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进职工事迹材料:文化潮涌林场经营所
先进职工事迹材料:文化潮涌林场经营所
甄XX是xx林业局xx山经营所的致富能手。冬闲时节,他和林场的其他职工一样,走进农家书屋挑选种养殖方面的书籍,汲取知识,吸收“营养”,共同探讨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去年以来,为了满足林场职工的阅读需求,经营所投入近4万元钱,装修了房舍,购入图书、期刊、杂志等书籍3000余册,建设了农家书屋。不仅如此,他们还先后接通了有线电视光缆,把局址80套数字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到职工家中;开通了固定电话、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讯业务和互联网业务,利用现代传媒传播先进文化,为群众性文化活动向更高层次开展,搭建了文化和信息平台。
作为地处大山深处的林场(所),xx山经营所坚持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探索中谋求发展,先后获得过省级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总局“优秀基层党组织”,管局“亲民为民富民党组织”等诸多荣誉称号。
如此引人瞩目的业绩,除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外,更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强大支撑。
为让企业文化有效落地,经营所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单位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到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一起布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特别是六中全会召开后,他们坚持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刻领会企业文化的科学内涵。通过学习,经营所重新调整了《xx山经营所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以高效农业为龙头,特色养殖和北药种植为两翼,主辅相依、兼顾发展”的策略,明确了“近期靠绿色种植、特色养殖致富,中期靠人参、五味子增收,长远靠民有林发展”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工作中,他们把提高全场职工物质生活水平作为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过努力,林场人参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万平方米,耕地2980亩,全所利用天然草场搞起的牛羊养殖等,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因地制宜发展林区替代产业的同时,他们还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为养殖大鹅的住户,每只提供2块钱的奖励;为种植木耳的职工,每袋给予3角钱的补贴等等,多渠道为职工发展家庭经济提供便利和服务。
为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载体。在职工群众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倡导讲文明、讲公德、做善举的行为风范。在学生中开展“保护好环境、爱我新林区”活动,每半月组织学生上街清理一次垃圾,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爱劳动的思想品德。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和睦家庭”评选活动,对当选的十户家庭进行大张旗鼓宣传和奖励等,使职工群众的公德意识和行为操守均发生了喜人变化。
经营所同时加强了文化设施建设。在家属区中心地带,建成一处占地8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逢重大节日,农闲时节,职工群众们都会自发来到广场,开展秧歌表演、舞会、歌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除此之外,他们还坚持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棋类、拔河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最大限度的满足职工的文化生活需求。
催人奋进的文化气息,健康优良的生活环境,让这里的职工群众生活情趣浓了,精神风貌好了,生产劲头高了,过好日子的心气也更足了。
隆冬时节,职工们走出家门,扭起秧歌唱起歌,那震天的锣鼓有如春潮涌动,在浩瀚林海荡起层层涟漪,焕发出勃勃生机……
第二篇:经营所生态林场所建设汇报
经营所生态林场所建设汇报
今年以来,白石砬经营所党政领导班子合力抓生态林场所建设,从方案的制定到具体工作的落实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强力推进,巩固和发展了生态林场所建设成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更开阔的视野,全力推进生态林场所建设
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职工群众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态林场所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形态;认识到生态林场所建设是社会主义**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移风易俗、改变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林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按照局党委、林业局的要求,创新思路,更新观念,立足于当前,着眼与未来,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创造新思维、新理念、新举措、新亮点,把生态林场所建设推向新的更高层次。今年我们通过二个月的努力工作,对264户职工住房进行了维修改造,更换了彩钢瓦、塑钢窗和防盗门,对外墙进行了抹灰和粉刷,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加速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二、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按照局生态林场所建设要求,在生态绿化工作上做到“三到位”。即:绿篱栽植、补植到位;绿化大树栽植、补植到位;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提高绿化的品位和档次,达到乔灌结合,针阔结合,复合立体的绿化格局;达到立足百年,漫长悠远,传承时代,见证历史的生态文明发展层次;达到打牢基础,着眼未来,变现实的政绩为历史的政绩,以历史的政绩积淀未来的文明与未来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入春以来,我们共栽补绿化树11058棵,其中:绿篱10000株,刺玫瑰1000株,云杉58株。
三、建立绿化树木管护、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巩固取得的成果
一是制定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有可操作性的绿化管护、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明确管护责任,落实奖惩措施。二是建立了绿化树档案,做到绿化树木有专人管护,绿篱设专人修剪,通过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严抓细管,确保环境卫生和绿化管护保持经常,居民住户养成了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的问题。全年共维修街道4122延长米,清挖排水沟8240延长米,清除垃圾52车,居民区的卫生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四、通过生态林场所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人的素质,促进了人的转变
