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浅析
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浅析 文章来自中研智业集团
作者:吴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乔文(副所长)
一、美丽乡村发展模式综述
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典型的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吉模式,主要特点是立足优势,结合存在问题,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大胆探索创建“区镇合一”的新体制,使各类要素资源有形、无形地得到了最高效地配置和整合。二是永嘉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人文资源开发,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资源、人口和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三是高淳模式,主要特点是以生态家园建设为主题、以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为支撑、以国际慢城为品牌,集中连片营造欧陆风情式美丽乡村,形成独特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四是江宁模式,主要特色是积极鼓励交建集团等国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以市场化机制开发乡村生态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打造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形成都市休闲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五是“巴伐利亚试验”的中国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进行土地整理和农村革新,项目的实施对包括人的思想在内的各方面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从实践来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均体现下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的定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挖掘优势,弥补不足,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二是均具有经济支撑,无论采取哪种模式,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是基础也是核心。三是均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美
丽”无从谈起。
二、基于土地性质的发展模式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针对不同的土地性质,美丽乡村建设应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由于禁止开发区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不考虑农村建设。
(一)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模式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但是这种区域一般来说经济实力较强,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国家定位优化开发区要缩减农村空间,重点发展城市地区。
该区域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应重点围绕实现农村的社区化管理。具体建设中应考虑的重点为:
社区建设
充分依托区域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统筹工作,培育一批新社区;以重点镇建设为突破口,组织实施“农民集中安居工程”和“农民转化市民工程”,推进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同时,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可以解决农村新镇区、新社区建设用地,通过引导农民到新镇区、新社区集中居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社区化,实现土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
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集中力量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对社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项目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适度超前的总体规划,突出抓好重点设施建设,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个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因素大小,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批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诸如水、电、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增强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功能为核心,以全面构建和谐社区,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坚持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全市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应涵盖老年学校、就业服务、低保服务、计生服务、党员服务、医疗保健、居家养老、慈善超市、警务室、调处站、图书室、棋牌室、青少年活动室等服务内容,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重点开发区域发展模式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国家对该区域的定位是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区域。
该区域美丽乡村发展模式的重点应依托工业产业和城镇化的发
展展开。具体建设中应考虑的重点为:
乡村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强力推进项目到村工程,进一步强化农村水、电、路、讯、树、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社会发展条件;着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加快“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进度,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作,推进“三化一片林”生态家园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创建工程,积极探索小城镇聚集型、城中村改造型、村企合一型、村村联合型等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大力建设农村社区。
文化传承
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产业发展
大力挖掘周边工业发展优势和工业园区载体对乡村发展的价值,以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居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以
工业发展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
城乡一体化建设
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区域发展思路,构建“六个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发展模式。统筹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构建城乡交通网络,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居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各类社会事业,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精神文明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创业就业服务,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强化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统筹社会事务管理,强化各级管理服务职能,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三)限制开发区域发展模式
限制开发区域就是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该区域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应重点围绕农业和生态建设展开。具体建设中应考虑的重点为:
