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防法)三项落实措施之解读(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15:5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消防法)三项落实措施之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消防法)三项落实措施之解读》。

第一篇:新(消防法)三项落实措施之解读

新《消防法》三项落实措施之解读

新《消防法》于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它作为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凝固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制度之墙上,正如有文所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消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无情的大火烧出来的有情制度财富,是国人之大幸”。

奉法强则国强,奉法弱则国弱

法规的力量是伟大的,但再好、再完美的法规只有在它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准则,才能转化成伟大的力量。

有这样一则寓言:某渔人扎了稻草人置于水中赶水乌鸦。初时,水乌鸦不敢下水偷鱼吃。后来,见稻草人毫无动作,便成群结队直飞水中捉鱼。渔人无法,只有自己伪装草人立于水中。当水乌鸦落到头上时,渔人将其捉住。从此,水乌鸦再也不敢来水中偷鱼了。此寓言明确无误地警示我们:一打纲领,不如一步实际行动;再好的措施,重在落实,贵在坚持。我们的很多失败,都是在“落实”上败下阵来。汉朝桓宽著《盐铁论》就指出:“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意思是说,一个社会并不担心没有法令,而是担心没有坚决执行的法令。无法可以制定,有法不执后果不堪设想。

新《消防法》比原《消防法》更加健全、更加完美,它承载着国人更多的期待。然而,最关键的还是在落实。翻开历史档案,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消防法规的不健全和不落实,消防设施严重滞后和消防投入不足等原因而导致的火灾事故实在太多太多,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实在是太大太大,令人触目惊心。洛阳东都商厦发生的火灾,造成309人死亡,数10人受伤;青岛丰旭实业有限公司青州分公司的大火导致38人丧身火海,20人受伤;吉林中百商厦发生的大火使54人丧失了生命,70余人受伤,并造成4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镇华宾馆的特大火灾,使31人死于非命,21受伤;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的火灾,有39人魂归西天;乌鲁木齐德汇国际广场发生的大火至少吞噬了5亿元的财产……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火灾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500人左右,经济损失更是惊人。

有道是“国无常强常弱,奉法强则国强,奉法弱则国弱”。当前,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立即行动起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消防法》,绝不能使新《消防法》陷入失灵、架空或低效状态!“落实、落实、再落实”,已成为当前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公安部提出了3项措施来确保新《消防法》的落实,使它真正成为我们预防、远离火魔的有力武器!

掌握法规内容,强化规则意识

管理源于素质,素质源于培训。因此,全面落实新《消防法》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原则指引下,实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育培训。这正如公安部提出的3项落实措施的第一项所述:“我们必须要通过政府大力推动全社会学习好本法、贯彻落实好本法,从单位到公民,只有大家学好、掌握好、贯彻落实好这部法,消防工作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保障我们国家消防工作的发展。”

规则就是尺度,规则就是准绳。尊重规则、敬畏规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和前提。然而,现实中有些人“聪明”过了头,达到了“滑头”的程度,不仅不遵守规则,而且还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来研究规则,哪些规则能带来好处,就执行;反之,则抛弃、躲避,甚至亵渎规则,能糊弄就糊弄,能变通就变通,能作弊就作弊,视规则为儿戏,拿规则作交易,动辄用“潜规则”来“摆平”规则的约束和惩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极生动的说明。

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消防规则意识的缺乏是很可怕的。由于操作者无视消防规则而违章操作,结果引发一起起大火;由于管理者无视消防法规而违章指挥,结果导致一幕幕悲剧: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的直接原因,就是无证焊工在施焊前没有按规定清理现场可燃物,当焊渣引燃可燃物后用水扑灭无效即逃离现场,遂蔓延成火灾;震惊国人的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原因之一就是一雇员在仓库里违规吸烟时,丢弃的烟头引燃了仓库内的可燃物;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檀岛西餐厅发生的大火,其根本原因是无视消防法规,设计不合理,没有通道,没有向消防部门报批报建,装修材料使用大量易燃材料,致使起火后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导致25人死亡,11人受伤;上海商学院对学生们违规使用取暖与加热用具——“热得快”,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结果引发大火……

为什么有些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无视消防法规呢?其根源之一,就是认为在规则的束缚下他们失去了所谓的自由。实际上,规则与自由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只有人人都遵守共同的规则,人人才能获得相对的自由。甘愿接受规则约束的心灵,才是真正自由的心灵。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心灵,才是不自由的心灵。

新《消防法》是我们的护身甲、防弹衣,是我们远离火患的有力武器,是我们的行为标准。因此,在落实新《消防法》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教育培训来学深学透新《消防法》,全面掌握并深刻理解各项条款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真正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用什么方法做?什么时间做?在什么地点做?由谁来做?”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来强化我们的消防规则意识,使人人都敬畏消防法,向消防法屈服,向消防制度低头。只有如此,才能在行动上坚定不移地去落实消防法,才能远离火魔,不让悲剧再发生!

