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正践行宗旨才能真正密切联系群众
真正践行宗旨才能真正密切联系群众
——论学习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精神
贵州日报评论员
长顺县敦操乡的一群党员干部,从小事着眼,从实处着手,始终把群众当成亲人,常年身背“背篼”,为深山里的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促发展,谋致富,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戴。
事迹感人至深,榜样力量无穷。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怎样密切联系群众,怎样才能与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怎么才能让群众发自内心的称赞。谱写了一曲我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忠实践行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壮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政府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这是真正践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在长期历史中得出的一条根本经验,也是我们党最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个人而言,为人民服务,是有理想者的理想,是有道德者的道德,是有为者的作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使自己人生的价值在为群众服务中实现,生命的意义在为群众服务中升华。
真正践行宗旨关键在于实际行动。“背篼干部”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埋怨、不退缩,而是通过“背篼”这简单而非常实际的行为,把践行党的宗旨、密切干群关系变得具体真实可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深刻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重实效,重细节,真正把身子沉下去,把感情注进去,了解群众缺什么、少什么、愁什么、盼什么,才能把好事、实事做在群众所需之时、所盼之处。
真正践行宗旨必须谋求群众最为关切的心声。敦操乡干
部把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下功夫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切中了群众对经济发展的渴望,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真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把服务群众的重点放在推动发展上。脱离实际、好大喜功、摆花架子、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必须坚决反对。
真正践行宗旨必须锲而不舍,而非一朝一旬。从上世纪90年代起,敦操乡干部从背黄挎包到身背背篼为群众捎带东西,始终不改、无怨无悔,让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不变的关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一以贯之,从不懈怠地把群众困苦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解忧排难,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造福祉。
敦操乡“背篼干部”忠实践行宗旨,甘于真心奉献,可歌可叹。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为有这样为党旗增光添彩的群体而荣耀和自豪,同时更要努力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像他们一样真正更加自觉有效地践行宗旨,把学习“背篼干部”的崇高精神变成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具体行动,真正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密切联系群众,才有真正政绩
随着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干部作风建设现在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近日,新华社记者在部份地方调查时发现,一些干部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对下面的群众不那末负责;对富豪商人前来投资等很负责,对平民百姓办事不那末负责;对宣传鼓开工作很负责,对行动上贯彻落实不那末负责。明显 这类“三负责三不负责” 的现象与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习总书记提出,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笔者以为,这“三负责三不负责” 的现象,就是一面明镜,广大的党员干部都应当来照上一照。干部是公仆,应当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但是,在官场上,唯上是从,唯富是瞻,敷衍群众,已经是当前一些干部行动的真实写照。由于在这些干部的头脑中,领导关系着前程,富商关系着政绩和利益,宣传关系名望,而群众和自己前程、地位等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为群众办事,付出多回报少,费力还不讨好,办好了是应当作的,办差一点就是挨不完的骂。”这是很多干部都有的想法。正是有了这些想法占据了主导,才导致 “三负责三不负责”现象的出现。笔者以为,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改革干部的考核和任免制度,要让群众在干部的考核和任免中有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话语权。试想想,假如群众对干部的考核意见,像淘宝网上的买家评价一样重要,干部怎样会不憋足了劲的一心为群众办实事,怎样会不密切联系群众的说:“亲,有甚么需要?亲,给个好评吧。” 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牵,将老百姓放在心里、当作衣食父母,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动身,这样的干部才能当好群众的“本家人”、“贴心人”、“责任人”,才是一个称职的公仆。同时,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要深入基层,深入百姓,多接“地气”,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建立务实思想,为群众做好事、干实事,才能做出真实的实绩、民绩。
