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福利费的开支范围 (最终版)
行政事业单位福利费的开支范围:
1、本单位购置各种职工文体活动设施或器材开支。
2、对本单位举办食堂、医务室等集体福利事业的补助。
3、本单位在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的面对全体职工的业余文体娱乐活动的相关开支。
4、对本单位职工的特殊困难补助。
5、对本单位职工的预防保健开支。
6、对本单位职工子女的儿童节日慰问。行政事业单位福利费不得用于以下开支项目:
1、请客送礼
2、变相发放奖金、津贴
3、其他违反财政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
第二篇: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的规定
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的规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的规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如下: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
(1)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2)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3)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4)供暖费补贴;供暖费补贴也称为“冬季取暖补贴”,国家劳动总局总新字[1979]176号文件中规定的冬季取暖补贴是指北方高寒地区职工宿舍的取暖补贴。不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房屋取暖的费用。具体扣除标准按当地政府规定执行。各地对发放“冬季取暖补贴”都有不同的规定,注意按当地政府的报销范围执行。
(5)职工防暑降温费;
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发放的用于给员工抵御酷暑的高温补贴,企业为员工下发的降暑饮料并不能充抵高温补贴,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注意区别职工防暑降温费和企业发放的防暑降温物品的区别。《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清凉饮料问题的复函》(劳总护字[1980]65号)规定,“暑期对在高温、露天作业的人员供应清凉饮料,是为了保护这些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防止中暑的一种辅助措施,一般是由有关单位配制,供应一定量的含盐饮料,集体供应,共同饮用,不折发现金和实物。它不是非生产性的福利待遇。”因此,企业夏天支付的清凉饮料费用不属于职工防暑降温费,不属于福利费,而是劳动保护费。
另外注意,企业发放给职工回家享用的防暑降温用品,由于不符合《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清凉饮料问题的复函》(劳总护字[1980]65号)文件中“集体供应,共同饮用,不折发现金和实物”的规定,不属于劳动保护费。对此类费用是否属于福利费还是工资目前也无明确规定。
(6)职工困难补贴;职工困难补贴是指企业对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低于困难补助标准的职工给予补助。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注意区别企业提供的职工困难补贴和工会提供的职工
困难补贴是不同的,前者在企业职工福利费列支,后者在工会经费中列支。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活补助费确定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55号)文件规定“职工困难补助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虽然该文件已经作废,但是这个解释还是有参考价值。
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7)救济费;文件没有明确说是什么救济费,救济费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国家民政部门发放的救济费,这和企业关系不大;第二种是下面要讲到的抚恤救济费,还有一个就是疾病救济费了。《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文件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这里的“病假工资”是针对尚未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沿用原来医疗保险规定而言;疾病救济费是针
对已经实行社会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按照新的医疗保险规定而言的,是一种规范的提法。
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8)职工食堂经费补贴;(9)职工交通补贴;也就是俗称的“上下班交通费”,一般是按企业规定的合理标准执行。如果地方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关于2009税收自查有关政策问题的函》(企便函[2009]33号)的规定,企业为员工报销的燃油费作为职工交通补贴。
(10)丧葬补助费;根据已经废止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财社字[1996]175号)规定,死亡丧葬补助费是指企业用于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死亡的丧葬补助费用。
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11)抚恤费;根据已经废止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财社字[1996]175号)规定,抚恤救济费是指企业支付给死亡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抚恤和生活补助费用。
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12)安家费;安家费是指职工退休、退职或工作调动时按财政部门的规定发给的安家补助。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13)探亲假路费
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14)其他职工福利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有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现就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扣除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
《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二、关于工资薪金总额问题
