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法制
明德正行 励学敦行---—小学阳光少年文明修身
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响应全民修身行动的号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做到知行合一,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养和法律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为创建幸福实小而努力。
二、目标
(一)总目标:
把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公民基本素养来抓,通过以教师、学生、家长为教育对象来开展活动,其中重点对象是学生,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影响几个家庭,甚至带动一个社区。
(二)分目标: 1、2012启动:重点是:落实见面打招呼、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基本法律常识、自我保护常识等方面的教育。2、2012—2013规范:重点是:公共场所礼仪教育、公民意识教育。3、2013—2014深化:重点是:“自由与法治、道德与文明”的教育。
三、工作措施:
(一)明德正行——让文明礼仪成为一种生活素养。
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新桥小学礼仪七常规》,长抓不懈。现结合市全民修身计划工作,我校在落实《七常规》的基础上,分五个阶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第一阶段:学生自查自纠,在家庭、学校、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通过自查,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定出努力目标,制定“阳光少年文明修身计划”,告别不良习惯,从小事做起,共做文明实小人。
2、第二阶段:围绕“个人礼仪”进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保持清洁卫生,服装整洁的习惯;掌握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掌握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明德正行。评选“每月文明之星、礼仪之星”。
3、第三阶段:围绕“交往礼仪”。各班通过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等,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师长,学会倾听他人;学习餐桌上的基本礼仪,文明就餐;掌握接打电话、与人交往的礼貌用语,做到集会时按时入场,遵守会场要求;掌握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开展主题为“美的发现”各科展示活动(小品、故事、征文、绘画、歌唱、快板、摄影等形式表现)。
4、第四阶段:活动内容为“自由与法治、道德与文明”。让学生明白自由与法制的关系,法制保障自由,自由不能违反法制,个人自由不能触犯社会、国家、他人的利益;个人的道德水平程度是文明程度的体现,从小开始做一个有道德的文明小学生。通过观看“道德与法”视频,道德两难问题讨论,邀请“道德模范”到校开展讲座。
5、第五阶段:总结评选“文明礼仪大使”。通过开展“每月之星”评选,“文明之星”、“礼仪之星”交流会,文明之星宣讲活动,推选学校“文明礼仪大使”,在校内、社区推广他们的事迹,树立榜样。
(二)书香修身——让学习之风成为一种生活氛围。
读书可以明理得道,可以修身养性,读书是一种学习,有效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经典名著诵读来提升文化品格和人文底蕴,营造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学校通过开展以“经典诵读”、“快乐阅读、自主阅读”为主题,的各种读书活动,如读书沙龙、读书漂流等与名著为伴,以名家为友,通过浸润书香,潜移默化,修身养性。
(三)知行合一——让责任意识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作为公民的学生必须要具有自我公民责任意识、社会公共责任意识、法制责任意识。因此,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指南,以体验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具备强烈的公民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人人知责任、处处尽责任、事事负责任的教育非常重要。通过志愿者服务、红十字服务、亲子义工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承担责任、奉献社会。
(四)止于至善——让节能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建设节能型城市的重要举措是让每一个都行动起来自觉参与节能减排。从小学生开始培养节能环保意识教育,这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日记展、手抄报、摄影展、设计节能减排口号等方式,让学生积极投身节能环保的公益实践中,让他们成为节能环保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宣传员、践行者。
四、工作要求: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2、进一步完善学校班级管理评价机制,完善学校德育评价机制,落实考核制度。
3、落实监督、巡查、评价工作。以正面宣传为主,利用墙报、广播、雏鹰电视台加强宣传力度,鼓励表彰先进典型。
4、注重总结,及时反思,不断推进。
小学德育处 2017年10月
小学阳光少年文明修身启动仪式方案设想 主题:大手拉小手,文明修身齐步走
一、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及家长
二、活动形式:在学校采用亲子活动形式
三、活动地点:下操场(分班级学生与家长分列坐)
四、活动基本程序:
以孔子(家长或教师扮演)和他的学生作为主线,串起整个活动。
(一)李瑜瑛校长致辞;
(二)学生代表宣读倡议书;
(三)学生、家长代表宣誓;
(四)跟“孔子”学修身
1、亲子快板
2、亲子模拟现场(亲子交往礼仪默契游戏)
3、与“孔子”齐诵礼仪格言
4、亲子小品展示
5、经典诵读《弟子规》
6、合唱(跟“孔子”学唱文明礼仪歌)
7、舞蹈
第二篇:124法制
124法制宣传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律法建设,我国自2001年起,将每年的12月4日确立为全国法制宣传日,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那么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从小守法。
我觉得大家都能认可这样的话,生命是珍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有两个含义:一是活着。活着才能体会到大千世界的美好,才能体会到家庭人伦之间的亲情,才能体会到朋友同学之间的友爱。活着才有意义,才能享受生活。有个名人说过:如果有更好的生活我就等着,没有也行,我就这样活着。而我以为更好的生活,就是更好的活着,市场上的鲜鱼5元钱一斤,死了只卖1元多点。活螃蟹每斤20元钱,死了一文不值。这比喻不一定恰当,但起码说明还是活着好。二是活的要有质量,要有价值,要自由自在地活着。监狱里的囚犯,虽然活着,但被关在铁笼里,被人看押着强制劳动改造,用赵本山的话说是活的“憋屈”。那种活法是对生命的浪费,不算真正的活着。
怎样才能珍惜生命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两个字“守法”。这也是我今天要谈的主要话题。
首先,守法必须从小事做起。
有句古话大家可能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公司应聘。面试时,外面等了许多人,他觉得自己希望不是很大,但又想:既来之,则安之,那就试一试吧!应聘者一个个被叫到经理办公室,一个个又表情肃然地出来。当叫到他时,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推门而入,而是敲敲门问:“我可以进来吗?”经理说可以,他才进去。几天后,他被意外地聘用了。工作了一段时间,他与经理熟悉了才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您聘我时看中我的什么优点呀?”经理说:“说实在,你哪一条都不比别人强,我看中你的,是你进房时敲了门。敲门说明你懂礼貌,而懂礼貌说明你有教养,有教养的人代表着公司的美好形象。” 我这样想,我们从小要培养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进办公办室要先敲门或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再进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敲敲门不是大事,还有平时的生活举止,待人接物等都是小事,但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休养和素质。