现代农业发展
加强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推进连片标准粮田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建设节水农业。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加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拓展农业发展功能,应用新理念、高技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旅游业发展
以风景宜人资源丰富的旅游业为特色产业的,可定位为风景旅游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生态旅游。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
项目整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工作,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生态保护观念,要严格控制生产资源消耗大、生态影响大的产业的发展。坚持依法治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开展农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护工程建设,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恢复治理制度。
第二篇:中国美丽乡村发展十大模式
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
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一)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村: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二)生态保护型模式: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村: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三)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典型村: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陶乐镇王家庄村
(四)社会综治型模式: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典型村: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
(五)文化传承型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典型村: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六)渔业开发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典型村: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
(七)草原牧场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典型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
(八)环境整治型模式: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
典型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九)休闲旅游型模式: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典型村: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纳灰村
(十)高效农业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典型村: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
第三篇:安吉美丽乡村模式
“安吉模式”就是:以生态工程大项目启动生态环境大建设;以生态环境大建设带动生态经济大发展;以生态经济大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大跨越。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开发区为引领,天子湖现代工业园、临港开发区为依托的工业布局金三角;形成了以竹业、椅业为统领,生物医药、新型纺织、特色机电、汽摩配件等新兴产业后起之秀的生态工业产业体系。
安吉围绕建成“全覆盖、高标准、深领域”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定位,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大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四项原则,通过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大工程 浙江安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2013-02-04 10:44:36 来源:光明网 编辑:付承堃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地处浙西山区的安吉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从省级贫困县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县、生态县,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地方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形成了“环境宜居一流、乡村美丽一流、百姓富裕一流、文化生态一流”等诸多优势。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实践,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优化县域生态环境。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准确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生态特色基础谋篇布局,因地制宜,扬长补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开辟一条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以安吉县的实践为例,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安吉县确立了大力推进生态县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以县域大景区为共同愿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核心,经过环境资源化、资源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三大步骤,坚持城乡协同并进,初步建立了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产业协调、发展潜力强劲、生态文化活跃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模式,塑造了以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中国美丽乡村”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综合品牌,成功打造了长三角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休闲经济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优选地。
繁荣县域生态文化。首先,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建设氛围,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普及生态文化理念,实现从“山上有生态”向“心中有生态”的提升。其次,要加大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第三,要营造共建共享的氛围,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性,形成全民共建共创生态文明的生动局面;全面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均衡的公共服务、舒适的富裕生活、祥和的人居环境,开创民生发展的新局面。第四,要增强人才保障,吸引、培育各类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寻求突破口。首先,要实现农业经济的“整合、联合、融合”。通过制定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出台鼓励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政策,构建立体化生态农业开发格局。以建设高效化的生态农业为总目标,通过实施产业升级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竞争力提升工程、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和科技兴农工程,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打造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
