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处理办法
浙江省财政厅
文件
浙财采监〔2012〕18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处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集中采购机构,省级各单位,各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行为,依法处理供应商质疑,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质疑双方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制定了《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处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财政厅 二○一二年七月六日(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行为,依法处理供应商质疑,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质疑双方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浙江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浙江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自行组织或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包括集中采购机构和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实施的政府采购项目中,质疑人提出质疑、被质疑人处理质疑,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质疑人是指对所参加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文件、采购过程、采购结果依法提出质疑的供应商。
本办法所称被质疑人是指具体组织采购活动的采购单位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
质疑人不得将其他供应商作为被质疑人,但能够提供有效证据或线索证明其他供应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影响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质疑时可以将其列为相关第三人一并提出。
第三条 供应商质疑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并实行实名制。质疑人不得进行虚假、恶意质疑,不得以质疑为手段获取不当利益或实现其他非法目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教唆供应商进行虚假、恶意质疑。
第四条 质疑处理应当坚持依法依规、公正廉洁、实事求是、高效便捷的原则。
第二章 质疑的提出
第五条 供应商认为下列事项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书面提出质疑:
(一)采购文件存在明显倾向性、歧视性条款或违法内容的;
(二)采购文件存在不合理内容并妨碍有效竞争的;
(三)采购文件未按规定程序补充、澄清或者更正的;
(四)不按规定公开采购信息的;
(五)不按采购文件规定的采购需求、程序和要求等组织采购的;
(六)采购程序违反法律法规的;
(七)采购人员或评审小组成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八)采购人员或评审小组成员、供应商之间存在串通行为的;
(九)其他供应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影响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
(十)采购文件、采购过程或采购结果使自己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供应商提出质疑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质疑人是直接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
(二)质疑人与质疑事项存在利害关系;
(三)质疑事项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
(四)在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质疑有效期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五)相关法律法规和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未进行供应商资格报名或登记(含网上报名登记)的供应商,应视为未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一般不得提出质疑,但因供应商资格条件受到限制、报名时间设定不符合有关规定等原因使供应商不能参加报名或登记的除外。
未提交采购响应文件(包括投标文件、谈判响应文件、报价文件等,下同)的供应商,应视为与采购结果没有利害关系,不得就采购响应截止时间后的采购过程、采购结果提出质疑。
第八条 供应商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质疑。
对采购公告信息(含供应商资格条件)提出质疑的,质疑期限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计算。
对采购文件提出质疑的,质疑期限自供应商获得采购文件之日起计算(但采购文件在发售或报名截止日后获得的,应当自截止之日起计算),且应当在采购响应截止时间之前提出,否则,被质疑人可不予接受。但上述意思未在采购文件中予以特别提示,或采购公告未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发布、采购文件的发售(获取)和投标(响应)截止时间不符合规定、采购文件存在前后矛盾导致供应商作出不同响应,以及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情形的除外。
对采购结果提出质疑的,质疑期限自采购结果公告(包括公示、预公告、结果变更公告等)之日起计算。采购组织机构在发布最终中标(成交)采购结果公告的同时,应当书面通知所有进行采购响应的供应商,否则,质疑期限应当自供应商实际知道采购结果之日起计算。
第九条 供应商认为采购过程不当,影响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可以在采购结果公告前提出质疑,被质疑人不得以采购结果尚未公布为由拒绝接受质疑。
第十条 质疑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质疑人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以及被质疑人名称及联系方式;
(二)被质疑采购项目名称、编号及采购内容;
(三)具体的质疑事项及事实依据;
(四)认为自己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可能受到损害的相关证据材料;
(五)提出质疑的日期。
第十一条 质疑书应当署名。质疑人为自然人的,应当由本人签字并附有效身份证明;质疑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十二条 质疑人因故不能自行办理质疑事项的,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质疑事宜,但应当向被质疑人提交授权委托书,并载明委托代理的具体权限和事项。
第十三条 质疑人可以采取直接递交、传真或邮寄方式提交质疑书(一式三份以上)。以其他方式提出的质疑,被质疑人可不予接受、答复。
采取邮寄方式送达质疑书的,以邮件注明的收件人实际收到邮件之日作为收到质疑的日期。
采取传真方式送达质疑书的,质疑人应当取得被质疑人确认收到传真的意见,并及时将质疑书原件送达被质疑人。被质疑人可以实际收到原件之日作为收到质疑的日期。
在质疑有限期限届满前,质疑书已经邮寄或传真成功的,质疑不视为过期。
第十四条 质疑人提供的相关材料中有外文资料的,应当将与质疑相关的外文资料完整、客观、真实地翻译为中文,并注明翻译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三章 质疑的处理
第十五条 被质疑人应当指定项目经办人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负责接收供应商质疑,并在采购公告和采购文件中公布其联系方式。接收供应商质疑的工作人员应相对独立、固定。
第十六条 被质疑人收到供应商质疑书后,应当办理签收手续。
对于质疑人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方式提出的质疑,被质疑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不得强行要求质疑人对质疑书内容作出违背质疑人意愿的修改。
第十七条 质疑书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被质疑人认为不补正影响质疑处理的,可以在收到质疑书后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质疑人限期修改补正后再提出质疑。限期时间应当充分考虑修改补正所需的合理时间,一般不少于三个工作日。质疑人逾期未能补正且无正当理由的,视为自动放弃质疑。
第十八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质疑事项可不予处理,但被质疑人应当在收到质疑后三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质疑人不予处理的理由:
(一)质疑人没有直接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
(二)质疑人与质疑事项不存在利害关系的;
(三)所有质疑事项均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情形的;
(四)提起质疑时间已经超过质疑有效期的;
(五)质疑已经处理并答复后,质疑人就同一事项再次提起质疑且未提供新的有效证据的;
(六)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 质疑人认为其质疑符合本办法规定,被质疑人无故拒不接收的,可以直接向同级财政部门反映或依法提出投诉。
第二十条 被质疑人收到质疑后,应当进行审查。如果质疑事项涉及其他当事人的,应当将质疑书副本(或复印件)及时送达相关当事人。相关当事人应在收到副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就质疑事项向被质疑人作出书面说明,负有举证义务的,还应当履行举证义务,提交相关证据。相关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未作说明或未提供证据的,被质疑人可视同相关当事人认可质疑事项,并作出有利于质疑人的认定意见。
第二十一条 被质疑人应当认真对待质疑人提出的质疑,对质疑事项及证据应仔细审查、分析核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沟通后再逐项答复。
质疑答复应当依法、真实、详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第二十二条 与质疑事项相关的采购文件、采购响应文件、采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书面记录等均应当作为处理质疑的重要依据并严格保管。
第二十三条 被质疑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对质疑事项进行核实:
(一)向相关单位或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二)委托专业机构或提请有关部门出具专业意见;
(三)邀请专家论证并独立出具意见;
(四)组织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复核;
(五)组织质疑人、质疑事项相关的单位或人员进行辩论、质证;
(六)组织听证会进行调查论证;
(七)其他合法的方式。
第二十四条 供应商如对评审程序或评审结果提出质疑的,被质疑人可以组织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复核。通过复核发现原评审过程或评审结果存在程序违规、审查失误、评分不当、统计错误或其他差错的,应当予以纠正。
复核应有原评审小组不少于五分之三成员到场。因故未能参加复核的成员应当书面委托其他评审专家代表其参加复核并出具意见,否则应由被质疑人提请同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另行补抽评审专家参加复核。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质疑人应依法直接作出答复,不应组织复核:
(一)对评审程序及评审结果之外的其他事项提出质疑的;
(二)对评审小组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的;
(三)属于商务和技术问题以外的纯法律争议的;
(四)对其他非评审小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提出质疑的。
第二十六条 质疑处理过程中,质疑人如书面要求撤回质疑的,被质疑人可终止质疑处理。但如发现被质疑采购项目或相关单位及人员存在违法行为的,被质疑人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告,并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七条 经审查,认为质疑事项缺乏事实依据或法律依据的,被质疑人应书面答复质疑人质疑不成立,并继续开展采购活动。
第二十八条 经审查,认为质疑事项属实,但未损害质疑人合法权益的,或虽损害质疑人合法权益,但情节轻微且不影响采购结果的,如尚可改正的,被质疑人应当改正后继续开展采购活动;如已不能改正,应当书面向质疑人说明情况后继续开展采购活动。
被质疑人负有责任的,应当向质疑人表达歉意,并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情况。如质疑人要求退出采购活动的,被质疑人应当允许其退出,并退还其缴纳的各类保证金、工本费等。
第二十九条 经审查,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存在问题,影响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应视项目进度以及问题是否可以改正等,分别作出处理:
(一)未到采购响应截止时间的,应当对采购文件或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如对供应商制作采购响应文件有影响的,应当按规定延长采购响应截止时间,但问题已不能改正或即使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应当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二)采购响应已经截止但采购结果尚未公布的,应当对采购过程或采购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后继续开展采购活动,但问题已不能改正或即使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应当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三)采购结果已经公布但采购合同尚未签订的,应当改正后按规定重新确定并公布采购结果,签订采购合同,但问题已不能改正或即使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应当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四)采购合同已经签订但尚未开始履行的,合同当事人应当解除合同,改正后重新确定并公布采购结果、签订采购合同,但问题已不能改正或即使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合同当事人应当解除合同,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五)采购合同已经开始履行的,应当向质疑人如实说明情况。但政府采购合同主要事项履行完毕前,如果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继续履行合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当事人应变更、中止或终止采购合同。
第三十条 发生下列情形,应当视为问题不能改正或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应重新组织采购活动:
(一)未向财政部门办理政府采购预算确认(或采购计划)手续,或未按政府采购预算确认书(或采购计划)实施采购的;
(二)未经财政部门批准,擅自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
(三)未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项目全部或主要产品擅自采购进口产品且已实现的;
(四)采购公告未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发布的;
(五)采购人员或评审小组成员、供应商之间存在串通行为的;
(六)采购人员或评审小组成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七)采购文件存在矛盾,导致供应商作出不同的响应的;
(八)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采购结果存在其他问题不能改正或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第三十一条 质疑事项属实,政府采购相关当事人因此遭受经济损失的,应当由责任人赔偿损失。当事人之间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三十二条 被质疑人应当在收到质疑后七个工作日内对质疑事项作出书面答复。如需委托专业机构或提请有关部门出具专业意见的,所需时间可不计算在内,但被质疑人应当事先告知质疑人预计所需时间,所需时间预计将超过十五个工作日的,还应当抄送同级财政部门。有关当事人在委托专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其他专门意见过程中,故意拖延项目或有其他不当行为的,同级财政部门应依法纠正。
第三十三条 质疑答复应当包括下列主要事项:
(一)质疑人和被质疑人名称;
(二)质疑日期、质疑项目名称、编号及基本情况;
(三)对质疑事项的审查情况、具体处理答复意见、相关依据或理由;
(四)作出质疑答复的日期。
质疑答复应当加盖被质疑人单位公章后送达质疑人及其他与质疑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政府采购当事人。
第三十四条 质疑处理过程中,被质疑人委托专业机构或申请有关部门出具专业意见的,或者发现有足以导致采购结果无效的情形,应当书面通知相关当事人暂停政府采购活动。
凡质疑的项目,在作出质疑答复之前,一般不得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第三十五条 被质疑人应当将质疑书(包括证据)、撤回质疑申请书、质疑答复等材料在收到或制成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抄送同级财政部门,并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的。
第三十六条 被质疑人应当建立质疑档案。质疑过程形成的所有文件或其他介质的材料均应当留存。其保管和销毁按照《浙江省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供应商捏造事实、提供虚假材料进行质疑的,被质疑人应当报告同级财政部门,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查,情况属实的,应列入不良行为记录,视情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公告。
第三十八条 被质疑人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财政部门给予批评,责令整改,视情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公告;情节严重或拒不整改的,应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其中对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可以移送同级监察机关进行处理,对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可以暂停“浙江政府采购网”账户,对直接责任人可以取消“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书”:
(一)无故拒收供应商提交的质疑书,或强行要求质疑人对质疑内容作出违背质疑人意愿的修改的;
(二)应当处理的质疑不予处理的;
(三)质疑处理敷衍塞责、词不达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引起矛盾纠纷的;
(四)与供应商、评审专家或其他人员串通,不依法处理质疑的;
(五)质疑答复违背客观事实,处理明显不当的;
(六)应当暂停的政府采购项目未暂停或暂停时间不足,导致较大经济损失或较严重后果的;
(七)质疑处理过程中借委托专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其他专门意见,故意拖延项目或有其他不当行为的;
(八)质疑处理相关文件未按照本办法规定送达的;
(九)质疑事项证据确凿、差错明显而拒不改正错误被投诉成立,单位四次及以上,工作人员两次及以上的;
(十)遗失或毁损质疑事项相关的政府采购项目档案资料、质疑处理档案材料的;
(十一)有其他违规行为的。
第三十九条 采购单位、代理机构、供应商、评审小组成员拒不配合被质疑人处理质疑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视情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通报批评,并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其中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可以移送同级监察机关进行处理,对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可以暂停“浙江政府采购网”账户,对供应商可以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对评审专家可以取消专家资格。
第四十条 被质疑人工作人员在质疑处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采购单位或采购代理机构应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被质疑人处理质疑事项不得向供应商收取任何费用。但因处理质疑所需委托专业机构或申请有关部门出具专业意见发生的费用,应当由提出主张一方先予垫资支付,最终根据结果由相关当事人按照“谁过错谁负担”的原则承担;双方都有过错的,合理分担。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财政厅负责解释,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第二篇:浙江省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办法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档案局 文件
浙财采监字〔2009〕6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档案局、集中采购机构,省直各单位,各社会中介(采购)代理机构:
为加强政府采购档案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政府采购档案资源,我们制定了《浙江省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浙江省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政府采购档案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政府采购档案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采购单位及其委托的集中采购机构、具有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以下统称代理机构)对政府采购档案的收集、归
档、管理、使用和销毁等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档案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磁盘、光盘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 各采购单位和代理机构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加强档案管理,并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者擅自销毁。
第五条 政府采购档案应按照“谁组织采购,谁负责归档”的原则进行。代理机构组织采购的档案由代理机构负责归档,其中采购文件、评审报告及供应商的采购响应文件(副本)等相关资料应同时报送采购单位存档备查;分散自行组织采购的档案由采购单位负责归档。
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档案工作的管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政府采购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政府采购档案的归档范围
第七条 政府采购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
(一)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文件
1.政府采购预算指标核定单;
2.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建议书(或计划申报表);
3.财政预算审核机构的政府采购预算审核意见;
4.*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确认书(或计划审批表)。
(二)政府采购前期准备文件
1.*委托代理采购协议书(或合同);
2.采购方式变更申请批复;
3.*采购文件及采购人确认记录,包括评标办法、评标细则、评标纪律等有关文件、资料、样本、图纸;
4.*采购公告、资格预审公告及其变更事项(含报刊及电子网站等媒体原件或下载记录等);
5.*购买采购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的供应商名单;
6.已发出采购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的澄清或修改说明;
7.供应商资格审查情况报告;
8.*评审专家名单及抽取记录。
(三)政府采购开标(含谈判、询价)文件
1.*采购响应文件正本,包括有关文件、资料等;
2.在采购响应截止时间前,供应商对递交的采购响应文件进行补充、修改或撤回的记录;
3.*接受供应商投标(谈判、报价)的记录;
4.*开标一览表;
5.*开标(谈判、询价)过程有关记录,包括采购项目样品送达记录;
6.开标(谈判、询价)过程中其他需要记载的事项。
(四)政府采购评审文件
1.*评审专家签到表;
2.*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名单及现场监察、监督人员名单;
3.*评审过程的记录,包括评审专家评审记录、考察报告、偏差表(工作底稿)等;
4.供应商的书面澄清记录;
5.*评标或谈判报告,包括无效供应商名单及说明、中标(成交)候选供应商名单等;
6.经监察、监督人员(包括采购机构内部监督人员)签字的现场监督审查记录。
(五)政府采购中标(成交)文件
1.*采购人对采购结果的确认意见;
2.依法变更采购结果的记录;
3.*中标、成交通知书;
4.*采购结果公告(公示)记录(含报刊及电子网站等媒体原件或下载记录等);
5.公证书。
(六)政府采购合同文件
1.*政府采购合同;
2.政府采购合同依法补充、修改、中止或终止等相关记录。
(七)政府采购验收及结算文件
1.*项目验收报告或其他验收文件资料;
2.政府采购项目质量验收单或抽查报告和有关资料;
3.*发票复印件及附件。
(八)其他文件
1.供应商质疑材料、处理过程记录及答复;
2.供应商投诉书、投诉处理有关文书、投诉处理决定;
3.采购过程中的音像录音资料;
4.其他需要存档的资料。
上述带*的内容为必须归档的文件资料,其他内容如涉及,则应按要求对涉及部分内容全部或部分归档。
第三章 政府采购档案收集与管理
