鑫合核桃专业合作社,下岔河村成立了科普宣传工作小组,由村委会主任马天荣担任组长,还聘请了乡科技专干担任科普宣传工作顾问。制定了科普宣传工作计划等,做到科普工作有人抓,计划有安排,年终总结有成果。完善硬件设施,在村委会院内设置10平方米的科普宣传栏,村委会设有科普图书室、电教室等),从此,下岔河村的科普宣传工作走上了新的台阶。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
下岔河村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中,在“实”上下功夫,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使科普工作逐步在社区形成多样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具体体现在:
1、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科普讲座(报告会)。村委会按照科普工作计划,坚持经常性的科普电视讲座,定期播放科普电教片,为广大群众进行内容丰富的各种讲座,有中老年健康讲座,有家电使用常识,有破除迷信方面的,也有环境保护方面的。还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如:开展少数民族农民工健康知识培训,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到村委会宣讲健康知识,开展健康知识咨询。在“世界环境日”,组织党员义工清理环境卫生,培养爱护自己的家园的环保意识等。
2、在每年的科普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期间,集中力量组织科普志愿者开展科普知识咨询、放映科普电视片、发放科普知识资料等活动。结合村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每年开展有一定影响的群众性科普主题活动不少于4次,村民科普活动参与率高。结合村民需求举办有机核桃栽培技术讲座和培训、咨询服务,规模大小共计6次。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3次。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有机核桃的种植和管理技能。
3、村委会内建有科普图书室,备有1000多本的各类科学教育材料,如少儿图书、因特网应用技术、卫生保健知识、科学烹饪技术、老年保健常识等,还为广大群众订阅各种报刊、杂志等科普读物。为充分利用村委会的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在节假日闲暇时间,科普图书室、电教室吸引了众多的群众、中小学生及个体私营工商户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需求。
三、教育为本,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村两委班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条主线不动摇,坚持走深化改革之路,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利用科普宣传阵地,通过图片展、板报墙报、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在暑期,举办“科普小制作”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意识及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关爱老人”为主题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内容贴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倡导老年人要有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我们还努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村情教育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与辖区内**市西舍路乡鑫合核桃专业合作社定期联系,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普宣教活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提高居民文化和道德修养的环境氛围。
下岔河村委会近年来的科普工作,在上级科协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没有经济收入,辖区内又没有单位能提供资助,科普投入尚显不够,主要靠村委会自筹资金;二是科普进家庭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活动还不够经常等等。我们决心以创建科普示范基地为契机,以务实创新的精神不懈努力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总结
XXX工会
“五个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总结
根据省XX工会和市XX局2010年以来关于开展创建“五个示范基地”工作的布置和要求,我单位工会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创建精神,结合XX实际,就开展“五个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以创建“班组建设示范基地”为重点和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进行特色创建,并向市XX工会申报创建计划。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创建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为重点,以XX工会组织建设为基础,以“五个示范基地”创建为抓手,以健全XX工会各项工作制度为牵引,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工会建设,充分发挥XX工会组织在维护XX职工合法权益、促进XX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建活动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确定目标,推进活动开展
我单位工会对此次创建活动高度重视,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专门成立了由书记XX同志为组长,各相关单位党、政、工负责人及工会委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五个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工会,全面负责 1 活动开展、检查等日常工作,明确落实各基层分会创建活动的责任。
