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

时间:2019-05-13 16:1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

第一篇: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

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

保康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严格按照省委8号文件和“三个确保”要求,着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以抓好全县2008至2010年度三批次128个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工作为重点,不断强化工作责任,创新扶贫方式,抓好工作落实,使整村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克难奋进、全力攻坚,圆满完成第六批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任务并通过省检验收。今年伊始,我们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全县第六批20个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项目的建设刹尾和迎检验收上,为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完成,及时制定出台了《保康县第六批整村推进工作迎检实施方案》,并组织多个工作专班先后数次深入到村内现场办公,加强督办检查,力促工作落实。截止4月底,共计向第六批20个村整合投入各类扶持资金3448.8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50.2万元、老区资金6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17.5万元、信贷资金62万元、整合部门帮扶资金2813.15万元。规划建设的168个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完成,并于5月底顺利通过了省政府考核组的检查验收。

(二)整合资源、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第七批重点村各项建设全面实施。今年是第七批53个重点村各项建设的全面实施年,也是全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的关键年,为将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与脱贫奔小康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全力推动第七批村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一方面,我们以各试点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基准,及时调整第七批村整村推进项目规划,并积极与相关责任部门开展沟通和协调,发出《第七批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项目资金整合征求意见函》,认真征询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起草并报请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全县第七批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为第七批村顺利实施各项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我们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加强项目监管和指导,多次组织办公室包保专班深入到第七批重点村开展督查和指导,督促各重点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此外,我们及时收集各重点村项目进展和扶持资金到位情况,通过县政府《政务督办》予以通报,有力推动了各乡镇和第七批重点村项目建设的有序实施。截止目前,规划建设的468个项目,已启动实施410个,在建140个,竣工270个,计划总投资9192.1万元,整合投入各类扶持资金4605.6407万元,已到位各类资金396.8万元,各项建设正在平衡推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53个村共新修塘堰8口,维修19口;新修水渠6.4公里、维修灌渠52.4公里,新修泵站7处,维修10处,打水井(窖)745口,建水塔和蓄水池272处,铺设引水管道1020千米,100%的农户解决了饮水难,90%的农户吃上了安全水;架设高低电压线路187公里,100%的组完成了农电网改造,实现了同网同价,建移动通讯基站1座,农户拥有电话(含手机)22160部,100%的农户能够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实现了电话和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是特色产业发展突飞猛进。53个村共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3559亩,其中茶叶3064亩、烟叶9574亩、核桃、板栗等林果21324亩、蔬菜7411亩、魔芋3824亩、药材335亩、“意杨”、杉树、桑园等其它经济林8027亩;发展袋料香菇301.95万袋,比推进前增加50万袋;发展畜禽养殖1471473头(只),比推进前增加88.8万头(只)。90%以上的农户有了一至两个稳定增收项目。三是贫困户帮扶效果明显。已扶持贫困户7283户人,发展特色产业基地21423亩,其中发展林果8529亩、茶园1225亩、烟叶3830亩、蔬菜2964亩、魔芋1530亩、“意杨”、杉树、桑园等其他经济林3345亩;发展袋料食用菌120万袋,发展畜禽养殖56头(只)。四是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共扶持53个村新修、维修村小学校舍550平方米,救助贫困学生1350名,实现了适龄儿童100%入学;新建和改扩建村标准化卫生室15所1250平方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普及率达到98%,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开展科技培训53期10810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3万余份,90%的农户有了科技明白人;大力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6659人,使一大批贫困农户实现了增收脱贫。

(三)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有序启动第八批重点村项目规划和实施。今年也是第八批55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启动实施年,年初,我们结合脱贫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相关政策,认真指导各村编制了项目规划文本,在反复研究讨论,实地走访调查,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完成了规划文本最后修订。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55个村支部书记参加了“全省千村书记培训班”,学习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政策形势和实施整村推进的有关政策,为搞好整村推进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55个村规划的574个项目,计划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605.6407万元,目前已先期下拨资金390余万元,用于各重点村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启动资金。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七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县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虽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整村推进任务艰巨,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按照国家“三个确保”的要求,我县207个重点贫困村要在2010年完成所有整村推进任务,然而,截止目前只有99个村完成了整村推进任务,正在实施和启动的还有108个村,工作任务可谓相当艰巨。另外,从省里分配到我县的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上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模式按20%比例递增,但是,我县的实际是,每年实施整村推进规划的重点村的数量增加了30多个村,造成目前的扶贫资金总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县整村推进工作的需要。二是整合资金难度加大,扶持投入压力剧增。我县自实施整村推进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给与了大量的政策资金支持,并且逐年加大,近年来,捆绑投入的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及老区建设三项资金村平达到了40余万元,加上整合交通、水务、能源等其他各类涉农资金,村平投入已达到100万元以上。但由于重点贫困村条件差、底子薄,按新农村建设要求,整体推进,全面开发,要办的事情很多,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很大,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总体物价水平影响,目前的扶持标准愈来不能满足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需求。三是特色产业培植不够,农民缺乏稳定的增收渠道。农民增收脱贫是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我县自实施新世纪开发式扶贫以来,就结合自身特色,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开始走以烟、茶、蓄、菌、菜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努力,各类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发挥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受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所限,多数重点贫困村的产业虽有发展,但规模不大,特色不显、效益不高,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产业发展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缺乏引导和投入。前几年国家扶贫资金大量投放用于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扶贫搬迁等等国计民生类项目,投入到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或增收项目的扶持资金相对较少,加之小额信贷资金受金融管理制度等因素制约,使得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步伐显得异常缓慢。因此,狠抓村级特色产业培植力度,实施产业扶贫到户,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促使贫苦农民稳定长效增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当前我县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实际,今后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促进工作推向深入。2011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三个确保”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上汇报和政策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量,以满足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需要。紧扣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机遇及省扶贫办联系我县的良好契机,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汇报,力求更大的政策扶持,为顺利完成2011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二)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有效的优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保证扶持投入,确保贫困村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确保整村推进工作达到预期效果。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引导和示范作用,严格落实“五个一”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以扶贫开发工作统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对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为整村推进工作拥有充分的政策资金支持提供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充分提升和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作用,协调各地各相关部门在县扶贫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贫困群众利益为重,以帮贫扶困为己任,切实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各自职能,积极争取并加大扶持投入,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期联席会制度,结合整村推进工作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重点,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督察扶持任务落实情况,解决全县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分工协作,建立逐级负责的目标考核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县政府文件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各自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加强项目建设,严格资金管理,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一个项目,逐个落实到位。

