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援疆医生余文丽先进事迹
援疆医生余文丽先进事迹
35岁的余文丽是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今年3月5日,作为河北省第六批援疆干部来到若羌县人民医院工作。4月1日,余文丽的丈夫陈志强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住进邢台市第三医院。
经过3天长途跋涉,4月4日凌晨1时,余文丽赶到邢台市第三人民医院,当她带着愧疚和遗憾签下同意手术通知单时,已经错过了立体定位脑部手术最佳抢救期。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14天后,丈夫苏醒了,32天后,手脚能动一动,可以说些简单的语言。余文丽和陈志强的父母都已年过八旬,体弱多病,怕老人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余文丽没敢告诉双方父母,也没有告诉远在东北大学读书的儿子。余文丽独自一人默默地承担着一切。
在她精心照顾下,陈志强有了一定的恢复,看到丈夫能基本自理时,她对爱人说:“我还要去援疆,尽一个援疆医生的本分,不能半途而废、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信任,你怎么看?”她没想到,丈夫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她把丈夫托付给大姑姐照顾,5月15日,余文丽又踏上援疆的征程。10月下旬,由于大姑姐也年过半百,照顾患病的弟弟力不从心。
余文丽返回邢台,征得丈夫同意后,10月22日毅然带着半瘫痪的陈志强回到新疆若羌,继续援疆工作。她一边悉心照顾丈夫,一边兢兢业业地工作。她按时上下班,工作一天也没落下。
若羌县委主要领导得知余文丽的事迹后,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他们的困难,在询问他们有什么具体困难需要组织解决。余文丽说:“我的想法就是圆满完成援疆任务,给组织一个交代,给若羌人民一个交代。”
作为河北省第六批援疆医生到新疆若羌县人民医院工作。面对环境的不适应和工作上的困难,她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始终牢记一名援疆医生的光荣使命,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若羌人民筑起一道健康的屏障。在爱人得病瘫痪后,她携手患病爱人不辞劳苦再次来到若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援疆干部的高尚情操,用对若羌人民的真情大爱展现了新时代援疆干部的风采。她的感人事迹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大家亲切的称赞她为“最美丽的援疆女医生”。
第二篇:学习援疆干部余文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援疆干部余文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余文丽是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兢兢业业工作二十余年。2010年年底,她积极响应医院号召,主动请缨支援新疆工作;克服重重困难适应若羌工作环境,为了更好地照顾爱人,她带着爱人不辞劳顿回到若羌,继续援疆工作。她是一位美丽、坚强、充满善责任心的白衣天使, 用实际行动来体现了她自身的一种纯朴、一种厚道、一种仁爱。她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为边疆人民和民族团结,献出一颗火热的心,她的事迹不仅让我们感动,还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余文丽被新疆人民誉为“最美女医生”。她的事迹感人至深,集中体现了邢台援疆干部的作风和形象。她的事迹感动的不仅仅在于携夫援疆的一时举动,还在于其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余文丽是援疆工作中涌现的典型,其所以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关键在于把追求、责任、感情融汇一体,把小情大爱统一于祖国振兴、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时代主题中,把传统美德与英雄壮举完美结合起来,奏响了一曲与时代同行的乐章一滴水也可以折映太阳的光辉,余文丽就是这样的一滴水,展示着时代的亮色。事实证明,出现余文丽这样的模范典型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民族情感维系、国家政策引导、人民生活期盼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晶。所以我们都应以余文丽同志为榜样,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情系人民、恪尽职守,知难而上、无私奉献,立足本职岗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余文丽的事迹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在广大援疆干部人才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她没有豪言壮语,却始终坚持把援疆工作放在第一位,不畏艰难、恪尽职守、踏实工作、无私奉献,与各族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受到了各族人民群众的赞誉和爱戴。余文丽把对国家之爱、事业之爱、家庭之爱凝聚为援疆大爱。她的事迹使我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深受教育、深受感动。此次我们要以学习余文丽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掀起一股你追我赶、奋发进取、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的热潮,学习她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学习她情系边疆、克服困难、顾全大局、建设边疆的人生追求;学习她热爱事业、热爱家庭、满腔热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陈