活动之初,我单位便明确了“五个示范基地”创建目标:示范基地创建意识显著增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创新意识有效提升,基地在本行业发挥推广示范效果,实现品牌示范效应,带动和促进XX工会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按照“领导负责、目标分解、分段督查、考核评比”的总要求,将创建示范基地工作纳入本单位总体工作部署,列为工会工作考核重点项目。要求各分会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排出本单位创建目标。XX综合系统情况,确定了各基层分会的“五个示范基地”的创建任务,并分别制定开展“五个示范基地”的创建方案和活动制度。
(二)围绕标准、丰富内容,积极推进活动开展 示范基地是指具备“目标明确、制度完善、工作创新、成效突出”等特点的特定项目。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我单位各基层工会分会紧紧围绕X号文和X号文中关于创建“五个示范基地”的标准,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在创建活动中的纽带作用、渠道作用、组织作用、教育作用。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工会多次到基层一线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解决基层分会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创建“班组建设示范基地”为基础,督促、指导各基层分会有针对性地深入推进创建活动。
1、加强工会民主管理,职工民主政治权利进一步体现 两年来,我单位工会突出党建工作主题,按照上级工会对民主建设新要求,围绕“创先争优”和“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活动,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职工群众对站行政和支部在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多次召开职工群众座谈会,组织民主评议班子和民主评议支部、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我单位工会在XX和XX两个XXXX工程现场管理部进行了“民主管理”示范基地的创建。这两个重大工程项目部在建设中,坚持民主决策,实行政务公开,将民主权利交给职工,倾听民声、广集民意,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我为XX发展献一策”等活动,拓宽民主渠道,增强民主权利,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2、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岗位创新、创优慰然成风
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是推动职工立足岗位学技术,展示自我风采的重要平台。根据工作特点,我们在XX、XX、XX站及两个重大工程办开展了“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实际,努力创新创优,争作岗位奉献。每年都开展QC活动,多个成果获部、省、市优秀成果奖。在投资约X亿的省重点水运工程XX、XXXXXX建设工程中,我们以“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目标,重点把 3 好履约考核、质量安全、经费监管、制度管理、廉政建设关,实现科学化管理,先后获XX部首级部批“平安工地”示范项目、省XX工程先进集体、省XX建设工程精细优质典型工程及XX市XX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3、坚持以人为本,职工素质在文化建设中得到提升 我们以争创“学习型单位”和“学习型个人”为目标,切实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激励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练内功、强素质,促进岗位成才。紧密结合XX发展新形势和岗位实际,每年围绕一个重点,突出一个主题,先后选择了“怎样当好班组长”“让团队从优秀到卓越”“理论热点面面观”、“做最好的公务员”等六本书作为推荐书籍,以个人自学、股室班组选学、各单位集中学等有效形式,多方面培养职工读书兴趣,营造读书氛围,大兴学习之风,从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在市XX局举办的“我读书,我快乐,我奉献”读书征文活动中,多篇征文获奖。
同时,以倡廉、说廉、宣廉为载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廉政警句征集活动,开辟廉政文化走廊,举行廉政书画比赛,以形式多样廉政文化活动,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文化建设方面,以庆祝建党X周年为契机,通过座谈会、唱红歌等多种形式组织迎庆活动,激发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热情。此外,各基层分会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建起了“职工书屋”、4 健身房、阅览室,完善了“职工之家”,结合春节、国庆重大节日,开展具有XX文化特色的文体活动,活跃心身,与教于乐,在全处营造“团结、和谐、向上”的XX文化氛围。
4、抓好班组建设,增强工会工作活力。
班组是基层单位的细胞,是工会工作活力所在,抓好班组建设,就抓住了根本。两年来,我单位十二个参加“班组建设”示范基地创建的单位,围绕创建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班组在XX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职工努力争先创优,为XX又好又快发展建功立业。
XX在每年的创建工作中,做到有组织、有落实、有总结,使创建工作质量逐年稳定提高、螺旋上升,将班组建设细化为建“技能型”、“安全型”、“创新型”、“节约型”、“和谐型”班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该单位先后被授予“省XX系统建功立业先进集体”、“省模范职工小家”、XX省XX系统文明XX、XX市文明单位、全国XX行业及XX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称号。
