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教老师先进事迹
“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简单的歌词,却唱出了**区**学校特殊教育老师**最真切的心声。人生抉择受母亲影响至深
2001年的那个夏天,**做出了她人生的第一个抉择。学习成绩优异的她本可以像身边很多同学一样,接着就读中学然后再考个不错的大学。但她却出乎了家人、朋友的意料,选择了就读**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准备将来做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我的母亲也是一名特教老师,她把大半生都倾注在了特殊教育这份事业上。我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她小的时候无人照看,母亲又忙于工作,就常常带着她一起到任教的聋哑学校上课,每天和年龄相仿的聋哑儿童一起玩,她就是那个时候和残疾儿童培养起了深厚的情谊,这也为她今后选择特教事业奠定了感情基础,也正是那个时候,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长大后要做一名像妈妈一样的特教老师。就在所有人都不理解时,母亲的一句话让她坚定了信心——“有些孩子可能再也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的生活了,你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的人生吧”,就这样,**带着母亲的这句话踌躇满志地踏上了自己的漫漫特教路。
2006年,从**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的**,回到了家乡**,从事了一年的特殊教育工作后,听闻**区**学校筹建初期,急需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她毅然丢下两个月大的宝宝,来到了**学校。
他们的成长是我的骄傲
作为学校教培智语文和康复训练的老师,**要对孩子早期行为的矫正做辅助治疗,**告诉记者,教会孩子一个简单的读音就要好久。像正常的孩子一分钟可以学会的东西,他们可能一年都学不会。这些孩子全部都是智力上有缺陷的,有的孩子刚来的时候话都不会说„„ **学校招收的是智障儿童,孩子从年龄到智力发展都各不相同,教学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普通学校,教学生认字时,老师只需要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上字,带着学生去写、去读就可以了,可对于智障儿童,**要握住他们的手,手把手教他们写,还要不厌其烦一遍一遍的说、写,一句平常的问候语,往往要教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在去年的艺术节上,一位母亲看完了儿子的表演后,激动地哭了,“**他开口说话了,**他会喊妈妈了!”原来,**属于中度智力残疾,已经一米八的他虽然看上去和普通孩子没有多大区别,可他却患有天生的语言障碍,听得见声音却不会开口说话。为了实施更好的干预措施,**和几位老师一起研究,为他制定了个人语言康复计划。经过两年多的不断训练和矫治,**渐渐地能从喉咙发出声音了,偶尔也能说出单个字或词语。**会喊妈妈,**知道这是迟早的事,他以后还会说得更多,但那天**突然喊出的一声“妈妈”,还是让她流下了泪水,“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我很欣慰,也很为孩子骄傲,也让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有信心。
我要陪他们走向未来
机械的重复,琐碎的工作,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还要当他们的“妈妈”,帮助孩子们穿衣、洗脸,照顾孩子们吃饭、睡觉、上厕所。
因为这个群体特殊,我们都会耐心地处理突发情况,像父母一样去爱护这些孩子。
2008年3月初,**县一名7岁重度语言障碍的男孩慕名而来,在**的班级试读。孩子基本丧失了自理能力,上厕所都需要按时提醒,即使这样,这名男孩还是会把大小便弄到裤子上。但是**毫无怨言,每次遇到情况都会立刻帮孩子清理干净,她说这就是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责任。而她家里的宝宝这时候才不到四个月,更需要母亲的关爱和照顾,她却说:“我的孩子不光有父母的爱她还有外婆、奶奶,她能得到很多人照顾;而学校多接纳一个孩子就是多解放一个家庭,智障孩子早一天入学就能得到多一点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更需要老师。” 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扬,也使她获得了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市师德先进个人、**市最美教师、**区师德模范、**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选择了特殊教育就选择了艰辛,选择了智障孩子就选择了付出。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生涯,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虽艰难但却充实而无悔。她把爱播撒给了最需要关怀的残疾儿童,也把最浪漫的青春韶华无私地献给了特教事业,却从不曾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为了家长们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我也要竭尽所能给予学生最真实的爱与呵护,让爱成为他们隐形的翅膀,和他们一起飞翔!”她的眼睛里熠熠生辉。我们相信这种爱会让她在特教的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
第二篇: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1
20xx年5月6日至12日,在区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53人从xx出发奔赴全国教育名市——山东省xx市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在xx二中、xx外国语学校、xx五中、xx一中几所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期间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听了学校领导的专题讲座,每天学习结束后学员相互交流体会。这次学习,使我深受启发,下面主要谈谈我在xx二中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感受:
一、特色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xx二中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及“高能性”为目标,以“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 为特点的教育理念。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xx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271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紧锣密鼓,学案探究互动热火朝天,学生课后复习温故知新。具体包括以下三个转变——师长变学长,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的转变,变教室为学室,变讲堂为学堂。这种课堂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和时间。
二、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既使学习主体细
致化,既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更细致的了解掌握,也有利于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层次教学,同时学习小组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也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三、集体化的导学案
导学案中所涉及的探究问题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知识点挖掘细致,我所听到的语文学科两节课都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性,很有实效性。课间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透漏出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所谓的效率高可以从学案的.编写中充分体现出来:学案上有编制者、有审核者、还有审批者和日期,编制和审核均是2个人,执教人有的还不是学案的编制者,说明不是个人编制。
四、广泛的师生阅读
教师首先是勤奋的读书人,在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求每一名教师至少阅读十
本不同类别的书籍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其次让学生畅游书海,每名学生在每个学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做好名言警句和美文语段的摘抄。每个年级每周都安排了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再次是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组织一定量的阅读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高效性。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能为学生的人生增添色彩。
五、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决不拖延”,
“正课与自习一分钟也不让自己闲下来,紧张而积极,你的收获会让你更加喜悦” ,”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 。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
做事坚持不懈,很实用。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六、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俗话说的好,“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xx二中校园每项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如在卫生环境上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学校管理采取无缝隙管理,而且教师队伍年轻,这点与我们鱼河峁中学非常相似。但xx二中对新教师上岗之前的培训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在那里一名新任教师要进行20天左右的培训和严格考试才能进教室上课。通过这些内容充实、实用的培训,新上任教师的成长也就快了很多。
学校完善的奖惩制度也很值得学习,尤其是对一线教师和备课组的评价,能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和备课组长的积极性,因此才能搞好集体备课,拉动各位
教师的成长。尽管学校要求教师坐班时间不长,但很多老师能坚持坐班到10点,这可能就是完善的奖惩制度所体现的结果吧。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2
在暑假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刚开始选择这个学校的时候,说实话有一份好奇心在里面,同时也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这个挑战,但是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自己认识的不足!在没有学习之前对于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听了各位老师的认真讲解才明白了更多,才知道听力缺陷和视力缺陷都分为很多种,才明白因为视力或者听力的缺陷,聋童和盲童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以及生活习惯。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师如果连这些都不懂,怎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呢!
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也使我明白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作为普通学校的老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但是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学校老师最大的.幸福来自于学生们每一点在普通学校老师看来微不足道的成长,这一点一滴普普通通的改变包涵了老师的多少心血和付出,同时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希望与期待!所以我觉得从事这项职业,虽然也会失去很多,但是能从中体会到更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正像各位老师说得那样,一个残疾儿童改变了整个家庭的生活,也有许多家庭因此陷入悲痛之中,我们所做的不仅是面对一个孩子,同时也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所以我觉得自己更应该珍惜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也许有一些人会对残疾儿童有偏见,因此会对我们的老师有偏见,这些我都不怕,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会用心去做好,努力走下去!刚开始的时候认为自己只要对这里的孩子多付出爱心就够了,现在才明白,不仅是爱心,更要有耐心,恒心和责任心!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严与爱相结合!当然作为一名普通师范毕业的学生,从事这份工作有一个很大的挑战,那就是手语和盲文。在学习的这一段时间里,通过老师的讲解,对于盲文和手语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但是这些使远远不够的,我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的掌握手语和盲文,多向各位老教师学习,同时也多和学生交流,是自己尽快掌握这两项技能,以便更顺利的开展工作!同时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教学经验,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积极向各位老师学习,认真钻研课程,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付与的各项任务,完成好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教老师!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3
本学期初我校针对人教版特殊教育培智语文教材过于陈旧,很多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我校现在校弱智孩子的学习需要,而开展了生活语文自编教材的教学实践。
作为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的我,也在积极参与生活语文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工作。
本学期初,我已经编写了两个主题的语文教学内容,分别是我的社区生活和保护动物,在每个主题下,又编写了相关主题的几篇课文,如《我们的学校》、《我家的小区》以及《我家小区的周围》等,还如《可爱的松鼠》、《鸟是我们的朋友》等等,同学们通过学习,大致能介绍自己的学校以及小区,对于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行为有了一些认识。
那么作为编写者的我,其中也获得了很多。首先,我更加主动学习。自从开始进行自编教材,为了使编写的教材适合我们的弱智学生,我会有意识地去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选择教学的素材,作以整理;另外,借助网络搜集相关资料,登录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网站、登录凤凰语文网,学习相关语文课文的编写体系;更加学会使用这一工具,去字典中查找与生活中的字的词义、相关词语。另外,我学会了与家长配合,共同搜集资料、共同想法帮助孩子学习生活知识。其次,我体验了成功。这种成功有课堂上孩子掌握知识的快乐,有家长对于孩子走上社会认知生活的反馈,这种成功的感觉,让我对于编写教材更加有信心。对于教授孩子们知识也更加有信心,工作也更加有激情。
当然,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自己还觉得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因为个人能力问题,编写教材存在着不科学的情况。有时自己按照自我的思维编写了一篇小短文,在进行教学时,却发现句子太长,不适合弱智孩子阅读,有时又发现一些语句不符合我们平时日常对话的形式,所以,在每一篇课文教学完毕后,我又开始修正教材。这也验证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吧!另外,因为没有对于学生需要认识的字词的认知,所以编写教材时先定主题,由主题到内容的出炉,再到从内容中去挑选需要学生掌握的一、二类字,这样做也是不科学的。所以,真的蛮希望编写教材中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现在我们语文教研组的很多同事都在进行生活语文教材的编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与疑惑,我想我们应该更经常坐在一起,交流体会。集思广益,可以一起就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的生活语文编写来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编写。我们可以就学生需要认知的内容进行大主题的确定,也可以就这些生活适应的内容去讨论,哪怕小到每个字、每一个音的教学思考。
一切为了智障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目标。为了这群学生,我们需要集思广益,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真心希望每一位关心特殊孩子的人给我们提出更好的意见与建议!特教老师心得体会总结 篇6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由大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学员的教学展示,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回眸这十五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专家讲座
精彩纷呈我有幸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得到了前卫的理论熏陶。教授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讲座的内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当今特教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大理州特校校长给我们做了题为《浅谈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的精彩演讲。他结合着他自己在特校所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畅谈了特校学生的'安全管理、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和特校教师的师德管理、教学管理、学习管理等话题。毕校长的演讲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他的一些观点非常实在可行,令人心悦诚服。还有沈玉林教授所做的题为《聋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讲座,沈教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了世界聋校语言教育的发展阶段,阐述了当前国际聋校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全面地分析了我国聋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听了讲座使我对聋教育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还聆听了大理学院褚远辉教授题为《教师与教育科研》的讲座,褚教授主要从“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条件”来阐述“教师与教育科研”这一课题。听了之后,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二、教学研讨
共同成长培训活动中,我们欣赏了大理州特殊教育学校五节语文课——《地里的西瓜又大又圆》、《不该粗心大意》、《我和企鹅》、《决赛》、《打起鼓来唱起歌》,五位教师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聋教育语文和音乐课堂,使我们从中感悟很多。同时,我们团队中的两位学员教师的实践课也非常精彩,通过集体讨论、备课、制作课件,使我们对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低、中、高年级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胆量、睿智、钻研精神,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量。培训活动中的每一次研讨、每一次交流都是那么真诚、朴实,大家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困惑,交流教学中的体验,仿佛是彼此心与心的交流,更是大家用情感谱写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
三、同行交流,共同成长:
本次培训,汇聚了全省各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有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强烈的求知欲使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教师提高自己教科研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
四、展望特教的明天,用坚定的信念激励自己
在培训中,听了专家对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解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与期盼,为自己将要成为一名特教人,要去做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我感到无比自豪,作为景东特校成立的第一批教师之一,我更是骄傲。同时我深感我们这些特教人责任重大,让那些特殊孩子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将成为我们今后要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
感谢给我们这次培训的机会。作为一名初涉足特教的教师,这次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了视野,为我今后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4
在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中,接触了很多的特殊儿童,从中也有了些许心得体会:一是,作为特殊教育老师要耐心,细心,多思考;二是,针对学生应因材施教;三是,要重视家长的培训和沟通。
