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3 16:1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机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机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第一篇:农机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育时间与补助标准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按照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培训时间不同标准进行补助。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按人均1000元标准进行补助。培育工程自项目下达之日起至次年3月底前完成。要做好全程工作跟进、后续管理和跟踪服务。

三、培育目标

根据项目要求,社会服务型以长期从事农业,即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农机操作人员118人,培训任务资金11.8万元,把他们培养成为我县具有较高技能和服务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资金使用

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农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师资、信息化手段利用等相关支出,不得用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学杂费补助。专账管理、专款使用。

五、教育培训

(一)制定工作方案和培育计划。根据项目要求,坚持社会化服务型(主要包括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各类农机操作人员等)分维修人员、驾驶操作人员的分类办班原则,从教育培训(包括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师遴选、教材选编、组织实施等)、认定管理、政策扶持、总结评价等方面科学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育计划,经县农牧局审查批复后实施。

(二)遴选培训教师。

立足县域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兼职师资库,也可根据培训需要外聘师资,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公开培训师资相关信息。根据培训的不同岗位从师资库中遴选优秀师资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

(三)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教材。

按照农业部发布的培训规范,分类型,按工种和岗位分别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各专业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含禁毒知识、艾滋病防治、留守儿童管理等引导性培训内容)、专业技能课、拓展课和实习操作课4大模块,根据实际自行确定和安排课程内容和学时。培训教材选用农业部统编教材或自编适用技术资料。培训教材一律免费发给农民。

(四)遴选培育学员。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村组推荐、择优选拔、张榜公示的形式进行学员选拔。培训对象要一定长期从事农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即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各类农机操作人员,年龄一般在18~55周岁内,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凡符合条件的农民都可以到所在村委会报名,经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合格后确定为培训对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一经确定并接受培训,三年内不得重复支持。

(五)实施班级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行班级管理,建立指导员制度,做到“一班一案”。按培育类型分类设班,每班原则上不得超过50人。培训班要配强班主任,成立班委会,加强学员自我管理和交流学习。培训班实施“两堂课”制度,即县农牧局要在开班和结班时参加班级活动,并与学员进行互动。按班建立规范统一、填写完整、内容真实的《2014年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台账》,并报县农牧局审核备案(复印件),培训机构法人代表对台账的真实性负责。培训机构要对参训学员身份证(正面)数码照相,并采集每次培训活动数码照片(必须有日期自动生成),以备归档。

(六)开展培训考核。

每期培训班结束时,要组织参训学员考试考核。

(七)做好信息报送。

高度重视信息填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定一名信息员,定期登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查看部、省发布的工作通知,通过系统邮件年报送信息不少于4条,在每个培训班结束后10天内将班级和学员信息上传至管理系统。

六、总结验收

培训任务结束后,从培育计划、培训时间、培育环节、培育效果、培育资金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健全培育档案,申请主管部门验收。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档案经得起看、学员经得起问、经费经得起查。

七、加强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切实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工程的组织领导,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二)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制定培训计划,遴选培训教师和使用的培训教材,管好用好培育资金,并做好班级培训、信息录入、档案建立、自查总结等工作,确保培训质量。

(三)创新培育方式

结合全县农机行业特点和农民需求,不断探讨和研究适合不同岗位、符合成人培训的方式方法。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和“农学结合、送教下乡、开展田间操作作业”的培训模式,将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岗位锻炼与参观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落实,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四)加大培育宣传

切实重视并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农民了解并积极参加培育。通过立大型宣传标牌、贴主要宣传挂图、发重点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宣传的效果和针对性。加强对典型学员的总结和宣传,并将先进事迹材料归档管理。

(五)建立健全培育档案

培育档案是记载培育情况,真实反映培育全程的基础资料。按照真实完整、建档规范、装订结实、直觉美观的要求,参照《2014年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机构档案和班级档案目录》格式,做好年度培育档案的整理和装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继续完善建档工作。

第二篇:农机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农机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公文 农机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农牧厅《关于下达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补助资金的通知》(甘财农[2014]185号)文件及XX县农牧局《关于印发2014年XX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思路,落实政策要求,把握工作程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14年渭源县农机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育时间与补助标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按照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培训时间不同标准进行补助。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按人均1000元标准进行补助。培育工程自项目下达之日起至次年3月底前完成。要做好全程工作跟进、后续管理和跟踪服务。