通过生态林场所建设,进而实现了提升人的生态文明理念,提高文明素质,改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理念上、习惯上改变了人。通过生态林场所建设,在全所形成了改善环境,建设环境,珍惜环境,爱护环境,热爱生活,生产创造,致富奔小康的时代意识和良好习惯。恶补
一年来,我所的生态林场所建设工作,由于全所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发扬成绩,克服工作中的不足,把本所的生态林场所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白石砬经营所党总支
第三篇:2011先进职工之家申报主要事迹
2011先进职工之家主要事迹
一直以来,XX联合工会始终按照XX街道党工委、总工会工作要求,在公司总经理及工会主席的领导下,以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履行各项工会职责,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完善职工之家的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认真履行维护职能,推进民主管理工作、维护员工权利
认真履行好维护职能,全心全意为广大员工服务,我们把表达和维护广大员工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强化源头参与,做好宏观维护。坚持实施厂务公开,疏通民主管理渠道,营造民主管理氛围。
二、积极参与街道组织的各类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积极组织职工参与街道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1年根据岳阳街道文化工作的总体安排,我们工会组织职工参加了XX街道第五届社区运动会荣获了优秀组织奖及排舞一等奖,另外组织并参与了建党90周年红歌比赛并荣获二等奖。
三、关心职工工作及生活,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公司为职工购买了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保险、职工团体意外伤害互助保障保险,同时定期组织职工体检。不仅如此,平时当职工生病或生活发生困难时,公司及工会领导总是及时上门表示关心和慰问并想方设法为其解决实际困难。
总之,在街道党工委、总工会的指导下,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司工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增强,积极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参与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会继续凝聚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务实开拓,争取工会工作有新突破、新举措,把职工之家建设的更加和谐温馨。
第四篇:2014先进职工之家申报主要事迹
2014和谐职工之家主要事迹
---宜兴输变电工区
一直以来,宜兴输变电工区始终按照集团公司、总工会工作要求,在公司总经理及工会主席的领导下,以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履行各项工会职责,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完善职工之家的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认真履行维护职能,推进民主管理工作、维护员工权利
认真履行好维护职能,全心全意为广大员工服务,我工区把表达和维护广大员工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强化源头参与,做好宏观维护。坚持实施工区各项事务明细公开,疏通民主管理渠道,营造民主管理氛围。
二、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工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和构建和谐企业目标为指引,始终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区贯穿于公司各项工作之中,努力促进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2014年,我工区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形式多样的合理化建议。在2014,员工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200多条,有50多条被采纳。通过采纳实施职工提出的有效建议,公司在节制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作环境、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不错效果。
三、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创建“学习之家”
自公司工会开展了“师带徒”活动,并开展了师徒拜师结对仪式以来,我工区职工积极响应。通过“师带徒”活动,营造了师徒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了我工区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我工区还成立了“职工书屋”,藏书量共计达一百多册,涉猎机械制造、供电系统、文学教育、科学生活等多个领域;职工书屋已成为员工丰富业余生活的活动站、提升素养的加油站、掌握各项技能的学习站。
四、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积极组织职工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4年根据公司工会工作的总体安排,我工区组织职工参加了踢毽子、跳绳、打乒乓球等活动,并获得了较好成绩,另外组织并参与了各种投稿、演讲活动。活跃了我们职工的文化生活。
五、关心职工工作及生活,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我工区领导非常关心职工工作及生活,平时当职工生病或生活发生困难时,工区领导总是及时上门表示关心和慰问并想方设法为其解决实际困难。
总之,在公司工会的指导下,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工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增强,积极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参与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会继续凝聚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务实开拓,争取工区工作有新突破、新举措,把职工之家建设的更加和谐温馨。
第五篇:东北特钢先进职工事迹
男子汉,你是永不泯灭的激情
东北特钢
事业的成功,是因为有一批忠于事业的人。上帝总愿意把成功的机会赐予心怀忠诚者。因为想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愿意以无比的执著忠诚着我们的企业——那是我们的事业。
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学子,当跨出校门时,自觉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放眼社会,千条阳关路,那条为我开?处处有荆棘,那条是捷径?美好前程几梦醒,人生如何铸辉煌?