首先,作为特殊教育老师要耐心细心。耐心,我们的特殊儿童由于本身的缺陷在某些方面会比较弱,例如认知理解或者交流等,他们的学习能力可能相对就会差些,有些课题可能需要成百上千遍的做孩子才能掌握,这时就需要很强的耐心和恒心,不要轻言放弃。细心,教孩子的每一点变化可能很微小,但是却对他们之后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特教老师,要细心观察孩子,孩子的偶然的一句话语或某一个动作中可能就折射出他某种能力的提升,当孩子有了些许进步时,要赶紧抓住,然后让孩子及时更新知识,节省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同样,孩子容易学到一些不良行为,我们应及时发现苗头,及时有力的干预,避免形成不好的习惯。多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思考,思考不同的教学方法,步骤,思考更多适用的.课题,思考在过去的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其次,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个孩子无论性格或者能力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同样他们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课题也是各有不同的。有些孩子可能就喜欢被表扬,一被夸讲就会更努力的去表现,但可能有些孩子却需要老师不断的督促,需要比较严格的教学。重视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这些孩子普遍注意力不佳,但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却又特别专注,所以要仔细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选择教学方法、课题等。
最后,要重视家长的培训和沟通。孩子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家长的教育,老师的干预教育毕竟有限,家长却要陪伴孩子走很远,所以要重视家长的培训,这是最切实的方法,只有家长和老师的教育配合好了,孩子才能更快的取得进步。沟通是最好的桥梁,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很多问题可能和家长沟通我们就可以获得,从中判断孩子的很多信息,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从而就能更好的进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特殊教育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不断前行。面对“思无邪”的特殊儿童,我愿做一个简单、快乐的特教人!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在这些孩子面前,我愿潜心做事,心存敬畏,静待花开!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5
为期三天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结束了。回顾这几天的紧张培训学习,自觉获益匪浅,感触颇深,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此次培训学习,让我在思想上深刻的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我们必须做到:
首先,要坚定信念,爱岗敬业。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孩子接受能力慢就对他们失去信心,就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懈怠。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从自己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努力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从改变学生的命运出发,把教学的需要,把学生放在首位。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工作业绩,为特殊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这些残疾学生,是我们从事特教工作的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这些残疾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残疾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要努力学习,及时充电。“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如果这桶水没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补充,那么你将没有勇气给学生一碗水。因此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是一桶水,而要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流水,真是如此,教师应该终身学习,永葆思想常新。
第四:从事特教工作,就要做好吃苦奉献的准备。我知道我呵护的是一群残弱的雏鸟,它们经受不了风雨的侵袭。有人说:选择了特教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烦琐和劳碌;选择了特教事业,就意味着远离了鲜花和掌声。事实确是如此。不少朋友问我: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我微笑不语。因为从我走上特教讲台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要为特教事业付出更多、奉献更多、牺牲更多。“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句注定了特教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因为它是教书育人,它又是美好的。哪怕是一朵残缺的花,也要献出全部芬芳;哪怕是一颗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我们付出的虽然很多,但是值得,我们为社会减轻负担的同时,也从中感悟到了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先当保姆,再做教师”,特教教师和普教教师不一样,我们的担子更重,因为我们不仅仅是教师,我们还是父母,我们不仅要教学生数数认字,我们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孩子是家长的希望,而我们是点燃他们希望的种子,我们感到光荣,感到自豪。“情寄特教,爱心无限”,我们用课本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双翼,用粉笔勾画出春天的万紫千红。
我骄傲,我是一名特教教师!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6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由大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学员的教学展示,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回眸这十五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专家讲座
精彩纷呈我有幸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得到了前卫的理论熏陶。教授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讲座的内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当今特教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大理州特校校长给我们做了题为《浅谈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的精彩演讲。他结合着他自己在特校所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畅谈了特校学生的安全管理、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和特校教师的师德管理、教学管理、学习管理等话题。毕校长的演讲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他的一些观点非常实在可行,令人心悦诚服。还有沈玉林教授所做的题为《聋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讲座,沈教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了世界聋校语言教育的发展阶段,阐述了当前国际聋校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全面地分析了我国聋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听了讲座使我对聋教育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还聆听了大理学院褚远辉教授题为《教师与教育科研》的讲座,褚教授主要从“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条件”来阐述“教师与教育科研”这一课题。听了之后,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二、教学研讨
共同成长培训活动中,我们欣赏了大理州特殊教育学校五节语文课——《地里的西瓜又大又圆》、《不该粗心大意》、《我和企鹅》、《决赛》、《打起鼓来唱起歌》,五位教师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聋教育语文和音乐课堂,使我们从中感悟很多。同时,我们团队中的两位学员教师的实践课也非常精彩,通过集体讨论、备课、制作,使我们对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低、中、高年级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胆量、睿智、钻研精神,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量。培训活动中的每一次研讨、每一次交流都是那么真诚、朴实,大家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困惑,交流教学中的体验,仿佛是彼此心与心的交流,更是大家用情感谱写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
三、同行交流,共同成长:
本次培训,汇聚了全省各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有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强烈的求知欲使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老师提高自己教科研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
四、展望特教的明天,用坚定的信念激励自己
在培训中,听了专家对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解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与期盼,为自己将要成为一名特教人,要去做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我感到无比自豪,作为景东特校成立的第一批老师之一,我更是骄傲。同时我深感我们这些特教人责任重大,让那些特殊孩子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将成为我们今后要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
感谢给我们这次培训的机会。作为一名初涉足特教的老师,这次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了视野,为我今后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7
从教多年,从一般老师岗位不断成长。一路走来,有过快乐欢乐,也曾有过迷茫、苦痛。刚毕业参与工作时,面对一群在外人看来素养一般的农村同学,我始终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莫非自己这一生注定只能成为一名一般老师吗?在不断的思考、磨练中,我开头渐渐学会了调适自己的心情,拥有了比较良好的心态。明白了工作着,欢乐着,幸福着,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也是身心和谐的源泉的哲理。学习了《如何以良好的心态当好老师》论坛的这些优秀文章,我更深体会到好心态,才能成就好老师的道理。
有人说过,“人生就象一段旅程,在乎的不是目的的,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做幸福的老师,是目标;幸福地做老师,是践行;做老师的幸福,是胜利。作为老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正如福建省委书记孙兰所说的:”训练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寄予着全部家庭对美妙将来的期盼。'踏上工作岗位之时,我就熟悉到老师工作的特点。老师劳动的特别性造成了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导致老师感到压力和紧急;与其他劳动者相比,老师属于一个比较孤立、比较封闭的群体,与社会的联系较少,参加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很少;老师生涯与一般生涯不同,它漫长而孤独。老师教了一辈子书,身份还是始终如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周而复始。教过的同学一批批送走,自己却一每天地憔悴。想想这些,有时会感到可怕,同学的淘气,个人工作的倦怠,更加觉得自己没有成就感。
我明白,悲观埋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去英勇面对,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赐予同学的各种学问,但是没有规定赐予同学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老师要使每一位从我们身边走过的同学都感受到幸福。老师是同学的榜样示范,老师没有幸福力量,没有高质量的生活,何以为人师?我在思索,“没有布满职业幸福感的老师,何以培育健康、自信、欢乐的同学?'于是,我开头参与法律的自学考试,在学习中结识了不少的同学和伴侣,在探究人生的意义时,我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不断总结和实践,譬如在上语文课时,我提倡实践的课前五分钟演讲,既熬炼了同学的表达力量和胆识,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遇到困难时,我会告知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磨练自己的机会,告知自己,凡事必有三个以上的方法,方法总比困难多。我的心态就会渐渐平和些,处理问题也会比较到位。同一件事情,心态与观念不同,就会得出两种相反的结论。乐观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打算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将来。只有观念正确、心态阳光的人才能成就人生命运的吉星。欢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气;优秀是一种习惯;胜利是一种心态。在教学中,我有时也会感到倦怠,即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之下有身心疲乏、厌弃工作的感受,有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如何面对呢?我开头培育自己的爱好爱好,学习心理健康学问,参与心理询问师考试,既增长学问,又结识更多伴侣,更重要的是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让同学收获更多,工作更有干劲。当然,参与学习需要时间,需要资金,但这些相对于调整自己的身心来说,我觉得很值得,由于很有意义。正如爱莫老师所说的人生可以倒过来活,你想当什么样的人,你才会思索我要得到什么?我想要做什么。
通过学习《如何以良好的心态当好老师》我觉得要成为好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主动参加社会活动,改善人际关系;工作与休闲并重,防止过度涉入,由于休闲可以补偿性地满意个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如非正式沟通的需要,个人成就需要和自我确定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亲近大自然等;老师有时在同学面前公开承认自己内心的焦虑或恐惊,可以关心老师减轻焦虑;学会沟通,公平对待同学,不与同学较劲;转变权威的、过于苛严的管教方式,以改善师生关系;换个角度想问题;自我接受;不断进修提高,促进老师自我成长,提高工作效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建设、经营平凡踏实的家庭生活;建设社会支持系统。由于”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英雄三个帮。'当一个人感到有可以依靠的人在关怀、照看、敬重和爱惜自己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增加对挫折的承受力和适应性;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人既要完成自己的社会义务,也要按自己的喜好、爱好去做点什么;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作为一名老师,唯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训练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同学观,让生活充实起来,在所谓的单调重复的生活中发觉欢快。真正做到把老师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记得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话,我想摘录下来作为自己调整心态的灵丹妙药:你转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转变自己;你转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转变态度;你转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转变现在;你不能掌握他人,但你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日;你不行能样样顺当,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打算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转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呈现笑容;换一副“眼镜'看老师这种职业,我们就会少些苦恼与忧愁,多些快乐与欢乐!
”请给同学一个笑脸,你将会得到更多更绚烂的笑容'。这就是作为好老师的胜利之处!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8
20xx年11月6日上午,冒着大雾下了山,来到乐清市特殊教育观摩学习。小雨淅淅沥沥下,看着这群特殊的孩子,我的心里也跟下雨似的。这群孩子是可怜的,受着170多名的注目,他们乐意吗?在参观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难堪的,因为我们的目光总是停留在最与众不同的.身上,大家总是他们指指点点的。虽没有恶意,但这比常人要多的注视,他们不会生气吗?我想他们这帮孩子,有的连自己的愤怒要如何表达都不清楚。这样组织去参观意义在哪里呢?我想任何有同情心的人即使是不去参观也是充满爱心的,而那些没有同德心的人,即使去了,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感悟。我们这将近200的鱼贯而入我是不情愿的,宁可在某个晴朗的午后,两三位老师安静地拜访,也不愿随着大众,将本来就小的学校挤满。
我们也不能否认,特殊教师的意义重大,特殊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比较合理。生活数学课、园艺、手工课程的设置都比较合理,学生之间分层教学也颇具针对性。而那些把一辈子都献给特殊教育的老师们,更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职业的快乐之一,莫不在于看到自己教授的学生取得了进步。希望在特殊教育学习生活的孩子都能逐步适应社会,都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善意,更希望不要有人借着关爱之名来践踏他们的人格。
或许我的体会过于直白和极端,但我希望在中国片土地上,不要向韩国的特殊教育学校那样发生一些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但愿这群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和平时代度过他们安静而快乐的一生。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9
在暑假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刚开始选择这个学校的时候,说实话有一份好奇心在里面,同时也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这个挑战,但是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自己认识的不足!
在没有学习之前对于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听了各位老师的认真讲解才明白了更多,才知道听力缺陷和视力缺陷都分为很多种,才明白因为视力或者听力的缺陷,聋童和盲童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以及生活习惯。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师如果连这些都不懂,怎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呢!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也使我明白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作为普通学校的老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但是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学校老师最大的幸福来自于学生们每一点在普通学校老师看来微不足道的成长,这一点一滴普普通通的改变包涵了老师的多少心血和付出,同时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希望与期待!所以我觉得从事这项职业,虽然也会失去很多,但是能从中体会到更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正像各位老师说得那样,一个残疾儿童改变了整个家庭的生活,也有许多家庭因此陷入悲痛之中,我们所做的不仅是面对一个孩子,同时也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我觉得自己更应该珍惜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也许有一些人会对残疾儿童有偏见,因此会对我们的老师有偏见,这些我都不怕,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会用心去做好,努力走下去!刚开始的时候认为自己只要对这里的孩子多付出爱心就够了,现在才明白,不仅是爱心,更要有耐心,恒心和责任心!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严与爱相结合!
当然作为一名普通师范毕业的学生,从事这份工作有一个很大的挑战,那就是手语和盲文。在学习的'这一段时间里,通过老师的讲解,对于盲文和手语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但是这些使远远不够的,我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的掌握手语和盲文,多向各位老教师学习,同时也多和学生交流,是自己尽快掌握这两项技能,以便更顺利的开展工作!
