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及各自职责

时间:2019-05-13 16:2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及各自职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及各自职责》。

第一篇: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及各自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 的职能定位与关系协调

金融

0802 王

琳 0807080204

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职能定位与关系协调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职责分工是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与制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重要背景。这两部法律对二者的职责作了相对清晰的界定,对其职责协调问题亦有一定规定。虽然两法的实施绩效尚待观察,虽然在具体实施中仍会产生各种问题,但它们的出台,对于加强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规范银监会监管职责的履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职责分工

一、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职责分工的演进

(一)中国人民银行职责的演变

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及其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迄今已有55年的历史。然而,直到1983年与国有专业银行的分立,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之后它又经历了三次职责上的分离,即1992年证监会的成立,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职责从人民银行中剥离;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将对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责加以剥离;及至银监会的成立,其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责再次被剥离。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自身机构设置上也在为其职责的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1995年通过的《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广泛的职责,其基本职能可以归纳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设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强化了其金融调控的能力。1998年,央行对分支机构进行重大调整,跨区域设置了九大分行和21个地方监管办,使货币政策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直接计划管理向借助市场工具的间接调控方式转变。2003年12月27日,经过修订的《人民银行法》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强化了人民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方面的职能,明确地规定了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

从央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央行的职责越来越得以专业化,即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负责金融业的方方面面,而是将监管职责逐步剥离开来,使其更关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强化其职责执行的效力,增强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可以说,央行的管理体制和基本职能也随之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银监会的成立及职责发展过程

2003年3月10日,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设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即银监会。同年4月26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的监督管理职权的议案》,使银监会享有了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职权。4月28日,银监会正式挂牌成立。为了使银监会所享有的职责得到初步明确,同日公布的银监会2003年第一号公告将其主要职责进行列举,共分八项①。12月27日,《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与修改过的《人民银行法》同时于十届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上通过,为银监会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纵观银监会的短暂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银监会的成立与职责明确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人民银行职责专业化的过程,两者正是在这一期间进行职责分工的明确与细化。央行监管职责的剥离与银监会的设立,实现金融宏观调控与金融微观监管的分离,是与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发展大环境密不可分的,是金融监管与调控的对象-金融业、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专业化、技术化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人民银行所独有的职责

《人民银行法》的修改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出台,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适应银监会的设立,将原属于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出来交由银监会行使,使人民银行更加独立自主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同时藉此增强对银行业监管的规范性、有效性。这一主旨就为央行和银监会两个机构的职责的界分奠定了基础。然而,透过新修法条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有关人民银行职责界定的规定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仍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一)央行独有职责确立的出发点-货币政策职责与监管职责的剥离

货币政策职责作为央行所独有的职责,这是无可置疑、举世皆然的,但在央行应否具有监管职责的问题上,历来争议颇大。尽管目前看来,废除央行监管职责已是大势所趋、法有明定,但有关论争的观点仍然值得我们重视与反思,因为这将有益于我们对相关具体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

1.坚持央行应具有监管职责的理由:

(1)货币政策职责与监管职责在实际上是密切联系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央行货币政策职责的实施是以监管职责为前提的,通过有效而全面的监管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践基础,也为其执行创造有利条件。

(2)独立和强有力的中央银行是承担监管职责的最佳机构。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前主席沃尔克曾经说到:“要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具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构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监督者软弱无力,就不能那么有效地施行谨慎性、安全性和健全性的各项职能……由于政治和其他种种原因,中央银行可能是最强有力的监督机构。这一点是很清楚的,至少在美国是这样,因为中央银行是独立和严格的,最不受那些常常削弱监督机构监督工作的政治和其他压力的制约。”[1]尽管这段话针对的是美国的情况,但对于监管职责所要求的独立的和强有力的特性而言,央行无疑在这方面比起其他机构更胜一筹。而且,我国理论界对于央行独立性地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其监管职责的剥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3)央行在承担监管职责上有着许多便利的信息来源。央行在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经理国库,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也创建了不少的信息收集渠道,这些传统的央行职责无疑为其监管职责的行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它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所进行的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职责,掌握了大量的经济金融信息,使得监管的承担会更加有效与方便。2.废除和剥离央行监管职责的理由

尽管存在诸多保留央行监管职责的理由,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观点持批判态度,提出了许多的辩驳理由,使得废除央行监管职责的观点逐渐占据上风,并最终通过本次立法得以明确下来。这些论点主要有:(1)从我国的金融实践来看,央行监管职责的存在不但使金融监管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行使,还在同时影响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因为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央行与各被监管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金融机构,相互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力监管。对此,有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银行与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间是“婆媳关系”,它与信用社间更是一种“父子关系”。[2](2)货币政策与监管这两种职责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货币政策属于短期的宏观政策行为,具有较强的弹性和伸缩性;而监管则属于政府职能之一,应该从严进行,持之以恒,不能忽紧忽松。[3](3)央行监管职责的剥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及监管职责各自的专业化水平。(4)监管职责的剥离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超然实施。

以上关于央行监管职责存废的争论,首先在事实上反映了金融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要求。在早期的分业监管时期,由于经济金融形势不太复杂,因此,央行即使一身兼二职,亦能胜任。但是,随着混业监管时期的到来,以及金融创新和法律变革的挑战,金融监管与调控日益复杂,使得央行在承担货币政策这一日益繁重职责的同时,要很好地实施监管就成为了一个巨大难题,难免会顾此失彼。其次,央行的监管还与其独立性的强弱有关。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央行,一般是不兼有监管职责的,因为该职责本质上的管理性质使其应该归属于政府职能的范畴,而央行的独立性很大程度上正是体现在与政府的相对独立上,这也决定其不应具有监管职责。虽然我国目前央行的超然独立性还很难确保,但它是一个发展的必然方向,因而未来央行独立性地位的确立,同样要求监管职责的剥离。最后,各国的金融变革也纷纷趋向于央行货币政策与监管职责分立的体制。德国等实行全能银行制的国家和正在向全能银行制过渡的英国、日本等国,央行已经不再具有监管的职责。同时,经验表明,央行兼有监管职责的国家,要比央行不负该职责的国家,具有更高的通货膨胀,一般要高出50%以上。[4]深究其原因,正在于央行货币政策与监管职责的融为一体,会使央行运用“最后贷款人”的特权保护濒临倒闭的银行,从而导致低质量信贷的增加,通货膨胀也持续上升

