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关于下发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1

时间:2019-05-13 16:0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卫生局关于下发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卫生局关于下发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1》。

第一篇:市卫生局关于下发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1

市卫生局关于下发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卫生局,有关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做好“1+8”城市圈卫生一体化建设,整合卫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区域卫生协调发展,我局制定了建立“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武汉市“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1+8”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要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我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确保公益性质

各级政府是武汉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建设的主导者,各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公益性质,坚持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为导向,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满足城市圈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坚持合理布局

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和完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以大型医疗机构为龙头,以基层医疗机构为网络,带动城市圈医疗工作整体发展的协作帮扶模式,促进全市医疗卫生工作平衡、协调发展。

(三)促进共同发展

各医疗机构实施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建立有利于医疗机构发展,有利于卫生事业发展的工作模式,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救治有力的共享机制。

二、工作内容

(一)鼓励组建区域性医疗集团

在现有的三级综合医院中选择综合实力强、区域影响力大的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集团的牵头医院,鼓励区域内三级、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参加,构建由上级医院和下级医院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医疗集团。区域性医疗集团采取自愿参加、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组织原则,各参与医院在经营管理上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参与医院之间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科研、双向转诊等方面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

(二)建立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机制

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分片负责、网格化管理的双向转诊体系,逐步形成一、二、三级医院设置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功能明确的格局。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合理有效地分流病人,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城市圈内医院转诊病人实行绿色通道,完善城际间急救网络建设,不断探索远程急救和城际间急救网络建设的经验,形成远程急救和城际间病人转送一体化体系。

(三)逐步实现城市圈内同级别的医院检查结果互认

建立临床检验等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由各专业质控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医学检验等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各医疗机构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临床实验室硬件环境,加强软件建设,加大对医务人员培训力度,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及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创造条件。

(四)建立对口支援机制

加强城市圈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区、县医院,二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鼓励大医院送医送药下乡,通过会诊和派驻等方式下派技术人员支持城市圈内医院。支持城市圈区、县级医院骨干到部省属及三级医院的进修学习。畅通专家会诊及双向转诊渠道,试行专家中长期进驻,开展不定期多专科联合义诊等工作。

(五)探索实施网络信息化建设

构建城市圈“患者健康档案库”,实现患者医疗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推行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构建信息共享、后台传输的城市圈信息化医疗体系;医疗集团内试行建设网络医院。

三、实施进程

武汉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建设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1月—2011年2月)

在省卫生厅部署下召开工作会议,启动武汉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建设工作,广泛动员,统一思想,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二)实施推进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0月)

市卫生局成立武汉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督导和组织实施。各区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及督导评估方案,完善各项工作措施,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推进。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1年11月—12月)

开展检查验收,认真总结开展武汉市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建设工作的经验及成效,交流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逐步建立全市医疗服务共享的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建立武汉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是推进卫生资源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各区、各单位要将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

(二)完善方案,抓好落实 各区、各单位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推进落实。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对重大工作及重要进展及时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推进武汉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建设。

(三)遵循原则,加强协调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打破各自为政的狭隘观念,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各医疗卫生单位为主体,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附件:1.武汉市“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建设

领导小组

2.省卫生厅武汉城市圈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

结果、放射检查资料互认暂行规定

3.武汉城市圈医学检验、放射检查首批结果互认

单位名单(共23家)

附件1 武汉市“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金建年 市卫生局巡视员 副组长:陈诗亮 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

张义华 市卫生局规财处处长

郑 云 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

刘毅俊 市卫生局妇社处处长 成 员:郑承红 市第一医院副院长

李文洲 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陈禹潭 市第三医院副院长

张定宇 市普爱医院副院长

崔金涛 市中医医院副院长

吴燕祥 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副主任

陆家韬 市急救中心副主任

李天兴 市医疗救治中心副主任

姚 立 武汉血液中心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政处,陈诗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付旻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附件2 省卫生厅武汉城市圈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

