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局关于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建议
xxx局关于
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建议
xx行署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多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低碳环保工作,把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为全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局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地的决策部署,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机制建设。现根据xx地区国家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以下几点我局我低碳发展规划建议,望上级部门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给予解决困难。
建议将我局几项有优势并急需批复的项目纳入到xx地区国家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中。
1、是xx局野生动物饲养狩猎场建设项目。该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392公顷,建设房舍4090平方米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房舍4090平方米,设备16台(套),围栏25.35公里,规划投资1766万元,建成后每年可增加产值1050万元,利税456万元。
2、是xx遗址复原项目,建成一座具有旅游、历史纪念及教育意义的主题馆,复原日军侵略遗址工程,该项目规划投资1986万元,每年可增加产值450万元,利税180万元。
3、是库xx风情园建设水上娱乐设施,餐饮区,综合服务区,建造物及街道改造。投资6000万元。
4、是xx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土地平整180万立方米;河道疏通26万立方米;覆土26万立方米;种植128
公顷。项目规划总投资2067万元。
5、是xx金属矿项目新建一座规模为年开采岩金矿矿石8万吨的采矿项目4368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创产值6000万元,利税1360万元。
6、是xx岩金矿开发项目,新建一座规模为年开采岩金矿矿石8万吨的采矿项目规划投入12000 万元。每年可创产值15000万元。利税8900万元。
7、木纤维素加工项目。该项目年生产20万吨木纤维素,可消耗原料30万吨。创造产值每年20亿元,缴税1亿元左右。该项目属于新能源类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我局的资源优势与北京兆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雄厚的资金、技术优势,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目的。通过引资设立木纤维加工企业,充分利用伐区剩余物和造材剩余物,既充分利用了山场和造材剩余物,节约了资源,增加了企业效益,又有利于森林防火。经考察和工艺论证该项目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8、防火道路建设项目。新建防火道路70公里,投资1280万元,用于提高本局现有防火道路网密度,提升防火、扑火反应速度。
9、住宅节能改造项目。为提升居民住房节能环保能力,我局计划十二五期间针对局址15万平方米居民住宅楼进行节能改造,初步预算需投入4500万元,300元/平方米。
10、野生蓝莓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新建蓝莓示范基地1500亩,该项目集良种繁育基地、科研及产业化经营于一体。
11、xx局污水处理车间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5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车间,改造及新铺设污水处理管线28千米。
12、xx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该建设项目分为五个区。即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该建设项目估算投资总计11618.45万元。
13、xx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建设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对保护区内沙金开采破坏的湿地2000公顷进行植被恢复和栖息地改造。建立集生态环境监测、野生动物救护、科学研究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保护区。投资6500万元。
14、xx局标准型,示范型林场建设项目,在我局xx林场、老xx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把我局几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林场建设成为xx地区乃至我国北方绿色生态食品、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扶持发展有机黑木耳、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和以蕨菜、黄花菜等为主的特色山野菜产业。合理保护和开发野生林产品资源,提高蓝莓、榛子等野生果品的产业化水平。投资6000万元。
xxx局
第二篇:xx局关于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建议
xxx局关于
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建议
xx行署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多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低碳环保工作,把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为全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局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地的决策部署,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机制建设。现根据xx地区国家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以下几点我局我低碳发展规划建议,望上级部门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给予解决困难。
建议将我局几项有优势并急需批复的项目纳入到xx地区国家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中。
1、是xx局野生动物饲养狩猎场建设项目。该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392公顷,建设房舍4090平方米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房舍4090平方米,设备16台(套),围栏25.35公里,规划投资1766万元,建成后每年可增加产值1050万元,利税456万元。
2、是xx遗址复原项目,建成一座具有旅游、历史纪念及教育意义的主题馆,复原日军侵略遗址工程,该项目规划投资1986万元,每年可增加产值450万元,利税180万元。
3、是库xx风情园建设水上娱乐设施,餐饮区,综合服务区,建造物及街道改造。投资6000万元。
4、是xx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土地平整180万立方米;河道疏通26万立方米;覆土26万立方米;种植128
公顷。项目规划总投资2067万元。
5、是xx金属矿项目新建一座规模为年开采岩金矿矿石8万
吨的采矿项目4368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创产值6000万元,利税1360万元。
6、是xx岩金矿开发项目,新建一座规模为年开采岩金矿矿
石8万吨的采矿项目规划投入12000 万元。每年可创产值15000万元。利税8900万元。
