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普工作简报

时间:2019-05-15 04:1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科普工作简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科普工作简报》。

第一篇:北京市科普工作简报

北京市科普工作简报

第7卷 第36期

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04年12月28日

内 容 提 要

北京市成立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

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开展表彰活动 市科协2004年青少年科普工作

对当前健进循环经济发展若予问题的思考

北京市成立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紧密配合奥组委的中心工作,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前的近5年里,向大众宣传普及“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及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增进公众对奥运工作的理解,提高公众对奥运工作支持的自觉性,年初,在范伯元副市长主持召开的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通过的“北京市2004年科普工作要点”中,提出了要启动“2004--2008奥运科普行动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骨干活动之一,北京市科委会同有关部门将建立“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个科普宣讲分团。12月17日,北京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已在京宣布成立。该宣讲团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北京市科协和北京环保基金会共同主办,成员包括知名专家、学者和志愿者。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和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委员邓亚萍分别任总顾问和顾问。

北京奥组委主席助理屠铭德在成立大会上致辞。他希望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奥运契机加强“绿色奥运”理念宣传,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使所有北京市民都能以热情、文明、健康的姿态迎接2008年奥运会。宣讲团团长、北京环保基金会会长江小珂在动员讲话中强调,每位宣读团成员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精心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宣讲课。宣讲团成员代表霍女士表示,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讲好每一堂课。

首都精神文明办、市科委、市环保局、市科协有关领导出席大会,来自全市18个区县的各级精神文明办、科委、科协、环保等部门和社区,学校的近200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成立大会,他们表示宣讲团的成立将有力的促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环保科技的普及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绿色奥运绿色行动一定会在京城蔚然成风。

宣讲团将在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首都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设讲堂,并将走社区、下乡镇、进学校,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动员大众积极参与奥运行动。

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开展表彰活动

近日,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教委、市人事局授予东城区少年宫等50个单位“北京市校外教育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授予戚安国等80位同志为“北京市校外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本刊)

市科协2004年青少年科普工作

一、紧紧抓住以竞赛带科普这一中心,做好青少年各项竞赛工作

2004年3月25日至3月28日,以“探究身边的科学”为主题的“第24届联想北京市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在中国科技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北京市市委副书记强卫、北京市人大原副主任、青少年科学基金会会长陶西平同志、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同志、以及国外驻华使馆官员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学生代表近千人参加开幕式。

参加第24届科技创新大赛初赛活动的青少年有35.5万人,比上届增加11万人。每个 区县都有项目参加市级评审,体现了活动的广泛性、普及性,同时也说明创新大赛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爱。

经过学校推荐,区县评审,近千项优秀伤口参加市级初评,其中160余项入选参加终评答辩。大赛期间将按13个学科进行展示和公开答辩,由45名学科专家组成顾问团和评审委员会,现场评出一、二、三等奖和若干单项奖,同时还时电脑机器人竞赛,科学幻想绘画和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示。2004年3月28日,第2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大赛颁奖典礼使活动达到了高潮,藏鹏远等等五名同学从范伯元市长手中接过由王岐山市长亲笔签名的第二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奖牌和证书,到此,第2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圆满落幕。

本届创新大赛体现以下特点:(1)首次聘请外籍评委;(2)首次设立学生自己主办的论坛;(3)把宣传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之一;(4)组织青少年捐助行动;(5)社会各界积极参与;(6)首次设立分展区——北京八中。

(二)组队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

第四届“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在北京举行。北京市有50余名同学参加申报,其中合格35名。最终共有8名北京学生入选决赛。全国共有北京第22中学藏鹏远同学荣获一等奖并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三)组队参加机器人南方比赛及大中华区选拔赛;

1月31日至2月2日,北京市科协率队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北京代表团158名选手参赛,北京队共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列全国团体第5名。

由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组队参加2004年5月27日——5月31日在澳门举办的2004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大中华区选拔赛。经过激烈比赛,北京代表队共获奖杯5个;金牌两枚、银牌一枚。这些项目将代表大中华区参加第八届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比赛。

