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科普教育十二五规划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一、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二)发展目标
二、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三、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五)首都科普资源集成与服务工程
四、保障和实施
(一)保障条件
(二)组织实施
(三)监测评估 依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方案》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前 言
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以来,北京市大力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四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奥运科普行动和四项基础工程建设,全面实现了《科学素质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调查显示:北京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07年的9.2%提高到2010年的10.03%。明显高于全国3.27%的平均水平,首都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高并位居全国前列。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北京地区丰富的科技、科普资源有待充分发掘利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各方面力量有待进一步整合,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市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全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将是影响北京市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北京市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局面,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继续大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做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首都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改善民生等全市中心工作,使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步伐与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 相一致;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创新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内容与方法、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和基础工程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获取科技知识、享受科技福祉的机会。
一、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立足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着眼于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和提升首都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首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思维、科学生活的新风尚,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在“十一五”基础上有显著发展。科学普及工作深入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广为传播,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继续位于全国前列,并瞄准国际化高端城市的水平而努力。
——全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继续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加强对低碳经济、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 文化氛围,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
——广大市民提高科学素质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公众了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的愿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继续推动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大力推动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以上述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和监测评估等体系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北京市科普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尤其是要加快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和利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构建科普新模式,大力推进首都特有的科普资源集成与服务工程建设,使首都丰富的科普资源得到高效集成利用,使北京成为全国科普资源研发集散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更加完善。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法规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捐助或参与兴办公益性科普事业;制定优惠政策,设立示范、扶持、奖励项目,引导企业开发科普文化产品、兴办经营性科普产业。逐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
二、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十二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针对北京各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学校(幼儿园)科学教育为基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丰富课外校外活动内容为手段,充分发挥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的综合教育作用,激发未成年人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从小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整体科学素质明显得到提高,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1.推广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全市的公立幼儿园、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全民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使幼儿初步尝试了解科学的教育过程。鼓励幼儿园、社区和家庭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结合幼儿的特点,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认知能力。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服务于本市幼儿科技启蒙教育。
2.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校内科学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推行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把科学教育的目标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特别要提高综合性科学课程,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科学课程,劳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其它与科学相关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使未成年人在这一阶段初步 形成科学素质。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初步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够结合科学课程的学习进行自主探究,结合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尝试技术设计,并积极开展与科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其它社会实践,促进自身科学素质较义务教育阶段有较大提高。大力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科学教育的差距,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推动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
3.形成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体系。全面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其它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资源,为校外科学教育服务,促进首都地区的科研院所、教育基地向青少年开放。全市要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要充分利用首都雄厚的科技专家资源、大众传媒资源等推进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科学传播,组织发挥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团、北京老科技工作者总会等智力资源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开展科普讲座;积极组织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翱翔计划”,开展北京金鹏科技团、首都“挑战杯”等活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与率进一步提高,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积极组织和引导未成年人参与“北京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以及其他的国际、国内或区域性的科学实践活动,实现中小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比率为100%的目标。
4.关注未成年人中特殊群体的教育公平。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生、残疾和智障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特殊家庭子女的 科学教育,积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更多参与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的机会,保障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的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的权益。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紧紧围绕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紧密结合郊区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自身需求,努力探索适合农民的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模式,大幅提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和增收致富能力,首都农民科学素质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改进服务方式,加大对“三农”的科普服务力度。围绕农业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需求,依托农村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服务组织网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科技致富服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组织、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技术技能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形成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深入开展新型农民工培养工程,采用农业科技入户、骨干农民研修、农民田间学校、农民致富科技服务套餐配送工程和专项技能培训等有效模式,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就业培训,以及各类非农就业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发挥农科教机构、社会组织和媒体作用,加强对农民科普宣传教育。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健康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和科学健身知识,引导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和防灾减灾等相关科学理念、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倡导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环保的新型农村社区。加大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重点传播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提高 农民的基本科学素质,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促进科普资源向农村聚集,完善农村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以继续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县)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大力发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基地。继续推进光缆入村、网络入户工程,以信息化促进农村的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统筹利用、挖掘潜力,拓展和提升农村公共设施资源的科普服务能力,改建、扩建和新建相结合,形成各类科普基础设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4.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引导和鼓励各类科教机构、城乡社会组织、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多元化的投入方式,开展科普惠农活动。继续做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评选和奖补工作,不断加大奖补力度和奖补范围,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助力新农村建设的实效。
(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加强科学教育培训,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有序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科学素质,为首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使首都市民具备与建设世界城市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素质水平。
1.加强科学教育培训。坚持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完善社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科学素质。以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为主要载体,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创新方法的宣传普及,提高职工的科学素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开展技术交流和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倡导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制定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将 科学教育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培训教材。倡导和普及低碳经济、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激发自身提高科学素质愿望,培养获取知识改变生活方式的能力。
2.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计划”,开展“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活动、“讲理想 比贡献”活动、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影响带动企业科技人员开展创新活动;探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举办“首都创新论坛”活动;继续开展创新理论培训系列活动,实施按专业、定方向的梯次型的深度培训,服务在京企业创新需求;充分利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邀请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主体的世界顶尖学者举行系列学术讲座、专题论坛和主题展览等活动;在全市实施“五年五万”新技师和“五年二十五万”高级工培养工程。