(三)拓展特色产业规模,确保贫困农民稳定增收。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村级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加大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和运用力度,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我县烟、茶、畜、菌、菜果等传统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因地制宜的引导各地农民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等新兴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加粗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进一步加大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对农户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更多的产业扶贫政策,解决农民产业发展投入不足问题。要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突出体现“一村一品”,狠抓办点示范,搞好典型引路,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大力培育现代农民,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技能。

(四)发挥扶贫项目监管职责,确保贫困群众长久受益。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扶贫项目监督与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监管长效机制,确保扶贫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是积极探索改进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立项、实施和后续管理的监督与指导,力求规范化;二是督导各乡镇、村高度重视扶贫项目监管,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制定奖惩措施,定期考核兑现。切实让扶贫项目建的好、管得久,让贫困群众长久受益;三是要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动员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实现村民自治。

(五)坚持扶贫到户,确保扶贫项目瞄得准、扶的好。按照鄂扶组发[2010]8号文件的要求,结合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在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全力抓好扶贫到户,着力加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使广大贫困群众真正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这一扶贫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第二篇: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总结

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总结

总路咀镇上畈村

我村位于总路咀镇南部,下辖8个村民小组,全村242户,总人口960人,村干部3人,党员36人,扶贫对象低保户69户,248人。版图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8亩,其中水田面积897亩,旱地141亩。山林360亩,水面180亩。2012年村级总收入8万元,人平均纯收入4460元。村两委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村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我村是县重点扶贫村,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工作组及县扶贫办具体指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围绕扶贫整村推进总体思路,打响了基础建设、特色增收产业、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村级组织建设五个硬件;11个扶贫项目全面建成。炼就一批能吃苦、能带头、懂技术的农村复合型人才。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增强了村民信心,为全村村民、贫困户过上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创造了条件。

村两委班子在整村推进实践中按照如下措施去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配备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出色的小组成员。

二是搞好宣传发动。多次召开支部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村入户等多种宣传形式。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村民树立艰苦奋斗·,自主脱贫的主人翁意识。

三是专款专用,民主理财。项目资金实行严格预算制度,报账制度,设立项目资金专用账户,从紧预算项目投资,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坚持一事一议,张榜公布,让村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严格项目资金定期审查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不挪作它用,杜绝了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是所有建设项目推行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对投资规模超过10万、精养鱼池改造、新建卫生公厕、垃圾池、硬化稻场等实行了招标,杜绝了豆腐渣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安排了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质量监控,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

在今年我村扶贫整村推进实施中,上级领导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指导。以刘县长为首的政府办公室、县财政局、环保局、国税局、烟草局、人保公司以及易县长和人大涂主任等领导多次来村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县扶贫办林主任、陈主任和华股长等亲自为我村制定规划并指导实施。镇领导经常来村指导扶贫工作。在上级领导和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团结一心,努力工作,各项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村扶贫从年初起到9月30日前基本完成。具体实施情况汇报于下。

1、上畈村生态综合种养基地

厂房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场地面积80亩,场地基础设施路、水、电配套齐全,并于2012年5月20日完工。7月1日承包并养殖经营。现存栏4000只土鸡、100只羊、1000只鹅和800只腾。项目建设和养殖总投资102万元,其中政府扶贫支持45万元,招商引资55万元,自筹2万元。项目年上交4万元,承包期30年,5年调动一次上交金额。

2、通组公路硬化

今年启动我村二组、五组和六组3条公路,全长1800米,总投资30万元,其中财政扶持10万元。交通局整合12万元,自筹8万元。项目于2013年9月11日开工,于10月1日竣工。

3、各组稻场硬化

全村8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硬化稻场12个,共3800平方米,总投资11万元,其中财政扶持10万元,自筹1万元。项目于2013年9月1日开工,于10月1日竣工。

