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新先进材料
爱国宗教人士陈新同志先进事迹
近年来,北大渠乡众多宗教人士在乡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依靠科技逐步脱贫致富,富起来的他们积极引导其他宗教人士和群众学科技,用科技, 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陈新就是这样一名爱国宗教人士。陈新,1960年出生,回族,北大渠村人,中专文化,乡人大代表,现为北大渠乡北大渠村五组寺坊阿訇。
一、扎根家庭,自主创业
勤于劳作,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由于早年家境贫寒,年轻的陈新因受过家庭影响,到寺访参加宗教知识学习,终因家庭负担重,子继父业开始种地,但因耕地贫瘠,产量低,全家七口人生活非常困难。改革开放后,村里把农田承包到户,可按照传统的种植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并未改善。细心的他开始经常参加乡、村开办的科技学习培训班。通过运用科技农作物产量迅速增加,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短短三年时间陈新就购进了拖拉机等农机具,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蜜。1993年在乡党委、人民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开始带头在村里发展牛羊养殖业。他拿出家中所有积蓄,买回20只羊,开始进行细毛羊养殖,对这20只羊进行精心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间,陈新的这20只羊发展到了60只,收入也逐年增加,1998年他家仅牛羊养殖收入达3万元。
二、引导群众,共同富裕
陈新从事宗教工作多年,他深知作为一名宗教人士,自己主持一方宗教事物,影响一方群众,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对信教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起很大作用。因此,他将学到知识结合自己经验,摸索出一套简便宜学的技术,在田边,在村委会、在家里举办培训班向教民传授科技知识、病虫害防治技术,他利用每次讲经说法的时候,向教民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爱国爱教观念,教育教民加强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靠自己的双手,科学种田。他十几余年如一日地进行宣传,受益群众人数达3000人次,直接帮助农户达36户。通过他对信教群众正确引导,北大渠村现在从老人到刚毕业学生几乎人人都掌握一至两项科学技术,带动了信教群众积极发展生产的自觉性。2000年陈新购买优良牲畜品种,带头做示范,短时间内就突破了养殖难题,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全村树立了10户科技示范户,农民技术员300余人。养殖大户达到了30户,家家都有暖棚、暖圈,牲畜存栏率直线上升,优良品种快速推广,养殖业正在蓬勃发展。陈新成了北大渠村农民的主心骨,农户有什么问题都愿向他请教,而他也总是毫不保留地教给别人。陈新总是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我高兴,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各有不同,谋生的手段也各有千秋,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谋生手段,都应当尽力为国家、为民族、为贫困群众做一点有益的实事。这就是我干事业的基本思路”。
三、勤于学习,带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陈新是乡农业技术培训班的第一期学员,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他多年来自费订阅多种关于种养业刊物,他还常常向林业局、畜牧局的专家请教。2007年当他听说七个星镇的农民靠种植工业番茄致富的消息,他毅然率先带领全家人种植工业番茄10亩,仅工业番茄一项收入2万余元。一个新种植方法的引进,一个新农药的使用,他都要在自己的田里先试验,把效果好和管理方法和农药的配比度提供给大家,以此指导村民科学合理种植。在他勤劳致富的引导下,科技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成为广大宗教人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共识,依靠科技致富已深入人心,2008年仅北大渠村就种植工业番茄近3000亩,北大渠村农牧民仅工业番茄一项人均增收近500元。
四、乐于助人,维护社会稳定。在世界快速变化的今天,为了更好地激励更多的人来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贫困乡亲。陈新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向社会奉献爱心,在同行和群众间广泛宣传“科教兴村”战略和发扬宗教教义中倡导的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传统,得到宗教界一致响应,为其他的宗教人士树立了榜样,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成绩。近年来,北大渠乡的宗教人士纷纷捐助贫困儿童,陈新每年5月都拿出近200元钱购买学习用品,亲自到学校慰问看望贫困学生,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以后能够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带领全乡宗教人士形成了支持教育光荣的热潮,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陈新阿訇以身作则,自己首先捐款500元,发动大家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共捐款1500元。2008年陈新阿訇听说北渠村维吾尔族村民艾山•玉素甫和托呼提汗正在青黄不接时,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就带着200元钱,2袋面粉,10公斤清油去看望慰问他们。