3.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各区县、各有关部门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定本地区和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根据建设世界城市和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和企业岗位用工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以提高城镇失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企业自主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实施科技助残工程,提高残疾人获取科学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和改善自我生存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4.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科学素质。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和特点,广泛开展科普进工地等活动。建立外来 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劳务输出组织共同开展职业培训的机制。继续实施外来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在家政服务、护理行业免费为外来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搭建社区科学素质建设平台,广泛开展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教育。依托社区内外科普资源,以广泛深入的社区科普活动,推动社区文明、和谐建设。
1、建立健全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工作体系。加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协调与服务。根据社区的实际状况与需求,明确责任主体,配备专(兼)人员,建立必要的工作队伍,将科学素质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落实经费预算,切实把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工作落到实处。
2、大力开展社区科学素质教育活动。根据社区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主要目标人群和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机关干部、公务员等相关目标人群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各项科普教育活动。把“破除迷信、环境整治、健康生活”等科普宣传提升到“理解科学、体验(参与)科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上来。通过科技周、科普日、科普之夏等重点活动,激发居民参加科普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宣传讨论。引导社区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社区做起,积极参与到首都科学讲堂、绿色北京大讲堂、周末社区大讲堂等讲堂活动中。围绕“三个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不断增强广大居民的科学生活,节约资源、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面对突发事件、灾难的生存能力。创建学习型社区、推动居民终身科普教育,全面促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3、提高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开展数字科普视窗建设工程,加强社区科普室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现有基础设施在科普宣传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公共科普服务设施作为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的平台和载体,结合本地区人文、地理、传统特点,建设一批具有时代气息、体现高新技术特点、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科普设施。充分发挥电子网络等信息技术在科普宣传中的重要作用。继续组织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科普学(协、研究)会、科普俱乐部等作用,为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建设服务。实施高校科协与社区科协组织对接工程,组织一批有志于社区科普教育的学者、科研工作者和实用技术专家为社区科普服务。利用科普超市围绕社区需求开展科普资源配送工作。
4、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模式。逐步实现科普资源主要由政府投入,向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等多种模式共存的格局。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内外科普资源,在科普产品,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建立共享机制。鼓励社区内的各种组织和单位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普设施和项目。要拓宽社区科普工作对象,从社区居民主要目标人群到社区人群的全覆盖;科普工作从居民个人到社区内的单位、组织的全覆盖;从简单的科普宣传,到创建科普家庭、科普楼门、科普楼宇、科普社区、科普地区的科普立体建设工程。使社区科普真正成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通过科学教育培训、宣传普及等途径,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掌握科技发展动态,充分认识科技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能力,为提升全社会的科学 素质发挥示范作用。
1.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的组织工作。依据《“十二五”全国干部培训规划》、《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1—2015年政府公务员培训纲要》,将提高机关干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科学素质的内容列入各级干部教育计划。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机构要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列入教学计划。继续组织北京市公务员科学素质大讲堂,每年举办公务员科学素质知识竞赛,编写《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实地参观科研单位和科普场所。组织好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
2.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科学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市属主要媒体创办有关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栏目和节目,在北京市领导干部“在线学习”课件开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大“科技知识及其应用”等相关内容的比重,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自主学习科学知识。
3.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注重培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将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战略思想,以及我国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学工程等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
4.将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选拔录用、竞争上岗、考察任命的重要内容。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年度考核中,增加科学素质的相关内容。启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制定工作。
5.围绕“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实施,领导干部要率先了解主要内容和项目进展,学习必要的科技知识,推动各项工程的落实,提升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主要行动,“十二五”期间推进以下基础工程建设: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的科技教师队伍、教材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教育培训方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激发公众接受科学教育与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效果明显增强。
1.加强科技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北京科技教育名师十百千工程”,培养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教育名师;实施首席科技教师培养计划,为每个区县培养具有较高科技教育能力与水平的首席科技教师(辅导员);实施科技教师轮训计划,5年内完成科技教师的轮训,全市中小学科技教师接受科学教育专业培训的比例达到100%。
2.完善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按照《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新标准》,根据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科学教育培训教材,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各种科学素质教育与培训的教材建设。
3.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加强中小学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4.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学教育。建立科技界、企业界和教育界合作推进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界、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强化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科普场馆、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学院、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加强科普资源建设,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丰富资源种类和总量。加强现有优质科普资源有效整合,建立高效资源共享和交流机制,充分发挥科普资源社会效益。把首都的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普优势,大幅提升科普能力,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提升首都全民科学素质基础建设整体水平。
1.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力度。继续资助自然科学科普图书与音像制品的创作出版,繁荣科普创作。鼓励、扶持优秀科普剧、科普动漫、科普网络游戏作品的创作,带动科普书刊和科普玩具等衍生产品的开发,继续办好北京科普动漫创意大赛。重视报刊、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媒体科普资源开发。鼓励将科学、人文、艺术融为一体的科普资源开发。加强民生、生态和应急科普资源的开发,以及适合农村和社区科普的设施和产品的开发。建设北京科普资源研发和集散中心、举办北京国际科普节、打造北京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和国际科普资源交流 中心地位。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
2.加速科普资源有效整合。以科普超市、科普资源库等方式整合科普产品,拓展科普资源的服务范围,促进各区域、各部门彼此分离的资源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优化配置,提高效能,建立科普图库、科普动漫作品库、科普报告库、科普音像库、科普图书库等多种类的科普资源数据库;整合科普人才资源,进一步充实、完善包含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科普人才队伍;发挥网络和数据库的作用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以“蝌蚪五线谱”、“科学松鼠会”为代表的科普专业门户网站,通过科普信息发布、资源导航、资源搜索、资源展示以及论坛、博客、网上调查等功能,为公众和科普工作者提供资源发现、使用、分享的途径,提供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渠道。
3.加强科普资源的共享。建立共享机制,有计划、逐步开放科研机构、高校、大型国有企业的实验室,减免科普场馆收费等;发挥全国科普日和北京科技周、社会科学普及周、商业科技周等重大活动的平台作用,向首都公众提供丰富的科普服务和科普宣传;发挥首都科技网、北京科普工作网等网站快速与互动的优势,提供科学普及和交流的园地;组织科普产品的博览会、交易会等,促进资源的交流;以北京科学中心等大型科普场馆为科普交流共享中心,以巡展、交换、重点支持等方式,为各区县、各部门提供科普展品、展览;积极创新科普资源共享模式。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科普作品、借鉴国际先进科普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首都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进一步提升各类媒体科技传播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新型媒体科技传播功 能,研究三网融合形势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建立大众传媒应急科学传播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技传播新格局。
1.进一步提升媒体科技传播质量和效果。坚持媒体科技传播的严肃性,揭露伪科学;继续提升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和科学传播能力。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北京日报、北京科技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专刊等以及有关在京媒体要发挥科技传播主渠道作用,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贡献。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加强科技传播的针对性;贴近生活,服务受众,拉近科技与群众的距离;开展科技记者与编辑的培训,提升科技传媒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2.充分发挥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加强互联网新技术在科技传播服务中的应用和网络科普原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博客、论坛、在线通讯的交互式科技传播功能;发挥IP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等移动媒体的科学传播功能,开发适合的科技传播内容和方式。
3.三网融合下的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以“蝌蚪五线谱”为代表的网站建设,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建成社会大众参与、具有北京特色的公益性网站。进一步探讨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理论体系,研究大众传媒科技传播新模式,开发大众传媒科技传播高效资源,发展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创意产业发展。
4.建立大众传媒应急科学传播体系。发挥电视广播受众广泛优势,针对受众的不同心理和层次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科学抗灾信息服务;发挥互联网交互性、时效性优势,推出专题网页,加强与网民的即时互动交流;发挥移动媒体方便快捷优势,加强抗灾期间移动媒体的科技传播规划,形成规模辐射效应。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提升现有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科普能力,拓展社会设施资源的科普功能,推进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科普基础设施布局,形成各类科普基础设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1.提升现有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普能力。中国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170家科普教育基地,要强化需求导向,完善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展教内容的互动性、展出形式的多样性和展教资源的时效性,增强科普基础设施的吸引力和服务效果。通过科普基地联盟,实现科普基地互惠、互利、合作,进一步提升科普基地联合服务的能力。
2.拓展社会设施资源科普功能。配合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的实施,建立一批现代科技展示基地、科研成果宣传基地、科学理念展示基地。鼓励以“区县联动”方式,在东、西两带建立一批区域科学活动中心或户外科学苑。在建设“市区合作”或“政企合作”的平台上,建立产业科技馆或博物馆、生态型科普基地。引导公园、商店、书店、医院、影剧院、图书馆、体育场所等公共场所逐步增加科普宣传设施。逐步提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海淀公园内高立的科普主题公园以及观光农业、动植物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场所科普能力。增加工业旅游的科普元素。