王伟先,东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用他对特钢事业的执著追求,用他对工作恒久的满腔激情,用他矢志不移沿着一个目标前进的坚定脚步,走出了一条人生光彩之路。他虽然身材并不伟岸,肩膀并不宽厚,但他执著坚定的信念,胸中永远跳动着的火热激情,催动着人们去奋进,让人感到一种不可阻挡的向上力量!那是一种堂堂男子汉特有的力量!
引子
2003年的晚秋,大兴安岭下的松嫩平原,严冬似乎提前来临。寒风中的枯草在瑟瑟发抖,树上的败叶在呜呜哀鸣。盐碱水泡中的芦苇,早已没有了夏季的繁茂,灰黄的叶子和失去水分的枝干无奈地忍受着越来越寒冷的摧残,但它的枝根却在渴望和期盼着又一个春天的早日来临。
在这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祖国“掌上明珠”的万人钢厂里,电炉再也无力轰鸣。轧机像负了重伤,在空旷的厂房里静静地躺着,听着风吹厂房大门时发出的低声泣诉。高大的烟囱再也不愿喘出一口气,原料场里干净得像刚洗过的脸,没有一点可搬的东西。家中没有暖气,厂里没有暖气,留守的员工青灰色的脸上透出的是令人感到难以抵御、几近崩溃的精神寒气。两年基本未开资的工人,包括家属在内五六万人,寒冷、彷徨、生活无着,继而是对未来的恐惧,还要承受外界嘲讽的屈辱。一些人动摇了,纷纷调走了;许多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北钢啊,你还有没有再生的希望?
北满特钢的滑坡迹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颓势,造成了连年亏损。中国第一个上市的特钢企业由于经营亏损而不得不退市。黑龙江省政府为了挽救北满特钢,出面组织了北满特钢的“脱壳”,以此为企业注入了几个亿的资金,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北钢的问题。2003年10月,北钢由于资金枯竭、债务沉重而不得不全面停产。在此前企业下滑的过程中,普通员工对企业的深层次危机感受得还不是那样深刻,待到企业真正停产,广大员工才一下子陷入了迷惘。
到这时,黑龙江省政府才只好痛下决心,公开向全国招标,寻求合作伙伴,救活北满特钢。全国六家企业闻风来到北满特钢,其中五家一了解情况,全都退却了,因为背不起这个大包袱。只有南方一家民营企业提出条件:只要4000人,给几亿现金,买断北兴新线等优良设备,但从此以后,北钢的银行贷款、内外欠债务、离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一律不管。也就是说,从此北钢的历史包袱与其无关,全部由地方政府承担。黑龙江政府难以接受这样的条件,最后转而与同处于东北的兄弟企业辽宁特钢联系。当时,省政府提出了“三个只要”的条件:只要北钢恢复正常生产,只要员工能开工资保持政治安定,只要企业为地方财政缴纳税金,黑龙江省就全力支持。
10月26日,黑龙江省与辽宁特钢在哈尔滨签署了“由辽宁特钢先托管北满特钢后组建东北特钢集团”的协议。当天下午,辽宁特钢董事长赵明远就来到北满特钢。尽管此前他也想象到北钢的困难,但眼前困难的程度仍使他十分震惊。一刹那间,心中对能否使北满特钢重新恢复起来也产生了犹豫。他逐个主要生产车间察看,当走到无缝管厂时,出来迎接他的是几位看上去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其中为首就是当时的厂长王伟先。
王伟先个头不高,身材瘦削甚至显得单薄,但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透出一种坚定与自信。尽管无缝管厂自1996年建成后,2000年就停产了,他们现在是“看守内阁”,尽管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钢管厂没有前途,但王伟先却始终对它抱有坚定信心。从王伟先对厂子情况的介绍和对企业未来的看法中,赵明远董事长先是感到惊奇:当许多人都对这个厂子失去信心的时候,为什么这样一个正牌大学毕业生却能对它仍抱有坚定信念,执著地期盼着仍在这里干一番事业?继而,董事长又从他和他的伙伴们对振兴北钢的期盼、信念中,感受到一种鼓舞,生出一种激动:有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有这样忠诚企业的人,那才是维系企业生命力之源,是企业精神之魂!