另外,陈新是一名寺坊阿訇,同时又是一位义务调解员,当乡里乡亲有纠纷时,都喜欢找他调解。他经常利用自己教职人员的身份,通过讲解教义,举例说明,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2007年,村民郭存礼和郭存新两亲兄弟为盖房子的事闹矛盾,差点发生武力冲突,陈新听到这件事后,赶快放下家中的农活,分别到两家了解情况,在他的耐心劝解下,两兄弟终于和解,一块齐心协力盖新房。
陈新阿訇在北大渠村生活期间,不仅兢兢业业地抓好寺坊工作,而且刻苦钻研科学种植和牛羊养殖技术,多年来,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自己几年的不懈努力和不断的进取,成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1998年开始连续多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致富带头模范和“五好”宗教宗教人士,被县委、政府评为“五好”宗教人士,2001年被州委授予“五好”先进宗教人士,所在寺坊被评为“五好”先进宗教场所。县电视台对其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县电视频道予以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陈新阿訇是一名普通的公民,普通宗教教职人员,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知识、技术、财富奉献给了北大渠村父老乡亲,使乡亲们快速走上富裕的道路。他的所作所为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在老百姓们的心中,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第二篇:陈分新先进事迹材料
陈分新事迹材料
陈分新,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四组村民,现任王院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程度,陕西省劳模,中共十六大、省十次、省十一次、十二次,市一次、市二次、十三次,县十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党代会代表。市一届、市二届、市三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上,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在生活上,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作风上,他廉洁自律、严守党的纪律;在思想上,作风正派、党性纯洁。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感动着每一位村民,受到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多年来,他紧密围绕“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这条主线,带领全体村民一道,艰苦创业,齐心协力,发展产业,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得到组织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曾荣获省劳模和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一、为人正派,坦诚待人
无论他担任基层村党支部书记,还是当选中共十六大党代表,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无论荣誉多么高尚、使命多么光荣,地位多么显赫,他从没有在人前炫耀、也从没在群众中显摆,也更没有在工作和生活上向组织提要求、讲条件,他的两个子女就业,都是通过统招考入单位,没有给组织出难题。他做人低调,随和,乐观,大气,没有贫富之嫌,公平待人。残疾人孙广秀丧偶,因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一双儿女都比较小,家庭生活困难,成为他的多年包帮户,经常上门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和子女的上学,在他多年的爱心帮助下,孙广秀上小学的女儿马治芳,立志也要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家务,承担照顾母亲和弟弟,马治芳的事迹感动了周围人,2012年马治芳被评为旬阳县十大孝星和陕西省道德模范。困难户许安明是他的“三问三解”连心户,帮助该户制定发展规划,指导发展产业,去年,该户在他的细心帮扶下,栽植烤烟亩10亩,养猪两头,实现经济收入3万元,逐渐脱了贫致了富,困难户见人就夸,逢人便讲,多亏党的富民政策好、多亏好支书陈分新的帮扶,如今赶上了好世道,使他走上了致富道路。他心中始终装作“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来做。全村像这样的困难户有20户,他对待这些困难家庭户就像善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前都要亲自上门看望慰问,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让他们贴身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他善于帮助弱势群体办实事,做好事,得到全村群众的好评,困难留守户柯恒顺,因体弱多病感冒住院,花费了很大的一笔积蓄,办理合疗报销出门行动很不方便,他得知后,主动上门帮助解决,当他从陈书记手中拿回已办理好的报销存折时,热泪盈眶地说,“陈书记真是我们的好支书,把心操到咱老百姓的心坎上了”。该村困难户刘福贵,女儿双面失明,今年20余岁,至今没有户口。当年因家庭困难,怕交各项税费,到结婚年龄无法办理结婚手续,刘福贵急的没办法,陈书记得知后,到县镇公安部门上下联系,重新取证,给予办理了户口,刘福贵拿着女儿的户口本,感动地落了泪。