大家知道行车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能随意横穿马路。这些都不是大事,但我们必须自觉地遵守。一来违规要受到惩罚;再说这样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新加坡,随地吐痰要罚款伍千元,闯红灯罚款一万。北京市规定白天闯红灯罚款二百元;晚上哪怕深夜没有任何行人和车辆的十字路口,闯红灯罚款五百元。大家知道过铁路道口时要一慢二看三通过,宁停十分不抢一秒,前一段时间,蔡丘村的三个人图省事图方便,去电厂干活时,不走南边立交桥,偏偏横穿钢轨。当时两个人骑自行车,一个人骑人力三轮车,两个骑自行车的把车子架过钢轨后,帮着骑三轮车的架车,这时来了一列火车,三个全部遇难,这是十分惨痛的教训,而且铁路部门只象征性地补偿了几百块钱的安葬费。不闯红灯算不上大事,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做到,但蔡丘村的三个人却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其次,守法要从小做起。
守法,要从小做起。有这样一句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候拿人家一根稻草,大时牵人一头牛。我们在坐的同学最大也就二十岁出头。作为学生,从开始上小学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脱离父母构筑的温暖的家,去独自面对世界了。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是很容易被犯罪分子侵害;还有交通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也多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作为家长和老师还有一个担心就是孩子在外惹是生非或跟着别人学坏,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是强烈的,但是非观念却十分淡薄。当欲望和约束力发生冲突时不少青少年便控制不住自己。比如说打游戏机和写作业发生冲突时,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往往不做作业,更为甚者,有的学生迷上网吧,甚至旷课、逃学。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纽约市一所中学任教的保罗博士曾给他的学生上过一堂难忘的课。这个班多数学生都为过去的成绩感到不安。他们总是在交完考卷后充满了忧虑,担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致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一天,保罗在实验室里讲课,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沉默不语。学生们不明白这瓶牛奶和所学的课程有什么关系,只是静静地坐着,望着老师。保罗忽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糟中,同时大声喊了一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然后他叫学生们围到水槽前仔细看一看:“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光了,不论你怎么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下一件事。”“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要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勇于忘却过去的不幸,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次考试没考好不要紧,下一次努力,不要沉湎于这次失败的懊恼之中,我们要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大家都要记住从小时候做起,做一个听话守法的好公民。
作为学生,我觉得首要任务是要认真学习,刻苦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动脑,取得好成绩,这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还不懂得去珍惜生命,珍惜自由,珍惜我们的学习生活,而当我们懂得去珍惜的时候,我们已不再年轻。记得有首歌里形容人生就象爬大山,爬山必然有坎坷,而正因为有坎坷,才有如歌的人生!可以这样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让我们把握今天,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生命,珍惜自由,做一个学法懂法知法 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讲话人:李建萍
2007年12月
第三篇:法制材料
走进法学院
高铭暄:30年磨一剑
85万字刑法学巨著出版引反响
9月29日,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高铭暄学术报告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与发展完善》出版座谈会上,中国刑法学实务界、理论界“四世同堂”,对84岁高龄的高铭暄教授出版85万字刑法学巨著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同时对高老师30年来为中国刑法学所作的贡献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围绕高铭暄教授书中对新中国30年来刑法起草、研究、制定、修订整个过程的梳理,与会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姜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军,中央政法委司改办副主任、政法研究所所长黄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尚新,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副厅长黄海龙,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副厅长罗庆东,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韩耀元,著名刑法学教授王作富、储槐植、曹子丹、丁慕英、周道鸾、江礼华、李文燕、陈兴良、黄京平、阮齐林、刘仁文、黎宏,以及北师大刑科院暨法学院院长赵秉志、常务副院长卢建平,李希慧、刘志伟、王秀梅、左坚卫、阴建峰等出席了座谈会。
一位工作人员的札记
我们国家的立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中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在立法工作上有不同的反映。据悉,高老师这本书第一次被叫做“一个工作人员的札记”,也就是说,该书忠实地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当然,说是记载,就不是速记,而是经过高老师自己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这样的记载,忠实地反映了立法原意。
高铭暄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与发展完善》的写作过程。他说,“从1954年10月搭班子起草刑法,我就参加了,当时,我才研究生毕业,连讲师资格都没拿到,王作富先生对整个事情十分清楚,尽管他比我小,但是他比我早一届,是我的学长。当时我就被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指派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参加立法工作,我当时也是满怀高兴的心情。1979年刑法出台前,有38个稿子。在那以后,只要全国人大开始准备起草刑法,我基本上都参加了,也是多蒙领导的厚爱、提携与照顾,才使我有机会自始至终参加刑法起草的全过程。”
谈起写作该书体会,高老师认为有两点,第一,力求客观、完整、准确地反映我们的立法工作过程;第二,重视积累资料,做学问要多动手、多思考
一份非常珍贵的史料
王作富老师和高铭暄教授认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长年的友谊让他们彼此都非常熟悉,所以王老师的发言尤为真挚、有分量。
王老师直言,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司法干部来说,要了解刑法是如何规定的,就需要了解立法精神,而高老师的这本书可以为我们提供答案,这本书对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研究刑法来讲,都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史料。
