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与赢利冲突的探究

时间:2019-05-13 15:4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与赢利冲突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与赢利冲突的探究》。

第一篇: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与赢利冲突的探究

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与赢利冲突的探究

.[摘 要]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与竞争性业务分离的邮政规制改革,即竞争性业务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改善经营绩效,普遍服务义务则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普遍服务基金、政策补贴等补偿机制提供资金.[关键词]邮政;普遍服务义务;补偿机制 1998年邮电分离以来,中国邮政改革一直处于探索和争论中。国家停止补贴后的2003年,国家邮政局在报告中称,中国邮政每年承担普遍服务亏损额高达41·7亿元。2007年1月,中国邮政正式实行政企分离。行使企业职能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普遍服务业务、竞争性业务(包括快递和物流业务)和邮政储蓄业务。2007年,邮政业务收入达到930亿元,增长了16%。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政企分开只是邮政改革迈出的一小步,邮政改革成功与否在短期内还难以进行评价。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医疗、教育等公共产业所推行的改革,都经历过一个严重依赖市场化的阶段。但就结果来看,情况均不乐观。邮政集团的公司化改革是否会导致普遍服务的质量下滑,目前尚难定论.1 普遍服务义务与邮政企业经营的目标冲突

1·1 邮政普遍服务义务

《万国邮政公约》明确规定了“邮政普遍服务”的定义,即以合理的价格对领土每一角落提供经常、优质的基本邮政服务。尽管各国对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的范围界定并不相同,但公益性的特点却是其本质要求.1·2 中国的邮政普遍服务 中国邮政承担普遍服务的范围、种类、责任、困难之大之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还肩负着维护政权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的职责。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发达地区多,农村人口比例高,使得中国邮政有1/3职工、2/3邮路、3/4网点都是直接为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服务的(周鹏,2008).在我国中西部的偏远农村和山区,邮政是政府为保障当地公民基本通信权利而提供的主要服务平台,在有些地方甚至是当地居民与外界交流的唯一渠道。这就要求邮政必须承担高额成本,不讲获利,并承受由此造成的巨额亏损。此外,由于我国地理、交通环境的复杂性,很多边远乡村地广人稀,邮件量少,没有公路,只能用马班和步班邮路传递邮件,运营成本很高。而目前,全国采用的是统一低廉的资费.1·3 普遍服务义务与邮政集团经营目标的冲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邮电合一的体制,邮政普遍服务的亏损主要通过电信收入内部交叉补偿。因此,当时邮政普遍服务巨额亏损问题不突出,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另外,邮电合一时期,邮电系统内部长期存在重电轻邮趋势,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这些因素使得独立运营后的中国邮政发展举步维艰.而竞争性业务属商业性业务,必须与其他民营和外资企业公平竞争。而当前的邮政集团,既经营普遍服务业务又经营竞争性业务,这相当于作为企业的中国邮政集团同时拥有两个完全相悖的经营目标,这极易导致产业定位不清,同时影响公益性与竞争性业务的发展,也可能排斥其他相关市场竞争主体.2 邮政专营权的局限

2·1 邮政专营权的内涵及弊端

邮政专营是国家赋予邮政部门对部分邮政业务实行专营的一种制度,主要指信件业务专营。专营范围之内的业务只能由指定的邮政企业经营,专营范围由国家法律规定。事实上,国家通过立法赋予邮政企业专营权的目的,在于通过邮政企业独家经营一定业务,通过赢利地区对亏损地区的交叉补贴,从经济上支持邮政提供普遍服务.针对我国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的巨额亏损,邮政部门强调邮政产业的三大特点———规模经济、普遍服务和法律责任,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只有邮政专营。但是不难发现邮政专营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较多弊端:第一,造成邮政系统经营效率的低下。邮政专营这样一种暗补模式使人们无法判断亏损到底是由于普遍服务还是因为经营不善,长此以往,会造成行业本身的无效率.第二,为邮政部门不适当地扩大其专营业务范围、强化对其他竞争性业务的垄断性经营提供了条件。由于邮政专营范围界定的模糊性和邮政部门两种业务的混合经营,很容易导致邮政部门从部门利益出发,扩张行政垄断能力,不适当地扩大业务垄断范围。这必然会强化邮政行业垄断经营体制,不利于邮政企业效率的提高;也损害了竞争者的权益,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不利于扩大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第三,对我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产生限制。近年来国内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很快,全国快递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0万人,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邮政部门的规定来看,目前非邮政快递企业60%的国内快递业务都是违规的。而新邮政法曾几易其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营快递对邮政专营的不满.2·2 处理邮政专营权的经验及思路

从各国经验来看,在处理邮政专营权问题上,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取消邮政专营权,如瑞典、俄罗斯、荷兰等。②将专营改为许可,实际上是取消了专营制度,如英国、日本.大多数国家目前仍然保留邮政专营,但邮政市场也日趋开放。这些保留邮政专营制度的国家,大概使用了四种基本的标准来确定专营业务的范围:一是重量限制,一定重量以下的信件由邮政专营;二是资费限制,一定资费以内的信件由邮政专营;三是内件限制,规定某些性质的邮政业务为邮政专营;四是投递限制,邮箱等设施为邮政专用。多数国家采取四种基本标准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的方式.从国际上的总体经验来看,虽然各国具体状况不同,但其变革的主要趋势是一致的,即逐步开放市场,鼓励竞争,缩小邮政专营范围乃至取消邮政专营。因为专营是一种行政性垄断,不利于邮政体系效率的提升。就我国而言,由于普遍服务业务繁重,一下子将邮政专营权全部放开并不现实,易引起混乱,且无法确保普遍服务的实现,但出于对市场其他竞争主体的考虑以及新邮政法在专营权问题上的几易其稿可以发现,对邮政的专营权逐步缩小乃至淡化已然是大势所趋.2·3 中国邮政产业规制的进一步改革设想 2·3·1 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基本设想

