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地—集团的发展战略
绿地——云峰债务的受害者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伟业由此拉开序幕。无数有识之士在这场风云际会的创业浪潮中奋勇拼搏,绿地一路披荆斩棘。
1992-1996:怀抱绿色使命,顺应而生 1997-2000:抓住机遇,率先改制 2001-2005:立足上海,服务全国 2006-2011: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2012-未来:思变谋远,走向世界
风雨兼程二十四年,绿地集团从两千万到两千亿,从上海企业到跻身世界五百强,绿地的发展史,也是中国企业把握时代格局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坚持“和谐绿地、共建共享”的绿地集团一直致力于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从创生之初就以建设公共绿化新模式为目标,积极投身旧房改造与动迁房建设。同时积极探索改革机制,与时代同发展,与命运共呼吸。绿地以实业求发展,以改革促腾飞,用卓越品质成就非凡地位。
多元化多领域投资已成为新的企业发展趋势,善于改革的绿地当然也不甘落后,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云峰集团便是其合作对象之一。成立于1998年的云峰集团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并举发展,已形成了房地产、汽车服务、现代物流等多元发展的产业布局。为求得双赢局面,2009年12月,绿地资产控股与绿地方面签署《股权委托管理协议》,将其所持云峰34%股权委托给绿地无偿进行管理,由绿地代行股东权利。希望能通过资源整合创造更大的发展前景。但是,在2015年10月,绿地集团调整企业战略,“能源已不再是集团重点发展的产业,当初与绿地资产控股于2009年签订的股权托管的条件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解除了对云峰34%股权的委托管理,两者的合作由此终结。
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不明群众将绿地集团与云峰集团混为一谈,更有甚者甚至将云峰集团视为绿地集团的子公司。
2016年初,云峰集团由于负债率冲破融资产品规定的警戒线85%,使得部分投资者对云峰债务实施提前赎回。无力支付巨额利息的云峰触发了“15云峰PPN003”及“15云峰PPN005”共计20亿元的私募债券提前到期的条款并最终出现本息违约,处于恐慌中的投资者便向上交所投诉绿地集团,期望拿回本金及利益。此举让绿地集团遭受了无妄之灾,其正待发行的100亿公司债也被迫停止。
作为间接参股股东,而不是第一债权人,绿地集团对云峰的债务并不具有偿还义务,反而是作为第一债权人的国资委对此一直未发出声明,是否有意引导债权人视线转移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但其姿态就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希望有关的负责单位能站出来,主动承担此次云峰债务引发的连锁效应,还资本市场一个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二篇:绿地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绿地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国际化一直是绿地集团近些年发展的重要目标,比如房地产全球买地开发,收购海外优质食品、日用品企业,收购欧洲保险公司、私人银行...自2001年起,绿地集团开始走向全国,大力实施全国化战略,在“公众化、资本化、国际化”三大发展方向上的“公众化”和“资本化”取得新突破,绿地集团的国际化或因此获得新的推动力和发展空间。
而之前,市场一直传闻,绿地集团国际化受融资能力约束较大。实现从偏重国内开发到全球同步开发。不过,绿地集团的国际化,其实主要还是在房地产领域。
绿地集团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地都将致力于做强做优房地产主业,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加快商业模式创新转型,推动房地产主业实现从偏重规模到偏重盈利、从偏重开发到开发运营并重、从偏重国内开发到全球同步开发三大转变。
由此可见,绿地集团房地产业务的全球化仍然以买地开发为主。不过这一海外买地开发战略,过去几年内也发生了大变化。
2012年10月,绿地集团首次出海与JDC共同打造济州岛“六大核心项目”中的旅游健康城,总投资9亿美元。
到2012年,中国持有韩国济州岛的土地面积从2万平方米急增到192万平方米,济州岛的华人市场是绿地集团看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2013年11月份和2014年的8月,绿地集团分别投资60亿元人民币打造济州最高双子塔——绿地济州梦想大厦项目,和对济州岛进行健康医疗城区域扩大投资,新获470亩土地。
2013年8月,绿地集团投资逾人民币120亿元与泰国正大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泰国曼谷、芭提雅合作投建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中有高端公寓、酒店式公寓、配套商业及办公项目。同年,绿地集团收购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及马德里的两家酒店。绿地确定了运营的方向,用国际资源来做国内市场的延伸。
从地区来看,绿地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其中,发达国家有美国、澳洲、英国和法国等,中国周边的国家主要指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
之前,绿地集团的海外战略是跟着出海的中国人走。现在,从“中国绿地”到“世界绿地”,绿地集团瞄准的不仅仅是海外华人市场,而是顺着整个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和全球人口聚集地来找标的。哪里的经济发展快就往哪里投,也是根据人口的流向走,人口往哪里积聚就往哪里投。
从“中国绿地”转向“世界绿地”,实现从偏重国内开发到全球同步开发,绿地集团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最大化地扩大自身最擅长的领域优势,打开国际化发展的突破口,成功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立足于长期国际发展的道路。
第三篇:绿地集团简介
上海绿地集团