5、构建和谐XX,为社会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我X各单位都积极参与社会共建活动,深入社区、乡村特困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多次组织职工参加慈善一日捐等各类捐款活动,募得善款数十万元。XX管理所女子工班多年如一日资助X名孤贫女童的学习及生活,让孤贫女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家庭般的温暖。“X妈妈”的行为受到了地方新闻媒体 5 和社会群众的好评,他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奉献一片“爱心”,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另外切实做好维稳工作,以稳定压倒一切。建立了党政工同管联抓的工作机制,全面撑控职工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发现不稳定苗头,及时介入,超前疏导,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使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一方平安,保证大局稳定。
两年来,XXXX工会在省XX工会和市XX产业工会的坚强领导下,“五个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进了班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提升了班组安全生产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规范管理能力、降本增效能力和文化建设能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指导、监督检查、认真落实、重点推进、确保质量,整体推进XX工会工作水平实现新提升。
第四篇:教师示范基地创建自查报告
整合研训资源 提升培训效能
促进内涵发展
——硚口区争创武汉市示范性培训基地自评报告
近年来,在市、区领导和关心下,硚口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区域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学地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和谐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为辖区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25所,其中,局属幼儿园9所,小学43所,初中16所,高中6所,职业学校4所,成人中专1所,特教学校1所,公办学校共有80所,民办中小学38所,其他部门办学校7所,全区在校学生7.8万人,教职工有5509人,退休教师4608人。全区创办了市级示范幼儿园5所,省级示范学校4所,市级示范学校8所,市级先进学校19所,全省综合办学实力50强学校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市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硚口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市首批教育先进区、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区、全省教育科研八强区(县)、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今年上半年,硚口区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一、自评与结果
在认真学习《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示范性区级教师培训基地评估工作的通知》(武教师[2008]12号)基础上,中心成员学习了评估标准,成立了领导小组,分解了指标责任,开展了分层自评,查找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整改,总结了自评成绩,形成了自评报告,组织了全员评议,统一了干群思想,明确了新的思路,增添了发展动力。在各部门分层、分块自评的基础上,依据评估标准,进行了量化评分,自评结果为95.5分。
二、发展与业绩
近几年来,我局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务实的作风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尤其是成立了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之后,不断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提高工作效能,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1、师训方面。在教师培训的二轮周期内,我区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加强训前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师培训,主要体现在:第一,分层培训越来越细。分别组织了区域内的《校园与法》、《教师和学生心理咨询与健康》全员培训,举办了校本培训骨干研修班、新教师培训、青年教师骨干研修班、骨干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等骨干培训,小学教学校长教学点评班、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网管人员培训等专题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职评教师计算机模块培训等技能培训,教师“人人会一手”菜单式培训、“80后青年教师培训、初中骨干教师培训、名优教师培训等。中小学德育主任岗位培训、中小学总务主任岗位培训等干部培训,以及研究生课程提高班培训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修班出省、出国培训。第二,培训比例越来越大。在教育局领导和决策下,在基层学校的重视和推动下,培训各级各类教师5万人次,中小学、幼儿园全员培训率达到了98%。第三,培训质量越来越高。培训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开设门类齐、质量高、品牌优的课程,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强,教师的知识视野开阔,一大批名师脱颖而出,硚口区新评了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省名师3名、省特级教师6名、省骨干教师73名、市名师6名、市名师提名奖3名、市学科带头人38名、市优秀青年教师73名、区首席教师24名、区名师58名、区模范班主任71名、区管拔尖人才8名、区学科带头人409名、区优秀青年教师422名。
2、干训方面。进入“十一五”发展时期,围绕教育局的干部培训规划,根据阶段性的培训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差异地开展教育干部培训活动,加强干部持证上岗的规范性和重视训后培训的延伸和拓展,促使干部带着问题学习思考。第一,培训规模越来越大。全区举办各类校极干部培训