4、沼气建设

村做沼气池1口,受益100户,总投资70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5万元,能源办整合60万元,自筹5万元。项目于2013年3月28日开工,6月底竣工。

5、公厕和垃圾池

村做公厕3个,垃圾池16个,总投资5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5万元。项目于2013年3月开工,5月20日完工。

6、村互助社

互助社员38人,财政扶持基金15万元。入会社员18户借贷13.8万元,其中3户养羊,共80只;3户养猪,共36头。;6户养鱼,鱼池100亩;4户养鸡,共12000只;2户搞运输。基金于2013年7月29日投放。互助社员增收明显。社员汪建州养羊50只,年增收1.5万元;徐文川养鸡,年增收2万多元;漆**养鱼,改造鱼池10亩,年增收1万余元。

7、扶贫搬迁

扶贫搬迁12户,共45人。投入资金49万元,其中财政扶持9万元,自筹40万元。截止12月20日,全村12户抚贫搬迁户全部完工,8、太阳能路灯

通过能源办帮扶的3.75万元以及村民自筹的4.5万元,我村投资8.25万元在村部及村级公路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5盏,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9、桥梁水利

村投资4万元在一组、八组各建桥一座。发改局整合2万元,群众自筹2万元。投资2.6万元进行鱼池改造,投资4.6万元进行渠道清淤,其中财政扶持4万元,群众自筹0.6万元。

10、投资2万元,其中财政扶持1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帮助徐乾坤、杨家辉和漆强3名青年进入中职培训。汪涛进入高职培训。

11、通过招商引资,由陈**投资55万元在村二组大泼山兴建苗圃基地1个,面积达百余亩。年产值达百万余元,解决就业10人。

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通过专项扶贫整村推进,我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13年实现工农业总收入3100万,比2012年2190万增加910万,增长41.6%。2013年实现村级收入12万元,比2012年8万元增加了4万元,增长50%。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450元,比2012年4460元增加了990元,增长22.2%。扶贫项目带动20余人就业,就业收入达16万余元。经扶贫整村推进后,上畈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一个达100亩苗圃基地,5万只蛋鸡养殖,养羊200只,200亩鱼池的特色产业群;一个村、组道路基本硬化,出行自如,交通网络便利;一个田园渠系化、稻场硬化的便民农业;一个村容清洁、村民和谐的全新村落。

上畈村委会

第三篇:整村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xx镇xx村

2017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情况

xx镇xx村是我县2017年整村推进脱贫村,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贫困村,我村贯彻落实上级领导部门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切实抓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现将2017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幅员面积为7.8平方公里,下辖xx、长昌、罗雅、新序、美荣5个自然村,共16个村民小组,户数为596户,人口2401人,特困人员34户36人,低保户22户33人,党员71名。耕地面积2362亩,家庭承包面积2362亩,水旱田面积1904亩(水田1383亩,旱田521亩),坡地458亩,林地面积8860亩。现拥有:橡胶2816.9亩,槟榔260户、744.8亩,水稻1300亩,花生320亩,瓜菜204亩,番薯80亩,麻竹种植82.05亩,家庭农场23个,鱼塘99户,水面积1150亩。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业。

2016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84人,根据2016年入户调查确认情况:因病致贫13户,占19%;因学致贫9户,占13%;缺劳动力致贫16户,占13%;自身发展不足致贫13户,占19%;因残致贫7户,占10%;缺资金13户,占19%,缺技术2户,占3%。

二、整村推进情况

(一)整合多部门资金,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1、县扶贫办:投入116万元为新序村、美荣村建设生产道路总长2.76公里,已于2017年8月份竣工。

2、县文体局:建设了村级文化室、xx自然村的戏台改造和灯光球场建设,总投入42万元。已于2018年2月份竣工。

3、xx镇政府:⑴对5个自然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出动机械对陈年垃圾、破败建筑物、杂草丛进行清理,共投入21.8万元;⑵配备7名村级保洁员,完善了村庄保洁队伍建设;⑶投入2.3万元水泥硬化xx村主道。已于2017年10月份竣工。

4、海南铁路有限公司:⑴建设一间86.5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总投入20万元,已于2018年1月竣工使用。⑵投入20万元为xx村、罗雅村、长昌村安装了56盏路灯。⑶为了完善和改进村庄的巷道、排水排污建设,共投资56万元。已于2018年2月竣工。