第三篇:质量管理部门如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质量管理部门如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引言】
质量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不仅影响到工作效率,职责错位还容易导致人心不稳。本文试着回答这些问题,供参考。
第一:质量管理部门管理要点、职责和岗位设置
1、质量管理组织内部管理要点: ·应有文件化的品管组织和隶属关系;
·品管内部的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职位说明书); ·文件化的品管权限-如原料,半成品,成品放行权等; ·有培训计划和培训执行记录; ·有内部奖惩制度,并与工资挂钩;
·要对产品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与部门及责任人绩效挂钩。
2、质量管理部门的一般职责:
·进料检验-原料,辅料,包装物料等; ·过程监控-人、机、料、法、环; ·成品检验-人员,时机,依据,权限; ·监视测量装置的校准与管理;
·品质保证能力-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推进;
·品质计划-产品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记录; ·客户投诉相关过程的管理-原因分析,就正措施,程序化; ·样品管理。
3、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岗位
·原料/辅料/包装物料验收员(原料专员);
·品管员-过程监控和监督,客户投诉的处理与跟踪; ·质检员-半成品、成品感官检验,检测样品取样; ·化验员-化验室检测; ·发货监装员; ·体系推进和考核;
·标准化管理员-官方文件的接收和处理,企业标准起草、备案,本部门第三层文件起草、修订,计量器具管理。
4、质量部门设置及分工是什么? 质量检验工作:制程(生产过程)质量检验(IPQC),进料质量检验(IQC),装配质量检验,出货质量检验(OQC);质量体系(QS),品质工程(QE),品质保证(QA),供应商质量管理(SQA)。
5、质量部工作的主要考核项目和指标:(1)主要项目:
·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制度是否完善;
·产品质量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是否完善、有效;
·计量检验器具是否定期校准,质量标准贯彻执行的情况; ·对关键生产工序的质量检验制度执行的情况;
·对原材料、外购件、成品的质量检验是否到位,是否有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全面、有效。
(2)主要指标: ·产品质量合格率; ·制成不良率;
·监测和测量仪器校准率;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率; ·质量计划指标完成率; ·管理评审整改措施完成率; ·抽检不良率; ·纠正措施的有效率; ·原材料消耗下降率; ·质量成本指标完成率。
6、质量部门应达到的标准:
·质量管理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质量检验贯穿于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状态标识易于识别和可追溯;
·建立起规范的不合格品的鉴别、识别、记录、评审和处置办法;
·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制订有效的纠正措施标准,以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及顾客不满意的情况; ·建立并实施采购检验标准,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质量记录完整、规范,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按计划执行,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良好。
第二:质量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
1、进料管理: ·有明确的检验标准; ·验收流程要清晰; ·抽样的方法需正确;
·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评估;
·定期统计供应商的所供原料的品质状况; ·供应商的产品品质发生异常应及时与其沟通; ·应有明确的供应商考核办法;
·供应商连续出现质量问题应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供应商产品质量进行改进后要及时跟踪;
·明确规定因供应商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责任承担办法,并在相应的合同中予以明确;
·进料检验组人员的应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 ·进料检验报告要清晰,并得到合理的保存;
·原材料存在轻微质量问题,而生产车间又急需用时,应有明确的特采程序,并规定特采批准人;
·紧急放行应有明确的程序,并规定紧急放行批准人; ·不合格的原材料要有明确的处置方式; ·规定退回供应的产品应及时退回。
2、过程管理—人员
·合理配备过程检验和监控人员;
·过程检验和监控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应符合要求;