三、培育目标

根据项目要求,社会服务型以长期从事农业,即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农机操作人员118人,培训任务资金11.8万元,把他们培养成为我县具有较高技能和服务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资金使用

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农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师资、信息化手段利用等相关支出,不得用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学杂费补助。专账管理、专款使用。

五、教育培训

(一)制定工作方案和培育计划。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根据项目要求,坚持社会化服务型(主要包括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各类农机操作人员等)分维修人员、驾驶操作人员的分类办班原则,从教育培训(包括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师遴选、教材选编、组织实施等)、认定管理、政策扶持、总结评价等方面科学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育计划,经县农牧局审查批复后实施。

(二)遴选培训教师。

立足县域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兼职师资库,也可根据培训需要外聘师资,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公开培训师资相关信息。根据培训的不同岗位从师资库中遴选优秀师资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

(三)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教材。

按照农业部发布的培训规范,分类型,按工种和岗位分别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各专业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含禁毒知识、艾滋病防治、留守儿童管理等引导性培训内容)、专业技能课、拓展课和实习操作课4大模块,根据实际自行确定和安排课程内容和学时。培训教材选用农业部统编教材或自编适用技术资料。培训教材一律免费发给农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四)遴选培育学员。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村组推荐、择优选拔、张榜公示的形式进行学员选拔。培训对象要一定长期从事农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即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各类农机操作人员,年龄一般在18~55周岁内,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凡符合条件的农民都可以到所在村委会报名,经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合格后确定为培训对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一经确定并接受培训,三年内不得重复支持。

(五)实施班级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行班级管理,建立指导员制度,做到“一班一案”。按培育类型分类设班,每班原则上不得超过50人。培训班要配强班主任,成立班委会,加强学员自我管理和交流学习。培训班实施“两堂课”制度,即县农牧局要在开班和结班时参加班级活动,并与学员进行互动。按班建立规范统一、填写完整、内容真实的《2014年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台账》,并报县农牧局审核备案(复印件),培训机构法人代表对台账的真实性负责。培训机构要对参训学员身份证(正面)数码照相,并采集每次培训活动数码照片(必须有日期自动生成),以备归档。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六)开展培训考核。

每期培训班结束时,要组织参训学员考试考核。

(七)做好信息报送。

高度重视信息填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定一名信息员,定期登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查看部、省发布的工作通知,通过系统邮件年报送信息不少于4条,在每个培训班结束后10天内将班级和学员信息上传至管理系统。

六、总结验收

培训任务结束后,从培育计划、培训时间、培育环节、培育效果、培育资金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健全培育档案,申请主管部门验收。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档案经得起看、学员经得起问、经费经得起查。

七、加强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要切实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工程的组织领导,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二)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制定培训计划,遴选培训教师和使用的培训教材,管好用好培育资金,并做好班级培训、信息录入、档案建立、自查总结等工作,确保培训质量。

(三)创新培育方式

结合全县农机行业特点和农民需求,不断探讨和研究适合不同岗位、符合成人培训的方式方法。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和“农学结合、送教下乡、开展田间操作作业”的培训模式,将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岗位锻炼与参观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落实,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四)加大培育宣传

切实重视并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宣传,让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广大农民了解并积极参加培育。通过立大型宣传标牌、贴主要宣传挂图、发重点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宣传的效果和针对性。加强对典型学员的总结和宣传,并将先进事迹材料归档管理。

(五)建立健全培育档案

培育档案是记载培育情况,真实反映培育全程的基础资料。按照真实完整、建档规范、装订结实、直觉美观的要求,参照《2014年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机构档案和班级档案目录》格式,做好培育档案的整理和装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继续完善建档工作。公文

第三篇:2014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范文模版)

附件十四

2014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农业厅、财政厅《新疆 2014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紧紧围绕自治区提出的“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总目标,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 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人才 支撑。

二、培训任务: 2014 年地区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 1000人。

(一)生产经营型培训。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 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

(二)职业技能型培训。专业技能型包括长期、稳定在农业企 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主要农业劳动力。

(三)社会服务型包括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三、培训对象: 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以自愿为原则,且符合以下条件的方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