同时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教学经验,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积极向各位老师学习,认真钻研课程,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付与的各项任务,完成好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教老师!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10
在暑假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刚开始选择这个学校的时候,说实话有一份好奇心在里面,同时也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这个挑战,但是通过各位教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自己认识的不足!
在没有学习之前对于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听了各位教师的认真讲解才明白了更多,才知道听力缺陷和视力缺陷都分为很多种,才明白因为视力或者听力的缺陷,聋童和盲童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以及生活习惯。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师如果连这些都不懂,怎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通过各位教师的讲解也使我明白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作为普通学校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但是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学校教师最大的`幸福来自于学生们每一点在普通学校教师看来微不足道的成长,这一点一滴普普通通的改变包涵了教师的多少心血和付出,同时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希望与期待!所以我觉得从事这项职业,虽然也会失去很多,但是能从中体会到更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正像各位教师说得那样,一个残疾儿童改变了整个家庭的生活,也有许多家庭因此陷入悲痛之中,我们所做的不仅是面对一个孩子,同时也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我觉得自己更应该珍惜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也许有一些人会对残疾儿童有偏见,因此会对我们的教师有偏见,这些我都不怕,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会用心去做好,努力走下去!刚开始的时候认为自己只要对这里的孩子多付出爱心就够了,现在才明白,不仅是爱心,更要有耐心,恒心和责任心!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严与爱相结合!
当然作为一名普通师范毕业的学生,从事这份工作有一个很大的挑战,那就是手语和盲文。在学习的这一段时间里,通过教师的讲解,对于盲文和手语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但是这些使远远不够的,我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的掌握手语和盲文,多向各位老教师学习,同时也多和学生交流,是自己尽快掌握这两项技能,以便更顺利的开展工作!
同时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教学经验,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积极向各位教师学习,认真钻研课程,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付与的各项任务,完成好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教教师!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11
9月24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当我们到达学校时,正是他们上学时间,有很多家长陆续送学生来到学校,跟我们普通学校一样,这里的孩子一个个充满了朝气,脸上也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像一缕春风,温暖而美好。
走进校园,我们就看见一个大大的LOVE,不觉心中一动,是啊,爱是多美好的事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这群可爱的孩子。
我们跟班的班级是三年级的盲班,这个班一共有7个孩子。我坐在了一个叫胡蔚的孩子的身边,他是一个弱视孩子,隐约可以看到一点。使我非常惊讶的是,这里的孩子一点都不认生,很快的就跟我们攀谈起来。胡蔚告诉我,他是体育委员,最喜欢上英语课了。我就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英语课呢?他的回答让我心头一热:我想学好英语,以后可以去国外感受不同的文化。多有上进心的孩子啊,一点都没有觉得自己跟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这说明平时家长跟学校的老师给了他们多好的爱护与教育,才能让这群孩子这么充满自信。前两节课是语文,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孩子很刻苦,一般在上课的前一天都已经把课文读熟了,有的孩子甚至都能背诵了。果然,一开始上课孩子们就读得很顺利,弱视的孩子看书读,全盲的孩子在弱视孩子的帮助下,昨天已经把课文用盲文打出来了,摸着盲文读。多有爱的班级啊,你帮我,我帮你,使得整个课堂井然有序。第三节课是体育课,这节课的内容是花式跳绳,使我觉得最好奇的'是,老师怎么教全盲打孩子花式跳绳?在观看了整堂课以后,我才知道,这里的体育老师会做动作,让全盲的孩子摸着他的腿,感受他的腿是怎么跳动到,这些孩子接受能力很快,几乎感受一下就会了。
中午,我们来到聋哑部食堂,这里的孩子都是自己排着队打饭,没有人插队,也没有混乱的场面,整个食堂都显得很有次序。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孩子很少有浪费的现象,几乎都吃得很干净,而且餐盘都是自己洗,相信这些孩子在平时的学校学习与生活中养成了很好的个人习惯。
中午简单休息后,孩子们就进入了下午的课程。下午的课程多是兴趣课,其中一节的音乐课文的感受挺大。这些孩子因为眼睛有问题,所以对听力特别的敏感,所以在他们的音乐课上不只要教会他们唱歌,还要训练他们对音阶、节拍以及音符的能力。所以这里的孩子音乐素养大都很好。那个叫胡蔚道孩子还主动邀请我去听他吹葫芦丝,可以说这些还是很多都多才多艺。除了音乐课的素养,他们还有很多实践课,比如教这些孩子怎么切菜做菜,洗衣服,按摩……可以说这些孩子在生活的基本技能上比我们普通学校的孩子要好得多。
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匆匆一来又是匆匆一别,但脑子里一直都在闪现那些孩子纯真的笑容以及自信、坚强的意志。在校领导给我们介绍时,告诉了我们,他们学校去年15人参加高考,其中12人都考上了本科,就更让我对这些孩子刮目相看了,虽然上天拿走了他们的一些东西,但这些孩子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在逆境中以他们的不懈努力,获得了成功,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我们都一样,是我这次去的最大感受,我们都一样拥有蓝天,虽然你只看见黑暗;我们都一样拥有笑容,虽然你不知道自己的笑容有多美;我们都一样……是的,你们和我们都一样,而且更加美丽、自信、动人。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12
为期三天的特别训练老师培训结束了。回顾这几天的紧急培训学习,自觉获益匪浅,感受颇深,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此次培训学习,让我在思想上深刻的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别训练老师,我们必需做到:首先,要坚决信念,爱岗敬业。没有坚决的抱负信念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我们不能由于我们的孩子接受力量慢就对他们失去信念,就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懈怠。我们应当在工作中从自己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努力提高特别训练的教学质量,从转变同学的命运动身,把教学的需要,把同学放在首位。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工作业绩,为特别训练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喜爱同学、敬重同学、信任同学。敬重这些残疾同学,是我们从事特教工作的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敬重这些残疾同学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乐观性,多和他们沟通,多鼓舞和表扬他们,敬重他们的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残疾同学。这样,同学才会在情感上与老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要努力学习,准时充电。”要给同学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但是假如这桶水没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补充,那么你将没有士气给同学一碗水。因此要给同学一碗水,老师不是一桶水,而要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流水,真是如此,老师应当终身学习,永葆思想常新。第四:从事特教工作,就要做好吃苦奉献的预备。我知道我呵护的是一群残弱的雏鸟,它们经受不了风雨的侵袭。有人说:选择了特教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烦琐和劳碌;选择了特教事业,就意味着远离了鲜花和掌声。事实确是如此。不少伴侣问我:你喜爱现在的`工作吗?我微笑不语。由于从我走上特教讲台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要为特教事业付出更多、奉献更多、牺牲更多。“一切为了同学,为了同学的一切,为了一切同学',这句格言注定了特教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由于它是教书育人,它又是美妙的。哪怕是一朵残缺的花,也要献出全部芳香;哪怕是一颗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我们付出的虽然许多,但是值得,我们为社会减轻负担的同时,也从中感悟到了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先当保姆,再做老师',特教老师和普教老师不一样,我们的担子更重,由于我们不仅仅是老师,我们还是父母,我们不仅要教同学数数认字,我们还要关怀他们的衣食住行,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孩子是家长的盼望,而我们是点燃他们盼望的种子,我们感到光荣,感到骄傲。“情寄特教,爱心无限',我们用课本为孩子们插上抱负的双翼,用粉笔勾画出春天的万紫千红。我傲慢,我是一名特教老师!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13
很荣幸能参与这次由大理学院连续训练培训中心组织的特别训练老师培训项目。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学员的教学展现,有学员间的互动沟通回眸这十五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学问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专家讲座,精彩纷呈我有幸倾听了专家的讲座,得到了前卫的理论熏陶。教授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讲座的内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当今特教前沿的训练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训练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训练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大理州特校校长给我们做了题为《浅谈特别训练学校的管理》的精彩演讲。他结合着他自己在特校所亲身经受过的一些事情,畅谈了特校同学的平安管理、训练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和特校老师的师德管理、教学管理、学习管理等话题。毕校长的演讲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他的一些观点特别实在可行,令人心悦诚服。还有沈玉林教授所做的题为《聋训练老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讲座,沈教授深化浅出地向我们介绍了世界聋校语言训练的进展阶段,阐述了当前国际聋校训练进展的现状与趋势,全面地分析了我国聋校训练进展的现状。听了讲座使我对聋训练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关心。另外还倾听了大理学院褚远辉教授题为《老师与训练科研》的讲座,褚教授主要从”老师从事训练讨论的条件'来阐述“老师与训练科研'这一课题。听了之后,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老师从事训练科研的重要性。
二、教学研讨,共同成长培训活动中,我们观赏了大理州特别训练学校五节语文课《地里的西瓜又大又圆》、《不该马虎大意》、《我和企鹅》、《决赛》、《打起鼓来唱起歌》,五位老师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聋训练语文和音乐课堂,使我们从中感悟许多。同时,我们团队中的两位学员老师的实践课也特别精彩,通过集体争论、备课、制作课件,使我们对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低、中、高班级课堂有了更深刻的熟悉。他们的胆识、睿智、钻研精神,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气。培训活动中的每一次研讨、每一次沟通都是那么真诚、朴实,大家在一起争论教学中的困惑,沟通教学中的体验,仿佛是彼此心与心的沟通,更是大家用情感谱写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
三、同行沟通,共同成长:本次培训,汇聚了全省各地、州、市特别训练学校的有阅历的中青年老师,剧烈的求知欲使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成为每位老师提高自己教科研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乐观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沟通,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四、展望特教的明天,用坚决的信念激励自己在培训中,听了专家对有关特别训练的政策解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对特别训练的重视与期盼,为自己将要成为一名特教人,要去做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我感到无比骄傲,作为景东特校成立的第一批老师之一,我更是傲慢。同时我深感我们这些特教人责任重大,让那些特别孩子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让他们的心灵布满阳光将成为我们今后要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感谢给我们这次培训的机会。作为一名初涉足特教的老师,这次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了视野,为我今后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14
为各种课程和活动准备教室并且提供多种材料和资源让学生探索、操作、使用;
教授包括语言(包括手语)、艺术、科学、健康等课程;
对学生进行测试以评价学生的发展;
帮助学生培养感情和社交能力,教学生生活的技能,使其尽可能的`独立;
照顾学生生活,保障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安全;
与学校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家长以及专业的治疗专家合作,以改善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状况;
定期与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会谈,告诉他们学生的发展和家庭教育建议,并且记录每个学生的进步。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15
转眼间,实习生活已经过去一周,对这一周的时光懵懵懂懂,紧张又快乐。慢慢的新的一周开始了,工作已经步入正轨,生活也已经慢慢适应。
虽然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特教专业知识,但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多孩子,既紧张又兴奋。我带的班级是培智班级,班里一共有12个孩子,第一天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是远远的观望,既好奇又兴奋,那时我的心情跟它们一样。于是我就进入了这个班级,认识了12个程度不同的学生。他们有自闭症类型的学生,他们经常在教室里**转,不与任何人说话。还有一群孩子是唐宝宝,他们是班里最活跃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虽然表面上说不出,但是他们也会开心的交流。第二天见到我的时候就向我伸开了怀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就是智力发育迟缓,每次都能看到他们很努力的在学习。