3.推进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北京科学中心建设,按照“三个北京”发展战略要求,定位于服务青少年群体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展示前沿科技,凸显首都特色,成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共享空间和展示平台。支持高新农业产业园配备科普宣传设施实验仪器设备,支持社区科普活动室建设及配备相关宣传设施,支持乡村配备农业实验、检测设施。加大数字化科普设施等户外 科普设施建设。加强创新型科普社区建设和科普示范区建设。
4.优化科普基础设施布局。盘活存量与发展增量相结合,统筹区域、城乡和不同类型科普设施的发展,加大南城和远郊区县科普场馆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实现本市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
(五)首都科普资源集成与服务工程
加强与中央单位合作,集成在京中央单位的丰富科普资源,提高北京科普资源建设水平。发挥首都优势,为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1.集成中央在京单位科普资源为首都市民科普服务。倡导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中央单位科技工作者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参与科普工作,充分发挥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等中央单位科普人才资源作用,服务于首都市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充分整合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的科技资源,集成为国内高端水平、具有北京特色的科普项目。建立国家实验室“社会开放日”活动机制,鼓励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普资源,继续命名科普教育基地,鼓励央企建立专业性博物馆、科技馆。
2.集成首都科普场馆等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科普公共服务。首都各类科技馆、博物馆、会议中心、影剧院和社区活动中心等定点场所,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通过继续扩大免费开放范围,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形成具有首都历史文化特点和优势的展览系列,积极引进或合作举办在全国和世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普展览,为市民提供多层次、有特色的科学文化活动项目。继续加大对现有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其功能,继续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命名工人作。
3.拓宽全国性社会组织参与首都科普公共服务的渠道。鼓励和支持全国性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组织从事科普公益事业,通过招标、奖励、补贴等形式培育科普服务市场主体,搭建社会组织参与科普公共服务的平台。积极培育科普领域的支持性社会组织,形成科普类社会组织的合理结构。
4.集成外国驻京使领馆、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机构总部的科普资源。积极动员外国驻京使领馆、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机构总部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北京市的科普活动,为首都市民提供多元化的科普服务。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外国驻京使领馆、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机构总部把本国优质、前沿的科普资源带到北京开展科普服务活动。
四、保障和实施
(一)保障条件 政策法规
1.建立和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适时对《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条例》进行修订;继续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体系及《北京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深入推动。
2.完善奖励、激励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标准和程序,奖励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教师、管理人员、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单位;制定相关的认定标准和表彰奖励办法,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兴办非营利的公益性科技教育、科技传播、科学普及机构;制定鼓励科普产业发展的 政策,重点扶持科普设施开发和科普网络游戏及科普动漫等产业的发展。
经费投入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顺利实施。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资金用于全市性重大科学素质建设项目的实施。
2.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所承担的任务,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纳入部门预算。
3.拓宽社会资金投入渠道。切实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的《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办法》中有关对公益性科普事业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并根据《科学素质纲要》中关于“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的规定,制定配套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依法吸纳境社会资金,支持首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4.落实职工科学教育培训经费。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有关“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将其中主要部分用于职工科学素质建设。队伍建设
1.加强专职科普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建立科普工作者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和进修活动,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有计划地做好各项目的主要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科普场馆联合设置相关专业或研究教学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培养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专门人才。
2.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建立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科技教师、科技记者与编辑、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相对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采取高校科协与区县科协、企业科协共建方式,组织大学生、研究生开展科普志愿服务。加强管理,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切实将科普志愿服务落到实处。
(二)组织实施
1.市政府领导全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并对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设立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工作规划,提出总结任务安排,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推动任务落实,指导各区县科学素质工作。
2.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各区(县)政府负责领导当地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本规划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三)监测评估
1.依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制定《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基准》。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市民生活和工作实际需要,提出首都市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2.每二年开展一次全民科学素质调查。建立和完善全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第二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特点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特点
在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首都北京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跑线上。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已经基本完成,即将于1月中旬提交市两会审议。
据透露,北京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国家特大型城市运行的特点和发展的实际,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坚持以科学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把科学发展与北京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更加符合首都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世界城市为坐标系,紧密结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谋划未来;坚持以人为本,直面百姓关注的民生需求,让广大市民都能在规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坚持系统规划解决大城市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坚持规划文体创新,从百姓的利益出发,以百姓的视角和语言描绘百姓的愿景;坚持长时间、宽领域、多层次地‚开门编规划‛,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一个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为规划成为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行动纲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规划相比以往中长期规划,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特点一:规划视角更加开阔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轻盈腾飞的关键时期,在规划编制时,北京基于时代特征和国家战略的视角定位发展,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塑造城市,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十二五‛规划的视野更宽、思考更深。
北京立足国际化视角审视和谋划发展。‚十二五‛时期,北京鲜明地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打造高水准的国际交流平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升在全球市场中资源配置能力和参与产业分工能力。提出要把中关村初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国际设计之都等建设。积极举办更多更有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国际会展、文化等品牌活动。努力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进一步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立足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谋划发展。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离不开强有力的区域城市群的支撑,北京基于国家首都的职能定位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转换传统发展视角,从注重聚集为主向聚集、疏解和辐射并重转变,从注重单方面保障为主向双向服务共赢发展转变,着力打造功能互补、产业联动、区域协同、共赢发展的区域城市体系,更积极地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跃升。
北京立足于服务人的发展的视角谋划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北京在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的基础上,发展的视角将由更多注重经济发展逐步转向经济社会并重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服务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现便捷出行到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向农村的延伸,从构建精细智能安全的城市运行管理到优质多样的公共服务供给,从构建宜居绿色家园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的提供等,通篇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市民真正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使发展惠民的思想落到实处。
特点二:发展理念更加鲜明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北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时期的北京,在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更高的发展要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的主题主线要求,结合首都发展实际,北京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使首都的发展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进一步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惠及人民、文化彰显魅力、城市服务生活、绿色塑造未来、改革激发活力、开放实现共赢等发展的新理念,把科学发展落实到实处。
规划提出,要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立足首都基本形成了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以及逐步形成的消费型经济特征,明确了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就是要坚定地把发展的动力转换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和全国创新发展。要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明确了创造充分就业机会、让每个家庭都有可靠保障、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教育、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全面实施广大市民住有所居等发展目标。要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树立大文化理念,发挥首都科技、教育、文化等资源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要坚持绿色发展,倡导节制型生存、节约型生产和节俭型生活,把北京建设成为既服务于当代市民,又服务于子孙后代的宜居绿色家园。要使城市的空间功能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生活,推进城市功能由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向多功能区域共同支撑转变,建设城乡共享、高效便捷的城市基础设施。同时规划提出要把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口、交通、环境和社会公共服务作为城市战略管理的重点,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更加安全高效。在规划文本中这些新的发展理念以篇章题目的形式出现,使其能更加鲜明地传播出来。
特点三:首都特色更加突出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既承担着一般性的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职能,更承担着国家赋予首都的特殊功能。多年来,北京自觉服从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探索首都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将做好四个服务作为首都工作的基本职责,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的发挥,在服务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做好服务。在‚十二五‛规划中,立足国家首都的功能定位,立足特大型城市发展规律和特点,谋求推动首都发展特色更加突出。
更加注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把不断完善和提升首都服务功能作为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在服务区域和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新发展和服务的新提升。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生活能力。着力推进服务功能区建设,优化、培育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更好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分工。
更加突出文化中心功能的提升。规划将塑造高品位、有特色的城市文化上升到发展战略的地位,将文化发展单列篇章,不惜笔墨,提出系统的发展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提升全国文化中心地位,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使北京成为充满人文关怀、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城市。