结果、放射检查资料互认暂行规定

为加快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促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08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武汉城市圈同级医疗机构间实行医学检验结果、放射检查资料互认工作,制定本规定: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建立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实现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放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患者就医费用,简化患者就医环节,改进医疗服务。

二、检查互认项目

选择稳定性好、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和费用较高的检查项目,先期确定检验项目43项、放射医学项目66项,质量控制保障加强后逐步加大互认项目范围。

(一)医学检验互认项目

1.临床化学检验(19项):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

2.临床血液学检验(18项):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

3.临床免疫学检验(6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丙肝抗体。

(二)放射检查资料互认项目

1.数字化X线摄影及造影检查(25项):头颅、副鼻窦、鼻骨、脊柱各段、腹部、骨盆、骶髂关节、髋关节、下肢各段、锁骨、肩关节、上肢各段;床边照片;乳腺摄影及导管造影;食管造影、上消化道造影、小肠造影、钡灌肠、T管造影、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膀胱尿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窦道及瘘管造影、术中胆道造影。

2.CT检查(15项):颅脑平扫/增强,垂体冠位平扫/增强,眼眶平扫/增强,鼻窦/鼻咽平扫+冠扫,颌面骨平扫/增强,甲状腺/喉部平扫/增强;肺、纵膈 /胸部平扫/增强;腹膜后平扫/增强,肝胆胰脾肾平扫/增强,盆腔平扫/增强;骶骼关节平扫/冠状位;髋部平扫/增强、下肢各段平扫;上肢各段平扫;脊柱各段平扫。3.MR检查(16项):脑平扫/增强,垂体平扫/增强,副鼻窦平扫/增强,咽部平扫/增强,颌面部平扫+增强,眼部平扫/增强;颈部平扫/增强;肺、纵隔平扫/增强,乳腺平扫/增强、主动脉全程平扫/造影;肝胆脾肾平扫/增强,盆腔平扫/增强;脊柱各段扫描,骶髂关节平扫;上肢各段扫描,下肢各段扫描。

4.DSA检查(10项):全脑血管造影,颈外动脉造影,胸主动脉造影,腹主动脉造影,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盆腔动脉造影,上/下腔静脉造影,下肢动脉造影,上肢动脉造影。

三、互认方法

(一)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程序

1.临床检验质控中心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对列入检验结果互认的医院进行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EQA)和室内质量控制(IQC),质评合格的实验室方可进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2.检验结果互认医院的临床医师,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互认。

(二)医学影像资料互认程序

1.放射医学质控中心应对列入影像资料互认医院的放射科,进行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医院方可进行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工作。

2.外院(验收合格的互认医院)影像资料需经本院放射科质量控制专家出具会诊报告后,方可被临床医师认可。

四、不予互认的情况

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申请合理、有效的检验和放射检查项目,避免过度检查。若出现以下情况,不宜进行结果互认,应由临床首诊医师根据具体情况重新申请检查。

(一)因病情变化,医学影像资料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合,难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二)注重医学影像资料的时效性,检查的项目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较快者;

(三)检查项目意义重大(如手术前等重大医疗措施前)等原因需要重新检查的;

(四)急诊、急救患者。

五、检查结果互认保障工作

(一)组织保障:成立湖北省临床检验及放射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由各质控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医学检验结果、放射检查资料互认工作。

(二)技术保障:湖北省临床检验及放射医学质量控制中心职责:确定检查互认项目、确定检查互认医院范围;编制临床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建立效果评估体系,评估互认工作的绩效,使检查互认工作更合理、有效并做到持续改进,确保检查结果互认工作落到实处。

(三)制度保障:建立检查互认准入制度和巡查员制度,在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或科室质量评审合格基础上,巡查员不定期对检查互认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现场指导,尽量避免检查互认中存在医疗安全风险和生物安全风险。

(四)经费保障:各医疗机构要拿出一定的经费投入到检查互认工作,改善临床实验室及科室硬件环境,加强软件建设,为检查互认创造条件。同时,省卫生厅投入合适经费委托省临床检验、放射医学质控中心进行检验互认和影像资料互认相关研究,逐步完善检查互认工作。