基于用专营权进行内部业务交叉补贴的低效率,我们需要提出更有效的方式在保证普遍服务业务实现的同时使邮政的其他业务能够在市场得以公平竞争,这就需要进行邮政产业规制改革.在中国自然垄断产业领域,分拆式改革一直得到较高支持,有的行业则已进行分拆,如电信、石油、石化等,邮政产业虽非完全属于自然垄断,但以分拆的方式引入竞争也有较大的可行性.对于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按“条”分拆,即将主要赢利业务如邮政速递、邮政报刊发行、邮政储蓄等分别从邮政整体业务中拆出,各自成立公司,完全市场化操作。同时,将信件投送中“普遍服务”亏损的那部分分出来,作为一项公共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招标或委托中国邮政集团实现,但要搞清楚“普遍服务”政策性亏损究竟有多少。按“条”分拆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中国邮政长期亏损的根本原因并非完全由于低成本的“普遍服务”,更在于邮政各项业务的整体经营、界限不清以及垄断经营带来的低效率.2·3·2 建立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

当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被分离开后,普遍服务就不能通过邮政竞争性业务的赢利来获得企业内部的交叉补贴,对此,可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尝试用以下两种方式来补偿普遍服务业务.(1)建立普遍服务基金。

通过国家法规向所有邮政业务运营商按比例征收基金税,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然后再统一转移支付给实际承担普遍服务业务的邮政企业以补偿普遍服务造成的亏损。普遍服务基金政策避免了利用一般税收系统所产生的较高社会成本,也不会与竞争机制产生矛盾,能有效地促进邮政网络扩张,并能对高成本地区实行定向补贴,进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2)政策性补偿。

中国的普遍服务业务中除了传统核心业务外,党报、党刊、机要文件和义务兵邮件等政策性邮政业务是为党和政府提供服务、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一项重要邮政工作。积极承接这些服务工作是邮政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政策性邮政业务的补偿机制有一定的特殊性,可采取由国家或地方财政进行直接补贴的方式.

第二篇: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承诺书

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承诺书

为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本单位在从事供电业务经营活动中,遵守国家有关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的规定和标准,并作出如下承诺:

1.执行电力市场规则,遵守商业道德,优质服务、诚实信用。

2.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保障任何人能够以普遍可以接受的价格获得最基本的供电服务,并有权获得国家规定的成本补偿。

3.根据电网规划、用电需求和当地供电条件,与电力用户协商确定供电方式;对供电质量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根据其必要性和电网的可能性,与电力用户协商确定特殊供电方式。

4.按照供用电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时间、方式,连续向用户提供合格、可靠的电能。

5.如本单位违反上述承诺,愿意接受电力监管机构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

法定代表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第三篇: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1)

石范嫦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自我的认识。自我 意识是个性组成的一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是复 杂的,多层次动力结构,组成这个结构的各个部分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着,不断相互作用着,时 而增加一些新的特征,时而克服或消除一些特征,而使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 量是自我意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关注,正确认识自我、探究自我,是 个体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特点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 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 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有人将自我概念分为“物质自我、社 会自我与心理自我”;自我认识自我情感自我控制, 物质自我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自豪感或自卑感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 益等。社会自我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名望、地位、自己拥有的亲友及经济条件等的认识。自豪 感或自卑感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 质、气质、兴趣等特点的认识。自豪感或自卑感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 与能力的发展。青年时期自我认识的转变包括:从依靠别人的评价转向独立评价;从评价别人 转向自我评价;从具体行动的评价转向运用个性品质评价,从单纯依靠表面现象与行为的效果 转向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评价。

二、大学生为什么关注自我?

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点:一是身体成熟、这必然造成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内驱力及内部 欲求;二是人际关系的扩大,这必将导致将自己的内在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引起对自己 的素质、天赋等问题的关心;三是认识能力的发展,这必然引起对自己行动的原因、结果以及 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但是,对内部世界的关心并未削弱对外部世界的注意力,相反,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更加深刻,建立在探讨自我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

成年时期自我的形成,是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分化、整合过程之后最终完成的,影响这一过程 的因素,包括自小积累的经验、对他人的态度及来自他人的评价,独立的意识及自身在社会中 的作用、地位与身份等。青年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直接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成功 ”与“失败”的经验,对自我的形成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影响力更为巨大,随着经验的扩大,成 功和失败的经验也随之增多,通过自己对这些经验的再评价,就可以修正自我意识。来自他人 的评价直接对自我意识的修正、自我的形成产生作用。自我意识尚未确定的青年,往往对他人 的评价更为敏感,大学生往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认识并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自 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其结果便造成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即自我统一。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他最著名的观点是将 人生历程分为八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称之为“心理社会危机 ”,由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就会产生积极的品质,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大学时代的青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在初中、高中阶段,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追逐,没 有什么时间考虑自己的人生,只有进入大学,才能真正专心地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 这一课题。大学生自我概念(也称为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包括认识成分、情感 成份、品行成份。认识成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品质和特征的了解与认识;情感成分是指对自身 品质的评价及相关联的自尊体验;品行成份是指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影响因素:一是生理 因素,主要是身体外观的特点;其次是认知水平;第三是父母的自我概念及其影响。

1)这个时期的自我有的学者称为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它包含着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疾风 怒潮期到“相对平稳”;二是边缘人地位;三是人格的再形成;四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2)这个时期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友情与孤独、性意识的发展及恋爱结婚,对父母的矛盾情感。

3)这个时期心理的两极性。一是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二是人际关系的两极性;三是日记中 表现的两极性;四是闭锁性与开放性。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1.独立意识的形成。大学生从生活、经济计划上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保持相互尊 重。

2.自我意识的分化。大学生能够确切化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正是这种分化,形 成了大学生思维与行为上的主体性;