第八条 各采购单位和代理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政府采购档案的管理,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第九条 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后三个月内或项目竣工验收后一个月内,由项目经办人员或责任人将该采购项目的全套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后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档。
第十条 政府采购档案的归档要求
(一)政府采购档案内容齐全完整;
(二)政府采购档案规格统一,文件、资料用纸规格一律采用国际标准A4纸(工程图纸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三)政府采购档案原则上使用原始件,不可用复印件替代;
(四)政府采购档案中的签名、印鉴手续齐全,首页应有“政府采购档案目录”字样;
(五)整理的政府采购档案应符合国家有关档案质量标准,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十一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归档档案的管理,按照归档内容要求,负责收集、整理、立卷、装订、编制目录,并保证政府采购档案的标识清晰有效,确保政府采购档案安全保管、存放有序、查阅方便。
光盘、磁盘等无法装订成册的应在档案中统一编号索引,单独保存。
第十二条 政府采购档案按照顺序进行编号组卷,卷内档案材料按照政府采购工作流程排列,依次为项目预算及预算执行文件、项目采购准备文件、项目开标(谈判、询价)文件、项目评审文件、采购结果文件、项目采购合同文件、项目验收文件及其它文件资料。
第十三条 政府采购档案(包括电子文档)的保存期限应从采购结束之日起不少于十五年。
非中标(成交)供应商的采购响应文件保管期限应从采购结束之日起不少于五年。
采购过程中录制的录音、录像资料保管期限从采购结束之日起不少于五年。磁介质(录音、录像)必须放入防磁柜中保管。
采购过程中由供应商制作的项目样品,应从采购结束之日的十五个工作内由采购单位或代理机构通知相关供应商自行领取或退回。
第十四条 采购单位和代理机构因合并、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政府采购档案,应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移交相关部门。具体按以下办法办理移交手续:
代理机构因故合并的,移交新成立机构;代理机构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终止的,移交采购单位。采购单位因故合并的,移交新成立机构;因故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终止的,移交同级财政部门,同级财政部门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办理移交手续的,移交同级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政府采购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
第四章 政府采购档案的使用与销毁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采购单位和代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档案查阅、复印和出借制度,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未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核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查阅、复印或出借政府采购档案。
第十六条 档案使用者应对档案的保密、安全和完整负责,不得传播、污损、涂改、转借、拆封、抽换。
第十七条 政府采购项目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应按规定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并经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十八条 保管期满的政府采购档案,应按以下程序销毁:
(一)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档案销毁清单及销毁意见,并登记造册;
(二)销毁意见报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时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三)销毁政府采购档案时,应邀请同级财政部门人员参加现场监销;
(四)销毁政府采购档案前,档案保管单位和参加现场监销人员,应认真核对清点销毁的档案,销毁后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名。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采购单位和代理机构应当主动接受财政部门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政府采购档案的检查。
第二十条 采购单位、采购代理机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
定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采购单位和代理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将政府采购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资料据为己有、拒绝归档的;
(二)涂改、损毁档案的;
(三)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各市、县(市、区)财政和档案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同时报省财政厅、省档案局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政府采购质疑答疑处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行为,依法处理供应商质疑,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质疑双方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浙江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浙江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自行组织或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包括集中采购机构和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实施的政府采购项目中,质疑人提出质疑、被质疑人处理质疑,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质疑人是指对所参加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文件、采购过程、采购结果依
法提出质疑的供应商。
本办法所称被质疑人是指具体组织采购活动的采购单位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
质疑人不得将其他供应商作为被质疑人,但能够提供有效证据或线索证明其他供应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影响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质疑时可以将其列为相关第三人一
并提出。
第三条 供应商质疑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并实行实名制。质疑人不得进行虚假、恶意质疑,不得以质疑为手段获取不当利益或实现其他非法目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教唆供应商进行虚假、恶意质疑。
第四条 质疑处理应当坚持依法依规、公正廉洁、实事求是、高效便捷的原则。
第二章 质疑的提出
第五条 供应商认为下列事项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书面提出质疑:
(一)采购文件存在明显倾向性、歧视性条款或违法内容的;
(二)采购文件存在不合理内容并妨碍有效竞争的;
(三)采购文件未按规定程序补充、澄清或者更正的;
(四)不按规定公开采购信息的;
(五)不按采购文件规定的采购需求、程序和要求等组织采购的;
(六)采购程序违反法律法规的;
(七)采购人员或评审小组成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八)采购人员或评审小组成员、供应商之间存在串通行为的;
(九)其他供应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影响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
(十)采购文件、采购过程或采购结果使自己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供应商提出质疑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质疑人是直接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
(二)质疑人与质疑事项存在利害关系;
(三)质疑事项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
(四)在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质疑有效期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五)相关法律法规和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未进行供应商资格报名或登记(含网上报名登记)的供应商,应视为未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一般不得提出质疑,但因供应商资格条件受到限制、报名时间设定不符合有关规定等原因使供应商不能参加报名或登记的除外。
未提交采购响应文件(包括投标文件、谈判响应文件、报价文件等,下同)的供应商,应视为与采购结果没有利害关系,不得就采购响应截止时间后的采购过程、采购结果提出质疑。
第八条 供应商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质疑。
对采购公告信息(含供应商资格条件)提出质疑的,质疑期限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计算。
对采购文件提出质疑的,质疑期限自供应商获得采购文件之日起计算(但采购文件在发售或报名截止日后获得的,应当自截止之日起计算),且应当在采购响应截止时间之前提出,否则,被质疑人可不予接受。但上述意思未在采购文件中予以特别提示,或采购公告未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发布、采购文件的发售(获取)和投标(响应)截止时间不符合规定、采购文件存在前后矛盾导致供应商作出不同响应,以及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情形的除外。
对采购结果提出质疑的,质疑期限自采购结果公告(包括公示、预公告、结果变更公告等)之日起计算。采购组织机构在发布最终中标(成交)采购结果公告的同时,应当书面通知所有进行采购响应的供应商,否则,质疑期限应当自供应商实际知道采购结果之日起计算。
第九条 供应商认为采购过程不当,影响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可以在采购结果公告前提出质疑,被质疑人不得以采购结果尚未公布为由拒绝接受质疑。
第十条 质疑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质疑人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以及被质疑人名称及联系方式;
(二)被质疑采购项目名称、编号及采购内容;
(三)具体的质疑事项及事实依据;
(四)认为自己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可能受到损害的相关证据材料;
(五)提出质疑的日期。
第十一条 质疑书应当署名。质疑人为自然人的,应当由本人签字并附有效身份证明;质疑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十二条 质疑人因故不能自行办理质疑事项的,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质疑事宜,但应当向被质疑人提交授权委托书,并载明委托代理的具体权限和事项。
第十三条 质疑人可以采取直接递交、传真或邮寄方式提交质疑书(一式三份以上)。以其他方式提出的质疑,被质疑人可不予接受、答复。
采取邮寄方式送达质疑书的,以邮件注明的收件人实际收到邮件之日作为收到质疑的日期。
采取传真方式送达质疑书的,质疑人应当取得被质疑人确认收到传真的意见,并及时将质疑书原件送达被质疑人。被质疑人可以实际收到原件之日作为收到质疑的日期。在质疑有限期限届满前,质疑书已经邮寄或传真成功的,质疑不视为过期。
第十四条 质疑人提供的相关材料中有外文资料的,应当将与质疑相关的外文资料完整、客观、真实地翻译为中文,并注明翻译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三章 质疑的处理
第十五条 被质疑人应当指定项目经办人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负责接收供应商质疑,并在采购公告和采购文件中公布其联系方式。接收供应商质疑的工作人员应相对独立、固定。
第十六条 被质疑人收到供应商质疑书后,应当办理签收手续。
对于质疑人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方式提出的质疑,被质疑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不得强行要求质疑人对质疑书内容作出违背质疑人意愿的修改。