更加突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发挥。规划以进一步强化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为目标,致力于营造国际一流的服务环境和条件,全面提升服务于国际交往的软硬件水平,服务好国家外交全局,在服务中提升城市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更加突出国家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着重围绕发挥首都创新资源禀赋优势,提出要全力以赴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聚集整合创新要素,加强创新制度安排,加大各项先行先试政策落实,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努力北京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
特点四:规划文风更加质朴清新
语言风格的创新是‚十二五‛规划又一鲜明特色。在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让森林走进城市‛,‚让绿色遍布乡村‛,‚让河流风貌再现‛,‚水秀而可近,岸绿且可亲‛等充满诗意的字眼随处可见,‚为劳动者创造充分就业机会‛,‚让每个家庭都有可靠的保障‛,‚为学生成才提高良好的教育‛,‚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努力实现广大市民住有所居‛等充满人文关怀、质朴易懂的语句俯首可拾。这些既质朴清新又美丽可人的语言出现在政府规划文本中,让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
‚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市民指向,借鉴国际城市规划编制风格,大胆创新规划语言表达方式,以质朴清新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内涵,编制一个百姓乐意读,读得懂的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思想武器,真正成为一个为百姓编制的规划。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先进理念的变化。规划语言风格的创新体现先进的执政理念,体现执政为民、以人文本的思想。
特点五:社会参与更加深入
中长期规划是全社会共同的行动纲领。广泛的公众参与是规划编制的应有之义。相比以往中长期规划,‚十二五‛规划贯彻‚从市民中来,到市民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民主决策理念,有效沟通了社情民意。社会参与更加深入,正真将规划编制成为一个‚广听民声、广集民智、广纳民意‛的规划。
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在历时三个多月的‚建言‘十二五’共话新蓝图‛公众参与活动中,18648人提出各类建言1.7万余条。公众建言既涉及交通治理、人口等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有世界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既有宏观政策建议,也有微观操作措施;既有源于基层生活的真实感受,也有对战略性课题的真知灼见,对编制‚十二五‛规划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专家深度介入。47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全过程参与咨询论证。公开选聘全国一流研究机构参与70余项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市领导出面组织召开数十次研讨会,专家与政府官员一起就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探究解决方案。主动与企业互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积极与在京企业对接。
市人大、市政协深度参与指导规划编制,首次针对规划编制提出了专门的建议,在参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空前的,助推规划编制再上新台阶。人大方面,将‚十二五‛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人大针对‚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组织开展调研,先后400多名人大代表参与调研,在年中的市人大常委会上,首次专门针对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几个问题的建议‛,重点突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服务中心、建设宜居城市、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等重点问题,共提出了28条建议。政协方面,在2010年全市两会上政协委员针对‚十二五‛规划编制提出6个提案,涵盖了城市结构、世界城市建设、西部区域发展等方面;在年中规划编制的关键阶段,经过200多次的专题调研活动,市政协提出《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若干建议)》和22个专题调研报告。
第三篇:北京市延庆县“十二五”节能规划
改革开放30年来的长武
中共长武县委 长武县人民政府(2008年4月)
长武县位于我市西北部,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西、北三面分别与甘肃省的灵台县、泾川县、宁县、正宁县接壤,东与我市彬县为邻,是陕西的西大门,有“秦陇门户”之称,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也有“果乡煤城”之誉。全县辖5镇6乡171个行政村,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万亩,总人口17.3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煤炭、煤层气等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312国道、武银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西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丝绸之路”西行的必经驿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昭仁寺以其虞书唐碑、大雄宝殿等文物享誉国内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武历届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和谐长武的宏伟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显著成绩,长武大地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到2007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5亿元,是1978年的30多倍;规模工业实现产值
乡并入地掌乡、原路家乡并入亭口乡、原罗峪乡并入昭仁镇,行政村总数由234个减少到171个,村级干部总数减少115个,年减少定补金额13.8万元,农村机构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县委、县政府始终遵循“绝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果品、烤烟和畜牧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八五”以来,为了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把繁荣农村经济的着力点放在理清思路、调整结构、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上来,先后提出了“强化农业,突出粮、果、烟、畜、菜的发展”、“农业主抓果、菜、烟、畜四大骨干项目”、“稳粮、扩烟、优果、兴牧”等一系列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苹果产业的决定》、《加快苹果新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等文件,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技术指导,使全县的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南烟北果河滩菜、沟坡绿化养牛羊”的经济格局。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壮大果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重头戏,按照“做强果业、做大畜牧业、提升劳务输出层次”的思路,大力发展果业、畜牧、劳务输出三大农村主导产业,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到2007年底,全县果园总面积达到21.5万亩,总产达到15万吨,优果率达到68%,产值突破3亿元;畜牧业方面,建成规模养殖村62个、发展养殖专业户6052户,大家畜存栏达到6.2万头,实现产值1.3亿元;劳务输
处,农村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成移民新居1808处,搬迁贫困群众8815人;绿化道路232条42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6%;11个乡镇全部开通了宽带网;村址设标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发展呈现新气象
长武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工业基础非常薄弱。1977年全县只有17家县办企业,且底子薄,技术含量低,发展步伐慢,年产值仅393.2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全县工业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但是始终没有甩掉资源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帽子。近年来,面对农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已十分有限的现状和发展工业空间巨大的优势,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工业立县、果畜富民、加压紧逼、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工业立县、跨越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以煤炭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煤水电一体化项目进展,大力培育煤炭、电力、医药、食品四大工业支柱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到2007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6.3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4亿元,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一是能源开发稳步推进。近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自2002
速崛起,以商贸服务、物流配送、房地产开发、农产品加工包装、建材生产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一批小商品、家具、建材、粮油、农副产品、服装布匹及医药批发等专业市场,涌现出了永德宏商场、美乐多购物中心等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及周边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截止2007年底,全县私营企业达到138户,个体工商户达到2650户,实现产值12.4亿元,完成税收4907万元。
三、努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长武县城面积仅有3.1平方公里,只有东、西、南、北四条街道,随弯就势,路面狭窄,门店稀少、建筑简陋。党的十五大以后,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和形势需要,作出了把城镇开发改造作为全县四大经济工作的突破口之一来抓的决策,拉开了城镇建设大拆迁、大建设的序幕。先后投资2亿多元,对原有的东、西、南、北街、车站街、北新街六条街道占红线和不符合标准的上千间低矮建筑物进行了大拆除,建成了水、电、路配套设施齐全的南大街,使县城初具现代化城市气息。并利用两年时间先后完成了县城西大街排水管道铺设任务,对整个县城进行了绿化,县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抓好县城开发改造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还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按照“合理建设、各具特色”的指导思想,聘请省市规划设计院专家逐乡镇规划设计,并多方筹措资金开工建设,使全县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陕甘交界“明珠城市”的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加强管理”的
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0多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多亿元,涉及城镇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乡村道路普修、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林业四大工程”等多个方面,长宁公路、长途汽车站、疾控中心、长中改扩建工程、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城区供水工程、东西大街拓宽改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先后建成投入使用。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治建设,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健全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县,改革管理体制,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民主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不断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有力的促进了人大、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人大、政协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统战工作不断加强,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不断增多,参政空间进一步拓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扎实有效,成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同时,以“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普遍推行,农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大大提高,基层
进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三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教育,在农村开展了文明村镇、文明小区、文明大院、星级文明户活动创建、“改陋习、树新风”等活动,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窗口”行业单位开展了“创选评”活动,在全社会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社会主义荣辱观”、“建文明长武城、做文明长武人”、“感动长武十大人物”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时总结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近年来,全县共创建省级文明单位6个、文明村3个、“十星级文明标兵户”1个,市级文明单位16个、文明机关6个、文明单位8个、文明小区3个、文明校园10个,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2131”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实施,节庆文化、机关文化、广场文化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秦之声”群众秦腔演唱会及“清凉之夏”、“莲之颂”等大型文艺晚会,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二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抓基础、促繁荣”的原则,千方百计筹资建设文化基础设施。1978年以来,先后建成了县新剧院、宣传文化中心、县图书馆,并在县城南街中心地
业形成一定规模,管理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县文化体育中心已于2007年开工建设,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将得到根本改善。
五是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对昭仁寺大雄宝殿、东岳庙天齐殿、昭仁寺碑石长廊、牛弘墓文馆所等文物进行了修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有效,长武道场音乐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定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社会发展和进步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考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科技事业不断进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长”战略。从1992年起,坚持每年组织实施“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普及科技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科研工作不断进步,在小麦良种繁育、优质苹果生产、烟草红外线烘烤、蔬菜温棚生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涌现出了梁增基、巨粉娥、崔俊峰等一批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先进典型。
二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1995年起,在全县推行了“四制”(校
