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青山绿水的辩证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青山绿水的辩证关系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网
发布时间:2008-06-04
建设生态文明,要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着眼点,在人的自觉和自律中,科学把握自然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建构起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生态文明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青山绿水的辩证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青山绿水
青山绿水是自然界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人类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根源,人类及人类社会与青山绿水交融共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与青山绿水相生相伴、共生共融的历史。青山绿水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材料,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物质条件,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元素。青山绿水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生命源泉,这是毋庸讳言的客观事实。难以设想,人类文明可以脱离青山绿水而存在,人类可以在青山绿水之外去建立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回看人类走过的历史,人类确实在向自然界的索取中,将青山绿水提供的材料人化的过程中,不断创造了文明,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却不断缺失或消逝,人类依存的自然物质基础变得脆弱而不再坚实了,生存危机的警报不断响起。事实说明,青山绿水是被破坏的最直接的自然主体,它对人类的惩罚也是最直接最严厉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已到了该自我反省创造文明的偏狭性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高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内涵。因此,青山绿水必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保护青山绿水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青山绿水
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直接、最核心的就是人与青山绿水相依相存,相得益彰。因此,青山绿水就必然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这个问题的提出,缘自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将原本天成的人与自然相融共存的关系,变成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把人自身变成了自然界的“局外人”,所以才有了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肆意掠夺,才有了违背自然规律的毁林开荒、恶性污染等野蛮行径。人类这种创造文明的“野蛮”,使青山绿水布满了伤痕,从而变成狰狞的洪魔、旱魔、病魔„„惩罚着人类。人与自然不再和谐,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之系统被破坏。这样的惩罚使我们清醒,必须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是自然界的唯一主宰,而可以任意地统治自然界,随心所欲地向自然界恶性索取和掠夺的偏狭认识中走出来。人类是自然界生死与共、体戚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能使“自然界人化”,就是因为人类具有超越一切动物的智慧。这种智慧的发挥一旦超越了自然界的承受力,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毁灭自然界也毁灭人类自身。自然界的青山绿水一旦被人类过度开发,山将不会再青,水将随之断流,草原将不再现“风吹草低现牛羊”,沃土变成盐碱地,沙化和石漠化不断加剧,鱼翔浅底、鸟语花香、风和日丽、蓝天白云的和谐美景将远离我们。人类生存依托的青山绿水,用人类片面的创造活动造成的破坏,报复着人类。因此,青山绿水是人类违背客观规律造成灾难最直接的承载物,亦是对人类进行报复的直接主体,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保护青山绿水,才能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直接以青山绿水为核心载体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简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复,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即从原始的和谐——到人绝对统治自然界——再到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新和谐。这一过程将实现人类从自然界的“征服者”向人与自然“共同体”的角色转换,实现人类由对自然界的“绝对索取和掠夺”向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并重”的转化,实现人类对自然界和谐关系的理性回归。被保护好的青山绿水就是这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直接的自然物证和核心载体。
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保护好青山绿水
人类生存环境是否改善,风景宜人、山水如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妙景况是否再现,代际生存发展的问题是否友好解决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然而青山绿水的保护则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最直接也最具证明力的价值目标,也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物化表现。也就是说,当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造成了对青山绿水的破坏危及自己的生存时,人们也能为了自己的再生存和发展,反省自己的行为,总结经验教训,纠正自己的错误,治理自己带来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评价的价值目标,就是青山绿水是否得以保护并再现盎然生机。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青山绿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核心承载物和价值目标,这就是被保护好的青山绿水。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好青山绿水对贵州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立足省情,增强后发优势
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贵州的基本省情是“欠发达,欠开发”;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又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这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总结人类文明进程的经验教训,正视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以及贵州的具体实际而提出的科学观点。是立足贵州现状,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具体诠释,也是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性诠释。实施党的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就必须从贵州实际出发,认清省情,立足省情,发挥贵州独有的后发优势,实现胡锦涛同志对贵州寄予的殷切期望:贵州一定能后来居上。“欠发达”,说明贵州与全国其他省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正视这一基本事实;“欠开发”,说明贵州有潜在的优势,因为欠开发,贵州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对较好,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地形地貌,使贵州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区域性较强,适宜于进行农业的整体综合开发和发展特色农业;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相融会,形成了独特的旅游产业;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贵州的特色药业独树一帜;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形成了贵州能源资源的强势竞争力。总之,贵州具有后发的强势潜力。如何将这种强大的潜在优势转变为强大的竞争力呢?只有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从贵州实际出发,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贵州的自然资源,尤其重要的是保护好青山绿水,这是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增加后发优势的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基,是贵州近4000万各族人民实现小康的“护身符”。因此贵州的发展不能再走“先开发后治理”、“先利用后保护”的老路。再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好的自然环境,也必须在有序的开发和科学合理的利用中才能为人类服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为后代人的生存发展留下空间。增强贵州的后发优势,当以保护好青山绿山为根本。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提升竞争力
贵州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走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道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就是贵州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道路的基点。