结合案例教育,强化两个主体责任意识

所谓两个主体责任意识,一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一个是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消防监管主体责任意识。实践证明,我们恰恰就在两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缺失,才导致火魔肆虐人间。

要强化这两个主体责任意识,全面覆行自己的主体责任,既要靠人性的自我觉醒,更要靠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实施案例教育。一起事故所带来的后果,不仅取决于事故的本身,更取决于人们对事故的态度。智者,能从事故中吸取许多有益的教训,并能落实到改写未来的行动中;而愚者,则事过境迁,交了“学费”,却没有学到知识,致使同类事故一再发生,事故损失不断扩大。这就是说,在学习新《消防法》时,一定要与历史上所发生的典型火灾事故案例相结合,实施案例教育。

在进行案例教育时,首先对事故案例进行严肃认真的分析,给予理性的思考,将其经验和教训抽象上升到新《消防法》中各有关项条款的高度上来认识,进而编入“培训”教材之中;然后,通过举办培训班、宣讲会、消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教育培训。在学习时,一定要严肃认真,不能将事故当成故事听,一定要入心、入脑,温故知新、刻骨铭心,从中吸取远离事故灾害的经验和教训,以此来强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有关监管部门的消防安全监管主体责任意识,全面履行各自应承担的消防责任,形成人人履责、层层尽责的大好局面。

总之,我们对火灾事故的追悔,既是对错误的觉醒,又是改正错误的前提;追悔,是一种自我反醒,是洗刷心灵污垢的洁净剂,是改写未来的催化剂。我们再也不能重蹈历史覆辙,再也不能重蹈交了“学费”而没有受到教育的老路。

有道是,“用生知识守护生命”,然而,现实却让人担忧。上海商学院的那起大火,有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结果当场死亡。这些曾经“遨游题海”的大学生们,常常能把物理考满分,却不知如何将初起火患消灭,不知在火灾中如何逃生。

火灾的后果令人心痛,但更让人痛苦的却是我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为此,就要对公民强化防灾、救灾知识和技巧的模拟演练,这不仅能提升防灾、救灾能力,而且也能大大提升人们应对突发火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做到冷静、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利用知识提升应急自救与互救能力。

完善实施细则是落实的“路线图”

有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5个贪心的人平分一锅粥,生怕别人多占自己一分一毫。为此,提出5种方案:一是选一个主持人来分;二是从别处找一个第三者来分;三是每人轮一次,最后商议而定;四是选一个人分,一个人监督;五是选一个人来分,但分粥的人最后拿粥。君子曰:方案五,甚妙!

这则故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要根除人性之恶只靠人性的自省自觉是不够的,还要靠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制约规则来破解因制度的缺失而导致的问题。这其中既包括那些违章操作者,也包括那些对各种事故隐患不管不问、监督检查不力、毫无责任心的管理者和监管者。这正如公安部提出的3项落实措施的第2项所述:《消防法》是原则的规定,在落实的时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研究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这个措施包括国务院的条例,包括地方的法规规定,包括部门规章制度的建立等等。这就是说,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单位在贯彻落实《消防法》的时候,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健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并结合自身的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任何一种成功的实施规则,无不体现“公平制约”的原则。因此,在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制约规则时,规定要细、考核要严,要明确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给权力划出明确且严格的界限,在某个职权位置上,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不能做;二是让权力的运作接受监督,做到任何权力都必须在“透明”的状态下运行;三是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处;四是赋予群众参与监督的权力和义务,推行政务公平,鼓励并依法保护举报人,以此来充分发挥群众监督权力的主角作用,将权力运行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的公众监督之下,促其各司职守,形成合力,确保火灾远离我们!

总之,只有通过制定详尽的实施细则来明确工作的“路线图”,才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地不折不扣落实新《消防法》!否则,再好的法规、再美好的理想,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强化监管是落实的重要保证

古语曰:“治国者必先治于法”。在贯彻落实新《消防法》的过程中,必须强化监督管理,这正如公安部提出的3项落实措施的第3项所述:作为公安消防部门来说,要提高我们监管的水平,要严格执法,要认真贯彻热情服务的原则,保障消防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顺利。

在贯彻落实新《消防法》的过程中,除了靠教育培训、靠规则的约束力外,更要靠监督的制衡力和对违法行为惩治的威慑力。这就要求有关监管部门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在认真热情服务的原则下,按新《消防法》的要求严格执法,加大公安消防机构对火灾隐患的查处力度,凡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立即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采取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对那些不及时消除的又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要采取临时查封措施;对那些无视法规的人要严惩不贷,这是强化监管的有效手段。总之,无威不足以立规,不惩戒无人守矩。

古波斯先哲曾说:“只要国王在百姓园中摘一个苹果,大臣就会砍一棵果树。”这就是说,任何一项公权力的运行都必须置于有效的监督制约之内,否则,群起而效仿的后果就可想而知。法律就是供政府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的。政府不仅是效忠法律的第一“人”,而且理所应当是守法的楷模。然而,由于监督者本身与权力和利益粘得很近,一旦失控、失管、失范,那么监督的权力就很易被利益的“大炮”所攻陷。这正如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那样,对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腐败。深圳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的火灾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对此曾连问3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无照无证、擅自经营的单位能够长期存在?为什么这样一个非法经营的歌舞厅,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中都没有发现?为什么我们要把决心下在事后的处理上,而不是重视事前的预防……

