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文号:赣府厅字〔2009〕161号 发文日期: 2009年08月21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林造发〔2009〕97号)和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局签订的责任状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省是林业大省,林地面积达1.59亿亩,其中松林面积5700多万亩,约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5。2003年以来,全省先后有8个设区市、19个县(市、区)的48个乡(镇)出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累计发生面积10多万亩,病死松树近20万株,造成经济损失约50亿元。近几年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尤其是疫情开始从一般林区向重点林区、风景名胜区扩散蔓延。目前,庐山区松材线虫病疫点距庐山直线距离不足4公里,吉安县疫点距井冈山、信州区疫点距三清山直线距离均不足60公里,已对我省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和著名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景观和森林资源构成威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松材线虫病危害的严重性和所面临防治工作的严峻性,进一步增强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坚决有力、切实可行的措施,切实抓好防治工作。
二、明确防治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按照预防为主、依法防治、合理区划、分类施策的总体思路,在全面做好预防和除治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庐山、井冈山、三清山等敏感区域外围疫点疫情的控制和根除,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严重扩散蔓延的势头,力争到2010年,全省疫病发生面积比2007年减少10%,疫区数量少于12个,疫点不再增加,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得到遏制;到2020年,全省疫区数量控制在8个以内,疫点总数量下降30%,其中重点除治区下降50%;到2030年,全省疫点总数量下降60%,其中重点除治区下降80%,疫情得到全面控制。
三、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要加强疫情监测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建立监测制度,搞好技术培训,确定重点监测区域,扎实做好疫情普查工作。疫区及其相邻区域要以乡(镇)、林场为单位,定期进行普查,并设置固定监测点开展常年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未发生疫情的地区,要确定重点监测区域,抓好春秋两季普查工作,加强疫情日常监测和疑似松材线虫的病原检测,严防松材线虫病传入。监测工作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实行专群结合,群防群控,扩大监测覆盖面。发现不明原因的枯死松树,要立即取样检测,迅速排出或确定疫情。
四、实行分类施策和科学防治。要根据生态区位及功能,区划不同的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区域,并分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及其它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区域划定为重点预防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行重点预防。对新发生或发生面积小、相对孤立的疫点,或地理位置重要、潜在威胁大的疫点,要作为重点除治区,采取一次性全面皆伐、块状皆伐或强度清除感病松树的措施,集中力量限期根除疫点。对一般除治区,要采用常年清除病死树和由外向内逐步实施更新改造的措施,降低病死树数量,压缩发生区范围。
五、努力加强防治能力建设。要加强各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充实必要的力量,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控能力。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检疫预灾和应急救灾能力建设,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治水平。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所有权主体分散的新情况,积极搞好信息、技术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采取进村入户、上山下乡等形式,开展松材线虫病检验检疫、防治技术和疫木安全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和知识,提高基层广大干部群众防治松材线虫病实际操作技能。建立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为广大林农和其他森林经营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六、进一步加强部门配合。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各级纠风、交通、铁路、民航、邮政、公安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检疫封锁工作。电力、电信、建设、经贸等部门、单位,使用松木包装材料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主动协助、积极配合森检机构做好检验检疫工作。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生产、经营松类植物及其产品的单位或个人的检查,杜绝非法加工利用疫木的行为。要加强科学研究,科研部门应积极支持林业部门开展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的攻关,不断提高我省松材线虫病防治能力和水平。
七、切实加大对防治工作的投入。各地要根据防治工作的需要,帮助解决防治工作所需经费,疫情发生严重的地方,应设立防治专项资金,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创新松材线虫病防治投入机制,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强和完善松材线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治能力。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跟踪检查制度、专项审计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确保投资效益。
八、严格落实防治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对本地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政府主要领导为松材线虫病防治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建立健全以乡(镇)为疫情管理基本单位的组织形式,切实抓好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检疫封锁、疫区除治和疫木管理等各个环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按照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拟定详细的松材线虫病防治计划,明确防治任务、目标、责任和技术措施,报同级政府批准后付诸实施。