班7期,培训中小学校长445人,校级干部培训率达到100%,教育局党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评为“干训工作先进集体”,06、07连续两年被区委党校评为“最佳基层党校”。第二,培训种类越来越全。局党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持证,不上岗”的原则,相继组织了“05~07年新提任的副校长干部培训”、101人后备校长培训和47人参加的书记提高培训,还率先举办了民办校长培训班,请武汉市优秀民办校长刘汉华同志来校交流办学经验。第三,培训渠道越来越宽。我局大胆探索,共选派64人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集中学习,同时,还选派了9人参加省级培训,跨省际合作培训14人,送青年校长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地中学挂职学习,到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考察学习达10人。我区汪长久、严和平、刘义明、武万忠、韩洪冬、王干武等9名书记校长被武汉市教育局评为优秀书记校长,成为了干部队伍中的领头人。
3、教科研方面。我区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的,通过科研教研引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第一,教科研层次越来越高。区域内承担联合国教科文课题研究1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研究21项,市级重点课题46项,区级规划课题21项,全区“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接近百个。第二,教科研究越来越实。教学研究切中教学问题,服务质量提升。开展作业研究、学法研究、备课组建设研究。抓课题研究,专家指导;抓教研,领导示范,注重实绩,月月考核,防止走过场。第三,课题效果越来越好。在《整合区域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总课题的指导下,硚口区坚持内涵发展理念,中小学教师每年参加市级以上优质课各类比赛,获奖面达到100余节,教师交流及发表的论文,总数在800篇以上。
4、基地自身建设方面。培训基地在教育局的多方关注下,从2003年开始,各种硬件建设明显加速,办学综合实力明显加强。第一,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分灶吃饭到现在组织结构的高度聚合,组建了“硚口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培训基地由原来的只有教师进修学校一家一园,变成了融合中小学教研室、教科室、电教站、成人中专等职能部门在内的联合办
公共享模式,建成了中心附属实验小学。第二,基地管理能力越来越强。教育局一把手局长亲任中心的主任,分管副局长任中心的副主任,避免了整合后的机构各自为阵,统领了队伍,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教学资源得到了明显改进。培训基地初步实现了设备、技术、人才、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地网、天网、人网的三网合一,做到了“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功能。基地师资力量强,特级教师3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名师在25人,国家级新课程培训者3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基地研究成果——《校本研修个案透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科研素质》、《湖北省校长生存状况调查》等多部专著相继公开出版发行,参与《新教师应知应会》教材编写,主编《怎样上好公开课》、《新课程背景下行动与叙事研究》两本读物。
5、社区服务方面。我区在社区服务过程中,主动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积极探索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模式。第一,社区教育成绩喜人。2008年,在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区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第二,组建了教师讲师团。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18位教师,不怕工作辛苦,深入社区和街道,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寒暑期实践指导活动。第三,开展技能培训。根据上级要求,分时间、分阶段地走进市民学校,培训社区群干,培训下岗职工,增强下岗职工的生活信心。第四,开展社区课题研究。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结合居民的家庭、生活、职业状况,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专题调研,专题研究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会建设课题,其成果在全国进行了交流、汇报。
三、工作与特色
1、构建一把手为统领、职责明晰、协作有力的组织架构
我区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有硚口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建立和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因而,硚口将教师培训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局长荣建亲自挂帅,一把手抓继续教育,抓各个学校一把
手。一是亲自抓发展规划。谋划硚口教育“十一五”发展蓝图,拟定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目标与任务。二是亲自抓职能部门管理者素质提升。在开办校长论坛、书记论坛的基础上开办了由教育局科室、二级单位负责人参与的行政管理者论坛,通过管理者们“谈管论道”来促进人员学习,强化管理者素质提升,提高管理水平。三是亲自抓部门职能统筹。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调研,把握全区师情,统筹调配教育局、二级单位各职能部门,结合各自优势,激发工作活力。08年初成立了硚口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由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室、教科室、成人中专等单位组成。实行统一领导,按职能划分,分工负责制。中心主任由荣局长亲自兼任,副主任由谈宇贤、胡振双两位副局长兼任。中心常务工作由区教校组织实施。四是抓联席会议制。为保证中心工作的有效运行,建立由人事科、初(幼)教科、中教科、成教科、组干科、计财科参与的联合办公会制。每月有行政办公会或师训工作专题汇报;每学期有各职能部门培训工作学习与专题研讨;每有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交流汇报与新学期工作计划布臵。五是抓培训者素质提高。新课程培训前,荣局长对全区全体参与新课改培训的培训者们讲座,介绍区情、师情和训情。对培训者提出了要求,开展培训队伍“四风”建设。即:
