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何、陈、杨廉洁自律先进事迹
滔河乡党委书记杨桂森勤政廉洁先进事迹
青春在漫漫的人生旅程中磨砺,岁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从农学院毕业后,他就与农结缘,热爱农业,扎根农村,心怀农民,无论在哪个乡镇,他总是以坚强的党性、廉洁的品格、开拓的思维、务实的作风认真履行着一个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始终保持着朴实无华、无私奉献、勤政为民的优良本色,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忠诚地实践“三个代表”,赢得了各级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他——就是淅川县副县级干部、滔河乡党委书记杨桂森同志。
坚持原则
从我做起
滔河乡位于淅川县县西南边陲,离县城有56公里,自然条件恶劣,是全县典型的“纯农业、无工业、穷财政”乡镇。
2002年,该同志出任滔河乡党委书记,为了强化财政管理,从严控制支出,还清历年债务,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堵漏”节支措施,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从人、车、会、话、文上着手,规范了公务接待、政府采购、报销签批等事项,并从我做起,带头执行财经纪律和遵守财务制度。针对大部份村财务制度不健全,村干部坐收坐支,甚至挪用公款,税收任务拖腿欠帐留缺口的现象。他亲自拟定了《滔河乡票据管理办法》、《滔河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滔河乡列支票据审核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带领财政干部对各村财务进行审计,组织人力清收历年欠款,做到应收尽收,实行收支两条线,按月核审票据,杜绝了干部坐收坐支和挪用公款现象。对已发生支出的单据严格把关,审了又审,直到找到对方和证明人签字后才予以列支。
为减少单位车辆的消耗,他下村工作要么骑摩托车,要么步行;就是到县城开会有时也是乘班车或坐便车。2004年,一名干部到县城开会,因赶过了班车,便乘坐一辆开往南阳的货车进城,会后,这位同志在差旅报销单上填写了车费并附上车票去找他签字,他沉思了片刻后说:“那天开会我不是亲眼看见你坐的便车吗?怎么会报销车费呢,请你把报销单重新填过,把这20元减下来”。事后他找这位干部谈:“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廉洁自律,给我们的干部职工作好表率,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通过坦诚的一次谈话,这位同志真的服了这个“管家婆”,不但销除了怨气,反而对他敬佩了几分。
2011年在案件查办上,该同志按照有举报就查处的原则,突出虚假移民和损害群众利益这个重点,组织力量集中查处。工作中该同志坚持不怕吃苦,不怕得罪人、认真细致的工作要求,共查处虚假移民337人,全部予以剔除。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村主职干部的计生、经济、作风等问题。全年共立案5起,处理党员干部5人,维护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他经常说:“领导不廉洁,下属就跟着来,到一定时候,下属就将成为领导的‘指挥者’。他时刻牢记“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正正派派从政,实实在在干事,清清白白做人。他始终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一贯廉洁自律,工作上高要求,生活上低标准。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抓好全乡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庭和亲友谋取任何私利,以身作则,切实当好廉洁自律的表率。
不借自己的权利占便宜得实惠,是杨桂森同志坚持廉洁自律的一贯体现。2006年7月中旬的一天,矫阳似火。他去到边远偏僻的白沙岗村,与该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块检查旱情,现场了解农作物的受损情况和群众的饮水问题。当他走进二组村民王安态家,与这位年近70的老农拉起了家常。问他几口人,外面打工寄回多少钱,养了多少牲畜,高粱种了多少,还问他生产生活上有没有困难等,并鼓励他要多养牲畜,运用科技发展生产。临走时老人把一包“黄果树”香烟硬塞给他,说:“这么热的天,这么远的路,你还来关心我们群众,这包烟你拿去路上抽。”劝来劝去,老人的眼眶都湿了,他只好把烟收下,理解这位老人家善良而纯朴的心情。不对群众说一句硬话,不要群众的一分钱物。回到乡里,他把这包烟交给办公室,意味深长地说:“这包烟虽然不贵,但有特别的含义,留给你们接待群众吧”。
完善制度 狠抓作风建设
滔河是全县移民最多的的乡镇,加之民情复杂,滔河是全县移民任务最重的乡镇之一。只有调动方方面面的工作积极性,发扬务实重干,不怕吃苦的精神,才能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为此,2010年即针对机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工作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该同志即组织出台了《关于加强乡村干部队伍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落实南水北调移民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特别是将移民工作的多项任务细化、量化,明确到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身上,实行百分制考核,严格奖惩制度,将开展纪律整顿、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贯彻移民工作始终,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关于严明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纪律的令》、《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狠抓了干部职工执行南阳市转变作风“十禁止”规定情况,以乡纪委文件下发通报6期。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村干部队伍管理的若干规定》,从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会议纪律、请销假纪律等方面,规范乡村两级干部行为,并制定了严格的奖励处罚措施。重点抓了干部职工执行南阳市“十禁止”规定情况,乡纠风工作组坚持不定时到各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及时通报结果,狠刹了党员干部参与赌博、工作日中午喝酒等歪风,把他们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做好本职工作上来,从而确保了滔河乡第一、二批移民搬迁的圆满完成。
因为有一位勤政廉政的好领导,所以带出了一个勤政廉政的好班子,带出了一批勤政廉政的好干部。在廉洁自律上有所畏,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为。多年来,滔河乡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些都与杨桂森同志勤政廉政、务实拼搏、无私奉献密不可分。他用自己的正确言行感染着每一位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来充分体现“两个务必”的精神。这就是杨桂森同志:一个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工作准则,自觉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滔河乡纪委书记陈键锋廉洁自律
先进事迹
陈剑锋,男,汉族,现年38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2年4月至2005年12月任大石桥乡党委委员,2005年12月至2008年9月任盛湾镇党委委员,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任盛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2011年4月至今任滔河乡纪委书记。2011年主要抓好纪检工作,具体任滔河第二批移民村唐河工作队副队长,联系梁庄移民村、以及滔河滔西服务区工作。一年来,该同志紧紧围绕全乡工作大局,爱岗敬业,勤勉尽责,廉洁自律圆满完成各项关注任务,深得领导和群众好评。