绿地集团是上海市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集团,成立于1992年7月18日。创立20年来,绿地集团始终坚持“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宗旨,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已形成目前“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87位,在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集团中排名第1位,在上海市属企业集团中排名第3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作为绿地集团的核心主导产业,项目遍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济南、合肥、南昌、苏州、武汉、长沙、郑州、成都、贵阳、西安、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全国24个省60座城市,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等领域遥遥领先,目前建成和在建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达15幢,其中3幢位列世界排名前十。
在确保房地产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绿地集团积极发展能源、金融及新兴次支柱产业。其中,能源产业作为第二支柱产业,已形成涵盖煤炭生产、加工、储运、分销及石油仓储、运输、销售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在内蒙古、山西、贵州拥有多座煤矿,资源总储量近6亿吨,年产量超过1500万吨。同时,绿地集团还积极打造金融全产业链,组建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控股辽宁盘锦商业银行,先后投资入股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锦州银行、东方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并发起成立了中国注册资本额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以及融资担保公司、典当公
司等。此外,绿地集团在商业、酒店、建筑、汽车服务等产业也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
绿地集团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发展不忘回报社会,出资2亿元设立上海规模最大的企业专项慈善基金,无偿投资4亿多元在上海建成了一批城市标志性公共绿地,出资2亿元支持上海世博会举办。成立20年来,在慈善、公益、拥军、世博等方面累计赞助、捐赠达9亿元。绿地集团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称号。“绿地”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绿地集团已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今年以迈入世界企业500强行列,总销售额1830亿,力争到2015年成为一家国际知名、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跨国界、跨行业经营,具有世界级规模、运营管理水平、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5000亿元,跻身世界企业200强。
第四篇:绿地集团审计报告
寒假调研报告
—牡丹江市房地产情况调查
组员:李新颖
经济贸易系 顾晓艳
在现在的社会中买房已经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人生一大问题,大部分大学生的住房消费观并不理性,还处于“生存型”奋斗阶段就已追求“享受型”的奢侈生活,有人将买房视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不惜向父母要钱、借钱或贷款买房,而且是一次性购买一套较大面积的住房身负较大的还款压力。因此在这次寒假我们小组走访了牡丹江江南绿地世纪城市场营销部、住房公积金等单位开始了为期五天的调研工作,希望借此机会熟悉关于房地产的各种知识,在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时能更快速的融入社会当中。在当今房地产行业风云莫测的形势下,绿地集团始终处于国内地产行业领先水平,绿地集团的宗旨是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已形成目前“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绿地集团房地产主业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及产业园开发领域遥遥领先,目前建成和在建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23幢,其中4幢高度位列世界排名前十,房地产开发项目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80余个城市。绿地集团紧跟经济全球化趋势,稳健、全速推进海外拓展步伐,目前已成功进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西班牙、韩国、泰国等四大洲七国十一城,力争成为全国房地产行业的全球化经营领跑者。
虽然国家调控政策对牡丹江市房地产投资产生较大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所下降,但在全市加快城镇化发展步
伐,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控制等因素带动下,全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活跃的发展态势。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起源发展和现状:作为上海市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集团,绿地集团创立于1992年7月18日,至今21年来,始终坚持“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宗旨,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已形成目前“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在2013《财富》世界企业500强中位列第359 位,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55位。2013年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3283亿元,较上年增长33%,利税总额超280亿元,年末总资产3533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实现预销售面积1660万平方米、预销售金额1625亿元,分别排名全国行业第一、第二位,2014年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400亿元。
绿地集团房地产主业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及产业园开发领域遥遥领先,目前建成和在建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23幢,其中4幢高度位列世界排名前十,房地产开发项目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80余个城市。绿地集团紧跟经济全球化趋势,稳健、全速推进海外拓展步伐,目前已成功进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西班牙、韩国、泰国等四大洲七国十一城,力争成为全国房地产行业的全球化