7、木纤维素加工项目。该项目年生产20万吨木纤维素,可消耗原料30万吨。创造产值每年20亿元,缴税1亿元左右。该项目属于新能源类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我局的资源优势与北京兆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雄厚的资金、技术优势,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目的。通过引资设立木纤维加工企业,充分利用伐区剩余物和造材剩余物,既充分利用了山场和造材剩余物,节约了资源,增加了企业效益,又有利于森林防火。经考察和工艺论证该项目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8、防火道路建设项目。新建防火道路70公里,投资1280万元,用于提高本局现有防火道路网密度,提升防火、扑火反应速度。
9、住宅节能改造项目。为提升居民住房节能环保能力,我局计划十二五期间针对局址15万平方米居民住宅楼进行节能改造,初步预算需投入4500万元,300元/平方米。
10、野生蓝莓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新建蓝莓示范基地1500亩,该项目集良种繁育基地、科研及产业化经营于一体。
11、xx局污水处理车间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5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车间,改造及新铺设污水处理管线28千米。
12、xx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该建设项目分为五个区。即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该建设项目估算投资总计11618.45万元。
13、xx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建设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对保护区内沙金开采破坏的湿地2000公顷进行植被恢复和栖息地改造。建立集生态环境监测、野生动物救护、科学研究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保护区。投资6500万元。
14、xx局标准型,示范型林场建设项目,在我局xx林场、老xx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把我局几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林场建设成为xx地区乃至我国北方绿色生态食品、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扶持发展有机黑木耳、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和以蕨菜、黄花菜等为主的特色山野菜产业。合理保护和开发野生林产品资源,提高蓝莓、榛子等野生果品的产业化水平。投资6000万元。
xxx局
第三篇:低碳建设
低碳城市建设“从概念到实践”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国近200余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各地的热情都很高。但如何让低碳城市建设完成“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化,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前不久,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低碳城市工作组成立,据了解,工作组将致力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咨询、融资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可有效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实践研究。据该工作组组长许翼介绍,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缺乏对低碳经济紧迫性的认识,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缺乏系统性的安排。许翼认为,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各地应该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建设低碳城市,各地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等各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比如现在很多城市一提发展低能耗产业就去搞太阳能和风电,根本不考虑本地在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结构和其他禀赋上的优势,看见别人这么干自己也这么干,一拥而上的后果就是太阳能和风电产业发展产能过剩,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浪费。许翼介绍,工作组目前正筹划编制《低碳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将汇集国内外的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止列举他们的成功举措,也分析他们的实践成果。
另外,工作组还将编订《低碳城市建设推荐技术目录》,因为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专业涵盖范围很广,无论是新城建设、旧城改造,还是示范社区园区建设,甚至再细微到单体节能改造,这些工作都是以项目形式存在的,而且很多都是大型的项目。建设低碳城市从政府的管理功能看,还包括了社会意识引导、低碳政策与法规制定、低碳产业扶持和低碳技术推广、耗能状况监测和监管等方面。从政府的行政功能看要关注市政公用设施的减排,比如公用建筑节能、低碳交通、智能电网、低碳照明、新能源市政设施等。
欧洲很多国家为什么漂亮,因为他们保留了许多原生态的建设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低碳城市建设“从概念到实践”也许就是这样。
第四篇:低碳子规划
集团“十二五”发展子规划——低碳容大
低碳生活节能降耗研究小组
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能低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大力宣传和普及低碳知识,倡导低碳生活,是深化节能减排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高校是资源占有和能源消耗大户,创建节约型校园,倡导低碳生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提高办学效益、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容大后勤集团承担着全校后勤服务保障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创建低碳后勤对于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取得的成效
集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水电气等能源管理工作,把创建节约型校园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来开展,树立了“以降低成本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为关键,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的新型经营理念。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先后出台了《浙江工业大学水电管理办法(试行)》、《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等有关节能文件10余个,对于各类情况的水电收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工作流程,做到了有章可依。
2.加大设施改造,节能效益显著。针对学校老校区朝晖校区建校时间长,管道老化严重,学校下大力气投入100多万元对朝晖校区尚德园水管实施改造,改造后年用水节约了近10万吨。投入340多万元对屏峰、朝晖两校区实施锅炉油改气工程,通过改造将降低食堂燃料成本7%。同时,投入110多万元对朝晖校区2750多个学生公寓和青教宿舍进行智能电表的安装;在开水供应点安装了智能水控系统。