其次,要实现工业经济的“集中、集约、集聚”。一是推进企业集中,所有企业全部集中进园区;二是推进产业集聚,提升运营效率、节约土地和公共设施成本;三是推进要素集约,珍惜土地资源,推广产业的“亩均产出率”、“建筑容积率”和“开工投产率”等“三率考核法”,引入项目建设强制性标准。第三,要实现循环经济的“低耗、低排、高效”。以政策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注重产业的循环链接与节能减排。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重点抓主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物医药、生态休闲、生命养老等绿色产业。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把生态村建设作为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工程。
首先,要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规划引领、差异发展”的建设思路,实行县乡村三级配套补助的办法,制订相应的配套补助激励政策和奖励补助措施,调动乡镇、村和农户的建设积极性,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其次,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公共设施,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速建立城乡一体的物流配送体系,注重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创新。
第三,确立鲜明的主题,集中力量实现既定目标。例如,安吉县以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抓点成线、延伸扩面、完善提升,覆盖到全县187个行政村;持久开展“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扩大生态精品覆盖面,高标准实施一批城乡生态项目,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公路沿线生态走廊、乡村生态群落。第四,在村庄改造的过程中,要坚持高品位、高起点,做足山、水、树、花的功夫,巧妙结合地方自然条件和文化元素,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在共性中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韵”。开展以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整治、垃圾固废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沟疏浚整治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
近年来,我县致力于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政府推动、百姓参与、上下合力”的良好氛围,效果显著。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和竹产业发展更是全国山区半山区县市典范,倍受社会各界的肯定和中央省市级各类媒体的关注。县宣传部门为提高安吉知名度与美誉度,积极为安吉对外宣传进行吆喝,营造声势。一是主动走出去。宣传部门及时将县内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和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整理,制作宣传资料由部领导亲自前往北京、上海等地与主流媒体进行沟通,争取在全国有影响的媒体上报道安吉建设与发展成果;二是诚心请进来。在与主流媒体沟通的同时,创新形式力邀媒体到安吉采风,实地感受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和竹产业对安吉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和提高农民生活的重要影响,通过记者体验、百姓畅谈等形式生动报道;三是做大做强外宣工作。由常委宣传部长、分管部长亲自带队到北京、上海等地与主流媒体负责人联系协商,力争播精品、上头条、扩影响。目前沟通的均是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等。继2009年9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经典中国辉煌60年》为题头条报道我县良好生态环境与建设成果后,12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再次以《浙江安吉竹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题报道了我县竹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如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安吉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12月28日,央视一套与央视新闻频道在7点至8点时段的《朝闻天下》栏目中分别以《村庄名片》、《记者体验:竹子改变生活》、《农民2009:农民老李的致富三级跳》、《数字增收》为题全面报道安吉县政府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地理优势情形下,政策支持、技术帮扶、产销跟踪,因地制宜推动竹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成功做法与典型经验。通过以记者体验、农民说安吉、数字证实等不同形式报道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与竹产业发展,使安吉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全国权威主流媒体的中央电视台在重点栏目如此高频率报道安吉,在安吉对外宣传历史上罕见的。这也反映了安吉对外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扩大,安吉政府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效果是明显的,更是符合安吉山区半山区自身特点的。浙江省安吉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立县理念,注重领导方式、思想观念、载体平台、制度政策、服务方式的五大创新,充分发扬安吉人兼容并蓄、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竹精神,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抓手,全力把全县187个行政村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据安吉县委副书记王树介绍,为保证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有序,县委县政府把全县作为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每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每个农户当成一个小品来改造。现已把全县所有行政村划分为40个工业特色村、98个高效农业村、20个休闲产业村、11个综合发展村和18个城市化建设村,并出台了《中国美丽乡村实施意见》,明确了实施架构、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奖励政策和长效管理机制,使“中国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使新农村建设从一个宏观的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作实践,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培育了“敢为人先、坚忍不拔、同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安吉精神”。
王树告诉记者,安吉县通过实施环境、产业、素质和服务“四大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使安吉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昔日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的安吉,如今被称为中国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成为长三角地区大城市产业转移、要素外溢的“首选之地”和都市人群摒弃浮躁、回归自然的“休闲乐园”。
据了解,安吉农村产业发展按照“一产调优提效、二产调强提质、三产调大提速”的发展思路和“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互动目标,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使农业变强了,2008年,全县竹产业销售额达108亿元,白茶产值7.8亿元,已建成农业休闲观光园区13个,面积7万亩。2009年上半年,全县休闲农业园区共接待游客307万人次,旅游收入12.25亿元,拉动农民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农家乐”经营户达520户,8800余张床位,全年可接待游客68万人次,解决农民就业3万人,实现收入1亿元。让农民变富了,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3元,高于浙江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000多元。农民富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富庶,还表现在农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把农村变美了,建成了全国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13个;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农民生活垃圾处理网络,垃圾收集率达95%;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建成生态公益林100万亩,空气质量和水质量保持Ⅱ级以上,走进安吉就像到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公园,山美、水美、田园美。