·过程检验和监控的力度要达到企业预防产品出现不合格品的需要; ·过程产品出现不合格品如何处置要有明确的措施; ·产品出现不合格时信息要及时传递; ·产品出现不合格品原因要明确由谁来分析; ·过程所运用的统计技术应满足企业的需要;
· 过程检验和监控人员与各车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形成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
·产品订单的特殊要求要能及时传递到过程监控人员。
3、过程管理-文件和标准
·有准确、适宜和充分的作业指导书; ·有准确、适宜和充分的过程检验标准; ·有明确的过程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点; ·有过程检验记录/监督监控记录且真实可行; ·有文件化过程异常处理的程序; ·要明确规定半成品放行权;
·有文件化的过程检验状态标准及区分,且有效执行; ·有相关品质问题及统计分析。
4、成品管理
·要有明确的成品检验标准;
·成品检验(含化验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达到相应的要求; ·成品检验的抽样方法要合理;
·每一客户/订单的特殊要求都准确无误地传递到相关人员; ·有文件规定成品的标识方法并得到有效执行; ·有有效防止成品漏检的方法;
·有文件化规定成品异常处理程序,如处理方法、批准权限; ·成品检验结果由谁批准;
·成品是否可以特别放行,如可以特别放行应达到怎样的程度才可特别放行,审批权限要得到明确的规定;
·成品检验报告要清晰,并得到合理保存,通过成品检验报告能追溯到相应的生产组、批号、日期及重要原材料等; ·要有发货监装记录且记录完整; ·要形成长期积压库存定期报告制度; ·库存积压产品出厂前要重新检验确认。
5、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计量/检测没备要形成台账统一管理,台帐要实行动态管理,定时更新; ·各质量检验流程要明确规定所使用仪器名称; ·计量/检测设备的精确度要达到测量的使用要求; ·计量/检测设备要按要求定期进行校验(外/内); ·计量设备的使用状态标识要明确;
·计量设备所使用的环境要达到其设备本身要求的环境条件; ·复杂的计量设备要形成操作指导书指导员工如何操作; ·检测设备要定期保养且建档。
6、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和考核 ·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设计一试产—生产—检测—出货一服务); ·整体管理架构要完整,各级管理职能要明确;
·以文件形式规定质量目标且为员工所理解,并分解到各部门且得以执行; ·各相关单位对质量记录要的收集、发放、借阅等要进行管制; ·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产品的状态有标识并有追溯性; ·客户抱怨处置及时,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 ·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改进。
7、质量保证-品质计划
·生产前有完善的品质计划(作业指导书/加工工艺/质量记录/卫生保证措施/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尤其对特殊的产品有无特别的规定; ·客户的要求被相关质量管理人员熟知;
·各相关人员均进行了岗位培训,且考试通过方可上岗,并有相应记录; ·对可能发现的异常进行分析识别,并采取预防措施; ·开展有助于质量提升的5S、QC等活动;
·涉及产品更改,要有书面的会签确认,并对相应品质再检验确认且有相应记录;
·品质控制各阶段保证没有漏检发生,并有相应方法或程序支持。
8、质量保证-制度、文件及其它
·内部要有明确的奖罚制度; ·各员工的工作职责要明确;
·各种工作流程要做出合理明确的规定; ·本部门能够得到技术文件的最新版本;
·文件的保存安全可靠,便于索引与使用,并能防止错用文件; ·员工均进行适当的培训,确保其胜任本岗位的工作; ·公司上级文件与思想及时向下传达; ·与其他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
9、客户投诉
·每一次客户投诉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并尽量让顾客满意; ·客户投诉的处理流程及由谁来处理要有明确规定; ·客户投诉回复内容要适当,并有文件明确规定批准人;
·每次客户投诉都要进行相应原因分析,制定了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标准化;
·对客户投诉要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 ·交货的及时性等方面投诉也应进行统计和管理。
10、实物样品(或图片)
· 当不便用文字表达或用文字表达不清楚时,要形成实物样品封存或拍成照片作为参照;
·实物样品(图片)是否分为合格限度样品与不合格限度样品,让员工明确判断标准;
·实物样品(图片)是否定期确认和更新;
·进料、制造过程、成品各过程中在需要的地方均有便于参照的实物样品(图片);
·合理保存实物样品(图片),使其不易变质。
第四篇:怎么样才能真正感动客户
消费者太不“忠诚”了——一打价格战,消费者立刻转移,只要有新的牌子、新的概念出现,消费者就产生尝试、转变的心理,进而影响对原品牌的信赖程度。因此,营销的手段越来越单一,营销的水平降低,市场的次序由此很乱。而另一边,消费者抱怨品牌只做表面文章,购买前后两副“面孔”。难道这是消费者的错吗?究其原因,是品牌没有感动消费者,消费者也没有被感动。
一、让人感动是品牌营销的最高境界
我们很容易知道一个牌子,也容易记住一个品牌,但是,我们不容易对于一个品牌满意,也难以建立对品牌的忠诚,更不要提对于品牌的感动了。
无论物质多么发达,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无论中外文化差异多大,人们都渴望感动。不要说商业体验,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中,感动也是极其稀缺的。因为稀缺,人们更加渴望感动。这种渴望感动的需求的存在,是感动营销存在的基础。也是由于这种需求的存在,“感动”频繁地出现,感动营销才有了市场。
感动一次,记忆一辈子。这就是感动营销的功效。如果一个品牌,曾经感动过人,那么品牌与人就不是商品与人那么简单的关系了。而是人与人,人与企业至诚至爱的境界,是市场经济中人文精神、人本主义的最高体现。对此,我们必须要研究一下,一个顾客,一个消费者原来与企业或其品牌素不相识,既能一见如故又能被感动,形成忠诚度,靠的是什么呢?这就需要将品牌剖析,品牌的价值是如何构成的,又是如何表达的呢?