舞王俱乐部的火灾告诉我们:要保障新《消防法》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就必须对监管者依法履行职责进行监督,根除商业贿赂的“潜规则”,即在进行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时,要按法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进行,做到公正、严格、文明、高效,不得收取费用,不得谋取利益,不得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指定消防设施施工单位。如果机关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要依法给予处分,使所有的监管者都能牢记古之政训: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信心拯救生命,时不我待。在新《消防法》的落实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培育和树立坚定的信心。信心是一种气质,信心是照亮前行之路的一盏明灯。正如温家宝总理不久前所说的那样:“信心比货币和黄金还重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困难的时候,如果失去信心,那就失去一切;有了信心,才有力量的源泉,才有勇气。”然而,信心来源于文化力量的浸润,来源于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学习和贯彻落实新《消防法》过程中,必须从“心”开始,以专注的态度、坚定的信心,忠于职守、真抓实干,开创消防安全工作新局面,把火魔驱逐出人间。

第二篇:新消防法解读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

自2009年5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将正式实施。新《消防法》对原1998年实施的《消防法》作了大幅修改,共增加了1章20项法律条款,是我国消防法律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新《消防法》的修订和颁布实施,对加强我国消防法治建设,推进消防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消防工作覆盖全社会,新《消防法》的实施,从法律层面上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防火工作,对生产经营销售消防产品的企业行为,对社会成员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牵涉到各个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为方便群众切实掌握新《消防法》的新精神、新规定,江苏省公安厅法制处和消防局的专家,专门就新《消防法》的法律规定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

1、为什么要修订《消防法》?

1998年9月1日起施行的《消防法》,在预防和减少火灾,维护消防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要求,原《消防法》的一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的需要。一是对消防工作责任主体规定不够全面,责任不够完善和清晰,不适应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需要;二是对消防监督管理制度的设置不适应形势需要,计划经济时期包揽式管理的色彩较浓,不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三是缺乏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防范火灾风险的规定,不利于发挥市场主体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作用;四是对违反消防法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规定不全,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不能有效消除、制止违反消防法规行为和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从江苏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公众聚集场所和高层建筑大幅增多,诱发火灾因素不断增多,消防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原《消防法》对消防工作社会化、应急救援方面的规定确实已经落后于形势的需要。

2、修订后的《消防法》内容主要有哪些变化?

从大的方面来说,新《消防法》主要在8个方面对旧法内容作了调整和完善:

一是确定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新消防工作原则;

二是建立健全了政府、部门、单位、公民为责任主体的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和责任体系;

三是重点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消防监督检查制度、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制度等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

四是对农村消防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强化;

五是完善了社会消防基础服务方面的机制;

六是拓展和强化了消防部门的应急救援职能;

七是加大了对危害公共消防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

八是加强了对消防执法工作的监督。

3、怎么理解新《消防法》确定的新的消防工作原则?

新修订的《消防法》的最大亮点,就是确定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原则。

“政府统一领导”主要是进一步具体化了各级人民政府的消防责任,这个容易理解。

“部门依法监管”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政府其他部门都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消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

“单位全面负责”是指每个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障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消防演练;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和组织扑救。

“公民积极参与”是指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任何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4、新法中对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有哪些新的规定?

单位是社会消防管理的基本单元,对消防安全和致灾因素的管理能力,反映了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新消防法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单位主要职责有6大项:①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②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③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④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⑤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等。任何单位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⑥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5、新消防法明确规定公民要积极参与维护消防安全,具体来说,作为公民,在消防工作中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消防工作重要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修订后的《消防法》关于公民在消防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主要有:

一是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二是任何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三是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

禁谎报火警。

四是火灾扑灭后,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五是任何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6、近年来农村地区火灾事故呈增多之势,大的火灾时有发生,新消防法对维护农村消防安全有哪些新规定?

近年来,全国包括我省农村消防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火灾起数、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高不下,农村消防安全问题突出。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消防安全机制不健全;三是消防力量不足,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等。新《消防法》从消防工作全局出发,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农村消防工作专门作出具体规定,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新《消防法》将原《消防法》中的“城市规划”修改为“城乡规划”,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调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一字之变,“城”、“乡”并重,体现了我国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

7、《消防法》的修订,对各类建设工程安全审验有着直接影响,新《消防法》对现行的建设工程消防审核、验收有哪些重要的改革?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源头,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是保证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原《消防法》中规定,需要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必须经公安消防审批同意后才能施工,在使用前,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为减少行政许可事项,适应便民利民要求,修订后的《消防法》改革了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明确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

一是明确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范围。规定对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

二是明确了其他工程实行备案抽查制度。修改后的《消防法》规定,对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以外的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有关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施工。建设单位在工程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

三是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建设工程未经依法进行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对违反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规定的违法行为,规定了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样的调整既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又有利于树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

单位的消防责任主体意识,促进其自觉遵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

8、如果我是一家工程建设单位,消防设计文件报备具体应该怎样操作呢?