很荣幸,开学的第二天,我就给他们上了一节唱游律动。虽然第一次的准备,程度有些偏难,但是每一位家长,还有我的指导老师,还有孩子们都在很努力的配合。家长也很暖心的鼓励,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了小球这个教具帮助学生们学习左右倒头。从大肢体开始锻炼,活动一下头部和肩颈。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很有限,于是老师让我教一会儿玩一会儿,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提让学生不烦躁,认真的把所学的知识学进去。再找也很努力的跟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做,自己先学会然后教给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刺激孩子,让孩子的注意力和肢体也跟着动起。就这样第一节也算圆满的完成了。
有的时候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家长很着急有的时候还会打孩子,作为老师的我们看着很揪心。孩子其实也没有做错什么,他们注意力本就短暂,接受能力也比普通孩子要差很多,我们只是需要一个正确教育他们的方式,让他们能更好地接受。从而也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快乐的玩耍。第三节下楼休闲活动的时候,看着孩子们很开心的在滑梯上玩耍,在跑道上奔跑,在草地上欢跳。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互相开心的笑着。这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就像在他们身上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虽然对于他们说,可能一直学到毕业也达不到普通学生的水平,但是希望他们能够接受与正常人一样的眼光。
第三篇:特教老师岗位职责
特教老师岗位职责
1.要结合儿童实际情况,深入钻研,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基础,按正确的的教育方法,努力搞好教学工作。
2.教学工作要有计划性,每阶段要认真制订阶段教学计划,并认真加以落实。3.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维护好课堂纪律。4.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5.结合特殊教育资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注意教学卫生,培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保护学生的视力。
6.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做到分量恰当,个性化科学教学。8.根据儿童实际情况,做好家长的相关家庭康复指导工作。
9.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样化的学科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康复领域、培养能力。
10.认真学习特殊教育理论,按要求撰写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总结或论文,积极参与学科教研课题研究工作。
11.教学中应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全面实施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室教师岗位职责
为加强特殊教育资源室的管理,规范资源室教师的教学科研行为,维护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提高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水平,根据相关规定,制订教师岗位职责:
1、忠诚特殊教育事业,热爱残障学生,不断学习,提高自声素质,做合格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2、了解掌握资源教室设施功能,做好资源教室的管理及使用工作。
3、对学校上报的特殊需要儿童进行筛查,并就筛查情况上报。
4、依据学生程度及需求,与其原班任课教师及家长充分讨论沟通后,拟定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5、依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分析学生能力、自行编制、改写或简化设计适当多元教材并施行适合的教学评量。
6、对随班就读学生积极予以生活、学习等辅导。
7、收集、整理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研讨、个别化辅导、康复训练、家长咨询等资料,做好随班就读档案管理工作。
8、随时主动与随读学生家长保持联络,告知提醒家长各项配合事项,并就学生学习及生活行为问题妥善沟通。
9、宣导资源教育的重要和随班就读,运作模式,以增进校内师生、行政人员或家长的接纳、支持和参与。1/2页
10、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迟到、不缺席,勇于承担教研课,评课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推荐给教师学习。
11、积极开展特教理论学习,特教知识研讨,特教经验交流,提高随班就读教师专业技能。
12、为随班就读学生家长提供特教知识、康复训练方法等咨询服务。
第四篇:特教老师工作总结
特教老师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在这一个月中,我体会到了教学的快乐和艰辛,收获了专业性的知识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孩子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好的适应生活,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回想这一个月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因人施教。每一个孩子的程度、基础不一样,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宣宣小朋友一直模仿老师及大人的话,可能是孩子对简单的对话和理解能力比较欠缺。在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情况下,大人说什么,他就学什么。针对孩子的这种情况,要及时的引导他,比如说:“谁和你一起上课?”在孩子没有跟老师模仿同样的话之前,另外一位老师用手势提示和语言提示他正确的答案---爷爷。让孩子先观察在回答。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和引导。宣宣能够正确的分辨学校的老师及家长。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孩子能够思考后做出正确的回答。例如:“我是谁?—曹老师”。“谁送你上学?—爷爷”。“谁在开车?—爸爸”。“你在干什么?—搭积木”等等。孩子重复性语言慢慢的得到了矫正。
2、训练与生活相结合。将训练和生活融入一体。就是孩子与人交往的各种场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生活中进行分解,把目标一步步的分解,逐一的突破。比如:“教孩子涂色公交车的时候,将其分解成长方形、圆形和正方形,先涂好正方形,并说出这是正方形,再让孩子完成其他。最后教孩子回家的时候坐几路公交车,上车的时候要投币等等。让训练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也只有在生活中训练,才能更好的改善孩子的社会功能。
3、循序渐进。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教育也是如此。根据孩子的基础,给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使孩子慢慢的融入家庭和社会。
在这一个月中,有喜悦、有泪水、有懊丧、、、、、、。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我愿意陪着孩子们在康复训练的路上一直的走下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取得更多的进步。
第五篇:特教老师事迹
守护爱使 与爱同行
—记葫芦岛市从事孤独症康复教育的女孩赵帅
日前,葫芦岛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主任赵帅获得了辽宁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赵帅,一个80后的普通女孩儿,家住葫芦岛市连山区锦郊街道,从稚嫩的在校学生到葫芦岛孤独症康复中心的创始人,10余年,在孤独症教育上的求索和奉献,一路走来,是那么多天真的孩子给了她蜕变的勇气。乐此不疲的她一生最坚定的信念就是帮助孤独症患儿康复,让这些孩子也有快乐的童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1981年赵帅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天性善良的她,从2002年至今,已经从事孤独症患儿康复工作整整10个年头。那是在2002年,在读大二的赵帅很想找份工作锻炼一下自己,由于赵帅表达能力强、又热心肠,很快她就被沈阳某特殊儿童训练机构录用,担任实习教师。正是这次机会,种下了她与残障儿童的不解之缘。赵帅对这份特殊的工作有着无比的热忱与天赋,她深爱这份工作,深爱这群特殊的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燃起了她一个伟大的梦想。2003年毕业于辽宁公安司法学院,2004年去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主攻“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2005年在家乡连山区创办了葫芦岛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中心。几年来赵帅率领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团队,教育训练康复孤独症患儿300余人,显效率达100%、康复率达95%以上。孤独症是一种由于基因变异和环境变异引起的精神疾病,发病率在15%以上,且在不断增长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约有3000多孤独症患者,孤独症也是世界上难以攻克的疾病,它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治愈,只能靠科学的教育训练和必要的康复手段,使孤独症患儿得到康复,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2005年,她毅然放弃在沈阳收入优厚的工作,独自一人来到葫芦岛,因为她要圆自己的梦,一个让她这辈子都不后悔去做的事——开办辽西地区第一家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机构。在身边同学朋友的不理解和家人的反对声中,倔强的赵帅依然将上学时打工挣来的12000元钱全部投入到租教室和购置教学设备上。就在那间几十平米的教室里,在那几件简陋教学设备的陪伴下,赵帅的”葫芦岛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中心”正式成立了。
作为孤独症患者的老师,可以称得上教师队伍中最特殊的一群。和这些特殊学生的交流,一个词要教上千遍,甚至过万遍,学生们才能含糊地说出来。每天赵帅都要早早起来,检查她头一天晚上记下的康复中心孤独症孩子们的生活日记,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然后,再整理一下当天的教学计划。赵帅说,自从和孤独症孩子接触后,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10年。
创业是那样的艰辛和不容易,她独自忍受孤独,她经受重重困难,她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人干„„这对一个刚刚毕业也只有23岁的女孩子来说,似乎有些残忍和困难。但她并没有被吓倒,更没有想过放弃。由于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中心成立不久,赵帅就迎来了”孤独症康复中心”的第一个孩子,这让她十分激动。她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虽然只有一个孩子,但赵帅还是耐心地给予教育和训练。两个月后来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就是第三个、第四个„„如今,从”葫芦岛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中心”接受过教育训练的孩子已有300多人,显效率达100%,接近康复率达95%以上。就像赵帅经常说的,她愿意用全部的心血和才智,凝结成爱的心声,催开语言障碍者的禁锢之门,让阳光播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照亮他们„„有的患儿的家长从患儿患病开始,走遍了全国知的医院,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有许多家庭还欠亲友、朋友的金钱债、感情债。而患儿的疾病未得到改善;更甚者有许多家庭为此而解体,患儿心理投下更深的阴影和恶梦。赵帅一直关心公益事业,积极奉献爱心。做为葫芦岛市爱心团队暨市志愿者联合会会员单位,她除了积极参加团队的各种公益爱心活动外,还为困难孩子谋福利,义务治疗或只收少量成本及伴随精神康复。
史某,男孩,五周岁,家住葫芦岛寺儿堡镇,家庭贫困,两周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没有表达能力,行为多动,因为贫困一直没有得到康复训练。2011
年6月来到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中心,当赵帅得知孩子家庭经济情况后,减免了部分学费,而且孩子在语言、认知、行为、生活自理能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家长的笑容是赵帅最大的幸福!王某,女孩,六周岁,家住兴城,家庭贫困,三周岁被诊断为孤独症,行为多动,说话不对,叫名字无反应,是属于典型的孤独症患儿。2010
年初经过赵帅训练三个月后,孩子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懂得了配合,训练六个月后孩子可以喊一声 “妈妈 ” 了!莹莹,女孩,7
周岁,家住营口,被诊断为发育迟缓与学习障碍,母亲车祸去世,爸爸为了生活,在外地上班,2011年初来到葫芦岛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中心进行康复训练,赵帅把她带到家里住,每天给她洗澡、做饭、帮助辅导工课,有一天 , 莹莹看着正在做家务的赵老师说 :“赵妈妈 , 我爱你 „„” 赵帅感动了 ,流出了激动的哭水,“娘俩”抱在了一起!
从那以后住宿的小朋友都会称赵帅老师为“赵妈妈”。
为了培训孩子,赵帅在这个特殊的行业里还受过伤。闫某,男孩,五周岁,家住连山区站前街,二周半被诊断为孤独症患儿,该患儿的症状为多动症,有攻击和自残行为,高兴的时候他会用咬人来表达,越是喜欢的人他就会越咬,赵帅的胳膊上被他多次咬伤,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孩子的多动和攻击行全无。还有7岁男孩李某,二周半就被诊断为孤独症了,并且有自残行为,高兴或是生气的时候就会用头使劲的撞墙
。入学后赵帅为了消除他的这个症状和毛病,在他撞墙的时候就会用手扶住他的头 ,孩子把赵帅的手和胳膊咬破了,肩膀也咬青紫了。当一个个患儿走出孤独症康复中心,回归社会时,他们的父母、亲朋都是饱含着热泪的迎接孩子。
最远的一名学生来自新疆,听说葫芦岛有个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就千里迢迢来到葫芦岛,找到赵帅把孩子送来,也是奔着赵帅的“个训课”来的,“个训课”全称叫“洛瓦斯行为分析法”就是,即ABA一对一教学。就是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启迪他们基本的认知能力。患孤独症的孩子注意力很差,有的连一秒钟都没有,但是对他感兴趣的东西可以长时间集中精力,但就不管其他的事儿了。赵帅说,一个正常孩子的注意力最多应该是能集中20分钟左右,但是训练这些患儿时十分费劲。因此每堂课的时间设定为30分钟,每个孩子每天要上六节或七节课,每节30分钟课,每个月给家长免费培训一次。30名患儿把赵帅当成了亲妈妈,一下课,这些孩子们就上前拥抱赵帅。
有的患儿经过培训,已经非常接近了正常的孩子,有的已经走进学堂,圆了求学梦。孤独症患儿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为了让每一个孤独症患儿家庭幸福,赵帅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孤独症患儿,关爱孤独症患儿。赵帅说,现在她给三名小朋友减免了学费,都持续半年了,这些都是家庭条件特殊困难的。在市区残联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关爱下,从他们这里走出的300名孤独症患儿得到了康复。
如今赵帅和她的孤独症康复事业在有序的平稳发展着,教师也从当初的赵帅自己增加到今天的10余人,赵帅的努力受到了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家长们的一声声感谢、一封封感谢信给了赵帅莫大的动力!赵帅的”葫芦岛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中心”是经过市残联批准、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社会公益组织,作为辽西地区非赢利公益性的教育机构,领导的关怀,社会的认可,对赵帅是莫大的鼓舞,她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她依然激情澎湃、信心满怀,她还有更多的梦想要实现,希望她和她的爱心事业明天更美好!