《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
《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
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四、关于职工福利费核算问题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五、本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福利费与工会经费开支范围
4.职工福利费支出
(1)医药卫生方面的支出。包括:
①企业附设职工医院、卫生所等医护人员(不包括行政管理人员)的 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等;
②医药费;
③路外医疗费;
④委托医疗费;
⑤医疗器械、医疗用家具物品等低值易耗品的购置和修理费;
⑥其他医疗经费。
(2)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困难补助。
(3)企业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及其他支 出与各项收入相抵后的差额补助。
(4)其他职工福利性支出。
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国有企业职工的各种补贴,全部从企业成本费用中 列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 定而明文规定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各种价格补贴,报经铁道部有关部门批 准后,企业可以参照执行。
企业用于购建构成固定资产的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含企业所属医疗单 位购置的固定资产),在公益金中列支;企业福利部门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用,在管理费用中列支;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 费、伙食补助费、职工因工伤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企 业所属医疗、福利单位人员工资应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5.工会经费中支出
(1)宣传活动费,指工会进行日常的政治、时事、政策教育,组织 劳动竞赛,举办各种讲座、报告会、展览会和其他技术交流活动的宣传费 用,工会主办图书馆阅览室、读报栏、读报组所订阅购置的图书、报刊费 及为生产班组订阅的报刊费。
(2)业余教育费,指工会举办的职工业余学校所需的教材、教具,教学消耗用品,兼课教师津贴和优秀教师、学员奖励,职工经工会同意参 加业余学习的学杂费。
(3)文化活动费,指工会开展职工业余文化、艺术、娱乐活动所需 消耗用品的购置与维修费,举办业余文艺演出、晚会、节日联欢、艺术创 作展览所需的活动费,文化宫、俱乐部活动费用等。
(4)体育活动费,指工会开展职工业余体育活动所需消耗用品的购 置与维修费,举办体育比赛所需的活动费。
(5)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训练费。
(6)工会行政费,包括各级工会专职人员的办公费、差旅费、工会 文件和会员证的印刷费,工会召开的会员代表大会、工作会议等各种会议 的费用支出。
(7)会员困难补助,指基层工会对会员特殊生活困难的补助。
企业在国家规定的编制范围内配备的工会委员会脱产专职工作人员,其工资、奖金、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劳动保险和其他福利待遇与所在单位 行政管理人员有关经费列支渠道相同,不在工会经费中开支。
6.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教职员工的办公费、差旅费、教具用具的维修费,教学实验和购置讲 义、资料的费用,聘请兼职教师的兼课酬金(酬金标准按有关文件标准执 行),学员实习及毕业设计所发生的费用,购置教学器具、仪器、图书的 费用,委托外单位代培支付的进修培训费,按职工教育经费1%上交铁道 部集中使用的经费。
第四篇: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的规定
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的规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的规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如下: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
(1)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
(2)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
(3)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
(4)供暖费补贴;
供暖费补贴也称为“冬季取暖补贴”,国家劳动总局总新字[1979]176号文件中规定的冬季取暖补贴是指北方高寒地区职工宿舍的取暖补贴。不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房屋取暖的费用。具体扣除标准按当地政府规定执行。各地对发放“冬季取暖补贴”都有不同的规定,注意按当地政府的报销范围执行。
(5)职工防暑降温费;
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发放的用于给员工抵御酷暑的高温补贴,企业为员工下发的降暑饮料并不能充抵高温补贴,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注意区别职工防暑降温费和企业发放的防暑降温物品的区别。《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清凉饮料问题的复函》(劳总护字[1980]65号)规定,“暑期对在高温、露天作业的人员供应清凉饮料,是为了保护这些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防止中暑的一种辅助措施,一般是由有关单位配制,供应一定量的含盐饮料,集体供应,共同饮用,不折发现金和实物。它不是非生产性的福利待遇。”因此,企业夏天支付的清凉饮料费用不属于职工防暑降温费,不属于福利费,而是劳动保护费。
另外注意,企业发放给职工回家享用的防暑降温用品,由于不符合《国家劳
动总局关于清凉饮料问题的复函》(劳总护字[1980]65号)文件中“集体供应,共同饮用,不折发现金和实物”的规定,不属于劳动保护费。对此类费用是否属于福利费还是工资目前也无明确规定。
(6)职工困难补贴;
职工困难补贴是指企业对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低于困难补助标准的职工给予补助。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注意区别企业提供的职工困难补贴和工会提供的职工困难补贴是不同的,前者在企业职工福利费列支,后者在工会经费中列支。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活补助费确定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55号)文件规定“职工困难补助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虽然该文件已经作废,但是这个解释还是有参考价值。