2004年6月28日——7月4日,第八届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比赛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作为首次参加比赛的北京队,取得金牌一枚,银牌两枚的好成绩。

(四)举办“索尼探梦——动手做”北京青少年科技制作大赛

继2002年、2003年与索明科普乐园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此项活动以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深入青少年学生和教师的心中。参加活动的学校数、教师人数、学生人数连年递增,伤口水平也越来越高。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锻炼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提高青少年环保意识,促进青少年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努力提高科技辅导员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动手能力。

(五)参加未来工程师联展活动

2004年11月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世界工程师大会。在上海举办的本届大会还特别设置“未来工程师联展”活动。由世界各地年龄在30岁以下的高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携带他们的工程设计方案和作品前来参加展览。联展活动给青少年年们提供了一个向公众展示他们对未来世界设计构想的机会。在“未来工程师联展”活动中,由北京市科协青少年推荐的5个项目均获奖。其中获得四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

二、进一步加强社区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社区青少年动手做俱乐部”项目 动手做俱乐部把青少年科普活动和社区活动结合在一起。为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丰富 青少年业余生活,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科普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6个俱乐部。同时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力争让每个区县都建成一个。社区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进一步整合了资源,成为社区科普工作中的亮点。

三、举办科技辅导员培训、竞赛工作

(一)英特尔创新项目培训

2004年5月31日——6月5日,英特创新思维教师培训班在北京市科协举办,共有来 自全国各地的教师80名,及部分省市科协的负责同志20多名参加培训。此项培训由中国科协主办、北京市科协承办。

英特尔电脑创新思维培训项目是为帮助学生发展高级思维能力,为青少年学生投身于未 来知识经济打基础。培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但内容极为丰富。教师们除进行了计算机图形技能、字处理、电子表格和多媒休知识等方面培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改变了教师们头脑中一些固有想法,为他们提供新的看问题的角度、找到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更加强调团队协作精神,这对教师们今后的教学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二)组织教师科技论文征集、教师发明评比,参加全国展评活动

1. 以“学习型社会与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养”为主题的第1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 员论文征集活动,自发出通知以后,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积极征集科技辅导员科技论文。截止5月15日科协青少年部共收到12个区县的科技教师论文106篇,经过专家评审,共评出一等奖41篇、二等奖49篇、三等奖16篇。推荐参加全国评审论文40篇。

2. 2004年7月16日至19日“全国教育工作者发明与科教制作展评活动”在山西省太 原市举行。北京市共有17个项目入选参赛。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负责组织教师参赛。北京教师在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

(三)举办机器人竞赛和创新大赛培训

为了更好的开展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同时由于明年北京市将举办第20届全 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了在大赛中取得佳绩,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举办培训。我们特意邀请在机器人竞赛方面具有权威的专家给教师们进行培训。同时我们还邀山西省科协副主席关原成对北京市的科技辅导员进行培训。

四、举办“走进科普场馆,探究生命科学”科普教育活动 5月15日,由北京市科协、市教委、市科委联合主办的“走起家博物馆探究生命科学” ——北京中小学生大型科普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主会场举行。

此项活动由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教学植物园、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工体富国海底世界、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等科技场馆联合承办。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中小学生走进科技场馆,充分发挥各场馆教育资源优势,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

自2004年3月15日开始,已有近万名中小学生参加,此项活动将持续到年底,预计有十余万名中小学生将走进博物馆,参观科普展览、参加各种专门为青少年准备的活动。9月至12月还举办“走进博物馆”征文;小学生粘贴画竞赛;“我眼中的生命世界”DV作品大赛;生物知识团体竞赛及冬令营考察等一系列活动。

(市科协青少部)

【区县动态】

海淀区科协五大隆重开幕

12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邮电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这是海淀区科技界进入21新世纪的一次盛会。大会的召开对推进海淀区实施历史性新跨越,建设现代化新海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海淀区科协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海淀人才荟萃、资源密集的优势,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普活动,形成了海淀区的科普特色,今年10月海淀区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为首都科普事业赢得了荣誉。会上举行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奖牌和“2002-2004年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集体”奖牌的授牌仪式。(海淀区科协)