第十七条 质疑书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被质疑人认为不补正影响质疑处理的,可以在收到质疑书后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质疑人限期修改补正后再提出质疑。限期时间应当充分考虑修改补正所需的合理时间,一般不少于三个工作日。质疑人逾期未能补正且无正当理由的,视为自动放弃质疑。
第十八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质疑事项可不予处理,但被质疑人应当在收到质疑后三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质疑人不予处理的理由:
(一)质疑人没有直接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
(二)质疑人与质疑事项不存在利害关系的;
(三)所有质疑事项均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情形的;
(四)提起质疑时间已经超过质疑有效期的;
(五)质疑已经处理并答复后,质疑人就同一事项再次提起质疑且未提供新的有效证据的;
(六)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 质疑人认为其质疑符合本办法规定,被质疑人无故拒不接收的,可以直接向同级财政部门反映或依法提出投诉。
第二十条 被质疑人收到质疑后,应当进行审查。如果质疑事项涉及其他当事人的,应当将质疑书副本(或复印件)及时送达相关当事人。相关当事人应在收到副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就质疑事项向被质疑人作出书面说明,负有举证义务的,还应当履行举证义务,提交相关证据。相关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未作说明或未提供证据的,被质疑人可视同相关当事人认可质疑事项,并作出有利于质疑人的认定意见。
第二十一条 被质疑人应当认真对待质疑人提出的质疑,对质疑事项及证据应仔细审查、分析核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沟通后再逐项答复。
质疑答复应当依法、真实、详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第二十二条 与质疑事项相关的采购文件、采购响应文件、采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书面记录等均应当作为处理质疑的重要依据并严格保管。
第二十三条 被质疑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对质疑事项进行核实:
(一)向相关单位或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二)委托专业机构或提请有关部门出具专业意见;
(三)邀请专家论证并独立出具意见;
(四)组织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复核;
(五)组织质疑人、质疑事项相关的单位或人员进行辩论、质证;
(六)组织听证会进行调查论证;
(七)其他合法的方式。
第二十四条 供应商如对评审程序或评审结果提出质疑的,被质疑人可以组织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复核。通过复核发现原评审过程或评审结果存在程序违规、审查失误、评分不当、统计错误或其他差错的,应当予以纠正。
复核应有原评审小组不少于五分之三成员到场。因故未能参加复核的成员应当书面委托其他评审专家代表其参加复核并出具意见,否则应由被质疑人提请同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另行补抽评审专家参加复核。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质疑人应依法直接作出答复,不应组织复核:
(一)对评审程序及评审结果之外的其他事项提出质疑的;
(二)对评审小组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的;
(三)属于商务和技术问题以外的纯法律争议的;
(四)对其他非评审小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提出质疑的。
第二十六条 质疑处理过程中,质疑人如书面要求撤回质疑的,被质疑人可终止质疑处理。但如发现被质疑采购项目或相关单位及人员存在违法行为的,被质疑人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告,并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七条 经审查,认为质疑事项缺乏事实依据或法律依据的,被质疑人应书面答复质疑人质疑不成立,并继续开展采购活动。
第二十八条 经审查,认为质疑事项属实,但未损害质疑人合法权益的,或虽损害质疑人合法权益,但情节轻微且不影响采购结果的,如尚可改正的,被质疑人应当改正后继续开展采购活动;如已不能改正,应当书面向质疑人说明情况后继续开展采购活动。
被质疑人负有责任的,应当向质疑人表达歉意,并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情况。如质疑人要求退出采购活动的,被质疑人应当允许其退出,并退还其缴纳的各类保证金、工本费等。
第二十九条 经审查,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存在问题,影响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应视项目进度以及问题是否可以改正等,分别作出处理:
(一)未到采购响应截止时间的,应当对采购文件或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如对供应商制作采购响应文件有影响的,应当按规定延长采购响应截止时间,但问题已不能改正或即使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应当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二)采购响应已经截止但采购结果尚未公布的,应当对采购过程或采购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后继续开展采购活动,但问题已不能改正或即使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应当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三)采购结果已经公布但采购合同尚未签订的,应当改正后按规定重新确定并公布采购结果,签订采购合同,但问题已不能改正或即使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应当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四)采购合同已经签订但尚未开始履行的,合同当事人应当解除合同,改正后重新确定并公布采购结果、签订采购合同,但问题已不能改正或即使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合同当事人应当解除合同,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五)采购合同已经开始履行的,应当向质疑人如实说明情况。但政府采购合同主要事项履行完毕前,如果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继续履行合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当事人应变更、中止或终止采购合同。
第三十条 发生下列情形,应当视为问题不能改正或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应重新组织采购活动:
(一)未向财政部门办理政府采购预算确认(或采购计划)手续,或未按政府采购预算确认书(或采购计划)实施采购的;
(二)未经财政部门批准,擅自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
(三)未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项目全部或主要产品擅自采购进口产品且已实现的;
(四)采购公告未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发布的;
(五)采购人员或评审小组成员、供应商之间存在串通行为的;
(六)采购人员或评审小组成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七)采购文件存在矛盾,导致供应商作出不同的响应的;
(八)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采购结果存在其他问题不能改正或改正后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第三十一条 质疑事项属实,政府采购相关当事人因此遭受经济损失的,应当由责任人赔偿损失。当事人之间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三十二条 被质疑人应当在收到质疑后七个工作日内对质疑事项作出书面答复。如需委托专业机构或提请有关部门出具专业意见的,所需时间可不计算在内,但被质疑人应当事先告知质疑人预计所需时间,所需时间预计将超过十五个工作日的,还应当抄送同级财政部门。有关当事人在委托专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其他专门意见过程中,故意拖延项目或有其他不当行为的,同级财政部门应依法纠正。
第三十三条 质疑答复应当包括下列主要事项:
(一)质疑人和被质疑人名称;
(二)质疑日期、质疑项目名称、编号及基本情况;
(三)对质疑事项的审查情况、具体处理答复意见、相关依据或理由;
(四)作出质疑答复的日期。
质疑答复应当加盖被质疑人单位公章后送达质疑人及其他与质疑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政府采购当事人。
第三十四条 质疑处理过程中,被质疑人委托专业机构或申请有关部门出具专业意见的,或者发现有足以导致采购结果无效的情形,应当书面通知相关当事人暂停政府采购活动。
凡质疑的项目,在作出质疑答复之前,一般不得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第三十五条 被质疑人应当将质疑书(包括证据)、撤回质疑申请书、质疑答复等材料在收到或制成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抄送同级财政部门,并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的。
第三十六条 被质疑人应当建立质疑档案。质疑过程形成的所有文件或其他介质的材料均应当留存。其保管和销毁按照《浙江省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供应商捏造事实、提供虚假材料进行质疑的,被质疑人应当报告同级财政部门,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查,情况属实的,应列入不良行为记录,视情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公告。第三十八条 被质疑人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财政部门给予批评,责令整改,视情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公告;情节严重或拒不整改的,应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其中对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可以移送同级监察机关进行处理,对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可以暂停“浙江政府采购网”账户,对直接责任人可以取消“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书”:
(一)无故拒收供应商提交的质疑书,或强行要求质疑人对质疑内容作出违背质疑人意愿的修改的;
(二)应当处理的质疑不予处理的;
(三)质疑处理敷衍塞责、词不达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引起矛盾纠纷的;
(四)与供应商、评审专家或其他人员串通,不依法处理质疑的;
(五)质疑答复违背客观事实,处理明显不当的;
(六)应当暂停的政府采购项目未暂停或暂停时间不足,导致较大经济损失或较严重后果的;
(七)质疑处理过程中借委托专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其他专门意见,故意拖延项目或有其他不当行为的;
(八)质疑处理相关文件未按照本办法规定送达的;
(九)质疑事项证据确凿、差错明显而拒不改正错误被投诉成立,单位四次及以上,工作人员两次及以上的;
(十)遗失或毁损质疑事项相关的政府采购项目档案资料、质疑处理档案材料的;
(十一)有其他违规行为的。
第三十九条 采购单位、代理机构、供应商、评审小组成员拒不配合被质疑人处理质疑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视情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通报批评,并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其中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可以移送同级监察机关进行处理,对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可以暂停“浙江政府采购网”账户,对供应商可以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对评审专家可以取消专家资格。
第四十条 被质疑人工作人员在质疑处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采购单位或采购代理机构应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被质疑人处理质疑事项不得向供应商收取任何费用。但因处理质疑所需委托专业机构或申请有关部门出具专业意见发生的费用,应当由提出主张一方先予垫资支付,最终根据结果由相关当事人按照“谁过错谁负担”的原则承担;双方都有过错的,合理分担。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财政厅负责解释,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放寒假卡罚3
第四篇:政府采购质疑处理制度
政府采购质疑处理制度