城乡也更加和谐了,县城以山为脉,以水为径,形成群山环绕水穿城、青山碧水绿绵延的生态城市形态,广大农村把生态村建设与小康示范村创建等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全县城乡收入差距比达到1.96:1,一些经济活跃乡村的农村户口甚至已经成为让城里人羡慕的身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优势资源,关键是如何把生态资源变成生态效益。安吉基于这种理念,大力挖掘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集中精力打造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耐心寻找跨越式发展之路,利用生态环境优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建设大都市后花园,打造休闲度假天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让安吉人得到了第一桶金,大批城市游客的到来又使安吉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农民由一产“接二连三”(靠一产优势发展二产、再靠生态优势发展三产)正在向“跨二进三”(跨越二产,依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直接进入三产)发展,闯出了一二三产联动、综合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认为,对于“安吉模式”应该全面、系统地来看待和认识,其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理念。比如“安吉模式”把各地的领导干部忽视的生态资源转化成了资本,大力发展农业三产化,让农民分享到了第三产业的资本收益,使农民靠三产增收,而不是靠一产增收,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这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再添一计。再比如,安吉一个县的产值仅相当于苏南的一个村,一个县的财政仅相当于苏南的一个乡,但是安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建设水平却达到了日韩的水平,而且不是一个两个点,可以随处下车,随处去看。这也为新农村建设怎么搞、怎么以极低的成本让千家万户实现生态农业环保农村、是不是只能在高度发达地区才搞得成、是不是财政拿足够的钱才搞得成提供了活生生的范例。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甘士明在发言时说,美、新、富、荣四大要素构建了美丽乡村,支撑了“安吉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安吉特点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路子,也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做了最好探索。特别是把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农民创业和农民增收这个根本着眼点,依靠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产业,拓展农业的发展功能,使把整个农业产业附加值得到了最大提升,创新了农业产业创新模式,很有推广价值;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资源进行充分地整合,吸收相关的社会资本和农民资本来进行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用以奖代补的这一点点资金撬动了比较大的社会资源来共同建设新农村,也值得借鉴。与会专家认为,“安吉模式”演示了新时期中国农业、农村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运作轨迹,体现了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的创新思路,实践了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区推进生态立县和生态强县的发展方式,揭示了特定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规律,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从“安吉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看,有四条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坚持以农为本发展战略,跨二进三,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安吉围绕竹子、白茶、蚕桑这三个农业主导产业做足文章,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真正做到了农业“接二连三”,同时大力打造县域经济整体品牌优势,形成了“中国竹乡”、“中国首个生态县”和“中国美丽乡村”三张亮丽的“名片”,进而使农业在“接二连三”的同时实现“跨二进三”,变农业资源为农业资本,在要素重新定价、重新分配中占据主动,实现了“三农”跨越式发展。
二是坚持生态先行发展战略,强调自然和谐与生态文明,推动“三农”可持续发展。安吉善于挖掘和保护生态、善于经营生态,通过优良的生态和优质的服务,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效益,把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产生了绿色GDP,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是坚持文化立县发展战略,内促外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三农”科学发展。安吉凭借底蕴深厚的文化,立足于文化消费的民族性、生态性和专业性,作好农村文化消费这篇大文章。通过不断挖掘与传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农村文化,涌现出了书画村、畲族文化村、生态屋、山民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形成了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吸引城市游客的一大卖点。
四是坚持精神传承发展战略,突出理念思路转变,实现“三农”和谐发展。安吉把“奋战五年·再造安吉”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柱,传承先贤遗风,弘扬安吉精神,上下同心,一年连着一年抓,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事跟着一事抓,锲而不舍,不断在推进中完善,在落实中提升;通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了全县覆盖、全民参与,共同打造美丽乡村、共同建设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安吉模式”对推进全国新农村建设有三大启示:
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采取一二三产业统筹发展的模式,统一规划,一起推进,统筹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并非只有依靠工业化和城市化。“安吉模式”通过开发内源改变了农业弱质本性,使农民可以不离开自己的故土,也能做到安居乐业,生活在清新的自然风光中,享受着城市的现代文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三农”解决方案。
二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但必须有统一的发展思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区位条件、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应该准确定位,科学决策,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农业资源可以转化为农业资本,山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作为重要的资源同样可以转化为资本。只有着力拓展生态、文化的功能,向休闲、观光、旅游、环保等方面转移,才能实现农村的良性循环,才能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安吉的实践告诉我们,山区县的资源在山水,潜力在山水,山区县的发展完全可以摒弃常规模式,走出一条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带动经济发展的全新道路。
三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包含环境建设、节能减排、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等丰富内容。老百姓的幸福感并不一定与GDP的增长成正比,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后,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直接因素,他们需要绿色GDP、务实GDP;农民收入与财政收入的增长并无必然关联,富民与强县并非完全是同一个概念,安吉2008年的财政收入不足15亿元,但安吉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343元表明,强县并不等于富民,只有富民基础上的强县才最值得推崇。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守聪告诉记者,举办此次研讨会就是集中有关部门、地方和专家学者的智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进行梳理和研究,探讨在农村推广“安吉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树立一个鲜活而又生动的典型。