大自然馈赠给了贵州人民一份宝贵而丰厚的自然遗产,开发贵州的先人们留下了保护较好的青山绿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在实现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不能让这一美丽的瑰宝染上污渍,不能让贵州各族人民安身立命的青山绿水失去它的灵性。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好青山绿水,贵州必须走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以生态立省,保护生态系统固有的内在联系和链条,青山绿水就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根基。保住青山绿水,就保住了生态系统的生命源泉,也保住了贵州可持续发展的后发力量。贵州的立省之本就是贵州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保住青山绿水则是当代贵州人对历史负责的最佳选择。它立足现实,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忠实地代表了贵州人民及其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生态文明,保住青山绿水,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利用与治理同举,遵循自然规律,形成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生共融的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增强贵州的竞争力。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模版]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准确把握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与国际社会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进程基本同步。
回顾人类环境保护发展历程,以四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四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确立为人类对环境的共同看法和共同原则。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中国派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原文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出席了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部长对话并发表演讲,强调我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走出一条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次飞跃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第一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认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战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早在1991年6月,我国政府就主办了有41个发展中国家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成功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里约环发大会两个月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十大对策》,把实施可持
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1994年3月,中国政府率先制定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
第三次飞跃是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提出了著名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确保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繁荣。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
第四次飞跃是今年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会议针对“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围绕“达成新的可持续发展政治承诺”、“全面评估过去二十年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差距”、“应对新挑战制订新的行动计划”三大目标,进行了深入讨论,正式通过《我们憧憬的未来》这一大会成果文件。成果文件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决定启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强调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来自世界上19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1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约5万名各界代表出席了大会。温家宝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大会,并在大会正式开幕式后第一位发言,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演讲,宣布了我国将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信托基金捐款600万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的项目和活动;安排2亿元人民币开展为期3年的国际合作,帮助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等应对气候变化等一揽子行动计划。温家宝总理还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高级别圆桌会上作了题为《创新理念务实行动坚持走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发言。
此外,温总理还出席了最不发达国家与里约+20高级别边会和环境保护部主办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主题边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期间的发言,集中表达了我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意愿和决心,全面阐述了我国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和主张,彰显了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欢迎和赞赏。
从“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再到“启动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一系列新理念为我国提出
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外部条件,建设生态文明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利于人类社会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文明进程。
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条鲜明的做法,就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发领域的合作与治理的同时,在国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举措。2011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引领者,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是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代价小”就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效益好”就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相统筹,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排放低”就是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最低水平,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可持续”就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指导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战略思想,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二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定位,就是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三是进一步明确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历史地位,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根本路径。四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五是进一步明确环保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要继续弘扬“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六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作用。
以上国内外环境与发展形势表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已经明确,各种要素正在快速汇集,各项条件正在日益完备,新的强劲动力正在不断注入。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勇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第一,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污染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硬抓手。坚决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
第二,切实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将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环境影响评价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调节器”,环境标准是引领企业技术进步的“催化剂”,节能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三,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建立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全过程行政问责制。全力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