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7)救济费;
文件没有明确说是什么救济费,救济费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国家民政部门发放的救济费,这和企业关系不大;第二种是下面要讲到的抚恤救济费,还有一个就是疾病救济费了。《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文件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这里的“病假工资”是针对尚未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沿用原来医疗保险规定而言;疾病救济费是针对已经实行社会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按照新的医疗保险规定而言的,是一种规范的提法。
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8)职工食堂经费补贴;
(9)职工交通补贴;
也就是俗称的“上下班交通费”,一般是按企业规定的合理标准执行。如果
地方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关于2009税收自查有关政策问题的函》(企便函[2009]33号)的规定,企业为员工报销的燃油费作为职工交通补贴。
(10)丧葬补助费;
根据已经废止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财社字[1996]175号)规定,死亡丧葬补助费是指企业用于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死亡的丧葬补助费用。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11)抚恤费;
根据已经废止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财社字[1996]175号)规定,抚恤救济费是指企业支付给死亡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抚恤和生活补助费用。
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12)安家费;
安家费是指职工退休、退职或工作调动时按财政部门的规定发给的安家补助。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13)探亲假路费
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
(14)其他职工福利费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福利费开支现状分析及其解决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福利费开支现状分析及其解
决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福利是人员支出中“奖金”、“津贴”及日常公用支出“福利费”科目的加总。奖金、津贴科目核算工资中包含的奖金及津贴,福利费科目反映的是单位按国家规定提取的用于职工福利的费用,提取后作暂存款处理,支取该费用,在暂存福利项目中列支。目前,福利提取标准一般按职工人数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提取。如一个单位50人,该单位全年提取的福利费即为15000元。
具体核算过程为:
提取福利费
借:经费支出——日常公用支出——福利费15000
贷:暂存款——福利费15000
开支福利费5000元
借:暂存款——福利费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单位开支福利费在提取的限额中支取,然而,经济的发展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呈上升趋势,人均300元福利已不能满足实际开支需求。在单位经常性经费有限,福利开支标准不高的情况下,单位增加职工福利的方式主要是:
1、自行提高开支标准。为增加职工福利,单位提高了各项福利开支标准,如午餐补贴从200元调至300元,考勤奖从200元调至300元不等。
2、巧立名目,设置各项补贴。为增加职工收入来源,单位设立了各种补贴,如慰问补贴、下乡补贴、观摩补贴等,在经常性经费不足的情况,从专项资金列支,增加职工福利。
由于福利费科目只反映提取金额,对于超支福利,在人员经费“其他”科目核算。具体过程是:
借:经费支出——人员支出——其他
贷:银行存款
由此可见,福利费超支导致了核算福利费的会计科目在同一会计不一致,“福利费”科目仅反映提取的金额,没有反映单位实际支取的福利费用,科目的实际使用价值不大。而单位以提高标准、巧立名目等方式提高福利后,在财务管理、审计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1、加强财经纪律角度:单位自设名目,自行提高补贴标准,不利于维护财经纪律。
2、审计角度:超支福利费用从“其他”科目支出,福利费被“隐蔽化”,审计部门审核单位账务,统计某单位全年人员福利费用,无法从报表上的福利费科目得知,须逐笔查找明细账,增加审计成本。
3、单位角度:由于各单位经费福利名目不一,福利标准不一,导致单位收入苦乐不均。
签于上述情况,为解决目前福利费开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福利费提取金额。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按人均300元的标准提取福利费已脱离实际,要根据实际情况,由财政或人事部门发文,统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每人每年提取福利费的标准。
2、增加福利费开支来源。由于经常性经费有限,提取的福利费也是有限的,针对这种情况,财政部门可按统一标准及单位职工人数下达福利费专项
资金,对于超过提取部分的福利费在该专项中列支,可避免其他专项资金被挤占或挪用,使专款得以专用。
3、统一会计核算科目。在提取福利的基础上,超支的涉及人员福利的开支都在“福利费”科目反映,这样,福利费科目不仅反映提取的福利,还反映单位全年实际支取福利的金额,方便核算,有利于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4、规范、统一福利发放。针对单位巧立名目发放福利,单位收入苦乐不均的现状,笔者建议,由纪检部门统一规定补贴名目,由财政、人事部门统一规定发放补贴的标准,针对某些单位发放的特殊补贴如办案补贴、执法补贴等,由单位另报纪检部门审批后发放。
此外,特别针对职工福利中的结余奖,笔者认为应取消该项奖励或尽快改变其核算方式。结余奖是财政部门鼓励行政事业单位节约日常公用经费而采取的一项鼓励措施,公用经费包干结余部分可发放结余奖。然而实行该奖励后,为增加结余奖金,提高职工福利,单位有意识地将应在或已在经常性经费开支的费用,列于或调整至专项经费开支,变相挪用、套取专项资金,极大损害了经费开支的严肃性。另外,由于结余奖的存在,造成人员经费年年红字,原因是结余奖经费来源是经常性经费中日常公用结余,而核算科目却是人员支出“奖金”科目,核算方式不合理,致使“红字”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取消福利费项目中结余奖开支,以纠正单位变相“节约”经费的行为。如果现阶段不能取消结余奖,需改变核算结余奖的会计方式,即从日常公用经费“福利费”科目核算,而不是从人员支出“奖金”科目核算。这样,经费来源于公用经费,也从公用经费列支,即方便核算,又利于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