二、紧盯产业建设,带领全村群众发家致富
王院村地势平坦、土质肥厚、光照时间长,是适宜烤烟生产的最佳区域。自从80年代棕溪号召烤烟生产以来,王院村种植烤烟一直没有中断过,年年实现产值创全镇之首。由于受劳务经济和劳动成本及市场价值的冲击,群众对烤烟生产产生了模糊认识,有摇摆不定的思想。为了稳定烤烟生产,消除疑虑,带领群众发家致富,首先争取烤烟生产扶持,创设良好的生产条件,推动烤烟生产。2011年,他多次和烟草部门衔接,争取智能烤炉75座,解决了81户烤烟烘烤困难。当年又争取县水利局扶持,改良3组低产田50亩,如今成为全村烤烟示范田。二是带头示范。熟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他至亲残疾妻子刘忠群的满怀支持下,他克服家庭严重缺劳的现状,坚持每年带头种植烤烟10亩,在烤烟生产管理方面,严把施肥、烘烤、分级关,年年都烤出优质烟,卖上好价钱。有群众问陈书记“你烤烟的秘诀是什么”,陈书记坦然一笑,“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保证没有问题。”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每年发展烤烟1000亩。三是带领群众走出去“淘金”。为了克服该村烤烟用地紧缺的实际,2009年,他积极与安康河西镇签订《土地租赁合同》977亩,2011年,又与吕河镇签订流转土地700亩,他充分利用群众掌握烤烟生产技术这一机遇,亲自带领群众走出去发展,先后解决了50余群众种烟用地困难,大力推行“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由村级烟草协会负责烤烟种植、管理、烘烤和技术指导,为群众创造了丰厚的收入。四是兴办村内企业谋发展。自他荣获中、省、市、县等各项殊荣后,他没有闲过,他开拓思维、大胆探索,先后建起了村火纸厂、村粉条厂,充分利用充沛的自然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不仅解决了近50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壮大了村级积累。
三、紧扣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
自他尝到修路、拉电、建校、饮水等工程项目带来实惠后,他紧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村上的大事要事来抓,2010年,争取30万元扶持,清理通村硬化道路塌方路障、清除断板、疏通沟函、修补路肩,浆砌内外挡墙,完成了10公里的通村示范路建设,给群众出行带来畅通。同年,争取农电网改造项目,增设变压设备2台,提高群众生活生产用电质量。2011年,争取县水利项目,改良了3组连片50亩低产田。抢抓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活动机遇,加大了连户路建设,总共为150户修通连户路公里,广大群众发自内心说“陈书记为咱修通的不仅是连户路,而且也是连心里”。如今王院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更加优美,房屋更加宽敞明亮,群众用上了太阳能热水,过上了市民的生活;道路完全硬化,四通八达,王院村四组村民柯美满喜悦地说“路修到耕地里了,现在我们干农活,根本用不着走远路,骑上摩托车去干活,既方便、省事,又快捷,且功效又高。”
四、紧扣村级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一)管好村组干部。一是规范村组干部管理,推行“三三制”工作机制、服务“承诺”机制、“绩效考评”机制,严加干部管理,提高工资效率。二是规范财务管理。严格会签和资金管理程序,村上的每一笔钱的收支,先由村委会拿出收支预算方案,再由村民监督小组进行逐项审查,提交村民议事会进行讨论决定,并将结果向全体群众公布,群众无异议后再落实,对财务监督小组审核出来的不合理开支,由经办人自付。真正做到阳光作业,防止了少数人说了算、暗箱操作和胡拉乱用现象的发生。财务、账务,农村低保。近年来,村上把财务公开作为一项制度长期确定下来,以召开村民大会和办板报等形式,坚持一月一公开,一季一检查,一年一清理。主动拓宽公开内容,对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做到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由于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增加了群众知晓率。该村争取的建设性资金和受市县表彰奖励的资金全部上账,群众无一人因资金使用问题上方告状。他本人没有乱花乱用一分,群众都公认他是“清廉”的干部。三是推行农村低保规范阳光化。在低保落实上,他严把关口,由个人申请,村民小组评议,村大会决议、保镇党委政府审批,通过公开公示,让群众监督,杜绝“人情保、关系保”,切实将低保资金用到低收入困难群众身上,在他的亲属当中,不符合条件的,没有人敢找他说情,请求吃低保。
(二)激励村组干部。为了激发干部工作热情,他想方设法,采取多个办法,不仅从目标责任考核给予激励,而且从物质上给予鼓励,每年他从市县奖励及烟草税收返还款中抽取一定的资金给予在发展产业、阶段性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干部予以奖励,组长的工作积极性上来了,镇上下达各项任务也得到有效的落实,样样工作走在全镇的前列。今年来,该村落实烤烟1000亩、“户户通”设备安装达100%、“母亲健康工程”的落实率达90%以上、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乡居民参保率分别达96%以上、计划生育“三查”率达100%。