(五)质量保障

1.加快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三大体系的建设。加快放射医学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的三大体系建设。

2.进一步加大临床检验、放射医学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力度。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要按照卫生部和卫生厅的相关要求,切实开展诊疗质量评价和诊疗质量控制,积极开展检查结果的比对,在检查结果互认范围内统一标准,从而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六、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监督措施

(一)省卫生厅组派巡查员每年不定期对纳入检查结果互认的医疗机构进行一次现场督导检查,通过检验结果互认比率、病人满意度、病人知晓率等方面对其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二)省临床检验、放射医学质控中心每年对结果互认工作进行一次现场考核,不合格的医疗机构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者将被取消检验结果互认的资格并予以社会公告。

七、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明确要求实行同级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这项工作对于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就诊费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党和政府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各医疗机构要服从大局、全局,配合党和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各医疗机构在工作中不要钻技术的牛角尖,按照要求加快检查互认工作的实行。

(二)加大对医护人员培训力度

检查互认要求是在同级医疗机构间进行,各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检验、放射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及可比的同时,还要在医疗机构内对临床医生人员进行培训,医生作为医学检查互认的接受者,提高医生对互认工作的认知度,增强医生对互认工作的信心,切实转变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互认工作的思维方式,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

检查互认是造福于民的好事,互认不能仅局限于医疗机构内部,要通过多种多样的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互认的意义,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实体会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爱护,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在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措施,真实享受到检查互认带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实惠。

附件3 武汉城市圈医学检验、放射检查首批结果互认单位名单

(共23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省肿瘤医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湖北省中山医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武汉钢铁集团武钢总医院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武汉市中心医院 武汉市三医院 武汉市普爱医院 鄂州市中心医院 黄石市三医院 黄冈市中心医院 孝感市中心医院

咸宁市中心医院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二级医院)潜江市中心医院(二级医院)潜江油田总医院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二级医院)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卫生局转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卫生局转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卫生局 分类导航:食品医药 环保卫生 政务信息 发布日期:2009-09-30

发布文号:包卫办发〔2009〕192号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规章

关键字:内蒙古自治区 医疗卫生系统 禁烟实施方案

【阅读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卫生局转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实施方案》的通知

包卫办发〔2009〕192号

各旗县区卫生局、稀土高新区社管局: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各地区按照文件要求,认真遵照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卫生局

二○○九年九月三十日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卫发(2009)65号

各盟市卫生局: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11年实现全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目标。

二、具体目标

2009年,我区实施的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3个市的20家医疗卫生机构(见附件4)必须达到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

2010年,军地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盟市至少50%的医疗机构要建成无烟单位;各盟市至少成立1家戒烟门诊,开展戒烟服务。

2011年,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内全面达到禁烟目标,各县(市)至少成立1家戒烟门诊,开展戒烟服务。

三、工作内容

(一)卫生系统内创建无烟单位活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卫生部和全国爱卫办联合印发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和《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评分标准》要求(见附件2、3),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将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工作议事日程,以及作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评优指标。要将工作人员戒烟、不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吸烟、宣传烟草危害知识、劝阻吸烟和提供戒烟服务、禁止使用卷烟接待宾客等指标纳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规定,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努力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目标。

(二)开展控烟宣传活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控烟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控烟工作制度,确保控烟工作有序进行。同时积极结合本地区卫生城市(镇)、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控烟宣传。要动员并正确引导广大媒体积极宣传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全面禁烟,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活动,带动其他行业主动参与控烟,自觉远离烟草。同时,通过社会舆论监督,推动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工作的落实。

(三)控烟工作网络建设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控烟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控烟网络建设,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控烟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结合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并落实控烟工作主管部门及其工作职责,到2010年逐步建立健全自治区、盟市、旗县区各级控烟工作网络。

(四)提供戒烟服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强化控烟意识,加强临床医务人员控烟知识与技能培训。按照方案的要求,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立戒烟门诊,实行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建立病历档案。积极为吸烟病人或戒烟者提供戒烟咨询服务,逐步提高吸烟者的戒烟率,降低人群吸烟率。