5、县林业局:为了加强该村产业发展,该局投入4.8万元购买10000株槟榔苗进行帮扶。已于2017年12月实施。

(二)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建设

1、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长期、中期、短期三种产业相结合摘“穷帽”。扎实做好脱真贫,真脱贫,做到总书记嘱咐的“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制定的长期产业是23户贫困户种植42亩牛大力。今年6月 份镇政府扶持8.4万元给我村23户贫困户购买牛大力种苗,并在两院专家的指导下种植42亩,收成期3—5年,市场价是20元以上/斤。中期产业是镇政府扶持31.2万元和海南铁路公司扶持10.4万元发展“xx灵芝鸡”养殖产业。发展模式是: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我村52户贫困户于6月底加入xx昌明种养专业合作社,技术依托省林科所专家通过三年研发的科研成果,用菌包+巨菌草+木薯片来饲养鸡。合作社社长是我村委会副主任,同时也是党员,以培养致富带头人为抓手,通过镇政府的产业扶持,推动脱贫的步伐。从今年7月份计划养殖三批,第一批养殖850只,销售850只,经营额7万左右,除去成本、人工、运输等费用,纯利润1.78万元左右,52户贫困户得到的第一批分红是约260元/人。第二批养殖1000只,部分已经出栏。第三批的数量正在统计将规划养殖在春节出栏,预计在5000只左右。目前“xx灵芝鸡”产业的客户渠道分别是海口、海南铁路有限公司、定安、中铁丽湖半岛、定安小区等地,预计三批的总营业额达到约50万,总利润达到约15万元。短期产业是“扶贫粽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村11户贫困户在端午节前夕,前往该酒店粽子厂现场观摩学习并参加了绑粽子的技能培训后自产自销,共销售5125个粽子,获得利润2.4万元,除去成本后,这 11个贫困户按劳所得1900元—2400元不等的分红款。在2018年将继续进行这一短期产业,目 前已有2万个粽子的订单预计2018年端午节出售,前期的粽子加工厂设备正在完善。

2、利用部门扶持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1)海南铁路有限公司扶持26万发展种养殖产业。从2017年3月份开始,海南铁路有限公司帮扶工作队就联合xx村“两委”干部,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深入的走访和了解,做到了精准到户、真正扶贫,此次帮扶,为xx村贫困户共计发放猪苗251只、鹅苗413只、鸭苗500只、鸡苗1900只、饲料195包,价值约26万元。

(2)镇政府帮扶猪饲料600包。为帮扶贫困户发展养猪产业,切实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镇政府扶持我村50户养猪贫困户12包饲料/户,分别是大猪饲料6包和小猪饲料6包,共计600包饲料,价值7.5万元。

⑶依靠专业合作社帮扶发展产业(南华合作社、昌明合作社)。我村贫困户在镇政府的产业帮扶资金支持下,持股加入到了南华合作社和昌明合作社发展定安黑猪和xx灵芝鸡产业,引导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共同发展,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互联网+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按股分红或按劳取酬模式,确保贫困户按计划脱贫。一是在今年5月份南华合作社养殖黑猪产业分红仪式上,我村6名贫困户,分别获得半年的投资收益红利,每户均获得900元和600元的首批分红款。二是在11月中旬的xx灵芝 鸡产业贫困户首批分红仪式上,除去成本、人工、运输等费用,纯利润1.78万元,52户贫困户得到的第一批分红是约260元/人。

3、集体经济发展。

⑴镇政府从党建工作经费中扶持2.1万元、中部专项资金的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中扶持3万元,共计5.1万元为xx村委会出资入股昌明合作社发展“xx灵芝鸡”养殖项目;⑵镇政府从中部专项资金的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中扶持47万元,扶持发展“生猪养殖”项目,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合作发展模式,计划发展规模为:计划新建猪舍30座,每座规格20㎡,总建设面积约600㎡;按每头猪占地1.5㎡计算,600㎡猪舍可养殖400头。项目效益估计年收入可达8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待县农业局审定方可实施。

2017年,我村集体经济收入48920元。⑴xx灵芝鸡在第一批分红的过程中,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1820元;⑵村委会出租林地30亩,年收入900元;⑶新序村出租铺面,年收入4.5万;⑷美荣村出租林地200亩,年租收入1200元。

(三)利用政策帮扶资金,解决“三保障”

1、义务教育扶持。我村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⑴县教育局。2017年春季助学,共帮扶 户 学子共计元;2017年秋季助学,共帮扶 户 学子共计元;⑵海南铁路公司。2017年上半年资助34户74名贫困户孩子共计6.8万元;2017年下半年资助35户73名贫困户孩子6.66万元。

2、危房改造。2017年共帮助20户D级危房户进行了危房改造,1户C级危房进行修缮。总争取资金79.86万元。⑴其中13户申请了,住建局3.5万/户、扶贫办1.5万/户危房改造资金,共计55万;⑵2户贫困户申请了住建局统建房,29.9㎡和56.18㎡规格各1间,共计8.56万元;⑶2户贫困户申请了,扶贫办1.5万/户、粤海铁路0.5万/户危房改造资金,共计4万元;⑷3户低保特困户申请了住建局危房改造资金3.5万/户,共计10.5万。⑸1户贫困户申请了,住建局0.8万/户、扶贫办1万/户危房修缮资金,共1.8万.3、基本医疗保障。

一是社会爱心救助。⑴帮助我村贫困户鼻咽癌恶性肿瘤患者吴崇青,在“轻松筹”平台上向社会爱心人士发起了求助,通过这个平台,得到朋好友、学校的捐助2.7万。⑵是帮助我村贫困户吴定耀癫痫病女儿,在“轻松筹”平台、xx党支部、社会爱心人士、本村兄弟姐妹、慈善机构等发动捐款,共计捐款约4.7万。

二是民政医疗、大病救助。2017年共有20名贫困户36人次通过大病救助和民政救助,共计救助166326.59元。

三是帮扶缴交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县财政、卫计委帮助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57人缴交2017合作医疗费和缴交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费,共计51914元。