九、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防治工作的积极性。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有效的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基础知识,宣传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社会防治松材线虫病的责任意识。切实抓好组织发动,探索激励机制,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
第二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8E
【发布单位】厦门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厦府办〔2009〕182号 【发布日期】2009-07-13 【生效日期】2009-07-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厦府办〔2009〕182号)
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09〕107号)和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我市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认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1年11月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新防治机制,实行工程监理,实施工程治理,在全国率先采取绩效承包和专业队除治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在疫情开始除治的当年就提前完成了国家要求的3年内病枯死树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的指标,近几年我市进一步将病枯死树率持续控制在十万分之一以下,超额完成国家、省下达的除治任务。但由于松材线虫病自身的顽固性和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原有的疫点尚未拔除,新的疫情随时可能出现,威胁着国土生态安全,松材线虫病是国际检疫性植物病虫害,疫情的存在还影响到我市的对外贸易。因此,我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各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抓好各项防治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尽责,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控制疫情传播;坚持全面预防、重点除治,确保重点地区安全;坚持合理区划、分类施策,提高防治成效;坚持依法防治、规范管理,保障资金,提高防治质量。?
根据省人民政府下达的责任状的要求,我市2009―2010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总体目标是:新发生的县级疫点不超过2个小班、500亩,且必须在一年内彻底根除。到2010年拔除1个以上(含1个)县级疫点,全市县级疫点数不超过3个,发生面积少于6000亩。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三、全面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治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防治责任。各区人民政府对辖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的任期目标,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切实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防治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细化任务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责任和任务落实到镇(街、场)村(居)、人头、地块;认真研究部署防治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对没有设立专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的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要求,尽早健全机构设置;建立松材线虫病防治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加强防治资金的使用管理,防止挤占和挪用。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防治资金到位”。市、区两级主管部门把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狠抓责任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分级管理,狠抓技术指导,强化除治一线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积极行使部门职能,经常深入除治现场,严格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健全网络,强化疫情监测。建立健全市、区、镇(街、场)、村(居)四级监测预警体系,推行监测任务分片包干责任制;全面落实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枯死木季度调查、发生区月巡查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监测的技术指导与质量抽查,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举报有奖政策,鼓励专业监测与群众举报监测结合。重点监测新建或改扩建铁路、公路、电力及通信线路两侧和木材加工企业、通信基站、变电站、部队营房(仓库)、建设工地等周围的松林,加大样品采集和分离镜检工作,准确排查枯死松树,提高监测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分区施策,实行持续控制。对疫情发生区继续实行绩效承包防治,对松枯死木、濒死木、衰弱木、被压木施行除治性皆伐,严把伐桩处理、枝桠清理、疫木监管等关键环节,同时优先安排染病松林更新改造,逐步压缩、控制发生面积;对未发生区坚持全面及时清除松枯死木,采取在林间挂设诱捕器、设置诱木、释放管氏肿腿蜂、施放白僵菌粉炮、喷施化学药剂等措施综合防治松墨天牛,降低林间虫口密度,减少传播机率,预防疫情发生;对新出现的疫点采取一次性皆伐措施,达到当年发生当年根除的目标;对部队营房周围松林出现疑似疫点,相关单位要提供技术指导,并取得部队的积极配合,开展枯死木调查、取样、清除工作。?
(四)严格执法,强化检疫监管。凡从事调运木材及其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包括包装箱、电缆盘、光缆盘、衬木、垫木、支架等)的单位,应向市、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登记备案,从省外调入林木种苗的,必须事先向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提出检疫申请,经同意后凭《植物检疫证书》调运。调入单位对调入的松木及其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要当场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建立进出仓登记和台帐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明确每批次来源、去向。发现无《植物检疫证书》或从松材线虫病发生县调入的松原木和未经除害处理的松木制品及包装材料,必须及时报告当地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对可能携带松材线虫病的松木及其制品和松木包装材料,有关单位应当在当地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监督指导下,在指定地点进行除害处理或集中烧毁。禁止从松材线虫病发生县调入松原木和未经除害处理的松木制品及其包装材料,防止疫情随调运传入。?