二、品牌如何让消费者感动
很多企业单纯地以为品牌就是打广告,做活动,搞宣传,做标志设计。其实,品牌是与领导者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是由内而外的。
导购、经销商、产品、组织体系、内部机制都体现了品牌,都是品牌的载体。因此,一个在外部可以感动消费者的品牌,在品牌的内部一定有坚实的基础,有相应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有匹配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的理念,体现了品牌价值的各个维度。
企业文化:出自诚信,发自良知,坚持原则
品牌必须形成自己的独特人格以后,才称得上是一个有意识构建的品牌。中国的很多企业人格特征模糊,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些有可能互相冲突的人格表现,但是,都没有对于品牌人格的自觉构建。
企业行为是企业领导者所选择的,是基于领导者的价值观。相应的,企业营销将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因此,每一个希望感动消费者的品牌首先要有意识地塑造一个人格化的品牌形象。做品牌就是做人。
品牌价值有一个被中国企业忽视的要素就是品牌的社会特征,包括公益、回报社会、环保、诚信等。感动营销出自诚信的企业文化,才能感动消费者。古时候商业恪守“童叟无欺”的原则,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的信念是感动营销的前提。一个不坚持原则的企业,不讲究商道的企业,根本谈不到感动营销。遵循基本的商道和企业“做人”的原则是感动营销的基础。
“大宅门”中白景琪焚烧了价值七万两白银的不合格中药,如果放在今天就是感动营销的典型案例。相比之下,海尔的砸冰箱事件也就容易理解了。
在美国曾经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型家电零售店,几十年前的一天,顾客因购买的洗衣机发生质量问题,拿到维修点修理,让顾客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在维修员接过问题产品的同时,又搬来了另一台比顾客原有更佳的洗衣机作为顾客备用品,并没有什么——只是给顾客带来了惊喜与感动。这些类似的感动案例似乎没有什么太高超的营销技术含量,但是它决定了这个家电零售企业的未来,决定了GE电器在全球的地位。
而今,不少企业认为自己可以操纵消费者,制造感动,骗取消费者“廉价”的感情,也许一时“吸引”或许“打动”了消费者,但是,那不是消费者内心的感动,追求目的不同,结果不同,最终消费者会摒弃这些不讲诚信原则的企业。
为了感动而去制造感动,得不到感动的回报。
产品设计理念:感动源于产品,细节体现感知价值
品牌价值必须是可以被感知的。可感知的价值却往往被很多企业忽视。作为技术专家,作为企业决策者,产品设计技术领先,花费了更高的成本,超过了竞争对手,就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往往并不领情。他们不会为一个自己无法体验和感知的技术和成本而付费,更不会为此感动。感动在于使用中,在于产品的细节中,只有细节才能让消费者感知。从细节中感受体贴,感受关爱。产品同质化以后,细节更加重要,有细节才有差异化。所以说,感动并不是服务业的专利,制造业也适用。
人们经常被诺基亚手机的设计细节感动,每发现一个细节,都正是人们需要的,人们惊叹于它怎么会那么体贴入微地感受到人们的各种需要。这种天长地久的感动,造就了顾客的忠诚,作为消费者,就会不断地传播它的口碑。人们可以忽视它的外形,可以抵抗外界新品牌的诱惑,因为在产品使用中,在可以感知的细节中,人们被感动了。
樱花,是一个台湾的品牌,当年它的认知度不高,但是忠诚度非常高,为什么呢?因为它的燃气灶具常年免费送滤油网。在这个细节中,用户被感动了。一旦被感动,就是永远的口碑传播者和忠诚使用者。而另一个品牌,使用了更好的更高级的主体材料,消费者并不买账。那么,这种理念是从几个方面感动消费者的呢?