3.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关心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特别是别人的评价;

4.自我评价的成熟,能够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动机及效果的一致性;

5.有较强的自尊心,当行为受到肯定时,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产生挫折感;

6.道德意识的发展与成熟。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成份得到高度的 发展。

四、大学生自我的发展与自我体验

1.婴儿时期:信任----不信任(0-1岁)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 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 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 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2.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 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 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 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 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3.幼儿期:首创----内疚(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

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 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 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 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 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 进取心。反这,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用权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 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受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4.儿童期:勤奋----自卑(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 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 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 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 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5.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 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 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领带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 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 理社会同一感。

6.成人前期:亲近--孤独(18-25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 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 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 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 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7.成人中期:创造--停滞(中年)。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 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 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 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 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8.成人后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老年)。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捻感阶段。如果前面七 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 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 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 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这是主观内省和客观现实反映的 统一体,因而主客观的矛盾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主观的自我与

客观的自我之间的矛盾,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矛盾。

1.主观的自我与客观的自我之间的矛盾

主观的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已的认识和评价,客观的自我是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这二 者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矛盾的差距。

在评价方面

有时大学生做了一件事,自以为是做了一件好事,予以自慰,但人家却可能指责他行为不 轨,心术不正。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有可能维持原来的自我评价,“我行我素”,也有可能 按照社会或别人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观点,按他人所能接受和赞许的方式发展。

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

“理想自我”是在自己头脑中塑造的、自己所期望的未来自我的形象;“现实自我”则是 通过个人的实践而反映到头脑中的真实的自我形象。“理想自我”是自己希望将来成为什么样 的人;“现实自我”则是自己今天是什么样的人。大学生富于幻想,总希望自己将来成为某种 理想的人,因而都在头脑中塑造了一个未来的“理想自我”的形象,并经常将这种“理想自我 ”的形象与“现实自我”的形象加以对照比较,一旦发现两个自我形象不一致时,就会产生“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

大学生通过“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对照比较,产生以下类型:

自我矛盾型: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难以统一,难以转化成一 个新的自我。他们的内心冲突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久久不能确立,积极的自我难以 产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自我扩张型: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以至形成虚假的“ 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虚假的统一,一般都“悦纳”自己过分。扩张的表 现有三种形式:①情绪冲动不能自抑。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偶有一见一得,便自以为了不起,忘掉了现实中的自我,忘掉了客观社会要求对自己的制约,开始进行种种美妙的设计。②“ 理想自我”,实为幻想我、傻想我、空想我,并取代 “现实自我”。这种人的自我带有扮演 性和白日梦的特点。盲目自尊,自吹自擂。③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向更消极的方向转化,表现 为违反社会道德、社会义务,乃至将逆社会历史潮流的所谓“理想自我”作为自已的期望、抱 负和憧憬目标。如果“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就会在错误的方向上改变“现实自 我”,使之向“理想自我”靠拢,以取得消极的统一、转化。

自我否定型:这类大学生的主要特征是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所确定的“理 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距离太远,或差距太大,主观上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心理上 常处在一种自我的防御状态,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常是消极的。希望通过捷 径,无需很多努力即可实现“理想自我”。小小的失败都可能积累起来形成挫折感,挫折感积 累又转化为自卑、自渺,对自己缺乏信心。他们不想通过积极地改变“现实自我”去实现“理 想自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保持现状,或进而否定“现实自我”,加之 心理上的自我暗示,结果越发自卑,有时不得已又为自己寻找“合理的理由”进行自我说服,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成功了,认定是命运的恩赐;失败了,找一个借口一推,得过且过。

自我肯定型: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正确的“理想自我”占优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

我”能通过努力奋斗达到积极的统一。他们对“现实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客观、全面、深 刻,“理想自我”的确定比较现实、积极、符合社会要求,也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在通往 理想的道路上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地对待成功和失败,不断地创造条件,实现“理想自我 ”,达到积极的自我统一。

自我萎缩型:这类大学生表现为“理想自我”极度缺乏和丧失,对“现实自我”又极度不 满。这种类型有两种向消极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一是自卑心理强度有所减弱,从而消极放任; 二是自卑心理继续加强,导致自我拒绝的心理。自我拒绝心理使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 实自我”不仅难以统一,而且发展为对抗状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于悬殊,导致缺乏主动灵活的调节,以为“理想自我”是难以实现的,“现实自我”是无法改变的,甚 至是无法容忍的。从对自己的不满发展到自轻、自贱、自恨、自怨、自嘲,越来越消沉,对自 己丧失信心,孤独沮丧,以致出现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正确的认知自我意识、了解自我、认知自我、探究自我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应加强的自 我能力。

第四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物质生活丰富充足的时代,在物质生活方面,我们可以说是幸福的一代;但是,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思想的开放和价值观的多样化,相对落后的教育体制、充斥着各种思想的书刊杂志、花样百出的影视媒体„„面对这一切,意识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无免疫力的我们常常会被误导甚至走入各种各样的误区;作为即将跨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开始觉得迷茫,觉得无助,价值观出现混乱,产生强烈的自卑或自负的不健康心理,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以上的一切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所造成的。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题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个性组成的一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初入大学的大学生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迷惘:

一、知音难觅的孤独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认同需要,渴望从朋友中获得感情的共鸣,然而这并不容易。一方面,他们抱怨别人不对自己敞开心扉;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宁愿把自己封闭在心灵的孤岛上,不愿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这就阻碍了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当他们评价一个新同学时,总习惯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来加以衡量。由于有老朋友的存在,常常会觉得新面孔不太合意,因此而很难接纳他们。难觅知音的另一个原因是彼此的志向和兴趣的各异。高中阶段,上大学是大家最迫切的目标,在这个统一的目标下,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进了大学之后,目标分散了,要找到一个在某方面有共同追求的朋友,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在陌生的环境里,形单影只,孤独感油然而生,导致一味迷恋过去,希望回到过去特别是高中时期。