王守聪透露,今年10月底,农业部还将联合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安吉举办“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届时将召开“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成立大会”和举办“2009首届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暨中国美丽乡村节”,进一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山区、半山区的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的“西长”模式及其启示
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中国是农业大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
同时,创建“美丽乡村”也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为加速推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幸福岳阳,岳阳市委发布了《岳阳市2014—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近年来,汨罗市白水镇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着力建设“秀美乡镇”,努力打造“美丽乡村”,镇域经济快速发展,镇村面貌显著改善,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处处充盈着秀美、宜居、殷实的新农村景象。2013年年底,该镇实现财政收入4000余万元,农民纯收入突破14000元。2013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生态文明村”,被岳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4年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带来一些启示和参考。准备要讲的课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西长模式”及其启示》。
白水镇西长村总面积4.28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共有407户,1662人,其中水田912亩,山林3212亩,旱土688亩。本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老人常说:“有女莫嫁西长冲,十户人家九户穷”。进村一条狭窄的泥巴路,村里人均不到5分水田。该村率先富裕起来的村民彭双全投资将500亩荒山平整一新,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建成高标准的苗木基地,并投资建起3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无公害蔬菜基地等,使昔日的穷山沟旧貌换新颜,成为汨罗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今年以来,西长村以创建湖南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显著改观,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预计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6600元,村集体收入达12万元。
一、颇具特色的“西长”模式
西长村的做法是:首先做好整体规划,将全土地规划为人文居住区、花卉名贵树木观赏区、农业产业区、经济林区等功能区,分别搞好硬化道路、美化河道、增设路灯、改造庭院、整理山塘等工作;其次积极助推土地流转,成立湖南西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设产“西长宝全花卉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农林果蔬产业合作社,发展农林经济,着力构建一个以名贵苗木培育,无公害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油茶种植等为主营产品的生态农业村;再就是建设生态农业园,开发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扩大产业链引导村民走上富裕、幸福之路。
(一)流转土地,打造生态产业
为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规范化,2011年以西长村寓外乡友彭双全同志为主出资,村民共同参与,自愿入股,成立“西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将农民手中的残次林地、低产田流转到公司,公司将田地整理后,分别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现组建合作社4家,分别是湖南西长福全瓜果专业合作社、湖南西长宝全花卉专业合作社、湖南西长康全蔬菜专业合作社、湖南西长双全油茶树专业合作社。集中水田400亩,宜林山地1600亩,低产水田经整理后,主要用于种植有机蔬菜,开挖垂钓鱼塘,修建钢化玻璃大棚种植各类养生野菜。残次林地经过梯状整理后作如下开发:一是建600亩高产油茶基地;二是建600亩名贵苗木基地,现种植名贵苗木6万多株,品种有红豆杉、竹柏、罗汉松、日本樱花、美国红枫、桂花、紫薇、红叶石楠、玉兰等;三是种植西瓜、紫薯等各类旱地特色作物。
(二)完善机制,创新发展
采用村、企合一的创新模式,让村办企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村行政和村企业的管理机构合署办公,对全村4.28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使用。成立“湖南西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村民自愿入股、自主选择加入公司旗下的瓜果、花卉、蔬菜、油茶等专业合作社,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村级企业集团。充分挖掘和整合西长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村企采取参股分红、入社经营、多劳多得、相互促进运作模式,达到全面融洽、和谐发展、共同致富。西长村的目标是到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乡村环境是生态公园,村民家家有楼房、花园、小车,户户有产业,让城里人更羡慕乡里人。
(三)是以点带面,激发创建活力。创建“秀美乡镇”,不是一蹴而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而要以点一带面,循序推进。汨罗市白水镇采取“寓外乡友回乡投资为主导、镇村地方群众共同参与”相结合的模式,先选定西长村和闵家巷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党委政府指导做好村庄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以本镇寓外老板作为投资主体,分别投资40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把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开发、乡村旅游休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既独具特色、又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然后以此牵引其他村庄效仿,激发全镇创建“秀美乡镇”的动力与活力。
(四)创新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要创建“秀美乡镇”,不仅要有资金的保障,更要有先进的管理机制作保障。汨罗市白水镇创新管理模式,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并形成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实效。创新社会管理模式。镇、村成立由市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地方知名人士组成的集镇自治委员会,由离任老干部、老党员等五老成员组成环境整治巡查队,成立城管劳动服务公司,逐步探索城镇管理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健全集镇管理常态化机制。坚持集思广益,先后制定出台了《白水镇镇村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白水镇集镇保洁制度》、《白水镇城管考核细则》、《白水镇集镇管理公约》等相关制度,对环卫清扫保洁、公用设施管护、集镇秩序管理等都作出具体规定,并将环境整治纳入对部门、村(居)的年终考评。镇财政每年还拿出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奖惩兑现进行激励。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管理。重大节假日,组织镇(村)干部和学校老师上街进行大扫除,并通过张贴、悬挂永久性标语、标牌,建立信息发送平台,发放公开信、倡议书等形式,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引导群众自动自觉参与集镇综合治理中来,改变了过去一切靠政府的单干局面,形成了管理严谨、秩序规范、环境幽美的良好态势,也为创建“秀美乡镇”形成了一套长效机制。
二、“西长”模式的启示