有声有色,农村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落实,群众参合率达到90%以上,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成效显著。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狠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确保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扎实推进计生综合改革,抓好计生“三新”建设,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深入开展“关爱女孩”、治理性别比活动,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原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同志2006年来长视察期间,对长武的计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获得“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
五是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牢牢把握“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多项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多年来,长武县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和信访案件总量一直处于全市末位,连续十五年为无毒县;2004—2005年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位居全省前十名、全市第一名;2006年获得全省第一名。“一控制、两下降”工作和综治工作综合考核也位居全市第一。200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创建“省级平安县”的目标。经过两年的努力,到2007年底,全县共创建平安乡镇11个、平安村171个、平安单位56个,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到98%,高出市上下达指标3个百分点,一举通过了省综治委的验收,被确定为省级“平安县”。
六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
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巨粉娥、创一流业绩”和“学习巨粉娥、保持先进性、促进跨越发展”活动,有效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组织实施了解放思想“先导工程”、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通过邀请省、市专家来长做报告、组织干部群众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谈创业等形式,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支持干部群众积极创业,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工作。
二是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县委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任用了一大批政绩突出、群众公认,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干部。坚持“五个好”的标准,狠抓了乡镇党委班子建设。按照“六个好的”要求,开展了农村基层组织整顿,不断优化村级党组织班子,在全县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四培三带两提高”和“找能人、请能人回村任(兼)职”等活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县11个乡镇党委全部达到“五个好”标准。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了党建工作与非公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是作风建设扎实有效。先后组织开展了刹风整纪、县乡机关思想作风教育整顿、纪律作风集中整顿、“转作风、暖民心、7
一批典型案件,在全县形成了风清气正、心齐实干的良好氛围。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有为。今天的长武与30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理念,早已成为长武人民的共识。如今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的长武儿女,正以更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开拓进取,开创长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四篇:北京市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北京市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就
(二)主要问题
(三)面临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序言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内容涵盖城乡防灾规划、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乡加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排防灾减灾工作的依据。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总结防御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经过全系统共同努力,成功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一)发展成就
1、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和《防震减灾法》相继出台或修订,规定城乡规划应符合防灾减灾的需求,并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工程抗震加固等方面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原则,并对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系统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指导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各地通过制订有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强化了工程抗灾设防管理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2、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颁布实施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编制了《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完成了《镇(乡)村防灾规划标准》的审查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编制了《地震灾后建筑鉴定与加固技术指南》,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
3、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监管取得进展
“十一五”期间,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抗震和结构安全已成为重要监管内容。一是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中增加了关于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审查的有关内容,并对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进行专项审查,确保了其抗震安全。二是推动各地实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制度。三是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管,出台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全国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示例》等技术性文件。
4、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有效推进
“十一五”期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成立了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加强对各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泉州、南通、合肥、徐州、苏州、海口、武汉、宜昌、十堰、荆州、溧阳、泸州、喀什等2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订工作,其中泉州市、南通市等地开展了规划实施试点工作。厦门市编制了综合防范地震、台风、建筑边坡灾害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规划,并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实施计划。
5、村镇抗震设防工作逐步开展
“十一五”期间,各地积极贯彻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加强农村工匠技术培训、提供农居抗灾图集等形式,促进村镇房屋抗灾能力的提高。如新疆2003年至2010年,新建农村抗震安居房194.9万户,累计投入262.5亿元;云南2007年至2010年,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85.5万户;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完成了360万户震损农房的修复加固和145.91万户农房重建任务。抗震安居工程经受了地震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取得成效
一是抗灾救灾工作部署和技术指导及时。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各地积极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并建立了受灾及应对情况报告制度。汶川、玉树地震灾后,协助灾区制定了城镇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过渡安置房质量验收、农牧区居住房屋抗震节能设计、灾区危房拆除及建筑垃圾清理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文件。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研究制订了受损建筑物安全性应急鉴定等方面的技术性文件。
二是对灾区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支持有力。汶川、玉树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组织房屋建筑应急评估专家组赶赴灾区,对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受损情况进行应急评估;协调各地推荐有关技术单位,支持灾后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工作。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新疆、西藏、江西等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应对灾害,有效地开展了地震、洪水灾后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
三是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保障灾后应急支撑体系得到保障。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协调各地加大城市水源地,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基础设施抢修力度,切实保障了市政公用设施正常运行。汶川、玉树地震后,组织支援灾区应急供水救援车、真空式吸污车、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移动厕所、垃圾桶等,并选派专家对保障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工作。
7、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承办了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第五届中日美生命线地震工程三边研讨会、东北亚城市防灾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汶川地震后,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日本国际合作机构联合开展了抗震技术培训项目,加强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国际交流。
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灾害影响机理以及重要建筑、市政设施和村镇防灾等课题开展了多个攻关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针对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农村民居抗
震防灾措施、抗震抗风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城乡防灾减灾管理等方面,先后启动了50余项研究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二)主要问题
一是在灾害管理方面“重救轻防”。灾前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城乡建设中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防灾避难场所、抗灾鉴定与加固等公益性事项缺乏稳定、连续的资金投入。
二是城乡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有待加强。防灾规划中针对新灾害类型的防灾措施研究不够;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不合理,数量和规模不够;重要防灾减灾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设实施不到位。
三是城乡建设存在防灾薄弱环节。大量村镇、城中村、旧城区的老旧民房和城乡结合部的私建建筑存在灾害隐患;大型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的防灾措施尚需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参差不齐,灾后应急救灾保障能力差。
四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仍待加强。城乡防灾减灾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研究力量分散、防灾研究偏重单一技术,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三)面临形势
1、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然灾害共造成22亿人次受灾,10.3万人因灾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4万亿元。这期间几次大灾巨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建设:2006年“桑美”台风造成483人死亡;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造成129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17亿元;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2010年玉树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经济损失数十亿元;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造成1765人遇难或失踪。
据民政部统计,1993至2009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比例2.2%,远高于发达国家0.5%左右的水平。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2、城镇化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城市运行对交通、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旦受灾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灾难。2007年7月18日济南特大暴雨,造成37人死亡,1.4万平方米市区道路毁坏,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2010年5月7日广州特大暴雨,造成7人死亡,38间房屋倒塌,30多个地下车库被淹。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人口、产业、工程设施将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加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
3、统筹城乡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通过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抗震安居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镇房屋和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但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化管理,村镇整体抗灾设防水准仍较低,受灾时人员伤亡远比城市严重,小灾大损失的现象屡屡发生。甘肃岷县5.2级、云南鲁甸5.6级等中等规模地震,平均使十余个乡镇、上万人受灾,反映了村镇建设防灾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严峻现实。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要求,急需解决如何在城乡建设中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城乡防灾减灾总体水平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城乡防灾规划制定和实施为先导,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为主线,以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依据,以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和防灾减灾技术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中因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基本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推动城市综合防御和村镇全面设防;坚持预防为主,平灾结合,做到防灾常态管理与灾时应急管理并重;坚持科学防灾,综合防灾,统筹考虑空间管理与过程管理、近期安排与长远谋划。
