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隆兴镇中心小学对薄弱学校帮扶的工作方案及总结
隆兴镇中心小学对薄弱学校帮扶的
工
作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改造农村薄弱学校,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为目的,认真贯彻落实县局结对帮扶通知精神,充分发挥我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切实开展校际帮扶活动,提高办学质量。
二、帮扶对象 我校辖区内其他小学
三、组织领导
为使结对帮扶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学校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虎
副组长:王国中
袁明刚
周登杰
成员: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
四、具体措施
1.学校管理。学校领导将本校发展规划、办学思路、学校特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安全管理经验、学生德育等方面的内容形成报告,每学期定期为辖区内其他小学全体教师做一次报告,帮助辖区内其他小学健全并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2.学校建设。结对帮扶期间,我校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力帮助辖区内其他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每年视学校情况拿出一定资金帮助辖区内其他小学解决部分装备设施问题。
3.教学教研。每学期定期开展集中教研活动。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送教下乡,教研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互动,教学质量联测,读书沙龙等。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4.干部交流。建立健全的干部挂职制度,每学年,双方学校的管理干部到对方学校挂职学习,挂职学习时间不少于10天。挂职干部要参加甲方学校重大事项议事决策会和学校行政例会。挂职干部要深入教研组、年级组和课堂参与教研活动。双方学校校长每学期到对方学校做1次专题辅导报告。
5.教师交流。结对帮扶以两校骨干教师为依托,以青年教师为帮扶对象,双方学校教师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通过网络或面对面交流与沟通,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以电话和腾讯QQ为依托,开通双方学校教师联系渠道,通过信息互享、资料交流、问题研讨、教研互动,使之成为两校教师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的平台。另外,双方每年互派青年教师到帮扶学校随结对跟岗学习。
五、活动安排 三月份:
双方领导共同协商,拟定结对帮扶工作计划。四月份:
选派结对教师,启动结对帮扶工作。五月份;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六月份: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九月份; 学生交流活动 十月份
友爱小学教师汇报交流 十二月份; 帮扶结对工作总结
隆兴镇中心小学
2015年3月
隆兴镇中心小学帮扶薄弱学校
工
作
总
结
为了积极响应区、地、县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大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的力度的号召,我校与辖区内学校结对帮扶,我校是授助学校。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原则,诚恳提供帮助,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使得我校与捆绑对象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缩短了差距。现将此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严密部署。
结对帮扶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这对于提高我校教育就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结对帮扶工作,并把它作为向高质量学校学习的极好机会,使得此项活动自始至终始按照有序有效开展着。
二、开展各项活动开展,给我校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在学校工作会议上,校长多次向老师们阐述结对帮扶工作的意义。因此,在受帮扶过程中,我们虚心学习,真诚面对,以心换心,以情促行。在工作中具体做到,主动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提高各校办学效益。
1、领导互访,更新办学理念。学期开学初,各校领导共同交流学校的发展规划与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就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共商学校发展大计,确定工作重点,相互协调,制定帮扶实施方案,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2、教师互访,取长补短。自开展活动以来我校曾先后派12名教师到对方参观学习,对方也经常派优秀教师到我校指导实际教学,通过开展教研活动,专题讲座共同切磋教学技艺,提高了我校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展示,提高能力。我校于2015年10月12日举行了与辖区内学校《捆绑式》互帮共促教学经验交流大会。我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及近30多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经研究决定,今后要加强各校之间的学习交流,多开展教研活动,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网络交流,友谊永存。通过一年多的相互了解,使得各校之间、教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并通过网络平台相互交流教学信息、教学方法、解疑释难,使得各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心理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三、不但在教学领域我们与辖区学校间进行交流与帮扶,而且在资金与人员方面,我们也对辖区内学校给予了帮助。比如:对于陶罐小学的食堂工人超龄问题,我们给予了陶罐小学4.5万元的经费,才园满地解决了这个令陶罐小学为难的问题。
四、加强学习,不断进步
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通过结对帮扶,对受助学校而言,收效颇丰,领导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更加明确了办学目标,不仅提高了办学品位,而且提升了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为各校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学校虽然付出不少,而我们收获的却是爱心,是知识,是经验,是团结,是友谊,是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助帮扶活动的东风,积极、虚心地向城市先进学校学习,把他们的优秀办学方法与我校实际结合起来,为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努力。
隆兴镇中心小学
2015年12月9日
第二篇:帮扶薄弱学校总结
帮扶薄弱学校总结
宝山乡第一小学骨干教师在教导处的组织和安排下,与泉眼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合作关系。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帮扶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认真组织,贯彻落实
宝山乡第一小学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李主任为组长、由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学骨干担任组员的支教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与对口支援学校的教学工作。