经营领跑者。
在确保房地产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绿地集团积极发展能源、金融等次支柱产业。其中,能源产业已形成涵盖煤炭生产、加工、储运、分销及石油仓储、运输、销售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在内蒙古、山西拥有多座煤矿,资源总储量近7 亿吨,年产量超过1350万吨,配送超5500万吨;同时,绿地集团积极打造金融全产业链,与贵州、江西开展全面金融合作,在上海、宁波、重庆、南昌、青岛等中心城市设立一批小额贷款公司,并入股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锦州银行、东方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此外,商业运营与酒店产业已成为推动绿地主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商业地产总规模已突破2000万平方米,持有型购物中心面积达300万平方米,项目规模、功能定位和商业品质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酒店产业实施自有酒店品牌管理和对外输出管理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模式,绿地集团发展不忘回报社会:出资 2亿元设立上海规模最大的企业专项慈善基金之一——“绿地慈善公益基金”;发布“绿地心计划”专属慈善品牌,长效化、全方位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立至今,累计赞助、捐赠近10亿元,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华慈善奖、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2、政策法规:2013年以来,全市及时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全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开发平稳、价格稳定、销售有序的健康发展态势。二政策法规:
1、房地产开发平稳。受国家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紧张,1-4月份,全市仅开工房地产项目33个,完成投资额35495万元,同比增长8.9%(同期下降37.7%),比2012年全年
增速回落27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2%。从经济类型分,1-4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额273万元,同比下降57.5%,民间投资33180万元,同比增长13.7%。从工程用途分,1-4月份,住宅完成投资24782万元,同比增长9.3%,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6895万元,同比下降6.5%。
2、房地产销售快速增长。受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整预期的影响,2月份全市房地产销售出现激增,3月份后增速逐步回落。1-2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3%;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3%;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3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0%。其中,1-2月份住宅销售面积达到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3.7%;1-3月份住宅销售面积达到1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6%;1-4月份住宅销售面积完成2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逐月大幅递增,1-2月份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为1713平方米,1-3月份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达3486平方米,1-4月份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7%。
从销售额看,1-2月份商品房销售额达30745万元,同比增长814.2%;1-3月份商品房销售额达60737万元,同比增长120.3%;1-4月份商品房销售额达117705万元,同比增长78.6%。其中,1-2月份住宅销售额达28791万元,同比增长807.4%;1-3月份住宅销售额达56580万元,同比增长151.8%;1-4月份住宅销售额达105944万元,同比增长100.8%。篇二:绿地集团
绿地集团企业文化 4 企业宗旨 缔造城市之美
一、核心价值观:发展、责任、和谐
1、企业宗旨
营造美好生活
以“和谐绿地、共建共享”为基本思路,致力于实现社会进步、客户满意、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的多赢。
通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扩大品牌影响、捐助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各界对集团发展的关爱和支持,为百姓营造美好生活。通过在各产业领域为客户提供超越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回报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追随,为客户营造美好生活。
通过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股东实现超越期望的回报和自豪感,为股东营造美好生活。通过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持续完善,为员工提供理想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和报酬收入,回报员工的忠诚和付出,为员工营造美好生活。
2、企业愿景
冲刺世界企业500强,培育绿地常青树 全面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力争成长为国际知名、管理科学、发展有序,跨地区、跨国经营,具有一流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由多个在国内外相关行业中占领先地位的产业集团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巩固和加强房地产主业,通过致力于传播先进管理理念,推行最佳实践经验,建设城市标志性的高端产品,维护和提升绿地品牌形象和行业地位。
培育和加强能源产业为集团第二主业,加快形成石油储运销、煤炭产供销两条产业链。