通州区科技资源网正式开通

今日,通州区科技资源网开通仪式暨远程教育站点授牌仪式在通州区科委会议室举行。在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通州区科委于2002年启动了通州区科技资源网建设项目,历时两年,目前已经顺利开通。其目的在于整合市区各类科技资源,为企业、农民协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为通州区的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农村做好服务工作。通州区科技资源网,以“通州区科技资源网”信息平台的开发为核心,设计了“视频点播”、“农民专业组织上网”瞪功能模块;完成了OA办公系统、面向客户的网上办公服务系统、对外信息发布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实现了动态新闻、政务公开、项目管理、网上办公等信息网络化管理功能。(通州区科委 刘铁刚)

【社区科普】

宣武区青芷园小区建设科普型社区

做为宣武区政府2004年20件实事之一,白纸坊街道8件实事之一的青芷园科普型社区,在市科普联席会的深入指导、区科协的全力支持、街道的不懈努力、青芷园物业的鼎立配合下,终于建设完成。今日,“青芷园科普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会在白纸坊街道青芷园社区科普活动室召开。

青芷园科普社区的建设结合了目前社区科普工作的实际,从城市现代化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本着“结合社区特点、征得百姓认同,综合多样互动,力求实效长效”的建设方针,通过对社区环境和设施的改造建设,突出了科普的氛围,设立了如:数码天地、益智玩具、食品安全检测及集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室外科普设施。这些科普活动项目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内容、形式综合多样,集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宣武区科协 白纸坊街道)

宣武区“社区青少年动手做科学俱乐部”举行揭牌仪式

近日,由市科协、市教委和宣武区政府共同投资10余万建成的宣武区“社区青少年动手做科学俱乐部”在宣武区牛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社区青少年动手做科学俱乐部”设在牛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00平方米的大厅内,设有生态环保科技活动、趣味实验、机械加工、电动机械装置、机器人、手工制作、石膏制作、益智玩具、电子科普显示屏等几十项适合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开展动手、动脑的活动内容。(宣武区科协)

大兴区建成区内首家“社区科普工作室”

12月15日,由区科委、科协投资、清源街道办事处承建的大兴区首家“社区科普工作室”启动仪式在枣园东里小区举行。“社区科普工作室”的建设是大兴区的“明星工程”,也是区政府年初制订的为大兴区人民所做的“50件实事”之一。区科委、科协将利用工作室开展中老年的健康知识讲座、开设科普大课堂,为社区居民搭起一个学习科技、了解科技知识的平台,使“科普工作室”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活动的乐园,为我区三个文明建设再添亮丽的一笔。

【简讯】

●东城区东四街道提出在05年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科学生活兴趣小组”,将社区人更好地凝聚在一起,为创建和谐文明的社区做出新的贡献。(东城区科协)

●顺义区和镇科协在全镇开展了以“摒弃传统生活陋飞,提倡科学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冬季健康科普活动。12月20日请到了北京科学健身专家赵之心教授为全镇干部、村民300多人做了“科学健身、预防疾病”科普报告。(顺义仁和镇科协、区科协)

●近日,南非国家体育局代表团一行四人在国家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宣武区体育局局长的陪同下对天桥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中心进行了参观。

(宣武区科协 天桥街道科协)

【媒体观点】

(大兴区科委科协)

对当前促进徨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探讨

当前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共识,但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还普遍存在认识不统一的地方。如果不在一些基本方面统一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就容易因为缺少针对性和可操性流于空谈。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循环经济进行概念层面的深入探讨,并就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和优先领域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衡量标准

1、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位目标

要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必须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中央对循环经济的功能定位有恰当了解。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不同的。普遍认为,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时代;从1999年以来,重工业生产增长一直快于轻工业生产,2003年这一特点更加明显。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比轻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这一轮的重化工快速增长是在房地产以及随后的汽车等消费结婚的升级推动下而发生的。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推动第二产业的比重加速上升;2000年,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9%。200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近4万亿元,其中重化工所占比重59.5;到2003年,这一比重已跃升至64.3%,增速之快势不可挡。