按照规定,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所在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9、近年来娱乐等公共聚集场所火灾频发,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成为焦点,新《消防法》对此是否更加严格?

是的。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历来是消防监督管理的重点。新《消防法》继承和发展了原消防法关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营业前实施消防安全检查的规定,取消了原消防法中关于对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行政处罚中,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对存在上述违法行为的,规定了直接给予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另外,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也有一些具体要求。比如,为减少行政许可事项,新《消防法》将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纳入《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治安行政许可审查内容,避免了多头审批,方便社会,方便群众,同时明确了消防安全要求,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10、江苏的消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应急救援机制建设比较好,特别是在汶川特大地震抗灾救援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修订后的《消防法》在应急救援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据统计,目前公安消防队伍实际承担的火灾以外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任务量,已超过了火灾扑救的任务量。为此,新修订的《消防法》吸取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在应急救援方面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在总则第一条就增加了“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内容,并将三次审议稿中第37条规定的“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依照国家规定参加以抢救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修改为“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彰显出应急救援、拯救生命成为消防队伍的法定职责。

同时,新修订的消防法对国家鼓励、支持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使用先进的消防和应急救援技术、设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应当充分发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维护保养装备器材,做好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执勤各项工作,提高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11、怎样看待新《消防法》加大了对消防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由于现行的《消防法》对于消防违法行为的处罚,设置了“限期整改”等前置条件,哪怕被公安消防部门发现存在消防违法行为,往往也有一定时间的整改期限,如果未在期限内整改,公安消防部门才能予以处罚,客观上放任了消防违法行为。为此,新《消防法》增加了15条消防违法行为,调整了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了警告、罚款、拘留、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

执业(吊销相应资质、资格)六类行政处罚,增加了责令停止执业(吊销相应资质、资格)一类行政处罚。针对一些消防法违法行为,取消限期整改的前置条件,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将直接查处,给予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和停产停业以及罚款的行政处罚;对一些严重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特别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增设了拘留处罚,罚款额度也有大幅度上升,最高罚款可达30万元。这些规定有利于规范执法、预防和减少消防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样,解决了原《消防法》对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规定得不全、不严密,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纠正和依法惩处的问题,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2、具体来说,《消防法》对消防违法行为规定了几种行政处罚?

《消防法》共设定了警告、罚款、拘留、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执业(吊销相应资质、资格)等6类行政处罚。

13、修订后的《消防法》对火灾赔偿难题有哪些对策?

近年来,许多地方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后,善后处理时往往因赔偿、补偿不到位,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困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为此,修订后的《消防法》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消防与保险工作的通行做法,第一次将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写入法律,规定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鼓励保险公司承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应当积极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化解火灾风险。保险公司应当积极发展、完善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业务,拓展保险在社会消防管理方面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

第三篇:新消防法解读

新《消防法》解读

一、消防审验制度改革

此次新《消防法》修订,最大的变化就是审验制度改革。主要是体现在新《消防法》第9-14条。

(一)改革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制度。

现行《消防法》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文件由公安消防机构审核。随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的要求,有必要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制度进行改革。根据修订后的消防法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审核结果负责。其他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对于目前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将包括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在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委托审图机构进行审查的问题,可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

(二)明确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的重点。

现行《消防法》规定,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修订后的消防法根据审核的范围缩小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的范围,相应强化了事后消防抽查监督。规定: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竣工,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二、审验范围和程序(此部分为新《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修订 1 的新动向)

(一)审验范围

1、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界定

(1)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公共娱乐场所;

(2)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医院、养老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

(3)建筑面积大于6000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4)建筑面积大于8000平方米的公共图书馆、公共展览馆、商住楼、综合楼;

(5)体育场馆、会堂、剧场;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

(6)其他单体建筑面积大于10000平方米和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

2、特殊建设工程的界定

(1)省级以上文物古建筑的修复工程;

(2)地级以上城市的电力调度、电信、邮政、防灾指挥、广播电视楼、档案馆;

(3)城市轨道交通、隧道;

(4)发电厂(站)、区域变配电工程;(5)甲、乙类厂房和库房;

(6)建筑面积大于12000平方米的丙类厂房和库房;(7)高层丁、戊类厂房和库房,高架库房;(8)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9)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供应站;(10)汽车加油、加气及其合建站。

(二)审验程序

1、审核程序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或者建筑内部装修工程设计完成后,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建设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2)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3)《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

(4)初步设计文件或者室内装修工程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和说明);(5)设计单位出具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质量合格承诺书;(6)《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对于我国消防技术标准尚未规定的消防设计内容和新材料、新技术带来的有关消防安全的新问题,当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有困难时,建设单位应在申请消防设计审核的同时申请消防技术专家评审,提交详细的消防设计方案及有关材料。