1、培训作风。勤学善思,民主科学,勤俭廉洁,务实高效,服务基层。
2、培训教风。学员为本,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湛教艺,引领示范。
3、培训学风。终身学习,理论指导,问题研修,学以致用,岗位创优。
4、培训校风。爱岗敬业,文明自律,和谐进取,求实创新,为校增光。讲授培训的针对性、研究性和实效性等原则,要以作风带教风,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带校风。在培训者中形成了重研、重教、重学的良好氛围。
整合的机构职能,强化了各条块业务部门的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进一步在组织规划、功能管理上协调运作;在优化配臵、项目开发上资源共享;在研训一体、服务指导上形成合力,真正凸显出领导更加有力、目标更加统一、行动更加协调、合力更加彰显、工作更加落实。
2、明晰适合硚口区情、师情的研训思路
硚口是一个地处城乡搭界的老工业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硚口的区位逐渐失去了以往的优势。作为教育大区的硚口,在政府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区域学校较多,办学基础较弱,教师视野不够宽广,教师专业水平差异较大,教育观念、教法相对陈旧,教师结构有待优化,高水平教师相对不足,教师品位不高,教育经济财力相对滞后的状况下,如何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硚口教育人在思考!如何将没有绝对优势的硚口教育大区办成教育强区?路,只有一条:内涵发展,研训兴师,质量强教。
为此,区教育局把科研兴师与队伍建设纳入“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之中,把师训作为内涵发展的战略支点,把促进内涵发展定位在科学提高质量上。以教师队伍建设结构趋向合理,骨干教师队伍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目标;以建设“1151”工程为工作平台,(在五大建设工程中,有两大工程涉及教师继续教育。一是区域性教育科研工程。二是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工程);以打造“4321” 骨干教师队伍为建设任务(4百名各类区级后备骨干教师,3百名各类区级骨干教师,2百名各类市级骨干教师,1百名各类省级骨干教师);以“两大行动”计划(提高管理水平行动计划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行动计划)为工作抓手。强化“一个宗旨”打造一流干部教师队伍;树立“两为”的培训发展理念。即: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基,为学员的终身学习服务。突出“三性”的培训工作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要针对教师需求开展研训工作,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二是研究性原则。培训的目标是要提高教师,如何提高教师需要研究,怎样有效培训更需要研究。三是实效性原则。培训学习的目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作用于实践,转化成教育力。
3、构建务实高效、落实到位的机制
区域机构的整合带来一系列管理运作问题,系列问题的核心就是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而实现资源作用发挥的最大化。因而,构建务实高效、落实到位的工作机制尤为关键。
①管理运行机制
硚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确保高效运作拟定管理运行机制。基本原则
是资源共享、任务共担,实行上下贯通、左右关联、完整严密的管理系统。
年初计划与统筹。在中心统一管理、部门分工协作的机制下召开计划讨论、协调会。由中心主任荣局长统筹协调安排,各部门履行相应职责,最大限度的保证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有效利用。召开继续教育工作大会布署推动。
年中管理与服务。紧紧围绕工作计划与会议要求,展开管理服务,保证培训工作落实到位。各个职能部门依职履责,人事科、教校具体管理,每月一次调度调控。通过调研、交流、树立典型、督促通报等环节,有序推动工作。
年末总结经验与表彰。继续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作为制度每学年召开。在质量监测、检查、评估、公示的基础上,2007年,表彰先进集体48所、先进年组62个,先进个人147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榜样和辐射作用,崇仁路小学、武汉四初等校的校本培训的经验全区推广。
②培训过程优化机制
建立了“四问”的培训过程优化机制,做到四个方面的转变。训前问需,变预设为生成。今年暑期的武汉市初中骨干班主任培训的前期准备中,我们采取问卷调查、骨干座谈、一线调研等方式收集大量培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了解了学员对课程开设、培训形式等要求,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内容,使培训不再是简单的为培训而培训,为学分而学习的活动。
训中问难,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互动。“培训中心”将收集到的疑惑问题集中分析形成课题后,请受聘专家教师根据课题有针对性拟定讲义,并收集学员听课反馈,按照学员需求与讲授教师进行沟通,提请培训者对讲授内容进行调整。
训毕问质,变被动为主动。学员集中学习结业并不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书面测试,而是要求回到工作岗位后,结合实际问题主动地反思,每位学员须将收获在校级研讨中交流,主动地完成一篇论文或教育叙事、班级管理案例等优秀作品并上传“中心”开办的教师博客、QQ论坛上,进行质量评估考核。
训后问效,变短训为长效。集中学习结束后,“中心”派选对口指导专家深入学员所在单位,采取听课评课、座谈交流、学员研修手册等综合方式,实地考察学后所得、所获、示范的作用及效果。80后青年教师培训后,采用多种形式深入80后教师工作岗位跟踪了解培训效果,观、议课80余节次。
③研训一体培训机制