二、中心地位的失落

能在激烈竞争中挤入高等学府的,当然不是弱者。高中时期的各种成绩使他们成为班级的中心,老师的青睐,同学的羡慕,无形中使他们产生了过高的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后,各地的佼佼者在一起学习,对比之下,很多的人因此而变得平常,失去了高中时期时引人注目的地位。这突然的变化是许多的新生措手不及,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就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一是学识的相对贫乏,这不仅包括平时成绩的不相上下,还表现在知识背景是否广博上,对比之下,许多人高中时的优越感已不复存在。二是有许多同学在高中时期曾是学生干部,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少数人当上了学干,而相当多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只能做一名普通学生,心理反差很大,不免令他们生出怀才不遇的感觉,如果这些同学不能在体育、音乐等业余爱好方面有所发展,求得心理补偿,那么失落感会更大。

三、强烈的自卑心理

进入大学后,很多新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自卑感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些男同学因为身高太矮而自卑,女同学因长相不佳而自卑;特别是来自农村或小市镇的同学,与师兄师姐和别的同学相比,常常觉得见识浅薄,没有特长„„渐渐的他们 1

很容易产生一种可怕的自卑感。如果不能超越这种自卑感,他们将会走进自我封闭的小圈,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和交际带来很大的影响。

由于对自卑心态的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可以说自卑可以使人丧智,也可以使人要求奋进,只要把握住了正确的引导方式自卑而带来的种种问题终究都会得到解决。

同其他社会人群相比,大学生并非心理疾患的高发人群。据新华社报道,针对不断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说法,一些专家学者今日指出,要谨慎评估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目前,同其他社会人群相比,大学生并不是心理疾患的高发人群。

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教研工作的首都经贸大学杨眉副教授说,近年来她一直在呼吁,要科学客观地对待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开始独立生存,自然面对自我意识,青春期自我确认、性别认知和恋爱及毕业择业等问题,这个过程自然会在心理上造成影响。但这是每一个体成长都会经历的问题,绝大多数问题是正常性而不是反常性的。我们强调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因为他们正处于个人成长关键阶段,是将来社会建设的栋梁,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专家提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要采取积极性发掘而不是消极性暗示的态度,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地看问题。杨眉说,人是一个比较浑沌、模糊的主体,很难用数字测量,又极易受误导和暗示。因此,不能用几个案例、几个问卷就轻易下结论。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是因为他们社会关注性很高。在社会飞速进步的大变迁时代,所有人都面临不断的心理挑战和压力,我们不能简单说这一群体比别的群体问题多,这就好比不能说恋爱造成的心理问题比成人离异、退休、失业、更年期造成的问题更为严重。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振民教授则说,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来是一大进步,但是要掌握分寸,实事求是就是分寸。比如据我掌握的材料,大学生自杀率一点也不比中年人高。一些文章在强调大学生自杀倾向时并没有考虑这一点。

纵观种种现象,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二是社会环境给了大学生成长过多错误的引导和舆论压力。前者是主要原因,然而作为主体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也有社会的影响在内,可以说以上的两个原因是有联系的。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强调的仍是应试教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只重视成绩和升学率饿忽视了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广大的学生从中学时代就开始走进许多的心理误区,但是在中学时期,学习时间安排的很满,学生的心理引发出来的行为表现并不明显,等到升上大学,有了一个新的、自由的空间,课程的安排开始松散,时间开始变多,以前所成长起来的不正常的心理就开始作用了,以至于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成熟的自我意识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态,表现为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特征及与别人的不同;二是意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三是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

用,既不过高评价自己而自大,也不过低评价自己而自卑。

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外貌长相等等,而每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别,自信的人可以比较容易掌握自己的情绪,而自卑的人可能比较敏感容易受伤。就目前的各项资料显示,广大的在校大学生自我意识都处在成长的初期,发展极其失调。由于大环境的原因,素质教育的完全实现尚需一定的时间,而社会舆论压力也总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正确建立和调整关键在自己,而改善调整自身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大学四年时间。

我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觉得自己进入大学前自己的心理素质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正确的认识。自从进入学生会之后,开始了我的自我认识过程。我参加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并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一份作用,这使我在自己的工作能力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交往的圈子也变得更广,认识了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有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原本交际方面的被动变成了主动,自己对工作和与人沟通方面更有信心了。就这样在不断的工作中自己意识到了学习以外各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己的自我意识评价日趋成熟,而自我认识的提高更促进了我的心理正确发展。现在我不敢说自己的心理素质已经很好,但是我认为自己已经基本上具备了适应社会的水平。这一切都与自己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生会及各种社团的活动,积极培养自己学习以外的能力和兴趣,拓宽自己的交际面和能力涉及范围,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融入周围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特长的一面,有意识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面,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有益于培养自己的信心,战胜自卑,参与了,付出了,出了结果了,自己才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重新认识,并从失败成功中不断地调整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才能走出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怪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第五篇:电信普遍服务的分析与研究

电信普遍服务的分析与研究

1907年,时任美国AT&T总裁的西尔多·维尔(Theodore Vail)首次提出“普遍服务”(universal service)的概念,但其本来意思却与今天的大不相同。今天的普遍服务,虽然在不同国家、不同产业有不同的要求,但总的来说是要求在相关产业,对所有的居民、以支付得起的(affordable)价格、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服务。例如,1999年的《万国邮政公约》第一条规定:“各成员国应使所有使用者(客户)都能享受普遍的邮政服务,即以合理的价格在领土的每一个角落提供经常、优质的基本邮政业务”;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电信普遍服务定义为“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支付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除了邮政和电信产业以外,绝大多数国家的管制机构还都对电力、交通运输、自来水等其它基础设施产业的运营商提出了普遍服务的要求。