2、验收程序

经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申请消防验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2)竣工图纸及隐蔽工程监理记录资料;

(3)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竣工验收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

(4)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建筑内部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抽样检验报告及其它燃烧性能证明材料,阻燃制品的燃烧性能证明材料;

(5)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6)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和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3(7)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出具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合格承诺书。

(三)审验期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设计审核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核决定,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核时间内。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验收申请之日起20日内组织消防验收,并出具《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消防验收评定合格的,应当作出消防验收合格的决定。评定不合格的,应当作出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决定,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完毕后补报消防验收。

三、建设单位的职责

随着新《消防法》和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的出台,建设单位将承担以下方面的责任:

(一)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消防设计和竣工资料,接受消防监督检查;

(二)以合同约定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执行消防法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责任;

(三)实行工程监理的建设工程,应当将消防施工质量一并委托监理;

(四)选用符合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单位;

(五)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

(六)依法应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的,不组织施工,未经验收或者验收合格的,不交付使用。

(七)在收到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抽查通知书后,应当组织进行整改。正在施工的,应当依法停止施工;已经使用的,应当依法停止使用。

在承担以上责任的同时,建设单位不得指使或者强令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人员违反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降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

四、施工单位的职责

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承担以下责任:

(一)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施工,并作出消防施工质量合格的书面承诺;

(二)查验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的质量,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施工,保证消防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计进行施工,不得偷工减料,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

五、监理单位的职责

工程监理单位和人员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承担以下责任:

(一)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

(二)消防产品、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施工安装前,核查产品和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

(三)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签字确认。

工程监理人员不得同意使用或者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

六、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赔偿责任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四十四条: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有关消防法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造成质量事故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行政责任

新《消防法》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二)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三)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四)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五)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建设单位未依照本法规定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或者在竣工后未依照本法规定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新《消防法》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或者停止施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建设单位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

…………

(四)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四十六条:建设单位未依照本规定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或者在竣工后未依照本规定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五十条:依照本规定,给予单位罚款处罚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三)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条文释义:本条是关于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根据本条规定,构成本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构成本罪的主体是单位,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其中“建设单位”,是指对建设工程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部门,也就是“业主”;“设计单位”,是指对建设工程进行专门设计的单位;“施工单位”,主要是指按照设计单位的设计及各种标准、要求进行建筑物建设的部门。“工程监理单位”,是指受建设单位聘请,担任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单位。

2.行为人的目的虽然并不希望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为了投机取巧,从中牟利,其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行为是故意的,而且在客观方面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行为,如降低水泥标号,使用不合格的残次建筑材料等。

3.必须是造成了重大安全事故。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这里所说的“重大安全事故”,是指该建筑工程在建设中以及交付使用后,由于达不到质量标准或者存在严重问题,导致楼房倒塌、桥梁断裂、铁路塌陷,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倾覆事故等。根据本条规定,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后果特别严重的,即造成多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等,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四篇:新消防法解读

附件

新《消防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2008年10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重新修订颁布,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消防法在体例上不仅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完善,条文数量增加了20条,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九大变化。

变化一:提出了新的消防工作原则

解读:新消防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消防法制建设成果,在总则中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确立了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其中消防工作原则的内容是新的表述。

“政府统一领导”:消防安全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或者组织整改重大火灾隐患;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落实人员、装备等保障;

根据火灾扑救需要,组织支援灭火等。

“部门依法监管”:政府有关部门对消防工作齐抓共管,这是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属性决定的。公安机关依法对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政府其他部门都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消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

“单位全面负责”:单位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主体。每个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障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消防演练;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和组织扑救。

“公民积极参与”: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任何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

变化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

解读: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新消防法进一步加强了农村消防工作,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

消防安全责任制。同时,要求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变化三:单位的消防设施每年必须检测1次

解读:通过新旧规定的对比给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原来规定“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但是“定期”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底是一个月还是三年五年,没有准确的说法。新消防法规定“单位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这种检测更强调自律性,主要是通过单位每年的检测记录体现,而这种检测记录,也并非单位自己检查一下就行了,而是需要单位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消防中介服务机构来完成。新法不仅强调自律,还规定了罚则,这个检测记录,消防监督部门并不是每年都检查,而是不定期抽检。即消防监督机构在对单位的抽检中一旦发现缺少规定的每年最少检测1次的记录,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给予警告处罚。

变化四:限期整改不再是处罚前置条件

解读:旧消防法规定给消防违法行为处罚设置了“限期整改”

等前置条件,一些重大火灾事故往往发生在火灾隐患“限期整改”的过程中,客观上放任了消防违法行为。新消防法取消了先限期改正、逾期不整改才能处罚的规定,同时规定,对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将有权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对于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处罚决定的,将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强制执行。

变化五:消防建审、验收的许可调整

解读:旧消防法规定,需要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必须经公安消防审批同意后才能施工,在使用前,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修订后的新消防法改成许可和备案相结合的原则。

调整的意义在于:宽严相结合,严的更加严格,松的不松但简化了程序。以前许可的范围较大,现在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和特殊工程进行许可的监管加强了,其他工程由单位向消防机构备案,消防机构对备案可以进行抽查。