长春女教师日记记录自闭症儿童47天感人故事
来源: 东亚经贸新闻
2013-02-17 03:02 编辑:宋文超 【我来说两句儿】【长春论坛】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百度贴吧复制3
核心提示:“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们这样描述自闭症儿童: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2013年1月18日,网友“素书青墨”在天涯论坛上传了她与自闭症孩子在一起47天的工作日记。
教他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两名自闭症儿童正在拍皮球 本组图片 记者 王振东 摄
原标题:“星星的孩子”何时走出孤独森林
一位女老师
在某培训学校与自闭儿童生活了47天
并写下工作日记
记者来到长春某培训学校
走近自闭症儿童
用文字和镜头讲述他们的生活
一位女老师
在某培训学校与自闭儿童生活了47天
并写下工作日记
记者来到长春某培训学校
走近自闭症儿童
用文字和镜头讲述他们的生活
“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们这样描述自闭症儿童: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
2013年1月18日,网友“素书青墨”在天涯论坛上传了她与自闭症孩子在一起47天的工作日记。
几天来,记者走近自闭症儿童,走近他们的家庭,用镜头和略显单薄的文字为您讲述他们的生活。
一本日记
她写下和自闭症儿童47天的故事
“素书青墨”的真名叫孙淼,做过文员、文秘和老师。2012年3月25日,她来到长春市一家特殊儿童训练中心担任老师。
孙淼说,之所以去当老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种特殊学校的老师很难找,需要有很强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另外,喜欢孩子也是她去当老师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那一天开始,她开始接触了这个特殊的群体,接触到了30个自闭症儿童,走进了他们的世界。
那一段时间,孙老师每天都和这些孩子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他们一天天的变化。孩子们每天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会让她感觉到一种成就感。
孙老师说,这种成就感,是她对每个孩子父母最好的交代。
后来,由于家庭原因,孙老师离开了。但在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她仍然关注着她曾辅导过的那些孩子们。
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孩子们,1月18日,她把在工作期间写的日记上传到了天涯论坛上,真挚的语言,感动了很多网友。
一声“妈妈”
迟到的“问候”让母亲泪流不止
带着一份感动,在孙淼的介绍下,记者来到了她所工作过的这家星言同语特殊儿童训练中心。
训练中心的韩老师说,由于到春节了,几个孩子已经被家长接回外地老家。在这些孩子中,有来自黑龙江的、白城的,还有长春周边农村的,还有几个孩子家就在长春。
每天,这些孩子们都会接受语言训练、触觉训练、弹跳训练、本体感应训练等。
正如孙老师在她的日记中写的一样,训练中心的老师和这些孩子家长们,每天都感受着他们细小的变化。他们的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发音„„他们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改变,都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
“听到孩子第一次叫我妈妈时,我激动得哭了,眼泪根本止不住。”亮亮的母亲说,亮亮在3岁以前一直不会说话,起初,家人以为他说话晚,后来,以为他不会说话,直到医院确诊他患有自闭症后,家人才知道了原因。
一个家庭
母亲辞工作陪自闭女儿看病
每个自闭症儿童家庭的背后,都有着一个辛酸的故事。
酉酉老家在白城,母亲于艳在当地医院做护士,父亲姜义在一家货运公司做司机。
酉酉两周岁以前一直不会说话,夫妻俩带着她看了很多医生,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自闭症这个名词的含义,就如姜义所说,这病咋能发生在咱孩子身上呢?到现在他们夫妻俩还不愿意承受这个事实。
从白城到北京,从北京到沈阳,从沈阳到长春„„
“3年20多万元。”这是夫妻俩在接受采访时估算的这几年为酉酉看病的费用。
3年的时间里,于艳辞掉了工作带着女儿辗转多地求医看病。在2012年,她带着酉酉来到长春,最后经过多家医院确诊——自闭症。于艳和丈夫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最后把酉酉送到了韩老师的训练中心。
在长春,于艳在训练中心附近的小区内,与另外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合租了一处房子,一边照看酉酉,一边在小区物业做清洁工作。
一种奇迹
他用一年时间学完全部小学课程
小迪去年已经开始上小学了,去年期末考试让家人很满意,数学满分,英语最差得了80多分。
小迪从小患有自闭症,2009年4月,他被父亲送到了韩老师的训练中心。在训练中心,韩老师发现,小迪很不同,他不但用了一年的时间学完了小学6年级的课程,还对珠算、电脑、手机特别感兴趣。
小迪7岁的时候,用算盘可以算千位数字的加减乘除法。他记忆力超强,小学语文书本上的课文几乎可以过目不忘。
现在,小迪已经开始上小学了,虽然在很多行为上和其他孩子有点不一样,但已融入到正常孩子的世界里。
一份母爱
母亲为自闭症儿子创办康复学校
王淑娟是长春市星光特殊儿童训练中心的创始人。
她的儿子小风3岁被确诊为自闭症,王淑娟尝试了很多方法,但不见成效。后来,她听说北京有一家专业治疗自闭症的培训中心,当时,这家培训中心是全国唯一一家治疗自闭症的机构。
王淑娟看到了希望,但这家培训中心称,全国的患者太多,小风要到这个中心做康复需要排队,这一排就需要两年。
“既然这个学校不收,我就为儿子建一个这样的学校。”
2003年,身为医务工作者的王淑娟请了长假,到沈阳学习了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护理后回到长春,拿出她所有的积蓄,真的为儿子创办了一所学校,一所只有不足百平米的康复学校,一所只有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学校。
如今,14岁的小风已经上初中了,喜欢音乐,钢琴七级,王淑娟想让儿子报考中央音乐学院。
几年来,王淑娟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人慕名找到王淑娟,并把孩子送到她的学校,由于孩子越来越多,在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扶持下,她把校址扩大。10年的时间里,王淑娟创办的长春市星光特殊儿童训练中心对几千名孩子进行了康复性训练。
一些经验
父母才是自闭儿童最好的老师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在他们3岁前,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模仿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语言发展迟缓、有障碍,对语言理解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一些动作;会极度专注于某些物品。
自闭症儿童最佳的“治疗”时间是在6岁前,在6岁前,他们的语言和行为都能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改善和提高。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个家长,都要去接受自己的孩子,要让孩子和自己一同成长。
一个自闭症孩子有的时候可以压垮一个家庭。这个家庭不单承受着经济上的负担,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压力。(文中自闭症孩子都为化名)
一组数据
每110个儿童就有1人患自闭症
有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约有50万左右自闭症儿童,每110个儿童中就有1人患自闭症。长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兰德新告诉记者,2011年,长春市初步统计共有3000名自闭症儿童,这还只是在长春唯一一家指定医院确诊的数字。
每一年,都会有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而这个数据,指的是不超过12岁的儿童,也就是说,12岁以上的儿童不在统计数据里,但从这个数据的变化来看,每年都有新的儿童被确诊为自闭症。
2012年初,经过对自闭症患儿家庭和康复机构情况的深入调研,长春市慈善会设立了“星星天使”自闭症儿童救助项目,对长春地区低保和低保边缘等贫困家庭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训练给予资助,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2012年共资助贫困家庭自闭症儿童106人,使用善款10.6万元,所需资金全部来源于每年开展的“慈善救助双日捐”活动。
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长春市慈善会又对100名自闭症儿童进行慰问,每人发放慰问金500元,共计5万元。两年来,长春市慈善会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救助,累计支出善款23万元,资助患儿1000人次。
自闭症很难治愈,被更多家长和医生认可的方式就是接受康复训练。记者在几天的调查中发现,长春目前只有16家左右这方面的特殊学校,少的有几个孩子,只有少数几家超过百人。特教教师优秀事迹材料(为了孤独症孩子们从此不再孤独)
给孤独症的孩子插上爱的翅膀
楼主:skyfree 时间:2010-07-27 17:31:39 点击:767 回复:25
脱水模式 给他打赏 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记艰难中前行的海口天翼特教培训中心
如果你身边的一个孩子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无端地情绪失控起来,紧咬住别人的手不松口,无论你是他的家长还是老师,你肯定会立即用言语和行动制止他,也许你会呵斥,用力掰开他的手和口。如果他转而用力咬住了你,你也一定会继续竭力地制止他。小A是孤独症儿童特教中心的老师,在小强突然发脾气、把身边的小伙伴咬得哇哇大哭的时候,她不能呵斥他,因为这样只会更加激化小强的情绪,加重他的病情。她试图把他抱起,带他去拿他平时最喜欢的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但是这次没有奏效,小强狠狠咬住了小A的手。她没有动,让他咬着,直到他的情绪平复后松了口。
这是自闭症学校里常见的一幕。有的孩子在感到不安的时候会像小强这样有攻击性,会对周围的人施以暴力,有的会随手拿起重物砸玻璃、毁坏东西;也有更多的孩子,他们没有这样的暴力倾向,他们像电影《雨人》中的“雨人”一样,不停地重复简单的词句,或单调的动作,或者尖叫。如果你找不到让他不安的原因,也无法转移他的注意力的话,他就不能停止,一直到情绪平复。
1993年,一名自闭症孩子妈妈田惠平在北京开办了中国第一个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家长开始了解了自闭症这个名词,儿童自闭症作为社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海口天翼特教培训中心就是这样一座学校,这个学校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走过了10年。
没有人比该校的韩苏校长更了解海南自闭症孩子家长的艰辛。海南本土的工资水平在全国来讲属于比较低的,由于自身经济薄弱和地理交通的局限,海南的物价水平却比较高,这对于双薪家庭的孩子家长来讲意味着什么呢?海南本岛没有自闭症诊断机构,在意识到孩子发育有问题,怀疑孩子有自闭症之后,这些家长只能去广州、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找权威机构去确诊。往往是在一处确诊后家长总是不死心,还要去别的地方再
二、再三地确认,直到他们自己说服自己。这期间,他们原本不多的积蓄,已经在奔波之中急速消耗。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给孩子及时矫治,抢回因奔波而延误的最佳矫治时间,往往有一方会放弃工作,在家庭收入减少一半的情况下,每个月矫治平添出“大笔”的费用,更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对于双方都是低工资的家长,他们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学校,双双出去打工,虽然他们明知道,有家长陪伴的孩子矫治的效率会明显不同。
天翼特教学校的创办者是社会爱心人士周逢君女士和目前韩苏校长的父亲——已退休的韩根生老校长。目前学校有40几名儿童,10年来一共有100多个孩子。其中三分之一由于家庭困难得到了学校的学费减免资助。政府规定民营学校可以自负盈亏,但是天翼一直坚持非营利,即便这样很多自闭症家长还是难以承受。目前,全国所有的地区已经全面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在普通的公立学校里,一到九年级的孩子都是由国家拨款,学费全免。而自闭症孩子由于无法融入正常的学校环境之中,他们只能寻求天翼这样的民营学校,他们无法享有跟全国任何一个小朋友一样的免费教育。天翼也无法得到公立学校一样的拨款,只能靠社会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的资助,艰难运营。
小韩校长的办公室狭小而拥挤,狭长的办公室没有空调,书柜占据了几乎整面的墙壁,靠窗有一张窄小的床,进门处一张小小的课桌就是校长的办公桌,桌角贴着“省委党校爱心捐赠”字样——那是省党校更新教学设备的时候捐献给他们的。让韩校长窘迫的不是他们的办公环境,而是教师的待遇。他们的教师已经6年没有涨过工资。每一位员工都是凭着爱心在工作。有限的资金总是想给更多的孩子予以资助。
在国外,自闭症学校师生的比例是一比一,条件好的还能多对一。而海南,由于人力资源有限,资金有限,他们在保证每个孩子至少每天2个小时一对一课程的同时,平均每个教师要教3个孩子。在像上海这样发病率较高的城市,有些学校的师生比已经达到1:5.由于自闭症孩子的特殊性,无论从体力还是心力来讲,这里的教师的工作比任何正常的学校都要艰苦而艰巨。然而,无论在一对一教室还是公共活动室,你看到的都是教师们甜美的笑脸。他们用爱心给这些孩子编织起翅膀,带他们飞离孤独的世界。
更让韩校长揪心的还是由于家庭困难而无法就读的孩子。“只是已经确诊后找到学校来而没条件入学的就有十几个。由于海口这样的正规学校少,学校收治的有下面县市的孩子,而象府城这样地方的孩子,家长每天带他们到海甸岛这里来,仅仅每天的奔波和路费都难以让家长承受。”“只要5万元就可以在琼山新区建一个分校,只要有一两面包车,哪怕是二手的,都可以接送孩子,减轻家长负担。”小韩校长最痛心的就是看到有孩子确诊而没有条件收治。“学校在艰难运转,想给老师做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技能,都是有心无力。”韩校长介绍,海南象天翼这样的学校屈指可数,天翼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也只是收治了40多名孩子,而按照中国已知的孤独症发病率,海南应该有5000到7000名患者。