(五)规范审批,加强疫木管理。严格审批我市辖区内松木的商品性采伐,对经批准的非商品性采伐的松木,指定由经省林业厅批准的具有资质的木材经营加工厂收购切片加工;加强对木材加工、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监督,追查木材来源,严禁收购、加工、偷运疫木;强化疫木管理,严格实行非疫情发生区松木安全利用报批制度,实行从林木的采伐、运输、销售等环节以台帐的形式进行管理,保证疫木不外流。?
(六)强化协作,开展联防联检。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认真履职,建立联防联检的长效工作机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国外调入的松类应检物的检疫检验;交通、邮政、铁路、民航部门要严格凭《植物检疫证书》办理松木及其制品的承运和邮寄;电力、通信、广电部门、制浆造纸企业、铁路与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和当地驻军在购(订)松木及涉及木质包装材料货物合同时,必须订明检疫防范要求条款;公安、工商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对木材加工经营场所和流通领域开展检疫执法检查。?
四、切实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一)组织监察、林业等部门,对本市松材线虫病防治现场和疫木监管开展不定期督查。?
(二)按照有关规定,每年对本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成效开展自查,将结果报市人民政府。
(三)市人民政府每年对防治情况开展检查,对责任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通报检查考核结果。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九年七月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9A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明电〔2008〕69号 【发布日期】2008-08-27 【生效日期】2008-08-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皖政办明电〔2008〕6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自1988年我省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局部地区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目前全省松材线虫病呈严重发生态势,周边省份疫情已对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松林形成威胁,并出现多处疫情。为遏制松材线虫病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保护我省森林资源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工作思路和防治目标
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按照“有计划抗灾御灾,主动控灾减灾” 的原则,对治理区进行全面规划,分类施策,综合治理;坚持预防和除治并举,治本与治标结合,创新防治机制,提高防控能力;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在全面做好预防和除治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黄山等重点预防区的预防和黄山外围疫点疫情的控制和根除,坚决遏制疫情严重发生的趋势,全力阻止疫情向黄山方向扩散。
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要以实现疫情“控制、压缩、根除”为总体防治目标。到2012年,全省松材线虫病疫得到有效控制,低度发生区控制在40%以上,确保风景名胜区和重点生态区森林生态安全。其中:松材线虫病发生时间长、疫情较重的老疫区,每年要减少发生面积和死树量10%以上;疫情较轻的发生区,要把病死树率控制在0.1‰以下;黄山外围疫情反弹较大的发生区,每年要减少发生面积和死树量20%以上,力争2012年前根除疫情;近年新发病及黄山外围疫情基本稳定的发生区,要彻底根除疫情;已根除疫情的发生区,要巩固治理成果。
二、进一步强化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2〕5号)精神,严格按照《安徽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和《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的要求,切实把好监测普查、检疫封锁、疫区除治、疫木管理关。要建立和完善疫情监测报告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好春、秋两季疫情普查工作,把疫情监测责任落实到乡村、林场。省政府确定的7个重点预防区要制定松材线虫病应急预案,并确定专人常年监测疫情,实行枯死松树月报和清理制度。要做好清理病死树和疑似感病松树工作,积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要进一步加强对运输、加工、经营、使用松木及其制品单位的检疫检查,打击违法违规调运、加工、经营、使用松木及其制品的行为。所有松林分布区所在地调入松木及其制品前必须依法向当地森林植物检疫部门申报,接受复检。松材线虫病发生区的松木采伐必须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采伐的松木必须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木包装材料处理和管理》国家标准,在指定地点进行除害处理后方可利用。
三、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森林植物检疫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提高检疫能力,确保森林植物检疫职能的履行,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松材线虫病疫木所需采伐指标,各地应优先安排。省财政每年安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松材线虫病防治。森林植被恢复费、育林基金、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等林业专项资金,要适当向松材线虫病重点防控区倾斜。各重点预防区和疫情发生市、县要安排专项资金,保证松材线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要进一步创新松材线虫病防治投入机制,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强和完善与松材线虫病防治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治能力。对因防治松材线虫病而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的群众,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救助。