按照有利于增强主业发展,与主业相关多元化的原则,大力拓展和发展与主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和配套服务业。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激励全体干部员工奋发有为、不懈努力,推动集团具备可持续增长的能力、速度和质量,不断做强、做大、做响、做久。
3、发展哲学
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将生活理想变为美好现实
做政府所想,就是顺着政府的导向发展,符合地区发展战略,从而赢得政府支持,赢得发展机会。
为市场所需,就是做符合市场需求、符合百姓利益的事,从而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广阔空间。
通过政府、企业、百姓、客户的共需共赢,将生活理想变为美好现实。
4、企业精神(两个永不)
永不满足、思变图强;永不止步、争创一流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将与时俱进、变革创新、争做第一作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在一个个更高更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进步、更快发展。
5、企业作风(五种精神)
全局精神——不辱使命、加快发展
拼搏精神——顺势而为、逆势奋进
开拓精神——快速准确、务实创新
团结精神——一呼百应、同心同德
奉献精神——不计得失、忠诚敬业
二、企业理念
1、发展观
发展就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国有体制、市场机制”的发展模式,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战略坚定,战术灵活。
坚持全国化(适时国际化)、多元化、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并举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防范风险,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顺势时趁势而上,逆势时奋发有为”的发展方针,坚定信心、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快速突破。
坚持文化引导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一切工作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
坚持稳健发展的方针,确保生产安全、资金安全。
2、市场观
一切以市场为导向,诚信经营、客户至上
坚持以市场需要、政府导向为核心的市场理念,善于把握市场规律、适应市场变化、借助市场力量。
专业、用心、尽心,尊重并理解客户需求,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坚持“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管理理念,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员工,无论是销售一线还是后台管理,都要有敏锐的市场意识,所有工作都要适应市场。
树立“我的形象就是绿地形象,我的个人品牌就是绿地企业品牌”的意识,自觉维护绿地品牌,努力为绿地品牌增光添彩。
3、业绩观 以成败论英雄
凭业绩说话,以贡献论地位。
经济上用数据说话,用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说话。
管理上用实效说话,用保障、促进企业发展的实效说话。
4、人才观
唯发展、唯实践、唯能力
以业绩和综合能力论人才。
有理想、有追求,想做事、能做事,能做成事。在岗位上最有竞争力的人是人才,在团队中能脱颖而出的是人才,让最有责任心、最有激情、最有工作业绩、最善于合作的人担纲领航。
不仅自己优秀,而且要使自己的团队优秀。
坚持赛马中相马,用愿景目标和事业平台激励和培养人才,使每个人才都有能力提升、业绩提升、职务提升的通道和空间。
5、学习观
善于学习,终身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分学,七分行”。提高学习能力,所学要能促进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提升。
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先进学,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提炼经验,把握规律。
6、创新观
突破常规,追求卓越
发展的动力源于创新。
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应用。通过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发展、向市场提供让用户更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创新理念和方法,在商业模式、管理、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创一流。
7、质量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质量是以产品质量为基本元素的生产、生活环境的优化。
绿地品牌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凸现关键在于要用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对客户的信用承诺。
服务市场需要,尊重客户,尊重合作方,建立和谐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8、成本观
真正实现高于资本成本的价值回报
坚持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精打细算,向管理要效益。
加强成本控制,规模降成本、管理降成本、科技降成本,降本增效。
该花的钱要舍得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要省。
三、道德准则
1、诚信
诚信经营。诚信经营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也是打造绿地百年老店之本。守法经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绿地良好形象,维护社会公信力。
诚信做人。老实做人,诚实做事。多反思少埋怨,多讲内因少讲外因,多想办法少讲问题,多讲结果少讲理由。
企业责任。履行三重责任:经济效益责任、社会道德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面向四个主体:面向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最好产品;面向员工,为员工创造健康丰盈的人生;面向股东,为股东创造最多的财富;面向社会大众,为社会和谐尽最大责任。员工责任。履行三重责任:发展责任、和谐责任、形象责任。发展责任:员工要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只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才有员工广阔的事业舞台,才有员工健康丰盈的人生;员工要以企业和谐为己任,工作卓越化,人际关系简单化,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员工要以维护企业形象为责任,“我的形象就是绿地形象”,遵纪守法,不信、不传、不议不利集团发展、不利企业团结的信息,展示好、维护好绿地和个人形象。