这5000到7000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应该有更多的家长能够了解基本的自闭症知识、发现孩子在2岁半之前的发育异常的情况并及时去确诊——很多家长都是以为孩子是“晚长”而掉以轻心,等到发现事态越来越严重才觉察,错过了最佳的矫治时间。目前,专业机构得出的结论是:最佳矫治时间就是最早发现的时间,在学校得到矫治的合适时间是3到6岁。如果在2岁半前及早发现,即便在等待确诊的过程中能给予及时矫治,越早进行的矫治效果越好。在日本,所有疑似自闭症幼儿都会得到相应的早期干预训练,介入训练的平均年龄是2到3岁,而自闭症确诊的平均年龄是4岁以后。在我国,几乎所有介入训练的儿童的年龄都要晚于确诊的年龄。这并不是说日本的诊断水平比我国差,而是在日本,婴幼儿监护人已经普遍有了对自闭症的了解和警觉。
更多的孩子得到确诊和矫治,就意味着韩校长和他们的学校越来越难以在本土招到合格的专业人员,高薪招省外的专业人员更让他们难以重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爱心资助与关注;就意味着这些孩子在矫治期过后还需要社会已经专门机构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让他们能够顺利地适应社会。
自1943年美国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对自闭症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并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起,就目前国际机构的统计,虽然自闭症儿童的患病程度有不同,但尚无一例完全治愈的报道。据统计,大约有1/3的儿童在经过矫治后明显改善,基本融入社会,2/3无法融入社会,终身需要照料和帮助。这就意味着从1993年开始,截至到现在发现的全国50~70万患儿,他们的安置问题,乃至他们在父母年迈体衰无力抚养他们的时候,他们的最终归宿,必定成为整个社会不可回避的责任。
在海口天翼特教培训中心的网站上,对于脱龄的自闭症少年、青年、成年、乃至老年的安置,还只是他们的愿景。对于无法前往学校矫治的孩子、无力负担前来学校矫治的孩子,培训中心目前正计划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组织这些的孩子家长,请专业培训师为他们进行基本培训。由于每个自闭症孩子的感知特点不同,即便在家由家长自行训练,也要制定合理的适合每个孩子本事的个训计划,并及时给予评估和修正。旨在让更多自闭症孩子得到矫治的家长培训计划已在筹备中。
自天翼成立的第一天起,所有的创立者、理事会成员、所有员工、志愿者、爱心捐助者,所有的家长,无论他们做了多少,无论他们做到了何种程度,他们都是关注这一社会新问题、最早承担这一社会责任的先觉者,他们是最有爱心的勇者。
愿越来越多的勇者加入这一队伍,用爱心编就的翅膀带领孤独症的孩子们飞离他们孤独的世界。
爱心拨动生命的旋律
“老师妈妈”爱说“甜言蜜语”
2003年,在从事对聋哑孩子二十多年的教育,并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后,张霞决定接受对智障孩子的启智教育。一来,在教学业务上开拓新的领域;而最重要的是,她觉得这些智障孩子确实太可怜了,他们太需要有双温暖的手,牵引着往希望闪耀的地方走去,这些孩子偶尔流露本真的可爱,一点点微小的进步总能带给她莫大的欣慰。也许是她天性中具有更多的母爱和童心,她愿意和这些残疾孩子在一起,感受那种纯真无邪的快乐。张霞知道一张微笑的脸、一声由衷的赞美能使人愉悦,使人更容易被接受、亲近、信任,更容易开启残疾孩子的心扉、心智,所以,她心里总是装满各种“甜言蜜语”,“高帽子”走近残疾孩子。教师灿烂的微笑是残疾孩子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你笑脸对他们,他们也笑脸对你,你给他们一缕阳光,他们会还你一个太阳。张霞发现很多残疾学生因为自身的缺陷弱点,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亲人的放任、周围人的疏远、冷淡、歧视、排斥、欺负、与他人缺乏有效的沟通等等原因,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和心理问题,但他们并非象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无所知,他们同样有自尊、同样渴望别人的关注、帮助、爱护、同样害怕被伤害,因此有些残疾孩子经常做出一些令人讨厌和不可思议事情,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而有些孩子干脆将自己封闭,除了自己身边的亲人外不与任何人打交道。这样又导致他们既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又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语。各种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八岁的自闭症儿童何XX刚入学不久,趴在校门口的铁栏杆上,以头撞栏杆,哭得喘不过气,任谁都劝不动。张霞过去把他轻轻抱在怀里,一边逗他哄他,一直把他抱到教室,他终于停止吵闹,擦干泪水安静的听课。
黄X想妈妈哭个不停,张霞让她坐在自己的膝上,仔细擦干她脸上的泪水,理好凌乱的发辫,手把手地教她写字、画画。那天玲玲不再哭了,她试探著走近同学和大家一起参与课堂活动。很快,她脸上露出了无邪快乐的笑容。和大家一起合著琴声又唱又跳。
邓XX已入学四年,可还是每天把屎拉在身上、床上,还经常故意把屎糊到墙上、桌上、同学的身上,张霞接手这个班后,特意抽出几天时间,守在卫生间外并让班上的男孩轮流进去进行监督指导,同时积极配合学生护理员、家长。奖与罚并用,矫正了他这种不好的行为习惯。使他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会惹得人人嫌、个个厌,到那里都不受欢迎。现在他变得乖巧懂事、爱清洁,再也不把屎拉在身上,甚至还积极参加劳动,帮老师和护理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智障孩子心理承受力差,缺乏自控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经常有一些危及自己和伤害别人的行为举措:如自伤自残、以头撞墙、爬护栏窗户,玩电器、火,用剪刀、铅笔刺同学的眼睛,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疯狂地相互殴打或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同学。张霞老师除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外。即使下课也不敢掉以轻心,随意离开,眼睛一直盯着孩子们,一直到另一位教师来接班,她才如释负重的离开。由于她的认真负责,在她任教的课时内都能将意外伤害及时制止不让事态继续发展扩大。凝聚爱心的课堂如此生动
张霞喜欢带残疾孩子唱歌跳舞,让他们在唱唱、跳跳、玩玩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肢体动作,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欢乐。为此她曾经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亲身示范、手把手的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与排演。她自编自创啦几十个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舞蹈、课本剧、哑剧;如{《老头与小猴》《半夜鸡叫》《包公审椅子》《狼来啦》《小树的遭遇》《照镜子》《理发》《想飞的燕子》《抢椅子》《庸医治病》《59与95》《女儿河》《跳动的音符》《拳击赛》《猴子捞月》《小壁虎借尾巴》《西班牙双人舞玫瑰》《孔雀舞》《印度舞天竺少女》《荷花舞》《赶摆》《长绸舞》……。其中一些节目多次获得市、省级文艺汇演嘉奖。几位主演如黄荣、李立群、杭娟、张丽、王虎、王璇、罗水平、戴子林等以优美的舞姿、出色的表演、高难度的技巧、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他们中有的获市艺术百佳。有的获市初中生个人艺考总分第三名、舞蹈类第一名的好成绩。有的应邀中南六省大学生文艺汇演、铁道部文艺汇演获总分第三名、独舞第一名等各种奖项。
张霞喜欢尝试不同学科、不同门类的教学。在教数学的两年中,她大约准备了百多件教具,绘制了百多幅参考图,给每个学生准备了数十种学具。通过直观、生动、鲜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把枯燥的数学题变得简明扼要,明了易学。
她喜欢把每一篇课文编成一个个情节剧,自己和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和角色,用亲身体验和肢体动作表达课文内容,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听懂别人所讲述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从而提高他们听话说话能力。
她喜欢和学生一起画画、捏橡皮泥、做科技航模。用彩笔画出美丽的校园景色、美丽的大自然、美好的生活和梦想。用橡皮泥捏出一群群生动可爱的小狗、小鸡、小刺猬、小房子、小椅子、小桌子、小橘子、小辣椒、小雪人……,用废弃的纸、朔料瓶、朔料袋、旧衣服等做出美丽的花朵、小老鼠、小娃娃、小房子、小面具……教学生细致的看图做出很多坦克、汽车、飞机、轮船、人物等航模作品,其中最大的一个航模有1700个零件,耗时600个小时,6名学生参与制作完成。主要制造者杨振左的爷爷亲眼看见他用很快的速度在没任何人帮助下在一大堆零件中变出一只飞机、一台汽车,激动不已,对张霞说:“他能做出这么复杂。这么大的航模,你一定费了不少的心。”当即,他拿出自带的照相机给航模前后左右拍了很多照,爷孙俩又高兴地一起在航模前合影。
张霞所任教的班级连续几年都被评为A等第或B等第,任教班级的学生美工劳技作品为全校数量最多、形式最多、最有创意。启智部从1998年开办至今,智障学生的美工劳技作品极少在公开场合展出,今年5月15助残日,她任教班级学生的作品也是启智部学生自己做的作品第一次在展台上占了一席之地,赢得好评。
2000年,她指导编排的节目获省政府颁发的第三届盲、聋、培智学校艺术汇演创作奖,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艺术工作者、优秀艺术指导教师、省级先进模范教师。2009年她还荣获湘潭市政府颁发的“湘潭敬业奉献十佳模范”。张霞喜欢和残疾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劳动;喜欢和家长交流孩子在校的表现,为她们在某个节目中的表现、为他们的一点小小的创意、为他们的刻苦努力虚心好学叫好,为他们一幅想象力丰富的画、一首新学会的歌、一次助人为乐的表现、一篇题材新颖的作文,一件绕有易趣的手工作品、为他们一点小小的诡计、小小的顽皮、小小的捣蛋……、和家长交流分享。孩子们的点点进步都让她欣喜不已。
在他们跌倒时伸出自己的双手
张霞老师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作为教师,如果不爱自己的学生、不被学生接受、不被学生爱、那么这些学生就不会成为你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实社会里人们对他人对物质的爱大多数是以自己的需求为目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最可爱的品质就是对残疾学生不求回报、不计得失的深深的爱。要成为一名好的特教教师,首先要有一颗母爱之心,这种爱不是一个概念、一句话,而是具体、鲜活、生动的情感和行为。有时一个微笑、一声赞许、一丝安慰,都能打动残疾儿童的心灵。冬天里送一件棉衣、一床棉被,刮风下雨的日子替他们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在他们跌倒时伸出自己的双手,在他们哭泣的时候揩干他们脸上的泪水,在他们困惑时帮他们解难……这些小小的善举都会使他们感到人世温暖、让他们留下美好的记忆。开孤独症儿童的心窗 吴翠英老师是广西第一人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4年03月27日11:29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早报记者 唐正芳
一位年轻的母亲对记者说:“孤独症如果不早治疗,发展下去甚至连乞讨都不会......”庆幸的是,广西已有人在做这方面的康复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让人满意的康复率。3月22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南宁市疾病儿童康复中心特教教师吴翠英,吴老师是广西涉足孤独症训练第一人
泪水震撼了吴翠英
紫光扫描仪服务创新高
金手指颁奖大典紧急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吴翠英1993年开始做特教
老师,教的是弱智孩子。几年前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的一天,一位母亲跪在吴翠英的招
面前哭诉:“我小孩被诊断为孤独症,他白天不说话,整天在外面跑,弄得全家人精疲力竭。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哭泣深深震撼了吴翠英。
从此,吴翠英开始寻找孤独症的相关资料。有心的吴翠英经过调查,发现广西虽然有46所特殊学校,但只针对弱智、聋哑、盲童的学生作训练,却没有一所孤独症的训练机构。
孤独症的孩子有何表现?需要哪些特殊的训练方法?吴翠英广泛阅读了海内外专家关于孤独症方面的书籍,到处拜师求教。
2001年6月,世界宣明会组团去港澳地区考察,这次考察汇集了特教方面的顶级专家,吴翠英自然不放过这大好的机会,空闲时候她不停地与别人交流。在那次考察中,吴翠英碰上了广州某智力学校校长,在交谈中知道该校的孤独症训练做得较好,便提出派学员到学校培训的要求。
她的言行感动了校长,校长对她说:“除了你,再培训4个人,免费吃住,你们只掏路费就可以了。”一个月的培训,吴翠英收获很大。
2001年11月,吴翠英在世界宣明会的支持下办起了广西第一家孤独症训练机构,此项填补了广西孤独症训练的空白。
4名经过培训的老师,在吴翠英的带领下,开始涉足孤独症训练这个神秘的领域。
“强化物”是敲门砖
吴翠英说,对于孤独症的孩子,用好“强化物”是非常有用的。所谓“强化物”,就是孩子平时最喜欢的东西。她告诫家长,从训练之日起不要让患儿看见“强化物”,也不要轻易让他得到“强化物”。
邕宁县的一个男孩,5岁了还不会说话,父母认为他是弱智,将他送到康复中心。经吴翠英诊断后确定是孤独症。
吴翠英为他制定的训练方案是,每天老师有针对性地训练半个小时,内容就是教他“啊、喔、哦”,说几个词就奖励一块他爱吃的饼干。半个月以后,男孩学会了这些简单的发音。
3个月以后,男孩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孩子差不多了。
一个3岁小女孩,不会说话,整天坐立不安,不停哭闹,父母认为她已没有希望了。吴翠英认为,使女孩安心坐下来是首要的,从女孩父母处知道她最喜欢小汽车,吴翠英就跟女孩说:“你要安坐10分钟,才可以玩一会小汽车。”吴翠英还特别叮嘱家长,平时不要轻易给小孩玩小汽车,让她感觉到要玩小汽车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一段时间后,在“强化物”的引诱下,小女孩能安心坐下来了,哭闹的坏习惯也慢慢改掉了。
一个从横县来的3岁小男孩,不会说话,但会唱歌,并且很有天赋。刚入学时,老师教了一首儿歌《拔萝卜》,下课时就听到他在一边唱开了。