研训一体化从培训方式看,它是“研”的方式与“训”的方式的融合;从培训内容看,它是“研”的内容与“训”的内容的融合。这种培训机制,可以将各种培训资源有机整合,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在培训内容上体现“三个引入”:将面上的问题引入理论学习,纳入到理论讲授中;将面上的经验引入到理论学习,使他们不只是知道“是怎样做的”,而主要站在理论的高度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将面上的教科研专题引入到培训课堂,上升为理论并指导工作实践,将能力训练落到实处。如新课程培训与区域性教研活动有机结合,教研员既是推进课改教学研究的指导者,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培训者。由于研训一体工作扎实,我区轻汽小学的“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为中心的校本研修策略研究”团队成果展示获全国一等奖,我“中心”获全国“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先进试验单位。
④质量监测机制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必须进行监测。坚持做到逢培训必考勤,逢考勤必反馈,及时与基层学校沟通学员的学习状态。每次的新课程培训后,除组织闭卷形式的考试外,都要进行必要的考核监测。另外,我们也将每次培训后学员对培训者的评价纳入到质量检测体系之中。
我们开发、研制了《硚口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对教师的基本情况及教师培训情况进行录入、查询和修改;对学习情况按学校、教师等条件进行查询、统计;完成了《成绩登记表》、《非集中培训学分登记表》及《各学校教师培训情况综合统计表》等三种统计。建立以学分登记制度为核心的选修课程管理制度,将教科研活动纳入培训学分学时的计算项目。
⑤绩效考核奖处机制
区教育局将继续教育学习情况与学校绩效目标挂钩,与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与骨干教师评先挂钩。通过对各类培训抽查评估,从考勤、质量、效果等方面严格把关,公平公正实施奖处。
4、突出重点、努力打造研训特色品牌
在全面执行市教育局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区“4321”教师人才建设工程的要求,教师学习培训中心从实际出发,围绕着 “扬师德、强师能、树师风、铸师魂、塑师品”工作目标,努力打造硚口培训特色。
①围绕全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题活动开展特色培训。我区在完成国家和上级部门规定的培训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系列特色培训。
围绕教师建设“八个一”活动开展教师基本功提高培训。2006年,教育局提出了在全区教师中开展“八个一”活动要求,具体内容为:①拜一个名师;②结一个对子;③上一节好课;④写一手好字;⑤制作一个好课件;⑥负责一个备课组⑦写一篇好论文⑧帮扶一名学生。并结合内容开设了《书法》、《课件制作》、《课例讲座》、《优秀班主任经验报告》等十余个“菜单式”培训项目,供教师选修。各基层学校结合校情制定了本校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专班,确定了培养目标,制定了具体措施,要求教师根据自身不足选修培训科目,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并保证人员、时间、活动内容和场地的落实,选拔教师参加全区首届“八项全能大比拼”活动。2007年,我区又提出新的“八个一”,替换更新了“一口标准普通话”、“一份好的调研报告”两个活动内容,并组织了第二届“八项全能大比拼”活动。
两届“八个一”活动,全区数千名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八个一”的活动中,练“三字”、制课件、结对子、赛课堂……,报名培训参赛的教师达到了5000余人次,经过比拼,450名优秀教师、60个先进团体脱颖而出。形成人人参与,校校互动、以赛促训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了骨干教师的风采,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再次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学习热情。
围绕“人人会一手”活动开展菜单式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区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搭建教师自我展示平台,开展了教师“人人会一手”培训活动,让老师们在训中学,在学中提高师品位。
根据调研结果,开设了《文学欣赏与创作》、《书法》、《管弦乐》、《形体健美操》、《摄影》、《卫生保健》、《声乐》、《校园集体舞》等十余个“菜单式”培训项目,参与活动教师占全区教师97%。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教师培训出勤率达到了99%。培训的开展使全区教师打开了视野,张扬了个性,学会合理调节工作和生活,将培训所学带到了学校,带进了生活。如:体育馆小学组建了校管乐队,安徽街小学组建了教师口风琴队等并在全区展示。
围绕“每天轻松愉快30分钟活动”开展教师健康讲座培训。为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陶冶教师情操、激发教师激情、缓解教师工作压力,2006年初,我区在关注教育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出了“每天锻炼半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的活动理念,在全区中小学组织开展“每天轻松愉快30分钟活动”。教育局要求学校将此项活动纳入校本培训计划,建立活动制度。围绕这一活动,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讲座培训,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2007年初,“每天轻松愉快30分钟活动”在武汉四中礼堂汇演,市总工会、市教育局领导到活动现场观摩,并以简报形式在全市予以报道并在全市推广。
围绕“阅读在生活中”的活动开展校本培训。区教育局首先将“阅读在生活中”活动纳入到全局工作计划,要求将此活动与学校校本培训相结合,强力推动,明确要求每学年做到三个一。即:①有选择的读一本好书;②学校举办一次读书沙龙交流活动③开展一次教师征文大赛。基层学校将”阅读在生活中“的活动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拟定活动方案,并有计划予以落实。我区崇仁路小学率先提出“书柜大于衣柜,读书是最好的美容“的口号。并为教师提供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等20本教育著作;市62中开展了“经典名篇校园诵”活动;宝善街小学开展了“三声满校园,诗词歌赋会”活动等。目前,“阅读在生活中”校本培训已经在全区面上80余所中小学、近4000名教师中铺开,形成了硚口区特色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文化。
②以区域性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科研实践培训。以科研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区一个传统。早在“八五”、“九五”期间,我区通过