(五)控烟监测与评价

围绕无烟卫生系统创建活动,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将组织有关人员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城市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无烟环境监测工作,评价控烟干预活动效果。

监测方法:通过观察法了解被监测机构的无烟环境和无烟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机构内工作人员问卷调查和医院内就诊患者拦截调查,了解机构内卫生工作者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以及医务人员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

四、组织管理

1.自治区卫生厅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医疗卫生系统禁烟的组织领导、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禁烟工作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等(见附件1)。

2.各盟市、旗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也要相应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本辖区及本单位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具体工作实施、日常管理、督导考核等,并负责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创建活动进展和实施效果等。

五、考核检查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自治区卫生厅、爱卫办下发的《关于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的通知》(内卫发(2009)29号及《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督导评估标准》(见附件3)开展自查自评,并将自评结果于10月15日前上报各盟市卫生局主管部门。各盟市卫生局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定期组织人员督导检查,并将本地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活动情况,包括无烟单位达标数量、名单等相关信息于11月15日前上报自治区卫生厅主管部门。自治区卫生厅将适时联合组织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督导检查评估,通报督导结果,对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

请各盟市卫生局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方案,研究制定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全面禁烟的具体工作计划,于2009年10月31日前报自治区卫生厅。

附件1: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系统控烟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杨成旺 自治区卫生厅厅长

副组长:白宝玉 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

乌 兰 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自治区蒙中医药局局长

贺丰奇 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

许宏智 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爱卫办主任

成 员:王占国 自治区卫生厅办公室主任

杨志华 自治区卫生厅规财处处长

胡润召 自治区卫生厅卫生监督处处长

周晓实 自治区卫生厅农村卫生处处长

李 宁 自治区卫生厅社区卫生与妇幼保健处处长

任 钢 自治区卫生厅医政处处长

解春梅 自治区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

乌盛渊 自治区卫生厅科技教育处处长

于连云 自治区卫生厅中蒙医处处长

蓝 峰 自治区爱卫办副主任

王文瑞 自治区疾控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生厅妇社处,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厅妇社处处长李宁兼任。

附件2: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

一、成立控烟领导组织,将无烟机构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

二、建立健全控烟考评奖惩制度;

三、所属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室内完全禁烟;

四、各部门设有控烟监督员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

六、明确规定全体职工负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

七、鼓励和帮助吸烟职工戒烟;

八、所属区域内禁止销售烟草制品;

九、医务人员掌握控烟知识、方法和技巧,对吸烟者至少提供简短的劝阻指导;

十、在相应科室设戒烟医生和戒烟咨询电话。

附件3: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督导评估标准

附件4:2009年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单位名单(20家)

呼和浩特市(10家):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医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和浩特市卫生局,呼和浩特市医院,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新城区医院。

包头市(6家):包头市卫生局,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头市妇幼保健院,包头市医学院一附院,包头市一机医院。

赤峰市(4家):赤峰市红山区卫生局,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赤峰市红山区人民医院,赤峰市红山区妇幼保健院。

(完)

第三篇:市医药乱收费、医疗服务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药收费行为,有效遏止医疗机构存在的药品销售乱加价、巧立名目收费等现象,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省市有关精神,现制定医药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

一、指导思想:

以纠正医疗行业不正之风,降低医药收费标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促进构建稳定和谐社会为目的,全面宣传,广泛动员,分步实施,在全市医疗机构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服务环境,彻底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现象,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享受到质价廉的服务。

二、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1、巧立名目收费。在政府定价项目外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层层加价、超标准收取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费;继续收取国家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如:抽血费、病历工本费、CT加急费等。

2、药品销售乱加价。超过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销售药品;不按规定时间和幅度降低药品销售价格;参加政府招标采购的中标药品不按政府的作价标准销售。

3、“开单提成”搞科室承包。将医疗收入与科室个人奖金挂勾,收受“红包”、“回扣”、“折扣”。

4、出租(外包)科室。违规合作经营医疗项目,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科室”、“病区”和“项目”。

5、违反《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使用管理办法》购置医疗设备。

6、不按规定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

7、乱集资。

三、专项治理的工作步骤和目标

1、从5月10日开始,为部署动员阶段。各医疗机构要组织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召开院职工大会,务必把方案精神传达到每个职工。要宣传专项治理的重大意义,展开解决本单位“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大讨论,切实解决好本单位存在氖导饰侍狻?