主要的发达国家在重化工业时代都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然而,我国已经丧失了用这种模式发展的条件:钢铁、铝、铜、石油等主要生产资料已经不能自给,又遭遇能源瓶颈制约,环境也呈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态势。要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因而成为必然选择。对此,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做出了这样的指示:“要回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显然,当前中央发展循环经济意图达到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经济高速增长和原材料、能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至于环境问题,从文明发展的历程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迥异于工业文明时代,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也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循环经济这种发展方式要求最大限度地将废弃物转化为商品,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这个过程中相应就会减少污染治理投入和环境监管成本,就会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不过,应该看到,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日本和德国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主要是适应本国固体废物管理转变的需要。因此,日本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主旨,德国则主要通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的双元系统来发展所谓“循环经济”。由于国情的巨大差异,他们看待循环经济的角度和采用的对策不能照搬到我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其次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然后才谈得上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位目标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际上,循环经济是兼顾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体化战略。

2、循环经济的衡量标准

衡量工业部门是否构建了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因为这关系到如何制定循环经济优惠政策。只有明确了标准,才能使国家对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有一种观点主张将是否提高资源生产率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衡量标准。然而,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相对来说是提高资源生产率更有效的手段,这两项与循环经济的3R目标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工业化必然追求的方向。如果认同提高资源生产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就变成一个大得几乎没有边界的筐,人类的工业文明基本都可以装到这个筐里,循环经济的概念就失去了确指的意义和推动的对象。

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某铝工业园被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其核心是电铝联产和废水循环利用。必须注意到,电是生产电解铝必不可少的“原料”,发电和电解铝生产中的少量废水不是主要污染物,将其通过末端处理回用,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也是必然选择。整个体系不过是服从于价格规律的一个传统工业生产流程。发电和电解铝生产中均不存在减量化环节,发电中的主要污染物——一粉煤灰、二氧化硫和电解铝生产中的重要污染物——含氟电解烟气、废渣并未通过工业园中的综合利用成为商品,工业园并不是将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减量”和“循环”技术环节作为主要特点。将这种工业园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扶持对象,只会导致各地将各种项目都装到循环经济的筐里争取政策优惠。正因如此,衡量循环经济的标准应该这样表述:推行循环经济的工业部门必须以“减量”和“循环”为主要手段,通过资源利用上的减量和将主要废弃物商品化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手段,就不应该获得政策的专项扶持。

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基本国情决定了基本国策。

在我国,被放到基本国策高度看待的政策目标,有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就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形势而言,节约资源应该增列其中。将发展循环经济提到基本国策高度,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指标就可能成为考核地方领导班子业绩的重要因素,这样才可能在各方面的政策配合下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去。事实上,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可能保证我国平稳度过重化工业时代。

三、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循环型生产环节有两个效益来源,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的废弃和排污成本。但目前普遍存在原材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使这两方面的效益难以显现。

首先是价格障碍。一是初次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二是在国际分工中存在对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国明显的价格不利因素;三是以大规模、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生产体系使得多数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成本日益降低,再利用和再生利用原料的成本常常比购买新原料的价格更高,由此构成了推进循环经济的价格障碍。

其次是成本障碍。目前我国的环境容量尚没有作为严格监管的有限资源,企业和大众消费者支付的废弃和排污费不仅远低于污染损害补偿费用,甚至也明显低于污染治理费用,这就使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很难收回。

四、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首先,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在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城市垃圾资源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等重要领域的一些关键产品还没有自己的制造技术。我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也亟待提高。

其次,我国的工业体系不完备、技术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足,生态工业园基础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在循环经济的技术路线选择上必须创新。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回收方式和处理体系的建立上必须有中国特色。

五、现阶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

推动循环经济可以借助法律强制手段和政策手段。在尚未立法的现阶段,根据上述分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应首先在综合经济部门制定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上体现。

国家综合经济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 整指导目录》中,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生产环节。国家财政、税务部门应当研究制定对使用循环再生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使用循环再生资源;对企业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国家财政、税务部门应积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对企业生产再生资源产品的,国家财政、税收部门应积极研究制定和实施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提高再生资源产品的市场效力;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的,各地税收征管部门要按照有关文件,严格贯彻执行已有的税收减免政策。通过财政、税收部门的工作,将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从投资引导转向税收优惠,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投资拉动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选择,以提高效率,形成自发的高效机制。