一、质疑的提出。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有疑问而提出询问,应当及时予以口头答复。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需要质疑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质疑。
二、质疑期限。供应商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质疑。
三、质疑对象。质疑书应向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一并提出。
四、质疑书的基本要素。质疑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被质疑人的名称;
2、具体的质疑事项;
3、权益受到损害的事实;
4、依据;
5、证据;
6、质疑人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7、质疑人签章;
8、提出质疑的日期。
供应商为自然人的,应当提供本人签字的书面材料,并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供应商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供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并加盖公章的书面材料。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质疑的,应当提供原件。
五、供应商提起质疑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参与了所质疑项目的政府采购活动;
2、在质疑有效期内提出质疑;
3、质疑书格式和内容均符合本通知规定;
4、属于被质疑人组织的所质疑采购活动范围内的事项;
5、证据真实,来源合法;
6、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六、收到质疑书后,应及时在“收件回执”上签收,并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对不符合质疑条件的,分别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1、质疑书格式不符合规定或相关证据材料不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质疑供应商修改或补充后重新提出质疑;
2、质疑内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书面告知质疑供应商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对符合质疑条件的,自收到质疑书之日起即为受理。
七、严格按照规定期限认真做好质疑答复工作。受理供应商的书面质疑后,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质疑答复。处理质疑过程中,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质疑事项进行逐条调查核实,复杂的项目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就质疑事项进行核实并提出书面意见,必要时可以听取质疑供应商的陈述和申辩。经审查核实后,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办理:
1、质疑供应商撤回质疑的,终止质疑处理;
2、质疑缺乏事实依据的,驳回质疑;
3、质疑事项经查证属实的,按本规程第八条规定办理。
八、经审查,确认采购文件、采购过程或中标(成交)结果给质疑供应商合法权益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害的,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1、尚未开标或谈判、询价的,应当及时修改采购文件,并按修改后的采购文件开展采购活动;
2、招标或谈判、询价活动已经完成,但未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从中标(成交)候选供应商中按顺序另行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或依法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3、招标或谈判、询价活动已经完成,已经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但尚未履行的,依法撤消采购合同,从中标(成交)候选供应商中按顺序另行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或依法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4、政府采购合同已经履行的,由责任人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上述1、2、3项情形的,采购人须事先提出书面处理意见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获批准后,按批复意见执行,并在政府采购监督部门指定网络上公示。
九、在处理质疑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相关保密工作,涉及下列事项的,严禁对外泄露:
1、开标前获取采购文件的供应商名单;
2、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前评审专家信息及依法应当保密的评审情况;
3、公告之前的中标(成交)结果;
4、不得公开的供应商报价;
5、其他供应商的投标文件;
6、其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公平、公正的事项。
质疑事项属于保密事项,质疑人未能提供其内容真实性和信息来源合法性证据的,被质疑人有权拒绝答复。
十、保存好质疑处理档案。供应商质疑处理档案是政府采购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妥善保存,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者销毁。质疑处理档案应包括:质疑书、质疑书审查情况、取证情况、专家论证情况、质疑答复书以及其他与质疑有关的资料。
十一、在处理质疑过程中,要客观公正、事实求是、认真负责。质疑答复不能答非所问,也不得将评委书面意见等同于质疑答复,更不得敷衍推诿。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合理合法的质疑事项,因不负责任、敷衍塞责造成政府采购投诉,被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通报批评或实施其他处理的,将依据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对项目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及追究其他责任。
十二、供应商进行虚假、恶意质疑的,及时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和汇报情况。
第五篇:浙江省政府采购招标文件(范例)
驻马店市政府采购
货物和服务项目
招
标
文
件
(未经授权
不得扩散)
项目编号:
驻政采招 【 2015 5 】0 80 号
项目名称:
驻马店黄淮学院基于工业 0 4.0 智能
工厂实验室项目
驻马店市良源政府采购代理有限公司
二O一 五 年 五 月 二十六 日
目录
第一章
招标公告2
第二章
招标需求4
第三章
投标人须知投标人须知前附表一、说明二、招标文件三、投标文件的编制四、投标文件的递交
五、开标
六、评标
七、定标
八、合同授予
第四章
评标办法
第五章
政府采购合同主要条款
第六章
投标文件格式
第一章
招 标 公告
驻马店市良源政府采购代理有限公司受驻马店黄淮学院委托,对驻马店黄淮学院基于工业 4.0 智能工厂实验室项目的下述货物及服务进行公开招标,现欢迎国内提供本国货物及服务的合格投标人前来投标。
1.项目编号:
驻政采招【 2015 5 】0 80 号 2.招标货 物名称、数量及主要技术规格 序号 货物名称 数量 主要技术标准 交货地点 交货期 1 综合控制实验平台 18 套 详见招标需求 黄淮学院 5 天 2 智能工厂实验平台 1 套 详见招标需求 黄淮学院 50 天 3.投标人的资格条件
3.1 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3.2 投标人提供的货物必须是原装全新、符合招标文件规定技术参数、具有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明的设备或产品。
3.3 主要货物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只能由一家供应商参加投标。如果有多家供应商参加投标的,作为一个供应商计算。
3.4 综合控制实验平台和智能工厂实验平台控制系统所集成的 PLC、I/O、交换机、WLAN、HMI 设备需提供原厂家授权书原件。
3.5 投标人需提供综合控制实验平台所描述的基础单元控制柜 2 套样机供采购人调试测试并答疑。
4.招标文件的发售 4.1 发售时间:2015 年 5 月 26 日至 2015 年 6 月 8 日(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 8:30 至 11:30,下午 3:00 至 6:00。
4.2 发售地点:驻马店市正阳路与置地大道交叉口置地华庭 E 座南两层楼东。
4.3 联系电话:0396-2688668。
5.招标文件售价
每份人民币 200 元,售后不退。
6.投标保证金
人民币 40000.00 元。投标保证金以银行转帐形式交纳,须从投标人基本帐户转出,于 2015 年 6 月 10 日 17:00 时前到帐,以到帐凭证为准。
代理机构全称:驻马店市良源政府采购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
帐
号:***001
行号:403511010174 7.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
投标人应于 2015 年 6 月 15 日 15:30 分前将投标文件密封送交到驻马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309,逾期送达不予受理。
8.开标时间、地点
本次招标将于 2015 年 6 月 15 日 15:30 分在驻马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309 开标开标,投标人代表应出席开标会议。
9.对招标文件的质疑
投标人认为招标文件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 10 日前提出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逾期不再受理。
10.项目咨询电话 :
采购人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396-2869915
代理机构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电话:0396-2688668 ***
11.监督部门:
驻马店市财政局
联系电话:0396-2610822
驻马店市监察局
联系电话:0396-2609226
驻马店市审计局
联系电话:0396-3668820
驻马店市良源政府采购代理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二章
招 标需求
一、工业 4.0 智能工厂实验室项目概述 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 4.0”战略,是为提高德国工业在新的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工业 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该战略旨在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PS)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其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型,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中国政府在今年的两会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和中国制造 2025 规划纲要,并下决心用 3 个十年的时间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中国高校将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充分发挥高校在软件技术和人才的优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把握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呈现的新趋势,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 打印等新技术的持续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由于工业 4.0 或中国制造 2025 都指明了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实施的路径。
要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需要培养一大批面向未来,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的一代,这样工业 4.0 的变革对高校中教师的技术创新和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快的熟悉新技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我方希望能建立一个基于工业 4.0 的面向未来,同时着眼现实的新型的具有创造性的综合控制实验平台和智能工厂实验平台。这个新型的实验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技术的前瞻性:
需要充分体现实现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 的要点、难点、关键点。如生产制造链的智能化、模块化、数字化、机电控制一体化的特点。
2.具有研究开发的开放性:
由于本实验平台重在培养未来人才,所以这个实验平台必须具有开放式研发/开发的产学研平台,能与企业,研究院共同利用这个平台,开发有关工业 4.0 的产品和技术。