四、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长期防治的思想,认真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各级政府要把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相邻市县之间、疫区和非疫区之间要按区域建立联防机制,相互配合协作,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疫情监测、疫区封锁、制订方案、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工作;纠风、交通、铁路、民航、邮政、公安等部门要主动配合林业部门做好检疫封锁工作,对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开展松木及其制品道路检疫巡查工作予以协助;电力、电信、建设、经贸等部门和单位要严禁本系统内和各相关企业、单位使用未经检疫和除害处理的松木光、电缆盘及松木包装材料,监督使用木质包装材料的企业依法办理植物检疫和复检手续。在山区、林间架设电缆、建设通信网络、广电网络等工程要事前向林业主管部门通报,在工程招投标时应将松木包装材料检疫要求列入合同条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审批和监督管理,打击非法经营、加工活动,取缔无证和超范围经营、加工木材的企业;科技部门要积极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联合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攻关研究,不断提高我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水平和能力。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草案)
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控制和除治以及相关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防治原则)松材线虫病防治应当坚持属地管理、预防为主、分类施策、科学防治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防治措施和防治工作责任制,保障防治经费,监督有关行政机关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切实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蔓延。
省、设区的市(以下简称市)和有松林分布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协调有关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含街道办事处,下同)应当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履行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有关职责。
第五条(科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 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第六条(部门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进出境物品的检疫,防止松材线虫病从境外传入或者从境内输出。
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支持防治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工商、经贸、交通、铁路、民航、邮政、电力、广播电视、通信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与检疫管理的相关工作。其中电力、广播电视、通信部门应当及时向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山区、林间架设电力设施、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网络的计划。
第七条(具体实施机构)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以下简称防治检疫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松材线虫病的检疫、检查、疫情监测、除治方案设计与技术指导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联防制度)松材线虫病发生区(以下简称发生区)和毗邻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联防联治制度,加强协 调,共同做好联防区域内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权属有争议的跨市、县(市、区)范围的松林,其松材线虫病的防治职责,由争议双方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机构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双方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机构确定。
第九条(经费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下列松材线虫病防治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一)疫情监测、防治及检疫封锁经费;
(二)疫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经费;
(三)疫情防治日常工作经费。
财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资金使用的管理,建立有效的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骗取、截留、挪用防治资金。
第二章 检疫检查
第十条(调运检疫)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调运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先到调入地县以上防治检疫机构办理植物检疫要求书后,向调出地县以上防治检疫机构申请检疫,检疫合格取得植物检疫证书后方可调运,并在货物到达次日起7日内报请调入地县以上防治检疫机构复检,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第十一条(检疫检查)防治检疫机构的检疫人员有权依法进入车站、机场、港口、码头、市场、风景区、仓库、建筑工地、木材经营加工和使用单位等有关场所进行松材线虫病检疫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二条(临时检查点)在发生区和毗邻地区、重点预防区的交通要道、车站、码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疫情防治需要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临时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点,对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进行检疫检查。