这是吴翠英没有想到的。吴翠英知道,有语言障碍的孩子,要对物品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才会记得它并说出它的名称。
针对男孩的情况,吴翠英要求老师先训练他的“呼名”反应,指着他本人反复叫他的名字,对他说“某某”就是他,要他听到后就要应答。再拿出一些画着水果、动物、物品的卡片,念着相应的名称反复地教他认识,对他说明,他必须记下多少个词后,就能得到一个他想要的“棒棒糖”。
20多天后,他可以说出“牛、羊、马”等字,三四个月可以说出“我要什么”4个字,四五个月能说出七八字的句子了。
一年后,男孩与正常孩子已没有两样。
吴翠英巧训孤独患儿的消息传出,周边县城的患儿陆陆续续前来训练。至2002年3月份开学时,康复中心已接收了20多个孤独症的孩子。
见到旋转的车轮就扑过去
在吴翠英教的患儿中,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毛病”。有的患儿对某些物件痴迷的依恋,如特别喜欢旋转的东西,走在街上看到转动的车轮,患儿会不顾一切扑过去;有的喜欢光滑的丝织品衣物、围巾或袜子等,见到了穿着超短裙的年轻女子腿上的丝袜,患儿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等等。
孤独症患儿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形成病因却大致相同。吴翠英发现,高知家庭的儿童患上孤独症的比例高于普通家庭。
她说,婴幼儿时期缺少父母关爱,会出现自我封闭、情绪沉闷、怯懦、不愿往外界发展的人格和性格特点,并且和父母的关系疏远,从而影响到其各方面的能力。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吴翠英因地制宜地首创了“一对一”训练方案。即一个老师专门训练一个孩子,同时陪护家长也要参与。老师训练孩子时,家长也在一边接受训练,下课后,家长按老师所做的继续训练孩子。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一对一”的专门教室里,一位老奶奶正拿着一沓纸片不厌其烦地教着她的孙儿。吴翠英说,在这里,亲情的关爱和科学的训练结合在一起,小孩的康复过程就会大大缩短。
在一间教室里,音乐欢快地响着,两个小孩躺在床铺上正在接受口腔按摩。吴翠英说,以前有患儿嘴里不停地流口水,按摩后现在好多了,这是她自费带几名老师去上海学回来的新方法。另一边,一个孩子正合着音乐的节拍与家长做一些简单的手势。
在四楼一个大大的训练室里,一大群年龄不等的小孩正在这里“玩耍”:有的在蹦极,有的在玩气垫球,有的在钻拱门,有的在打篮球……这是吴翠英自编的一套融音乐、跳舞、体操、认识、交往、模仿、游戏为一体的韵律操,小孩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次的动作,还专门建了评估表和学生档案。
吴翠英说,孤独症的训练不单是教说话,集体社交活动、各项体能训练也很重要。
过了6岁 康复难度大
记者在吴翠英的办公室采访时,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尖叫,接着走进了一位大男孩,怪怪地看着记者,语气有些轻浮地叫了声“小姐”,后边跟上来的母亲马上纠正说叫“阿姨”,他才又怪怪地叫了一声。吴翠英告诉记者,这个男孩已12岁了,以前找不到专门的训练机构,耽搁了最佳康复时期。他刚来不久,对他的训练难度要大。
柳州有一个11岁的患儿,他的嗜好是酒瓶外包装。只要一看到这东西,不管是在哪里,也不管酒是否名贵,动作非常迅速地将酒瓶拿出来,然后拿着外包装的纸盒跑了,或当场扯烂,并以此为乐。
父母只好将酒买下来,以至于家里的柜子里摆满各种各样的酒。后来他的爱好又改为喜欢叠报纸,一看到报纸,就冲过去将报纸叠起来,展开又叠起,如此反复。由于他已错过了最佳的训练期,在康复中心一段时间后,虽然认知程度有提高,改掉了以前一些坏毛病,但语言方面进步不大。
吴翠英说,孤独症并不可怕,因为从2001年11月起,她们招收的153名患儿,已有93名康复。可怕的是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此症久拖不治的严重性。
去年,一对父母领来一个两岁的女孩,说她还不会说话,到医院去检查了,医生怀疑她患了孤独症,但他们并不相信,特地来请吴翠英看看。吴翠英也确定孩子确实是孤独症。
但这对家长没有听从吴翠英让女孩马上训练的建议,领着孩子走了,说到五六岁还不能说话时再说。吴翠英很痛心地说,一些家长得知自己的宝贝患了孤独症,都寄希望是“错诊”。殊不知这样做,会耽误最佳的训练时间。
目前康复中心有60个孤独症患儿在接受训练,由于场地、设施有限,还有100多个孤独症患儿在排队等待,这常常让吴翠英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孤独症患儿的“妈妈”
也许某个双休日,在南宁市的街头,你会发现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大群家长和小孩买玩具和学习卡片,或带着一大帮残疾小孩子吃麦当劳、看电影,她就是吴翠英。对于吴翠英来说,她对患儿的爱,延续到8小时之外。
孤独症的训练根据各人不同,需要不同的玩具和卡片,每当有新的患儿进来时,吴翠英都要带着家长、孩子到图书批发市场去。作为康复中心下属的康培智学校的校长,她主管着125个弱智孩子的训练工作。
采访当天,她带着记者去看望弱智的孩子们,当时将近中午12时,孩子们正在吃饭,几个孩子一见到吴翠英,丢下饭筷,嘴里叫着“妈妈”就扑了上来。
这情景让记者深为感动。实际上,为了使患儿尽早康复,几年来她还在家里照管了四五个聋哑、弱智儿童。有时亲戚朋友到家里来,看见那些流着口水的患儿就吃不下饭,责怪吴翠英“脑子有毛病”,对此吴翠英不在乎。
吴翠英也有痛心的事。采访中她两次提到她父亲,忍不住流泪了。她从湖南老家到广西工作之后,只在2002年回家一次。
其间爱人几次提醒说,老人年纪大了,再不回去看看,以后可能就看不到了。没想到应验了这句话。前几天,她的父亲刚去世,这次回去只有与父亲的灵位说话了。
采访结束时,吴翠英送记者到门口,说了一句平常的话,却让记者深为感动:“看样子,我的下半辈子是离不开这些孤独症的孩子了。”
作者:唐正芳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自闭症培训教师:要对孩子多笑笑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10月11日14:20 法律与生活
我的“海洋天堂”
文/安雪昆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都见过“地狱”的样子,那是一种无边的黑暗。对于很多自闭儿家长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是悲痛,是一种莫大的解脱。
我叫安雪昆,是一名为自闭症儿童和家长们工作的教师。我在“星星雨”(全名: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工作了13年。在这13年里我接触了几百个自闭症孩子,为这几百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做培训,教授他们与自闭症孩子交往的方式,提升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养育能力。希望这篇文章能告诉你,我们该如何对待和帮助自闭儿,给他和他的家长希望。
严肃的儿子和妈妈
为了让宝宝喜欢我,让他在与我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我每次都给他提很简单的要求。宝宝做对我的要求后,我就会先跟他做一个互动游戏,再奖励给他笔和纸让他画画。又完成一些要求后,我还会先跟他做一互动游戏,再奖励他几本书。
在我工作中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叫“宝宝”(化名),他是个6岁的男孩,长得瘦瘦高高的,一说话就满脸严肃的表情。
“严肃”,不对吧!一个6岁的男孩应该是活泼、调皮,没有任何压力,每天都笑口常开呀!是的,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但宝宝是“孤独症儿童”,他来“星星雨”参加培训时,每天就一个表情——严肃。
我看到宝宝的妈妈时,他妈妈也是这个表情。我对宝宝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以后你要多夸奖宝宝,要多对他笑一笑,让他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宝宝妈回应我的一句话是:“我不能对宝宝笑,我以前对他笑过。一对他笑,他就赖皮,趴着半天不起来,也不能进行教学内容。所以后来我就不再对他笑,改为非常严肃地跟他讲话,他现在就非常听话了。”
为什么与一个6岁的儿童交往要用这样的方式呢?经过接触,我了解到宝宝的妈妈因为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其他孩子,“宝宝在外面没有任何优势能让别人一看到他,就喜欢他。所以我一直有一个信念:我的孩子不能做到让所有人看到都喜欢,也不能让所有人看到都讨厌”。
在奔波两年的训练旅程中,宝宝妈很少夸奖自己的儿子。她一直严格地要求他,教儿子遵守各种交往规则:住在房东家里,宝宝妈每天教儿子向房东问好,帮房东拿东西;做完饭,宝宝妈会让儿子和自己一起把厨房收拾干净;洗完澡,会让宝宝和她一起把厕所收拾干净;在房间里,所有人不能大声讲话……
在这样的“规矩”下,所有跟宝宝妈接触的人都夸奖她,“你把宝宝训练得真有规矩,你的孩子特别听话”,宝宝妈说这就是她一直想要看到的结果。
听到宝宝妈妈的话,我知道暂时无法改变她多年的想法。但我还是坚信会有更好、更快乐的方式教会宝宝遵守交往规则,让宝宝成为一个听话的乖孩子。
在11周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观察以及同宝宝妈妈的访谈,了解到宝宝很多信息,如宝宝喜欢看书、看卡片、喜欢拿笔写字、画画,喜欢跑步。宝宝最喜欢别人追着他跑,别人和他做互动游戏,再奖励他看书。
就这样,我反复地给他提出要求,反复地奖励他玩互动游戏和喜欢的玩具。慢慢地,宝宝体验到和我在一起很高兴,他可以开怀大笑。
看到孩子的变化,宝宝妈妈非常吃惊,她开始慢慢地接受我的建议。宝宝妈妈学着我的样子继续训练宝宝。宝宝真的笑了,也越来越听话了。
打人的宝宝
宝宝和妈妈的情绪问题解决了,他们一起体验到了交往的快乐。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个更严重的行为“打人”,3天的时间里,宝宝打了我6次!
宝宝妈妈看到孩子打我也非常着急,不停地批评宝宝,我就告诉宝宝妈妈将孩子的行为记录下来,分析他的行为功能,不要太着急,不要和宝宝发火。
通过对宝宝打人的行为进行观察我们了解到,宝宝打的人只有我,在别人身上还没有发现同样的行为。宝宝非常喜欢我,以前妈妈在与他交往时,他即使感到不快乐,也没有打妈妈,为什么我给他带来了快乐,他还会打我呢?
宝宝打我的行为都是出现在我正与别的家长讲话,没有理会他的时候。他打我一下,我看他一眼,还没等我说话,他马上就笑着跑开了。宝宝的行为是因为他喜欢我,为了引起我对他的注意,他才打我。
找到原因后,我、宝宝妈妈以及当时在“星星雨”的所有自闭儿家长制定出一份计划:教宝宝正确表达需求,见到我时要先叫“老师”,我看着他,之后宝宝身边的人再教他说:“老师,您能陪我玩一会吗?”宝宝表达正确时,我就陪他玩一会。
在宝宝打我时,班里所有的家长和我都不理会他。在他不打我的时候,谁在宝宝身边,谁就辅助宝宝说出需求,表达对了,我就继续奖励他,陪他玩耍。
在班里10个家长的配合下,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宝宝打我的行为消失了,他学会了用语言表达出需求,让我陪他玩耍。
这就是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的障碍导致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不停要指导他们的地方,这就是自闭症人需求帮助的地方。
李连杰电影《海洋天堂》的原型
2010年6月份上演了感动千万人的电影《海洋天堂》,文章在电影里饰演一个自闭症少年,李连杰饰演他的父亲。
“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这位47岁的父亲,名叫王心诚(李连杰饰),他21岁的儿子大福(文章饰)从小患有孤独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无法独立生活。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事实,在一次意外中丧生。王心诚独自一人把大福抚养长大,与儿子相依为命。然而此时,王心诚被确诊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3~4个月的时间,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日夜焦灼王心诚的心头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演员文章在电影里饰演的“大福”的行为就很刻板,“走路拐弯永远走直角,不会选择其他角度”。文章在电影中走路就是模仿一位25岁的自闭症少年——我工作单位“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创始人田惠萍女士的儿子——弢弢。
经过和儿子几年的国内国外的分离,回国后的田惠萍发现儿子仿佛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自言自语,自己唱歌,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直到1989年秋,田惠萍带弢弢去看儿科精神门诊部的医生,医生简单问了几句,就说:“你儿子患上了自闭症,很重,成年后生活怕是难以自理了。”
回到家后,田惠萍把安眠药碾碎放进粥里,先盛了一碗给儿子,又给自己盛了一碗,当儿子准备喝下粥时,她冲过去打掉了儿子手里的碗……
有调查研究显示,在所有肢体残疾以及精神残疾儿童的家长里,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压力是最大的,“对于很多自闭儿家长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是悲痛,是一种莫大的解放”。
陪他们一起走下去
行为刻板是很多“自闭儿”的“通病”。
“自闭儿”同同(化名)非常喜欢一件新的红色的短袖衣服。妈妈说:“衣服脏了,脱下来洗洗,我们换另一件干净衣服。”他马上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一直到妈妈停止脱掉衣服的行为为止。
而“自闭儿”欣欣(化名)喜欢走固定的一条路回家。有一天,因为这条路在修路,不能通行时,欣欣就躺在地上大发脾气。欣欣的父母架起他从另一条路回到家,他还会继续发脾气。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会硬逼着孩子接受变化。因为我们了解自闭症人有这种刻板行为的特征,所以我们也会建议家长在与自闭儿接触时多增加一些变化性,不给孩子养成刻板行为的机会,这样就避免了孩子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接受变化而大发脾气的问题。
比如,我们会让同同在穿着红色衣服时,不停地创造机会触碰一下另一件衣服,直到孩子接受这件干净衣服再给他更换掉那件红色的衣服。
2009年,我到美国的一所特殊学校参观学习时,见到的自闭症少年也有着同样的刻板行为。
自闭症少年麦克,他每天都在头的后脑勺的部位戴一顶小帽子,别人这样戴帽子根本戴不住,但他就可以整天戴着,帽子也不会掉下来。据学校的老师介绍,通过多年对这个自闭症少年的了解,他的帽子整天戴在头上说明他今天很高兴,只要他的帽子掉下来,就说明他今天心情不好,麦克周围的人就要预防他随时会发脾气。
这些自闭症少年的行为也很刻板,但他们的行为没有干扰他人的学习与生活,反倒对他身边的人是个提示或是警告,让周围的人清楚地知道应该怎样来帮助他们。
看完这些自闭症孩子和家长的案例,您是不是对孤独症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对孤独症的家长是不是有更多的理解呢?