(二)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关于央行独有职责的变动

按照央行货币政策与监管职责相剥离的主旨,新修改的《人民银行法》将原赋予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和提供金融服务三方面的职能,调整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②具体而言,此次对央行独有职责的修改主要表现在:第一,强化了人民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方面的职责。第二,明确赋予了人民银行以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即由过去主要通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业务审批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等直接监管的职能转换为履行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职能。第三,增加了反洗钱的职能。《人民银行法》第4条中规定,人民银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从以上修改可以看出,央行独有职责的变动主要是体现在日常微观监管职责的剥离与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明确上。实际上,央行以前同样具有维护金融稳定这一职能,只不过该职能的内容隐含于央行各项职责的规定之中未予明示罢了。而此次《人民银行法》的修改,则在突出位置(第2条)明确无误地宣示了央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并为其职责的履行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保证。关于这一点,在《人民银行法》修订前央行曾明确为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二是共享监管信息,采取各种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由国务院建立监管协调机制。而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更设计了近10个法律条文(参见第9条、第34条、第35条等),具体规定了各种可供央行行使该职责的法律手段,此足见我国对金融安全问题、对央行稳定职能认识的提高。

(三)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关于央行独有职责规定存在的问题

尽管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对央行的独有职责作出了较为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在这些规定的背后,仍潜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解决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央行职责的切实履行。

1.关于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定性与作用

新修改的《人民银行法》,其第12条是关于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专门规定。该条相对于原法条,增加了一款,强调“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立法机构对于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的认识,可以说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人民银行法》对于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性质并未提及,因此,关于其定性,只能从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中去寻求答案。按该条例第2条之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无疑,这一规定令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议事机构,而不享有真正意义上的决策权。然而,该条例却赋予了货币委员会以广泛的职权,包括:依据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调整;提出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提出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进行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等。应该说,这些职权实际上也是央行所承担的货币政策职责。但限于货币委员会的咨询议事机构的定位,它所享有的职权能否得到真正的落实,不能不令人质疑。而如果该委员会不能真正行使这些权利,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责又如何得以独立地制定与执行呢?进一步说,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也只是强调要发挥该委员会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它应享有的“决策性作用”,尽管这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并未达到它最终的目标。如果货币委员会仍然停留在咨询议事机构的地位上,必然会影响到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独立发言权,因为在目前的体制下,央行还只是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组成部门,它没有独立的发言权也就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最终制定权还是在国务院手中。因此,可以说,不解决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定位问题,央行在货币政策问题上的独特和巨大的作用就很难完全发挥出来。

2.关于央行征信管理职责的有无

按2003年9月30日公布的关于人民银行的新“三定”方案,央行的主要职责计有14项,其中的第11项即为:“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据此,应可理解为征信管理职责也是央行的主要职责之一。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唯独没有将新“三定”方案中的这一职责纳入其中。

由央行承担征信管理职责,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大量的征信信息中,银行贷款记录占了90%以上,这种情况也已被国外征信实践所证实;[5]另一方面,银行也是征信信息的主要需求方。这两者促使银行金融机构迫切地需要承担征信职责。但是,由于征信业涉及领域众多,是一项全新的、专门的服务行业,直接关系到我国诚信制度的创建,因此有必要设立或指定一个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该职责。鉴于央行在银行体系中的领头地位及强有力性,成为这一职责的承担主体当不失为最佳选择。

事实上,依据人民银行新的“三定”方案,在央行内部就已专门设立征信管理局来负责这一职责,并且央行也已经实际承担起了征信业的管理工作,如它已经为国务院代拟了《征信管理条例》,对征信机构运营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的收集、保存、加工和产品出售等做出了规定。正因为如此,针对《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央行负责人早已明确表示,虽然《人民银行法》并未规定人民银行履行信贷征信业的管理职责,但管理信贷征信业仍然是人民银行的法定职责之一。

笔者认为,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征信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征信业务又需要多方位监管,而部委之间征信监管分工目前尚不明确,所以一时难以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也是改革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能因此就否定央行的征信管理职能,因为,《人民银行法》第4条所规定的央行最后一项职责-“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是一个兜底条款,据此条款,人民银行依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享有的征信管理职责就可以合法地纳入其职责范围之内,只是相对央行的其它职责而言,在法律明确性上欠缺了一些,应在条件成熟时予以明确。

三、银监会的独有职责

新出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银监会的职责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它将央行原来承担的监管职责转移给了这个新成立的机构,并为其设定了各种职权、实施措施以及制约机制等。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关于银监会独有职责的规定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共6章50条,具体地规定了银行业监管机构、监管对象、监管目标和原则、监管职责和措施等内容。该法第三章对银监会的监督管理职责作出了全面界定,紧随其后又用专章对监督管理的措施作了专门规定,立法者对银监会监管职责及其行使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依据该法的规定,银监会的监管职责主要为:制定和发布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规则;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等。