“《孕育与诞生》这本书,把每个条文怎么来怎么去的过程写得非常具体,只有高老师一个人能完成,为什么?因为,高老师对1979年刑法第一个草案开始自始至终都参加讨论,对整个过程非常熟悉,另外高老师有个非常大的优点,喜欢积累资料,无论对学术问题还是立法的问题,只要他参加研讨会,他都认真做记录,有很多会高老师和我都参加,我就没这个优点,就没有积累那么多原始的资料。”
王作富教授评价道:“可以说,1979刑法从第一稿开始,之后的历次修改,对每个条文的来源,怎么规定的,当初有多少种考虑、多少种方案,为什么不采取那个,而采取这个,高老师的书都给予了回答。高老师对学术问题,对立法问题的严肃、认真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一本解读刑法精神的教科书
姜伟副秘书长认为,该书从内容上看是解读刑法精神的教科书、描述刑法发展变化的编年史、介绍刑法条文沿革的路线图;从编写体例来看,该书既有对刑法发展历程全景式的叙述,又有对刑法条款具体内容详尽的解析;该书力求客观、完整、准确,文风朴实、文字简练,没有故弄玄虚、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直面问题、娓娓道来,读起来通俗易懂。
张军大法官指出,这本书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史,当然首先是刑法的发展史;同时该书是法学人、法律人必读的教科书;该书对各级法院的刑事审判工作,对刑事法官了解立法的脉络、理解立法的精神,处理好当前的案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军大法官说,高铭暄教授的善于积累以及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堪称我们学习的榜样。从1954年到1981年,再从1981年到1931年后的2012年,这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三十年磨一剑,这样的积累,这样踏实的学风,文风,真的是一代楷模,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王尚新主任评价说,这本书具有文献性质,是法学研究的重要文献。这本书更具有唯一性、具有权威性、具有指导性,因为这本书不是高老师像普通学者著书立说那样谈自己的观点,而是一个大工程,是对我们国家30年刑事立法过程的介绍和梳理。
一个刑事立法理由书
储槐植教授认为,一本书长期存留图书馆并不少见,而一本书长留人们心中是很少的甚至并不多见,高老师这本书就是史诗般的,可以长留人们心中的著作。他说:“高老师比我长5岁,他勤奋的工作和研究精神,值得我学习。”
作为高老师的弟子,陈兴良教授回忆说,“像我们这一代的中青年刑法学家是读着高老师的书成长起来的,高老师的《孕育和诞生》这本书是我们的启蒙著作。我在1982年9月20日购得此书,距今已有30年零9天。30年过去了,这本书由一本比较薄的书变成了这么厚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演变过程就是我国刑事立法完善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刑法理论发展的一个标志。”
陈兴良教授认为,高老师这本书也是一个立法理由书。在立法中,为什么这样立法,这样修改,他都是有理由的,在有些国家的立法中都要写立法理由,立法理由对我们了解立法的原意,是具有重要帮助的。我们国家没有写立法理由的传统,我们在一个法律通过时有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对法律的起草和修改的有关情况做了说明,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到一些理由,但这是不全面的,是零散的,而且刑法有几百条的条文,你要把理由全部说出来,由立法机关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高老师这本著作,实际上是给出了立法理由,对每个条文不仅仅是资料的编排,而且是立法理由的阐述,对我们正确理解刑法条文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一部行进中的中国刑法
卢建平教授则用他一贯幽默的语言风格表达了对高老师学术思想的崇敬之情。他说:“高老师刚才出去的时候对我耳语一下,要我提批评的意见。我就斗胆提两点批评意见:第一,书名太长,这本书书名翻译成英文,我看是直译过去的,但是很长。我想借用一部央视纪录片„行进中的影像中国‟的名字,我觉得这本书是„行进中的中国刑法‟,即Chinese criminal law on moving(developing,walking);第二,高老师说他的书第一原则就是要力求客观准确完整。我看了高老师的书觉得有些不过瘾,还有些贪心不足。我希望高老师把大脑中潜藏的自己一生参与新中国刑法的立法,一生研究中国刑法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那些独到的见解和主观感受能在下一本书中有更充分地体现,我们期待着……”
仰望法治的星空
先哲泰勒斯仰天观星而不慎摔倒的轶事,道出了人们往往不得不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做出艰难选择的困境……在这个最好而又最坏的时代,法律人和知识人的使命就在于诚实,无论是执著于脚踏实地的法律实践的推动,还是执著于仰望星空的法律精神的守护
□黄兴超
法律人的使命在于诚实
先哲泰勒斯仰天观星而不慎摔倒的轶事,道出了人们往往不得不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做出艰难选择的困境。不过,在非此即彼的二元视野里,人们可能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它们的对立。在这个最好而又最坏的时代,法律人和知识人的使命就在于诚实,无论是执著于脚踏实地的法律实践的推动,还是执著于仰望星空的法律精神的守护。如果说商家清仓大甩卖代表的是经济繁荣,同样的情形发生在思想领域,其代表的常常就是思想的贫困。“专家没有精神,纵欲者没有心灵”,韦伯的概括在近一个世纪前也许不过是洞察先机的预言,而今天却可能已经变成了陈词滥调的抱怨。的确,如今太多的法律知识分子将注意力放到附庸风雅或斤斤利益之上而沾沾自喜,却罔顾自身真正的使命——思索人生的意义,捍卫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价值,并免于不断的迷失与沉沦。一个真正的法律知识分子,永远走在公义之路上,无论是平川大道还是荆棘满途,他都不应忘记坚守某种法律理想。“法统之外必有道统”——这可能也是本书要给读者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
动笔之前,我有诸多顾虑,所想所感太多,却生怕自己生涩的文字不能准确加以表达。堂上课下、茶余饭后,我们不断得益于谌洪果老师的言传身教——不只有精神世界的启迪和引导,还有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剖析。谌洪果老师相信绝对真理的存在,并一直孜孜不倦地为之求索。他拒绝简单的解构和相对的虚无。尽管就个人而言,强调绝对真理可能导致一种智识上的懒惰,进而使一个人从此不由自主的自负,从而摒弃其他的可能和解释。但以我的了解,这样的担心在谌洪果老师身上完全是多余的。我们看到他投身于真理和正义的渴望与努力,看到他对每一种声音的尊重,并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是源于共识而存于争议的。他的谦逊绝非故作姿态,而是时刻存有敬畏之心;他的坚持与骄傲更是建立在知道自己无知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在这个维度,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判断与指向:需要反躬自省的,永远都不只是别人,更包括了自我。在现代社会,身处韦伯语境之下的“铁笼”之中,面对弥散于社会方方面面的规训权力,知识分子在各种各样的异化面前确实显得相对绵弱无力。像他一样的法学知识分子们自然也有生命的困惑与苦难,也要面临各种诱惑和魍魉,也要经过几许挣扎和彷徨。诺诺千人抑或是谔谔一士,本就是一念之差的事情。谌洪果老师作为一个真诚的作者,交给读者的显然不只有自己的观点、信心和论证,还包括自己的怀疑、焦虑和犹豫。
法律人的救赎之道
身为一个法律人,“职业共同体”的荣辱得失似乎如影随形。无论我们充满期许地将之视为促进法治社会实现的载体,还是冷峻地将其看做“一群学会游泳的鱼”,总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我们自己的命运将不得不和这个共同体绑定,共同分享荣耀,也分担耻辱。本书最为重要的视角之一,便是透过现实与影像,考察那些“联体兄弟”的不同命运。作者通过对法律影像和著述的评介,审视学术努力的方向和法律人行动的意义;通过对司法个案的观察,对法治的问题作出把脉和诊断,从而展现珍重法律职业逻辑的重要性。他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各种如秋菊那样的鲜活生动的芸芸众生,以此探究法律运作的奥秘,触摸法律的精细脉络。
显然,与那些动辄宏大的叙事不同,谌洪果老师更关心具体制度下那些活生生的个体命运。“安逸的人心里藐视灾祸,这灾祸常常等待滑脚的人。”是的,如果我们轻看那些生命个体所经历的起落浮沉,那我们所谓的审慎省察又能多中肯呢?谌洪果老师试图去触碰每个职业伦理的边界,去探讨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个性的可能。他想证明,在没有英雄的时代里,对于法律人而言,只有“尽日常的义务,做那日日的工”(歌德语),才是救赎之道。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不停地鞭策自己,旋转出最自在的生命之弧。谌洪果老师就不只是一个冷眼的旁观者,还是一个切实的参与者;不只是一个静立的沉思者,更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他的思考嵌在语言深处,读之清新爽朗,看似风轻云淡,字里行间却总有着对社会阶层和个体隐痛的切肤感受。这种切肤之痛,也保证了他思考的深度和言说的力量。