3.狠抓内部管理,全面降低能耗。水电管理部坚持定期开展线路排查工作,2007年,对学校三校区二级水电表进行了仔细的计量线路排查工作,根据水电分析数据组织校内水电平衡测试,仅2007年上半年,就发现屏峰校区60吨/天和100吨/天的两处水管大漏点,挽回直接水费损失15万元左右。结合各校区实际情况,根据作息时间规律,实施了泵房供水时段性管理;根据各食堂操作时间,采取锅炉定时供气,既保障了供气量的充足,也减少了燃料的消耗;在各食堂实行废水、冷却水(开水房供热水前管道内的冷水)二次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4.积极利用新技术,推广节能新产品。积极与水电部门和兄弟院校联系,为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对全校所有12套路灯系统安装定时器,统一开关路灯时间,一年减少电费支出10%。高配值班试行电脑远程监控,实现无人值班;利用红外线控制装置,在朝晖校区学生公寓公共盥洗室试装了该产品后,节水率高达50%。在屏峰校区教学楼试装了教室红外线控制系统,实现无人时或光线达到标准时自动关灯功能,节电也非常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1、节能减排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虽然近年来集团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也为学校在此方面争得了一些荣誉,但是整个宏观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完善能耗统计指标体系;校园能耗审计,应把重点放在日常运行管理、用能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和系统调试遗留问题等环节;应进行校园能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制定重点用能单位的用能定额;改进校园用能运行管理的方案,采取无成本或低成本运行措施等。
2、节能减排高科技新型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存在老化坏旧的能耗设备和能耗大的设备,水、电、气网能源损耗较大;太阳能、地热能、污水处理等能有效节能减排的新型产品或技术未研发使用。
3、水、电、油、气等高能耗资源有待进一步加强节能管理。如教学和科研是无偿使用自来水,所以导致目前有些部门的节约意识相当差,浪费水电的现象在一些部门是随处可见;目前用于浇灌和保洁的用水量比较大,由于条件限制,目前这部分的用水仍然使用自来水,每年这笔开销比较大;部分教室等地方没有改用节能灯具,而且教室灯具使用效率不高,往往存在一个教室中只有几个学生,而整个教室的灯具全部打开的情况;锅炉系统存在长距离传输能源损耗等情况;集团食堂、汽车、园林用具等用油也是一个很大的开销,运用科技方法和有效管理手段而节省用油,意义很大。
4、学生寝室由于节能意识不高等原因,浪费较严重。如寝室中,充电后不拔出充电器、饮水机长期开启、电脑无人使用时不关机,都造成了电能浪费;很多同学会忘记关掉厕所的灯具,造成不必要的长亮灯电能浪费;在寝室用水方面,同学们的节约意识还不够,对水没有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如洗脸水,洗脚水,洗衣物的最后一次水等,都可以回收起来,用作冲洗厕所或打扫寝室;同学们在一天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最多的就是废纸,但是这些所谓的废纸有很多还可以使用。
5、办公场所也存在日常浪费现象。办公用品的闲置、废旧用品及水电纸张的不充分利用等原因,学校每在办公方面浪费就达到很大数额。如人离开不关电脑、空调插座常年插着、饮水机不关灯现象也有存在。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
(一)愿景目标
1、建立运行节能监管体系;
2、严格控制新建、设施规模,新建建筑、设施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
3、开展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卫生洁具改造等活动,开展校园节水活动,水利用率提高15%;
4、开展水电管网经济运行的技术改造工程,实施公共节水节电工程,水、电、油、气等能源支出节省10%以上;
5、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管理方法的创新工程,合理节约碳排放相关日常办公支出,规范日常生活习惯,倡导低碳生活。
(二)主要任务
1、日常行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集团各部门按照调研计算后提出的节能减排方案,通过对水、电、油、气、办公用品等的日常用量的节省,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万kg以上的目标。
2、基础设施改造实施方案:系统全面合理规划建设和发展,对于缺乏科学论证的项目和工程不得随意上马,杜绝出现建筑物或者公共设施的反复拆建现象。对于新开工和未开工项目建筑,则在考虑符合建筑标准和要求之外,更应充分考虑其耗能、环境方面的因素,做到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如改造、淘汰高能耗锅炉,采用油改气等项目。目前朝晖、屏峰两校区实施油改气项目后每年大约节约燃料成本约8%;如进行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减少跑冒滴漏,倡导水资源循环使用;如2008年,水电管理部在屏峰校区家和东苑4号楼安装照明灯手动复位开关,通过减少无效照明时间达到节能目的。
3、技术节能实施方案:开展节能技术创新工作,加大节能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1)加强校内电力网经济运行的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学校用电负荷的变化特点,及时调整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减少电力网的电能损耗;(2)继续加强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能、污水处理等技术,用系统的循环经济模式对原有的条块分割的单一线性校园运转模式进行改造,同时对一些老化坏旧的能耗设备和能耗大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替换,既能节约能源,节省经费,又能减少污染,达到节能减排、清洁再生的效果。如某高学正式成立了绿色能源与建筑节能研究开发中心,研发中心拥有浅层地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拥有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和专利。一些太阳能、地热技术已经应用于校内一些建筑中。使用太阳能集热器,每平方米平板平均每个正常日照日可产生相相当于于2.5度电的热量,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50公斤左右,可以减少700多公斤CO2的排放量。如水电管理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十多次的实验,完成了饮水机的节能技术改造试点,经过对饮水机耗电量的实际检测,节电率达34~58%,节能效果十分明显。(3)实施绿色照明。加大
道路、生活区、教学区、办公区等公共区域照明设施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改造力度,在能够使用节能灯具的地方一律采用节能灯具,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如:生活区公寓目前使用的是普通日光灯,更换成T5节能日光灯管,可节能15%到30%。公寓安装节电器,节能效果20%左右。(4)数字化办公。充分利用校园网和OA办公系统的优势,积极推进网上无纸化办公,做到院内文件及文字材料尽量通过校园网报送,尽量采用网络沟通和落实有关工作。利用报修系统实现维修情况电子存档,将原先一式三联的维修联系单改成一式两联的维修联系单,全年可节约纸张(16k)13000多张。(一个校区)
4、人才配套实施方案:必须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只有通过员工技能的提高,才能达到推广新技术、节约能源、资源的目的。首先,要加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进修、办培训班及专讲座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学历水平和专技能。其次,通过招聘、调进或高薪聘请等形式引学历高、精通专业技术、懂管理的领军人员充实后队伍,以提高后勤队伍的管理水平。第三,制定相政策,如职称评定、奖励、岗位考核等办法,以调动们工作和服务的积极性。如鼓励维修人员加强维修技能提高,通过外派和内部系统科学的培训,使员工不断增强维修技能和创新意识,在维修过程中不是简单更换材料,而是想法设法降低维修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材料的能源浪费。
5、宣传配套实施方案:(1)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节能减排教育进入迎新生现场。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他们参观校内的节能设施,使新同学深刻感受到学校的节约传统,先进的节能理念和应用广泛的节能技术激发他们发扬节能传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责任。(2)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节能减排教育列入大学生形势教育课,安排专题讲座,开设节能课堂,聘请相关专家担任主讲教师,受到同学们的欢迎。(3)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相结合,节能减排教育进宿舍。学校举办“绿色宿舍”招募评选活动,开展“绿色助学”活动。