“我是阴差阳错到了北钢”
1992年7月,辽宁省城南湖畔,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校园内,一群英姿勃发的年轻人,正在谈论即将毕业各自奔赴全国各地的去向。大家都将钦羡的目光投向那个个头不高、话语不多的王伟先。因为学校已经确定他和另外两位应届毕业生作为选拔出来的跨世纪干部培养,将被分配到辽宁省委组织部工作。王伟先天生聪颖,在班里学习成绩总是拔尖。作为学生会干部,他对任何事情都有热情,总愿意为那些公益活动作贡献。不是为了刻意表现自己,而是他的天性,喜欢通过做好每件事情学习新东西,提高自己的能力。愿意为别人服务的人总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自然他就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推崇,在毕业前夕的1992年6月,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成为仅有的三名“选干生”人选。这当然值得周围同学的羡慕。
然而,在人生道路上总存在着未知数。恰在毕业分配前夕,原来国家计划分配给黑龙江省的毕业生因故少了一名。为了确保地方工业技术人才,作为黑龙江省籍的王伟先,又被改派回本省,因此进了北钢。
“不当干部进工厂,当时有没有感到失落?”作为校友,也算兄长的我,这样和王伟先交谈。
“其实钢厂可能更适合发挥我们所学的知识。我总是抱着不断学习和创造新东西、把事情做好的心态来对待每一项工作。不管什么工作,只要一直坚持努力做下去并把它做好,终究会成为好的事业。”王伟先这样认真地说。
一进厂,他先在炼钢炉前铸锭工序扎扎实实学习了一年半。1993年底,北满特钢筹建无缝管厂,他和一大批年轻大学生一起抽调到这里。亲手建设一个新厂,他感到特别兴奋。人生不就是要做一番事业吗?从一开始筹建就亲身参与这项事业,然后再亲手把它发展、壮大起来,那是一件多么值得引以为自豪的事!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原点踏踏实实的定在了这里,从技术员、科长、厂长助理、副厂长、直至厂长,一直干到2004年11月。
事实上,从他进厂不几年后,北钢就出现了衰落迹象。无缝钢管厂1996年建成,2000年就停产了。“那时候,钢管厂里真是人才济济啊,大学生就有136人,仅本科生就有76人。很可惜,以后陆陆续续都调走了。”王伟先十分惋惜地说。
“别人走了你没有想要走?当时企业经营状况一年比一年糟,发展前景并不好,你为什么不走?按你的学历、能力,调走可能比别人条件还要好。”
“当时也闪过走的念头,但我不甘心。”过去的思绪在他的脸上露出复杂痛惜的表情。
“我总觉得机遇就要到来。我想和一帮兄弟一起把钢管厂搞起来、发展起来。我一直没有失去信心,就为这个,我要坚持下去。”
“你爱人没有劝过你?当时工资那么少,你是怎么过来的?是不是家庭资助了你?”