变化六:应急救援成消防队伍法定职能

解读:当很多人印象中的消防员还仅仅是“灭火员”时,消防队伍的许多工作其实早已在灭火之外。比如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公安消防队伍在抢救人员生命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公安消防队伍实际承担的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任务量,已超过了火灾扑救的任务量。为此,新消防法吸取抗震

救灾的成功经验,专门立法规定:公安消防队依照国家规定承担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变化七:赋予公安派出所消防管理职责

解读:新消防法对监督模式进行了调整,旧消防法规定消防监督部门对重点单位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现在去掉了这条,扩大了消防机构的监督检查面,同时赋予公安派出所消防管理职责。虽然派出所原来公安系统内部规定中也要求做消防这块工作,但没有写进消防法。

我国60%以上的火灾和60%以上的火灾伤亡发生在农村和乡镇。考虑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只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设立,而公安派出所覆盖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新消防法赋予了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责,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同时,还赋予了公安派出所对消防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变化八:消防违法行为将面临重罚

解读:旧消防法将消防机构应当承担的监督管理责任分散规定在“火灾预防”一章中,且不完整,不明确。新消防法单独设立“监督检查”一章,增加了15类消防违法行为,集中规定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消防机构监督管理责任。新消防法增强了消防监督机构的执法力度,过去在工作中碰到的执行难问题现在有了法律保证,原来可能要依靠法院才能执行的部分案例,现在可以依法直接执行,让消防部门在发现问题时有法可依,— 5 —

并简化了执法程序。

新消防法加大了危害公共消防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一些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设定了拘留处罚,增强了法律威慑力。还更具有操作性的是:新法不仅取消了处罚前“限期整改”的前置条件,还明确了罚款幅度,最高罚款数额从10万元调整到30万元。

变化九:新增15条消防违法行为并调整了行政处罚种类 解读:新消防法新增的消防违法行为主要有:

(一)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二)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三)建设单位未依法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或者在竣工后未依法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

(四)建设单位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

(五)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的;

(六)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七)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八)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

(九)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

(十)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

(十一)阻碍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

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十二)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的;

(十三)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的;

(十四)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

(十五)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失实文件的。

针对新消防法新增的消防违法行为,新消防法调整了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了警告、罚款、拘留、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执业(吊销相应资质、资格)六类行政处罚,增加了责令停止执业(吊销相应资质、资格)一类行政处罚,对一些严重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特别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增设了拘留处罚,增强了法律的威慑力。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之

一、之二

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这部新《消防法》已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那么新的《消防法》“新”在哪?和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从今天开始,市公安消防局就与读者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内容。

现行的《消防法》实施于1998年9月1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面临着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面对着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要求,现行《消防法》的一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的需要。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这部新《消防法》将在今年5月1日起施行。与现行消防法相比,修订后的消防法在体例上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完善,条文数量增加了20条。

新修订的消防法提出了新的消防工作原则、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改革了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了农村消防工作、完善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制、完善了政府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大了对危害公共消防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了对消防执法工作的监督等。新消防法的颁布实施对加强我国消防法治建设,推进消防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消防法》第一条是关于《消防法》立法宗旨的规定。修订后的《消防法》第一条继承和发展了原《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内容。这种变化既是立法目的的新阐述,也对我国消防工作职能的新拓展。公安消防队伍作为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力量,承担着许多应急救援工作,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和国际社会发展趋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建设的需要,按照世界各国通行做法,充分考虑消防队在体制、器材装备、训练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近年来公安消防队应急救援工作的成效,特别是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救援中的突出作用,修订后的《消防法》加强了应急救援方面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增加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此次新修订的消防法突出的亮点之一是,在保留原《消防法》规定“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基础上,确定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新的消防工作原则。

这一消防工作新原则是在总结消防工作实践经验及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消防安全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对消防工作齐抓共管,这是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属性决定的。各级公安、安全监管、建设、工商、质监、教育、人力资源等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履行相应的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单位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消防管理的基本单元。单位对消防安全和致灾因素的管理能力,反映了社会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消防法》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公民是消防工作的基础,是消防工作重要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消防工作就不会发展进步,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就不会提高。

同时还规定了要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这是我国做好消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无数火灾中得出的教训。消防安全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践证明,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各行各业以及每个人在消防安全方面各尽其责,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行之有效,有利于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本条是关于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以及参加灭火工作的义务的规定。

消防工作是全社会性的工作,它涉及全社会的安全和利益,一旦发生火灾,对社会和个人的财产、生命安全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行为都与消防安全息息相关,好的行为和习惯对预防火灾具有积极意义,而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则可能会引起火灾危险。例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不遵守消防规章制度,在生活中不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乱扔烟头等不良习惯,都有可能引起火灾,甚至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后果。因此,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不仅仅是指每个人自己应当自觉地遵守消防法规,还包括对发现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应当予以指出、制止或者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举报,发生火警及时报告。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应有的权利。