制度与伦理的互动关系
关注制度与伦理的互动关系,可以说是本书的又一特色。托克维尔就曾深刻地指出:“对法律做过特别研究的人,从工作中养成了按部就班的习惯,喜欢讲究规范,对观念之间的规律联系有一种本能的爱好。”法律人似乎对制度有着近乎偏执的爱好,但是现实残酷地告诉我们,即使是良好的制度,没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基本良知做背景,也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想要其有效地运行不亚于天方夜谭。我们不由得问:制度与人心,何者更为重要。作者对型塑职业伦理的关心,显然不是回归到他所反对的“以德治国”。他注意到,一个“坏的制度”最大的危害实在是对人心的戕害。精明的人们一定会下意识地计算成本与收益,为了能最大化的利用制度而设
计自己的行为方式。简言之,人被制度教坏了。依照同样的逻辑,我们也能期许一个“好的制度”能在塑造人民的性格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所以,人心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但是问题在于,“人心不古”这是一个既存的事实,而非一个选项。我们不是在“重人心”还是“重制度”之间从容选择,而正是要解决如何重整人心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次好”的选择——正像柏拉图晚年看待法治一样。我们所要做的——也是所能做的,就是在制度设计时更多考量人心当中最弱软的部分,借以彰扬人性的光辉。
总之,本书文字的背后,承载着更多的深沉关怀。这种关怀当然也体现在谌洪果老师和学生之间兄弟姊妹般的融洽关系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由于这种体验和关注,才赋予了本书超越一时一地的局限、摆脱快餐读物命运的可能。但这里不得不提醒的是:阅读本书也是一种奇异的冒险——如果读者轻易为谌洪果老师的文字所俘获,进而将本书中的思考、结论视为圭臬,恐怕反而是他的失败。我们不能用他的思考代替我们的思考,一个成熟的读者一定是在谦虚接纳的基础上保留自己公允见解的人。解除独立思考的恐惧是一个人最大的幸运,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勇敢迈出这一步的力量。透过这些熟悉的文字,我仿佛又看到那张真诚得让人难以拒绝而又带着孩童般狡黠的脸;仿佛又听到他在说,如果我们注定要轻信某些东西,那我宁肯选择相信康德的话:“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评的时代;任何东西都无权逃避这种批评。……因为只有经得起理性所做的自由和公开的审查的东西,才配享受理性的尊崇!”
法律人的成长与感悟
我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对法治的热情。我不喜欢“法律形同虚设”这样的消极表述。法律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
□丁国强
在剧烈变化的时代,讨论法治话题是必需的,虽然它没有那么诗情画意,也不浪漫多情。
1993年,我在基层法院乡镇派出法庭干书记员。卡夫卡也曾干过这个角色。我的职业生涯一开始就和社会矛盾、民间秩序、民生疾苦保持了很近的距离。法庭里整日处于吵吵闹闹状态,不时会有哭喊声传出来,表达着一种极端的情绪。看似琐碎的诉讼事务,却与生与死、爱与痛、是与非、正义与邪恶、卑鄙与善良紧密关联。
法律是一种抽象化智慧,一种文本化智识,往往将具体生活中极其复杂的东西浓缩成十分简单的表述,常常会使人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感慨。法治作为一种理性建构,会在无意中忽略或压抑生命的内心感受。后来,我从基层法院一步步走到了副省级城市,直到现在到北京供职,远离了乡镇法庭的繁杂事务,也感觉离“直面惨淡的人生”的鲁迅精神越来越远。当然,这个时代或许未必真的需要战士、猛士,做一个清醒平和的人其实也挺好,只是不能放弃应有的担当。
法律人的洞察力和体悟力离不开对人间万象的直接面对。法学家喜欢渲染司法职业的专业化,我却更愿意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读社会、读人心,既需要揣摩、思量、静观,更需要倾听、奔走和对话。在基层干小司法官的那些岁月,我也从事着类似田野调查的工作,民间有高人,也有高明的智慧。他们讲不出概念、写不出论文来,却满嘴是风趣睿智的话语。基层语境中没有伪问题,全都是些实实在在的题目。在日后的讨论中,我常常给法学院出身的年轻同事讲我在县里乡上的事情,他们并不理解,只是以为我怀旧或者吃老本。
人生经历不同的人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隔阂,鸡同鸭讲一般。在陌生人社会里建构一个“法律帝国”,肯定比乡土社会更具可能性。但是,乡土社会的那些观念和方法并非一无是处,而且也不会完全与城市生活绝缘。于是,我试图用随笔的方式思考社会、人生和法治。置身于学界之外,没有人给我布置写作任务,也没有什么功利目的。但是,我相信唯有不放弃独立判断、反思和追问,才会有自信与尊严。
我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对法治的热情。我不喜欢“法律形同虚设”这样的消极表述。法律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吴经熊先生说:“吾人研习法律,应当知道‘正义’是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目的,而以‘美’为本质„„正义的‘美’是不能用言语来描写的。”相比之下,我们研习法律的功利目的过于强烈,表达过于直白,法律职业理想过于实用,法律思想过于浅薄。法律技艺固然是法律职业人的立命之本,但是,仅有对法律技艺的熟练掌握是远远不够的。把法律当成饭碗,是危险的。英国近代著名法官柯克之所以强调法律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是因为法律知识无法同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分离开来。在法律界,指挥钻书卷的书呆子是不可能讨好的。法律人的高明不在于照本宣科,而在于在规则与事实之间游刃有余。
中国的法官并不在知识分子的主流位置,长期以来,中国法官群体里面没有贡献出思想家、哲学家甚至是名副其实的法学家。中国法官的话语影响力似乎仅仅局限于政法界,且发言者多是法院院长这样的政治角色。法官群体更多的是一个沉默的司法事务的忙碌者,很少追问法官职业的意义。
法条没有穷尽法律,法官担负着阐释法律的职责,而阐释法律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透彻理解。法官所面对的法律事实,从根本上而言也是社会事实。所有法律事实都是社会矛盾的反映。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法官的阐释就可能是一堆无用的真理。因此,法官不仅应当推动法学,而且也应当推动政治学、哲学、社会学、修辞学、心理学等等。法官的影响力大小,甚至可以看作是法治成熟程度的一个标志。法官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参与不仅应当广泛而且应当深入,否则,司法就会反日常、反人性。
法治是民族精神的反映,也体现着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方式。法律话语应当贯穿于人的生活全过程。人们不应厌倦任何关于法律的宣讲与诠释,如同不会厌倦空气和水一样。博登海默说:“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指南,如果不为人知而且也无法为人所知,那么就会成为一纸空话。”
因此,我写了大量法律随笔,来重复法律常识、重申法律立场。我相信这一切都不会是徒劳。法治从来都是主动运作、积极参与的结果,法治不可能无为而治,当然,他有可能是一种更高的理想状态。法治不是高手和圣人的事业,它属于日常生活,属于芸芸众生。法律人必须深入到现实生活和利益冲突中去发现法律、理解法律。法律不是世俗理性,却又植根于世俗生活之中,不断地追问现实生活的合理性、正当性。唯有如此,才能准确判断真假、是非和曲直。司法权本质上是判断权。只有正确合理判断,法律规则才能渗透到人世生活中,最终形成人们对法律的内心认同。
现代社会是公共社会,注定不能像老子那样过一种小国寡民的生活。法治是人类摆脱困境的最好方式,因为法治所关注的是日常政治、日常生活,司法所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权力与权利的冲突,这比追随天才人物的才智、仰慕先贤圣人的品德难度更大。以法治的眼光看待和解读世界,是一项基本的生活功底。法治是一种常态的生活环境,尊重人的尊严、理解人性的弱点、善于理性沟通,会使人们离幸福生活更近。也可以说,法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人法律信仰、法律思维缺失,就不能说他的心智发展是健康的。安全、秩序、权利、合作是人生道路上的不可或缺的东西。法律理性越发达,极端、任性、盲目、冷漠等受到遏制的程度就越大,这不仅是情绪克制的层面,而且也意味着价值取向的成熟。正如伯尔曼说:“法律不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