“我爱人也曾劝我是不是换个地方,但她理解我。我的父亲是一个林业工人,工资很低。我兄弟姐妹八个,我排行老七。家境状况根本不能给我任何资助。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我岳父母帮助了我。”说到这里,他显得很动情。“现在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对他们,知恩图报吧。”
赵明远董事长在听完他的汇报后,不禁为之一振,当即最后下定决心:集团公司第二次经济工作会议就在北满基地开!
2005年9月,刚从浩盈无缝管公司调回本部一年多的王伟先,被任命为动力厂厂长。当时,很长一段时间煤气产量一直上不来,设备运行很困难,到处跑冒滴漏,工人情绪低落,各种矛盾互相影响,似乎成了恶性循环链。该从哪里下手解决?大家把目光聚焦在这个年轻厂长的身上,希望他能拿出一个好思路和办法来。
他在深入调研后很快发现了问题症结,在众辞不一的声音中,他独出奇招:从抓煤气车间环境入手!
往日的煤气车间,环境极其脏乱,到处跑冒滴漏,泄漏煤气熏得人直恶心,操作场所更是恶劣,工人上班提心吊胆。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工人干活哪有心情,一进了厂房心情就会郁闷。王伟先发动大家粉刷厂房、清理地面、美化环境,堵塞跑冒滴漏,改善操作环境。很快,现场干净整洁了,危险源消除了,工人可以愉快放心地工作了。过去整个车间基本没有什么文化气息,现在在美化绿化的同时,宣传栏、竞赛板等各种文化设施都有了。煤气车间的天亮了,空气清新了,文化气息浓郁了,充满着激励人向上的气氛。工人气顺了,身心愉悦了,设备运转也顺畅了,煤气产量也上来了。
王伟先不负众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让动力换了个模样。工作由被动变主动,人气由消极沉闷变为人心顺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两位副厂长刘金生、刘世军真诚地说:我很佩服王厂长思路清晰,决策高明。他看问题有独到见解,在众多问题中一下子就能抓住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一些工作做完后回过头来一看效果,使你非常佩服他当初的决策。
为什么获得这样的评价?其实首要一条是源于他对企业那份忠诚。因为忠诚,他对企业就有着无比的责任感。王伟先到动力,向大家提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必须站在企业的全局高度,确保动力不能影响生产。企业资金紧张,有困难我们要自己克服。这就意味着他们要自加压力,自愿承担责任风险,一切从企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着眼考虑。比如某一项活动设施的改造项目,要选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企业资金不足,如果实施这个方案,就要自我承担很大困难和压力,而且还要担着责任风险。可如果采用另外的方案,就是或者绕开问题,或者修修补补,暂时维持,这样自己不用承担压力,也没有责任风险。但从企业整体看,根本问题和隐患没有解决。在这两者面前,王伟先决不是后者。他要迎着挑战,坚定地选择前者。
在组建东北特钢集团之前,北钢制氧就一直靠6000m3制氧机运行。由于缺少资金,一直没有人敢于要检修3200m3制氧机。尽管6000m3制氧机已经运行多年,始终没有机会停下来检修,存在着高风险,一旦出现故障,将造成整个基地炼钢停产。但是,企业缺资金,谁敢冒风险去提检修3200m3制氧机?所以尽管有隐患,大家还是心存侥幸,靠6000m3制氧机运行。王伟先到动力一了解到这个情况,当即坚定提出,无论多困难,也要尽快修复3200m3制氧机。为了此事,他向公司坚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到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检修工作终于得到完成。现在6000m3制氧机得到了及时检修机会,为基地炼钢生产提供了氧气保障,不可谓不得益于当时的这一决定。