军
第三篇:余文丽先进事迹: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
正预备赴疆采访,天上掉下个好消息。
余文丽回到邢台过年。
正月初九下午,记者闻讯赶到河北省邢台市余文丽老家。
余文丽,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产科医生,最美援疆女医生。
没见面,先听到一个与她有关的小插曲。一份返疆申请书
当地党组织考虑余文丽援疆工作已近一年,为了让她更好地照料得病的丈夫陈志强,建议余文丽春节后不再继续承当援疆任务,由组织改派他人代为完成。余文丽一听急了,一定要善始善终完成任务,请求组织给予支持。面对她的执著和真诚,组织上只好让步。
离开邢台市委机关,记者来到余文丽的家。这是一个略显拥堵的两居室。45岁的余文丽正在为丈夫推拿。说起援疆的事儿,两口子有点儿着急。余文丽拿出写好的返疆申请书,请记者向领导们说情。得知行将如愿以偿时,夫妻俩异常兴奋,回心似箭。手持余文丽按有红手印的返疆申请书,记者感遭到的是两颗情系边疆滚烫的心。
这份还没有递呈的申请书摘录以下
尊敬的领导:
新疆若羌县的医疗技术气力比较薄弱,急需专业技术职员,作为在那里工作近一年的医务职员,更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紧急感。我还没有美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愿意继续投进援疆工作。
援疆经历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我感遭到了祖国大地上的另外一种风情,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切使我受益毕生,我酷爱这片热土。
为祖国效力,为边疆服务,我感到无尚光荣。我真诚地希看组织再给我机会,为若羌县医疗水平的进步付出更多的努力!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 余文丽
2012年1月24日余大夫,亚克西
在余文丽家,她微笑着默默地为丈夫推拿,不大的房间里溢满了幸福和温馨。不经意间,记者蓦然发现,这位漂亮的女大夫,双手却严重老化,枯柴般的手与她的年龄极不相当。
就是这样一双手,在新疆若羌县医院一年内累计为400多名产妇提供了服务,直接或间接迎接了近百名婴儿出世;就是这样一双手,传递着内地人民最炽热的爱,被若羌各族群众视为最美丽的双手。
余医生很热情。
余大夫,亚克西(维语很好)!
若羌当地患者提起余文丽,总会这样说。
2011年12月13日清晨,27岁的维吾尔族妇女托胡提汗出现产前征象,母亲艾结汗和mm热孜亚急忙带她来到县人民医院。孩子出生了,胎盘却有残留。余文丽为她实施的刮宫术马上展开。
余医生给了我们亲人一样的爱。手术很成功,看到母婴平安,艾结汗的眼角湿润了。
这天上午,医院共有两名婴儿出生。余文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病房看一看。
婴儿的皮肤很柔嫩,用棉被包裹最好,尽可能别用毛巾被或腈纶被。查房时,余文丽耐心指导产妇做好婴儿护理。
第四篇:援疆医生先进事迹介绍
千里援疆 情撒喀什 ——我院援疆医生周崇治和刘海涛先进事迹介绍 2015年7月30日,周崇治和刘海涛同志作为上海市第八批第二轮援疆医疗队的成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跨越祖国东西,行程五千多公里,来到了祖国西北部边陲——喀什。援疆工作近一年来,他们正是以这样的精神在援疆医生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用爱传递着真情。为喀什地区的各族群众带去健康和快乐。支援喀什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是他们真诚而执着的选择,他们以一位普通援疆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坚定政治信念,永葆党员先进本色。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周崇治和刘海涛两位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坚定政治信念,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努力拼搏,综合素质过硬。当得知援疆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中期轮换选派工作的通知时,两位同志立即在第一时间积极报名,主动请缨要求援疆支医。通过组织上层层遴选,两位同志以出色的表现通过了考察,肩负着医院的期望和叮咛,惜别朝夕相处的家人和同事,毅然踏上了援疆的征程。他们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忘我工作,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湛技术能力,践行上海先进理念。周崇治和刘海涛两位同志都是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医、教、研、管理各方面均有很深造诣,踏上喀什二院的土地上后,他们就充分发挥技术特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倾情付出。担任院长助理的周崇治主要工作是协助院领导主抓科研、教学、宣传和援疆工作。他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上海后方各大医院与喀什二院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并牵头完成一次次的领导视察、同行交流及后方来访接待任务,同时撰写各种会议、活动的汇报材料。