法律理性可以让人更加坚定地生活下去,无论多么嘈杂、混乱,都会保持说服的努力、交流的兴趣和抗争的勇气。法治并非是乌托邦的反面。乌托邦主义过多地进入社会治理者的大脑,往往造成意志善断和个人膨胀,损害了整个话语空间的互动和平衡。法律人的成长,必然要接受诗意、浪漫、幻想流失的现实,这也许是必要的代价吧。
法官的精神追求
仅仅了解和接受某一法观念是不够的,它必然导致片面的结论和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研究和借鉴三种法观念,自我更新、自我超越我们的法观念,并以之指导法官的知识建构
□王梓臣
法官的精神追求,首先是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这是转型社会对人性关怀的现实需求。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和多样化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中国法院、法官和司法的运作是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文化氛围当中。培育人文精神,一要继承和发扬东方人文精神,复兴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价值秩序;二要学习和借鉴西方人文精神,传播西方现代文明思想中有益价值。在法院管理方面来看,培育法院人文精神,是转变法院管理模式,提升中国法院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培
育人文精神首先应更新领导观念,党组成员、部门负责人要通过解放思想,引导、启发和激励全院法官,实现领导班子和全院法官同呼吸、共脉动;其次应更新法官观念,激励法官自发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管理,真正实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通过锻造人文精神,培育和提升自己着眼大局、心系全局的精神,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精神和敢于创新、敢于负责的精神,为法院提升和培育司法人文精神注入强大的领导力量。
在执法办案方面来看,应在审判中融入法官的人文精神,把枯燥、僵硬的法条变成温暖而有人情味的法律适用,展现法的灵魂和精神,正确妥善处理每一个案件。不论古今中外,社会对法官的期许和要求都有其共同性和确定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官不仅要继承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还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特色,才能使我们的法官比以往、比其他社会制度下的法官更加优秀创造各种条件。
法官一方面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职业道德,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高度的廉洁自律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深刻领会立法原则和精神,在法律滞后和法律有空白的情况下,善于运用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去正确运用法律原则,弥补法律空白,作出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裁判,树立起法律的权威。
其次是对科学精神的追求,这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真理探寻要求。司法审判需要法官具有科学精神,司法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管理科学。我们认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适用法律的过程,就是法官对科学探究精神的贯彻过程。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法律显然是确切的知识,属于科学范畴。法院工作虽然属于社会科学,但是某些方面也包含自然科学的因素,如司法鉴定。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其内涵丰富,概括说来,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是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正是科学精神培养的主要目标。
我们以团队协作精神为例,说明学习型法院对科学精神的培育。这里有个前提,即把法院整体视为一个大型团队,每个庭室可以视为一个中型团队,每个合议庭又是一个小型团队。为建立公正高效的审判运行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对合议庭工作做出规定,2010年2月1日又施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这些规定是从外部运作形式上对合议庭的约束。合议庭也需要法官从内心精神世界进行自我约束。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主张从人的内心世界出发来研究外在的世界,强调人内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学习型法院对传统文化如果发掘得力、运用得法,必将改善合议庭乃至整个现代审判制度的心智模式。
第三是对法律精神的追求,这是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应有之义。“三个至上”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宪法法律至上,法院的基本职能就是适用法律。法律精神是法治精神主要内容之一。法律精神,意味着规则之治。“规则之治”含义复杂,写一本书也未必能穷尽其内涵。简单来说,审判中的规则之治的意思是容易理解的,就是法官在审判时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办。那么,在法律精神指引下的法官,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哪些规则是法律?如何对待这些法律?
法律首先表现为知识,这些知识当然包括前人的智慧的结晶。但是,学习型法院建设更应该关注的是知识的更新。深厚的学养,无疑是取得卓越成就的必备条件。至于如何才能具备这个方面的条件,找不到一用就灵的秘诀,需要通过学习型法院建设,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法官知识更新的途径。要根据学习型法院的系统思考立场,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法、制定法和活的法之间的关系。这三种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向我们揭示了法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法律观,防止以某一种法律观来概括对法的认识。
当前在我国就有不少的人片面地认为法就是一种规范或规则体系,这种看法显然基本上属于规则法观念,明显落后于时代。如果我们了解了的“活的法”观念之后,自然就不会抱住这一观点而停步不前了。与此相联系的是大部分人对“法治”的理解:严格地遵照已有的法律规则办事,而不问这些法律规则是否合乎实际和情理,只要这些法律规则是立法机关制定出来的。这种法治观念显然也是落后的规则法的产物和表现。由此看来,仅仅了解和接受某一法观念是不够的,它必然导致片面的结论和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研究和借鉴三种法观念,自我更新、自我超越我们的法观念,并以之指导法官的知识建构。
第四篇:法制材料
快板:安全牢记心间
(甲)竹板响,走上前,我们来说安全。(乙)哪些方面要注意,一条一条听仔细。(甲)不玩火,不玩电,火电无情很危险。(乙)
110、119,报警电话记心间。(甲)消防安全很重要,学校安全也要道:(乙)校园内外不打闹,上下楼道不乱跑。(甲)走楼梯,不拥挤,排队做到快静齐。(乙)游戏活动守纪律,遇到矛盾找老师。(甲)棍棒玩具不乱玩,自我保护很重要。(乙)学校安全真重要,生活安全更要道:(甲)家来人,仔细看,开门不能太随便,(乙)电源插座不乱摸,高压电线不靠近。(甲)食品卫生要记清,小摊购物要当心。(乙)注意安全很重要,安全常识要记牢。
(合)对对对,注意安全很重要,安全常识要记牢。(甲)竹板响,走上前,今天我们来表安全。(乙)好好好,对对对,先来表表交通安全。(甲)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记牢。(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停一停。(甲)过马路,左右看,人行横道我来行。(乙)行车道上不玩耍,来往车辆要看清。(甲)上车下车不拥挤,先下后上有次序。(乙)上学骑车很危险,上学放学靠右行。(甲)安全大事数第一,时时刻刻要小心。
(合)对对对,安全大事数第一,时时刻刻要小心。(合)人人都来讲安全,生活一定更美好!