此次《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于银监会监管职责的设定体现出了两大特点:第一,大量吸收和借鉴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先进理念和其他国家或地区银行业的法律制度。尤其显著的是,该法将2001年确定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对各国监管当局提出的监管理念与要求纳入其中,使之更符合国际化发展的潮流。其二,该法在具体规定了银监会监管职责的同时,还强化了其监管手段和措施,并对监管权力的运作进行了规范和约束,系统地建立了对银监会的监督制约和问责机制,体现了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要求。因而可以说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次立法创新。

(二)银监会承担独有监管职责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责已经从央行中剥离出来,并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被正式明文赋予银监会行使。然而,对于这个新成立的机构来说,要它在短时间内承担起这个重任,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也需要克服不少随之而来的问题。

1.对于央行监管职责剥离后行使效果的质疑

如前所述,央行原来的监管职责与其货币政策职责在本质上是存在着冲突的,正是这一冲突最终导致了当前立法上将监管职责从央行剥离出来,并将其赋予了一个新成立的机构-银监会。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央行货币政策职责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因为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可以有意地为监管创造便利条件,从而提高监管的效率;同时,央行在其日常业务中还享有指导和介入权,例如资金周转、支付应急和票据再贴现等,使得各个银行金融机构能够更易于接受央行的监督管理。正是央行所具有的这双重职责,让它在金融机构中享有很高的权威,其当年监管职责的开展也完全可以用“恩威并重”这一词语来加以概括。]因此,银监会未来履行监管职责是否也会有这一效果性,是一些学者所不断置疑乃至加以诟病之处。

笔者认为,尽管在监管职责的行使上,相对于当年的央行而言,目前的银监会还有许多需要充实与弥缝的地方。最明显的正是银监会缺乏央行的业务介入权,使得它在监管职责实施中难以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这也是它在权力结构微妙变化过程中所留下的一道坎。但是,监管职责的剥离与银监会的设立,无疑是一个发展的方向,这个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同时存在利与弊。在对这两种行使方式进行仔细审视后就会发现,监管职责由银监会所独享更有利于整个金融体制的稳定与发展,这一职责的行使不能也不应再像以前那样,更多地通过各种非专门监管手段进行。毕竟这些非专门手段的运用并不总是与期望中的一致,会带来积极的后果;相反,它们有时会使监管职责流失于无形之中,从而抹煞了使用这些手段的原意。因此,某些手段的缺乏,固然会使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履行面临很大困难,但对于在机构缩减改革中逆势而出的银监会而言,克服这些困难征是其“应有之义”,是其在漫漫发展道路上必须跨越的沟壑。

2.银监会监管重点的转移-从合规性监管到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的并重

所谓“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银行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所谓“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等所实施的监管。[8]银监会成立后,其监管的重点必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合规性监管,而应将风险性监管也提高到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高度上。

将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合规性监管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它不再是当前监管重点的唯一选择,因为它对市场的敏感度较低,往往不能及时而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所在,导致监管的实施出现滞后性。其二,随着金融创新和变革的不断发展,金融业的风险也存在于该行业的方方面面,既有根源于金融内部机构的弊病而产生,也有外部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而导致;既有道德风险的因素,也有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9]因而,目前对金融风险的监管要应付的是一个综合性的顽症,在合规性监管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性监管的方法,能够对各种外在及潜在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更有利于银监会监管职责的顺利行使。

正由于这样,我国刚出台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参考了新巴塞尔协议中的核心监管原则,借鉴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关于风险监管的法律制度,明定了一系列关于风险监管的内容。未来银监会的监管将会以合规性监管为基础,以风险性监管为主题,进一步强化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从而促进金融业的良性发展,这是勿庸置疑的。

3.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的监管措施的置疑、《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章是关于监管措施的全面规定,其中不乏有创新之处。这也突出体现了“依法行政、规范监管行为”的立法意图,是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但是这些措施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实现有效促进银行监管的目标,仍然有待实践来检验。例如该法第37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逾期未改正或行为严重的,银监会可以责令其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限制资产转让;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应该说,这些措施是相当严厉的,也说明了国家对银行经营从严整顿的决心。但是,审慎经营中对银行金融机构所要求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比例、资产质量、流动性及盈利性等方面的内容,在目前我国的金融界中,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我国目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很少有达到这种高层次要求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出现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行为,银监会是否会严格依法采取上述措施?如果采取的话,大多数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会出现停顿乃至瘫痪的状况;如果不采取的话,这些规定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这种情况的出现,必然会使银监会的实际监管工作陷入两难的境地。此外,该法第35条还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可以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谈话。”这样的规定在国内的同类法律中尚属首例。但其是否真能有效促进银行业的监管,亦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四、央行与银监会应予协调的职责

尽管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新出台的《银行监督管理法》对央行与银监会的各自职责作出了明确的分工,但在个别领域上,二者仍然存在着应该互相协调的地方。因为无论是央行抑或是银监会,其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均是立足于广大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及其决策,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央行职责的行使主要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来实现,而银监会则通过对各金融机构具体且微观的监管来实施其职责。亦即前者是为了维护宏观金融秩序的稳定;后者是着眼于金融机构的合法稳健运营及自由公平的金融竞争环境的营造上。即便如此,这两个机构的职责也不是能够截然分开的,二者的职责还是会相互渗透,和影响,因此,它们还是存在着应加以互相协调的职责,这在《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也有体现。主要有:

(一)监管信息的共享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6条明确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人民银行法》第35条第2款也有类似的规定。由此,银监会与央行在监管信息的共享上就存在了需要彼此协调的地方,这也是二者在职责分工基础上的一个交叉点。

在央行和银监会间实行监管信息的共享,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些机构在履行各自职责的过程中会占有一定的信息资料,其中有不少是对另一个机构有用的信息,如果二者缺乏交流,一方面会增加这两个机构履行职责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它们决策的准确有力性;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必要的负担,使它们无须疲命于一次又一次重复的信息供给要求,也在另一个侧面尽可能地提高央行和银监会履行职责的效率。