3.具有教育培训的实用性:
这个平台要与工厂实际的技术和产品有机的集合起来,要在实验室里能够感受到工厂的实际生产状况。实验平台的设计来源于实践,高于实际,具有强烈的抽象的应用教育的生动性。
4.具有项目管理的实战性:
这个实验平台将成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和沟通渠道,培养企业所需的面向未来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项目管理人员。
在这个平台每年将有十多个专题项目,通过学校与企业辅导老师共同带领下培养具有团队合作沟通精神的新型人才。
基于以上四大要素这个实验平台将实现两大目标:
一方面可以满足专业教师的技能提升与技术产业化,可以通过该实验平台进行面向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 战略有关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如:自动控制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视觉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等课题研究,还可以在该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扩展,完成智能仓储、柔性制造、物联网等课题的开发与研究。
另一方面满足现代化的人才教育。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初步了解工业 4.0 的概念,学习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实现工业4.0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云端化的技术,让其在未来的就业市场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更深的专业素养、更快的技术适应能力!
同时考虑到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化,本实验平台也将借助信息化与互联网+技术集成的网络系统。我们希望通过局域网、互联网、PROFICloud 技术将实验平台、校内培训网络、校际培训网络、校企合作网络、国际合作网络融合起来。更多的培训课程、教师交流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化、国际国内专家技术指导交流等工作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真正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变革。
要求该系统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我们也会在后续的实验课程设计与课题研究中增加更多新功能,所以希望与供货厂家建立深度的战略合作,希望厂家对现代工业信息技术和工业 4.0 有深厚的产品研发经验与应用经验,能够提供基于工业 4.0 的最新技术与最强的技术保障。
综合控制实验平台及智能工厂实验平台应当满足但不仅限于标书所限技术参数,厂家应当从技术角度和实用角度更加全面的考虑我方的需求。
所提供产品应该领先企业实际应用最新技术。保证学校教育与企业技术发展的同步性,使得我校在自动化教育上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本专业学科的升级和转型,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地位的先进性和技术的前瞻性。
实验室所有设备必须具有开放接口,具备可扩展能力,不得使用封闭系统或者不带接口的独立设备。
二、工业 4.0 智能工厂实验室项目特点及目的
驻马店黄淮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浪潮,学院致力于打造工业 4.0 智能工厂实验室,以满足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和创新发展的需求。
本项目将立足于“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面向未来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教育、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根据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 战略的要求现将本招标项目的相关特点和要求介绍如下:
1.项目方案 需满足 工业 4.0/ 中国制造 5 2025 的战略目标
本项目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 所需要的相关基础技术,以以下工业 4.0 的控制框架为主导,使得在校的学生能了解和接触到今后学科和专业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了解产业链、管理链和生命链构成的 3D 自动化模式,以这个模式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如硬件安装调试、工业实时以太网技术,PLC 编程技术、SCADA 系统组态、网络组态、无线配置、网络诊断,MES、ERP 管理技术,PLM 生命周期管理等。
本项目须为学生提供了解、熟悉甚至掌握工业界前瞻技术的条件,如 PROFICLOUD远程云技术、OPC UA 技术、PROFIEnergy 技术、HTML5 新兴 web 技术、SoftMotion 及机器人等技术。
2.项目方案 须有 开放 性,扩展性和实用性的功能 基于生产制造产业链的特点,即从原材料输送,原材料智能加工,组件智能装配和组装,样品智能测试和分拣,产品智能打印,产品智能包装,产品智能入库等功能组成,本项目按此工艺的要求构建具备智能单元模块标准化、可灵活组合扩展特点的开放性定制化实验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友好便捷的实现其技术创造力并加以验证的定制化的实施方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实现工业 4.0 三大系统接口:控制层之间的接口,机器、组件与机器组件之间的工业接口,控制层与管理层之间的实时接口将统一为 PROFINET、TCP/IP 接口平台来实现。体现出项目方案的开放、扩展、灵活和持续的特点。
3.自动化教育与互联网+ + 技术的有效结合知识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是自动化技术进步的动力,同时自动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又极大的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本项目须体现自动化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同时反映出本项目对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大力推动作用,形成自动化专业教育与互联网+技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4.长期高效合作和广泛国际交流 本项目的开展应为黄淮学院与项目合作方建立长期高效技术合作的基础,依托本项目,合作方应能为相关实验教材的编制提供支持,同时为本学院教师提供全球认证高级技术培训,并可提供国内外的培训机会供教师提升技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国内外自动化大奖赛的参赛机会,开拓视野。借助本项目,还希望为黄淮学院构建更为广阔的国内、国际层面的自动化技术及其与教学相结合的学术交流和教学分享的平台。同时黄淮学院将与国内、国际的大专院校加强合作,组成全国性或全球性的教学研究实训平台,其中需要与同济大学国内第一个工业 4.0 为导向地实验平台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协作。
5.项目预期成果 设备建成后,师生可以借助综合控制实验平台熟悉工业 4.0/ 中国制造 2025 战略的基本思想,掌握实现工业 4.0/中国制造 2015 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 IEC 61131-3 编程、SCADA 系统编程、PROFINET 网络组态、以太网及无线组态、气动设备安装与维护、电气系统读图识图、电控系统安装、网络诊断等现代工业自动化前沿技术。
同时师生可以借助智能工厂实验平台熟悉以工业 4.0 为基础的智能生产流程控制、机器人控制、视觉识别技术、RFID 识别技术、仓储信息管理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MES、ERP、系统仿真等更多功能的开发与课题研究,因为有实际的实验设备,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以以最快速度获得验证,成熟后即可马上投入市场,获得良好的产学研结合示范效应。通过该实验平台可以将学生打造成为符合“工业 4.0”和“中国制造 2025”需求的新型实用型人才。
该实验平台将建立起一个高度灵活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形成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工程,引领我国应用型技术人才教育发展方向。
该中心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将实现科学研究、公共服务、技术孵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展示体验、资源汇聚等多功能一体化。
紧紧围绕智能制造领域内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将其打造成国内外领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依托学院的科研力量、先进设备、技术成果等优质资源,全力打造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方面的高水平公共技术平台,为相关企业
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及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以积极转移推广,促进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
实验平台通过全面、系统的展现方式将集成电路生产、移动互联、大数据、新型检测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神秘”领域以一种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展现在体验者面前,从而使智能制造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加速其发展。
而且该类型实验平台在国内高校中属于空白,如果能够顺利建成,将是首个面向未来的技术发展平台,可以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
三、工业 4.0 智能工厂实验室项目描述 1.综合控制实验平台 该平台的建设是以应用型专业人才教育和未来的企业培训为目的的,基于工业 4.0标准,整个系统可以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建成后可以满足学生对 IEC 61131-3 编程、SCADA 系统编程、PROFINET 网络组态、以太网及无线组态、气动设备安装与维护、电气系统读图识图、电控系统安装、网络诊断等课程的教学需求。
该平台最小单元称之为基础单元,一共包含 16 个基础单元。每 8 套基础单元组合变为一个系统,称之为分单元。每个分单元还有一个分单元控制柜,柜内有一套中型 PLC,可以控制其分单元的所有设备。两个分单元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变为一个系统,并配备一台工控机用于数据归档、查询、教学评估等工作。
项目的设计采用模块化思路,基础单元既可独立成小型控制系统,又可以作为分单元的组成部分;分单元是一个中型控制系统,各个基础单元受分单元 PLC 控制协调动作;分单元之间可以互传数据,也可以组成一个总单元,变为大型控制系统。所有系统之间的连接采用 PROFINET 现场总线。
每个基础单元由电控柜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
电控柜内有一套 PLC 系统,包括带 PROFINET 接口的 PLC、16 通道数字量输入模块、16 通道数字量输出模块、8 通道模拟量输入模块、8 通道模拟量输出模块,并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柜内还包括触摸屏、8 端口 PROFINET 交换机,包括必要的继电器、电源、连接器等附件。
柜内与外部的信号线连接均为重载插头,保证快速连接,方便拆装。包含至少四个插头用于信号线连接(功能定义:1#插头数字量输入,2#插头数字量输出,3#插头模拟量输入,4#插头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出必须经过继电器隔离,插头防护等级 IP66。柜
内与外部的网络连接采用推挽式网线插头,防护等级为 IP65/67。电气柜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开柜操作,信号线连接及网络连接均在柜外完成。
PLC 编程系统要求符合 PLCopen 原则,同时也完全符合 IEC 61131 标准。可以快速高效的掌握其他符合 IEC 61131 标准的 PLC 编程技术。
每个分单元内需有一个基础单元控制柜增加一台 WLAN 设备,该控制柜与系统的连接为有线无线可选。要求该 WLAN 设备接入点客户端中继器模式可选。分单元控制柜内同样增加一台 WLAN 设备,同样要求该 WLAN 设备接入点客户端中继器模式可选,系统的拓展方式就变得更加丰富与灵活。而且要求 WLAN 设备支持 PROFINET 通讯协议。
系统之间连接可全部通过 PROFINET 网线,要求交换机支持 PROFINET 通讯协议,网络拓扑结构可以组合为线性、星型、环型,使得系统拓扑具备多样性,对环型拓扑结构要求交换机使用 MRP 协议保证 PROFINET 数据的快速传输。要求交换机支持 PROFIEnergy技术,提高能效比节约能源 执行机构为一个气动机械手,可以抓取工件在 X、Y、Z 轴三个方向进行移动。移动通过气缸来实现,工件抓取通过真空吸盘来实现。通过该执行机构,学生可以模拟工厂的工件生产,并掌握气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安装及维护知识。