市场营销理念之一:抛弃华丽包装,回归人性的真诚关怀
个人联系度是品牌价值的情感要素。也就是说一个品牌要和消费者个人建立联系,保持个人的沟通。和消费者建立个人联系,就要回归到人的本源。
营销有很多的误区,认为时尚的广告,热闹的活动,华丽的包装就是营销。其实,人性都是朴素的,感动不是华丽的辞藻,只是我们最朴素的需求。感动营销应该抛弃华丽外表,回归本源。感动通常和家庭有关,和孩子有关。从来没有听说孩子用华丽的辞藻和时尚的包装。相反,就是由于孩子的单纯,还有其语言表达能力差,才更容易让人感动。柯达胶卷的广告,从来都有孩子,从来是普通生活的场景,孩子的哭,孩子的笑,孩子的尴尬,孩子的顽皮,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感动通常和人性有关。“立邦漆”在草原上的小屋和泉水一般的音乐,那样让人喜悦和感动,就是自然的力量。人性不喜欢虚伪复杂,喜欢单纯和简单的,喜爱温暖和友谊,真诚与和谐。
无论科技多么进步,社会如何发展,每个人内心都有对于人性的渴望。现代社会缺乏历史传承,诚信匮乏,传统丢弃,社会凝聚力差。唯有如此,特别需要回归人性,人们也特别容易被人性感动。市场营销理念之二:非理性的感动
无论是认知度、记忆度、美誉度,还是品牌,以及忠诚,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非理性的。对于品牌的追随通常是非理性的,因为感动是非理性的。所谓的理性,只是给自己的非理性寻找一个支持的理由。
一次电讯业的消费者座谈会,他们指着一张儿子骑在父亲肩上的图片,说,“企业是巨人,是父亲,我是儿子,被他关爱着。这是我喜欢的。”在很多专业领域,企业在技术上是强势的,消费者在心理上是弱势的,消费者需要这样非理性的保护和关爱的感觉。
消费心理经常都是非理性的。同样,消费过程也是非理性的。特别女性消费者,非理性的成分更大。因为被一个新颖可爱的促销产品感动而购买价值高得多的产品,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调查表明,93.5%的18-35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也就是受打折、朋友、销售人员、情绪、广告等影响而进行的“非必需”的感性消费。非理性消费占女性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20%。这种感性消费并非事前计划好的,所购买的商品也非生活所必需的。感动是这些非理性购买行为的动因。
市场营销理念之三:跟随消费者的变化而变化
品牌内涵持久不变,但是,品牌的外在体现要与时俱进。“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令很多人感动的境界,也是企业追求的境界,品牌可以伴随消费者成长,深入地根植在消费者的心中。
消费者希望有一个牌子和自己一起经历岁月,知道自己的需要,体贴自己的需要,那么,作为企业,就要随时洞察客户的需要及其变化,不断以新的方式、新的产品服务于消费者。
与其说感动营销,不如说真诚营销,感动既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目的,只是过程之中的一个节点。如果为了感动而去营销,消费者不是傻瓜,他们有非常强的防卫心理,感动就会更加稀少。感动是可遇不可求的,用心去做,真诚待客,过程之中,消费者就会被感动了。
瑞星杀毒,当年的市场领先者,没有跟上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没有及时从单机版转移到网络版,也就不能拥有持续的感动。IBM从单机转到主机再转到服务,则是跟随消费者变化而变化。结论:谁先做好感动营销谁就会占领长远的市场
中国的市场经济时间不长,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用户满意度体系还不完善,对于品牌还有很多不正确的认识。所以,感动营销的路还很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盲目推行感动营销,只是鹦鹉学舌,难以真正起到作用。
但是,无论如何,感动营销是有利于营销回归到其本质的。被感动的消费者要求高了,对其他竞争对手是一个促进。因此,感动营销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终端店铺中最能感动顾客的5句话
到了今天,希望我们的品牌能从让“顾客满意”走向让“顾客感动”,所以要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从完美的体验、感性的心情和理性的产品品质三个层面让“顾客感动”。其中,前两个层面就需要我们终端店铺的服务和心态来体现。下面为大家介绍几句终端店铺中最能感动顾客的话。
1、夏天天气干燥闷热,请喝杯水,降降温吧!(递上水,微笑)
2、您现在买不买我们的产品都没有关系,您到了我们这里就是我们这里的贵客,您可以先了解一下我们的品牌、了解一下我们的产品。(态度诚恳,眼睛直视对方)
3、下雨天递上纸巾:欢迎您冒雨光临本店,非常感谢,请您先擦擦雨水吧!