2009年9月初,学校就与对口学校联系,了解对方学校的需求,根据对方学校的特点,取长补短,把各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列举出来,结合实际,认真规划,排出时间表,逐一解决。积极组织落实帮扶计划、方案,并把对口支教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中,为开展好活动奠定了基础;根据对方学校对学科的要求,认真对教师进行组织安排,将我派去泉眼学校支教。
二、认真实施,扎实有效
我克服了自身困难,精心组织、细致准备、重点帮扶,受到了泉眼小学师生的一致好评。
2009年9月,我在该校上了示范课,还广泛听课,了解该校的实际情况,就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和该校的教师们进行了交流。我执教了《除法的验算》、《2、3、4的乘法口诀》、《分数乘法》三节示范课。他们说:“高老师的课设计新颖,有效的使用教具,且非常符合农村学生的现状”。可以说,这三节课均给泉眼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听了该校几位年轻教师的数学课,并进行了交流,还对教师们进行了备课辅导。我采用“上课、听课、评课、交流”相结合的送教下乡策略解决泉眼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前线问题,不断受到教师们的称赞,使大家获益匪浅。
第二,我们还进行了《如何研读教材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研讨。大家认为这个研讨融合了新课程理念,较为成功地处理了教学与教材、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面向全体学生与体现分层教学、扎实基本功训练与拓展创新思维等多重关系,是实施新课改过程中课堂教学的一次成功尝试,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欢迎。最后,我还给该校教师带来了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和该校的班主任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和研讨。
我虽然做了许多的工作,但是我还是不满足。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帮扶薄弱学校总结
宝山一小 高丽 2010、9。
第三篇:隆兴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合川区隆兴镇中心完全小学 2011年春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结束了2010年秋期的工作,教导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继续发扬好的作风,将学校的工作配合并落实好,特制定了2011年春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学年中,教导处将牢牢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管理和教师发展为基本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培育特色,以养成训练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抓手,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促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继续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为迎接区“教育活动年”检查做充分准备。督促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教案,作业布置合理、适量,批改及时规范,并认真做好辅优补差工作。教导处逐月对教师的备课、作业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
2、加强师资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认真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
3、加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以点带面促良好教
风的形成。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管理、使用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切实发挥其辐射作用,真正起到学校教学中坚力量的带头作用。“师徒结对子”培训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切实履行好责任和义务,师徒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着重培养中青年教师,确保教师队伍有层次,稳固提升教学水平。
4、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自制教具学具评比、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四月份将举办一场教学开放日活动,推出青年教师向家长进行公开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教师专业发展。
5、建立以校为本的学习制度。教师在集中学习的同时,挤时间,自学最新的教育理论,并认真做学习笔记,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6、认真抓好毕业班工作。做好毕业年级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毕业年级工作会,查找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确保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学年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7、重视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潜心研究,大胆实验。注意收集和整理工作中的数据和资料,记好工作日记,注意总结实验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及时撰写经验或论文。
三、工作重点
1.规范管理。继续执行2010年制定的我校“教学常规考核”实施方案,完善各项达标工作,落实教学活动的规范。
2.提高质量。以规范“教学六认真”和深化集体备课和“一课三议”活动,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益,减负增效,提高各年级各学科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尤为重要的是提高毕业班的学科质量。
3.打造特色。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组织开展艺术学科教学开放周活动,督促教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管理工作,协助召开家长会,继续扩大学校在镇区的影响力。
四、具体措施
(一)严格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
切实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严格检查、监控,做到强化平时,淡化期末。重点放在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优转差,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试行规范化管理,使教师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交流研讨规范化、制度化,实现“六认真”目标,即:“集体备课经常化、个人备课具体化、课堂教学艺术化、课外作业多元化、单元训练规范化、质量分析制度化”。进一步提高教学“六认真”的质量。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克服本校专业教师紧缺、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条件,充分开发教师资源,开全科目,开足课时。
2、严把课堂教学关。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行政做好经常性的巡课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定期开展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按课表上好每一节课。教导处进一步落实巡课制度,发现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