一、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健全防腐拒变体系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委要求,配合党委积极抓好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在机关内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该同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委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全乡深入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实现乡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切实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从源头上杜绝和防止腐败发生;惩治与预防并重,一年来年办结上报案件5起,一批违纪党员干部得到惩处;对领导干部和全乡党员进行警示教育和先进性教育,积极开展以“创建学习、创新、务实、服务、廉政型”单位,争做“五型”干部等为主题的活动来整顿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扎实做好移民工作
“把百姓当父母,视移民为亲人”,“一切为了移民,一切依靠移民,最大限度把移民的利益维护好,真正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这是该同志开展移民工作坚持的理想信念,也是行动指南。自移民工作启动以来,该同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移民理念,积极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任务。
1、积极宣传国家移民政策。认真学习《南水北调移民政策解答》手册,以及有关文件精神,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培训工作组人员,让干部熟知移民政策,了解移民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工作组干部既是移民政策的解答员,又是移民工作的战斗员,还是移民的贴心人。通过发放《移民政策解答》、《致全县移民群众的公开信》等宣传材料,广泛宣传移民政策,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移民服务大局,自觉搬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移民顺利迁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圆满完成分包第二批移民村工作。第一批移民工作中,该同志分包梁庄村,共541户1916人。工作中:一是善于用移民政策教育移民。该村搬迁初始,由于多种原因,该村不稳定因素多。针对这种情况,该同志积极带领工作组人员吃住在村,逐户走访,积极做好群众思想稳定工作,化解难题,让移民晓政策、识大体、顾大局,确保移民工作顺利进展。二是亲自参与移民工作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维护群众利益。在移民人口、实物指标核实登记时,严格要求镇村两级干部从严把关,确保“真移民一个不漏,假移民一个不留”,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在新村建设上,从工程队的选择到建房,要求一切由移民迁安委员会全程把关;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四监督一汇签”制度,即监理监督,移民迁安组织监督,施工队自身监督,移民本人以打工者的身份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经以上四方认定后都签上字方能生效,确保移民房屋建到最好。在具体搬迁过程中,充分考虑移民群众的一切困难,大到家俱搬运,小到最后食宿,提供各种方便,一切为了移民。三是急移民所急,想移民所想,积极帮助移民化解难题。整个移民工作过程中,面对移民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建议,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协调上下各方,使移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最大限度的得到答复。
三、认真落实责任制,加大对违纪干部的追究力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要管党,人严治党的方针,陈建锋以责任追究为重点,大力推进党员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在责任追究中采取了以下四种办法。
一是疏通渠道法。即疏通案源渠道。建立了举报箱、举报电话、书记接待日、采取领导干部、纪检干部到基层、到群众中下访等措施,使纪检信访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一年来,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11件,其中立案查处2件。
二是顺藤摸瓜法。即认真开展“一案三查”活动。在办案中注意发现其它违纪线索,抓住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得到意上的收获。此类案件,发现了2起,2名违纪党员受到相应的处分。
三是协作配合法。即在责任追究工作中,主动联合审计、物价、政法等部门协作配合,与有关兄弟纪委取得联系,形成反腐败工作的整体合力。
通过严肃有力的责任追究。一年来,共立案15起,处分违纪党员13人,其中留党查3人,严重警告5人,警告5人,进行诫免谈话16人,推动了全镇党风谦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陈剑锋同志朴实无华、勤政廉政,用自己的行动在日常上的工作中诠释着“三个代表”的真谛,他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乐于奉献、为人正派、敢于碰硬,干部群众评价他是“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的好干部。
滔河乡政府乡长何丽廉洁自律
先进事迹
何丽,女,汉族,现年37岁,大学文化,2008年10月任滔河乡政府乡长。
几年来,何丽同志能积极、主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四中、五中全会会议精神,深入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责任感不断增强,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生活中,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恪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有关规定,在抓好自身廉政建设的同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始终坚持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在全乡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中树立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也有力地促进了滔河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注重理论学习,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何丽同志深刻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党纪政纪条规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学习中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念、自律自警。一是学习政治理论,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从而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学习党风廉政有关规定。