在监管信息共享上,国外有着不同的实践做法。在英国,英格兰银行(即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局与财政局之间存在着一个三方小组会议机制,进行定期磋商,互换信息。而在日本,日本银行(即中央银行)与承担监管职责的日本金融厅的职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互换信息,也常常通过协商机制协调对同一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日程安排,形成了密切的配合关系。

而在我国,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各种型态的信息共享机制。如有学者建议加快监管信息的电子化步伐,并建立一个公共金融信息处理中心,由其充当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信息中心,以此构建一个为各监管机构共用的金融信息平台。[11]还有学者提出了信息共享传送带的构想,其主要机理为:央行提供信息存入信息共享带,银监会从中提取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将其研究结果及时地存入信息共享带中,便于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信息的运用。由此,央行和银监会能够各取所需且互利互惠。[12]实际上,上述论点的出发点均强调了央行与银监会监管信息的共享,这也是在当前二者职责分工基础上必须加以重点考虑的地方。尤其应该提及的是,银监会仅仅向人民银行送达为政府信息公开所需的金融机构一般性的资产负债表等统计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资料是很难全面而深层次地反映一个金融机构的实际运营状况,也就难以满足央行据此作出货币政策决策的要求。所以,有关送达信息的内容、程序、方法等仍然需要进一步地予以明确。

(二)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的创建与运行

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增加了第9条的规定,即“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这个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创建与运行当然离不开央行与银监会的密切配合,要求二者在履行各自职责时进行有效的协调。

如前文所述,监管职责主要由银监会行使,但它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有时还是要与央行进行协调与磋商的。例如,在通货紧缩时期,央行往往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此时,金融机构也会随之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样一来,会出现放松对金融风险防范的情形,给监管带来困难。反之,严厉的监管又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逆向效应。此外,银监会的日常监管职责主要属于预防性监管职责,央行还应承担起另一种补救性监管措施,它在性质上属于保护性监管职责,也涵盖于广义监管职责的范畴之内。[13]这种保护性监管职责的最明显体现,就在于央行所扮演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即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将要出现信用危机时,央行所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援救措施。这种措施的行使与银监会监管职责的履行,能起到一种互补性的作用④。而这两种职责的行使同样需要两机构间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正因为如此,《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在第26条、28条、29条等条文中都明确要求银监会与人民银行进行配合与协商。

另外,还有必要提及的是,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第4条中增加了以下内容: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督管理黄金市场。这些规定可以视为立法仍为央行保留了部分监督管理职责,但这些职责是可以与银监会的监管职责相区别的。表现在:(1)在监管对象上,央行的监管是在中观而非微观层面上进行的,它主要是对市场而非机构进行监管;(2)这些职责的赋予是为保证央行自身任务(尤其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的顺利履行)的实现所必须的。这些规定实际上也是央行与银监会在监管职责分工上的一种协调,而且是以法律加以明确规定的,具有法定化的性质。

(三)关于央行的检查监督权衍生的问题

央行的检查监督权主要规定在《人民银行法》第3234条中,是微观的,针对金融、经济个体的,但也是有较为严格的行使前置条件的。其第32条规定的检查监督是与央行所履行的职责相对应的,只有在央行需要行使其自身法定职责的情形下,才可以实施这种检查监督。第33条的规定并非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检查监督权,而是一种建议权,即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建议银监会实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检查监督,是否进行则由银监会来决定。第34条中的检查监督权则必须首先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才可实施。由此可见,央行这种权利的行使是有严格的限定条件的,它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对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日常的监督检查,只有在央行为了实施货币政策或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才可以建议行使或自己行使该权利。

除上述三大方面外,央行与银监会还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职责的协调:一是支付结算规则的制定,二是突发事件的处置。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7条增加了1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支付结算规则。”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9条则提出:银监会应当会同央行等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因此,在这两个原则性规定的前提下,在具体职责的协调上,央行与银监会仍需再做进一步的接触,才有可能使这些职责得到很好地履行。

五、结语

央行与银监会监管职责的分工本身就是修改《人民银行法》与出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重要出发点,也是当前所逐步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的焦点所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有专节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纲领性的论述,要求“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强化监管手段”,“建立健全银行监管机构同中央银行间的协调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水平”。这些原则性的规定已经贯穿并体现在上述两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因此,尽管在央行和银监会职责分工上还会存在各种各样理论抑或实践中的问题,仍然需要实践的检验与进一步的完善,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而言,这种新的法律建构还是符合历史的潮流的。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关于央行监督职能存废争议的思考[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黄 琼。“银监会”路远任重[J]财经专讯

[3]魏加宁。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J].新金融

[4]张 群。谈央行剥离监管职能和其独立性[J].市场观察

[5]吴晓灵。中国征信业应通过立法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N].财经时报

[6]向 明。银监会:银行监管路漫漫[J].金融经济

[7]周建松。银监会成立后的金融监管安排[J].浙江金融

[8][10]张敏聪。银监会设立与中国银行业监管对策[J].经济法网.