三、整村推进成效

1、贫困发生率:2017年年初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62人,年中6月份动态调整脱贫了18户81人、8月份动态调整脱贫了9户37人、剔除2户7人,年底12月份动态调整脱贫23户95人、剔除1户1人。现存贫困户为11户41人,未脱贫的11户均是安全住房无法保障。现我村贫困发生率为1.7%。全村人均年收入6463元。

2、集体经济:2017年,我村集体经济收入48920元。

3、三保障: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为21户危房改造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为所有贫困户申请帮助缴交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

4、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群众用电方面实现了户户通电、安全饮水方面基本实现了符合卫生标准饮用水。

5、公共服务设施:完成了56盏路灯安装、琼剧戏台建设、球场建设,其中村文化室、党员活动室正在建设当中。

6、环境综合整治:出动机械对陈年垃圾、破败建筑物、杂草丛进行清理,并且配备7名村级保洁员,完善了村庄保洁队伍建设。

7、村级组织建设:我村管理规范、村务公开,监督机制健全、时时刻刻依法依规履行职责。

xx镇xx村民委员会 2018年6月5日

第四篇:XX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XX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扶贫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我县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整村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实施情况

XX年,我县共有5个重点村纳入省级整村推进扶持计划,分别是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和xx镇xx村。项目村共有28个村民小组,x户,x人,耕地面积6519亩,山地面积x亩。XX年,项目村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年人均纯收入在x元以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x户x人。一年来,我们按照“产业第一、能力至上”的原则,深入实施“131”、“结对帮扶”等工程,采取“领导领村、干部包村、部门扶村、企业帮村”等措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9个,产业发展项目9个,累计投入资金x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223万元,整合资金230万元,自筹及其它资金x万元。着力实现了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特色支柱产业发展,贫困农户收入增加,自我发展能力提高。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我们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XX年共修建村组公路8.6公里,新建饮水、灌溉排水工程5处,有力解决了出行难、运送难、饮水难、灌溉难等问题,有效改善了整村推进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按照“产业到村、扶持到户”原则,我们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加大对整村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集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7万元用于产业发展,产业化扶持比例达到61.4%。五个村基本形成了以花卉苗木、袋料香菇、生猪养殖、特种养殖、大棚蔬菜为主的支柱特色产业。XX年,共扶持贫困农户建设花卉苗木基地620亩,发展袋料香菇16万袋,养猪350头,养娃50万只,养鱼50亩,建蔬菜大棚10个3335㎡,整村推进村基本实现“一村一品、一户一业”。

(三)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一方面积极组织重点村书记参加政策业务培训。我们于XX年11月中旬提前组织5个重点村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全省“千村书记培训工程”,书记们按照群众参与、规划到项、责任到人、脱贫到户的要求,迅速启动了整村推进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我们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协调各镇定期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采取课堂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等形式,不断增强实用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XX年,项目村共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x人次,贫困对象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四)村民收入显著上升。为切实帮助贫困对象脱贫致富,我们大力实施产业开发和扶持到户,不断增加贫困对象收入。通过项目带动和自我努力,项目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XX年的

x元增加到今年的x元,增幅x%。

(五)减贫工作成效明显。我们把减贫工作作为整村推进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工作责任,创新到户扶持机制。XX年,项目村共实现x人脱贫,脱贫率x%,圆满完成年初计划任务。

三、主要工作作法

(一)抓深化认识促工作地位提升。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新一轮整村推进方针政策,不断完善工作思路,为扎实推进整村推进工作奠定基础。一是突出工作地位。我们始终将整村推进摆在全县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把整村推进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要平台,并将其纳入全县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二是把握工作主动权。县委、县政府定期研究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重大问题,先后印发《XX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要点》、《关于认真做好XX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并将整村推进工作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确保了整村推进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抓工作规划促项目科学发展。县扶贫办深入到每个贫困村,和镇村干部一起,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发展思路,结合资源禀赋,确定产业项目,研究制定了XX年和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发展,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按政策要求,财政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达到80%,扶持到户比例达到80%,重点村整合资金达到70万元。在项目编制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这一新要求,以乡镇为主体,认真组织做好整村推进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在项目选择上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群众最关注、最急需、受益面最广泛的项目。做到建设一个项目、富裕一批农民、方便一方群众,切实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富民工程、亮点工程。