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积极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消费者回收付费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对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义务。

利用这些政策手段,初步解决推进循环经济的价格障碍。

环保部门可以通过提高排污标准和制定消费环节的废弃物收费标准,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生产环节的废弃成本、排污成本和消费环节的废弃成本,初步解决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障碍。

六、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

对于刚刚进入重化工业时代的我国来说,选择优先领域来推动循环经济事半功倍。胡锦 涛同志指出的“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国民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这实际上已经明确了应首先在建设、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照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归类列出优先领域:

首先应该在资源的开采、生产、废弃等社会生产的主要环节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开采环节,应统筹规划油气、铁、铜、铝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采取切实可 行的措施防止掠夺性开采;推进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低品位油气资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洗选回收利用率;

在产品生产环节,应着重推进治金、石化、化工、电力、有色、建材、轻工(包括造纸、纺织印染、酿造)等资源消耗重点行业的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

在废物利用和处理环节,应加强对治金、电力、石化、轻工、机械制造、建材建筑等行 业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为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创造更好的环境。

其次,在城市建设中,应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在功能区布局、基 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考虑城市产业体系之间的衔接和环境容量的大小。有关城市要注意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相结合;

在农业生产中,应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和无公害产品。要积极提高土、肥、水、种、药等投入要素的效率,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生物农药,从源头上消除餐桌污染,减轻富营养化。要为综合利用秸、牲畜粪便等废弃物创造优惠条件,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并使之成为农村能源的补充和替代。

综合经济部门已经在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果上述政策手段和优先领域能进一步体现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循环经济未来发展的步伐将迈得更大。

(引自《中国环境报》2004.11.30)

祝大家乙酉年工作顺利,新春愉快!

第二篇:科普工作简报

黄莺乡深入贯彻实施《纲要》,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紧紧围绕创建科普示范县的目标,坚持“以用为本”的原则,切实抓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在培训内容上,更加注重贴近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的需求;在培训载体上,更加注重直观、易学的平台建设;在培训效果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引领性。

一是抓好“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构建“乡村一体、全域覆盖”的示范基地和培训网络。进一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三培养”工程和“双百”工程,继续抓好每年100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三年150名种养致富带头人培训。同时,结合城乡统筹特别是中心村建设,强化对各村种养人才、农产品营销人才、农家乐乡村旅游人才、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努力形成全面、系统的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体系。

二是抓好“就地转移保就业”工程。对用工企业开展调查,根据市场动态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主动适应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展统筹城乡送技能培训进农村系列活动,把农民转移就业“1+1”培训班办到中心村、美丽乡村。在抓好一般技术工种初级培训的同时,重点抓好被征地农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总结推广“2+2”转移就业培训模式,即组织夫妻双方共同培训,帮助他们取得2张职业资格证书、获得2个工作岗位,实现“农民进城、稳定就业”。

三是抓好“双证制培训”工程。不仅要加强技能培训,而且要加强学历教育培训。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农村“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到2014年,全乡力争500人取得“双证”,其中今年要完成200人的培训任务。

黄莺乡开展科技(科普)周主题宣传活动

按照科技(科普)周活动计划,黄莺乡科协日前在中心地段龙洞街上举办了盛大的科普宣传和医疗咨询服务活动,向过往群众宣传农技、计生等科普知识。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群众发送农技知识手册及计生宣传资料;龙洞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开展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咨询和保健知识宣讲等活动。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次。

此次科普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城镇,营造创新环境,建设幸福黄莺”,旨在引起群众对科技科普知识的关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黄莺乡早日实现“美丽黄莺,宜居黄莺”发展目标提供精神动力,营造文化氛围。(黄莺乡)

第三篇:科普工作简报通知

关于征集《重庆科普工作简报》稿件的通知

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区县科委,有关单位:

为加强科普工作信息和经验,深入贯彻《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全民科技行动计划》实施,经研究,决定由重庆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重庆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办公室联合编印《重庆科普工作简报》(以下简称《科普工作简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刊期

《科普工作简报》暂定每月一期。

二、报道内容

科普活动、技术培训推广、科普创新等科普工作动态信息,科普活动预告,科普工作经验交流等。

三、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尽量做到语言通顺精练、生动、规范、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体现《简报》的简、快、新、实特性。稿件文字控制在200-500字。

2.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的稿件必须提前声明。

3、稿件以电子文档形式投稿,发送至编辑部电子邮箱,随稿请注明工作单位、姓名、联系方式、文章标题和投稿时间。

4、请各有关单位积极投稿,大力支持,共同办好《科普工作简报》。

编辑部地址:渝北区新溉大道2号生产力大厦1207房重庆市科普宣教中心

联系人:郭建谱 刘静 电 话:67957902 电子邮箱:kepujianbao@126.com

重庆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第四篇:北京市科普教育十二五规划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一、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二)发展目标

二、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三、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五)首都科普资源集成与服务工程

四、保障和实施

(一)保障条件

(二)组织实施

(三)监测评估 依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方案》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前 言

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以来,北京市大力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四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奥运科普行动和四项基础工程建设,全面实现了《科学素质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调查显示:北京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07年的9.2%提高到2010年的10.03%。明显高于全国3.27%的平均水平,首都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高并位居全国前列。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北京地区丰富的科技、科普资源有待充分发掘利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各方面力量有待进一步整合,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市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全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将是影响北京市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北京市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局面,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继续大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做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首都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改善民生等全市中心工作,使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步伐与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 相一致;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创新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内容与方法、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和基础工程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获取科技知识、享受科技福祉的机会。

一、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立足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着眼于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和提升首都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首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思维、科学生活的新风尚,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在“十一五”基础上有显著发展。科学普及工作深入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广为传播,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继续位于全国前列,并瞄准国际化高端城市的水平而努力。

——全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继续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加强对低碳经济、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 文化氛围,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

——广大市民提高科学素质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公众了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的愿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继续推动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大力推动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以上述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和监测评估等体系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北京市科普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尤其是要加快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和利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构建科普新模式,大力推进首都特有的科普资源集成与服务工程建设,使首都丰富的科普资源得到高效集成利用,使北京成为全国科普资源研发集散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更加完善。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法规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捐助或参与兴办公益性科普事业;制定优惠政策,设立示范、扶持、奖励项目,引导企业开发科普文化产品、兴办经营性科普产业。逐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

二、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十二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针对北京各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学校(幼儿园)科学教育为基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丰富课外校外活动内容为手段,充分发挥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的综合教育作用,激发未成年人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从小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整体科学素质明显得到提高,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1.推广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全市的公立幼儿园、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全民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使幼儿初步尝试了解科学的教育过程。鼓励幼儿园、社区和家庭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结合幼儿的特点,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认知能力。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服务于本市幼儿科技启蒙教育。

2.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校内科学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推行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把科学教育的目标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特别要提高综合性科学课程,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科学课程,劳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其它与科学相关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使未成年人在这一阶段初步 形成科学素质。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初步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够结合科学课程的学习进行自主探究,结合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尝试技术设计,并积极开展与科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其它社会实践,促进自身科学素质较义务教育阶段有较大提高。大力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科学教育的差距,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推动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

3.形成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体系。全面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其它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资源,为校外科学教育服务,促进首都地区的科研院所、教育基地向青少年开放。全市要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要充分利用首都雄厚的科技专家资源、大众传媒资源等推进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科学传播,组织发挥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团、北京老科技工作者总会等智力资源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开展科普讲座;积极组织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翱翔计划”,开展北京金鹏科技团、首都“挑战杯”等活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与率进一步提高,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积极组织和引导未成年人参与“北京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以及其他的国际、国内或区域性的科学实践活动,实现中小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比率为100%的目标。