第二篇: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职能定位与关系协调

题目:

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职能定位与关系协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中央银行同时负有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的状况,大大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我国中央银行与银监会在职责上都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在职责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行使职责的手段不同、行使职责的范畴不同以及二者行使职责侧重点不同等三方面。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 职责分工 关系协调 正文: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与职能概述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或人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组成。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一直行使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职能。然而,直到1983年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分离,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传统上包揽的监管中国金融体系的职责涵盖了证券监管、保险业监管和对银行业的监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央行的职责越来越得以专业化,即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负责金融业的方方面面,而是将监管职责逐步剥离开来:使其更关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1992年证监会的成立,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职责从人民银行中剥离;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对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责也从其中剥离;及至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其职责再次得以细化。2003年3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成立后,开始履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由此我国的银行业监管开创了新格局。

二、银监会性质与职能概述

银监会即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是在2003年成立的,它将原属于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出来交由其代为行使,这样就使得人民银行更加独立自主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银监会将根据授权,统一监管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职责是拟订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负责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监管职能分离使银监会享有了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职权。其主要的八项职责为: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银监会将根据授权, 统一监管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主要职责是拟订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负责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督,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而中国人民银行将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和跨行之间的资金往来, 具体包括利率的调整、银行之间的现金结算支付和一些新业务等。

三、央行与银监会职能的不同点

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机构监管的权力,但不排斥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权。而且,银监会的机构监管与人民银行的功能监管也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两者在现实操作中是完全可以加以区分的。中央银行与银监会在职责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行使职责的手段不同、行使职责的范畴不同以及二者行使职责侧重点不同等三方面。

1、二者行使职责的手段不同 虽然央行与银监会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维护我国金融稳定,但他们所采取的手段却有所不同。央行职责的行使主要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的总和来实现,而银监会则通过对各金融机构具体、微观的监管来实施其职责。央行的着眼点是为了维护整个宏观金融秩序的稳定;而银监 2 会是着眼于金融机构的合法稳健运营及自由公平的金融竞争环境的营造上。

2、二者的行使职责范畴不同 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作为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主要负责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入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带有管理和被管理性质的特殊关系。中央银行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办理存款、放款和汇款的业务对象。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央行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我国宏观经济。而银监会的从央行中分离出来的,只负责监管商业银行在资金运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职责。虽然银监会和央行都有对银行监督的职责,但权限是不同的。拆分央行的部分职能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实现了金融宏观调控与金融微观监管的分离。

3、二者行使职责侧重点不同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着眼点是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金融机构,进行调节整体经济运行使之达到或接近理想状态。而银监会的成立,在于强化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监管。银监会的基本工作是围绕风险管理这个核心,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审慎的规则来监管,具体到某一对象的金融机构时,只是着眼于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防范和化解其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分离后的人民银行职能和银监会的监管职能的差异,有利于人民银行专注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有利于银监部门在明确总体监管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的同时,从监管效率最大化和监管成本最小化出发,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业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

四、央行与银监会的职能协调与合作

1、监管信息的共享

央行和银监会间实行监管信息的共享,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些机构在履行各自职责的过程中会占有一定的信息资料,其中有不少是对另一个机构有用的信息,如果二者缺乏交流,一方面会增加这两个机构履行职责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它们决策的准确有力性;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必要的负担,使它们无须疲命于一次又一次重复的信息供给要求,也在另一个侧面尽可能地提高了央行和银监会实施职责的效率。

为了实现对监管信息的共享,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建立信息的共享机制,如建立一个公共金融信息处理中心,由其充当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信息中心,以此构建一个为各监管机构共用的金融信息平台。由央行综合银行业提供至信息平台,银监会从中提取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将其研究结果及时地存入信息共享带 3 中,便于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信息的运用。由此,央行和银监会能够各取所需且互利互惠。

2、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的创建与运行

如前文所述,监管职责主要由银监会所行使,但它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有时还是要与央行进行协调与磋商。例如,在通货紧缩时期,央行往往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发展,此时,金融机构也会随之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样一来,会出现放松对风险防范的情形,给监管带来了困难。反之,严厉的监管又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逆向的效应。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指出,前文提及的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属于预防性监管职责,央行还应承担起另一种补救性监管措施,它在性质上属于保护性监管职责,也涵盖于广义监管职责的范畴之内。这种保护性监管职责的最明显体现,就在于央行所扮演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即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将要出现信用危机时,央行所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援救措施。这种措施的行使与银监会监管职责的履行,能起到一种互补性的作用。但是,最后贷款人的措施只有在银监会监管职责已经无法遏制金融机构濒于崩溃的局面出现时,才能加以实施,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保障目的。因而,这两种职责的行使同样存在着需要协调的可能。

3、关于央行的检查监督权

央行的检查监督权的行使是有严格的限定条件的,也就是说,它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对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日常的监督检查,只有在央行为了实施货币政策或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才可以建议行使或自己行使该权利。但是,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已经将检查监督权利在央行与银监会之间做出了明确的划分。特别是由于银监会对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准入负有直接监管的职责,因此在央行行使对货币市场的监督管理时,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可能会与央行的这一权利存在着一些交叉。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由央行与银监会对存在“重叠”的职责进行协调,避免对银行金融机构的重复监督检查。

结论:央行的职责越来越得以专业化,即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负责金融业的方方面面,而是将监管职责逐步剥离开来,使其更关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强化其职责执行的效力,增强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可以说,央行的管理体制和基本职能也随之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纵观银监会的整个短暂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它的成立与职责的明确同时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职责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两者正是在这期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细化。而且,央行监管职责的剥离与银监会的设立,是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大环境密不可分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参考文献:

[1]赵海燕。关于央行监督职能存废争议的思考

[2]魏加宁。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3]张 群。谈央行剥离监管职能和其独立性

第三篇:工作组织机构及各自职责

红河乡中心学校校委会成员及分工

1、苏发志(校长)

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上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法规,向上级汇报工作,主抓师德教育和课题研究等工作。

2、王生龙(副校长)

分管后勤总务、学校安全创建工作;分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3、马志军(教导主任)

负责主抓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研活动、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等工作。具体负责抓教师课堂教学、备课、作业批改、考勤、查课等。

4、王生军(办公室主任)

负责主抓后勤、卫生(校园环境卫生)工作以及财物、校产安全检查、校务公开、公示橱窗等。

5、王英(少先大队辅导员)