2、从5月20日开始,为清理问题自查自纠阶段。各医疗单位要对照这次专项治理,全面清理收费项目及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自查自纠。要梳理本单位目前所有收费项目(包括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内容及数量,并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费。严禁巧立名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停止国家已明令取消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单位内部的收费必须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转移和坐支。

3、从6月1日开始,为整章建制阶段。

⑴各单位要将本单位的收费项目进行公示。

⑵严格执行《山西省住院患者费用清单制度》。

⑶制定本单位制止乱收费、降低医疗费用措施,建立健全本单位执行医疗服务收费及药品价格的奖罚制度。

⑷各医疗单位要将本次专项治理情况,专题报回卫生局。专题报告要包括对清理出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整改措施、整改项目及数量等。

⑸7月上旬,市政府将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对整改不力,报送不及时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四、加强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和督查

各医疗机构都要切实站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增强做好专项治理工作的自觉性。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安排部署,通过自查自纠,不断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特成立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组:

组 长:**(市政府副市长)

副 组 长:**(市纪检委副书记)

**(市卫生局局长)

成 员:**(市纪委常委、监委副主任)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生局纪检组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

办 公 室 主 任:**(兼)

办公室副主任:**(市卫生局监察室主任)

办 公 室 电 话:

附:医药乱收费专项治理情况汇总表

第四篇:湾里区卫生局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湾卫字〔2011〕17号

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局属各医疗单位:

为了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意见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医疗卫生情况,特制订湾里区《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意见》,现下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分工协作机制

实施意见

通知 湾里区卫生局办公室

2011年1月24日印发

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分工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随着我区医疗保障体制的逐步健全,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明显增加,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市行政部门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推进我区公立医院改革,指导各镇(街办)建立健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举措。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分工协作,实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达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目的。

二、基本原则

明确功能定位原则。建立分工协作的医疗机构要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合理界定职责分工,严格界定医疗机构诊疗范围,依法执业。

因地制宜原则。以优化本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为基础,充分考虑医疗资源的区域分布、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意愿和已经存在的业务关系,合理统筹城乡医疗服务网络。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原则。建立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各项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加快卫生技术人才培养。

三、主要内容

(一)分工协作形式

1.开展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湾里区内的南昌市第四医院与湾里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疗联合体,开展对口支援双向转诊试点。试点单位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形式的帮扶,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开展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合作。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实现分工协作。探索在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中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之间等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分工协作关系既可以在一个辖区之间进行,也可以跨地区开展。

3.开展专项合作。各镇(街办)要鼓励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含专科医院)与专科医院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肿瘤防治、妇幼保健、康复、慢病诊疗等专项技术协作和双向转诊试点,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模式。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开展分工协作的医院要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各医疗卫生机构间要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签订分工协作协议书,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协作方式以及各方在分工协作机制中的责、权、利等。协议书须报区卫生局备案。

2.开展驻点医疗帮扶。公立医院通过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多种形式帮扶和指导与之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级公立医院要派驻1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到协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可定期分批轮换。选派人员中既要有临床专业技术人员,也要兼顾护理、医技、管理和其他方面人员。同时,免费接收协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到医院进修培训,并安排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进行带教,定期组织专家到基层开展专题讲座,举办教学、诊疗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训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上级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协作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和设备,改善其工作条件。