(三)规划指标
1、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城乡规划监察中针对城乡防灾减灾的监督管理内容,加大监管力度。
2、防灾规划编制。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完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重点针对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开展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村镇防灾规划的编制试点工作。
3、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或修订完善;基本完成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灾害风险较高地区城镇中心城区的防灾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其他地区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农村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
4、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发达地区镇(乡)、村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60%以上。
5、房屋建筑抗灾设防。城市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率达到
100%;规模较大的乡镇公共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80%以上;发达地区新建农房基本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地区新建农房考虑防灾措施。
6、重要建筑抗灾设防。新建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100%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抗灾设计和建设,指导完成存在隐患的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建设依托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灾避难场所试点。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相关法律制定中强化有关建设工程防灾减灾的内容;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的论证起草工作;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监管制度。
二是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抗震、抗风、防洪、抗雨雪冰冻和保障建筑边坡安全的技术标准;在设计规范中考虑灾害的关联性和多灾种防灾要求的整合,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标准中注重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要求;重点加强城镇防灾规划、防灾避难场所建设、防灾减灾地理信息共享、防灾减灾标识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定;完成城镇综合防灾、村镇住宅防洪工程、城市地下空间防洪工程等方面标准的编制工作;推动各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深化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三是建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重点防控机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定期分析本地区灾害形势,及时公布防御相关自然灾害的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重要工程和次生灾害危险源数据库,在特殊季节或接到灾害预警时,及时部署、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开展灾后工作绩效评估,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完善技术标准的建议。
四是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制度。进一步贯彻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和技术政策,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全面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论证,适时修订《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监管内容和手段。
五是建立城乡防灾规划监管制度。将城镇防灾规划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时编制实施;明确城乡防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监管要求,并在城乡规划审批、实施中严格审查把关;组织开展城乡防灾规划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城乡防灾规划按期实施。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
一是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防灾减灾的原则要求。综合考虑邻近城镇间防灾需要,探索建立区域防灾体系,协调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对区域防灾减灾问题的研究,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应急功能和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各类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促进部门、地区之间资源共享和应对灾害联动机制建设,加强灾后应急反应和协同工作能力。
二是开展城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针对城镇灾害类型,组织编制应对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自然灾害和工业灾害的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加快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研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防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社区、村庄防灾规划工作的开展。针对大中城市特点,研究编制大型商业区、经济开发区、重要商务区、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社区防灾规划的技术要求,推进新建社区的防灾设施、避难场所与房屋建筑同时规划设计,确保社区防灾设施齐全和足够的避难疏散空间;根据各地的灾害类型和特点,开展村庄防灾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四是强化城乡防灾规划的落实。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强化对城乡防灾规划中灾害防御要求、城区建设与改造的设防标准、防灾避难场
所建设、次生灾害防御等措施的落实;现有重要城区、大型厂矿区、商务中心区、大型公共场所、大型地下空间和风景名胜区,不能满足有关防灾要求的,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一是结合城镇防灾规划和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基本建立具有综合防灾特点的防灾避难和灾后安置体系,完善相关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大幅提高我国城镇应急救灾能力。
二是制定《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进行避难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避难场所各项防灾功能。在固定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加强防灾避难功能审查,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确保防灾避难场所的保障能力;结合城镇详细规划和社区建设,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和疏散道路整治,以及高密度城区防灾据点建设。
三是建立以城镇人均防灾避难场所有效疏散面积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确保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服务范围、用地规模和道路、给水、电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满足城镇应急避难需要。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
一是提高新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在立项、选址和方案论证阶段,研究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灾害防御措施;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灾设防的专项审查或论证;在施工图审查中把抗灾设防质量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在施工阶段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提高现有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定期防灾安全评价制度,及时维护、鉴定、维修;开展重点地区城镇道路、给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能力安全排查工作;对早期建设的抗灾标准偏低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抗灾设防。
三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设施,提高燃气、轨道交通等设施突发灾害紧急自动处置能力;加强灾后应急设施建设,研发灾后应急抢修、紧急恢复技术。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
一是开展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的鉴定和加固工作。研究编制大型公共建筑抗灾评估技术指南,对未能达到防灾安全要求的公共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完善公共建筑的各类防灾设施,加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与预警功能,增强其全寿命期内的综合抗灾能力;继续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校舍的综合防灾能力。
二是提升旧城区及城中村房屋抗灾能力。结合城中村改造、农居改造、危房改造等工作,提高城中村及旧城区房屋建筑的抗震、抗风、防涝能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抗震防灾政策措施,对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并限期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三是提高村镇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民居抗灾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逐步建立村镇防灾服务体系;加强村镇住宅图集的推广使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组织村镇工程防灾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防灾意识。
四是开展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保护。吸取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大量文物和古建筑损毁的教训,研究各类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减灾目标、抗灾设防标准和防灾减灾措施,并开展抗灾鉴定和加固试点,提高其抗灾能力。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
一是制定和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根据当地灾害特点,制定和完善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和操作流程;加强对重要次生灾害
源的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的灾备系统建设。
二是建立健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灾害信息收集、上报渠道。加强部门间协调与联系,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负责灾害信息上报的机构、人员,保证灾害情况及时上报;收集、研究国内外自然灾害案例和应急工作措施,改善应急决策机制。
三是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指导灾区制定重建方案;确定合理的抗灾设防标准;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对恢复重建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的技术指导,积极推广应用农房抗灾实用技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
一是加强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和专家队伍的建设。落实防灾减灾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制度,保障人员、经费、设备等工作条件;建立有效的专家参与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辅助决策作用。
二是做好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建设及物资准备。整合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建立平灾结合的房屋建筑应急鉴定队伍;建立机动灵活、装备精良的市政公用设施抢险抢修专业队伍;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建立应急评估和工程抢险的激励政策和投入补偿机制;研究应用隔震减震等抗灾新技术的激励政策,提高行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配合相关部门推行灾害保险机制,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一是加大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的投入。依托现有科研力量分区、分级设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建立科研基地支撑体系;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经济条件,开展城镇群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试点研究;加强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防灾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预警保护、应急抢修及安全恢复等技术的研究。
二是强化城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技术应用试点;支持实用抗震、抗风、防火等各类防灾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并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制定、完善技术配套措施,提高设计施工企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是指导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抗震能力普查。按照平震结合的原则,结合数字化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资料建立、健全城市抗震防灾信息数据系统,并随着城市建设、改造同步更新相关数据,保障灾害发生时尽快掌握相关基础资料。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一是推动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普及教育。积极开展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和应急管理培训;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从业人员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各种防灾演习、演练;加强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防灾减灾内容。
二是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相关人员对国际减灾管理及技术方面的调研,学习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及管理经验;积极支持中外学术研讨,共享减灾信息与技术;通过试点建设,加强对国际防灾减灾先进经验技术的利用和再创新。
第五篇: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
【字号
大
中
小】
二〇一一年十月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期,是首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进一步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中小企业是首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推动中小企业为本市经济稳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做出更大贡献,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
本规划所称中小企业,其划分标准按《国统字[2003]17号》和《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执行。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主席令9届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目录
第一部分 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二、发展环境