通过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八项规定”等党纪法规,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而增强了忧患意识、纪律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学习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以任长霞、郑培民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立党为公、无私奉献、执政为民的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进一步坚定信念和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四是注重加强知识更新。通过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等知识,不断使自己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跟上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乡班子成员、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党纪教育,不断增强了全乡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
二、坚持廉洁自律,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
何丽同志虽然主持党委工作,但从不把自己凌驾于人民赋予的权力之上,注重增强廉洁从政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公务活动和社交活动中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不利用职权违反规定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作为党委一把手,十分注重自身建设,带头坚持廉洁自律、勤政廉政、自觉遵守党的关于廉政建设方面的规定,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做到一不送,二不收,做一个公道正派的领导干部,对自己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更是严格要求,绝对不允许以自己的名义办私事、谋私利。何丽同志工作上尽心尽力,生活上勤俭朴素,不与别人攀比,更不讲排场、摆阔气。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等一般性支出,把资金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困难群众救助上。她常告诫我们:虽然目前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条件有了改观,但困难仍然很多,工作难度仍然很大,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咬住发展不放松,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善事。
三、遵守廉政规定,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何丽同志主持滔河乡乡政府工作以来,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干部,用制度用干部,坚持监督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1、加强对机关干部的教育。几年来,何丽同志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干部队伍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为此,她经常利用上党课,组织干部集中学习,组织观看电教片等形式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教育,以此提高乡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宗旨观念、法律法规和业务能力,彻底改变了以前人浮于事,作风浮飘等不良习气,全乡上下形成了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弘扬社会正气,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密切了党群、干部群关系。
2、建章立制,促进廉政建设顺利开展。几年来,何丽同志虽然主持滔河乡政府全面工作,但在干部任用,工程建设等重大事情上从不搞长官意志和一人说了算的官僚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党员干部选拔作用条例》的规定和程序选拔作用干部,按规定实行票决确定人选,防止和纠正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全体干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几年来,滔河乡在财务管理上坚持实行“联审会签”制度,堵塞了入帐报销中的漏洞;实行村财乡管制度,加强了对村级经费的监管,保证了村级办公经费和村干部工资的正常发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做到公开、透明办事,杜绝了暗箱操作。
几年来,在何丽同志的领导下,滔河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谦工作得到深入扎实开展,全乡上下风气正、人心齐、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她经常告诫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稳与否,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各级干部只有始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才能在名、权、利的诱惑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滔河乡人大主席杨玉红同志廉洁自律
先进事迹
杨玉红,男,汉族,生于1970年11月,淅川县寺湾镇人,本科文化,于1991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入党。历任淅川县寺湾镇团委副书记、政府秘书、党委秘书、组织委员、政府副镇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2005年12月至2008年10月任滔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8年10月至今任滔河乡人大主席。根据党委分工,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移民、政法、信访工作,任漯河工作队队长。
该同志思想积极进步,对工作认真负责,尤其是自己分管的政法信访、移民工作,平时注重实践的安排,学会弹好钢琴。特别是在移民任务繁重的大背景下,分管的工作在全县各乡中保持了领先位置。在平时工作中,带头维护班子成员间的团结,服务于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做到有问题相互提醒,有不足相互补充,合作共事中加深理解。杨玉红同志虚心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官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实实在在,为滔河乡的经济发展和移民工作,作出较大的贡献。
一是注意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几年来,本人在认真学习县纪委全会及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还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件<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等,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更加牢固,党性原则进一步增强,勤政廉政意识更浓,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该同志的带领下,滔河乡的移民工作信访稳定工作连年被评为“全县信访稳定先进乡”、“社会治安安全乡”、“综合治理先进乡”“移民工作先进乡”等。