3、忠诚
忠于事业。认同企业愿景目标,忠于绿地事业发展,信心坚定、目标明确、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忠于企业。讲正气、讲大局、讲纪律、讲团队,感恩企业的知遇和信任,勇于承担事业发展责任,主动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忠于职守。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始终保持工作激情,享受工作成就感和快乐,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业绩突出。
4、敬业
敬业爱岗。树立起富有时代精神、健康向上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并以最顽强、最持久的职业追求把它落实在本职岗位上。
做对企业发展真正有意义的事。抓住生命线工作,并努力将生命线工作做到最好、做到极致,以最有效率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全身心投入工作。一般员工工作时间用心工作,骨干员工工作时间以外还要努力思考如何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集团高管和各单位负责人时刻都要想如何把集团(事业部、公司、产业集团、部室)发展好。
四、企业形象
1、企业标志
绿地商标、司旗、总部大楼等
2、企业歌
《温馨的家园》
3、员工形象
员工形象是企业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企业与社会是一条“生物链”,政府、企业、供应商、客户、社会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环,息息相关,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和链条上的每一环友好相处,共谋发展,实现多赢。
4、绿地集团形象用语
和谐绿地,共建共享
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篇三:绿地集团采用有限合伙取得企业控制权之分析
绿地集团采用有限合伙取得企业控制权之分析
一、法律问题
绿地集团是如何采用层叠的有限合伙安排,以一个注册资本为10万元的新公司控制约190亿元的资产及其分析和评价。
二、客观事实
1、上海格林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格林兰投资”)成立 2014年1月27日,由43位自然人股东(绿地集团管理层成员)投资的上海格林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万元,法定代表人是张玉良(绿地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2、“上海格林兰壹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至“上海格林兰叁拾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以下简称“小有限合伙”)2014年2月,32个小有限合伙成立,其中每个企业均由不超过49名自然人作为有限合伙人,格林兰投资作为唯一的普通合伙人而设立。其中格林兰投资只在每个企业象征性出资1000元,在32家企业共出资3.2万元,32家企业的有限合伙人是1997年成立的上海绿地持股会全体会员,出资为持股会会员的股权。
3、上海格林兰投资(有限合伙)的成立(下称“大有限合伙”)以及对上海绿地职工持股会的吸收合并 2014年2月19日,大有限合伙在上海成立,其合伙人总数为33,其中只有格林兰投资是企业法人且为大有限合伙唯一的普通合伙人,另外32名合伙人为上文所述的32家小有限合伙。总共出资额为3,766.55万元,其中格林兰投资出资6.8万元,32个小合伙企业合计出资3,759.74万元。
根据2014年3月17日《上海金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大有限合伙已与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职工持股会”)签署《吸收合并协议》。根据该协议,吸收合并完成后,职工持股会解散,由大有限合伙作为绿地集团股东,继受职工持股会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及其他一切权利、义务。自吸收合并完成之日起,将由大有限合伙取代职工持股会参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金丰投资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下称“重组预案”),“本次交易中,拟注入资产的预估值为655亿元”,则大有限合伙所持新公司28.83%的股权,对应的资产价值则为188.8365亿元。
三、法律分析
1、绿地集团管理层通过格林兰投资实现对190亿元资产控制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执行事务合伙人可以要求在合伙协议中确定执行事务的报酬及报酬提取方式。”因此,32个小有限合伙的管理控制权全部集中在唯一的普通合伙人格林兰投资手中,格林兰投
资仅仅出资3.2万元便控制了3759.74万元的员工持股权。同样,大有限合伙的管理控制权全部集中在唯一的普通合伙人格林兰投资手中,这样,绿地集团管理层通过格林兰投资仅10万元出资控制了3766.55万元持股权,乃至对应的拟注入资产值约190亿元。
2、本次重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其审核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中国证监会在发行审核委员会中设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并购重组委),以投票方式对提交其审议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进行表决,提出审核意见”;第十一条的规定,“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购买、出售资产,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一)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因此,金丰投资作为上市公司,本次重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需要报证监会审核。
3、大有限合伙吸收合并职工持股会的法律原因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职工持股会及工会能否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复函》以及《关于职工持股会及工会持股有关问题的法律意见》,中国证监会对职工持股会的态度是职工持股会“不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在处理方法上,“对已上市公司而言,在受理其再融资申请时,应要求发行人的股东不存在职工持股会及工会;对拟上市公司而言,受理其发行申请时,应要求发行人的股东不属于职工持股会及工会持股,同时,应要求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不属于职工持股会及工会持股”。且持有绿地股权的员工达到982人之多,已经超过未上市股份公司200个股东的限制。因此绿地要开始上市进程,首先要清理完成职工持股会。