3.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各医疗机构间要依法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诊疗范围执业,明确各自收治病种,制定双向转诊临床标准、转诊流程和管理规范。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向分工协作的上级医院转诊门诊和住院病人,可通过预约挂号,建立转诊“绿色通道”,享受优先诊疗和住院服务,实现无缝隙转诊。基层医疗机构也可为患者提供在上级医院开展的检验、检查预约,并反馈检验、检查结果。分工协作的医疗机构之间要尽可能增加便民措施,为双向转诊的病人提供方便。

4.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共享。加快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和推行电子病历,实行同等级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并通过远程会诊网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四、政策措施

(一)调整医疗管理相关政策

1.实行医护人员多点执业政策。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允许医护人员经办理相关备案手续后,在分工协作的医疗机构间依照执业范围开展多点执业,不需要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2.调整千名医师帮扶政策,对分工协作各医疗机构内部既有对口帮扶受援医疗机构,又有非结对的支援医疗机构,经区卫生局批准,可根据分工协作关系调整原有的对口帮扶关系,结成新的帮扶对象,享受原来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

3.派驻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其服务时间可按规定作为晋升前医师下乡累计时间。

(二)制定鼓励患者在基层就医的医疗保障政策

1.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政策宣传和组织实施。面向群众广泛宣传“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个人先行自付比例原则上应确定为零”等政策。鼓励引导群众到基层就医,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2.探索取消恢复期或慢性病在上一级医院的住院患者转诊到分工协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后期康复治疗而产生的医疗保险二次起付线。

3.适当提高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三)建立对公立医院开展分工协作工作的补偿和激励机制

1.继续执行百名医师帮扶政策。

2.在安排医院专项补助经费时,对帮扶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立医院给予适当倾斜。

3.各地可根据公立医院开展分工协作试点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确实紧缺又没有编制的公立医院,可由卫生局向区编办提出编制申请,适当增加帮扶和指导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区编办按程序进行研究办理。

4.上级医院要保证派驻基层医师原有的工资、津贴等福利待遇不变,保留其岗位、职务不变。把派驻医务人员在帮扶指导工作中的表现纳入医师定期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应当在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进修学习、提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妥善安排派驻医务人员的工作与生活,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在社区中对相关专家进行宣传,必要时组织相关专科疾病的集中诊疗活动。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卫生局会同区社会保障局、区编办、区财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工作。积极开展专项调研,抓紧制定辖区内分工协作机制的实施细则,加强对分工协作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的协调,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沟通服务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考核督查。区卫生局建立考核评价制度,把开展分工协作的成效纳入医院评审和评价。

(三)加强宣传引导。区卫生局加大对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分工协作机制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宣传经验和做法,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提高基层医疗资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医务人员明确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五篇: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系统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系统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2-15 信息来源:省卫生厅医政处 浏览次数: 131 字号:[ 大 中 小 ]

浙卫发 [2012] 27号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省级医疗卫生单位:

为建立药品阳光采购和医院服务阳光用药制度,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切实加强有效监督,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推进“阳光工程”系列建设活动的统一部署,决定在全省卫生系统实施“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现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二月十日(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卫生系统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规范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更好地维护患者就医的合法权益,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推进“阳光工程”系列建设活动的统一部署,决定在全省卫生系统实施以“保障质量、改善服务、公开透明、提高效能”为主题的“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创先争优”和 “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更加公开透明的医疗服务用药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我省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建设健康浙江的总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二、实施内容

(一)工作目标

总目标:通过实施“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简称“阳光用药工程”),建立和完善“阳光用药工程”各项管理制度,有效预防和遏制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增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服务效能,提高科学合理用药水平,提升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具体目标:

1.药品采购更加规范透明

实行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政府办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执行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中标结果,严禁在中标目录以外采购药品,严格执行药品集中采购销售价格。

2.临床用药服务实现“三知道”

患者能从医师或药师的医疗和药事服务中知道所用药品的相关知识;能从医院公示载体和费用清单中知道药品的准确价格;能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的公示载体中知道相关医院合理用药的信息。

3.药品使用总量和结构合理

——国家和省定的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使用金额比例:三级甲等医院≥20%、三级乙等医院≥25%、二级甲等医院≥30%、二级乙等医院≥35%;