(一)年龄在 18~55 周岁以内的,在本地从事粮食、蔬菜、畜牧、果树等产业生产经营并有继续发展意向的劳动者。

(二)自愿接受本校安排的各项专业培育,并且有时间到省、市大中专院校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

1、在本地从事粮食生产、蔬菜种植、果树种植、畜牧养殖一年以上,及有意向继续发展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有为人士确定为初 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

四、补助标准和培训时间: 培育时间和补助标准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按人均 3000 元标准进行补助,累计培育时间不低于 15 天;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按人均 1000 元标准进行补助,累计培育时间不 少于 7 天。各地可结合实际实行差别补助,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不得重复支持。补助资金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适当兼顾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其中用于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70%。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农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师资、信息化手段利用等相关支出。

五、组织实施:

1、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做为培训基地,农广校严格按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要求,做好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台账和各种表格、宣传条幅等培训材料的准备。负责做好培训教师的安排和聘用,培训涉及范围广、培训科目多、时间集中况且又是第一年,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培训以前要把各种准备工作提前安排、部署和协调到位。

2、培训过程:根据地区新型职业农民领导小组下达的培训任务,结合培训内容、要求,农广校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或聘任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培训工作。要严格按照分类培训规范,从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确保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根据培训内容选订或编写内容系统、表达通俗、适宜农民的培训教材,并将订购的教材、准备的培训材料送新型职业农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各培训班要指定一名农广校教师为辅导员,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每个班级选举班长或小组长,加强学员相互交流和自我管理。培训结束后,相关痕迹材料各项信息填写内容完整,组织结业考试(笔试),并将考试试卷和成绩归档案。

3、教学方式。一是提前根据实际制定详实的专业培训教学计划和讲课表,每期培训都要保留教师的授课教案或者课件。二是培训方式采取送教下乡、集中培训和分段培训相结合,利用“参与式、互动式、双师型”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三是每期培训都要有照片或录像资料留存,四是对培训学员进行适当的学习奖励,激发学员在培训中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精神。五是在农民田间学校作为学员实训基地,并对基地实训过程进行适当补助。

4、探索与农业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要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具体做法:按照农业职业工种确定培训学员,人手一本相应工种的培训教材,人手一份学习用品(笔记本、笔),相关的专业教师依据培训教材,按规定学时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在培训过程中要和当前农民培训的适应性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5、认真做好台账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每次培训结束后,每个培训小组都要把相关的培训资料交给培训办公室,培训办公室专人负责培训资料的搜集、整理、建档,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台账。在每个班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和学员分别签名的培训台账,报农业主管部门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的培训台账由培训基地保存备查。

6、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教材费、授课费、实验实习费、场地费、教师下乡讲课交通及补贴费、考务费等与培训工作直接相关支出。做到对农民实行全程免费培训,即免费提供培训、免费提供指导、免费提供教材和技术资料,确保培训补助资金让农民直接受益。培训资金概算是按照 50 人的标准上,结合各县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资金概算,在办班过程中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消费。

六、其它方面:

1、做好培训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媒,通过张贴挂图、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让农民了解和认识党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 战略和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接受农村劳动力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项目,自愿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2、严格培训监管。学校领导小组负责每期培训的管理和监督,做到从报名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培训满意度测评表、培训奖惩和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验收报告单的要求准备和规范资料,认真填写规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台帐,杜绝培训漏洞和弄虚作假。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办公室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和新型职业农民办公室开展沟通,解决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方案申报。本方案报地区农业局主管部门备案,依照方案开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塔城地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二○一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

中国远程教育月刊 2013-01-07 09:21 作者: 点击:68

页面功能 【字体:大 小】【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摘 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远程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远程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实践中,特别要注意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导向,构建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效服务。

【关键词】 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同步发展,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任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这是国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是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 “三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是立足我国农村实际和农业发展需求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远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优势,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新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努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

一、利用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经济活动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体,并以此为生活来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他们充分进入市场,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在获得高收入的同时获得社会尊重,且能在该类群体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急需提升农业劳动力质量,因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用现代科技、现代金融资本、现代管理技术等工业化的重要元素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长向依靠科技和劳动力素质转变,农业生产向依靠设施的高效生产转变,农业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农业发展向农业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举转变;逐