凡是有组织的灭火活动,被组织的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应当参加,这是法律义务。所谓“有组织的灭火工作”是指在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组织或发生火灾的单位、部门组织带领下进行的救火工作。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是指在灭火工作中服从人民政府、消防机构或者有关人员的指挥,完成政府、消防机构或有关组织、人员交给的任务。比如,按照要求组织单位职工或者居民疏散,提供需要的物资和装备,引导、指示消防通道和水源,帮助维持现场秩序,按照要求参加人员生命抢救,按照要求切断电源、油气管道等。应当注意的是,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这一义务仅限于成年人。这里的“成年人”,是指年满18周岁的人。因为灭火工作有相当大的危险性,对于成年人来说,积极参加灭火,解除火灾威胁,减少火灾危害是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而未成年人因为其身体、心智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对火灾的危险性缺乏充分认识,也难以在灭火工作中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如果他们参加灭火,很有可能因为对危险情况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处理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灭火。另外,虽然消防法未明确规定,但对于孕妇,老年人和有较严重身体缺陷的残疾人,一般也不应当组织他们参加灭火。这些人由于身体或者体力、智力上的缺陷,往往行动不便,不仅不能有效灭火,相当一部分还缺乏逃避火灾伤害的能力。

在新修订的《消防法》中第十五条提到了: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做为原《消防法》的保留条款,在此次修订中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是《消防法》设定的一项行政许可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消防监督检查,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公众聚集场所的审批管理,把住使用、营业前的源头关,使其达到一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确保这些场所的安全。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历来是消防监督管理的重点。这类场所人员众多,而且向社会公众开放,如果由于消防设施、器材不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今年1月31日福建长乐市“拉丁”酒吧发生火灾,造成17人死亡,24人受伤。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经营人郑某逃避消防机构监管,在开业前未经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及消防安全检查,擅自违法营业,致使疏散通道狭窄、违规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等隐患长期存在,最终发生惨剧。

根据法条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当然,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其消防安全问题,在消防检查合格后,使用单位始终保持该场所在日常经营、使用中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有关部门经常组织对该场所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防止火灾的发生则更加重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安全检查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应进行以下工作:首先收到消防安全检查申请后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或者在五日内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其次对于受理的申请,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公众聚集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于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颁发《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可以凭该意见书向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使用、营业手续;对于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新修订的《消防法》中第十九条是关于居住场所与生产、储存、经营场所设置的原则规定,将原法中“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修改为“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将“员工集体宿舍”修改为“居住场所”,规定禁止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生产、储存、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俗称“三合一”场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在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集车间、仓库、宿舍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大量出现,并连续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引起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2006年10月21日,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秦家港村安康西路一服装厂发生火灾,8人丧生。此前,9月14日凌晨,这个镇生产经营服装辅料的福音大厦,突发大火导致15人死亡,1人失踪。两处火灾建筑均是集生产、仓储和宿舍为一体的“三合一”服装企业。2008年12月17日,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商业城一家商店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死者均是这家集经营、煮食、住宿一体的“三合一”商铺的店员。“三合一”场所既有厂房、仓库等工业场所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也有在民用建筑等居住场所中从事生产、储存、经营等活动的,而且大多住宿部分与生产、储存、经营部分未按规定采取必要的防火分隔和设置消防设施,致使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条件与建筑使用性质不相适应,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疏散逃生困难、消防设施缺乏、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不足等隐患。据统计,2002年至2007年,全国共发生“三合一”场所火灾2.4万吨,造成504人死亡、81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4亿元。其中,重特大火灾104起,造成289人死亡、86人受伤。

对既有的“三合一”场所,应按照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 703-2007)规定的防火分隔措施、疏散设施、消防设施以及火源控制等消防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改造,确保消防安全。对新建的生产、储存、经营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应完全分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坚决杜绝产生新的“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修订后的《消防法》进一步明确了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制度。消防产品属于安全类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在发生火灾后消防产品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安全产品需求急剧增多,消防产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但是,在消防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调控措施不尽完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也由于消防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经常备而不用,一般用户难以实施消费监督,致使一些地方消防产品市场秩序混乱,一些类别消防产品质量问题严重。消防产品质量涉及公共安全,尤需严格把关。因此《消防法》在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消防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了强调,第二十四条明确了对消防产品的基本要求,规定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还规定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办法,经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投入生产、销售和使用。

为加强消防产品在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的监督管理,《消防法》第二十五条进一步明确了消防产品的监督检查主体,规定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对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行为,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对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罚款处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

新《消防法》规定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实践中,损坏、挪用消防设施、器材,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的行为相当普遍,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器材就会失去应有的效能,消防车不能靠前灭火,火势迅速蔓延,小火酿成大灾。1998年沈阳商业城火灾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商业城的工作人员在消防设施发生故障后,没有及时的报请维修,而是擅自将其关闭,致使火灾发生时,所有的设施都变成了摆设,最终导致了5500多万元的巨大损失。