(三)加强群众思想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养。
一是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群众受教育,素质能提高”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动力入手,加强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他每月坚持播放两次远程教育,组织群众学习法律、农业技术、党性教育等影片,提高群众身心素养;二是广泛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每年在全村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产业大户”、“科技示范户”、“遵纪守法户”等一些各具特色活动;三是村“两委”实行走出去或请进来方法进行培训学习教育。使村组干部党员每人最低掌握了2至3门致富项目新技术,村民每人最低掌握1至2门致富新技术;四是抓村风,推进移风易俗。近几年来,王院村组建了老年协会、并以老年协会牵头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操办红白喜事,不铺张浪费,不参与迷信活动,全村现在已基本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陈分新的事迹说也说不完,他正迈着坚实的步子,沿着党的十八大精神再向前迈进。
第三篇:陈云霞先进材料2014
优秀教师陈云霞的先进材料
2013-2014学年陈云霞教师担任六年级(2)(3)班的数学,同时担任年级组长。她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在九团联考中取得了令人敬佩的好成绩,被评为优秀教师。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在小学高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年,她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课件、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通过一学年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年陈老师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她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因此,她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陈老师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句话说的好:“教是为了不教。”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她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中等学生一般能在30分钟完成,基本都能轻松地独立完成。在作业批改中,很少有集体性错误,每天的80份作业中,全对作业一般都在60份到70份之间。
(二)在课后辅导时发现,几个学困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如插班生卢春刚,进来时测试成绩总在60分边上,现在每次测试都在80分左右。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学习越来越轻松,上学期遇到他们学习上出现问题进行辅导时,总是费尽唇舌,启而不发,本学
期基本上都是一点就通,学困生辅导一般都在课间几分钟内完成,很少留到放学后。
(三)班上近一半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成绩优异,学习状态稳定。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陈云霞老师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家长的认可,本学年她被评为优秀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陈老师将不断探索,加大拼搏力度,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
2014.7
第四篇:陈东先进事迹材料
运帱帷幄织天网 清网行动立新功
——陈东先进事迹材料
陈东,男,汉族,1980年出生,江西人,大学文化程度,1999年参加公安工作,2002年12年入党,2011年4月任大队长,二级警督警衔。获嘉奖5次,2006年荣立三等功1次。