几十年来,普遍服务措施的实行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普及,推动了落后地区的发展,也为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美国和欧洲都通过立法对电信普遍服务的相关问题做出规定。他们的法规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立法和实施参考;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发达国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服务”概念的由来

“普遍服务”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与美国贝尔系统(以及后来的AT&T)的发展是分不开的。1876年,贝尔(A·G·Bell)获得电话专利后,便围绕着这项专利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这其中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商西方电气、全国性的美国贝尔或是贝尔电话公司、提供市内电话的地方电话公司、以及长途电话公司AT&T,这些企业合称为贝尔系统(Bell System)。贝尔系统的动机非常明显——利用专利这一进入壁垒,彻底垄断相关产业。

从1876年到1893年这17年间,因为专利权的限制,美国电话市场几乎没有给其他电话公司留下任何的生存空间,贝尔系统自己就是美国的整个电信系统。但是,1893年贝尔的电话专利到期之后,压抑了很久的需求和竞争一下子释放出来。虽然贝尔拥有所有的长途电话网络,而且是全美国惟一的电话制造商,电话这个市场的巨大吸引力还是使得众多企业跃跃欲试。为了打压其他电话公司(众多的独立电话公司),贝尔系统实行的策略是:努力兼并独立电话公司、拒绝向其他电话公司出售电信设备、拒绝任何非贝尔的设备连接到其网络上。这种滥用市场势力的行为导致独立电话公司求助于各州的司法当局,要求当局保护它们免受AT&T的挤压。

在当时,各个电话公司之间竞争激烈,但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不能做到相互连接。如果是不同电话公司的用户,即使是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也无法相互通话。无论是电话公司,还是大多数管制机构成员,他们都认为完全的互联互通要求在每一个片区只能有一套电话系统进行专营。时任贝尔总裁的维尔意识到管制具有两项功能:保护公共利益和保护运营商的利益。如果把电信产业纳入管制,AT&T可以限制其他企业与之竞争,在其服务领域获得排他性专营权,对一些领域(尤其是长途电话网络)实施突出的支配权。所以,从1907年起,维尔提出:应当有“一个政策、一套体系、普遍服务。独立电话公司的任何组合都不能为公众提供贝尔所能提供的服务。”维尔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集中控制。他提出:“广泛的相互交流要求集中控制和协调。应当由一家公司来提供(或控制)服务”。二是用管制替代竞争。维尔清楚地表示,他愿意用接受政府对资费和服务的管制换取独家垄断(Muller,1997)。

这一策略的直接结果是1913年的“金伯利承诺”(Kingsbury Commitment)。面对政府对其滥用市场势力行为的调查,为了免受谢尔曼反垄断法的制裁,AT&T当时的副总裁金伯利(Nathan Kingsbury)1913年向法官承诺:

1、把电报业务分拆出去;

2、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独立电话公司接入到AT&T的长途电话网络;

3、如果州际商务委员会(ICC)反对,AT&T不再兼并其他独立电话公司。作为交换,政府默认了AT&T的一些反竞争行为。

此后,1921年的威利—格拉罕法案(Willis-Graham Act)又使得AT&T可以继续兼并其竞争对手。到1920年代中期,互联互通的目标得以实现(Muller,1997)。“普遍服务”在这时候的意思是,所有的电话用户都能够相互联系在一起。这一时期“普遍服务”政策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电话普及率,而是结束由相互竞争的电话系统所产生的支离破碎的局面。“普遍服务”是贝尔自己对“互联互通”的称谓,政府官员、管制当局和一般用户通常称之为“统一服务”(unified service)。此后,人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淡忘了“普遍服务”。

但是,这一主张在1970年代中期再次复活,催化剂是新一轮的竞争。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电话业的垄断巨头和管制当局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放松了终端设备的管制、一些新的长途电话运营商获得了营业执照、微波网络获得法律许可(Brock,1994)。这时,面对这些挑战,第二代普遍服务政策出现了,它的目的还是维护受管制的垄断厂商的利益。此时AT&T赋予“普遍服务”新的内涵——“家家户户通电话”。普遍服务成了对资费进行管制、使电话服务让居民和乡村用户更承受得起的同义词。垄断者实施普遍服务的做法是,利用长途电话产生的高利润补贴本地电话服务,本地电话服务的价格定在低于成本的水平,这就是交叉补贴(cross subsidizing)。这种行为自1960年代中期开始,并因1970年的“奥萨克计划”(Ozark Plan)实施而制度化。

面对MCI等长途电话运营商的竞争,贝尔在当时声称,长途电话领域的竞争是“撇脂”(cream-skimming)——只盯住高利润的长途电话市场,这将减少用于筹集交叉补贴资金的能力。这就是AT&T在1970年代试图减缓竞争侵入其市场的借口。但是,这一次他们并没有成功,在经过8年的反垄断诉讼之后,司法部于1982年迫使AT&T进行分拆。虽然老的AT&T在这场斗争中一败涂地,它却无意间长久地赢得了意识形态的胜利。那个所谓的“1934年通信法确立了普遍服务”的说法(AT&T杜撰的依据),成了电话行业根深蒂固的传说;即使是反对AT&T试图继续维护其垄断地位的立法建议的政客们也无法抵挡利用“普遍服务”来争取政治资本的诱惑。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假思索的认为,电话在千家万户的普及得益于管制下的垄断厂商所使用的交叉补贴。这一胜利对1996年的电信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96年电信法中,明确地规定了有关电信普遍服务的目的、内容、融资、供应商的选择与补贴、管理机构等。