过去北兴供电线路三总降故障率很高,2006年SVES断路器爆炸。重新恢复时,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彻底抛弃原来的系统。如果是这样,就等于重新建立一个新变电所,不仅投资大,而且工期很长,功率因数严重超标。另一种意见就是彻底找出原因,彻底恢复原系统功能。可这在技术上要面临多大困难和风险呀!在这个时候,拍这个板是需要勇气的。可就在这个时候,王伟先再一次首先想到企业的根本利益。为了不花大价钱,把耽误生产的时间降到最低限度,他和伙伴们甘于自加压力,勇于承担责任。他们再次南下到上海,找到设备原制造厂家,共同从实际出发,充分论证,最后决定选用该厂家与原产品相近型号的新产品,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解决了问题。
2006年2、3月间,刘伟总经理到北满基地调研。他实地察看并详细了解情况后,深深感到了北满基地广大员工那种人气旺盛、基础管理日新月异的气氛,非常高兴。4月,赵明远董事长亲自来到北满基地考察。他考察了各主要生产单位并听了各方面情况汇报,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令他感到很满意。最后,他决定到动力厂看看。本来对董事长的这次行程,并没有安排到动力考察,也没有让动力厂作汇报的准备,王伟先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临时向董事长汇报。当董事长一走到动力厂时,看到厂区环境面貌,他立即感到眼前为之一亮;当听完了王伟先的汇报后,董事长感到大出意外。从他那清新的思路、别具一格的工作举措中,董事长似乎感到了一缕清风扑面,一股激情在胸中荡漾。像一种催化剂,让董事长在心中酝酿了几天的想法迅速升温。他当即对单志强总经理说:今年集团第二次经济工作会议就在北满基地召开!
“无论我到哪个单位,我都以经营的心态总想把这里发展起来”
有的人,上级把他放到一个单位,他也会兢兢业业,但他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把这个单位维持住上。至于发不发展,那要等领导拿主意。只要我这摊子能维持住,不给领导捅娄子就行。这是守摊子的人。
另一种人则想干事。他总是充满激情,天生富于创新,最大的快乐就是干成一番事业。因此总是自加压力,甚至自找苦吃,总是愿意从事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新目标,从来不知满足。
王伟先属于后者。
在钢管厂时,他把青春年华的全部都赌在了把无缝钢管发展起来的那个梦上了。为此,他忍受住了四年多“看守”的寂寞生涯,忍受住了各种外界诱惑的干扰,忍受住了多年低收入的困难生活。最后仍因客观原因,终于壮志未酬,至今留下了人生一大遗憾。
到动力厂当厂长,他一上任就把从根本上解决北满基地动力瓶颈、着眼长远消除动力隐患作为工作基础和目标。他不做小脚女人,不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事,而是一出手就着眼于未来抓关键。电滤器绝缘子箱改造,取消蒸汽保护,这件事多少人多少年想做?可最终谁也没做。王伟先做了,而且一口气改造了16台,一次改造成功。若干年后如果回头来看,仅每年为基地节约的蒸汽就有多大价值?
2006年8月,一纸调令让他到北兴公司任总经理。这使他的人生又面临着一个重大考验。
要知道,做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不懂专业知识是很难的。那不是公司高层领导,主要需要宏观决策能力。到基层单位当领导,如果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到现场连工人操作做得对不对都看不明白,那还怎么去领导?集团公司和基地做这个决定,是看重他的品德,看重他的领导能力,相信他一定能振奋北兴的人气,带好队伍。同时更相信他的聪明才智,相信他最终肯定能驾驭这条钢铁巨龙。
可毕竟北兴新线的专业技术领域太宽了。他不仅有炼钢、连铸,还有轧钢、热处理、精整,特别是作为世界一流技术的现代化四位一体生产线,全套自动化的电控系统更是要求高技术水平的人来控制。像这样具有多种专业技术的生产厂,在我们集团内可是独此一家啊!王伟先在大学学的是热能工程专业,搞炼钢、轧钢可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确实专业跨度很大。
巨大的挑战,巨大的压力!可搞好北兴的事业却令人兴奋,值得去接受挑战!