第二部分 发展形势
一、发展机遇
二、面临挑战
第三部分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 发展重点
一、创新发展,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二、高端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集约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四、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五、改革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
第五部分 主要任务
一、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三、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四、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五、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六、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七、推进信息化建设
八、加强中小企业培训
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十、分类引导中小企业
第六部分 规划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权益保护
三、简化审批流程
四、完善统计制度
五、加大宣传引导
六、完善评估机制
第一部分 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一)中小企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以下简称“二经普”),北京中小企业25.2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7%;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和税收分别占全市企业总量的56.6%、68.2%和62.3%。与一经普相比,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和税收等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均在16%以上,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占全市中小企业数量比重从81.4%上升到84.8%,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首都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格局。
(二)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主体。全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509.8万人,占全市企业总量的72.6%;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福利支出376.6亿元,占全市企业总量的55.0%。中小企业促进了郊区县的就业和富民,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北京10个郊区县中,中小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郊区县企业总量的82.3%,实现营业收入占郊区县企业总量的58.4%。
(三)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社会创业的重要力量。北京中小企业积极利用科技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在工业领域中,北京中小企业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4.1万人,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76.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1.5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70.9%;申请专利数量5572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77.8%;获得发明专利3293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58.2%。全市平均每年新注册成立中小企业2.7万户,为首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二、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时期,我市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支持,编制首个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发布首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制定《北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北京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正处于起草阶段,在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每年5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全面清理不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推进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保护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合法权益。
(二)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率先在全国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率先设立省市级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进一步扩大本市担保机构平均放大倍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建设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金融创新,2010年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近18亿元。
(三)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持续推进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已有14个区县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认定了94家中小企业技术中心,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累计向社会开放423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91家。建立北京市中小企业门户网站,形成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网络。组建了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和专家顾问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
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成绩与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亟待提升;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金融创新产品尚待进一步发展,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尤其突出;服务机构的协调、指导和监管有待增强,服务平台之间衔接亟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部分 发展形势
一、发展机遇
(一)国家将更加关注富民和保障民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二)新一轮技术变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产业空间。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新能源技术等的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形成新的产业分工格局,为中小企业抢占发展先机,提升产业分工地位创造了契机。
(三)北京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十二五”时期,北京进入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入全面建设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四)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凸显,为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工业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发展契机。
二、面临挑战
(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迫切需要中小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北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空间、能源平衡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和服务模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的倒逼机制加速形成,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要素成本持续攀升,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加大。北京的用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生活成本等持续攀升,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
(三)国内各地区多层次竞争更加激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国各地区、各园区之间对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高端服务资源的争夺加剧,对促进中小企业在京创业、孵化、持续成长带来了挑战。
第三部分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践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理念,按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和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以促进中小企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中小企业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核心任务,推动政策法规完善,着力形成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大政府引导力度,着力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分类引导,着力推进中小企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集成社会资源,建设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二)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相结合。把创新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鼓励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同时加强开放合作,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三)坚持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相结合。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覆盖面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与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统筹衔接,重点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与服务能力提升相结合,与节能减排工作相结合,与产业布局优化相结合。
(四)坚持企业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注重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素质,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明显优化,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释放,对首都的经济贡献稳步增强,带动民生就业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功能巩固提升。
(一)总量目标。
——经济总量增长。“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末,千人拥有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8户以上。
——社会贡献提升。“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税收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10%;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二)结构目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第三产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比重80%以上。
(三)质量目标。
——创新能力增强。工业和信息服务业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左右;市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0户左右。
——信息化水平提升。所有中小企业实现顺畅应用互联网,建设10-2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四)环境建设目标。
——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出台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定期发布中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
——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末,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健全规范,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其中,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达到5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达到30家。
——投融资体系持续完善。“十二五”末,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投资规模不低于80亿元,中小企业再担保承保规模达到300-500亿元。
第四部分 发展重点
一、创新发展,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突破,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一)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增强。鼓励中小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鼓励中小企业以联合研发、委托研发、技术许可、技术入股等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参加产业联盟、技术联盟、标准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共同攻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中小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深化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引导科研机构向中小企业转让技术成果。
(二)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筛选和评估机制,促进科技与资本对接,通过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全过程的项目支持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成果在我市产业化。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创业咨询、科技咨询、技术转移和投融资等服务,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孵化功能。
(三)加强中小企业创新队伍建设。落实国家与北京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依托人才特区的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大力开展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培养学科带头人、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后备人才。通过加大政府奖励和实行股权、期权、年薪制等多种方式,增强创新型中小企业对核心骨干人才的吸引力。
二、高端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鼓励中小企业以产业链和价值链双高为取向,推动服务业提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推动设施农业、籽种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围绕“北京服务”,巩固提升服务业中小企业。以价值链提升和发展新业态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鼓励发展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现代物流等优势领域的中小企业,进一步集聚高端要素,引入国际先进运营模式,增强高端服务业服务能力。以提升生活服务品质为重点,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便民商业、废旧物资回收等服务居民生活的中小企业,鼓励发展健康养老、家庭理财等新兴生活服务领域的中小企业。以品牌塑造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首都人文特点的文化创意中小企业,促进文艺演出、会展旅游、动漫游戏、广播影视、新媒体、设计服务等创意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振兴发展“老字号”和特色商贸企业。