人人都来讲安全,生活一定更—美—好
我们是遵守法纪的先锋
1、把所有的梦都凝成七色的彩虹 绚丽在我们成长的天空
让所有的心都展开幸福的花朵芬芳 我们纯真的笑容唱响法制健康成长 法律法规我们牢记心中 远离毒害树立理想 用生命拥抱时代的先锋 我们是蓝天翱翔的鹰 我们是中国腾飞的龙 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少年 我们是遵纪守法的先锋
2、把所有的歌都唱成青春的火红 我们在追求中不改初衷
把所有的爱都花正屡屡的春风吹绿 我们年轻的行程 沐浴阳光与法同行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无穷 自强自爱诚实守信用 智慧书写明天的光荣 我们是春天初开的花 我们是飞向未来的梦 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少年
我们是遵纪守法的先锋(遵纪守法的先锋)
第五篇:礼仪
医务礼仪之护士入院接待礼仪
来源:如无特别说明,来源及作者均为北京未来之舟 点击次数:
151 添加时间:2010年01月25日
当接到外籍病人住院的通知时,责任护士在病区门口迎候,这是不可忽略的礼节,这样易使病人及亲属在抵达病房之初即心情愉快。对来者送上一个他所熟悉的问候,会令外宾倍感亲切,使即将开始的医疗活动有一个好的开端,这不仅体现了对病人及其所在国文化的尊重,而且有助于建立起医院与病人间良好的信誉。
护士职业礼仪要点
来源:如无特别说明,来源及作者均为北京未来之舟 点击次数:
193 添加时间:2011年02月21日
在医疗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服务作为医院的软环境,日益被广大患者和社会所关注。护士是医院里人数多、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护士礼仪在工作中尤为重要,护士礼仪培训就成为医院服务礼仪培训中的核心内容。
护士职业礼仪,是指护士在护理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护士的礼仪可从护士的个体形象、容貌、服饰、言谈、举止、姿势、礼节等各方面展现也来,并融于职业行为中。
护士礼仪五大基本原则
行为仪表端庄大方
语言态度和蔼可亲
操作技术娴熟准确
护理服务主动周到
工作作风认真严谨
护士的形象举止礼仪
职业装束
护士服
护士服装要整洁、大方、大小长短适宜
不外露里面衣服,下着白衬裙或者白裤
腰带平整,衣扣扣齐
护士帽
燕帽:燕帽要戴正、戴稳,距发迹4-5厘米,用法卡固定,发卡不得显露于燕帽正面。
圆帽:头发要全部遮在帽子里,不露发际,后不过眉,后不头发前不不过眉,后不过衣领,用统一的发饰盘于燕帽之下,不戴头饰。
护士鞋
软底,坡跟或平跟,颜色以白色或奶白色为主,干净舒适,与整体装束协调。
禁忌:工作场合禁戴戒指、手镯、手链、脚链、耳环等,工作需要可戴手表。
仪容
护士的眼神要友好、关注,有神采。
把握表情,带给患者热情、轻松、自然的感觉
微笑的力量
微笑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是一种高水准的服务。护理工作中,护士微笑能消除病人陌生感,缩短护患间的距离。
病人焦虑时,微笑能给病人安慰;
病人不安时,微笑能让病人镇静;
病人怀疑时,微笑能使病人信任。
微笑原则:热情真诚、轻松自然、自信、适度。
微笑禁忌:假笑、冷笑、怪笑、嘲笑、媚笑、窃笑、怯笑、勉强、做作、放肆、粗俗。
护士的日常行为礼仪
进病房时要先敲门、做到“四轻”(即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走路轻);
患者向你走来时要起身相迎,患者行动不便时要出手相助;
在为病人测量血压、心率和脉搏需要接触病人人的身体时,要先将手搓热;、在为颊骨人做暴露操作时要用屏风遮挡;
在护理操作时应认真、细致、规范,着力的轻重、范围大小要适当。
在与患者交往中,不要面无表情、皱眉头,也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和漫不经心;
工作时不要穿响底鞋,不要用脚开门等等。
护士通过注意这些举止、形体语言,可使病人消除顾虑、减少紧张情绪。
手势礼仪
手势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主,范围广。
基本要领:
介绍某人或指示方向,右臂向右侧展开;
请坐等手势时手臂伸向前左、右侧,正前方;
引领方向双臂摆幅度一定,动作轻柔庄重。
禁忌:
不卫生的小动作手势;
不稳重的手势(辞去、乱摸等);
不尊敬的手势(手指对病人指指点点,掌心向不勾动某个手指招呼他人等)。
护士的言谈礼仪
古希腊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曾说过,能治病的有两种东西,一是药物、二是语言。
基本要领:
礼貌性:平等、尊重、同情、真切、耐心、热情;
规范性:语言纯正、吐字准确、口语化、通俗化;
情感性:同情体贴、语言和气、亲切;
保护性:患者所倾诉的心思要注意保密,不可传播。护士应遵循的言谈礼仪
多用礼貌语言,(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打扰了等)尊重患者;巧用安扶性的语言,交流注意患者;注意语言的艺术,注意情感交流。
交谈禁忌
个人隐私;命令语气;令人反感的主题;患者敏感的主题;非议旁人的主题。
示范:
病人正在看书,护士为其进行注射:
护士:“对不起”打扰了,注射时间到了,你等一会再看好吗?“(让病人有所准备)
注射完毕,护士说:“谢谢合作”。
又如:
一位病人正向护士站起来。
护士:“您好!需要我帮忙吗?!(主动询问)
病人:“我想看看我的化验结果出来没有。“ 护士:“请您稍等,我来查一下。”
护士:“对不起,结果还没出来,请别着急,等结果出来我去告诉您。”(礼貌解释)
礼貌用语可消除护患之间的误会,大大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以取得更好的合作。
护士的工作礼仪
不同护理场所的礼仪
在办公室
基本原则:尊重、端庄、大度、协作。
保持服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胸怀宽广大度,增强协作精神。其他护士忙时,可以主动帮忙,以解决病人的燃眉之急;
遵守制度,举止礼貌得当。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自学地按照协作单位严格要求自己,不但可以塑造良好的形象,同时恰到好处的举止也会赢得病人的赞赏和尊重。
在病房
基本原则:礼貌,稳重,细致,耐心。
进病房后应面向病人,初次见面要先问候后自我介绍。
出病房也要面向病人,可配合适当的告别用语、点砂或眼神。出病房时有其他护士进入,应先出后入,有“尊者”入应先礼让“尊者”先入。如有其他客人同时出病房,要按照长者、女士、来宾优先的礼仪,为其开门,请客人先走,自己最后走,并随手关门。
在走廊和医院院内
基本原则:规范、礼让、稳重、大方。
护士通过走廊进应右行,避免多人并行,最多两人进行,一般应单排行走。
遇到同事可点头或问好,遇到病人不便要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推着治疗车与病人相遇应微笑礼让病人先行,如果病人让路一定要向其致谢。推车进电梯应该最后进入,面各电梯门站立。
保持安静,走路应不慌不忙,稳重大方,避免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
接待门诊、急诊患者的礼仪技巧
特别是导诊、咨询护士是人们进入医院首先看到的医护人员,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导诊护士要特别注意得体外的外在形象和礼仪规范。基本要领
迎接礼貌、热情:“大爷/大妈/先生/女士,我是门诊的导诊护士,请问我能帮您做什么?……
指示明确、清晰、对方明白身后再返回工作地点;
接待争论患者,护士应迅速反应,沉着果断;
病人多为急躁,门诊、急诊护士应病重、耐心地对待病人,门诊护士要注意控制好门诊候诊区的气氛和秩序。
说话要轻,语言力求简单明确,行之有效。适时地给予患者安慰。迎送住院患者的礼仪技巧
基本要领
当入院患者来,护士应起立迎接,礼貌地点头示意。
简明地自我介绍,介绍相关医护人员给患者。
患者出院进及时仔细清点患者存放的物品。
得知患者痊愈出院应予以真诚的祝贺,并可主动叮嘱相关注意事项。
如:“王大爷,祝贺您康复出院!出院后别忘了按照指导坚持锻炼调养啊!您回去后多注意休息!记得坚持吃药。”