王伟先毅然接任。一种冲动,一种想干一番事业的热流在他的胸中激荡。
从此,北兴几乎成了他的生命。
北兴既是北钢的生命线,也是北钢的希望线。北兴的工作不是守摊,而是要大发展。北兴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技术问题、设备问题、产品结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但最根本的是要聚集起一大批人才。这才是北兴能否持久发展的根基。
为此,王伟先把第一个目标就投向了抓人气,带出一支团结向上的队伍。
各种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在北兴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各种指标直观、立竿见影的劳动竞赛轰轰烈烈,催动着员工人人争先。
各种总结讲评活动有声有色,搅动着每个员工的心,看差距、明方向,激励着人们个个不甘落后,人人奋勇向前。慧眼识珠,广罗人才,把每个大学生、每个技术人员、每个生产骨干都放在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地方,极大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王伟先手下很快聚集起一批精英。过去他们默默无闻,今天却在这里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最好天地。
各种联谊活动,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像春风化雨,将北兴大家庭的温暖沁入员工的心田。“精诚团结、荣辱北兴;科学管理,魅力北兴”。王伟先倡导的企业文化,得到了北兴员工的理解与响应。今天的北兴员工,每当提及本单位的时候,总是一开口就是“我们北兴”,那是自然流露出的自豪感。随着北兴的快速发展,员工收入的快速增加,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员工心顺劲足。这两年,外面的人到北满基地来挖人才的,几乎是常驻在厂子旁边的宾馆里,但在诱惑面前,北兴的技术骨干却非常稳定,有的原来离开北兴的人现在又想调回来。
着眼长远,尽快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是王伟先的第二招。为此,他率先垂范。为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知识,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不知道在电炉前、轧机旁耗费了多少心血。靠着他的聪颖和扎实的知识功底,也靠着那股钻研的拼搏精神,一年多以后的今天,他俨然已成为一个专家了。
在这个基础上,他抓全员技术培训。各种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在北兴公司常年坚持办班,学习班快速提高了人员的素质。同时,他大搞现场经验交流,每天各班组工作下来都进行总结交流,只要有改进,指标有提高,就让好的班组给大家介绍经验,促使各班组迅速改进。最关键的是,他鼓励技术人员大胆解放思想,开展攻关。北兴这套设备,在建设过程中的技术人员现在几乎没有一个留下,现在的人员,有的设备几乎都没有拆开过,更不用说掌握了。可这两年他们靠自己动手,已经攻克了许多设备技术难关,通过国产化,设备的维修改造大大加快了进程。
王伟先第三招抓基础管理,一整套新的技术操作规程、各种有效的考核办法,使北兴产品质量、品种结构调整和成本工作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几项指标可见一斑: 2004、2005年,由于恢复生产时间不长,技术和设备都不完备,北兴每年都曾出现过大批产品质量问题。这不仅造成退货的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动摇了市场对我们产品的信心,动摇了内部员工的信心。但是通过大力度攻关,现在已经基本杜绝了重大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低合金钢的表面和内在质量已经稳定,市场信誉重新恢复。
2007年北满基地产品结构调整,北兴公司扮演了主要角色。开发高档次轴承钢是集团确定的北兴产品主要定位。2007年北兴为人本集团开发的以CU1为代表的高档轴承钢品种一举突破,已经成为北满基地主打品种之一。大韩锚链钢生产,过去多年久攻不下表面质量低倍不合等问题,2007年一举攻下这个难关,仅成材率就由85%提高到95%以上,成为基地工艺成熟的一个盈利品种。开发出口矿山钢,形成了两个稳定的高效益品种,每月产量达到1.7万吨。
2007年9月,北兴创造了建成投产以来月产最高纪录。在北兴公司拉动下,2007年北满基地创出了自1957年建成投产以来年产量最好水平。