二是带头学法守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自觉主动地运用组织的、行政的、法律的综合手段,规范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分管好所属的部门,带好队伍,树好形象,讲正气。工作上做到团结协作,互相配合支持,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思想斗争,不滥用权力,不为亲情、金钱所惑,不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敢于坦坦荡荡做人,公公正正干事。
在个人廉洁自律上,他带头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等各项廉政法规。为了减少政府经费开支,杜绝大吃大喝等奢侈浪费现象,他带头执行了乡机关食堂来人来客招待就餐制度,凡上级检查或来客办事一律在乡机关食堂就餐,决不允许在外边餐馆招待。同时,他带头执行领导外出办事请假报告制度、干部住乡工作制度、请销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对自己家属及亲朋好友的管理上,他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事,坚持原则,不循私情,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三是坚持做到廉洁奉公。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处理好名和利的关系,从不向下级单位和个人收受礼金、证券,从不参与各种娱乐消费和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
四是确实做到务实为民。
几年来,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经常深入基层,了解下情,掌握民意,科学决策,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从不虚报政绩,损民利益,从不弄虚作假,与民争利,真正务实为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答应、人民满意、人民高兴为原则。
第二篇:(陈雅)杨善洲先进事迹
曲靖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班级:2009031
1学号:200903111
4姓名:陈雅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坚定党的理想信念
作者:陈雅 曲靖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20090311班
学号:2009031114
献给家乡满山绿
他还在眺望那一片片绿林……
消灭了宜林荒山,大亮山全都绿了,大森林一天天长高……那是他近20年来辛勤耕耘的成果--------献给家乡满山绿。
他就是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首届“中华环境奖提名奖”,“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原保山地委副书记----------杨善洲。
一句话,一个承诺,用20年来兑现。
工作30多年来,杨善洲始终艰苦朴素,两袖清风,全心为民,忘我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3月,他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为实践“帮家乡办点实事”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婉拒了省委领导劝其搬至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县义务植树造林。他艰苦创业20余年,使5.6万亩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林场重披绿装,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水源林,活立木蓄积量经济价值超过了3亿元。
舍己为国,舍小家,顾大家。
2009年4月,他将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当地群众在大亮山上树立功德碑,表达对杨善洲的深深敬意。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奖金20万。一向不要公家钱的杨善洲决定接受这笔奖金,经过反复思考,他把这笔钱分成了四份:10万元捐给保山一中,用于救助贫困学生;3万元捐给林场建一个护林哨所;3万元捐给当地政府给老年人建一个洗澡池;剩下的4万元留给跟自己吃了一辈子苦的妻子。
伟大的党员干部,在家是远近闻名的孝子
杨善洲是出了名的孝子,母亲爱吃糖果,杨善洲便经常买来自己带回去或托人捎给母亲。1990年母亲去世前,杨善洲回家过年时发现母亲走路摇摇晃晃,于是叫了医生,并亲自在母亲的屋内搭了一张临时小床,整夜守在母亲身边,陪母亲说话,给母亲端药递水,直到9天后,母亲离开人世。
一位党的好干部,退休之后放弃了在城市中安逸的退休生活而选择了重返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荒山披上绿衣;真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未干……..一名老党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做自己一生的座右铭,20年如一日……
1988年4月,60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说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
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50公里,海拔在1800—2619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村民只有进一步开荒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这既对全县有利,也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利。”
面对重重困难,他还是默默坚持走下去……
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和记木数都不长。”然而,杨善洲创办林场的设想和决心没有被动摇。他请地、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到大亮山上作多次调查研究。他们带着帐篷,风餐露宿,徒步24天,队姚关、旧城、酒房等地进行了调查。经过调研,更坚定了杨善洲改变大亮山面貌、“种树扶贫”的决心,并将场址选在施甸县的旧城、酒房、姚关3个乡结合部的大亮山。当时大亮山周围的山林都已经承包到户了,怎么办林场呢?杨善洲在深思熟虑之后,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的方案。在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支持后,县政府召开了有关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户代表参加的会议,把绿化造林与发展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以及林场的性质、范围、办法、利益分配讲清楚,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然后才开始筹备建场的有关事项。
第一天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大家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不期而至,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林场成立大亮山造林指挥部,杨善洲亲自担任指挥长。成立当晚,他们在用树枝围起的简易帐篷里,围着火塘召开了第一次造林会议,把林场职工分宣传动员、整墒、育苗三个小组,要求抢在5、6月份雨季来临前育下能种万亩以上的树苗。
到达大亮山的第二天,杨善洲把大亮山社的社长找来,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把他们到大亮山的目的意义都讲明白了,希望得到大亮山社的支持。大亮山社的社长李宗清见到老书记身先士卒,早感动得不得了。他连声说:“老书记你这么大年纪的人,不住城里住山里,为的是给咱老百姓造福,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办什么事,就老书记一句话,说什么我们都支持!”