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较高,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新型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诸多要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成为核心要素。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必然要求。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回归其职业属性的有效途径

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既是与工人、知识分子并列的一种职业称呼,也是城乡二元结构中的重要一极,强调的是等级秩序。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与人的和谐为核心的社会,其本质就是要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当代农民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构建就是让广大农民获得有尊严的职业收入保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职业化和社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促进农民职业属性回归。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化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创业兴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正呈现出以下特点:农业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环节不断增多、岗位不断细化,传统的分散经营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转变,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赚钱效应明显,示范作用不断扩大。现代农业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催生了各种专业化的生产经营者(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等),他们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成为伴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市场经营主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将被广大农民接受并成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强农兴农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2011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师大会上指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民抓起。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不懂得农民的教育学,也就不可能树立农民的教育观。”广大农村是整个中国教育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国教育中弱势人群最多的地方。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46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900万~1000万的速度增加,但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数量却急剧减少。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岁,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2011年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显示,江苏现有农村农业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11.11万人,中专文化程度4.51万人,高中文化程度70.34万人,初中文化程度353.8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301.38万人,文盲或半文盲118.68万人。这组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消除这种制约和瓶颈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现阶段,我国社会呼唤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传统教育难以满足和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要求和新特点,而充分发挥

远程教育优势,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能有助于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远程教育是面向人人、没有围墙、超越时空的教育,是扩大农村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使广大农民能够接受优质教育的最为合适的教育形式。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远程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以远程教育手段培育职业农民的国际经验

很多国家长期以来始终重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培育职业农民,如美国、英国和韩国等对此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借鉴和思路。

美国是北美农民培训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最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农村建立了教育电视台、电话、广播,以保证将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及时传递给农业生产者。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美国农场家庭已经普及计算机网络,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农业培训的支持,提供专门的服务保证农民随时方便地获取各种农业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培训服务,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和整体素质,完善了美国农业科教体系,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

英国是西欧农民培训模式的代表国家,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以农业培训网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咨询机构为补充,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模式的农民教育培训,构建了初、中、高三个教育层次相衔接,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技术证书等相配合,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教育培训体系。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由农业人口占80%的农村社会向8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城市社会的转变,农业劳动力仅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2%。

韩国是东亚农民培训模式的代表国家,政府利用远程咨询系统开展农民远程培训,用便携式摄像机和无线电通讯设备进行田间演示教学,通过因特网会议系统实施农村夜校教育计划,借助计算机农民学院开展计算机农场管理培训。这些举措优化了韩国农业劳动者的结构,培育了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农民。

实践证明,通过对农民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基本实现优化农村劳动者结构、提高农村劳动者生产经营能力的目标,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三、我国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案例

广播电视大学以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办学系统、灵活的学习方式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开放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江苏电大为例,多年来,江苏电大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把面向农村开展远程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一)遍布城乡的办学网络,为远程教育服务“三农”提供了基础

江苏电大将办学系统功能向农村延伸,注重省、市、县办学体系建设的新内涵,以县级电大建设、发展为突破口,实现网络、资源、服务和管理等全方位重心下移,辐射范围涉及县域内的乡镇及广大农村。江苏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深入农村开展远程教育试点,面向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涉农教育办学网络。以县级电大为主体,办学网络延伸到广大农村,为江苏农村培养了大批中、高级人才。

(二)丰富的教育资源,便捷的教学服务,灵活的学习形式,为远程教育服务“三农”提供了支撑

优质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核心,江苏电大按照“资源海量化、应用多元化、服务人性化、技术现代化”的建设路线全面推进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拥有大功能、大容量的数字图书馆,多门类、多单元的社区学习资源库和数字化、可视化的课程资源库。学校重点加强对县级电大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培养,使县级电大教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能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开发贴近“三农”的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并通过基于网络的学习支持服务、面对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教学平台、教学能力、教学资源的不断建设和提升,使县级电大成为服务“三农”的基础平台、县域远程学习中心和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三)服务“三农”的成功实践,为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累了经验

2004年全国电大系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江苏电大积极参加项目试点,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开展为“三农”服务的学历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近8年来,共培养农村专科人才38360名,培育了一批种养大户、农业经纪人等职业农民的代表,这些学员已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带头人。实践证明,新农村需要教育,新农民需要培养,远程教育正成为农民素质提升的加速器。