配备检疫人员的木材巡查大队在巡查中应当加强对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的检疫检查。
第十三条(除害处理)对经检疫检查发现染疫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能够作除害处理的,货主应当按照防治检疫机构的要求,在指定地点作除害处理,或者委托防治检疫机构代为处理;不能作除害处理或者未按照规定要求作除害处理的,由防治检疫机构予以销毁或者代为除害处理。除害处理的费用由货主承担。防治检疫机构应当对除害处理进行现场监督。
第十四条(调运除害处理)发生区内的(含调入发生区后需要再次异地调运的)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必须进行除害处理,经检疫合格并加施除害处理标识后,方可异地调运。第十五条(经营加工管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林区从事松木经营、加工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向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得《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在非林区从事松木经营、加工的,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报所在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木材加工企业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板材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造纸和制作人造板的,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体审批程序按照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疫木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应当在发生区内就地安全利用,不得异地调运。
经批准从事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的木材加工企业应当在每年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期间,完成疫木加工以及加工剩余物的除害处理工作。
利用疫木加工的板材经除害处理,并经防治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加施除害处理标识后,方可调运。
利用疫木加工的切片(厚度在1厘米以下),经防治检疫机构检查合格,核发检查合格证书后,方可调运。
第十七条(禁止事项)育苗、造林不得使用未经检疫合格的松科植物繁殖材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加工、存放、运输(携带)、使用来自发生区未经检疫合格的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
第十八条(使用人责任)经营、加工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松材线虫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购销、加工台账,防止可能染疫的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进入市场。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防范责任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加强对松木经营、加工单位和个人的监督检查以及检疫管理,及时处置疫情隐患。
第十九条(企业责任)电力、广播电视、通信等企事业单位在采购松木电缆盘、松木包装材料时,应当将检疫要求列入采购合同条款。
施工单位在山区、林间架设电力设施、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网络的,应当在施工前将工程方案通报所在地县(市、区)防治检疫机构。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结束后,应当即时收集、清理用毕的松木电缆盘、松木包装材料;需要回收利用的,应当经过除害处理;不需要回收利用的,应当予以销毁。
防治检疫机构应当对松木电缆盘、松木包装材料的收集、清理、除害处理、销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记录备查。
第二十条(出入境要求)对出入境的松科植物繁殖材 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的检疫,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防治检疫机构应当互相通报有关检疫信息。
第二十一条(强制措施)在检疫检查过程中,对涉嫌违法收购、加工、运输、销售、使用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的,防治检疫机构可以予以扣留,扣留的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案情复杂的,经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扣留期满,防治检疫机构应当对扣留物依法作出处理。
第三章 监测与除治
第二十二条(监测网络)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松材线虫病监测网络,完善监测制度,配备监测人员,加强技术培训,落实责任制,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及其管理工作,并对重点区域实行常年定点监测。
第二十三条(疫情调查)各有关单位应当根据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机构的部署,按照有关技术规程组织疫情调查,建立疫情调查技术档案,及时向所在地防治检疫机构报告疫情调查情况。疫情调查情况应当包括分布地点、范围、树种、面积、为害程度、枯死株数等。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由下列单位组织进行:
(一)国有的松林、松树由国有林场或者其他负责经营管理的单位组织进行;
(二)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松林、松树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进行;
(三)风景区内的松林、松树由风景区管理机构组织进行;