杨善洲一方面又带着人在大亮山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大亮山的底,盘算种什么树、怎样种。他在山上转了12天,把能造林的地方都走遍了。回来后,他确定了当年要种1万亩松树林,育20亩苗圃,以后平均每年种一万亩以上松树林。
种树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杨善洲绞尽脑汁。他每天和职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他把原来摆放在家里的几十盆雪松、白梅、银杏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杨善洲就发动全场职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
1990年林场修公路,为了省钱,杨善洲找来仪器,找了几个小工,自己测量自己干,硬是修通了一条长14公里的山路,每公里路花费不到1万元。
林场没有资金扩大种植面积,无法发放林场工人工资,他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共为林场争取到300多万元资金支持。
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拄这拐杖执意爬上了大亮山。开始办林场那几年困难很大,但是杨善洲艰苦奋斗,尽量少花钱多办事。没有钱盖房子就花7000多元钱盖油毛毡房40多格,一住就是8年,有三个职工住了9年半才出去。没有钱购买农具,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办公桌、板凳、床铺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晚上照明没有电,每人买一盏马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杨善洲同志到大亮山林场要发展壮大,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进行多种经营。建场之初,杨善洲主要以种植华山松为主,在党的十四大后,他感到仅仅种植华山松不能在近期内产生效益,林场要以林养林,要提高经济效益。于是,他们从广东、福建等地引种龙眼树苗,开辟了龙眼水果基地。施甸县的立体气候十分突出,高海拔地区常年云遮雾罩,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酒房乡供销社茶厂生产的袋装黑山银峰茶,1994年曾荣获省农业厅优质产品称号,供不应求。他们从中得到启示,也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还专门投资建了一个粗茶叶加工厂;另一方面,杨善洲号召林场职工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他和林场职工的努力下,大亮山林场没有几年时间,就红火起来了,家业扩大、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
为了搞好多种经营,他们办起了茶叶基地,又建起茶叶精制厂,茶树也长得有半人高了,但正在这时,发生了一场鼠患,一只只肥大的老鼠几夜之间就把三分之二的茶树啃死了,人们辛勤多年的茶园毁于一夜。面对这挫折,有的人畏缩了,但杨善洲却没有被困难压垮。他鼓励大家,茶园毁了可以重新种植,人的精神垮了,事业就真正完了。他要职工振奋精神,重新与大自然搏斗。初建林场的3年,他们好不容易种活了将近3万亩华山松,有近400亩松树被一种叫紫荆泽兰的毒草侵扰死了,杨善洲又鼓励职工不要泄气,振奋精神重新再干。在他的鼓舞下,林场职工始终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补贴70元伙食费,后来调到了100元。不仅不要钱,杨善洲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里基地,招了一些临时工,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23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修建林区公路26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4个行政村1万多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监近周边4个贫困村100多户贫困户开始脱贫致富。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是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
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
2009年4月,杨善洲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曾说:“我1952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他还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他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有一次,杨善洲下乡,到乡政府打听乡领导在不在。乡秘书看他的模样,以为是农民,便打发说领导不在,杨善洲不急不恼,自己进村转悠了解情况,最
后才叫来乡干部,安排具体工作。在当地委书记期间,他走遍了全市的村社。龙陵县木城乡地处中缅边境,不通公路,他绕道潞西,花四天时间到达木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他在报场镇种了半亩粳稻实验田,用“三岔九垄”式插秧,亩产量提高三四百斤,广泛推广后,现在当地群众还采用“三岔九垄”式插秧。他还实施了“坡地改梯田”、“条田”改造,还种了茶叶、包谷等实验田,效果很好,被群众称为“粮书记”。1980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考察,因提前抵达,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桥公社通知他,到了公社才发现,他正在田里头和农民一起劳动。听到工作人员的喊声,他才回过神来,赶紧拔腿往回跑。耀邦同志听说后,感叹说像杨善洲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见。
杨善洲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一次,听说保山县大官市大队成立了一个茶叶专业组,没有生产基金,到处借钱,马上给送去了800元。有些人感到吃惊:“杨善洲这样埋头苦干和无私奉献图个啥?”他说:“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像鲁迅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输出的是血!