四、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举措

新型职业农民是高度稳定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在新形势下,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身份向职业转变、从“兼业”向专业转变,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科学途径。

笔者认为,远程教育要承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历史使命,在借鉴国外经验,发挥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还需采取以下有效举措。

(一)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导向

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通过立法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明确农业职业教育的地位、目标、任务、资金投入,规定政府、行业、学校等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农业职业教育的标准,规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教育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保障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工作,主要投入责任应由政府公共财政承担。推行新型绿色证书制度,把农民获

证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紧密结合,让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来经营宝贵的农业资源,让持证新型职业农民享受财政支持、税费减免、土地流转、社会保障、信贷发放、技术服务等优惠扶持政策。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责任机制,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任务和持证农民数量纳入各级政府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各级政府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构建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最高目标。虽然当前我国有各类涉农中高等院校600多所,农科专业年招生人数达20万左右,但毕业后服务基层农业生产一线的学生比例很低,对原本不足的农业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要提高农业产业劳动力素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要构建教育服务对象不受年龄限制、有真实教育需求就能够随时享受优质教育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远程教育与普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远程教育通过先进的教学平台、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进一步完善学历教育与各类非学历培训成果的互认规则,建立“学分银行”,搭建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累积的平台,通过学分互认,使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各类教育资源统筹共享,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积累、转换,受教育者在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享有修满规定学分申请获取相应毕业证书的权利。帮助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

在政府主导下,发挥远程教育教学平台、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统筹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以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高职院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要依托,涉农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办学机制,形成农科教大协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广播电视大学以加强县级电大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巩固伸向农村办学的基础,积极向乡镇延伸,办学管理服务重心逐步下移,搭建文化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平台,确保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功能的实现。

(四)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利用远程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坚持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农民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学习,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实际的需求接受教育。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管理制度,受教育对象以有学习需求及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为主,专业设置按照农业产业类型划分,教学模式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进行分段设计,坚持送教下乡,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跟踪服务,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直接面向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培养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三化”进程中的新课题,必须高度重视、借鉴经验、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远程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探索,积极培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五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机技术培训3

三、农机化技术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组织优选的历史选择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科技投入就意味着科技到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深入发展,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推广应用,使之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近年新兴的合作社以全程“保姆式”服务来代耕代种,这看似只是一种服务关系,但服务的背后,是一部分新型技术农民来引领农民将先进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对加速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与转化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人才青黄不接,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民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机械技术代表一批实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应用,它涉及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使用机械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利用资源、抗御自然灾害、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增加单产与总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以及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缩小工农差别,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还是城乡协作、工农联盟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40%左右,增强扩大再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四分之三,我们同时又是农业落后国,农民的科技意识薄弱,文化水平低,现在农村数量巨大,操作农业机械生产作业的农村人口既可以是靠技术吃饭的农民,也可以成为靠技术吃饭的工人。加强农机、农业先进知识培训,让农民感到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可能,认识到科学种地,合理布局产业才是增收致富的唯一途径。只有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才能实现。

四、农机化技术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关键是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目前农村带头发家致富而且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多数农民是农机操作人员,他们运用农机具增收致富,他们因农机具而加强和外界信息联系,他们用物流、信息流搅动农村的资金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为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仅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8%左右,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到全国劳动力的比重的46.9%。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愈高,农民收入也就愈高,社会经济相对繁荣。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优势,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再就业。

下载农机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机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机技术培训15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机技术培训 ──浅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机技术培训的关系 作者:毛兆东 摘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升级、......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机技术培训4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化教育资源,结合各类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民机手的教育和培训;依托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机化科研领军人才;坚持在实......

    大荔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大荔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形式,加速现代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根据《陕西省农业......

    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跟踪服务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跟踪指导工作,及时帮助学员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公主岭市农广校结合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

    议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议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者:郝建海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摘要:根据宜阳地区的现状采用土地托管的方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培养专业的农场主,专业的农场主是什么呢?也就是新型......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机技术培训2(全文5篇)

    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职业农民和农机化事业大有作为 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泸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部署和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保障国家粮食......

    2016年新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2016年新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总体部署,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创新培育机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