三、风险及评价
1、本次重组的优点及评价
大有限合伙吸收合并职工持股会,以解决其尴尬的地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上文所述,中国证监会对职工持股会的态度不利于绿地集团借壳上市的进程,因此绿地集团安排大有限合伙吸收合并职工持股会并且取代职工持股会参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这样既能解决职工持股会的尴尬地位,又不影响员工的持股权益(将982名员工的持股权益打包成32份并放入小有限合伙)。
绿地集团管理层以10万元投资控制190亿元的资产乃至整个金丰投资
如上文所述,绿地集团通过大小有限合伙的精心安排,最终达到了其管理层通过投资10万元而控制了190亿元资产的目的。另外,根据《重组预案》,上海市国资委合计持股比例没超过50%,不能对金丰投资形成控制;此外,上海地产集团和上海城投总公司是两家相互独立的主体,其作为财务投资人将来并不会实质性介入金丰投资的日常经营管理,而剔除上海国资委投资人的持股比例后,金丰投资第一大股东即为大有限合伙,其背后是绿地集团管理层。因
此,绿地集团管理层控制了190亿元的资产,乃至整个金丰投资。
2、本次重组的风险及评价
审批风险
如上文所述,本次重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需要经过证监会的审核。另外,根据《重组预案》,本次重组的正式方案需经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需公司股东大会表决通过本次交易正式方案,交易标的作价所依据的评估结论需经有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备案,公司就上述事项取得相关通过或核准的时间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本次重组存在无法获得批准的风险。
有限合伙本身的风险
虽然按照《合伙企业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第六十八条的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但重组过程中设立的共33家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众多,仍然可能存在转让合伙财产、出质财产、违反法律对外代表合伙企业进行交易等有可能损害合伙企业利益的行为,乃至对普通合伙人格林兰投资的财产权益造成威胁。此外,合伙企业具有强烈的“人合性”,33家合伙企业中任何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对企业乃至普通合伙人格林兰投资造成不良影响。
总体来讲,绿地集团本次重组交易是很成功的,在谋求借壳上市的过程中,既解决了职工持股会的尴尬地位,又没有影响职工权益,而且以极少的投资换来了对巨大资产的控制权。但是,本次重组及结果由一些特定条件促成的,比如上海国资委的支持,而绿地集团最终实现对金丰投资的实际控制也基于金丰投资的股权不集中且其他股东大部分为纯粹财务投资人而不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等原因。因此在股权情况较复杂的其他企业内,纯粹依靠复制绿地集团有限合伙的安排来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可行性并不大,但在安排员工持股方面该重组架构是存在借鉴意义的。篇四:审计报告参考
附样2:报告书扉页
报告书目录
咨 询 报 告 书 目 录
第1页 ****有限公司
***aj[2013]117号
关于对***工程价款结算的审核报告 *****有限公司:
本公司接受委托,对 ************工程结算造价进行了审核。我们的审核工作是按照国家基本建设有关法规、预算定额及后列审核依据的规定进行的,运用我们认为必要的包括对现场实地勘察、核对工程量、单价、取费等必要的审核程序,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了审核。
有关该工程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由送审方负责,我们的责任是依据送审方提供的资料对该工程结算造价进行审核并发表审核意见。现将该工程审核结果报告如下: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立项文号:无。
2、资金来源:自筹。
3、工程规模、主要特征:景观、绿化、水施。
4、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5、工程开、竣工时间:
开工时间:2009年09月30日,竣工时间:2010年11月10日。
6、工程招投标情况:招标。
7、工程质量情况:合格。
8、合同情况简介:固定单价。
二、审核依据:
1、定额依据:
(1)《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2)《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3)《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取费定额》(2003版);(4)有关造价方面的文件和规定;
2、造价信息:
(1)人工、材料价格根据投标价。
3、合同、竣工图、工程联系单及等其它送审资料。
三、工程价款结算的审计情况
1、核减原因:
(1)截面100*30塑木铺装,面积减少,核减21143元。
(2)500*300*100芝麻灰花岗岩切割面,未施工,核减60862元。(3)钢板挡墙,工程量减少,核减32699元。(4)亚克力灯箱,工程量减少,核减74905元。(5)绿地中钢板10mm厚,未施工,核减413764元。(6)栽植金桂,规格未达到,核减39490元。(7)栽植白三叶草,工程量减少,核减37600元。(8)工期延误21天,核减16800元。
2、核增原因:
(1)联系单-第26号(中央绿化带铺装),结算中漏项,核增23070元。(2)联系单-第27号(公交站),结算中漏项,核增37301元。
四、审核结论
该工程送审造价 元,核定造价 元,核减1823382元,核增61489元,净减额1761893元。具体各单位工程金额见审定单。上述审计结果施工单位代表已签字认可,无保留意见。特此出具审核报告。
第五篇:IBM集团发展战略浅析
高技术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IBM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1.前言
明年,IBM将迎来诞生百年的生日,成为IT产业里第一个百年老店。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我们熟悉的王安电脑倒了,曾经著名的DEC公司、康柏公司的名字不见了,还有非常多曾经在IT领域里叱咤风云的企业不见了,也出现了“70后”的微软、“80后”的思科,以及“90后”的谷歌等等为代表的一夜蹿升起来的互联网公司。如果按照每一个企业、每一类产品都有一定生命周期的产业规律,那么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变迁里,IBM应该已经死过多次。IBM在近百年的IT沧桑巨变中,没有死,而且还一直在产业里担当者预知、引领并驾驭产业需求的巨型企业代表,IBM靠什么? 2.公司简介