——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三级医院≤45%,二级医院≤50%;

——抗菌药物占药品使用比例:三级甲等医院≤23%、三级乙等医院≤25%、二级甲等医院≤28%、二级乙等医院≤30%。

4.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有效控制

2012年全省县及县以上各类公立医院实现均次门诊费用和均次住院费用零增长。2013年后的控费指标根据省政府对深化医改工作的要求确定。

(二)工作内容

1.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必须通过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实施网上药品采购,采购品种必须从省中标目录中选择;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制订出台《阳光采购药品确标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要求开展药品确标工作,并将确标结果予以公开;

——医疗机构应规范备案采购,从严控制备案采购药品的品种和数量。如临床确需,要按照药品备案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严格审批,并将采购使用情况定期公布,接受监督;

——严格执行中标药品采购价格。

2.提供良好的临床用药服务

——临床医师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并主动向患者告知所用药品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临床药师和药品调剂人员能提供良好的药事方面的相关服务;

——医院要利用电子显示屏、公示专栏等载体公示所有药品的价格信息,方便患者查询,要为门急诊和住院病人提供详细的药品等费用清单,及时解答患者对药品价格的疑虑问题;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定期向社会公示“阳光用药”相关指标,使患者和群众能了解到相关医院合理用药的真实信息。

3.落实临床用药综合管理措施

——要研究确定实施“阳光用药工程”相关监测指标体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监测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动态分析报表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督促解决,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药。

——医疗机构要以强化临床用药管理为核心,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以及确立严格有效的执行手段,加强对临床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使用的分类管理。二甲以上的各类医院都必须在HIS系统中设置临床合理用药的预警程序,做到有效预警、实时监管。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全处方点评工作。省卫生厅负责对全省三级甲等各类医院、市卫生局负责对辖区内三级乙等各类医院和所属二级各类医院、县卫生局负责对辖区内所属二级各类医院每年进行一次全处方点评,并根据管理需要随机抽查部分医院,点评结果及时反馈和通报。二级以上各类医院每1-3个月必须开展一次全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进行剖析,引导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药。

4.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院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和院务公开制度,按季、半年和一年汇总医疗服务和“阳光用药”相关信息,通过门户网站,并依托微博、报纸等多种媒介,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省卫生厅在浙江卫生网(www.xiexiebang.com)、《生活与健康》报等载体上公示省级医院“阳光用药”相关信息。

——确定“阳光用药”必须向社会公示的信息至少有以下9项: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使用金额比例、抗菌药物占药品使用比例、抗菌药物在门诊处方的比例、每门诊人次费用和药品费、每出院病人次均费用和药品费、门诊处方平均金额、不合格处方占全部处方比例、平均住院日。

5.健全多方参与的监管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辖区医疗机构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并建立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统一受理对医疗服务中乱收费、不合理用药和医生诱导患者到指定药店购买贵重或辅助药品的投诉举报,接受媒体、群众对医疗服务“阳光用药”的监督,同时严肃查处药品采购和药品使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96301暂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投诉受理电话,接报人员应作好投诉记录,并及时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三)工作安排

1.实施范围:全省各级各类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其它医疗机构参照执行。2.实施时间:2012年为全面启动和强化推进年,2013年为持续推进和巩固完善年,之后,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相关工作内容纳入常态管理。

四、实施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阳光用药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落实医改重点任务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是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院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组织领导。要狠抓各项工作内容和措施的落实,切实加强医院药品采购、使用等方面的管理,不断改进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各地、各医院要按照“阳光用药工程”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制定本地、本医院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扎实贯彻落实。同时,要把该项工作与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和建立医院用药监管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三)加强督导,确保实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及时收集和分析反映医疗质量、医院效率和合理用药的数据信息,客观全面地评价医院工作。同时,要求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促进医院的良性竞争。通过实施“阳光用药工程”,引导医院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改进内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增强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下载市卫生局关于下发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卫生局关于下发1+8城市圈医疗服务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