一位难得的老党员,六十年如一日;见证了一位伟大的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舍小家为大家,不顾自己私利,全心全意把身心投入到为人民做实事上。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位优秀党员的意志。
第三篇:陈杨事迹
在资助政策下展翅飞翔
——记陈扬同学典型事迹
陈杨,女,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旅游专业的一名学生,199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句容市下属镇华山村。村庄坐落在山边,交通闭塞。爸妈务农,家境贫寒。小陈扬从小就有很多梦想,她喜爱音乐,想学习钢琴,她喜爱舞蹈,想去学跳舞,但经济拮据的父母却无能为力。初三中考时,原本成绩比较优秀的她,却不敢参加中考,她怕她的成绩上重点高中需要交费,因而毅然决定上中专校,因为国家对中职生有资助,不仅不需要交学费,而且还可以每年领到1500元的生活补助,这对她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她感谢学校,感恩国家政策。“一定要学出样来”这一念头在她的脑海中留下烙印。
报到后,她选择了旅游专业,这符合她活泼的个性。在学校里,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学有困难,她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班级有劳动任务,她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学校有活动,她总是踊跃参加。她总是想,自己的学业来之不易,是党和国家让她有了继续学业的机会,她要对得起党和国家。由于陈杨的出色表现,她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她学习认真,课堂上总能看到她专注的眼神,课后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遇到不懂的问题,她总会跑到办公室向老师请教。很多教过她的老师多很惊讶,因为职高生能这样虚心学习的确实太少了。今年她准备导游证考试,并且还要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导游技能比赛,但她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倦怠,在她的脸上始终只有阳光。她给自己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双休日她不回去,就连暑假她也没有放弃一天的兴趣小组学习。她的努力表现也影响了班级很多同学,她们约好在不久的将来共品胜利果实。
在努力学习理论的同时,陈扬同学还不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次有机会,她总是首推对象。2012年4月,还是高一的她,就被选在句容农博园做景区讲解,由于她活泼开朗,能说会道,专业技能过硬,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2012年10月,她到句容“开元大酒店”做中餐服务员,稚嫩的她勤学好问,师傅也赞她上进,顾客夸她优秀。2013年2月,在学校的安排下,她远赴浙江“雷迪森”大酒店,该酒店是五星级,管理正规。因客房部事务繁多,工作累,许多同学怕进,但她却主动要求老师把她分到客房部。在客房部,她礼待顾客,工作细心,不怕苦,不怕累,深得经理的喜爱,并表示希望她能留下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杨同学凭着她坚强的意志,刻苦的精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1年10月,学校小品比赛获得一等奖;2011年12月,学校歌唱比赛,获得“校园十佳歌手”称号;2012年3月,参加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获得铅球第二名;2012年11月,参加镇江市导游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2012年12月,主持学校元旦文艺汇演;2013年4月,主持“茅山杯”象棋比赛开幕式,并进行才艺表演,获得一致好评;2013年5月,带团去无锡“三国城”、“水浒城”,并组织公益活动;2013年6月,去句容神牛家具城做接待;2013年6月,“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获省一等奖,并代表江苏省赴北京参加全国比赛,获三等奖。
“长飞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陈扬对未来充满憧憬。
第四篇:杨佳先进事迹
全国自强模范候选人
——杨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自己从未觉得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站在讲台上你就是一个老师。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这就是杨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北京市残联理事。
学术先锋
15岁,杨佳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毕业后成为郑州大学英语系最年轻的教师;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人”李佩教授,198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2年因患眼疾失明。
她坚韧不拔,追求卓越、以身作则,证明残疾人在工作和社会活动各方面与健全人一样出色。2000年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2001年成为该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的外国盲人学生,并成为美国前总统卡特创立的卡特中心第一个盲人实习生。作为我国第一位在高等学府任职的盲人教授,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向的困难。她创意的“三V”教学法使学生在Verbal(词汇)、Voice(声音)和Vision(形象)三方面获益匪浅。熟练地操作、漂亮的板书、纯正的英文以及关切耐心的眼神,让人无法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出自一位盲人!
哈佛的培养,让杨佳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为此,她坚持
以国际化眼光、全球化语言教学,率先在国内开设《经济全球化》和《沟
通艺术》课程,努力将哈佛顶尖课程本土化,将自己的所学、所得、所
悟一并传授于学子,如今她学子满天下,而桃李香四海。
社会卫士
“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
有眼界。这是杨佳宣传和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的新残疾人观。
在传道授业同时杨佳还积极参与中国和国际残疾人事业,为争取残
疾人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自1997年至今, 杨佳直接参与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推
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修订工作。多次出席有关《公
约》的研讨会,提高社会各界对《公约》的认识和尊重。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政府加强和改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就业和生存状况,维护合法权益。
早在1996年香港举办的“视障人士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上她提
出的“让信息技术与盲文和谐相处”,如今已成为现实。
2000年,杨佳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盲联官员会议和世界残疾人五大组
织高层研讨会,讨论面向新世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战略,全程参与了《新
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的起草、讨论和通过工作。同年作为中国代
表团成员出席“联合国新千年论坛”,并在大会上发言。