(2)严格备课管理。要求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
知识,结构,能居高临下地评价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要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的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以备课质量的提高促进上课质量的提高。教导处将定期、不定期对各科教师的备课进行检查。(3)严格作业管理。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作业要在落实以“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为要求的“四精四必”上下功夫,做到位。
(4)质量评价:坚持进行阶段教学质量过程监控,语文、数学每学期每科单元目标检测不少于八次,组织好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工作,及时写出卷面分析,上报各科教学成绩。同时加强对非统考学科的管理,做好学科的期末质量检测工作。
3、加强随堂听课。校长、教导处成员定期听教师的随堂课,加强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随堂听课的重点是新教师和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行政领导听课数全学期15节以上,完小教师不少于10节。村小教师不少于5节。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与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学历层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要求每位教师在业务学习上要做好“六勤”(勤学课、勤听课、勤研课、勤评课、勤跟课、勤反思)和“五个一”工作(每周进行一
次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提出一个教学上的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每一课都有自己的教学反思;每学年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或研讨课,有详案;每学期上交一篇成型的教学经验总结)。
3、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示范引领作用。
(1)加强做好新教师、年轻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继续发扬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精神。在培训活动中强调“三心”(诚心、虚心、上进心),即老教师诚心诚意地教,年轻教师虚心诚意地学,大家都有积极向上的上进心,形成人人帮、学人人、帮人人的教学氛围。
(2)本学年是区“第十届”中青年教师赛课,教导处要发现苗子,重点培养,为参评教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在本教学骨干评比中有更多教师脱颖而出。
(三)以教研组活动为重心,严格教研活动过程管理
学校教科办、教研组要制定好教研活动计划,根据教学实际的安排,确定每周二下午第四节为语文组活动,每周三下午第四节为数学组活动,周四下午第四节为艺体组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出勤率须达到90%以上。校长、教导处也要深入到各教研组,督促、指导教研活动科学、规范地开展。
1、理论学习。
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学习,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最前沿成果,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参加学习的教师结业后整理相关材料,将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向组内教
师传达,并做好理论摘记。
2、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为:个人钻研——成员批注——集体商讨—形成教案。第一步,教师个人钻研,在校教研活动中上公开课的教师提前一周确定备课内容,并初步形成教案。第二步,主备教师将其教学设计初稿分发到教研组成员手中,各成员针对其设计进行修改,在其初稿上做好批注。第三步,进行集体探讨,要求学科组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经过观点上相互激烈碰撞与争论,及时加以比较、切磋和完善,最后确定最佳方案;第四步,形成教案:主备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形成最终教案。
3、研讨课。
经集体备课后,主备教师向组内成员上研讨课,课后讨论、反思。
(四)深化课改实验,提高科研质量。
1、继续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把考试改革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把夯实基础和强化能力结合起来,把教师的科学传授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把提高认识水平和培养情感素养结合起来。
2、加强信息技术研究。依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要求。利用我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组织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积极组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对于网络信息的搜索、加工利用的能力。鼓励教师制作个人博客、学科组博客,促使教育博客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家园,校本教研和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平台。
五、具体工作安排 一、二学月:
1、做好开学工作,落实课程。
2、制定教导处工作计划。
3、各学科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4、各教研组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好本学期教研课活动。
5、期初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6、随堂听课。7、1—6年级教研课(教科办、教研组、年级组具体落实人员)
8、召开毕业班会议
9、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月检查。三、四学月:
1、检查阅读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2、组织半期检测。
3、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
4、学校教研课。
5、随堂听课。
6、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月检查。
五、学月份:
1、召开毕业班会议
2、配合少先队做好“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
3、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月检查
4、组织毕业班毕业考试
5、组织非毕业班考试
6、做好期末考核工作。
7、做好学年档案整理工作。
第四篇:帮扶薄弱学校工作(范文)
帮扶薄弱学校工作总结
富裕县第一中学