负责主抓少先队工作;具体负责少先队阵地建设,抓好教学楼管理以及卫生、安全教育(含橱窗)、纪律教育、学生的一日常规、日检周评等。

红河乡中心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及各自职责

组 长:苏发志

副组长:王生龙 王生军

组 员:全体教师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策划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

2、将安全工作进行分解,保证资源的配置,明确各自的职责并督促落实。

3、保证安全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4、制定监测措施和反馈机制,使得安全工作能够持续改进。

交通安全小组

组 长:王生军 组 员:全体教师

交通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走读学生就学往返路途和组织学生外出往返路途的交通安全。

2、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普及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教育小学生在就学往返途中,要在安全地带行走;一年级学生上学要由家长或其它成年人到指定地点接送。

4、主动要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联系,在学校门口两侧各200米处,设置车辆慢行标志牌。

5、加强对学生乘坐本校车辆的管理和安全检查,及时检查排除车辆隐患;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活动需租用车辆时,学校必须与出租单位或个人签订“安全行车协议书”。

6、不得租用车况不良或无牌证车辆,不得租乘无照人员驾驶的车辆。

7、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雷电,山洪爆发、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知识的教育。运动安全小组

组长:王生军 组员:体育教师

运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学生在参加各种运动时的安全。

2、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并制定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

3、强化对体育教学、运动会、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等体育运动的管理,教师要按教学要求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安全知识;

4、在组织学生开展剧烈体育竞赛时,应事先进行身体检查,严禁身体不适者参加;

5、应经常检查体育设施、器材的完好情况,发现隐患要立即维修或停止使用。体育娱乐设施要在有教师组织和看护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并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劳动安全小组

组长:王生军 组员:各班主任

劳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组织学生在参加劳动技能训练、学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各种形式劳动中的安全。

2、学校在组织师生参加劳动技能训练,学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劳动时,要加强劳动安全教育,教师要搞好组织工作,讲明注意事项,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不得组织学生参与接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劳动和容易造成学生被砸、落水、跌落等其它危险性劳动。活动安全小组

组长:王生军 组员:全体教师

活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外出参观等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2、学校各部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履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3、组织学生集体性外出活动,必须报经校长批准,学校及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各种外出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制定安全预案,并指派人员勘察活动场所,并有领导和教师带队。必要时要为学生办理保险。

5、凡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场所,不得组织学生前往。

6、学生乘坐车辆不得超载、超速,要确保乘车安全。

7、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种社会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业庆典、婚丧礼仪等活动;不得组织参加超越学生年龄、生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以外的各类活动。饮食安全小组

组长:王生军 组员:各班班主任

饮食安全小组职责:

1、加强后勤和食堂管理。确保教师在校内食堂就餐、饮水等饮食卫生安全。

2、学校饮管人员必须持有体检合格证,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上班必须穿着工作服,并保持整洁。

3、要建立食物采购和验收制度,采购人员要懂得食品卫生知识,对采购供方要按规定进行评价,索取其合格证件并保存备查。不买腐烂变质食物,不买无照商贩出售的食品。

4、确保食物储存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5、要加强师生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不得组织学生到有传染病场所开展活动,发现传染病必须进行隔离,及时救治。

教学实验安全小组

组长:王生军 组员:全体教师

教学实验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教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的安全。

2、要加强教学实验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危险物品的保管。

3、对易燃、易爆、放射、剧毒等危险物品要按照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规定,单独存放,严格管理。

建筑安全小组

组长:王生军 建筑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校舍建筑和其它设施使用的安全。

2、学校的教学、生活、活动等建筑与设施,要布局合理、坚固耐用,符合安全要求和质量标准。

3、新建校舍必须严格依据《建筑法》及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由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4、要明确职责,定期对现有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发现隐患要及时排除。

5、不得使用危房及其它危险设施。

消防安全小组

组长:王生军 组员:全体教师

消防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学校在用火、用电等方面的消防安全。

2、搞好教育师生注意安全用电、用火、用油、用气、使用煤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普及消防常识和自救知识。严禁师生私自用电、用火、用油、用气。

3、学校要根据消防法规的要求,加强校内消防安全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各类火险隐患,要及时妥善处理,严防人为因素和管理不当引发火灾。

4、不得组织中小学参加扑救山林火灾和其它火灾。

5、学校发生火灾要及时组织学生疏散。治安安全小组

组 长:王生军 组员:苏生发

治安安全小组职责

1、要切实加强校内治安管理,确保学校治安安全。

2、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严防教职工伤害学生和学生之间因打架斗殴致死、致伤案件的发生。

3、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制度。

4、要健全保卫机构和队伍,强化综合治理;选派称职的专门保卫人员。层层监督、加强教职工轮流值班。

5、加强对校园周边治安的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治安防范体系。

6、对到学校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或破坏校舍、场地及其它财产的不法分子,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请求依法处理。

7、加强对学校安全与治安工作的综合治理,减少治安隐患。

红河乡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机构

一、组织机构

长:苏发志(校长)

副组长:王生龙(副校长)

王海东(法制副校长)

英(少先队辅导员)

员: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职责

(一)校长工作职责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当好理论学习的带头人。

2、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搞好中小学教师学历培训、干训等项工作,努力培养“合格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深化教育改革,以教科研带动教学,自觉按教学规律办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3、以教学为中心组织教师学习政治,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充分发扬民主,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发挥广大教师和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全面主持学校各项工作。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做好培训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5、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自觉接受教职工的监督,搞好廉政建设。

6、领导和组织总务工作。坚持总务工作为教书育人和教职工服务的方向,严格财务制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搞好校园建设,关心教职工生活。

7、配合党组织,支持和指导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发挥工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二)副校长工作职责(德育管理)

1、根据教育方针和上级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德育工作内容。负责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有关的计划、条例、规定和规章制度,并督促实施。

2、加强对大队部、辅导员的领导,经常与他们研究改进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3、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或与学生对话,把握学生的政治思想等脉搏,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