自今年5月26日公安部“清网行动”开展以来,陈东同志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克服重重困难,穿越赣、粤、闽、琼、鄂、蒙等省市,辗转上万公里,历尽周折千百回,成功抓获、规劝10名“清网行动”前网上逃犯,完成了90.9%清网率,为清网行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高度重视,目标明确。“清网行动”开始后,陈东同志作为刚上任不久的大队长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高度重视此次“清网行动”,立足本职,将“亮剑”、“天网2011”等专项行动的任务要求统一于“清网行动”中,认真组织人员对行动前本单位的11名网上逃犯进行了详细梳理,把11名在逃人员的基本案情、涉案人员、家庭情况、通讯方式、潜逃时间、可能逃跑的方向等详细情况一一列出,逐人逐案进行分析,制定了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劝后抓的工作方针,同时,陈东同志根据实际情况,并根据逃犯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逐人落实了抓逃工作措施,确保了“清网行动”有的放矢,为经侦大队追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身先士卒,以情感人。在“清网行动”开展之初,陈东同志就力争将规劝在逃人员投案作为第一目标。陈东同志将11名在逃人员的情况了解后,按照可能判处刑期的长短进行了划分档次,对于涉案金额小、可能判处刑罚较低的、潜逃时间不长的在逃人员优先以劝投方式进行规劝。家住内蒙古包头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是2008年8月因涉嫌职务侵占3万余元被列为网上逃犯的。陈东同志多次通过电话联系了刘某的妻子和刘某的妹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有关开展清网行动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传达给她们,并亲自写了一封长达2000字的书信给刘某的妹妹,但刘某的妻子和刘某的妹妹似乎不太相信公安机关。为了使刘某的妻子和刘某的妹妹了解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也为了使刘某早日归案,陈东同志不顾身患高血压和肾结石的病痛,带上一位民警踏上了前往包头的规劝之路。到了包头的第一天,因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的不同,陈东同志出现了严重的头痛、腹痛、腹泻、呕吐生理反应,加上肾结石发作,还出现了血尿现象,当天深夜便去了当地一家医院治疗,医院的医生要求住院治疗或在观察室观察治疗,但他只请求医生开了两天的输液进行止痛、止泻。药一直输到第二天上午十时许,得知陈东同志一行来规劝的刘某妹妹这时也来到了医院,刘某的妹妹见到正在输液的陈东,感动的掉下了热泪,还一直说“我大哥让您遭罪了,对不起”!随行的民警也被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一周后,犯罪嫌疑人刘某在其妹妹的陪同下到经侦大队投案。
三是紧叮线索,咬住不放。“清网行动”进入决战阶段之后,大队还有2名在逃人员,陈东同志又多次组织人员对该两名逃犯的基本案情、社会关系等相关情况进行了重温,尤其是对户籍地在山湖区的赵某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再梳理、再分析,并亲自走访了赵某父母及其子女就读的学校。通过工作发现赵某在某工地有活动的迹象,陈东同志获得此线索后,克服身体病痛,坚持不懈,连续工作,亲自驾车率领两名民警经过2外多小时赶到了当地。陈东不顾路途劳累,立即投入工作,经与相关部门沟通、走访、侦察,所掌握的线索已经转移到了南昌。但为了确切地掌握赵某的活动线索,陈东等人又化妆成做生意的外地人到某工地进行了摸排、侦查,证实了赵某已离开。随行的两名民警有点气馁,但陈东同志不急不躁,鼓励同志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不抓获此人,决不放弃。陈东带领两名同志连夜赶回南昌,第二天再一次对赵某的有关信息进行了研判,获悉赵某很可能在山湖区某宾馆里住宿,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陈东在晚上乔装成住宿来到某宾馆进行了侦查,确定了赵某使用了他人身份证在此住宿。于是,陈东同志率两名同志一举将涉嫌挪用资金的赵某抓获。
有付出就有收获。抓获、劝投每一名逃犯都凝聚着陈东同志的心血和汗水,都彰显了陈东同志的大智大勇。正如陈东同志所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紧盯目标,奋勇向前,顽强拼搏,一定会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圆满完成“清网行动”的工作任务。
第五篇:陈崇和先进事迹材料
“旗星好人”评选候选人推荐表
注:
1、先进事迹字数在1500字左右,如在本表内填写不下,可另加附页。
2、请另附一份100字左右的先进事迹概述。
关于陈崇和同志被评为“旗星好人的公示
陈崇和、男、1945年9月7日出生,铜陵市郊区旗星村老屋组村民,现从事中心户长工作。根据安办【2011】84好文件关于开展“安铜好人”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经村民小组推荐,同意陈崇和同志为我村2012年第一季度旗星好人评选对象,现予以公示,请广大村民监督。如有异议,通过电话或信件向村委会举报。
公示时间:2012年6月5日—6月11日
举报电话:0556-405
5431旗 星 村
2012.6.5
为民排忧解难、做社会有用的人
陈崇和同志是铜陵市郊区旗星村老屋组村民,现年67岁。2008年6月被安铜办事处聘任为中心户长,担负起老屋组30多户,120人的综治维稳、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及时上报各类重大信息和配合旗星村完成各项中心工作等任务。多年来,陈崇和同志在户长岗位上,想之群众之所想,急之群众之所急,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兢兢业业、默默奉
献。工作中始终把化解矛盾、做群众知心人;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做普法宣传人;支持村级工程建设,做模范带头人;关心留守儿童、做孩子们的贴心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受广大村民和上级领导好评,为维护旗星村的社会安宁、促进和谐发展,等工作做出了贡献。
“旗星好人”公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