2.1 IBM公司简介
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是一家拥有40万中层干部、520亿美元资产的大型企业,其年销售额达到500亿美元,利润为70多亿美元。它是世界上经营最好、管理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在过去的九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众所周知,早在 1969 年,阿波罗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1981 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又成功地飞上了太空。这两次历史性的太空飞行都凝聚着 IBM 无与伦比的智慧。在计算机这个发展最迅速、经营最活跃的行业里,其销量居世界之首,多年来,《幸福》杂志评选出的美国前500家公司中一直名列榜首。IBM公司追求卓越,特别是在人才培训、造就销售人才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2.2 IBM公司在中国
IBM 与中国的业务关系源远流长。早在 1934 年,IBM 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用处理机。1979 年,在中断联系近30 年之后,IBM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同年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台 IBM 中型计算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IBM 在华业务日益扩大。80 年代中后期,IBM 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1992 年 IBM 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这是 IBM 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此举使 IBM 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掀开了在华业务的新篇章。随后的 1993 年,IBM 中国有限公司又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到目前为止,IBM 在中国的办事机构进一步扩展至哈尔滨、沈阳、深圳、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福州、重庆、长沙、昆明和乌鲁木齐等 16 个城市,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业务覆盖面。伴随着 IBM 在中国的发展,IBM 中国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超过 5000 人。除此之外,IBM 还成立了 8 家合资和独资公司,分别负责制造、软件开发、服务和租赁的业务。
IBM 非常注重对技术研发的投入。1995 年,IBM 在中国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是 IBM 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现有 150 多位中国的计算机专家。随后在 1999 年又率先在中国成立了软件开发中心,现有近2000 位中国软件工程师专攻整合中间件,数据库,Linux 等领域的产品开发。
3.IBM公司的企业战略
3.1 融合:IBM要做最好的中国公司
这家在1979年中国打开国门之初,就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一直积极但不失谨慎地推进着在中国的布局。
IBM在中国对外开放后不久,就以离岸运作的模式开始在中国进行销售业务。据IBM中国全球服务执行中心高级经理范津生介绍,IBM将1979—1989年这段时期定义为“战略尝试阶段”。在这一阶段,IBM一直在从投资中学习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
从1989年开始,IBM开始了在中国的“战略投资阶段”。在这一阶段,IBM也逐渐通过投资将业务拓展到销售以外的领域。1994年,IBM与长城集团合作以中方20%、IBM80%的比例在深圳成立了IBM在华的第一家合资公司——海量存储公司。这一事件日后被视为IBM实质进驻中国的标志性事件。IBM将中国变为其全球生产中心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而之后的1995年更是IBM在华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是年,IBM中国研究院成立。这也是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截至2007年,该研究院研究员的数量已突破200名。2007年,研究院提交并获IBM批准的专利申请共70件,百余篇学术论文被全球著名学术期刊和会议接受或发表。这一数字足以让部分对研发欠缺热情的国内企业汗颜。
而从2000年左右开始,IBM在中国转向了“全面融入阶段”。在这一阶段,IBM业务链上的其它环节陆续进入中国。据范津生介绍,IBM在深圳的全球服务执行中心就是在2000年左右正式成立的。而在1999年,IBM在中国的第一个全球服务执行中心在上海成立。
当然,IBM在中国的全面融入并不仅仅是指将IBM的全部业务链在中国布局。IBM的“融入”是双向的。不仅仅是将IBM融入中国,也是将中国市场融入IBM的全球棋局。而这又无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另一个关键词——整合。3.2 整合:转型全球整合型企业
IBM供应链的全球整合就是关于“整合”的一个绝佳例子。
2006年10月,IBM全球采购中心迁至深圳。IBM全球首席采购官约翰·彼特森也将办公室迁至深圳。这是IBM第一次将部门总部设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地区。对于IBM而言,这不仅是地域上的突破,也是企业架构上的突破。
在深圳的采购中心是IBM全球三大采购中心之一。而在此前,IBM在全球采购中心的数量多达数百个。IBM亚太生产副总裁简凡希表示,减少全球供应商数量,锁定核心供应商的手段,使得IBM获得了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大量节约了成本。
而采购的整合只是IBM供应链全球整合的一部分。据简凡希介绍,IBM在供应链全球整合的过程中,对生产环节的整合和全球流程的统一也倾注了很多的注意力。
简凡希表示,在1999年的时候,IBM全球有28个生产工厂,而现在只有9个,流程的改造使得IBM每家工厂具有生产多样化产品的能力。这从而也使得IBM得以在保持产量增加的同时,通过削减生产工厂,节省了大量的固定成本。她同时强调,流程改造之后全球流程的统一性也使得IBM进一步增强了响应市场的灵活性。