(四)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松林、松树由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
(五)公路、铁路用地范围内绿化用的松林、松树分别由交通、铁路部门组织进行。
第二十四条(疫情报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松树异常枯死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市、区)防治检疫机构报告。防治检疫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上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涉及毗邻地区的,还应当及时通知相关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病死木清理)发生区内出现的病死松树,由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疫情调查单位及时组织清理。松林、松树的所有权人或者经营管理者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清理病死松树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进行。第二十六条(采伐)因清理病死松树需要采伐的,由组织清理的单位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因清理病死松树以及为预防松材线虫病进行松林更新采伐的,其采伐指标在采伐限额内予以优先安排。
第二十七条(重点区保护)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防治检疫机构应当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的保护,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强化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点的工作,对进入重点预防区的植物和含有松木包装材料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查,加强巡查,防止松材线虫病传入。
禁止将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调入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
第二十八条(更新改造)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省林相分布以及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制订全省松林更新改造计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松林更新改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松林更新改造。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已发生或者易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松林进行更新改造,并对古松以及其他有特殊保护意义的珍贵松林、松树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
第二十九条(间伐改造)松林、松树的所有权人或者经营者,应当及时清除虫害木、衰弱木、雪压木、风倒木、火烧木等,并结合抚育间伐,有计划地改造松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转致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由防治检疫机构予以补检,经补检合格的,补发植物检疫证书,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对无植物检疫证书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未报请复检的,可以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已染疫的调运物品,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进行除害处理。
第三十二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三款、第四款规定,未经检疫、检查和除害处理而调运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的,由防治检疫机构强制进行除害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并处1000 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未取得《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从事松木经营、加工,以及未经批准从事疫木加工的,由防治检疫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并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从事松木经营、加工的单位或者个人未向所在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异地调运疫木,或者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疫木加工以及加工剩余物除害处理工作的,由防治检疫机构没收疫木和加工剩余物,就地进行除害处理或者予以销毁,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防治检疫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强制进行除害处理或者予以销毁,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并可以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 定,施工单位未收集、清理、除害处理、销毁松木电缆盘和松木包装材料的,由防治检疫机构予以销毁,并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防治检疫机构没收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半成品、成品,并可以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阻碍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工作人员责任)依法承担松材线虫病防治职责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的权限、程序核发许可证书和植物检疫证书的;
(二)未依法履行松材线虫病防治职责,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三)在松材线虫病监测、检疫、检查、疫情上报、除治、监督过程中失职的;