可以询问一下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患者离去时,可热诚地送上一段距离,礼貌道别(“您走好”“请多保重......);
接待孕妇的礼仪技巧
生宝宝对孕产妇和家属来说是很重要的大事,作为护士应该注意增强服务意识,适时地安抚家属.
基本要领
在语言和举止上表现出对孕产妇的关怀和重视,适时的问候一下孕妇的感觉;
可以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安抚、关怀孕产妇(比如来到病室轻扶入座,在产房为其擦汗或适时握住产妇的手;
有机会可以帮助孕产妇及家人参加各种类型有关分娩的讲课,提供育儿常识。
多与孕妇交流也很能给予关怀和得到信任与尊重。
禁忌
对孕产妇要求帮助时,各忙各的事情。对孕妇的提问不予理睬;
轻视未婚或超生母亲,态度生硬,冷淡;
产妇疼痛或有需要时,护士无故迟延加应。对老年患者对礼仪技巧
老年人是特别需要关怀对群体,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待他们对态度,因此要对老年患者表现出略高于他人的尊重。
基本要领
选择合适的称呼,如果不知道可礼貌询问(请问大爷/大伯/老先生怎么称呼您呢?);
多使用敬语,多询问老人的意见和感觉;
要细致耐心,动作轻柔;
可以加以适度的肢体语言,比如有些老人的听力不好或身体不便,可辅助其完成诊疗。
从语言和行动上要尊敬老人,不要将医护人员的意志强加给老年患者。
对年轻患者的礼仪技巧
年轻人生病时容易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易愤怒,沮丧、抑郁。而且年轻病人主动性强,对于年轻病人要注意态度和蔼,口气委婉。基本要领
举止要落落大方,干脆,自然;
语言文明,语气平缓,多用协商口气;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年轻患者;
分清楚身份——护士和患者,不要搀杂个人问题;对待异性患者要掌握分寸,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对患儿的礼仪技巧
儿童的特点是好动,模仿力强,有强烈的好奇心等等,所以在作为而科护士,对待儿童要细致、耐心,讲究方法。
基本要领
跟儿童说话要友好,和蔼可亲,语调婉转;
多表扬,鼓励,少用命令式语言;
儿童不配合时可用一些小玩具等东西转移其注意;
可以多与其交流,增加患儿对自己的信任,制造轻松气气氛,减少患儿对医院的恐惧。
如:
“小朋友,阿姨知道你一定很勇敢,阿姨会轻轻的打针,很快就会好了……”
“真听话,吃了药病好了就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护士职业礼仪及其重要性
来源:如无特别说明,来源及作者均为北京未来之舟 点击次数:
添加时间:2011年02月18日
护士职业礼仪是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全面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规范要求,其具体体现为:①仪表大方:所谓仪表大方,就是护士穿着要整齐、洁净、得体、大方,给病人一种舒服、愉快、亲切和乐于接近的感觉。②举止文明:“举止”就是姿态和风度。“姿”指面貌,“态”指形态;风度是指美好的姿态。举止文明,就是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落落大方。③态度和蔼:就是要求护士做到称呼得体、亲切,给病人以好印象。④一视同仁:护士要尊重每一个病人,绝不以貌取人、以衣取人。⑤良好的非语言技巧:微笑,护士与病人说话,能面带微笑且笑得有神,可给病人美感,显示出友善、和蔼、真诚。眼神,护士与病人交谈时,要正视对方,表明对对方的尊重。倾听,护士在与病人谈话的时候,要全神贯注的听,这是对病人尊重的表示。沉默,当病人受到情绪打击或在哭泣时,护士以沉默的态度表示关心,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触摸,当病人紧张不安时,触摸病人的头或轻按病人的肩部,使病人感觉有人在关心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精深的护理理论与专业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礼仪,以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
护士职业礼仪在整体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迎接病人入院,减轻病人的陌生感:当护士接到病人住院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接病人的准备,护士在接待病人时,应注意的礼仪是:病人被送至病区时,值班护士应起身走上前去迎接病人,表现热情、友好、主动。使病人能感到被接纳,是病人适应陌生环境的第一步。护士应礼貌地介绍自己,向病人介绍病房环境,同时介绍有关住院、探视及陪护制度、同一病房的病人等,使病人很快地适应医院生活环境。护士也应尽快与病人沟通,熟悉病人的情况,成为病人的知心人和朋友。
收集病人资料,做病人的知心人:收集资料是护理程序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了解病人,做病人知心人的首要途径。一般在病人入院后要及时进行一次正式交谈。其礼仪要求是:在与病人进行交谈之前,护士应有礼貌地称呼病人并进行自我介绍,应向病人交待交谈的目的,告知病人可以随时提问和澄清问题。在与病人进行交谈时,护士应注意声音温柔,要使用礼貌用语,多用安慰、理解和鼓励的语言。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护士应适当配合手势与表情,体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和关注。需要结束交谈时,要在病人话题告一段落时,对病人的谈话做小结,劝告其休息,顺利结束交谈。交谈内容应做好记录,为下一次交谈打下良好的基础。护士与病人交谈,不仅是为了了解病情,更多的是了解病人,体察病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对病人的同情、理解和尊重,为以后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提供保证。
制订护理计划,做病人的贴心人:制订护理计划是协助护理对象预防、减轻或消除病变反应及心理障碍的护理措施。制订护理计划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允许病人家属参与意见。与其他的护士和医务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
对病人实施护理前后,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信息:传统的护患关系是“主动-被动型”,缺乏对病人自主权的尊重。现代医疗护理提倡“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要尊重和保护病人“知情同意”的权利。护士在对病人实施护理操作前后,要注意的礼仪是:护理操作前为病人提供充足的信息:包括进行治疗护理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手段;所需要的时间,告知病人会有什么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积极努力地配合护理操作。在护理操作中随时观察病人的表情,询问病人的感受,操作中,要注意语气温柔,避免用命令式的语言。护理操作结束时,应询问病人感受,告诉病人要注意什么,你下次什么时间来看望病人。在整体护理操作过程中对病人提出的疑问应及时做出解答,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
劝慰病人,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劝慰病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门艺术。护士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论理学及医学、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巧妙地化解病人内心的矛