4、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您能提意见给我们就是我们荣幸中的荣幸了。(在顾客批评你们的产品时)
5、请问有什么我能帮您的吗?
第五篇:中国如何才能真正缩减政府规模
中国如何才能真正缩减政府规模?
2013-02-20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构改革的其中一个重大目标是缩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效率。但是机构改革走过了三十多年了,除了政府部门的数量有很大的减少之外,政府的规模和政府部门就业人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很大的增加,当然,政府的效率也没有显著的提高。实际上,中国政府规模有多大?如何控制政府规模?如果提高行政效率?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是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来临之时,人们有必要考察一下过去三十多年来在这方面所走过了很多弯路,回答“为什么做了那么大的努力但到现在还没有走出一条路子来?”这一问题,在回答这一问题基础之上,如何发展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思维来。
本栏在前两周已经指出,政府不肯真正向社会分权是政府本身难以“瘦身”的根源,因此政府机构如果要精简,就要走分权社会的道路。但这并不是说,机构内部的改革没有空间了。尽管本栏上周已经指出,大部制改革方面,就官僚机构系统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但是如果超越狭义上的大部制,人们就会发现新的改革空间。最主要的就是改革党政关系和缩短从中央到地方间的行政距离。
就是说,进一步的行政体制改革首先需要考虑到党政关系。党政关系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是党的机构本身改革问题,第二是党系统和政府系统之间的关系。就党的机构改革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经历的机构或者行政体制改革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体制的改革,而党的机构改革从来就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在80年代邓小平和赵紫阳时代,对党的机构改革有过讨论,也有过一些细小的改革。但之后,党的机构改革已经被完全遗忘。这可能是因为行政体制改革由国务院系统负责,而党的机构属于党务,也就是属于政治改革的范畴。也就是说,国务院系统不可能、也没有权力来谈论党的机构改革的问题。如果党务方面不能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那么这个问题一直会被“遗忘”下去。不过,也很显然,在中国党政不分的制度环境中,党的机构就其实质来说也是总体行政机构的一部分,并且占了总体行政机构很大的一部分,如果党的机构不能精简,那么总体政府规模很难缩减。
第二方面即党政关系是一个老问题。党和政府的关系非常复杂。从中央到社会最基层,党和政府是两套平行的系统,经常出现互相扯皮争斗的情况,严重影响行政效率。要建立有效政府,在行政改革时也必须把党的系统考虑在内。党政关系始终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赵紫阳主政时期曾经提出过“党政分开”,也根据这个思路在一些有限的领域进行改革,但成效不大。现在回头过去看,现实地说,这个目标可能过于理想,很难在中国体制内具有操作性。实际上,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从中央到地方,没有必要实行同样的党政两套班子平行的体制。
在中央和省两级,可以行“党政分工”的体制,而在省以下可以行“党政合一”体制。中央和省的层面,各方面的事务繁多,党政两套班子有足够的事务要处理。从实际经验来看,在这两个层级,大体上也已经形成了党管政治、政府管行政的格局。这就是“党政分工”体制。如果从比较的角度看,中国高层的体制类似于法国的半总统制和俄罗斯的总统制。在这些制度下,总统和总理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执政党,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分工合作关系。
行政层级无限扩张已造成了无穷问题
但是在地方,无论党还是政府面临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事务,很难形成“党政分工”的局面,党政两套班子经常演变成互相争取行政权力的局面。在地方层面,执政党实际上仅仅是行政党,是高于政府之上的另一个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地方层面,可以考虑行“党政合一”的体制。广东省顺德区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顺德的“大部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党政“合署办公”或者党政“联动”。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概念,主要是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缩减政府规模和党政从业人员的总数,二是通过党政一体化机制来强化行政体制的效率和治理的有效性。