(三)抓责任分解促工作任务落实。一是强化乡镇党委、政府的责任。我们将市政府下达的整村推进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镇,与乡镇签订了扶贫开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明确党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各镇将整村推进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充分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调沟通,以整村推进为平台,积极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不断加大对整村推进重点村的项目、资金倾斜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四)抓领导示范促对口帮扶到位。今年,我们启动实施了“131”扶贫资源整合工程。由县“四大家”班子成员牵头,组织了15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5家骨干企业对5个整村推进村进行捆绑帮扶,整村推进工作顺利实施到位。一是县领导结对帮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整村推进工作,每个整村推进村都有1名县“四大家”领导结对帮扶,包联领导经常深入到包联村开展工作,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XX年,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志红先后2次深入包联的xx镇xx村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来,该村“两委”一班人抢抓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政策机遇,整合资源,主动作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社会事务发展等四大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共整合各类资金220多万元,硬化通组通湾水泥路2公里,铺设砂石路1公里,硬化沟渠1000米,清挖垱坝8处,凿饮水抗旱深井13口,组织52户(其中贫困户34户)村民发展花卉苗木350亩,开挖林果基地150亩,发展适度规模养猪、养土鸡、养羊户5户,培训转移劳动力20人,建沼气池37个,改造土坯危房3栋,屋面改造20户,建设村级健身活动场地一处,并对村卫生室、文化室进行升级改造。整村推进项目完成后,xx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广大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村庄环境得到美化,村民幸福指数有所提升,XX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8550元,比XX年增长16.3%,全村有33户贫困户、72个贫困人口可摆脱贫困。二是成员单位结对帮扶。我们结合各地实际,每个整村推进村都组织了3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帮扶,并明确帮扶责任。XX年,15家成员单位共整合8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包联村基础建设和生产发展。三是骨干企业结对帮扶。按照分级负责、部门牵头、县为主体、行业管理的原则,我们以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扶贫办名义联合制发了《关于实施XX年“村企对接”扶贫工程的通知》,组织5家骨干企业结对帮扶XX年的5个省定贫困村,支持个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以“村企对接”为重点的社会扶贫工作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湖北京兰水泥有限公司为xx村捐资10万元用于该村建设,彰显了该公司的社会扶贫责任。

(五)抓资金监管促项目落实到位。为了切实维护贫困群众的利益,确保扶贫项目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亮点工程”。我们严格按照《湖北省老区和插花贫困地区专项扶贫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和《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确保资金使用的政策性、安全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正确把握项目申报和资金投向。为避免资金分散使用,确保专项资金效益最大化,我们将资金集中用于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在项目资金使用中,我们坚持严把“五关”,落实“五制”。即严把项目选定关,落实项目群众公选制;严把工程质量关,落实项目建设合同制;严把资金使用关,落实县级财政报账制;严把监督管理关,落实项目公示公告制;严把项目收尾关,落实竣工验收制。另一方面,狠抓项目资金督办检查。为严肃扶贫工作要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们采取“三级督办”(即帮扶县领导定期督办、项目主管部门经常督办和镇负责人驻村督办)的工作方法,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全年没有出现一例挤占、挪用、调项、截留的现象,确保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实处,充分发挥了扶贫效益。

一年来,我们在实施整村推进的过程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精准扶贫,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创新,全力开创我县整村推进工作新格局。

第五篇: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

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

一、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和贫困原因

1、基本情况

****位于南林桥镇西大门,西与崇阳县交界,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组,23个自然湾,1021户,4268人口。其中劳动力2889人。现有水田3197亩,旱地521亩、林地面积23790亩。2015年全村人平均收入6217元,为2016年省级重点贫困村。

2、贫困现状

****处山丘地带,土地少而山林多,居住也较分散,人均田地0.87亩,资源少,自然环境恶劣,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村民整体素质不高,缺少生存劳动技能,贫困现象十分严重。2015年—2017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93户、939人,根据国家精准扶贫政策,2015年已脱贫158户、526人,2016年—2017年重点贫困户135户、413人,其中五保户11户11人,低保户30户52人,扶贫低保户60户,225人,扶贫户34户125人。

3、贫困原因

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一是村民文化素质低,教育水平落后,观念陈旧、思想落后,缺乏经济发展意识。目前****有两所初小,生源不足,师资力量弱,造成教学质量差及学生文化素质低,学生成年后,缺少劳动技能,思想跟不上时代,缺少自主发展能力,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无保障。虽然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及小农水利设施(三座水库的整修及南北渠),但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处于低等水平,还有很多农业生产用设施急待完善;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低,耕种模式原始且单一,管理粗放、产量低、质量差;四是山多田少,村民无经济来源,种植结构单一,富余劳动力缺少技能,外出务工者多,收入低;五是无村级经济带动。目前村级经济为零,以村级经济发展带领村民集体致富才是作为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通山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国务院支持湖北经济若干问题的意见》为指导,以提高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劳动素质为重点,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农民劳动素质为重点,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人居环境改善与自然生态修复相结合,产业发展与社会主义配套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视野改造、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整体推进,促进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改变贫困现状。

2、规划原则

****整村推进规划必须坚持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靠群众、民主编制规划的原则。把村民作为编制规划的主体,充分体现村民民主管理参与扶贫的理念,依靠群众识别和确定贫困户、分析贫困原因、选择建设项目、审议规划方案、监督规划实施。

二是坚持因村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开发地方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三是坚持综合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要把扶贫开发纳入全村社会发展计划,加强交通、饮水、农田水里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基础先行、社会发展、扶贫到户。通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改善村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四是坚持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扶贫开发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与计划生育相结合,优先照顾计划生育贫困户,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是坚持项目可行,保障实施的原则。整村推进是“一年规划、两年实施、三年验收”,贫困村实施的项目多,而规划实施期限短,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应抓住重点,突出效益。选择建设项目要看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尤其要注重效益。因此,规划项目要以立足于产业,侧重于基础,受益于农民为前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帮扶的投入机制,科学选择项目,规范管理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和促进全村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富民强村的发展目标。