第四,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农村环保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薄弱环节。继续深化农村环境保护“以奖促治”政策,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第五,让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强制性保护,特别是对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的江河湖泊、草原、湿地,下决心退出一部分人口和产业,在某些特定区域实现部分产品或者行业的整体性退出。
第六,制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研究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
第三篇: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辩证关系改2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哲学思考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高到了发展战略性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首次写进党的报告,与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目标更加具体,要求更加明确。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打造旅游品牌,发展‘和谐旅游’,建设旅游大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类重视,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就存在“人不给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给人留后路”的关系。
生态旅游则是基于旅游主体对大自然的尊重,关爱和敬畏,而对旅游客体由生出一种平等相处关系的旅游模式。游客即观赏自然的美色,又认识自然的现象,同时也在聆听大自然的呼声,关注与思考着环境问题。这是一种全新旅游模式,既融入了环境教育,又普及科学知识,也在某种意义上参与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运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存在什么关系,又有内在联系,本文将从哲学的眼光去探讨,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之间的哲学辨证关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哲学辨证关系
1.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的发展,又 为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设施”,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平台,又为生态旅游经济提供“智力”支持。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但不矛盾,而且它们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就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生态产业,往往认为生态较好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快速。似乎生态与进步形成反比。实际上,文明就是进步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停止进步,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
而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又为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目的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果只重视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而忽视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也会使经济发展受阻。所以,要深刻认识和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研究提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方略,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发展生态旅游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平台,促进产业生态化、城市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与生态旅游的合作,培育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到生存意识、发展意识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开发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业必将会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提高市民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为生态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和谐生态社会的全面建设。
2.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增加生态旅游的收入,生态旅游的收入又可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从而行成生态旅游经济中的“循环经济”,增加“绿色旅游收入”。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的重要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生态旅游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同步发展、和谐发展。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投入,生态旅游开发也要投入,但是可以产生旅游收入,而生态文明建设搞好了,不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可以增加“绿色旅游收入”。
发展循环经济,走兼顾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坚持生态经济发展观的中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是总书记满怀对群众日常生活关切的 一段话,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是发展有特色和高质量的生态旅游经济的条件。而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又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投入,生态旅游收入,必须拿出资金来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搞好了,又可以增加旅游收入。
生态旅游经济将生态旅游循环和经济循环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目的是解决过去追求片面的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代价问题,同时也是生态旅游增收,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建的投入需求。“循环经济”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经济就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循环性、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的发展,促进生态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吸引力,而良好的资源和环境保护,靠的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持,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一方面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另一方面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可以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在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减少生态旅游建设的投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同步走,从根本上实现“互利双赢”。
3.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开发与利用并举,开发与保护同行,坚持最小的开发,实现最大的保护,获取最“原生态的旅游”,最终实现“天地人合一”。原生态,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影响和干预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其凸显的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是谓“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人合一”。原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召唤”。“当人类从农业化进入工业化之后,许多国家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枯竭和资源破坏等日益紧迫性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不约而同地认为第三个人类文明阶段即生态文明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就要求人们建设生态文明、提倡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希望人们了解自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天地人合一”。
原生态旅游,是在充分利用大自然陶冶人的情操,进而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的同时,强调人类应对自然和生态人文环境加强保护,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原生态旅游,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旅游业的需求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支柱产业。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法则的需要,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不同人类中心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生态文明建要求弥补生态旅游开发带来的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需要最小的开发,实现最大的保护,从而开展“原生态的旅游”,实现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相融。“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增创环境新 优势”,这是省十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最重要的是切实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哲学思考