要缩减政府规模,下一波行政体制改革的另一个可能的重大突破口在于缩短行政层级。中国历史数千年,大多数时间里,行政层级只有中央、省和县三级。在很长时间里(元朝之前),省也只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建国之后,建立了中央、省、县、公社和生产大队五级行政体制。这种体制具有非常浓厚的革命色彩,也迎合了建国之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层级本来也可以缩短。但事实上,不仅没有缩短,反而有了延长。现在的体制是中央、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区、县和乡。如果不算计划单列市,仍然有五级。80年代初开始的以“生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导致了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也导致了这个体制的基础,即生产大(小)队的解体。农村现在实行村民自治,已经不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内。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一直聚焦于横向的机构缩减、整合和调整。但是从纵向看,行政机构实际上一直处于扩张之中。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大错误在于把原来省和县之间的行署改革成为了一级实体政府,即成为现在的地级市。设置计划单列市并赋予副省级也是一个考虑不周的决策。这些决策有当时的背景,主要是要满足向地方分权和推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行政层级的无限扩张已经造成了无穷的问题。中国的行政体制实在太臃肿,机构实在太多。这造成巨大的行政开支,因此也是巨大的社会负担。有人说,较之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政府的规模不算很大。如果从人口的比例来说,的确如此。但西方政府的规模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庞大的公共部门,例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公共住房等等。中国因为社会体制建设不健全,公共部门仍然很小,这些领域的政府雇员规模并不大。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制度建设的进展,公共部门的扩张,中国的政府规模必然趋向于扩大。如果不能通过缩短行政层级等举措减少政府规模,政府会大得不可想象。
再者,形成层级太多大大影响了行政效率。行政就是政策执行,“执行”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易”。那么多行政层级,政策从中央到地方,要经过多少次“交易”。行政成本因此非常之大。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交易员”(也就是各级政府)都是自私的,都要根据自己的利益来修正政策,这导致了政策的变形。当然,种种形式的“交易”机会也为这些“交易员”(政府官员)制造出大量的腐败的机会。中国财政资源集中于中央,从中央一级一级地向下分配。每分配一次,也就是每交易一次,就增加一次腐败的机会。
再次,行政层级过长已经导致了中间层次过多。政策变形不仅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威的流失,而且这些中间层次更是改革的阻力。现在的情形是,中央政府要求改革,一线基层政府也要求改革,而中间层则趋向于保守。它们既没有中央政府的全局观,也没有一线政府面对的社会压力。如何克服这么多中间层的阻力而推进改革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缩短行政层级势在必行
很显然,缩短行政层级势在必行,也必须通过新一波的行政体制改革去达到这个目标。如何做?从很多地方的经验看,最底层的乡(镇)成为县(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难。浙江等省很多年里已经通过“撤乡并镇”等方式,大大减少了这一级政府的数量。在这一步完成之后,乡或者镇可以转型成为县(市)的派出机构。城市的区、街道等改革也同样呈现出这种改革趋势。从广东省的一些地方例如深圳、顺德、南海等地的情况看,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并且仍然有加快推进改革的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前些年施行的“省管县”也已经累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这一体制就是为了弥补80年代行政体制改革的错误,即把行署变成了一级实体政府,处于省政府和县政府之间,阻断了省和县的关系。尽管到现在为止“省管县”的体制局限于经济资源分配领域,即省政府直接把经济资源分配给县,而无需经过地级市,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实行这一体制的地方的发展状况已经要远远好于没有实行这一体制的地方。
下一波行政体制改革可以把这一体制扩展到包括人事在内的所有的方面。其实,从长远看,有两种途径可以用来改革省、县和居于中间的地级市之间的关系。一种方法就是把地级市重新回归到“行署”的设置,就是成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这样就可以取消这一级现存的很多其他机构,只留下行政机构。
还有一种更有可能的方法就是县和(地区)市完全扁平化,即县和市同属省政府管理,属于同一行政级别,所不同的只是地理概念和管理上的分工,即县管农村,市管城市。如果遇到地级市既得利益的阻碍,这样做有困难,那么也可以做一妥协,就是地级市和县(县级市)仍然继续不属于同一行政级别。但是县(县级市)不再从属于地级市的领导,两者都属于省领导,这样的安排也是可以的。而计划单列市也可以给予类似于地级市那样的制度安排。
这一波行政体制改革一旦实现,中国又可以重新回到传统上三级政府的局面。三级行政体制和世界各国通行的体制相当。实际上,日本在数千年前接受了中国的行政体制之后,从未有变化过。尽管这个体制表现出传统性,但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现实层面来说,中国政府规模过于庞大,财政危机随时都可以发生。今天,很多地方政府都面临财政困难,在乡镇一级,很多政府财政实际上已经处于破产状态。随着高经济增长阶段的过去,政府财政收入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可以考虑把通过减少行政层级来控制和减少政府规模提升成为政府的改革议程,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