(4)与食堂文化建设相结合,在食堂营造出节约的氛围,在学生餐厅悬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警语,组织学生参观食堂的节能设施,并与同学们开展节能主题座谈会等。(5)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节能减排教育进社团。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支持学校社团加入北京“绿色大学生论坛”与“自然之友”等环保机构团体,和一些政府机构如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华环保基金会等建立联系,参与其组织的活动,接受其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
6、绿化环境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地,利用植物对二氧化碳吸收,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保护校园环境及景观,必须发挥财务导向作用。一是建立绿化和景观养护的责任制,对责任人进行考核。二是建立对损坏校园绿化的补偿机制,在对校园道路施工、建筑物重建、水电光缆线路改造时,要充分
考虑对绿化的破坏,特别是对古树、校园景观的破坏,将绿化和景观恢复列入建设成本,从而保证校园绿化和景观得到恢复;三是加强对排放的控制,对固体垃圾、废水、废气可收取排放费,用于排放物、废气的处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7、低碳生活倡导实施方案:树立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理念和勤俭节约、人人有责的意识,将科学使用资源、保护地球家园、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自觉贯彻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学习低碳生活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人人争做低碳生活的宣传者、倡导者。如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以绿色、节约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吸引广大师生员工的参加,提高他们对绿色、节约等观念的认同,逐步改变不合理的消费习惯;还可以通过开展诸如评比“节能标兵”活动、与大学生环保社团共建低碳校园、绿色校园之类的活动,用榜样的带头作用来引导大家学习、参与,从而增加师生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我们提出以下活动设想:如向全校师生发出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倡议,从每个人生活、工作实际做起,人人参与到学校低碳经济的行列中来;如“工大无车日”活动,提倡每月的某一天为校园无车日,倡导老师骑车或班车、公交上班;如和学生社团联合举办“工大寝室熄灯一小时”活动,每天或每周的一天在什么时段,倡议工大寝室熄灯一小时。等等。旨在通过各类活动的倡议或举办,让低碳生活理念深入工大师生心中,形成长效机制。
(三)保障举措
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建设、节能减排计量运行监管体系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建设、节能减排奖励和约束机制建设等,由相关部门配套制定各项针对性制度及方案。
第五篇:关于天津市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几点建议
关于天津市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几点建议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近年来,天津的发展进入了环境与发展全面转型时期,迫切需要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居环境品质,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提供示范。为此,构建“低碳天津”已成为我们的新使命。天津市要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当务之急要着力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 要结合天津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从天津市的实际情况看,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为避免经济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其生命周期内的锁定效应,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视野,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在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市委、市政府应该反映敏捷,超前认识,超前谋划,积极应对,行动适时,特别是对发展低碳经济应建立长效机制和科学的制度安排,使天津市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层面和公众层面上,实现“八”化: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活动企业化——低碳技术创新化——低碳模式制度化——低碳参与公众化——低碳体制社会化——低碳合作国际化——低碳文明生态化,从而将天津建设成为“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
天津市要在战略框架的指导下,尽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并在全国率先推出低碳新政。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结合天津市“十二”规划的编制,尽早制定天津市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为低碳发展提供战略导向。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天津市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天津市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http://jkwtrl.com
二、着力发展低碳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产业为支撑,把打造低碳产业作为天津市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是以低碳生产为推动力,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拓展电子商务,推动低碳创业,开发低碳科技,开展低碳设计,倡导能源合同管理,培育静脉产业等方式,推进生产过程的低碳化。要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能耗和新增碳排放,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
等低碳、高效产业,严格控制高碳排放产业的引进和扩张,使天津市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尽早步入低碳化轨道。
二是将低碳经济理念引入传统产业,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改造”。积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形成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推动天津市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突出抓好汽车、钢铁、石化、电力、造纸、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用高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工艺,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能源利用水平,坚决淘汰高耗能产业。建立典型低碳产业示范园区,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能耗高、污染重行业先行试点,作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大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低碳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低碳产业高地。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优势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并大力发展以光伏产业为主的新能源、以碳纤维为主的新材料和以LED为主的新光源。要着力打造低碳科技园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际动漫产业基地、服务外包和“文创”产业基地,一系列“基地”的建设使其成为天津市打造低碳产业高地的佼佼者。