1、“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哲学基础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人的生产、生活中。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马克思揭示人化自然观的本质,目的在于它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自然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人与自然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是大自然的保护与开发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枢纽。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改善人类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开发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和发展。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那就必须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辩证关系。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建设好这个系统工程,才能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遵 循系统原则、生态原则、自然原则和经济原则,从而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有机结合。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辨证分析是确立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面对“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观点的出现,前者主张只有“人”具有内在价值,人之外的一切存在都是为人而存在,自然物只有工具价值,保护环境也仅仅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利益;后者则认为“自然事物”有不依赖于人类的评价价值,人类应该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至自然事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和自然是一个互为对象,互相依存的有机的整体,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在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辨证统一中体现的。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人化自然”还是“人工自然”都表明人不仅使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变化,而且还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认识自然,综合地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人类应当能够处理好“尊重”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关系,应当具有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的双重性,应当能够担负起对合理调控和协同自然进化的责任。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历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认清人与自然的辩证基础,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和进行旅游开发,为生态文明和生态旅游打下理论基础。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旅游观、生态旅游开发观,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开发。
3、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旅游开发中“软件建设”,是一个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综合水平的“软实力”,是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形象的重要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坚持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迅速壮大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旅游中“软件建设”,加强“软件建设”是为生态旅游树立产业树立新形象。要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深入了解生态文明与旅游层面的问题;要实行最严厉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制度;同时大力宣传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生态建设,保护生态旅游。
在生态旅游中,必须遵循着“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的口号,尽可能将旅游对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人类在不断探索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所有这些的坚持和肯定,必将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一体化格局,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发展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核心是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问题。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保护青山绿水发展和谐旅游》一文中对“和谐旅游”作了科学、深入的阐述:“和谐旅游是一种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旅游发展模式,倡导和谐的旅游观念与消费意识,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与竞合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和谐,促进旅游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需要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同时也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建设良好生态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增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从构建‘和谐贵州’,实现“社会和谐”的大目标,从‘实施环境立省’战略,推进人与环境、环境与旅游的和谐;从推动旅游业各要素间有机整合,实现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等方面,充分认识发展和谐旅游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思想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转变;要求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 式”,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文/六盘水市社科联刘军,电话:0858-8206508,***,无论本文是否采用,请给我们寄本刊物,谢谢!)
第四篇: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县社保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
当我国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第一次离开地球,在太空遥望自己的家乡时,他们发现:我们的地球是一颗被水包围着的蔚蓝色星球。在这蓝色星球北纬30º、东经109.5º的地方,就是我美丽的家园──宣恩。
曾记否,1959年这里发生过特大干旱,1983年、1998年这里发生过特大洪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在那物欲横流的年代里,许多人只顾眼前利益忙碌着,缺乏环保意识,从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甚至不惜牺牲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大片树木被砍伐,野生动物被猎杀,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灾害频发。以我们县城为例,从前,人们形容这是一座“光灰的”城市,整天浓烟弥漫、尘土飞扬、污水遍地、蚊蝇滋生、臭气熏天。是的,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朋友们,回顾这些往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清醒了: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看如今,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和各项环境标准,加强了各级环保机构,环保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看如今,县委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弘扬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出了不懈努力。在乡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兴茶园、建果园、退耕还林,一座座沼气池告别了昔日的炊烟,一幢幢新楼房取代了原来的小木屋。在城镇,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修河堤、拆烟筒、建广场、还绿地,修排污渠,普遍采用水电、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断引进环保监测、垃圾处理等新材料、新技术。仅县城每天清运处理垃圾65吨以上。今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节能减排新举措,合力打造贡水走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我家园,从我做起。作为一名社会保险工作者,我应更好地关注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三个带头”:一是带头宣传环保理念,二是带头使用环保产品,三是带头爱护环境卫生。我坚信,只要全体公民都加入“环保”行业,建设家园,保护家园,就一定能够让这片天空更蓝,青山更绿,河水更清,空气更好,环境更优。到那时,我们共同的家园将会变得更加绿色繁荣,鸟语花香,风景如画。
今天,我的家园很美丽;明天,我的家园更美丽!