作为中国盲协副主席,多年来积极参与检查、督导我国的无障碍建
设工作,多次前往地铁、机场、剧院、旅游景点、车站等处,亲身体验
盲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状况,呼吁对盲人出行安全的保障。
身为盲人教授,杨佳更能感受到知识对一个盲人的重要性。面对高
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她多年来强调残疾人须与时俱进,积极倡导
盲人用计算机和盲人软件来获取更多知识、提出的残疾人学英语、盲人
学习电脑,开发盲人使用的中文电脑软件,举办盲人电脑培训班,建议
用各种方式提高盲人的自立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些工作极大的推动了残
疾人信息无障碍工程建设。
为保障残疾人权益,杨佳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和
学术优势,先后在残疾人国际DPI代表大会的“妇女和人权”专题讨论
会上、联合国“千年论坛”上、联合国“北京+5”世界妇女大会上和
世界盲人联盟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文化教育”专题会上建言呼吁,并作
为“哈佛大学杰出校友”应邀于2006年参加哈佛大学校庆活动及学术
和社会公益事业交流。
她出席“两会”,积极献言献策,“找回人民币的闪光点,让盲人
重新受益。” —就盲人无法识别新版人民币,成为假币牺牲品的问题在2007年的提案;就北京奥运递交的提案包括“建议以奥运五环色命名北
京五环路及地铁环线”,“关于举办高水平奥运会,北京地铁应提升英语
报站水平的提案”,“关于通过残奥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提
案”等。怎样做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办好“残奥会”的几点建
议,建议受到中宣部的重视。
2008年应邀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首创“委员看两会”英语
专栏 -“YANG JIA JOURNAL”(杨佳日记),连续两周亲自用英语讲述
自己参加两会的经历和感受。继而在同年举行的北京残奥会期间开播了
“杨佳日记”(续集),大受欢迎,2009年两会期间再次应邀开播了“YANG
JIA ON EDUCATION”(杨佳看教育),在BEYOND BEIJING和CHINA DRIVE
两套节目同时播出,受到了国内外好评,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品牌栏
目。
2007年-2008年担任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工作专家,为奥运会、残奥
会志愿者提供了十多场培训,并创建了志愿者对外交流的“NP3S”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北京奥组委的顾问,她向奥组委建议,通过残奥
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008年11月3日,《残疾人权利公约》首届缔约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由中国政府提名,杨佳成功当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
专家,任期四年。
时代楷模
“一个人应该有追求,有梦想,有实力,而实力得靠自己一点一滴
做起。”杨佳用自己的行动生动的诠释了这句话。
人生半途失明的杨佳,在光明与黑暗的两个世界里经历了艰辛的心
理历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叹。
1999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得知杨佳的事迹后致函教育
部长陈至立,高度赞扬其乐观、自信、自强、爱国、敬业的精神,(全
文附后)
200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
士在致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的信写道:“从科学时报读到杨佳从哈佛学
成归来,非常高兴。并为她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感动。从她身
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1999年12月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残联和北京市委共同主
办了“杨佳事迹报告会”社会反响强烈,应广大观众要求,中国教育台
多次播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道:杨佳事迹,感人肺腑,催
人奋进。报告会获北京市委宣传部优秀报告(党课)一等奖。
主要媒体报道:
中国作协副主席刘恒在北京日报发表了报告文学《小杨教书》
中国日报人物特写《变黑暗为光明》
中国妇女杂志海外版刊登人物特写《不寻常的老师》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2000年)
中央电视台拍摄了获奖记录片“杨佳教书”在CCTV“记录片之窗”
栏目播出
人民日报《让世界感受中国情怀——访全国政协委员、奥组委志愿
者培训专家杨佳》(2008年8月4日)
光明日报《杨佳:跨文化沟通的使者》(2008年8月14日)
人民政协报《杨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2008年9月8日)
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改革开放30年回望(杨佳的阳光世界)》
(2008年12月)
获得的荣誉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
全国先进女职工2000年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2000年
北京市自强模范2000年
北京市委宣传部党课一等奖 1999年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
中国科学院(京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00年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2005年
中国科学院系统优秀教师2007年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奖2008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2008年
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2009年
第五篇:杨佳先进事迹
全国自强模范候选人
——杨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自己从未觉得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站在讲台上你就是一个老师。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这就是杨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北京市残联理事。
学术先锋
15岁,杨佳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毕业后成为郑州大学英语系最年轻的教师;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人”李佩教授,198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2年因患眼疾失明。
她坚韧不拔,追求卓越、以身作则,证明残疾人在工作和社会活动各方面与健全人一样出色。2000年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2001年成为该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的外国盲人学生,并成为美国前总统卡特创立的卡特中心第一个盲人实习生。
作为我国第一位在高等学府任职的盲人教授,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向的困难。她创意的“三V”教学法使学生在Verbal(词汇)、Voice(声音)和Vision(形象)三方面获益匪浅。熟练地操作、漂亮的板书、纯正的英文以及关切耐心的眼神,让人无法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出自一位盲人!