六是坚持村民受益,穷人优先的原则。整村推进要与“两项制度”衔接相结合,要与扶贫政策到户相结合。通过实施水、路、房“三到农家”改造工程覆盖贫困群众,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重点扶持,确保政策、资金到,做到“应扶尽扶”。对特困、低保、五保群众做到“应保尽保”。

3、整体目标

通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村级经济达到5万元以上,村民素质普遍提高,村民收入明显提高,到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

第一、兴建****香菇种殖基地,建造养菌大棚2000m2,搭建110个养菇大棚,建造300 m2生产厂房,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第二、通过三年的项目实施,完善村内基础设施。****两所小学合并新中心完小项目建设工程,党员群众服务活动中心200 m2广场及配套设施,九组涵洞口障碍房屋拆除及筑护坡300 m2并进行水泥硬化工程,七组至九组路段400米河堤公路硬化,十一组至十三组2.5公里路段硬化工程;

第三、完成39户重点贫困户(无房和住危房)的扶贫搬迁工作。

第四、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彻底落实,引领全村群众以百倍的信心投身于****脱贫致富的事业中来。

三、项目规划与建设内容

经广大村民代表民主讨论,最终选定2016年-2017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施项目与建设内容如下:

(一)产业发展项目

1、兴建****香菇种殖基地,建造养菌大棚2000m2,搭建110个养菇大棚,建造300 m2生产厂房及完善基础设施及设备,2016年-2017实施;

2、白羊山油茶立体种养殖基地,栽种油茶2000亩及养鸡、羊、牛等,2016年-2017实施。

3、光伏发电项目50千瓦,2016年-2017实施。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两所小学合并新中心完小项目建设工程,2016年-2017实施;

2、党员群众服务活动中心200 m2的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016实施;

3、九组涵洞口交通障碍房屋拆除及筑护坡300 m2及水泥硬化工程,2016实施;

4、七组至九组路段400米河堤公路硬化工程,2016实施;

5、十一组至十三组2.5公里路段硬化工程,2016年-2017实施;

(三)扶贫到户项目1、19户重点贫困户(无房和住危房)的扶贫搬迁工作,2016实施;

2、20户重点贫困户(无房和住危房)的扶贫搬迁工作,2017实施;

3、69户贫困户产业发展,奖扶资金,2016年-2017年实施;

四、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项目的资金来源坚持国家投资、部门扶持和群众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资金整合,全村规划项目概算总投资763.5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152万元,部门配套资金397.5万元,信贷资金11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 104万元,具体资金来源如下。

村规划项目资金预算与来源表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总投资

资金来源

扶贫资金

部门配套

信贷

自筹

合计

763.5

152

397.5

一、扶贫到户项目

457

270

1、39户125人扶贫搬迁

250


250



2、产业发展户69户286人

207

二、基础设施

85.5

37.5


1、党员群众服务活动中心200 广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2、九组涵洞口障碍房屋拆除及筑护坡300 m2及水泥硬化工程




3、七组至九组路段400米河堤公路硬化




4、十一组至十三组2.5公里路段硬化工程;

62.5

37.5


三、产业发展

221

1、兴建香菇种植基地,建造养菌大棚2000 m2,预计投资27万元,搭建养菇大棚110个,预算22万元,生产厂房300 m2,预算24万元,基础设施20万元及200m2冷藏室50万元。

181

2、光伏发电项目50KW




****整村推进项目资金规划表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建设期限

建设内容

总投资

合计

扶贫资金

其它资金

合计



763.5

152

611.5

一、扶贫到户项目

2016-2017

1、39户125人扶贫搬迁

250


250

2016-2017

2、产业发展户69户286人

207

138

二、基础设施项目

2016

1、党员群众服务活动中心200 广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0

2016

2、九组涵洞口障碍房屋拆除及筑护坡300 m2及水泥硬化工程

0

2016

3、七组至九组路段400米河堤公路硬化

0

2016

4、十一组至十三组2.5公里路段硬化工程;

62.5

52.5

三、产业发展项目

2016-2017

1、兴建香菇种植基地,建造养菌大棚2000 m2,预计投资27万元,搭建养菇大棚110个,预算22万元,生产厂房300 m2,预算24万元,基础设施20万元及200 m2冷藏室50万元。