创三成功后,喀什二院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学科建设、提升内涵水平,周崇治来自于科教系统,有着丰富的科研功底和申报经验。为了让医院的科研、教学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他对全院重点学科进行调研,协助、制定学科今年发展的方向,引入核心病种的概念,指导学科医教研工作、人才培养围绕核心病种开展,将上海的先进理念引入了喀什二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刘海涛教授则重点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科内涵,聚焦泌尿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借医院打造“南疆肿瘤中心”的契机,泌尿外科在他的倡议下成立泌尿肿瘤专业组,在他的带领下引入上海泌尿外科前沿技术,连续开展了马蹄肾峡部离断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及前列腺癌根治术等一系列疑难重大手术,带动了科室在泌尿外科肿瘤尤其是微创手术方面的发展,填补了多项喀什乃至南疆的技术空白。在他的指导下,泌尿亚专科不断完善,使优势专业更强,弱势专业变强,努力打造“以泌尿系结石治疗为重点,集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增生、女性泌尿、小儿泌尿、男性科诊治于一体”的疆内一流泌尿外科学科。两位同志虽然有分工,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但也有无缝对接的时候,周崇治同志和刘海涛医生都是多学科协作(MDT)诊疗专家组成员,每当遇到疑难危重病人的时候,两位战友就会并肩作战,联合开展救治。就在近日,协同重症医学科还成功抢救了一例尿源性感染导致休克的高龄患者,同普外科、新生儿科对出生仅4天的患有先天性脐尿管瘘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成功。这些引自上海的先进理念和创造性的工作获得了各族患者的一致好评,也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上海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五篇:援疆干部先进事迹
放飞绿色梦想
——援疆干部先进事迹
凭着对党的忠诚,对绿色的眷恋,2008年*月*日,他踏上了援疆的征程。由于组织的信任和工作的需要,他成为中央国家机关第六批援疆干部的一员,从古城西安来到深处内陆的西北边陲----**工作。
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在西北院工作期间,曾多次来到**,对**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当第一刻踏上**的土地时,他就暗下决心,立志要安心边疆、安心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援疆干部的夙愿,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温柔贤惠,女儿天真活泼,从此刻起,****就是他的第二个家了,他将要在此度过三个春秋冬夏。
打那以后,他在工作、生活中,很快就结识了**局的干部、职工和多方人士;他被组织上分配分管**工作,当时,**工作正陷入低谷,经费紧缺、人力不足严重牵绊着各项工作的开展,他深知自己肩头的责任。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可以在援疆工作的三年中没有英雄壮举,但我决不能碌碌无为”。近三年来,他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着自己的诺言。面对等困难,他用顽强意志、奉献精神努力工作,多方筹集资金、争取项目,不断创新,实现了**工作从无到有,从手工计算到软件汇总与分析,从纸质文字汇报到数字化网络传输的巨大突破,在机构与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在他做好上述工作中将会遇到多少困难我们无从知晓,他兢兢业业、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为人亲和、忠厚正派的做人品格却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在他主管**工作期间,荣获2009、2010**考核二等奖、三等奖;同时,荣获工作先进集体,他个人也荣获全国**工作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他并没有停步,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生活中,他克服重重困难,生活条件简陋,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但从没有任何怨言。2010年的秋天,正在验收全地区退耕还林的他,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当他赶回西安家中不久,父亲就离他而去,作为儿子因工作的需要未能多陪伴在父亲的身边,已成为他终身的遗憾。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他没有为自己所分管工作取得的骄人成绩而自喜,而将其归功于集体领导和班子、同志的信任和支持。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时常有一种久久挥之不去、对亲人的负罪感。因为,作为儿子,他未能在父亲临终前守护而深感对父亲不孝;作为丈夫,他没能尽到丈夫的责任而深感内疚;作为父亲,没能多关心孩子而深感自责。然而,回顾三年的援疆工作,他自感欣慰的是为第二故乡的各族群众奉献了一片真情,为第二故乡发展挥洒了辛勤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