学法研究课题促进了一批教师迅速成长。近年来,我区着力弘扬这一传统,在高品位科研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形成了系统策略。第一,以省教育规划重点科研课题《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研究》统一了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第二,以教育部全国教育规划办“十一五”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整合区域教育资源,促进内涵发展,扩大优质教育供给----以武汉市硚口区为个案的研究》,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第三,以中国教师基金会的《中小学生个性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全国学前教育学会课题《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管理方式的研究》等为载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探索自己成长的特色之路。第四,以市“十五”教育规划重点科研课题《区域教师心理支持体系的研究》为切入点,探索教师身心和谐发展的策略。第五,以《区域教育人力资源的建设策略研究》、《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的评价和管理机制研究》等科研课题为突破口,探索我区高水平、高品位教师发展的策略。目前,有85项课题已经结题。其中,《区域教师心理支持体系研究》获06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区域教育人力资源建设策略研究》在06年获市一等奖,相关成果已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全区所有学校均参与了课题研究,所有中青年骨干教师均参与了科研实践,一大批年轻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快速成长。
③利用首席教师工作室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引领式培训。2005年,在教育局精心筹备下,我区全面启动了首席学科教师工作室各项工作,建立了一套与全区教科研培训工作相结合的工作室制度。三年来,首席教师工作室发挥着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动了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优化了骨干教师队伍结构,为提高我区教育质量提供了人才保障。十一个首席教师工作室142名徒弟坚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学研究为主线,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教坛比武活动中脱颖而出。2008年我区继续启动了十三个包括4名省名师(刘文松、董耀红、张玉琴、汪飞)、2名市名师(王先海、高文桥)在内十三位特级教师组成的第二届首席教师工作室。
④举办教育论坛进行论坛式培训。2005年底,我区先后开办了校长论坛、书记论坛、教师论坛,并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全市首家教师学习和培训刊物《硚口教育论坛》。该刊物与此前创建的硚口教育网、教师进修学习网、硚口名师网正在成为我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平台。2007年9月初,市教育局、《长江日报》社联合主办了“教育内涵发展论坛”,《硚口教育论坛》具体承办了这一活动,相关文章在2007年9月4日的《长江日报》上整版刊登,大大提升了该《论坛》在我市特别是在我区的影响力。三网建设与三个论坛互动生成,打造继续教育的资源平台,实现了培训工作方式的突破,扩大了论坛的影响。
⑤开展教师心理辅导教育培训。05年至今,中心与华中师大联合办学,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全国知名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刘华山教授、汪海燕教授等亲自授课。目前已开办三期,14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截至目前,我区已经有91位教师均取得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证书,造就了一批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骨干力量。目前,基层74所中小学均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人力资源的保障使面向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名至实归,有力保障校园和谐与稳定,保证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2006年10月中旬,市教育局在我区东方红小学召开现场会,全面展示和推介了我区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的经验。
⑥建立多元有效的研训模式。教育模式因不具备普适性而需要开发和创新,我区在研训工作中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形成了25种研训模式,代表模式有:
多情境的教学案例引导模式:以教学案例为载体,遵循“教学设计一教学实施一教学反思一案例点评和研讨一教学重构”这一线索,全过程引导教师的新课程教学与教研。这一模式普遍运用于各科教研活动中。
小组汇报模式:该模式把培训成员分成活动小组,培训者事先布臵了任务和目标,各小组积极参与,经过一定阶段,在培训者主持下,各小组围绕主线和要求,汇报自己的思想、观点、成果等。该模式广泛用于协作组研讨活动中。
自主探究 交流互动模式:该教学模式常用于英语教学教研活动中,实现
英语教师实践能力和英语素养的全面提高。
师徒结对模式:分层、分科开展结对活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突出了师徒结对的责任意识和效能意识。该模式是校本教研的核心模式。
自主研修模式:自主研修是目前我区实施校本培训最主要、最基本的操作切入点。自主研修具有自主性、全员性、实践性的显著特点已经被基层中小学校本培训作为第一着力点牢牢抓住。
反思型教研活动模式:反思型型教研活动模式是目前在我区运用最广泛的模式之一,是以自我反思为基础,在教学研究群体中共同合作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和提高教师的反思动力。