181

131

2016-2017

2、光伏发电项目50KW


****扶贫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表

项目名称

总投资

(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

预期效益

总计

690



一、产业发展项目

387



1、香菇种殖

181

兴建香菇种植基地,建造养菌大棚2000m2,搭建养菇大棚110个,生产厂房300 m2及基础设施及设备。

预计年均收益28万元

2、养牛、养羊

徐文兰、孙向云、孙益根等16户37人养牛,养牛60头

预计年均收益10万元

3、养鱼、小龙虾

徐亚伙、孙六水等2户10人养鱼6亩、小龙虾10亩

预计年均收益5万元

4、养鹅、养鸡

孙水牯等8户养鹅1500只、养鸡2000只

年出售3000只鹅,售鸡1000只,鸡蛋10000枚,年利润15万元

5、手工业,制作扫帚

徐丙李1户3人手工制作扫帚,种植原材料20亩

产值10万元,年利润2万元

6、入股香菇基地

程清娴等36户142人以奖补资金入股香菇基地50亩

预计年利润20万元

7、养蜂

孙子贡1户2人养蜂20箱

预计年利润3万元

8、油茶基地

徐惊波等3户白羊山栽种油茶2000亩

预计年均收益5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



1、水泥场硬化

党员群众服务活动中心300 m2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村委会条件

九组涵洞口障碍房屋拆除及筑护坡300 m2并进行硬化工程

改善10个组1500人交通安全问题

2、通组水泥路

七组至九组路段200米河堤整修工程

解决3组600人交通条件

十三组至十一组2.5公里路段硬化工程

解决6个组1200人交通条件

三、扶贫到户项目

253



1、扶贫搬迁

250

39户125人扶贫搬迁

解决39户贫困户住房问题

2、雨露计划

10户雨露计划补助

解决贫困户小孩上学困难问题

****整村推进优先发展项目投票结果一览表

项目名称

总投资(万元)

建设规模

投票结果

预期效益

赞成

反对

弃权

总计

690






一、产业发展项目

387






1、香菇种殖

181

兴建香菇种植基地,建造养菌大棚2000m2,搭建养菇大棚110个,生产厂房300 m2及基础设施及设备。


预计年均收益28万元

2、养牛、养羊

徐文兰、孙向云、孙益根等16户37人养牛,养牛60头


预计年均收益10万元

3、养鱼、小龙虾

徐亚伙、孙六水等2户10人养鱼6亩、小龙虾10亩


预计年均收益5万元

4、养鹅、养鸡

孙水牯8户养鹅1500只、养鸡2000只


预计年利润15万元

5、手工业,制作扫帚

徐丙李1户3人手工制作扫帚,种植原材料20亩


产值10万元,年利润2万元

6、入股香菇基地

程清娴等36户142人以奖补资金入股香菇基地50亩


0

预计年利润20万元

7、养蜂

孙子贡1户2人养蜂20箱


预计年利润3万元

8、油茶基地

徐惊波等3户白羊山栽种油茶2000亩


预计年均收益5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






1、水泥场硬化

党员群众服务活动中心200 m2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村委会条件

九组涵洞口障碍房屋拆除及筑护坡300 m2并进行硬化工程


0

改善10个组1500人交通安全问题

2、通组水泥路

七组至九组路段400米河堤整修工程


0

解决3组600人交通条件

十三组至十一组2.5公里路段硬化工程


0

解决6个组1200人交通条件

三、扶贫到户项目

253






1、扶贫搬迁

250

39户125人扶贫搬迁


0

解决39户贫困户住房问题

2、雨露计划

10户雨露计划补助


0

解决贫困户小孩上学困难问题

五、规划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香菇种殖项目的实施。一是能填补我村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空白;二是能带动广大村民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发展经济,增加收入。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能促进全村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粮食生产。预计到2017年,全村年人均收入可达到8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分析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能有效改善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既能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又能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既能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又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使党的富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使全村4268人共同受益,达到农村保持长期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分析

2016年至2017年实施白羊山油茶基地开发达2000亩,既能保护水土流失,又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有效的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村相应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项目监督管理小组和项目评估验收小组,加强整村推进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部门帮扶

项目建设除财政扶贫转向资金投入外,要充分利用交通、水利、林业、土地等各职能部门的优势,争取部门帮扶,整合部门资金,把整村推进规划项目建设好。

3、群众参与

规划由群众参与制定,项目有群众投票选定,项目实施结果由群众鉴定。

4、项目资金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实现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县级报账,直达项目。

5、村民监督

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和管理,严肃项目设计评审和招(议)标制度,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村民公示,让村民明白,取得村民信任,赢得村民支持,接受村民监督,保质保量完成整村推进项目建设。

下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扶贫整村推进规划书

    云南省“十二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村级规划之:沾益县播乐乡奴革行政村 洒凹自然村(村小组)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 规划编号:整推【2011】【530328202204 】 沾益县人民政府扶贫......

    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议书

    淝政[2012]号关于报送《淝南乡2012年度整村 推进扶贫项目建议书》的请示县扶贫办: 为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扶贫规划 ,我乡 将《淝南乡2012年度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议书》......

    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和上级定点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很抓落实,全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进展顺利,2010年全县扶贫......

    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议书(5篇范文)

    山政[2006]49号 关于报送《山七镇2006年度整村 推进扶贫项目建议书》的请示 县扶贫办: 为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扶贫规划 ,我镇 将《山七镇2006年度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

    县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和上级定点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很抓落实,全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进展顺利,XX年全县扶贫......

    扶贫办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瞄准目标,突出重点,把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作为我们工作重中之重。 一、切实组织8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 抓好了2012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

    扶贫办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瞄准目标,突出重点,把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作为我们工作重中之重。 一、切实组织8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 抓好了2010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

    整村推荐扶贫发展计划

    苍梧县狮寨镇村整村推进扶贫发展计划 (2011—2015年) 一、项目规划背景 我国即将进入国民经济第二十五个五年发展期。“十二五”期间是广大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国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