这就是“普遍服务”的产生、发展历程。至于人们经常引用1934年通信法(Communication Act。f1934),并把该法称为普遍服务正式法律制度的开始(虽然在这部法案中并未提到普遍服务),根据缪勒(Muller,1997)的考证,这并不准确。1934年通信法只是在联邦层次上对电信管制的开始,法案的主要内容是成立了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目前,大多数人把提供普遍服务的理由归结为以下几点(拉丰、泰勒尔,2001):第一,社会再分配。对一些贫困人口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基本的服务;同时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图书馆等提供价格低廉的基础服务,这些都是出于对社会公平的考虑。第二,地区发展规划。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政府引导市民迁往郊区或乡村,而这些地区属于高成本服务区,过高的服务价格不利于政府政策的实施,因而对这些地区也同样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对于一个国家内部的欠发达地区(如我国的西部地区和其他老、少、边、穷地区),为了推动它们的较快发展,需要首先促进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对外部性的考虑。电信等网络性产业,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网络对每一个消费者的效用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对其他消费者具有正的外部性。此时需要政府出面,解决外部性问题,增加网络使用者的数量。

普遍服务政策总体上包括三部分内容(Sorana,2000):普遍服务义务的确定、价格标准的具体化和确定政策要覆盖的地区和服务范围;设计用于资助提供普遍服务的补贴方式;设计一套征收税款的机制为补贴进行融资。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电信行业一直被看作是“自然垄断”行业。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很多国家的电信产业一直维持着垄断经营:如美国的AT&T、日本的NTT、英国的BT、我国的中国电信等。在垄断经营体制下,普遍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在位企业内部的交叉补贴,即电信运营商对一部分业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用户收取比较高的服务费,以这些高额盈利来补贴高成本地区或者低收入阶层用户。这样,对于那些高成本地区的用户和低收入阶层的用户,他们就能够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消费某些基本服务。

自19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广泛开展了放松管制,在原来的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在电信行业,从1980年代开始,放松市场进入管制的改革也逐步得到推广。1969年,美国批准MCI为中小企业提供电信服务;1982年,美国法院开始肢解AT&T,开放市话网络,促进其他长话经营商与AT&T在长途电话领域开展竞争;英国电信管制当局在1982年授予Mercury集团建立和经营独立于英国电信(BT)之外的独立网络,并向其提供各类电信服务经营牌照,此后又向其他电信经营商开放了电信市场;1989年,德国电信管制部门向德意志电信(DT)以外的Mannesmann Mobiifunk发放了电信经营牌照,此后又向其他运营商开了绿灯„„我国自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以来,电信市场的垄断格局也被逐步打破。

电信市场进入管制的放松和竞争机制的引入显著地改善了市场的绩效、提高了服务质量,也促进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是,竞争机制对传统垄断经营机制下普遍服务的提供方式也提出了挑战。

如果在竞争的环境下政府仍把提供普遍服务作为一项政策目标,基本上有以下两种解决办法:第一,通过正常的财税体系用税收为提供普遍服务的企业进行补贴;第二,向电信运营商(甚至是设备制造商)收取费用,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USF),向提供普遍服务供应商提供补贴。几乎所有的国家采用的是第二种做法,即建立普遍服务基金,这里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公共资金的机会成本偏高。

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实施地区发展规划和解决外部性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公共财政加以解决。而且,按照阿特金森—斯蒂格利茨定理(Atkinson and Stiglitz,1980),实现再分配的最佳途径是直接对收入征税,而通过操纵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间接的收入再分配是低效率的。但是,一方面该定理的一些条件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公共资金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税收方式,而税收(尤其是间接税)通常会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扭曲。另外,税收的征收也要花费成本,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这项成本不应低估。由此带来的扭曲和征收成本就是公共资金的机会成本(或影子价格、社会成本)。据估计,公共资金的机会成本在发达国家大约是0.3,也就是说,每征收一个单位的公共资金所造成真实社会成本是1.3个单位(1单位的税收再加上0.3单位的额外的损失);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税收体系的低效率和严重的腐败,公共资金的机会成本通常大于1,我国公共资金的机会成本大约为1.5-2.0(拉丰、张昕竹,2004)。

现在,不仅是在美国,欧盟各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都以法律的形式要求电信和其他一些基础部门提供普遍服务义务。概括起来,普遍服务就是要求对所有用户以可以承担的价格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服务。具体到电信产业,可以把普遍服务概括为以下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和管制要求:第一,明确普遍服务包括的服务内容;第二,对每一位成员都提供这些服务;第三,以相同的条件提供服务,无歧视;第四,以负担得起的价格提供服务。

二、电信普遍服务中的经验和教训

虽然很多国家都已经实施普遍服务政策,但是对政策的争论一直都在继续。我国目前也正在准备改革我国的普遍服务政策,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吸取它们实践中的教训,客观地分析当前各国普遍服务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

虽然有很多研究表明,普遍服务是一个政治问题,是行业和政府讨价还价的结果(Muller,1997;Katus,1995;Kraemer,2005;Riordan,2001;etc.);我们假设,综合社会各方利益,必须要实施普遍服务,下文的分析也都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

在美国1996年电信法和欧盟的指令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在实施普遍服务政策时仍然要借助于市场机制的力量。这集中体现在:(1)竞争中性原则。竞争中性意味着没有哪一个潜在的服务供应商会被不公平地限制在市场之外,也不会有哪一个现有的供应商会因为实施普遍服务义务而受到不恰当的优待或冷遇。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电信运营商都可以申请作为普遍服务供应商;管制机构对合格的供应商因提供普遍服务所产生的净成本进行补贴,在补贴净成本时还要考虑普遍服务供应商因承担普遍服务义务所获得的无形收益。竞争中性意味着普遍服务支持机制和准则既不会使一个供应商相对其他供应商不公平地受益或受损,也不会不公平地对待各种技术。(2)在实施普遍服务政策的同时还要引入竞争。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在电信领域引入竞争已经成为各国通行的做法。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提出要在实施普遍服务的同时继续开放市场、引入竞争。美国还允许在需要的时候同一区域可以有两家以上的供应商提供普遍服务供应。