在高阶课程中,还可以将基础单元组合起来,将 8 个基础单元连成一条生产线,每个基础单元完成不同的功能,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组成及常见问题处理。基础单元可以实现人机对话,分单元内部可实现 M2M。培养学生了解大系统协同工作模式、项目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所有器件从柜内拆除并按照标准归类存放。下次课程开始时,第一项工作就是按照图纸进行器件的组装、接线。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并熟悉电气安装规范、工厂的生产、5S 管理流程,为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该实验平台还可辐射周边厂矿企业,为企业中人才的技能提升、新技术培训提供很好的技术平台。一方面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技术影响力,为学生的工作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智能工厂实验平台 该平台的建设是以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和加快技术产业化为目的。我方现有一套无线路由的生产设备,可以生产出商业化的产品。计划在此基础上增加成品包装、封装及条码粘贴、仓储三个自动化单元。
在成品盒预装单元中,由一个 PROFINET 控制器执行控制程序,通过 IP20/IP67 远程I/O 模块连接现场传感器和执行器。该单元中的 6 轴机器人先后抓取由柔性传输单元输送至该单元中的成品盒,产品托和电源,并放置在随行夹具上,完成半成品盒的装配。通过 RFID 设备将每个成品盒的包装流程信息写入各自的信息存储单元,随后将半成品盒放置于传送带上,送至下一个单元。在该单元中还需要使用功能安全产品,以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在封装及条码粘贴单元中,由一个 PROFINET 控制器执行控制程序,通过 IP20/IP67远程 I/O 模块连接现场传感器和执行器。该单元中的 6 轴机器人抓取由传送带输送来的产品说明书和路由器,并将其放入从前一个单元输送来的半成品盒中。随后机器人配合封装机构完成半成品盒的封装和条码打印。通过 RFID 设备更新每个成品盒的产品信息,写入各自的信息存储单元,随后将成品盒放置于传送带上,送至下一个单元。在该单元中同样需要使用功能安全产品,以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在仓储单元中,由一个 PROFINET 控制器执行控制程序,通过 IP20/IP67 远程 I/O模块连接现场传感器和执行器。该单元中,通过 RFID 设备中读取产品信息,根据不同的产品信息电动抓取单元抓取传输带送来的成品放置在指定存储区域。在接收到抓取命令后,将指定的产品抓取到柔性传输带上,输送出来。
功能安全的目的是避免直接或间接(经由设备或环境)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是环境污染。整个功能安全标准着重在电气/电子/可编程化系统(E/E/PE),但除了使用 E/E/PE 系统之外,也需配合不同技术的标准实现安全功能或降低风险,因此功能安全技术需延伸到系统中非 E/E/PE 系统的部分。
在智能工厂实验平台中,系统安全需考虑系统及其相关的环境。功能安全也是如此,需将系统及环境一并考虑。功能安全设计标准依照 IEC 61508,达到 SIL3 等级。
单元之间的传送链要求为柔性传送链。机器人要求为 6 轴联动,带 PROFINET 接口,便于在统一的接口平台下进行数据交互。
单元设计为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后期维护较方便。单元之间为柔性接口,可以灵活组合,并要求预留智能仓储系统接口,便于将来实现设备功能拓展。
四、系统技术需求 序号 系统名称 技术需求 1 基于工业4.0 智能工厂实验室系统 1.跟踪工业 4.0 前沿技术,开展学术研究,培养符合智能制造行业需求的现代人才 2.通过实验平台,开展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3.通过实验平台之间的系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项目管理能力 4.生产制造系统的虚拟化与数字化(数字工厂)
5.虚拟工厂与实际对象结合起来,CPS 信息物理系统 6.机器,工件和组件之间全面的和点对点的信息通讯 7.机器及设备自配置和自校正的适应能力 8.机器能继承人的作用,能适应人的需求 2 综合控制实验平台 1.通过工厂自动化系统、生产线自动化系统及基础设备自动化系统学习,培养系统工程师 2.机器与机器对话、人与机器对话,培养项目工程师 3.单机设备自动化系统教学,培养自动化应用工程师,如硬件工程师、控制软件工程师、上位组态软件工程师、网络(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工程师 4.通过设备安装调试及网络诊断教学,培养设备维护工程师 5.通过规范化的设备管理及安装调试教学,培养具有现代工厂“5S”专业素养新型人才 3 智能工厂实验平台 1.实时工业以太网 PROFINET 通讯与智能协同技术 2.基于多核构架的嵌入式系统集成与开发技术 3.基于 PLM 的数据建模与集成技术 4.基于 RFID 的识别、跟踪与资源管理技术 5.复杂系统的实时故障检测、诊断与趋势预测技术 6.基于 WEB 的远程访问与移动互联技术 7.生产线工艺规划、仿真与优化技术 4 师资培训及教材编写 1.提供 PI 组织认证的实时工业以太网 PROFINET 总线系统工程师与安装工程师培训 2.提供 IEC 61131-3 标准 PLC 编程培训 3.提供 IEC 61131-5 通讯标准培训 4.提供基于高可移植性的 ProConOS eCLR 内核的使用 IEC 61131-3 标准语言的 PLC 开发培训 5.提供基于 TPS-1 协议栈的 PROFINET 设备开发培训 6.提供 SCADA 系统编程软件培训 7.提供基于 Web 技术的网页监控编程培训 8.提供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组态和诊断的培训 9.提供基于 IEC 61508 的功能安全培训 10.提供工业信息安全与远程访问的培训 11.提供 SQLSever 数据库高级编程培训 12.配合学院完成课程教材与实验指导书的编写 5 其他 1.要求合作企业派遣学者、专家开展“工业 4.0”及自动化前沿技术相关的知识讲座, 如:ProfiCloud、OPC UA、ProfiEnergy、HTML5
等 2.利用企业平台,提供国际性的自动化大奖赛参赛赞助及支持 3.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供学生实习4.利用企业平台,促进全球高校成员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五、设备技术参数 1.综合控制实验平台硬件选型要求
1.1 支持PROFINET 的控制器 16台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完成 IEC61131 编程实验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具有 PROFINET 控制器和 PROFINET 设备功能 2.支持 Modbus TCP 客户端功能 3.支持 http、https、FTP、SNTP、SNMP、SMTP、SQL、MySQL、DCP 等多种协议 4.支持 IEC61131-3 编程 5.可本地扩展 I/O 模块 6.集成的 UPS 不间断电源,用于有针对性地关闭应用程序 7.集成 USB 接口,可通过 USB 进行组态 8.支持 Web 服务器 HTML5(多点触控)和 JAVA 9.支持外部 SD 卡存储,容量不低于 2 GB,用作可选的插拔式参数存储器 10.集成 2 端口以太网接口 11.强抗电磁干扰性能、抗振性强、坚固设计、具有多种认证(UL、cUL)
12.使用温度范围-25°-+60°C 13.CPU 处理能力不低于 90 µs /1k 位指令 14.程序空间不低于 900 Kbyte 15.数据空间不低于 1.5 MByte 16.数据保持空间不低于 45 Kbyte
17.具有保存应用数据功能 18.具有不低于 4 MB 的内部自带存储空间 19.可复制 SD 卡内容,并用到其他 PLC 20.可进行快速更换 次要技术指标:
1.2 输入输出模块 16套 功能要求 必要功能:完成 IEC61131 编程实验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数字量输入模块:
1.16 通道数字量输入 2.符合 EN61131-2 1 类和 3 类的要求 3.供电 24 V DC/2.4mA 4.可连接 2、3、4 线制传感器 5.最小更新时间不低于 90μs 6.滤 波 时 间 可 按 不 少 于 三 种 增 量 设 置 :<100μs,1000μs,3000μs 7.最大输入频率:5kHz 8.具有诊断和状态显示 数字量输出模块:
1.16 通道数字量输出 2.防短路保护输出 3.具有单通道本地诊断 4.本地总线通讯中断后,可对输出进行调整 模拟量输入模块:
1. 8 通道模拟量输入 2. 电流和电压测量范围可选 3. 可选输入滤波器 4. 最小更新时间 250μs 5. 具有 16 位测量值显示 6. 带集成传感器电源 模拟量输出模块:
1.8 通道模拟量输出 2.电流和电压测量范围可选 3.最小更新时间 250μs 4.16 位输出值 5.过载和短路保护 以上要求与控制器为同一品牌 次要技术指标:
1.3 HMI 人机界面 16台 功能要求 必要功能:完成 SCADA 系统编程实验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 采用按键调节式 LED 背光,节省电量,延长使用寿命 2. 带温度和电压监控,从而提高了系统可用性 3. 内置蜂鸣器(85dB),快速响应报警事件
4. 支持中文字体,且能安装其它字体 5. 可外接大容量闪存 6. 支持 OPC 通讯协议 7. 支持 FTP、TCP 功能 8. 要求与控制器为同一品牌 次要技术指标:
1.4 PROFINET 交 换机 16台 功能要求 必要功能:完成 PROFINET 网络拓扑及编程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 具有不少于 8 个 10/100Mbit 以太网口 2. 支持 RSTP、MRP、VLAN、SNMP 3. 可作为 PROFINET IO 设备 4. 支持 BootP、端口镜像 5. 集成 Web 服务器功能 6. 支持 PROFIEnergy 技术,提高能效比节约能源 7. 要求与控制器为同一品牌 次要技术指标:
1.5 WLAN 设备 4 台 功能要求 必要功能:完成无线通讯功能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 接入点/客户端/中继器模式可调 2. 支持 SNMP、CLI、WPS、DHCP、DCP、BootP、HTTP、HTTPS、syslog、快速漫游、SD 卡 3. 具有 1 个 DI,1 个 DO 可选择 4. 具有不少于 2 个 10/100Mbit 以太网口 5. 可以使用外部按钮进行快速设置 6. 支持以太网、PROFINET、DeviceNet 通讯协议 7. 支持 802.11 a/b/g/n 通讯协议 8. 支持 MIMO 技术 9. 要求与控制器为同一品牌 次要技术指标:
1.6 电控柜 16台 功能要求 必要功能:集成电控器件,提供必要接口组件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 A3 钢板桔纹漆 2. 标准型材支架,带移动滚轮 3. 集成 RJ45 柜外接口 4. 集成最少 4 个多芯矩形插头接口 5. 主令电源开关 6. 柜外配备必备的按钮、旋钮、急停及主令开关 7. 柜内配备 24V/5A 开关电源 次要技术指标:配备必要的导轨、线槽、连接器等附件
1.7 编程软件 1 套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100%兼容 IEC61131 编程功能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 全中文:变量名、功能/功能块说明、帮助文件 2. 支持 IEC61131-3 五种国际标准编程语言:LD、FBD、IL、ST、SFC 3. 支持离线组态和在线组态硬件配置 4. 集成诊断工具软件 5. 集成程序仿真功能 6. 支持更新的在线修改功能:变量、功能、功能块、程序 7. 支持第三方厂商的 OPC 服务器标准 8. 支持功能/功能块、程序的密码保护 9. 支持变量名、位访问方式 10.支持 IL-LD-FBD 三种编程语言相互转换 11.支持变量逻辑分析功能 12.支持多语言切换 13.要求与控制器为同一品牌 次要技术指标:
1.8 SCADA软件 1 套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完成上位机及人机界面的编程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完善的 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的功能
2.多语言的软件和工程 3.支持工程加密 4.支持工程压缩 5.支持 OPC 客户端 6.支持有用户管理的访问保护 7.Web 客户端能力 8.全面可升级的过程画面 9.实时数据库连接 10.自动的数据记录和配方管理 11.可用 VBA 和 IL 创建脚本 12.与 FDA CRF 21 part 11 兼容 13.可支持安卓与 IOS 操作系统进行移动终端监控 14.要求与控制器为同一品牌 次要技术指标:
1.9 Web 界面编程软件 1 台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完成控制器的 Web 界面编程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可以创建网络可视化的工程,适用于所有带集成型 Web服务器的控制器 2.可视化页面可显示在任何标准浏览器中
3.创建可视化页面时无需专业的编程知识 4.宏库包括报警列表、趋势图、用户管理功能、URL 跳转等功能 5.支持用户层管理、指示工具、URL 跳转、报警生成、趋势图、动态 GIF 图像 6.支持 HTML5(多点触控)技术 7.要求与控制器为同一品牌 次要技术指标:
1.10 电控执行机构 16套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电控系统的执行单元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 通过气动机械手抓取工件在 X,Y,Z 轴进行移动 2. 三个轴带到位行程开关 3. 气动阀为双线圈控制 4. 压缩空气入口带过滤装置 5. X 轴行程不小于 40cm,Y 轴行程不小于 7cm,Z 轴行程不小于 12cm 6. 所有信号线出线为航空快插头 7. 执行机构主体材质为 45 型材 8. 所有设备安装牢固且方便移动 电缆及气管排布美观、符合工业标准 次要技术指标:
1.11 分单元PROFINET 控制器 2 套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主控制器,PROFIENT 控制器;16 个基础单元控制器作为该控制器的 PROFINET 设备。满足基础单元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及控制编程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具有 PROFINET 控制器和 PROFINET 设备功能 2.支持 Modbus TCP 客户端功能 3.支持 http、https、FTP、SNTP、SNMP、SMTP、SQL、MySQL、DCP 等多种协议 4.支持 IEC61131-3 编程 5.可本地扩展 I/O 模块 6.集成的 UPS 不间断电源,用于有针对性地关闭应用程序 7.集成 USB 接口,可通过 USB 进行组态 8.支持 Web 服务器 HTML5(多点触控)和 JAVA 9.支持外部 SD 卡存储,容量不低于 2 GB,用作可选的插拔式参数存储器 10.集成 3 端口以太网接口 11.强抗电磁干扰性能、抗振性强、坚固设计、具有多种认证(UL、cUL)
12.使用温度范围-25°-+60°C 13.CPU 处理能力不低于 1 µs /1k 位指令
14.程序空间不低于 4 Mbyte 15.数据空间不低于 8 MByte 16.数据保持空间不低于 128 Kbyte 17.具有保存应用数据功能 18.具有不低于 4 MB 的内部自带存储空间 19.可复制 SD 卡内容,并用到其他 PLC 20.可进行快速更换 次要技术指标:
1.12 分单元控制柜 2 套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集成电控器件,提供必要接口组件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1. A3 钢板桔纹漆 2. 标准型材支架,带移动滚轮 3. 集成 RJ45 柜外接口 4. 主令电源开关 5. 柜外配备必备的按钮、旋钮、急停及主令开关 6. 柜内配备 24V/5A 开关电源 1.13 PROFINET 网络集成 2 套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完成整个 PROFINET 系统、MRP 功能、网络拓扑及执行机构安装调试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具有不少于 16 个 10/100Mbit 以太网口 2.可作为 PROFINET IO 设备 3.分布式系统(分布式智能)中的控制器间的通信 4.分布式现场设备例如 I/O 设备和驱动间的通信 5.保证系统的实时通信 6.支持运动控制应用中的同步通信 7.支持关于标准连接器和网络组件的启动和安装指南 8.使用 IT 标准(例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实现远程操作、监控和网络诊断(要求现场演示)。
9.保证 PROFINET 网络与执行机构的正常运转 次要技术指标:
1.14 工业计算机 1 台 功能要求 必要功能:内置 SoftPLC、IEC 61131-3 编程软件、OPC 软件、SCADA 编程软件、Web 编程软件、网络管理软件、无线监控软件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面板式 PC(PPC),前板 IP65 后板 IP20 2.无风扇设计,用于工业应用场合 3.工作温度从-20 °C 到 55 °C
4.17 英寸触摸显示屏
5.可快速更换重要部件如 CMOS 电池、CF 卡、硬盘 6.具有 I/O 能力,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合
7.内置三个 COM 端口,可与传统 RS-232 设备连接。其中一个 COM 端口也可通过配置适用于 RS-422 或 RS-485 协议 8.4GB 内存(可扩展至 16GB),并可安装闪存卡、硬盘驱动器和固态硬盘 1.15 信息安全产品(带防火墙、VPN 路由器)套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可以通过英特网实现设备的远程访问,同时完成设备的全面数据保护(防黑客攻击、病毒、数据操纵、蠕虫和特洛伊木马等)。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防火墙设备带 SFP 端口和 RJ45 端口 2、端口传输速度 10/100/1000 Mbit/s(SFP 模块:100/1000 Mbps)3、带智能防火墙,千兆级连接和 VPN 的路由器 4、诊断 LED 显示:LNK,Mode,Inf,ACT,SPD,FD,US1,US2,Fail 和 7 段显示 5、支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或中继代理 6、网络时间协议(NTP)客户端 7、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符合 IEEEE 802.2 标准 8、Remote Syslog Logging 远程系统日志 9、虚拟专用网络(VPN)传输量最大 106 Mbps(路由器模式,VPN 双向流量)10、最大 66 Mbps(隐身模式,VPN 双向流量)11、VPN 通道数量最多可有 250 个 12、加密方式 DES, 3DES, AES,-128,-192,-256 13、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模式 ESP-通道/ESP-透明 14、认证 X.509v3—带 RSA 或 PSK 的认证 15、数据完整性 MD5, SHA-1 16、VPN 中 1:1 网络地址转换(NAT)支持 17、防火墙—最大 124 Mbps(路由器模式,默认防火墙规定,双向流量)18、防火墙—可组态状态,带全方位功能 19、滤波—MAC 和 IP 地址,端口,协议 20、防护类型—IP 欺骗、DoS 和 SYN 泛滥保护 21、路由—标准路由,NAT,1:1-NAT,端口发送 次要技术指标:
1.16 配套教学需求
要求 1.师资培训,为专业老师提供 PI 认证培训,并可提供国外的培训机会供老师提升技能,开拓视野 2.教材编写,为实验课程提供所需资料,辅助专业老师完成教材编制 3.校外兼职教师授课,邀请专业学者、专家进行相关讲座,并与学校展开深入合作 4.提供奖学金,支持品学兼优的同学完成学业 5.提供全球自动化大奖赛赞助及支持 6.提供工业界的前沿技术讲座
7.为学生提供开阔视野和实习的机会 8.促进全球高校成员的国际间合作办学 9.开展各类产学研项目 10.专业的技术团队保障教学及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并可与学校进行技术信息共享及课题合作 1.17 先进技术可兼容性
要求 1. 系统必须支持 PROFICLOUD 技术,支持远程云服务 2. 系统必须支持 OPC UA 3. 系统必须支持 PROFIEnergy 技术 2.智能工厂实验平台系统性能及功能要求
2.0 系统整体要求 1.智能工厂实验平台由三个单元组成,单元设计采用模块化,每个单元均为独立的,可根据生产工艺任意拆分与组合、增加或减少 2.单元之间传输采用柔性传输技术,可快速进行模块化安装,并可根据需要自动进行复杂变轨 3.产品组件由传送链随行夹具传送,随行夹具均装载有 RFID,记录产品生产信息,生产数据可统计,产品质量可追溯 4.安全:参考 IEC 61508安全标准设计,单元一与单元二采用SafetyBridge技术,单元三采用 TriSafe 技术,符合 PL e(ISO 13948-1)、SIL3(IEC 61508)和 SIL CL 3(IEC 62061)标准
5.使用寿命:所采用的电气或机械元器件均为国际一线品牌,设备理论使用寿命 10 年以上 6.噪音:采用静音空压机,设备整体噪音小于 80 dB(A)7.机器人要求为 6 轴联动,带 PROFINET 接口,便于在同一的接口平台下进行数据交互 8.RFID 要求带 PROFINET 接口,带 LED 显示状态及诊断,电子电路和现场层通过光电耦合进行隔离,防护等级为 IP67。
2.1 成品盒预装单1 套 功能 要求 必要功能:
将产品成品盒、产品托、电源人工摆放至输送线上,由传送
元 带传送到该单元,机器人抓取成品盒摆放在随行夹具上,然后分别抓取电源和产品托放入成品盒内,从而完成该半成品盒的装配 辅助功能:
性 能及 技术 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机械设计要求 柔性:每个单元均为独立的,可根据生产工艺任意拆分与组合、增加或减少 模块化&标准化:各个单元均为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大大缩短设计&制造周期,后期维护较方便 智能化:随行夹具均装载有 RFID,可实际监控随行夹具上的产品信息,全球生产数据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和追溯 安全:参考 CE 安全标准设计,符合 IEC61508 安全标准 使用寿命:所采用的电气或机械元器件均为国际一线品牌,设备理论使用寿命 10 年以上 噪音:设备整体噪音小于 80 dB(A) 稳定性:设备的稳定可靠 2.控制器技术指标 同 1.11 控制器技术指标 3.功能安全要求 同 1.14 信息安全技术指标 4.SCADA 技术要求 同 1.8SCADA 技术指标 5.机器人技术指标 机器人为六轴关节式机器人 拥有水平方向至少±160°运动角度 水平方向最大伸展不少于 700mm 位姿可重复性±0.03mm 最大负载不小于 5kg 机器人控制单元带 PROFIENT 接口 地板安装 重量小于 60kg 预留多轴接口 简单易用,高安全性 6.RFID 识别系统技术指标 带 PROFINET 接口 带 LED 显示状态及诊断 电子电路和现场层通过光电耦合隔离 防护等级 IP67 7.功能安全等级达到 SIL3 等级 次要技术指标:
2.2 封装及 1 套 功能必要功能:产品和说明书由人工摆放在输送线上并被输送进
条码粘贴单元 要求 该工位,机器人抓取由工位输送来的半成品盒至封装区,然后分别抓取产品和说明书放入到半成品盒内,由机器人和封装机构配合完成该半成品的封装。封装完成的成品盒先由机器人抓至条码打印区,被粘贴完条码后再由机器人放回到该单元的随行夹具上,然后由柔性输送单元输送至下一单元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机械设计要求 柔性:每个单元均为独立的,可根据生产工艺任意拆分与组合、增加或减少 模块化&标准化:各个单元均为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大大缩短设计&制造周期,后期维护较方便 智能化:随行夹具均装载有 RFID,可实际监控随行夹具上的产品信息,全球生产数据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和追溯 安全:参考 CE 安全标准设计,符合 IEC61508 安全标准 使用寿命:所采用的电气或机械元器件均为国际一线品牌,设备理论使用寿命 10 年以上 噪音:设备整体噪音小于 80 dB(A) 稳定性:设备的稳定可靠 2.控制器技术指标 同 1.11 控制器技术指标 3.功能安全要求 同 1.14 信息安全技术指标 4.SCADA 技术要求 同 1.8SCADA 技术指标 5.机器人技术指标 机器人为六轴关节式机器人 拥有水平方向至少±160°运动角度 水平方向最大伸展不少于 700mm 位姿可重复性±0.03mm 最大负载不小于 5kg 机器人控制单元带 PROFIENT 接口 地板安装 重量小于 60kg 预留多轴接口 简单易用,高安全性 6.RFID 识别系统技术指标 带 PROFINET 接口 带 LED 显示状态及诊断 电子电路和现场层通过光电耦合隔离 防护等级 IP65 7.功能安全等级达到 SIL3 等级
次要技术指标:
2.3 仓储单元 1 套 功能要求 必要功能:电动抓取单元将由上一单元输送过来的成品从随行夹具上抓出并放置在仓储的制定区域,待接收到新的抓取指令后,再将指定的成品盒从仓储区中抓出并放在成品输出传送带上 辅助功能:
性能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机械设计要求 柔性:每个单元均为独立的,可根据生产工艺任意拆分与组合、增加或减少 模块化&标准化:各个单元均为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大大缩短设计&制造周期,后期维护较方便 智能化:随行夹具均装载有 RFID,可实际监控随行夹具上的产品信息,全球生产数据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和追溯 安全:参考 CE 安全标准设计,符合 IEC61508 安全标准 使用寿命:所采用的电气或机械元器件均为国际一线品牌,设备理论使用寿命 10 年以上 噪音:设备整体噪音小于 80 dB(A) 稳定性:设备的稳定可靠 2.控制器技术指标 同 1.11 控制器技术指标 3.功能安全要求 同 1.14 信息安全技术指标 4.SCADA 技术要求 同 1.8SCADA 技术指标 6.RFID 识别系统技术指标 带 PROFINET 接口 带 LED 显示状态及诊断 电子电路和现场层通过光电耦合隔离 防护等级 IP67 7.功能安全等级达到 SIL3 等级 次要技术指标:
2.4 柔性传输系统
1.具有灵巧、轻便、美观,可靠、高效等特点 2.标准化的结构,模块化的设计,可任意拆分与组合,安装快速 3.系统运行稳定、安静、无污染,基本不需维护 4.高品质、多功能、高速输送,可根据需要自动进行复杂变轨 5.结构紧凑,转弯半径小,节省空间,爬坡能力强 6.可根据用户不同需要,自由定制 7.功能安全等级达到 SIL3 等级
质量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验收条件及标准 满足招标需求的功能、性能及技术指标 验收方法及方案 由采购单位组织验收。
六、商务要求
质保期 提供 3 年的硬件设备免费质保期,3 年的同类型软件免费升级服务。
售后技术服务要求 1、在质保期内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供应商免费维修;质保期满后只收取材料费用。
2、技术服务 设备交付前,需安排黄淮学院相关老师到厂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设备制作期间,需安排黄淮老师全程参与设备安装调试 设备交付后,需配合黄淮老师编写相关实验教学手册 设备交付后,需提供程序原代码,为二期工程打下基础 交货时间及地点 交货时间:中标供应商在合同签订后,1)综合控制实验平台 5 天内将货物安装调试完毕;2)智能工厂实验平台 50 天内将货物安装调试完毕。
地点:采购方指定地点。
付款方式 验收合格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金额的 95%。其余 5%的货款,自验收合格之日起一年后,在软件使用和售后服务均符合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十五个工作日内支付。
备品备件及耗材等要求 投标人必须确保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