(一)要立足规划引领,示范带动。要帮助西长村更快发展,就要先解决好管理和规划问题。一开年,白水镇政府来到该村成立了白水镇西长村建设指挥部,加派3个联村干部驻扎在村上,随时为村上解决问题。注重规划引领,提升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按照《白水镇西长村新农村建设暨西长生态农业科技园项目2013—2020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农村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加强分类指导,体现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地方特色。加强示范村创建,通过示范村的示范带动,注重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心村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有机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村带动模式。
(二)要立足产业发展,促进增收。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以彭家屋场为核心的西长村生态农、林业发展起来后,除其有直接可观的经济收益外,更具观赏、科研价值。以此为基础,着力打造农家生态旅游项目,着重吸引城市人口来西长村观赏名木花卉、休闲垂钓、体验农家生活。新建的30亩休闲垂钓中心,已成规模,农家旅馆已有2户落成,正在筹建的还有12家;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两栋占地12亩、建筑面积共400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和生态农业研发中心;另外与高校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即培育学生又可促进西长特色农业生态园持续发展。
(三)要立足多措并举,形成合力。一是强化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协调、指导、督促、推进全市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二是资源整合。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的工作目标,首先向重点村、重点乡镇、示范带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三是社会参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导各类民间资本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如2010年离家30年的彭双全,回到了西长村,成立了湖南西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从2011年开始,累计筹资36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善。其中,完成道路硬化8000米,白改黑3000米,石砌挡土墙5000米,改造河道、渠道12000米,增设路灯160盏,兴建大型村民健身文化广场两个共5000平方米,绿化屋场、庭院6000余平方米。去年以来,投资500万元,将西华路拓宽至6米,水泥硬化并进行油砂铺装。完成彭家园、白家塅、茶盘岭、东冲彭、熊家组2公里道路加宽硬化及白改黑工程;完成东冲曾新建道路路基1.3公里和大塘李等组2公里路基加宽建设。结合秋冬水利建设,完成清淤山塘5口,改造山塘10口,疏浚渠道1200米。他还从多方联系乡友回乡投资。
(四)要助推乡风文明,强化管理
为方便群众,丰富群众的文体生活,村委多方筹资80万元完成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现在的村部,图书室、电教室、棋牌室一应俱全,成为了村民闲暇时间娱乐的好去处。村委会建立了完善村务管理监督机制,做到小事有依据、大事透明,完全在阳光下进行管理和决策。全年共开展养殖大户培训、广场舞比赛、“平安家庭”评比等各类活动10余次。同时,西长村成立了治安管理队伍,负责村治安管理及群众关系的协调。近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以及非正常上访事件,群众问卷满意率达95%,全年民调在汨罗市402个村(居)中名列第15位。
三、美丽乡村建设要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而言之,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方而而的内容,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平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应按照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规划引导、突出地域特色,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多元投入、整合资源,以县为主、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的原则要求,妥善处理好几个方而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村庄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农民是美丽乡村的主人。建设美丽乡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村里的事要由农民说了算,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编规划、给资金、建机制、搞服务,不能包办代替,不能千篇一律,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加重农民负担。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专家论证、村民民主议事、上下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给外人看的,而是要让农民群众得实惠,给农民造福。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不能仅仅成为城里人到乡村旅游休闲的快乐“骚站”,而是建成广大农民群众赖以生存发展、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社,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从而保障政府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而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更不能沦为显现政绩的形象工程。通过一定的群众参与机制,切实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不能靠政府用重金打造“盆景”,不能靠财政资金大包大揽,否则不可持续,也无法复制推广。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解决投入需求与可能的矛盾。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譬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交由企业或市场去运作,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村庄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运行,也须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社会组织,探索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社会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三)处理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能建成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要建,更多村庄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也函需改善。要结合农村建设的规律,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基数部分用于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而将增量重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两者并行不悖。要以普惠保基本,以特惠保重点,妥善解决好重点投入与普遍受益、而子与里子、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给予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也主要用于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制度创新的激励,而不是用于一般性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要运用好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的投入。
(四)处理好统一标准和尊重差异的关系。我国地域广大,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差异,保持特色。在此基础上,对规划编制、资金项目规范管理、建设标准等应有一些一般性的统一要求,源头上规范,嵌入式管理,防比各行其是,五花八门。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无规划不建设的理念,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标准体系,逐步将标准化工作嵌入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
美丽乡村建设除了做好标准化、均等化的基本性公共服务以外,还要在乡村特色上做文章,切实把一些具有特色的古村落保护好,把乡村非遗项目传承好,把优秀的乡村文化发扬广大,而不是简单地用同质化的建设标准裁剪、改造乡村。