我们在借鉴欧美的经验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其普遍服务政策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便防患于未然。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美国电信法规定电信运营商必须根据其州际终端用户有线线路(wireline)电信服务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纳普遍服务基金。这一比例,称为贡献因子,每个月根据补偿基金的需要变动。近年来,由于无线电话市场的竞争加剧、VoIP业务的推广、电子邮件使用的增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普遍服务基金征收的来源趋于萎缩;另一方面,普遍服务囊括的服务范围有增加的趋势。受这两方面的影响,美国近年来伴随着对普遍服务基金需求的日益增加,基金来源却不升反降。1999年,美国联邦资助的高成本项目的普遍服务基金支出达到17亿美元,联邦全部基金支出达39亿美元;到2004年,高成本项目支出为36亿美元,全部基金支出增至65亿美元。与此同时,自2000年以来,美国州际有线线路业务收入已经几乎没有增长,2002年甚至下降。受此影响,贡献因子从2000年第四季度的5.7%提高到2003年三季度的9.5%,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已经极其有限。另外根据美国通讯协会(USTA)估计,在2003-2008年,对普遍服务基金的需求将会从74亿美元增加到119亿美元,而州际电话收入的基数最多保持不变。所以,如果不立即采取一些恰当的行动,联邦和州的普遍服务政策很快就将难以为继。

第二,政策的针对性问题。普遍服务政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电话普及率、增加用户;通常的做法是对本地电话资费进行补贴,或者降低电话安装费。但是,这种不加分辨的补贴是一种无效率的手段。

假设,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与电信供应商的供给曲线相交,均衡的成交量(用户数量)为Q1,均衡价格为户5;但是管制当局满意的用户数量是Q2。为了获得满意的结果,管制当局通常要求电信运营商为总数为Q2的家庭提供服务,此时价格需降到几,为此需向运营商提供总额为A+B的补贴。事实上,由于有Q1的用户是不需补贴就会使用服务的,需要降低价格才会使用墓本服务的顾客只有Q2-Q1。如果能够将真正的低收入者识别出来,只需直接向他们提供数量为刀的补贴就可以达到目标。之所以在这里强调补贴的数量,是因为筹集普遍服务基金仍会产生巨大的机会成本。由于补贴基金的来源集中于一部分电信服务上,对这部分服务加价必然产生社会成本。据郝斯曼估算(Hausman,1998),美国从长途电话上每筹集1美元的基金,所造成的消费者福利损失是1.05美元。这远远大于美国一般税收的无谓损失(大约为0.2-0.40)。所以,应尽可能减少基金的筹集和使用。解决这一问题更好的方法是把补贴直接给那些需要的个人,而不是对所有的顾客都补贴。虽然直接把补贴交给需要的个人有一些固有的困难,但是通过一些资格调查会使这种方法比向所有的人提供补贴更有效(Hausman,1998;拉丰、泰勒尔,2001)。

第三,现有的普遍服务定价正好与拉姆齐定价方法(Ramsey pricing)背道而驰。从福利损失最小化的动机出发,应当对那些需求弹性比较小的商品制定比较高的成本加成;对于那些需求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则应制定较小的成本加成(Ramsey,1927)。也就是说,成本加成(■)应该和需求弹性成反比。但是,根据测算,长途电话的需求弹性远远大于本地电话的需求弹性——美国长途电话的需求弹性大约为-0.7,而基本电话接入的弹性大约在-0.02到-0.03之间(Taylor,2002)。也就是说,对于普遍服务项目来说,价格每下降10%,可以使用户数量增加不到0.3%;同时,对于作为征收基金的基础的长途电话业务,其资费每上涨10%,将使消费量下降7%。所以,通过对长途电话服务加价来为普遍服务筹集资金,同时通过降低安装费用和本地电话资费试图提高电话普及率的做法不仅使消费者福利损失巨大,还会造成基金来源萎缩和目标难以取得。

第四,实施普遍服务政策所造成的扭曲问题。由于普遍服务政策需要改变服务的价格,如果在选择由哪些企业来承担普遍服务义务或者确定补贴金额的时候不能做到竞争中性,就会限制市场对运营商效率的检验和测试。资费水平的扭曲使得市场很难发现在位企业是否是有效率的服务供给者。如果一个新的企业能够向城市地区的商业用户提出一个较低的资费水平,它可能意味着新企业比在位企业更有效率,但也可能仅仅意味着在位企业为了交叉补贴而收费过高。相似地,如果没有哪一个新企业对乡村居民用户的收费水平可以和在位企业同样低,这可能意味着在位企业是最有效的,但也可能意味着目前的资费水平已经低于在位企业的成本。另外,普遍服务补贴打击了利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如果新技术必须与那些已经确立的且接受补贴的现存技术进行竞争,它们吸引到投资的可能性就会下降。动态地看,继续向高成本服务提供补贴将因为降低人们对替代服务的需求而减缓技术进步。

三、我国的普遍服务

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也对邮政、电信等基础性行业的普遍服务做出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000年)第44条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电信普遍服务义务。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指定的或者招标的方式确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具体承担电信普遍服务的义务。电信普遍服务成本补偿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同时第70条对拒不履行普遍服义务的行为明确了处罚措施。信息产业部2001年公布的《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十五”期间要使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5亿户,全国电话普及率将超过40%;力争实现全国95%以上的行政村村村通电话。

在1994年以前,我国的电信市场是由原中国电信一家垄断经营的,普遍服务义务也由其一家企业承担,此时中国电信也采用了内部交叉补贴的做法。此外政府还对电信产业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实行电信普遍服务,主要包括:①收取市话初装费政策;②加速折旧政策,即允许电信经营企业通过提高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积累资金。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电信发起了一项大规模的工程,即“村村通”工程,要使农村地区的每一个行政村都能通上电话。当时,这项工程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电话初装费和对长途电话附加费。