哈佛的培养,让杨佳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为此,她坚持以国际化眼光、全球化语言教学,率先在国内开设《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课程,努力将哈佛顶尖课程本土化,将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悟一并传授于学子,如今她学子满天下,而桃李香四海。
社会卫士
“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这是杨佳宣传和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的新残疾人观。
在传道授业同时杨佳还积极参与中国和国际残疾人事业,为争取残疾人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自1997年至今, 杨佳直接参与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修订工作。多次出席有关《公约》的研讨会,提高社会各界对《公约》的认识和尊重。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政府加强和改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就业和生存状况,维护合法权益。
早在1996年香港举办的“视障人士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上她提出的“让信息技术与盲文和谐相处”,如今已成为现实。
2000年,杨佳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盲联官员会议和世界残疾人五大组织高层研讨会,讨论面向新世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战略,全程参与了《新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的起草、讨论和通过工作。同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联合国新千年论坛”,并在大会上发言。
作为中国盲协副主席,多年来积极参与检查、督导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工作,多次前往地铁、机场、剧院、旅游景点、车站等处,亲身体验盲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状况,呼吁对盲人出行安全的保障。
身为盲人教授,杨佳更能感受到知识对一个盲人的重要性。面对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她多年来强调残疾人须与时俱进,积极倡导盲人用计算机和盲人软件来获取更多知识、提出的残疾人学英语、盲人学习电脑,开发盲人使用的中文电脑软件,举办盲人电脑培训班,建议用各种方式提高盲人的自立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些工作极大的推动了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工程建设。
为保障残疾人权益,杨佳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学术优势,先后在残疾人国际DPI代表大会的“妇女和人权”专题讨论会上、联合国“千年论坛”上、联合国“北京+5”世界妇女大会上和世界盲人联盟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文化教育”专题会上建言呼吁,并作为“哈佛大学杰出校友”应邀于2006年参加哈佛大学校庆活动及学术和社会公益事业交流。
她出席“两会”,积极献言献策,“找回人民币的闪光点,让盲人重新受益。” —就盲人无法识别新版人民币,成为假币牺牲品的问题在2007年的提案;就北京奥运递交的提案包括“建议以奥运五环色命名北京五环路及地铁环线”,“关于举办高水平奥运会,北京地铁应提升英语报站水平的提案”,“关于通过残奥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提案”等。怎样做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办好“残奥会”的几点建议,建议受到中宣部的重视。
2008年应邀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首创“委员看两会”英语专栏 -“YANG JIA JOURNAL”(杨佳日记),连续两周亲自用英语讲述自己参加两会的经历和感受。继而在同年举行的北京残奥会期间开播了“杨佳日记”(续集),大受欢迎,2009年两会期间再次应邀开播了“YANG JIA ON EDUCATION”(杨佳看教育),在BEYOND BEIJING和CHINA DRIVE两套节目同时播出,受到了国内外好评,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品牌栏目。2007年-2008年担任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工作专家,为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提供了十多场培训,并创建了志愿者对外交流的“NP3S”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北京奥组委的顾问,她向奥组委建议,通过残奥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008年11月3日,《残疾人权利公约》首届缔约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由中国政府提名,杨佳成功当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专家,任期四年。
时代楷模
“一个人应该有追求,有梦想,有实力,而实力得靠自己一点一滴做起。”杨佳用自己的行动生动的诠释了这句话。
人生半途失明的杨佳,在光明与黑暗的两个世界里经历了艰辛的心理历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叹。
1999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得知杨佳的事迹后致函教育部长陈至立,高度赞扬其乐观、自信、自强、爱国、敬业的精神,(全文附后)
200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致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的信写道:“从科学时报读到杨佳从哈佛学成归来,非常高兴。并为她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感动。从她身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1999年12月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残联和北京市委共同主办了“杨佳事迹报告会”社会反响强烈,应广大观众要求,中国教育台多次播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道:杨佳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报告会获北京市委宣传部优秀报告(党课)一等奖。
主要媒体报道: 中国作协副主席刘恒在北京日报发表了报告文学《小杨教书》
中国日报人物特写《变黑暗为光明》
中国妇女杂志海外版刊登人物特写《不寻常的老师》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2000年)
中央电视台拍摄了获奖记录片“杨佳教书”在CCTV“记录片之窗”栏目播出
人民日报《让世界感受中国情怀——访全国政协委员、奥组委志愿者培训专家杨佳》(2008年8月4日)
光明日报《杨佳:跨文化沟通的使者》(2008年8月14日)人民政协报《杨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2008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改革开放30年回望(杨佳的阳光世界)》(2008年12月)
获得的荣誉有: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0年
全国先进女职工 2000年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2000年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2000年 北京市自强模范 2000年 北京市委宣传部党课一等奖 1999年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 中国科学院(京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00年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 2005年 中国科学院系统优秀教师 2007年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奖 2008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 2008年 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