“我对集团和基地的决策理解得比较快,执行也坚决。”王伟先坦诚地说。事实上,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始终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对待自己这个局部的工作,也是因为他那推进事业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
去年上半年,北兴公司生产发展很快,下半年一开始,基地总经理孙启审时度势,提出了下半年要加快步伐放量,每月要干到3.3万吨以上。当时在干部大会上一说,大伙都有点畏难。因为大家觉得上半年使了最大的劲,才平均每月干到2.8万吨,下半年一下子上这么多量,根本不具备条件。可王伟先呢,他听了这个决定,却很对心思、很兴奋。他召开大会,对全体人员说:“我们要发展得越快越好,集团公司和基地要我们放量,那是要我们快发展。不要首先就把这看成是困难和压力,要看成这是大发展的机遇。集团和基地越关注我们越好,那说明上级决心要发展我们,也会给我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北兴大发展的机会来了!”他独特的辩证看问题的思维,他那种对快速前进的激情,他那种自信的力量,感染了干部员工,也燃起了大家的激情。一开始出现的畏难情绪化解了,转而把心思全都用在制定如何实现目标的措施上去。统一了认识,理顺了心气,北兴公司上下思想来了一次彻底的解放,各种思路和措施也就随之涌出来了。在整个基地和集团有关方面的坚强支持下,第一个月产量便上升到3.5万吨,9、10两个月产量又在直线上升,连续创出钢产量、钢材产量和上交量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步跨越,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为北兴新的发展,先从思想上解除了桎梏。“我现在最想的快乐的事,就是有多一点的时间抱着我的小女儿,逗她说话”
北兴装备新、人员新,许多装备的技术性能还不完备或没有开发出来,许多工艺还不成熟稳定,人员的技术素质仍不能完全达到要驾驭设备的要求,亟待提高。但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我们没有慢腾腾工作的时间;市场激烈的竞争压迫着我们必须尽快开发出稳定的高档次产品„„王伟先要抓人的积极性调动,抓人的技术素质的提高;要绞尽脑汁培养人才,把每个人放在能尽快成长、发挥最大作用的位置上;要抓新产品开发、抓质量攻关、技术攻关、设备攻关;要抓管理、抓成本。同时,他还要关心手下700多号兄弟的思想生活问题。在这些工作之外,他还要再多付出一笔时间财富,因为他要在短期内补上专业知识这一课。时间哪,对王伟先来说太不够用了。算一算,自进入北兴以来,每天在厂里待的时间都在十五、六个小时以上。月末月初那个星期,他从来不回家,昼夜在车间里。他爱人工作也忙,孩子全托付给岳母照看,他半夜回家时,孩子早睡下了。早晨走时,孩子尚未醒来,真的没有机会逗逗孩子。
有时工作不顺利,特别是一些问题久攻得不到突破,他的心情就很沉闷。偶尔回家早一些,就一个人闷闷地坐在沙发里,长时间和家人谁也不说一句话。这时候,妻子和岳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妻子看他压力这样大,曾跟他说:你不能跟领导说一下,换个岗位?可这话对他来说能起作用?
王伟先对我笑言:“我一个太要强的人,做事儿总是追求尽善尽美,这就给自己和大家增加了更多的压力。”
我想探寻王伟先的心路,半开玩笑地问他:“当年和你一起进厂的那么多大学生都调走了,剩下为数不多的同学,有的已经做到公司级的领导了,你怎么想这些事?”
他笑了。“我们留下来的同学都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们之间有着真诚的友谊,谁做出点成绩大家都为之高兴。发展快的同学就是优秀,才华和品行出众,我一直把他们视为学习的榜样。至于调走的人,人各有志嘛。但我的看法是,人这一辈子,不在于在什么地方,关键在能否做事;不在于当多大官,关键在于做了多少事,做成做好了多少事。”
“那么,在工作之外,你有没有一些什么爱好,以调节一下自己?”
“我会打麻将,那是过去在钢管看摊时闲得没事干,我们这群大学生在一起玩,消磨时间,现在早没时间和心情干这个了。其实我很喜欢听音乐,特别是音乐会,但没时间。我也喜欢和朋友一块开车无目的地野跑,也算排解一下压力大时的情绪,但很少有这样的时间和机会。我现在最想的快乐的事,就是能有多一点的时间,抱着我的小女儿,逗她说话。”
在他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他的眼圈有点红,有点湿,似乎要出泪,但终究忍住没有出来。很快他又平静下来。
中年得女,也许他比别人更疼爱小女儿,也更觉得陪孩子时间太少。这个事业上刚强的男子汉,在孩子和家人面前,却觉得有愧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