(四)骗取、截留、挪用松材线虫病防治经费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概念解释)本条例所称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地区。
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是指易发生松材线虫病,需要特别保护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有特殊意义的重点生态区域。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异地调运是指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调运。
第四十一条(施行时间)本条例自2009年 月 日起施行。2004年11月12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松材线虫病防治知识
松材线虫病防治知识
松材线虫形态特征
雌雄虫都呈蠕虫形,虫体细长,长1mm左右。唇区高,缢缩显著。口针细长,其基部微增厚。中食道球卵圆形,占体宽的2/3以上,瓣膜清晰。食道腺细长叶状,覆盖于肠背面。排泄孔的开口大致和食道与肠交接处平行,半月体在排泄孔后约2/3体宽处。卵巢单个,前伸;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后部73%处。上覆以宽的阴门盖。后子宫囊长190μm,约为阴肛距的3/4。雌虫尾亚圆锥形,末端宽圆,少数有微小的尾尖突。雄虫交合刺大,弓状,成对,喙突显著,交合刺远端膨大如盘。雄虫尾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尾端为小的卵状交合伞包裹,退火的交合伞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见,交合伞(为翼)是尾的角质膜的延伸,在问短呈铲状,由于边缘向内卷曲,从背面观呈卵形,从侧面观呈尖圆形。病材中的幼虫虫体前部和成虫相似,但其后部则因肠内积聚大量颗状内含物,以至呈暗色并接结构模糊。幼虫尾亚圆锥形。松材线虫生物学
该线虫由卵发育为成虫,期间要经过4龄幼虫期。雌、雄虫交尾后产卵,雌虫可保持30d左右的产卵期,1条雌虫产卵约100粒。在生长最适温度(25℃)条件下约4d1代,发育的临界温度为9.5℃,高于33℃则不能繁殖。由卵孵化的幼虫在卵内即脱皮1次,孵出的幼虫为2龄幼虫。松材线虫引发的松树萎蔫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寄主树种,环境条件,媒介昆虫密切相关。在中国主要发生在黑松、赤松、马尾松上。苗木接种试验,火炬松、海岸松、黄松、云南松、乔松、红松、樟子松也能感病,但在自然界尚未发生成片死亡的现象。低温能限制病害的发展,干旱可加速病害的流行。
在中国传播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主要是松褐天牛,在日本除松褐天牛外还有小灰长角天牛、褐幽天牛、Corymbia succedanea Lewis、短角幽天牛、Acaloculata fraudatrix Bates、Monochamus nitens Bates、双斑泥色天牛等7种。在美国携带松材线虫的几种天牛主要以卡来罗纳黑天牛为主。松材线虫检疫与防治 检疫措施
(1)检疫检验方法
直观检验:此种方法主要在产地调查时使用。在调查时仔细观察树木发育是否正常,注意察看有无树脂分泌减少、停止,针叶变褐、萎蔫,枝干及整株枯死的现象,同时观察树干上有无天牛蛀食的痕迹、产卵孔、羽化孔等,如有再行解剖检查。
解剖检验:用工具将可疑感病的树木锯断劈开,看材质重量是否明显减轻;木质部有无蓝变现象;树干内有无松褐天牛栖居的痕迹。
漏斗分离检验:从罹病木发病部位或天牛栖居处钻取木材组织并粉碎,用双层纱布包好,置于下方带有胶管和截流夹的玻璃漏斗上,加水浸泡12小时,取下部浸泡液离心,取其沉淀液15ml,置于解剖镜下,对照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检查鉴定。(2)检疫处理
木材及其产品在使用前或出境、进境前用60℃热处理或杀线虫剂处理。检疫中发现有携带松材线虫的松木及包装箱等制品,应立即用溴甲烷熏蒸处理;或浸泡于水中5个月以上;或立即送工厂切片后用作纤维板、刨花板或纸浆等工业原料以及作为燃料及时烧毁。对利用价值不大的小径木、枝桠等集中烧毁,严防遗漏。林业措施
林地清理,砍除和烧毁病树和垂死树,清除病株残体,这是一种较可靠的对策。特别是在危害区采用此法抑制病原的扩散是切实可行的。伐除后必须烧毁和或进行处理,否则将成为新的感染源。设立隔离带,以切断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如此,可切断天牛的食物补给,可有效地控制天牛虫媒的扩散,以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的目的。化学防治
在线虫侵染前数星期,用丰索磷、乙伴磷、治线磷等内吸性杀虫和杀线剂施于松树根部土壤中,或有丰索磷注射树干,预防线虫侵入和繁殖。采用内吸性杀线剂注射树干,能有效地预防线虫地侵入。生物防治
利用白僵菌防治昆虫介体,也可用捕线虫真菌来防治松材线虫。抗病品种
日本主要利用马尾松、火炬松和日本黑松杂交,选育抗病品种。松材线虫病 原
松材线虫病是由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引起的。线虫成虫虫体细长,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图2)。在广东罹病的松树中还分离出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它与松材线虫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在雌虫的尾部:拟松材线虫为圆锥形,有明显的指形突,其长度约为3.8-5.0毫微米,而松材线虫尾部为近圆锥形,末端钝圆,无指形突。松材线虫-发生规律
松材线虫病多发生在每年7-9月份。高温干旱气候适合病害发生和蔓延,低温则能限制病害的发展;土壤含水量低,病害发生严重。在我国,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松墨天牛一般5月前后羽化,从罹病树中羽化出来的天牛几乎100%携带松材线虫,天牛体内的松材线虫均为耐久型幼虫,这阶段幼虫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很强,它们主要分布在天牛的气管中,每只天牛都可携带成千上万条线虫,最高可达28万条。当天牛在树上咬食作补充营养时,线虫幼虫就从天牛取食造成的伤口进入树脂道,然后蜕皮成为成虫。被松材线虫侵染的松树往往又是松墨天牛的产卵对象。翌年,在罹病松树内寄生的松墨天牛羽化时又会携带大量线虫,并“接种”到健康的树上,导致病害的扩散蔓延。病原线虫近距离由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则随调运带有松材线虫的苗木、枝丫、木材及松木制品等传播。松树线虫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温度25℃下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松材线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繁殖会受到抑制,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