第五篇: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依赖走向对立,从改变环境到破坏环境,从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抑制了人类的发展。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通过对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的阐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及目前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提出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策及措施。
创新点:生态文明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消费方式以及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创新性。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界在社会实践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与相互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因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不同的人类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远古时代人与自然的自然和谐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古代社会中,人对环境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的容量,环境可以不同程度地得到相对的恢复,在强大的自然力的制约下,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处在一个自然的统一和相对平衡的时代。人和其它动物一样只能拜倒在自然面前听命于大自然的摆布,成为自然的奴隶,人们用神话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看法,形成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然宗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这种“自然宗教”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原始的,朴素统一的关系。“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
第1页
共7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
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人对自然界低水平的能动作用与低水平的社会形态形成了一种统一,一种狭隘的同一性,两种狭隘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有机统一。
(二)工业时代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破坏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人类也在与自然界的“对抗中”占居了主动。当时的学者都是赞叹人类的力量如何伟大,甚至为人类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洋洋自得。但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在森林、草原的大面积破坏;气候变坏,部分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聚集,城镇的增多和增大,超量的生活废弃物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
虽然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马克思也非常重视实现的自然界在近代工业实践中的具体生成问题,认为近代工业表示了自然界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的近代水平,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近代水平。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对自然界近代水平的能动作用与近代水平的社会形态也是形成一种统一性。
(三)人类反思并谋求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犯了无数愚蠢的错误,遭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在许多情况下,不要说不能征服自然界,连很多自然灾害也对付不了。在自然的每一次不合理使用,都导致了自然界做出报复性的反应,这使人类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只有珍惜和节约资源,精心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利用自然,受益于自然。从一个以征服自然为主的“主人”,到一个自觉善待自然的“朋友”,是人类在更高层次上的理智选择,是人类意识的又一次深刻觉醒,也是人类角色的一次深刻转换。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
第2页
共7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
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事实证明,人类对客观规律,违天,是自作孽。古语日,人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我说的自作孽是指做违反客观规律之事,教训太多了。”这段凝结着深邃思维的话语令人深思。违背大自然,破坏大自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会得到大自然的恩惠。人类对大自然要怀有一颗爱心,这爱心还应该升华,成为一颗敬畏之心。这里所说的敬畏,不是图腾时代的愚昧,不是封建时代的迷信,而是要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不是要改变或战胜自然规律。特别是面对自然灾害时,要正视自然的巨大破坏力,正视灾害的严重性;要自省自律,更要探索自然的奥秘。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实现哲学革命后,确立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并具体到生产方式的历史分析中,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因此,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相互联系
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首先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所以,人靠自然界生存发展,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都以自然为基础。从起源上看,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界构成了人的类本质。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人的能动性可以把整个自然界当作自己活动的对象,赋予它以人的属性。人跟动物不同,他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把握自然,人按照自身的需要变革着自然界,同时也改变了自身。
第3页
共7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
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从而推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人与自然相互对立
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不断地否定和改变自然界的自然状态。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性,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指出,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他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在此,马克思指出了未来社会人们将能够自觉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预见和控制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应该注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的矛盾,尽量克服主观盲目性,以获取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这一领域中的 “自由”。
因此可见,人与自然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应是对立统一、协调发展。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综上所述,人类应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推动人与自然在更高程度上实现和谐统一。
三、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关系不断演化推进的历史。从古代的自
第4页
共7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
然统一时期,近现代发展与危机并存的时期和当代社会倡导的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目前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被认识得越来越深刻,已早以不是过去简单的依赖或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共享,协同发展的关系。那么,应该如何实现建立好这种关系呢?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只是大自然家庭中的平等一员,而不应当以主人自居,人类不是自然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
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很强的自觉性、自为性为基础。要强化以自觉性、自为性为基础的道德实践的驱动力,要转变观念,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仅靠转变观念、增强道德实践的驱动力显然是不够的,因而在宣传教育的同时,更需要以制度、法律等去规范指导人们的行为,运用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环境。我们党和国家在不断强化公民道德实践,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来保护生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005年12月,国家出台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与之相配套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体现了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5页
共7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
规定“强迫”相关产业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去做的理念。目的就是要通过国家强化宏观调控,依靠政策和制度的反作用,“倒逼”地方和企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未来的发展过程“逼”入科学的轨道。所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以道德和法律规定为基础的生态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社会科学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举措。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我们的战略选择。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个突出问题和矛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 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等。造成这一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这种增长方式不仅获利菲薄,而且消耗巨大,付出了很高的环境成本,难以为继,必须实现根本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应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由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具体来说,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第6页
共7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
综上所述,要使人和自然协调发展,首先是要在认识方面重建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其次是要在实践方面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在社会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地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同时,在生态文明的角度上,树立人和自然应是和谐的“伙伴关系”的观念,也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必须解决的问题。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四、结语
在我们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人类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影响着自然,人类和自然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应是对立统一、协调发展。我们应该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1961 年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年
[4]王铭徽,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当代社科视野,2010,3:16-18 [5] 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 [6]俞可,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