三、以“低碳经济试点区” 探索低碳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模式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希望从这两个城市的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中,总结出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我国正在进一步考虑按照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特点,选择试点区,在全国建立一批低碳社会实践区、低碳产业实践区、低碳经济区、低碳城市实践区。天津市要积极向国家或世界自然基金会争取低碳城市试点,同时着手设立低碳经济试验区。目前可以考虑结合天津市和滨海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优化开发区或重点开发区选择低碳经济试点区,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资金投资,改造或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产业,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区;可以考虑安排一批低碳经济重点开发项目,从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倾斜,同时建设起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以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积极为全国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可推广、可复制、可延伸的发展模式。
四、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
所谓碳金融,就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目前天津市已经在设立排放权交易市场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天津市在争取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落户方面已有很好的优势和基础。因此,要加速金融创新,逐步建立全方位的碳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低碳行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建立低碳基金专项资金和补贴,鼓励低碳服务中介组织的发展,鼓励私人投资和国际资本进入低碳行业,把碳金融发展纳入到天津市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使碳金融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政策工具。
温室气体减排量全球交易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碳金融市场(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银行贷款)。碳金融市场面临这样的形势: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开发关于碳排放权的商品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而排放权的实际需求方——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企业为减少今后的减排费用也应从现在起筹建各类减排资产项目组合。目前全球已经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
融的交易,很多知名金融机构活跃在这些市场上。以国际价格计算,预计2008年~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天津市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存在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
天津市要尽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减排上的基础作用。要建立为碳管理服务和低碳技术投资的碳基金,支持节能减排企业和环保项目发行债券,建立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投资基金,开发绿色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环保汽车等信贷业务和保险产品。通过协同银行、保险机构以及机构投资者等机构,共同努力,实现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要制定一系列标准和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环境责任,设计低碳金融产品,主动参与到发展天津市低碳经济体系中来。
五、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与应用 低碳经济模式的关键在于技术。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之一。未来,低碳技术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因此,天津市要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战略意义,确定重点研究技术领域,要将先进低碳技术作为提升天津市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列入天津市科技发展规划,着力研究、发展和推广先进能源等低碳技术,加强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原始创新。
具体来说,一是重视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脱碳与去碳等技术研发,集中投入研发力量,重点攻关,力争在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上有重大突破,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加强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融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快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扶持新能源、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关键设备国产化率,加快成熟技术和工艺的转化利用,缩短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时间。研究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指导目录和技术发展指导意见,鼓励低碳服务公司或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低碳技术及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太阳能光电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可再生能源等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覆盖面。
三是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合作。通过CDM项目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鼓励企业通过CDM项目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及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地区间、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技术转让,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机会,实现低碳技术发展的“跨越式”进步。并充分发挥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的作用,通过建设国内外低碳经济技术和管理的对接合作平台服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并辐射带动滨海新区、天津市及周边区域的低碳产业发展。