“因为有你在,世界无孤独!”人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一下,我想这些孩子的未来会更好。在您遇到这些需要帮助的家长时,请您对他们笑一笑,轻声问一句:“需要帮忙吗?”有了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还有理解,我相信这些孤独症的孩子们和家长们的未来生活会更美好、更幸福!
链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是一种神经生理性发育障碍。该障碍在患者婴幼儿期即有表现,并且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孤独症的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四,其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4:1。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9月下半月期)一个自闭症儿童和他的特教老师的故事(图)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07月01日 18:07 南方周末
安安在课堂上
“宝贝,抱抱!快,快来抱抱!”这是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二年级班主任、特教老师张雪娇常对安安(化名)说的一句话,随后就是一个深深的拥抱。安安今年11岁,是一名自闭症儿童。
安安情绪平稳时,嘴里常常会发出一些怪声;情绪狂躁时,会不顾一切地乱跑乱撞,大声尖叫,甚至攻击别人。每逢安安情绪失控时,为了拦住他,避免他伤害到自己和别人,张雪娇都会不顾一切地抱住安安,使安安的心情平静下来,像守护婴儿般寸步不离。正因为如此,张雪娇的手和胳膊常被安安抓伤、咬伤。
像安安这样的自闭症孩子是睿智学校学生类型的一种。学校共有近百名学生,包括唐氏儿、脑瘫儿、单纯弱智儿、多动症儿童、自闭症儿童五种类型。3年前自闭症学生仅占其中的1/7,而现在已发展到1/3。
安安的下巴上有许多疤痕,这是他使劲抠抓自己的结果。张雪娇说这种自残行为是自闭症孩子典型的刻板行为。为了矫正安安,张老师开展了漫长的个训工作,除了进行认知、精细动作两大领域的训练外,更注重日常生活学习中行为的矫正。经过两年的训练,安安的攻击行为已越来越少。
午饭的时间到了,学校的食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张雪娇给安安盛好了饭菜,安安自己吃了起来。张老师说,他能自己吃饭,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别说学习各种技能,对于许多自闭症孩子来讲,生活自理都是个问题。
看到安安现在开开心心地学习、快快乐乐地生活,张雪娇心里很温暖:“只有坚持,我想这种付出才有价值,努力也早晚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相处了两年,安安和张老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的时候搂着老师的脖子轻轻亲一下,有的时候挽着老师的胳膊一起走。这种感情沟通上的进步让安安的妈妈看到了希望:“我总想着孩子有一天能康复,会与人正常交流。”这也是所有自闭症孩子家长的梦想。
在张雪娇的日记本上,写着一句话:“人们都说自闭症孩子是„星星‟的孩子,我想,不管这个孩子来自于多么遥远的„星星‟,我都要带他寻找光明。” 让彩虹照耀更多的孩子——朱海童与自闭症儿童的故事
2012-02-15 10:49:00 来源:淮海商报
3年前,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辞掉待遇非常好的幼儿园老师工作,投身于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虽然没有资金,但是她本着对特殊儿童的不抛弃不放弃四处筹措,最终让淮安市彩虹雨儿童能力发展中心建立起来。3年来,她对自闭症儿童如母亲般的关怀,让他们的父母不禁潸然泪下。她就是淮安市彩虹雨儿童能力发展中心的老师朱海童。
我坚持我的选择
今年27岁的朱海童,从南京特教学院毕业后,便到了清河幼儿园工作。虽然这份工作不错,但是在朱海童的心里总有个坎迈不过去。“既然我学的就是特殊教育,那么我就应该用学到的知识去做一点贡献。如果连我都不去教育这些孩子,那还会有谁去做?”于是,她决心投入特殊儿童教育事业。说到不如做到,朱海童下定决心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没有资金,她就东凑西借,终于在2009年开办了这所淮安市彩虹雨儿童能力发展中心。
朱海童告诉记者,在中心开办之初的几个月,根本没有孩子过来报名。本来资金就是筹借来的,虽然有一腔爱心,但是那几个月不但没有帮到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且各方面的费用还在不断增加,所有的重担都压在朱海童身上。“那段时间,自己也一度灰心,甚至几次想过要放弃。”朱海童说起当时,现在仍是感触颇多。不过她笑着说,最后总算熬过来了,能够换来今天这些孩子们的笑脸,几个月的煎熬根本就不算什么。“就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刚好有一位家长来给孩子报名。”就这样,随着报名的人不断增多,彩虹雨一点一点地绚烂起来。朱海童介绍说,当时要不是那个家长来报名,自己恐怕真就坚持不下来了。可以说当时招收的第一个孩子,正如她生命中的彩虹一样,给了她希望。
朱海童说,她忘不了大家对彩虹雨的支持,自己也要用今后的实际行动来帮助孩子们,为他们在生活中种植彩虹。
点点滴滴的感动
“发生在这里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也是这些事情支撑我到现在。” 望着在一旁玩耍的“学生们”,朱海童的脑海中闪现出平时和孩子们在一起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些美丽的时间都像是一缕缕小小的彩虹,正是因为有这些,才组织成彩虹雨这样的大彩虹。
她告诉记者,曾有个画面让她难以忘记。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奶奶听说有彩虹雨这样的特殊学校后,就专程把有自闭症的孙子送过来。虽然来回的路程有些远,但是老奶奶还是紧紧地看好孙子,直到将其送进彩红雨儿童能力发展中心。故事到这里似乎可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但是在老奶奶刚准备嘱咐孩子几句时,孩子的情绪便不稳定起来,开始到处乱跑。奶奶一看孙子又不稳定了,就赶忙边喊孩子的名字边追他。但是老奶奶毕竟是上了年纪的,在跑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得满脸都是血。而这时,老奶奶根本来不及顾上自己,嘴里一直喊着:“孩子,慢点,慢点!”
“当时看到时,真把我吓着了。这件事除了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孩子浓浓的爱之外,还有她们在照顾孩子方面的辛苦。”朱海童说,这个场面一直让她难以忘怀,能够帮助家长们减轻负担,也是她的希望之一。
当说到这时,一个孩子跑过来,给朱海童送了一杯水。“老师,你喝水!”孩子名叫王程程,他端着杯子,纯真的脸上有一双清澈的眼眸,一如他眼中的世界那般明净。
这是经常发生在彩红雨中心的感人场面,老师们尽心地照顾、教育孩子们,而孩子们也用老师们想得到的方式来回报老师。“这些孩子很真挚,也很可爱,和他们相处会有很多的乐趣。”朱海童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朱海童还说,中心不但是替家长们照顾、教育孩子的机构,更是一个培育爱的“家”。
三年下来,朱海童已经教过二十几个自闭症儿童,在她和中心老师们的呵护下,有些从中心毕业的孩子已经可以到正常的幼儿园、小学上学了。
她呼吁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不要对孩子采用“冰柜”式的管教方法,而应该让孩子们接受正确的治疗,并鼓励他们多和外界接触。“其实,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和别人交流的渴望,但是自闭症儿童由于身体原因,可能在和别人交流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过只要家长们和社会各界多关心、爱护他们,为他们提供更加平等、友爱的环境,对他们的进步是有莫大的帮助的。”
和一些家长的接触中,朱海童和彩红雨儿童能力发展中心的老师感觉到,在对待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存在很多误区,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时甚至会加重孩子的病情。朱海童介绍说,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家长们还应该辅以心理安慰,如平时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要多主动和他们交流,并时不时地鼓励他们,或者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让孩子逐渐培养阳光的性格。所以,她也想让更多人知道她的中心,这样她就可以帮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家庭。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教师张晓琳撑起爱的星空(走基层·探访熟悉的陌生人)
2012-02-13 04:44: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有这样一群教师,像妈妈一样,以常人难以相信的毅力,陪伴着孤独症儿童,用爱照亮这些孩子的星空,叩开他们的心扉之门。
2月9日,记者来到辽宁沈阳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走近孤独症儿童教师张晓琳和她的同事们,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
早上8时许,张晓琳来到位于沈阳残疾人联合会大楼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准备一天的课程。
8时30分,家长们带着患儿到齐了,张晓琳和两名同事,挨个询问家长患儿的情绪状况,并做下记录这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至关重要。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反应为特征的发育障碍疾病。大多数患儿拒绝与人情绪交往,不能与人进行目光接触,而且情绪不容易控制,会攻击别人,特教老师也经常被抓伤。
“这些孩子很多没办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安静地坐40多分钟。‘坐好、认真听课’,这些话在一节课上能重复无数遍。有学生突然尿湿裤子,这时就得停下课来帮他们处理。课堂上突发状况发生得多了,我也从手忙脚乱到淡定从容了。”张晓琳说。
课堂上,张晓琳要陪着这些非常刻板的孩子们做游戏;要抓住他们轻易不被发现的些许的兴奋点,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对于自闭和智障的孩子来说,学起发音来速度很慢,有时一个发音要学习一年或者更长时间。此外,这些孩子还无法与老师在课堂上很好互动。这些都需要老师特别有耐心。“自闭症严重的孩子根本就不接受你,只能用实物转移注意力,像棒棒糖等小零食都是我们教师自己买来给孩子吃。”张晓琳说,她们要教孩子根据图片理解汉字,一些孩子因为语言方面有障碍,即使听懂了也不一定会发出正确的读音。比如发数字“1”音,孩子张嘴啊啊叫总是发不对,“我们就要不断地重复。”
在这个看起来枯燥又艰辛的岗位上,张晓琳已经干了3年。2009年,她从辽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了训练中心。看起来清秀纤细瘦小的张晓琳,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意志。“说实话,初到工作岗位,我也很不适应,自闭症患儿的情绪无法控制,刚开始经常被抓伤、打伤。”张晓琳说,“有的孩子喜欢掐你脖子,挠人。但这对于他们是触觉安慰。”说话空隙,隔壁教室不时传来孩子们大喊大叫、摔东西的声音。在沈阳市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张晓琳和她的8名同事担负着21名孤独症儿童、14名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任务。这支80后“娘子军”,既要当老师,当家长,也当保洁员。
中心每天安排7个课时的课程,课间休息只有5分钟。忙碌时,除了午休,张晓琳一天都待在自己的个训教室里上课。
“孩子的训练一般根据训练计划安排,而我在上课时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训练,比如有些孩子注意力不好,在训练计划之外,我会强化精细训练,如串珠子、摆小棒等;有些孩子情感少,我会多读一些儿歌、情景小故事,培养他们的感情。”张晓琳说。
张晓琳在家里是独生女,由于工作辛苦收入又不高,家里人都反对她从事这份工作。“我经常做妈妈的思想工作,多讲一些孩子们的小故事,妈妈才慢慢接受。”
在一间小教室里,患儿桐桐(化名)正在写作业。桐桐家住沈河区奉天街,今年10岁,现就读于沈河区启智实验小学一年级,3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他一直由72岁的姥爷陪着做康复训练。2008年11月来到中心时,他没有任何言语,和他人没有对视。经过晓琳两年半的康复训练,桐桐看见我们会说“过年好”,还给我们背了两首古诗。
孩子们的进步是张晓琳坚持下来的动力。“进步虽然不是每天都能看见,但会有某一个瞬间让你觉得,其实这些孩子挺好的„„”张晓琳哽咽着说,“我就想做好一名特教,教课再累再难,看着他们能讲出话,能叫爸爸妈妈,能记得住我的名字,这就让我感到欣慰!”
2011年,在中心训练的孩子中已有1名儿童进入正常小学;9名儿童进入了正常幼儿园,3名儿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所有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这些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我们的爱和付出,也许会照亮他们的星空,让他们不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