(五)处理好牵头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越多部门参与对工作开展越有利,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为才有位。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时,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形成建设合力,把各种分散在各个部门中的惠农资金统一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平台上,使之发挥最优效益。
(六)处理好美丽乡村“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美丽乡村既包括村容村貌整洁之美、基础设施完备之美、公共服务便利之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之美,也包括管理创新之美。在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的同时,要努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和农村产权交易流转机制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步推进相关改革,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与潜力,营造与美丽乡村相适应的软环境,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家园。
正如习近平指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要系得住乡愁。同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那么,当我们在享有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长效的管理好,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践行的。
第五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 放大“后岸模式”效应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 放大“后岸模式”效应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天台县作为“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典型山区县,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优势突出,具备建设美丽乡村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打造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加大精品培育力度
打造精品村。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美村富民”的要求,努力打造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在提升整治村各项基础设施标准或示范村的基础上,做足特色文章,充分依托生态、建筑、产业、人文等禀赋,发掘特色、保护特色、打造特色,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集中人力、财力、精力重点培育下王、赤义等7个精品村,成为可推广的样板村。
建设精品线路和区块。以精品村为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结合“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和“双清”行动,对沿线进行绿化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标牌标识建设、节点小品设计、立面改造,点、线、面联动打造始丰溯源、寒山神隐、寻佛问道等三条美丽乡村精品线。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适度利用”的原则,尽快编制重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开展保护修建,使历史文化村落成为天台美丽乡村的亮点。当前要抓好一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张思忖)和前杨村、皇都村、新联村等三个一般村的建设,确保一年成形、二年成品、三年成景。
争创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从2014年开始我省千万工程的重点工作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天台提出要争创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示范县,力争用三年时间把农村污水治理好。坚持“高起点、接地气、贯到底”的工作要求,在科学评估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确定建设时序。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分别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环境功能区划和农村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学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区位条件允许的村,应纳管进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不能进城镇污水厂的,要根据村庄不同的地理区位等基础条件,合理确定排放标准。加强对农户户厕的改造和雨污分离的截污管网建设,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做到达标排放。
坚持综合施策,全面治理。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村庄整治、清洁家园、农房改造等工作有机结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和谐生态村建设,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美丽宜居村镇建设和农村危旧住房改造,推行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本土化和居住条件人性化,促进农村风貌、乡土建筑与自然山水相协调。
放大“后岸模式”品牌效应,加大协调发展力度
总结推广“后岸模式”。把生态富民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把产业富民和美村富民结合起来,使农村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生活幸福家园、市民旅游休闲乐园。以后岸村美丽乡村建设为样板,放大品牌效应,转化创建成果。精心呵护山水生态,把独特的天台山地域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农村建设,把一个个美丽乡村当作一个个景点来建设,把“后岸模式”上升为“天台模式”。
加快美丽乡村景区化建设。围绕“景区+美丽乡村+农家乐”的线路模块,坚持“用景观的理念经营农业,用旅游的理念建设农村”,促进乡村与景区资源、与旅游项目开发、与农业产业、与农家乐深度融合。拓展农业功能,接二连
三、跨二进三,把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嫁接”起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把城市人吸引到山上“赶节”,实现卖商品和“卖风景”的统一,带动农业观光和采摘游,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增收。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客流和商机,发展景区经营、物业经营和配套服务等产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鼓励盘活集体闲置土地和资产,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引导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物业经济,增强村级造血功能。
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保障服务力度
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整体深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制定出台涉农资金整合办法,加大各级政府性配套资金筹措和财政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引导村庄整治、清洁家园、下山移民、村庄绿化、农村路网建设、农业产业提升、农家乐发展、农房改造等各类项目和资金优先安排于美丽乡村建设。
创新金融贷款机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信贷投入。在县财政、人大预算保障的基础上采用信用贷款方式进行,由银行与各乡镇(街道)政府、县财政、县农办联合签订业务合作协议,根据工程项目进度情况,通过项目化运作下拨,解决村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尊重农民群众意志,引导他们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项目的确定、工程的承包等美丽乡村建设事项,均须召开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以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的程序集体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许英雷)
(作者系天台县农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