陈海艳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们第一中学是富裕县合格中学师资队伍建设在我县配备最齐全的中学也是学科开设最齐的一所中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领头雁,近年来十分重视发挥学校的辐射示范作用,积极地与基础薄弱的兄弟学校开展多方位的协作,携手共进,建立帮扶关系,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他们进行无私的援助,我作为一名骨干教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主动进行支教,促进薄弱校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公共的财富。为了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中有责任、有义务帮扶兄弟学校,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我主动地同教学相对薄弱学校进行联系,认真了解他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同这些学校的领导共商解决措施。为了促进兄弟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先后与逸夫小学、励志民中等学校取得联系。通过认真上课、跟班听课、开好公开示范课等形式对这些学校的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教学帮扶、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同教师一起备课,一起参加教研活动,共同研究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在互动中对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改变了教学方法,在帮扶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较快胜任循环教学。此外还邀请被帮扶学校来我校参加教研教改活动等,共享教改成果和教育资源,帮助这些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素质,为促进他们的教育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本。正是在我和我的学校大力无偿的帮扶下,这些学校提高了它们整体教育水平。
二、无偿进行物质支持,帮助改善办学条件。
在教学上进行无私的帮扶外,在我的建议下和我校校长的支持下,还把一些先进的的体育器材、图书等,无偿借给他们,帮助他们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档次。
学校领导认为,要充分发挥名校效应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要求,就要把这种帮扶关系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拓展帮扶项目,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形成经常化、常规化,为促进教育的发展作出一中应有有的贡献。同时还要互相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帮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一中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
2014.9
第五篇:中心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工作总结
三塘镇中心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工作总结
实施教育对口支援,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采用先进带后进、城区中学帮助农村中小学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更大效益的辐射作用、促进落后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效益的稳步提高,通过教育对口支援,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逐步实现国民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结合我校的教育对口支援实际情况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思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开展了主要与衡南县花桥、川口等中心校“结对子”,与花桥中心小学、接观中学、川口中学等其他贫困学校“搭梯子”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建立联系纽带,加强两个中心学校间的交流,采取“由点代面”的支援方式,充分发挥我校的资源优势,让受援单位共享受教育教学资源,争取互相帮助促进,力求共同进步。
二、工作举措:近几年来,我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口支援的力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对口支援工作,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以此推动结对、帮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运作。几年来,在办学设备、教师培训、教学资料收集等方面,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予了花桥、川口等中心校及其他贫困学校教育对口支援。
(一)在教师培训提高方面给予指导:学校办学质量最主要决定因素是教师素质,我镇每年均选派学校优秀教师到花桥等中心校支教。时间为1—2年。力争在教学思想、育人方法、重点难点、知识解析等方面给予对方帮助。
今年我们确定的主要帮扶主题是“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初中学生可持续发展”。在教师培训方面,本着提供服务的思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对方。
(二)在学校办学设备方面给予的帮助:川口中心校在“普九”、“普实”工作中,办学条件虽有改善,但学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各个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困难。由于初中在校生逐年增加,学校仍然缺少课桌登、床架等。我校了解这些情况后及时拨出木床100套、课桌椅70套、图书500多册派专车送到川口中心校,为川口中心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尽了微薄之力。
(三)、在教学信息资料收集方面提供支持:信息时代,信息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办好教育;抓教育信息是一项重要任务。我校一直很注重信息资料方面给予对方帮助支持,我们倡导对方加强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把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作为帮助对方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最快速度把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经筛选后提供给对方。一年来、我校给花桥、川口中心校的中考科目送去中考复习资料40余册,给学校送去图书等其他资料400余册。为花桥、川口中心校的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三、工作成效:我校坚持开展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较多。一是支教和受援学校的领导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支教教师在农村偏远学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而言之,开展教育对口支援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事,对口支援工作是一项历史使命。当然我们的支教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过于重视毕业班的教学和中考备考工作而忽视基础年级。对受援学校的科研工作指导力度不够,没能促使受援学校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大规模改善办学环境等。诚然,由于我校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教学任务、建设任务依然很重,我们实在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财物派出更多人员支援对方,这使的我们的对口支援工作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各方面条件会更好,我们会在抓好本校建设的同时,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对口帮扶的中心校搞好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尽力、尽职、尽责,弥补过去存在的不足,开创工作新局面,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为支援学校办更多、更好的实事。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区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