二十八条中提到的“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障碍物”,是指在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上设置栅栏、广告牌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火灾中,就有三分之二以上存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封堵或锁闭的问题。一些人员密集场所还在安全出口处安装铁栅栏门,在外墙窗户设置铁护栏,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1994年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国曾连续发生两起震惊中外的特大火灾,分别是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火灾,死亡233人、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死亡325人,在两起火灾中造成这么多无辜生命消逝的主要原因就是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导致人们逃生无路,最终只能被大火吞噬。

新修订的《消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这是关于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规定,是本次修订《消防法》新增加的内容。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特别是2006年以来连续3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都强调要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不断加大农村消防工作力度,农村消防工作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仍然非常严峻,火灾起数、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高不下,村庄消防安全问题突出。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火灾起数、火灾损失和伤亡人数均占全国火灾四项指数的60 %,如2003年4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归镇林安居委会因居民住宅电线短路失火,受灾居民402户、1133人,过火面积7.88万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83万元。2004年2月15日下午,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五丰村60多名老年村民聚集在自行搭建的草棚内从事迷信活动,因焚烧纸钱失火引起草棚燃烧坍塌,造成40人死亡。2004年10月9日晚,广西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岑牙村上寨屯因电线短路打火引燃蚊帐发生火灾。造成2人受伤,烧毁、破拆吊脚楼238间,受灾196户,烧死生猪181头,烧毁粮食27万公斤以及大量生活用品,直接财产损失164.8万元。这些惨剧的发生正是由于农村的消防基础条件先天不足,安全防范措施差,农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综合原因造成的。

修订后的《消防法》从消防工作全局出发,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作出了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新规定: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将现行《消防法》中的“城市规划”修改为“城乡规划”,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调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针对农业收获季节火灾多发的实际,规定在农业收获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在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的同时,对村民委员会的消防工作内容作了具体规定,明确村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

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将有利于贯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全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状况,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新《消防法》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鼓励保险公司承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这是一项新增的内容,旨在通过鼓励和引导发展火灾公众责险保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解决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的火灾责任赔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责任保险的经济补偿和辅助社会管理功能,促进提高公共消防安全保障水平。

国家鼓励、引导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主要是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供社会公众活动的场所、设施。公众聚集场所由于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产生巨额的人员急救、医疗费用,伤残、死亡补偿费用等赔偿责任。这些巨额的损害赔偿,如果超出对受害公众负有责任的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者、管理者的财力范围,就可能使伤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死者亲属不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赔偿,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从实践中的情况看,很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火灾发生后,相关场所、设施的经营者、管理者本身也受到重大财产损失,无力承担对受害公众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况比较多见。

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实际上是通过社会化的防灾机制,将火灾风险由社会承担。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通过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用商业手段解决责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纠纷,可以使受害企业和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于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公共场所的数量快速增长,公共场所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逐渐加大,公共场所火灾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严重的风险隐患。然而,大量的公共场所目前并没有投保相关保险,致使灾害发生后救灾及损失补偿的负担全部转嫁给政府部门,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以2004年215吉林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为例,54人遇难,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余万元,但54人中仅有4人投保了人身保险,其他损失无法获得保险赔偿。

除了公众聚集场所外,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由于其所从事的行业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也可能造成企业附近的居民或者其他群众人身或者财产损害,实践中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

如 2001遂酿成了震惊辽沈大地的“9?1”特大油罐火灾事故,致重度烧伤2人,轻伤1人,死亡5人,烧毁油罐库房1座,特大油罐8个,成品油约890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6.28万元。因此,鼓励和引导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也是很有必要的。(来源:消防支队 编辑:办公室)

下载新(消防法)三项落实措施之解读(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消防法)三项落实措施之解读(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消防法工作汇报

    新《消防法》宣传贯彻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新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实施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xxx区各......

    三项措施

    “三项措施”实现新农保档案标准化管理工作 针对农保档案数量大,表格种类多的情况,区农保处强化“三项措施”深入推进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力......

    静乐县地税局三项措施落实“五个不准”

    静乐县地税局三项措施落实“五个不准” 在作风纪律整顿中,静乐县地税局为进一步落实省纪委《关于进一步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的通知》“五个不准”的规定,近日通过制度、......

    团委:三项措施落实全委会、“两会”精神(定稿)

    团委:三项举措落实全委会、“两会”精神 2月14日,团旗委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传达了旗委十二届二次全委会和人大十五届七次会议、政协十三届六次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讲话》和《报......

    新消防法宣传标语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宣传贯彻标语1、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法》,开创依法治火新局面! 2、预防火灾,人人有责! 3、深入贯彻“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

    新消防法考试答案大全

    1.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2.消防工作坚持(C)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

    三项机制解读

    【三项机制解读】一 解决干部干事创业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形成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的鲜明导向。 ➤ 为创新者容:允许失......

    解读新《消防法》与社会民生相关的七大亮点

    新《消防法》与社会民生相关的七大亮点 一、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二、授课人:徐小兵 三、授课内容: 火灾事故后,善后处理时往往因赔偿、补偿不到位,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困难,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