课堂教学观摩模式:这种模式常用于区域和学校内部教学交流活动,促进教师间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理念的融合,通过观摩讨论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借鉴他人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课微格模式:四课是指备课、说课、评课、改课,即用微格方式对“四课”分别进行处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培训模式:该模式是通过网络渠道,建立信息交流平台,达到交流学科最新知识,传递教学建议方法,深化培训质量的目的。目前,我区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创建教师论坛、教师教育博客等方式进行培训和交流。
5、立足功能发挥,强化两大保障
①重视培训者队伍的建设,强化人才保障
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现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知识广博的专兼职培训者队伍,中心教职工总人数90人,专业教师73人,占81%,其中研究生学历18人,占专业教师24.6%,高级讲师有41人,占专业教师的56.2%,名师4人,教研员有32人。
聘请兼职教师有82人,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来自基层学校骨干教师,约28人。第二部分来自区外专家和大专院校、教科研部门常年聘请 的专家有 30人。第三部分来自各级领导管理者24人。另外特聘请省市名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团有60人左右,并且与区内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在对培训者的管理上采取三条措施,一是建立培训者档案和人才库,二是实施了动态管理,实施学员满意度的测评,将学员满意作为聘请教师的重要尺子。第三是开展培训者的研讨活动,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培训者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专、兼职培训者的素养。
②重视硬件建设,强化物质保障
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占地19.2亩,有各类建筑9280平方米,能同时承担开展800人以上的培训。
中心专业教室数量充足、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建有能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专用语音教室、综合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图书资料室等专业教室,中心订现有各类报刊40余种,图书资料2万余册,音像资料总量长达1600小时以上。图书音像资料不断更新,三年内更新率达15%。图书音像资源内容针对性强,利用效率较高。
“中心”每年都要依托实验小学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了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实践活动,使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中心”建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建立了区名师网、教校网点,教师击率比较高。网络配臵指标符合评估标准。全体专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均参加过省、市专业培训,能保证远程教育教学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在经费投入上,2006年-2008年,区教育局拨付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本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实际拨付经费348.00万元;中心和学校自筹经费659.20万元,骨干教师培训投入经费236.34万元。教师培训经费达到示范性基地评比要求。
四、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①办学条件现代化程度有待提升。表现在校园现代文化品位不高,现代化设备设施不齐,教育投入不高等。
②新整合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心”运转时间不长,正处于磨合适应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与发展。
2、下一步对策
①抓住全区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的机遇,以统筹的方式、创新的办法,寻求途径拓展培训中心的发展空间,力争在充分利用未来可能出现的闲臵资源的基础上,找到中心办学条件现代化之路,按照节约成本、盘活资源的要求创造性地解决这个问题。
②通过逐步完善制度、强化核心功能、加强内部管理、优化队伍素质、创新工作方式的办法,不断增强培训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使之真正成为硚口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支撑,为促进全区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保障。③通过调研和民意抽测等方式,全面掌握全区不同类型老师的培训需求,优化培训课程,充实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研究培训规律,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硚口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二〇〇八年十月
第五篇: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情况汇报
&&馆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情况汇报
我馆是&&著名历史遗迹,占地&&0多平方米,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学校校外德育基地,省级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多年来,我馆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把教育基地建设成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尤其是青少年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不断挖掘自身资源,拓展教育内涵,扩大社会影响。
近年来,我馆把充分利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的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认真做好文物史料的展示。将&&文物史料的专题陈列由1个展室扩展为3个,丰富了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