4、积极指导和帮助少先队、家长委员会开展工作,使学生工作形成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局面。

5、发动全体教师、各室、学生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保证德育工作的全员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6、指导教师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的教育作用,使德育工作做得有序、自然、生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7、抓好学校的体、音、美及卫生等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文娱、体育活动,组织和促进学生进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课外活动。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艺术尖子人才。

8、组织和协调有关方面做好学生德育工作,负责组织做好学生的德育考核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加强学生的理想、道德、纪律教育。组织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活动。

9、加强班级建设,做好辅导员的选配、考核实施工作,审核年段工作计划和总结,指导辅导员制定工作计划,并检查、总结年段、班级计划执行情况。定期召开辅导员工作会议,布置研究年级、班级工作,并组织交流辅导员工作经验。

10、指导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操行评语鉴定,并组织检查、审核;组织实施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等工作,负责对学生违法违纪事件的处理和公布,做好学生的奖惩工作。

11、协助校长抓好少队工作,协同少先队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学校教室、宿舍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与总务处配合,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做好劳动鉴定。

12、负责校园创安工作,落实治安安全保卫责任制,制定各项内保管理制度,处理各种特殊事件。负责安排假期行政领导和教师及保卫人员的值日工作。

13、抓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负责做好“文明班级”的评比,做好辅导员工作评估和班级班风、学风建设评估工作,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负责抓好家校联系工作,组织安排召开学生家长会。

14、定期召开督察队员会议,组织有关人员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15、协同抓好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娱活动,协同教务处组织各班级学生开展“两操一活动”。

16、负责抓好本处室各项工作,定期召开处务会议,每学期制定工作计划,写好总结。

(三)法制副校长职责

1、参与制订学校法制教育计划,协助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做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根据治安形势变化,联系学校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上好法制课。

2、协助学校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无毒校园等活动。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协调学校、家长、社区签订帮教协议,落实帮教措施。

3、了解掌握学校周边地区治安动向,及时向当地治保会或派出所办报告,提出开展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的工作建议,并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维护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

4、配合政法部门妥善处理在校教师、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严肃查处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和滋扰校园的案件。对校园内发生的严重违纪问题,督促学校根据校规校纪妥善处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5、协助学校沟通与社区、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促进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法制教育机制的完善。

6、按照学校所在街道、村委会的工作要求,会同学校有关部门落实各项综合治理工作措施。

(五)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职责

1、拟订计划。根据学校工作计划,遵循少年儿童工作的规律,拟订少先队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开展活动。根据少先队活动的原则(全面性、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全学期举行一至二次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大队活动。检查、督促各中队按计划开展中、小队活动。配合图书室指导各班开展“红读”活动,组织军校、警校、夏令营活动,让全体队员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3、建设组织。全校组建少先队大队部,下设中队(以班为单位),按期聘请中队辅导员。按队章要求成立各级队委会,定期按民主程序改选队干部,努力按规范要求建设少先队队部。组建鼓号队。收集、保存本校少先队有关资料。

4、开辟领域。配合学校教育活动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开辟大队墙报、少先队展览橱窗等宣传领域,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有效开展少先队宣传教育活动。

5、培养干部。定期召集大队委员、中队干部开会,布置任务,听取汇报,交流经验并指导工作方法,组织参观游览活动。定期召开少代会,发挥全体队员的自主精神。组织培训校值日生,管理校园一日常规,开展检查评比。培训升旗手,组建护旗方队,管理好每日升降国旗的工作。指导队干部记好光荣册,从中提高队员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能力。

6、协调共建。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的实践作用,经常联络校外辅导员,调动校外有利因素,共建文明校、共育“四有”接班人。

7、指导工作。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学习少先队工作经验,研究工作,指导中队开展活动,深入各中队听队会课,每学期组织1-2次中队活动观摩。

8、总结经验。努力学习少先队工作的理论,发现并帮助各中队总结经验,推广交流,促进辅导员提高少先队工作水平。

红河乡中心学校少先队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名单及职责

大 队 长: 刘爽(六年级二班)杨楠(六年级一班)副大队长: 苏妮(六年级二班)王彻(六年级一班)劳动委员:

负 责 人: 惠艳娣(六年级一班)

成 员: 王凡凡(六年级二班)苏岩嗣(五年级一班)

(四年级)

学习委员:

负 责 人: 张甜甜(六年级一班)

成 员: 陈梦瑶(六年级一班)(四年级)宣传委员:

负 责 人:兰慧霞(六年级四班)

成 员: 刘琴琴(四年级班)(五年级)文体委员:

负 责 人:(六年级二班)成 员:(四年级)(四年级)少先队大队长职责:

1、配合少先队辅导员老师,负责少先队大队部全面工作。

2、配合学校搞好各项活动。

3、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存在的不良现象。

4、作好各种活动和检查记录。劳动委员职责:

1、负责全校清洁卫生大检查的监督工作。

2、监督管理各班劳动委员的工作。

3、向值周领导和老师反映学校清洁卫生存在的问题和涌现的好人好事。

4、教育和引导全体少先队员热爱劳动、爱护清洁,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学习委员职责:

1、组织全校各中队学习委员了解学习情况,向学校和老师反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3、配合学校老师在全校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4、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宣传委员职责:

1、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2、收集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写出报道交学校红领巾广播站。

3、积极采写广播稿和参加征文竞赛活动。

4、检查学生的养成教育。文体委员职责:

1、组织各中队文体委员做好课间操,全校集合石清点各班人数和管理纪律。

2、组织各中队队员积极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

3、负责大型文体活动的组织工作。

4、作好各项活动的工作记录。

德育之窗

红河乡中心学校少先队组织机构 大队辅导员:王英 大队长: 刘爽 杨楠 副大队长:苏妮 王彻 组织委员:张甜甜 宣传委员:兰慧霞 文体委员: 学习委员: 劳动委员: 纪律委员:

201

3红河乡中心学校

年9月1日

红河乡中心学校教研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使我校在校本教研方面出成果,显成绩,露水平,呈特色。为此特成立以下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苏发志 副组长:马志军

组 员:王生军 刘玉宁 刘彩虹 王 英

职 责:

1、制定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

2、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校本教研第一线,主动承担校本教研任务。

3、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4、适时聘请专家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二、课题组

1、数学组: 组长: 刘玉宁 成员:全体数学教师

2、语文组:

组长:刘彩虹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

职 责:

1、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指导各教研组、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2、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的各种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3、定期完成对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4、向领导小组推荐校本专家人选

三、教研组 组长:马志军

四、课外兴趣活动备课组 组长:王 英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分工细则

一、组长职责

1、全面贯彻执行研训方针、法规,领导和主持学校研训的全面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2、从学校实际出发,主持制订学校研训的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审定教导处具体研训计划,确保各教研组进行正常的研训工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政治,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副组长职责

1、在组长的领导下,全面主持研训工作。

2、构思并制订学校研训工作计划,并指导实施。

3、制订研训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4、组织教师进行教科研理论和教科研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教科研能力。

三、组员职责

1、积累资料,及时为教师提供研训、教学信息。

2、经常深入学员,帮助他们深入学习。

3、负责对课题结题的检测、评估、鉴定工作,努力推广经验。

4、积极协助组长、教务处完成各项研训工作。

红河乡中心学校 2013年9月1日

第四篇:高中班干部各自职责

明确每个班干部的职责,各司其责;干部团队需要服从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把当班干部作为学习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锻炼才干;明确当班干部首先是为了服务,态度端正 班级管理机构

1、班长:

班级实行班长负责制,在班主任不在时代表班主任。负责宏观调控班级所有事务,及时收集、反映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保持工作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维护班风、学风建设,重点负责教室课堂自习的纪律及课间教室的纪律。

2、团支部书记:

负责团委的工作和团费的收缴,负责组织学校团委组织的比赛,每天负责送教学日志等。

3、学习委员:

负责早读人员的安排,学习委员应协助班长主动做好围绕学习开展的各项工作,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开展,带领各科科代表做好工作,建立一个富有浓厚学习风气的班级。

4、副班长(兼卫生委员)

协助班长工作,班长不在时代理行使班长职权。负责平日的卫生工作,督促每天值日生做好卫生打扫,及时查漏补缺,并做好平时的卫生保洁,督促值日生每天7点之前必须完打扫;监督班级一天的卫生情况(包括地面、黑板、讲桌、窗台等),并及时通知值日生打扫。

5、生活委员:

作好班级环境布置,负责管理班费,班级所需用品经班委商议,由班长批准、请示班主任后购买,并落实专人管理和使用。

6、组织委员:

学校大型活动中负责协助班长组织、策划、调动学生积极有序参与;协调或主持召开主题班会(安排主持人,确定班会题目,负责班会记录)。

7、宣传委员

负责黑板报的设计与出版,负责每天更换课程表。

8、劳动委员

负责学校各种劳动的人员分配工作、劳动的监督与检查。

9、体育委员:

负责升旗仪式、广播操、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集队的人数检查和整队并监督同学认真对待,负责领借、归还学校体育活动用品组织领导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和班际体育竞赛,负责校田径运动会、各种球赛等的报名、组织和比赛工作。

10、文艺委员:

负责协助团支部书组织好文艺活动等。

11、课代表:

各科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做到腿勤、手勤。

附:本条例最终解释权归班委会和班主任

第五篇:总经理与经理的区别及各自职责

总经理是公司的业务执行的最高负责人。但实际上,总经理所在的层级,还是会因公司的规模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一般的中小企业,总经理通常就是整个组织里职务最高的管理者与负责人。而若是在规模较大的组织里(如跨国企业),总经理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旗下某个事业体或分支机构的最高负责人。

总经理职责

一、总经理应向公司董事会负责,全面组织实施董事会的有关决议和规定,全面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各项指标,并将实施情况向董事会汇报。

二、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三、根据董事会的要求确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建立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和改进,为经营管理体系运行提供足够的资源。

四、主持公司的日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五、负责召集和主持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协调、检查和督促各部的工作。

六、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公司的经营方向,使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七、负责倡导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塑造企业形象。

八、负责代表公司对外处理业务,开展公关活动。

九、负责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及信息资源的配置。

十、签署日常行政、业务文件,保证公司经营运作的合法性。

十一、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提高。

十二、负责公司安全工作。

十三、负责确定公司的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十四、负责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

十五、负责组织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其它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和任务。

经理是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和行政事务的负责人,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可由董事和自然人股东充任,也可由非股东的职业经理人充任。经理依照公司章程、公司法和董事会的授权行使公司经营权力,并有任免经营管理干部的权力。经理是公司对内生产经营的领导,也是公司对外活动的代表,其行为就是公司的行为,即使其行为违反了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权规定的权限范围,一般也都视为公司行为,后果由公司承受,这就是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表见代理制度的法理实践来源之一。

经理是做什么的?应该怎么做?经理的职责到底是什么?这是个问题。许多的经理正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而使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要么毫无头绪一团糟,要么一味蛮干方向全无。

经理的主要职责是经营与管理。

所谓的经营与管理,是指对自己所主管的部门进行有效规划,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与自己的部属一起,通过切实有效的办法,使之逐一落到实处,逐步实现。

烽火猎聘资深顾问认为经理有两个主要职责:一是为自己所在的部门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二是通过管理活动使之得到有效的落实。

下载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及各自职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及各自职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