19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电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原来给予电信经营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后取消。同时,继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以来,在电信产业已出现了多家竞争企业,如在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长途电话业务领域,已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等电信企业共同竞争,而且,还有多家IP电话运营商经营长途电话业务。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根据市场开放原则,我国的电信服务领域必须逐渐对外开放、新的电信经营企业进入我国电信产业后,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原则,将首先选择业务量大、利润率高的业务和地区作为其经营领域。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原来利润水平较高的业务和地区被多家企业所瓜分;而且,竞争的结果还将导致价格下降,最终将趋向于按包括正常利润在内的平均成本定价。以上种种因素都使我国原来支持电信普遍服务的传统方式失效。目前,我国已没有一个电信经营企业能通过其内部业务间的交叉补贴向全社会提供电信普遍服务。各电信企业都不愿意经营利润少甚至亏损的业务,更不愿意到贫穷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发展电信业务。但是,从政策层面看,提供电信普遍服务是我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电信政策,也是我国缩小东部和中西部贫富差距、各社会阶层贫富差距的重要政策措施。因此,在我国如何有效地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已成为我国电信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难点问题。

1999年,原中国电信解体,移动电话、寻呼、卫星通讯业务被分离出去并组成了独立的公司。这样,整个电信产业包括6家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吉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但是,普遍服务义务仍由中国电信承担。同时,取消了电话初装费,交叉补贴也不再可行,资金的短缺阻碍了普遍服务的继续开展。所以,最初所设定的目标(到2000年每一个村庄都能通电话)没有实现。到2000年年底,在所有的行政村中能够通电话的只有82.9%,而且几乎所有不通电话的乡村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到2003年年底,我国74万个行政村中有大约89%能够通上电话,这距离信息产业部的“十五”计划还有大约6个百分点(4万多个行政村)。为此信息产业部在2004年初以“分片包干”的方式对六大运营商进行任务分摊,争取到2005年底能有4万个行政村开通电话。这显然使一个应急的权衡之计。

对于我国的普遍服务,本文认为,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紧普遍服务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目前,国内电信垄断格局已经初步打破,对内、对外开放正逐步进行,依靠企业内部交叉补贴解决普遍服务已经无法继续,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适合竞争环境的普遍服务政策。应当在未来的《电信法》中专门对普遍服务的有关问题进行规定,主要是:管理机构、普遍服务所包括的具体目标、普遍服务供应商的选择、普遍服务基金的筹集方式、普遍服务净成本的补贴方法。

第二,普遍服务所包括的内容不应太多。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再加上普遍服务实施中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和扭曲,目前应主要解决普遍接入问题,对于高成本地区和低收入社区主要的任务是实现社区共享电信设施,例如安装公用电话或设立“电信中心”。对于除语音电话以外的其他电信月盼,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引入逐步解决。

第三,坚持竞争中性的原则,政策实施过程应当透明、公开。在电信的发展历程中,竞争对于降低成本、促进服务普及、推动技术进步成果显著。在普遍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也应当即可能地依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竞争中性要求政府管制机构不能因推行普遍服务而过多干预市场的正常运转;不仅应当公平地对待各家运营商,而且对于符合基本要求的各种技术也应一视同仁。

第四,扩大基金来源。为了避免因普遍服务基金筹集对社会福利造成过大的损失,应当尽可能地扩大基金的征收范围。除了市场份额极小的运营商之外,各种技术类型的运营商(设置包括电信设备制造商)都应为普遍服务做出贡献。同时,应允许在我国财税体制提高效率(财政收入的社会成本降低)之后,通过公共财政解决普遍服务融资。

第五,正视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在管制机构和运营商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承担普遍服务的净成本到底有多大、哪家企业更有效率、哪种技术更适合等问题应尽可能地通过市场机制来搜集信息,做出选择。我们建议采用拍卖机制来决定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运营商,以及因承担此项义务所需补贴的金额。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拍卖机制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提高交易的速度;显示购买者的估价(或者出售者的估价);避免代理人的不诚实(Wolfstetter,1996)。在普遍服务中使用拍卖具有所有这三个优点,而且拍卖还可以选择最低成本的供应商,从而使供给成本最小化。另外,拍卖还能使管制者确定合理的补贴金额。

四、结论

1900年代,当时的贝尔系统为了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提出了“普遍服务”的主张,这一概念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由于多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很多国家目前都制定和实施了电信普遍服务政策。在垄断经营体制下,普遍服务的实施依赖于垄断企业内部的交叉补贴,通常是长途电话补贴本地电话,办公电话补贴居民电话。随着电信领域竞争的引入,传统的企业内部交叉补贴机制难以维持,需要建立普遍服务基金来为提供普遍服务的运营商进行补贴。

在美国1996年电信法和欧盟2002年普遍服务指令中,对各自的普遍服务政策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律和指令都要求管制机构在实施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的过程中要保持竞争中性,政策应当透明、公开。当然,美国和欧盟相关政策中现在还存在有一些问题,这是我们在制定本国政策时应当注意的。

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任务还很艰巨。面临竞争环境下的新情况,我们正在制定新的普遍服务政策。新的政策应当注重利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同时吸取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教训,争取以更有效的方式解决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

下载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与赢利冲突的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与赢利冲突的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邮政普遍服务现状与改革(合集5篇)

    论邮政普遍服务现状与改革 2005年 8月 19日,是一个中国邮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国务院以正式文件下发了酝酿多年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邮政体制......

    冲突处理的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

    冲突处理的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 一、礼仪基础知识 1、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程序。它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具体表现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服务转型与升级

    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高举普惠金融大旗,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13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881.55亿元。比2012年底新增2003.35亿元。为更好地做好“三农”服务,邮储......

    22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义务告知制度与操作

    深圳中海医院集团医保物价总监梁洪编著《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与操作手册》内容之一22社会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义务告知制度与操作根据市府令[2008]第180号文《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