(二)围绕“北京创造”,改造提升制造业中小企业。加快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产业,重点鼓励发展技术先进、附加值高、节能环保、清洁安全、配套协作紧密的现代制造业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推进二三产融合,鼓励制造业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和市场销售双向延伸,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攻方向,营造更加利于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环境,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以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为突破,以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为先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北京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三、集约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我市的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在综合产业功能区和专业特色园区形成上下游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
(一)引导中小企业向南北产业带集聚。以海淀区平原地区、昌平区南部地区为重点,发挥北部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构筑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围绕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大力发展高端研发和楼宇经济。有效整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为主体的城市南部产业空间资源,构筑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集群。
(二)引导中小企业向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巩固和扩大“一区多园”格局,鼓励发展科技型、创意型的中小企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商务中心区和金融街,支持发展金融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奥林匹克中心区,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会展等中小企业。临空经济区,积极探索开展保税服务和离岸金融业务试点,集聚临空产业中小企业集群。
(三)引导中小企业向高端产业新区集聚。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重点发展高端商务、康体医疗、文化传媒、会展培训等产业的中小企业。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整合首钢主厂区及周边石景山、门城地区资源,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的中小企业。丽泽金融商务区,引导金融信息咨询、文化金融、新兴金融机构及商务中小企业集聚。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大力发展会议休闲会展业、科技研发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小企业。
四、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围绕“绿色北京”建设,通过资源节约利用和清洁生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鼓励中小企业节约利用资源。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促进中小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中小企业加大对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中小企业节地、节能、节水、减排。
(二)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全过程绿色管理。鼓励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从项目建设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上融入绿色理念,倡导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鼓励企业对产品实行绿色包装。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标志认证工作。
(三)推动中小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工业中小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从工艺设备、产品制造、废弃物等方面开展清洁生产,促进节约、减污、增效。适时推进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研究制定符合服务业特点的清洁生产审核标准、程序和要求。
(四)鼓励“五类”小企业退出。根据《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要求,鼓励产能过剩、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突出、布局不合理的小企业,实施关停退出。
五、改革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努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大企业并购重组力度。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着力推进中小企业的立法和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政策法规制定、健全服务机构、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培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在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项目等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三)加快要素市场建设,集聚资源促进发展。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和完善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建设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系统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创新和投融资模式创新,加快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技术交易所等高端要素市场的作用。建立主体平等、产权清晰、竞争有序、城乡衔接的土地市场。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
(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经营体制。大力发展符合产业政策的镇村企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推动镇村企业向产业园区和重点小城镇聚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把利用外资同发展重点产业的中小企业结合起来,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为契机,增强国际商贸服务功能,提升我市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能力。充分运用海外华侨华人优势,引导海外优势资源在京投资创办企业。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积极稳妥实施国际并购、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
第五部分 主要任务
一、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
推进中小企业地方立法,出台《北京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积极落实北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企业分类指导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定期发布中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研究设立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统筹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推动设立区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资金使用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各部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资金的统筹力度,形成资金支持合力。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政策条件的中小企业进口产品减免相关税收。
三、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推动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提供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和服务。研究出台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措施和补贴办法。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研究制定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支持实体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方式融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作用,促进投资机构和中小企业对接。
四、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征信系统,鼓励担保机构拓展抵质押物的种类和范围,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控制、资金补偿和考核奖励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增加再担保资金规模,支持再担保机构扩大再担保的规模和范围。建立各有关部门为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提供优质“一站式”服务的机制。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保险产品。
五、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完善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快全市、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整合,将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打造为我市中小企业服务的门户与窗口。支持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发展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加强中小企业的咨询服务队伍建设,引导有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和咨询机构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便捷、专业、高效的服务。
六、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加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利用与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实验室。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企业、高校、院所的产学研用合作。支持技术转移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发布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成果引进、使用、交易等活动。推动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共建创业实验室,培育优秀企业家后备人才。依托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镇村产业基地等,建设一批小企业创业基地。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为主,定期组织相关企业开展沙龙、论坛,搭建中小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七、推进信息化建设
完善以北京中小企业网为核心、以区县中小企业网为基础、以企业信息平台为支撑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及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逐步促进形成政府引导、平台支撑、网络运营的企业信息化网络,深化企业在生产经营、研发销售、管理决策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优化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开展网站宣传、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应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和信用档案中心建设。
八、加强中小企业培训
建立政府资助引导、社会智力支持和企业自主需求相结合的培训机制,提供创业辅导、发展战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服务。鼓励我市中小企业参与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引导高等院校和社会化培训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创新培训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建立灵活的人才培训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培养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
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落实国家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规,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服务)开拓市场营造良好环境,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强对中小企业商标、著作权、发明权等知识产权的注册和保护。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展览展销、贸易洽谈、产品推介、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等国际合作和交流。
十、分类引导中小企业
鼓励创办小、微企业,提供就业新岗位。加大对初创期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申报等方面的支持。扶持优势中小企业,发展一批符合首都经济特点的“专、精、特、新”的优势中小企业。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支持大企业通过协同研发、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设备、资金和市场支持,支持具有产业链协作配套关系的中小企业加强空间集聚,形成专业特色园区。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联营合作等方式加强优势资源整合,鼓励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参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
第六部分 规划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市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并完善市、区县两级领导协调机制,加强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重大问题,形成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合力。
二、强化权益保护
推动出台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与措施等,组织开展对中小企业相关法律和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逐步消除制约中小企业享受平等政策的机制障碍,促进形成维护中小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和行政保护机制。
三、简化审批流程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合并中小企业审批事项,缩短部门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更加便利、高效的中小企业行政服务体系。
四、完善统计制度
加强中小企业统计工作,建立中小企业的数据分析监测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运行分析,及时反映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运行趋势,定期发布中小企业发展数据和发展报告,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提供决策参考。
五、加大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强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关注中小企业,形成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合力。
六、完善评估机制
完善规划落实考核机制,积极推进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检查和评估。重点加强规划中期评估和事后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