四是建立低碳技术支撑体系。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低碳技术网络平台。要加快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建立人才基地,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六、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制定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机
制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是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制定,这是解决低碳技术创新问题的重要举措。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芬兰、荷兰等国近几年分别推出了各种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在我国《低碳经济法》制定之前,天津市要根据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条例》、《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实施办法》或《天津市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意见》,为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循环经济、新能源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和健全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法规和制度,研究制定促进低碳发展的科技、产业、税收、金融、价格等政策和措施,通过政府、行业指导,制约企业行为和市场消费行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限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的行业发展。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和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机制。进一步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利用价格机制,调整能源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促进能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七、优化消费过程,积极创建低碳型消费模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即发展低碳经济要“两条腿”走路,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缺一不可。低碳消费绝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低碳消费要落到实处,政府的引导至关重要。
天津市委、市政府首先要运用相关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特别是加强环境法、消费法、消费制度建设,加快资源使用、环境资源保护等相关政策制定与执行),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尾部”等方面实施有效激励与监督,协调消费者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利益矛盾。如,简化包装、绿色包装,控制一次性消费品的滥用,推行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等,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其次,要出台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实行低碳消费。加强政府对企业和公众的引导,在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鼓励消费领域节能和减少CO2排放。如实行资源回收奖励制度,提高公众回收有用物资的积极性;制订奖励措施,对开发低碳产品、综合利用自然能源、投资低碳生产流程的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强垃圾自觉分类和循环利用意识,鼓励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产品的使用,提倡低碳消费,遏制奢侈消费,引导合理消费,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严格执行规定的家电标准,优化消费过程。
再次,通过税收等政策手段,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可以考虑采取绿色税费的方式对高碳消费品和消费行为采取类似“烟税”这样的惩罚性税费,而对低碳消费采用低税费优惠措施来进行鼓励。比如,对使用特殊节能技术的建筑免征节能税费,而对于一般建筑加征一定比率的节能税费;对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免征碳费,而对于耗油大的SUV征收节能碳费。因此,我们应尽早制定碳排放的相关税收法规,从法律上明确“碳税”的地位,制定高碳与低碳技术和产品目录,以明确绿色税费的收费对象,划定低碳税费体制的实验区,摸索可操作性措施。
最后,就是要尽快建立可持续的低碳消费政策评估改进体系。在进行产品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监控时,将实物量的物流流量控制在环境系统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强化环境的空间约束,以确保战略性资源供给的安全供给和环境系统的稳定。在进行价值核算时,可选用环境成本收益中的间接评估法(如剂量反应损失法)和直接评估法(如支付意愿法)等评估方法进行价值评估,分别度量环境的使用价值和工具价值。另外,当资源环境价格低于其价值,政府需要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的生产与消费补偿,并采取激励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行各种形式的生态环保产品的消费。特别是对水、能源等生产力与成本的科学计算,通过公众讨论协商
与监督,制定用水、用能标准和价格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八、组织开展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低碳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大力宣传倡导,增强全民低碳意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大力开展发展低碳经济宣传活动。通过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其他有效方式,宣传国家和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加强对社会公众气候变化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全社会的低碳意识,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目前,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一座城市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发展的前列,能否顺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建成宜居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来临时的应对调整能力。从这一点说,天津市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城市,有能力、有责任也有必要尽快采取行动转轨到“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上去,率先建成低碳城市,给周边城市提供示范和方向,并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