当然,简凡希似乎更愿意用数字展现IBM成就。在谈及IBM过去四年在供应链整合方面的受益时,她列举出了如下的数字:成本共节约250亿美元,订单及时交付率提高91%,可靠性提高98%,客户满意度提高2%。但是,整合过程中细节的改变、转型的阵痛就不是外人所能体会的。在IBM的“矩阵管理”架构下,每一位员工都将同时面对两位上司,一位是主管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people manager,另一位则是主管项目实施的project manager。IBM企划传播部的冯雨露也坦言,当她作为新员工加入IBM之初,一时也很难适应这种组织架构。
不过,IBM显然还将继续沿着“整合”的道路走下去。IBM董事长、总裁兼CEO彭明盛(Sam Palmisano)在2006年亲自撰文,为IBM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全球整合型企业”(Global Integrated Enterprise,GIE)。3.3 创新:看好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契机
全球整合使得中国市场被更紧密地捆绑到了IBM的全球战略中去。但是,现在的中国。已不同于30年前开放国门之初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已不再会轻易地因为跨国公司的重视而沾沾自喜。现在的中国会更务实地关注跨国公司能为自己带来什么。IBM对此的回答是“创新”。
IBM的创新是“由内而外”的。简凡希始终在强调一个词“skill-base”。而在内部运营中,IBM也有相应措施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据她介绍,IBM内部有一个技术社区活动,鼓励员工把工作中的创新或是流程的改进写成论文。优秀的论文还可以申请专利。此外,IBM内部一个名为“best idea”(好主意)的活动还允许员工把未成形的创意以内部邮件的形式进行分享,并最终发展为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即使是在不同生产基地之间也可以通过最佳实践的分享,为彼此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
IBM的创新也是有积极外溢效应的。
2006年,IBM就与商务部“千百十工作小组”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所谓的“千百十”是指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
而IBM在“服务科学”领域的创新不仅得到了中国教育部的首肯,也获得了高校的热情追捧。据IBM企划传播部的杨晓兰介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近20所高校已开设了“服务科学”的相关课程。而浙江大学已成功申请了电子服务学科博士点,成为国内首家设立服务科学博士点的大学。3.4 民生:IBM下一个赌注
不可否认,IBM的运营成本相对于其他企业要高,而IBM的优势在于创造更高附加价值。所以IBM必须在不断保持原有市场优势的同时,下赌注和冒险去创造新的市场机会。每年IBM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超前性的技术、市场研究,以保持自己的敏感性和领先性。尽管IBM每年都在变,但是这几年IBM对新IT技术和新市场的布局还基本属于“小步快跑”的渐变式推进。
2008年2月,IBM研发主管约翰·凯利透露了IBM全球研发调整计划。一是在未来两三年内,将对四个项目各投入1亿美元,这些项目包括,发明取代现今半导体的新产品;设计处理数据更高效的计算机;以应用数学解决复杂的商业难题;构建大规模的计算集群,以“云”计算的方式运作,这些项目的核心将更为关注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基础科学研究。二是重塑和改变IBM的研究模式,IBM目前在全球有8个研究机构,但是十年以来都没有成立任何新的研究机构。新的计划是成立十个合资研究机构、“合作实验室”,让不同国家、不同公司和独立的研究机构都可以参与进来。种种迹象透露,IBM正在引爆一场“动静更大”的IT技术革命和市场的迁移行动。
为什么说IBM的系列计划对IBM以及IT产业都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其一,从IT计算技术的角度讲,IBM投入巨大的技术力量、换了一个新的角度,以更为关注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来推动IT基础核心技术,将导致半导体、集群计算到计算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其二,IBM正在改变传承了近百年的IT独立研发模式,以合资建立“合作实验室”的模式,邀请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独立机构一起来建立研发机构,一方面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融合让IT演进成为全新的产业,而这种融合绝不仅仅是我们昨天所看到的计算机、通信与互联网的3C融合,而是IT将融合生物工程、医疗工程、食品工程、能源工程等而成为全新的产业。其三,将带领IT从原来的产业支撑的幕后角色,进入一个更大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带给IT产业一个更大的全新市场。
当然,目前IBM的主要业务依然还是我们熟悉的企业市场、行业市场,依然是以顾问服务驱动下的企业转型和软件与硬件解决方案的整合提供。但是IBM正在发生变化,而这场变化将在未来的几年带给IBM更大的变数,也许到那天,IBM是否还是一个IT公司,我们不好预估。
应该说,IBM的“这一步”的确给了中国企业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提示: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在老路上走,我们是否可以在追求规模以求更大市场空间的线性思路下,有新的思路闪现。在这个全球化协作创新的时代,在利用资源进行创新的思路、模式和方法上,我们是否也可以把融合的步子迈得更大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也许今天的IT产业也到了需要使用另外视角来重新思考产业问题的时候。也许汽车工程、医疗工程、能源工程等等与IT的融合,能把一直追求计算能力攀升的IT带到另外一个更大的融合空间中去。IBM的李实恭院长认为,IT已经领先其他产业走得太快,现在IT需要回归融合到其他行业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协作创新的时代,大协作不仅仅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地域上以全球化的视觉来跨地域进行协作,更需要以跨学科的方式来进行协作。
4.总结
正如IBM研发主管约翰·凯利所说:“可能单枪匹马在所有的领域出于领先地位,如今的科技十分复杂,成本也非常昂贵。我们必须尝试更大胆、更了不起的事情,如果没有失败,我们就不可能取得进一步的成功,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即便在获得成功之时,也应该追求更大的成功。”在面临各方面的挑战时,IBM公司锐意进取、努力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顺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这使得IBM公司的前程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