盾与焦虑。
在病人手术当天,护士应送病人离开病房到手术间,鼓励病人,祝他手术顺利。
病人手术结束后,护士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告知病人手术一切顺利,术后效果良好,要体谅术后病人痛苦,用药物或心理暗示法减轻其痛苦。
健康教育,树立护士的科学地位,做病人可以信赖的人:在护理工作中,病人一般都比较关心自己的病情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护士应全面了解病人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实施宣教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法。
护理评价,自身的反思:评价是评审活动的结果,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护理对象的反应与变化。评价虽然是护理程序的最后一步,但实际上,护士在每个护理步骤中都在不断地进行评价。当病人和家属对护士的工作表示满意,并给予赞赏和表扬时,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表示感谢。当听到来自病人、家属或同事的批评时,护士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院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
护士可根据通知协助病人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向病人交代用药方法,再次叮嘱病人出院后保证休息,按时服药定期来复查,并进行饮食指导。送病人上电梯或目送病人离开病房,给病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护患礼仪: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
来源:如无特别说明,来源及作者均为北京未来之舟 点击次数:
添加时间:2010年01月25日
违反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不严格,导致发错药,打错针,输错血等,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违反交接班制度
对危害或特殊病人疏于管理,导致严重的护理过失。如某产科医院,为保暖而将一新生儿放在暖气旁,交接班时由于没有巡视病房进行床前交接班,结果在下次交接班时发现患儿已经烘干死亡。服务态度不好
护士表情冷漠、语言尖刻、态度生硬简单,是刺伤病人心理、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恶劣的服务态度可以使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赖与尊重转变为气愤与反感,尤其在病人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时,病人和家属将早已产生的不信任感迅速转化为对立情绪,造成矛盾升级。护士责任心不强,不能认真巡视病房
对病人的早期病情变化不在意,也不做记录,尤其在夜班,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或死亡,都不能及时发现。护士图省事
未测体温、脉搏和血压,主观拟造,误导治疗,致使发生差错事故。护士当班工作不用心
打私人电话或会客,甚至值班睡觉,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不能按时进行治疗,致使病情及治疗延误,造成严重后果。
护理工作依赖陪护、家属
对病人病情不了解,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抢救时机。(摘自人民军医出版社《现代护士实用礼仪》)
护理查房是护士的工作,配合查房并非病人的义务。
护理查房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任务,但配合护理查房并非病人的义务,所以在护理查房前,必须首先征得病人的同意,讲清查房意义和目的,待病人表示愿意配合以后,方可进行。同时查房前还应将来将介绍给病人,以表示对病人的尊重,并感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病人因各种原因拒绝配合时,护士应表示理解。
在给病人发药时,护士应事先备好温开水,以便病人能及时服药,保证服药到口。护士应微笑着来到病人床前进行核对,“您是×××先生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再说:“您服药的时间到了,我给您备好了温开水,请您慢慢服下。”如果是病人首次服药,应向病人讲解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告诉病人:“您在服药后如有什么不适,请及时呼叫我们。”(摘自人民军医出版社《现代护士实用礼仪》)
医护礼仪之护士要掌握说服的技巧,让说服卓有成效
来源:如无特别说明,来源及作者均为北京未来之舟 点击次数:
添加时间:2010年01月25日
1、说服病人配合,对落实治疗护理措施很重要。
护士在工作中必须要把治疗及护理措施落实到病人身上,需要病人的配合和参与,更需要变成病人自觉的行动。病人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如对疾病相关的治疗护理知识不了解、对疾病的预后无信心等,造成病人不能正确遵照医嘱、护嘱去执行,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需要说服病人,使之能为促进健康、增进健康而改变其观点、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掌握说服病人的技巧,对落实治疗护理措施很重要。
2、多从病人的利益出发,让说服变得轻松易行。
护士应对病人的一般情况、病情、生活习惯和习俗、性格特征、心理状态以及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经济情况等有基本了解。在与病人交流中要耐心、诚恳,保持微笑、举止有礼貌,尽可能从病人的需要入手,如手术后病人家属多,只强调医院规章制度不允许多人陪伴可能收效甚微,而且家属会认为护士没有人情味,那么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讲解术后病人需要安静休养、探视陪床人多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等道理,家属就会愉快主动的配合。
3、介绍真实可行的事例或请治愈病人现身说教。
说服病人过程中要耐心倾听、鼓励病人述说,不要随意中途插话,以便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在了解病人的基础上,把自己正确的观点传达给病人。如有些病人认为得了癌症就没治了,等于宣判死刑,不愿意接受治疗,护士可以向其介绍目前癌症的治疗进展,介绍已治愈、存活时间长的病便、搞癌明星等,尤其是同病种已痊愈的老病人现身说教效果会更好。
4、制定简单、易行、具体的措施,帮助病人建立良好习惯
有些病人偏见多,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已根深蒂固,说服的难度更大。说服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说服病人的同时要介绍给他一些正确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疾病人需要低盐饮食,有些病人认为估计着少放点盐就可以了,护士应介绍钠对机体的影响,多钠的危害及每日需要钠量的计算方法,并且要指导病人用固定的器具称量每次的盐量,便于病人在平时生活中操作。些外在说服过程中护士可以适当用一些比喻、俏皮话、歇后话等方式活跃气氛,使说服工作在护患双方愉快、轻松中进行,但一定要使用恰当,否则会引起病人的不快,起负面作用。(摘自人民军医出版社《现代护士实用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