4.关注未成年人中特殊群体的教育公平。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生、残疾和智障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特殊家庭子女的 科学教育,积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更多参与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的机会,保障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的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的权益。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紧紧围绕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紧密结合郊区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自身需求,努力探索适合农民的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模式,大幅提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和增收致富能力,首都农民科学素质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改进服务方式,加大对“三农”的科普服务力度。围绕农业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需求,依托农村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服务组织网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科技致富服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组织、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技术技能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形成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深入开展新型农民工培养工程,采用农业科技入户、骨干农民研修、农民田间学校、农民致富科技服务套餐配送工程和专项技能培训等有效模式,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就业培训,以及各类非农就业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发挥农科教机构、社会组织和媒体作用,加强对农民科普宣传教育。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健康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和科学健身知识,引导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和防灾减灾等相关科学理念、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倡导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环保的新型农村社区。加大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重点传播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提高 农民的基本科学素质,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促进科普资源向农村聚集,完善农村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以继续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县)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大力发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基地。继续推进光缆入村、网络入户工程,以信息化促进农村的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统筹利用、挖掘潜力,拓展和提升农村公共设施资源的科普服务能力,改建、扩建和新建相结合,形成各类科普基础设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4.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引导和鼓励各类科教机构、城乡社会组织、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多元化的投入方式,开展科普惠农活动。继续做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评选和奖补工作,不断加大奖补力度和奖补范围,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助力新农村建设的实效。

(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加强科学教育培训,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有序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科学素质,为首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使首都市民具备与建设世界城市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素质水平。

1.加强科学教育培训。坚持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完善社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科学素质。以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为主要载体,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创新方法的宣传普及,提高职工的科学素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开展技术交流和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倡导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制定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将 科学教育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培训教材。倡导和普及低碳经济、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激发自身提高科学素质愿望,培养获取知识改变生活方式的能力。

2.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计划”,开展“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活动、“讲理想 比贡献”活动、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影响带动企业科技人员开展创新活动;探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举办“首都创新论坛”活动;继续开展创新理论培训系列活动,实施按专业、定方向的梯次型的深度培训,服务在京企业创新需求;充分利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邀请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主体的世界顶尖学者举行系列学术讲座、专题论坛和主题展览等活动;在全市实施“五年五万”新技师和“五年二十五万”高级工培养工程。

3.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各区县、各有关部门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定本地区和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根据建设世界城市和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和企业岗位用工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以提高城镇失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企业自主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实施科技助残工程,提高残疾人获取科学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和改善自我生存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4.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科学素质。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和特点,广泛开展科普进工地等活动。建立外来 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劳务输出组织共同开展职业培训的机制。继续实施外来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在家政服务、护理行业免费为外来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搭建社区科学素质建设平台,广泛开展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教育。依托社区内外科普资源,以广泛深入的社区科普活动,推动社区文明、和谐建设。

1、建立健全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工作体系。加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协调与服务。根据社区的实际状况与需求,明确责任主体,配备专(兼)人员,建立必要的工作队伍,将科学素质工作列入工作计划,落实经费预算,切实把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工作落到实处。

2、大力开展社区科学素质教育活动。根据社区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主要目标人群和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机关干部、公务员等相关目标人群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各项科普教育活动。把“破除迷信、环境整治、健康生活”等科普宣传提升到“理解科学、体验(参与)科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上来。通过科技周、科普日、科普之夏等重点活动,激发居民参加科普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宣传讨论。引导社区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社区做起,积极参与到首都科学讲堂、绿色北京大讲堂、周末社区大讲堂等讲堂活动中。围绕“三个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不断增强广大居民的科学生活,节约资源、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面对突发事件、灾难的生存能力。创建学习型社区、推动居民终身科普教育,全面促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3、提高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开展数字科普视窗建设工程,加强社区科普室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现有基础设施在科普宣传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公共科普服务设施作为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的平台和载体,结合本地区人文、地理、传统特点,建设一批具有时代气息、体现高新技术特点、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科普设施。充分发挥电子网络等信息技术在科普宣传中的重要作用。继续组织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科普学(协、研究)会、科普俱乐部等作用,为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建设服务。实施高校科协与社区科协组织对接工程,组织一批有志于社区科普教育的学者、科研工作者和实用技术专家为社区科普服务。利用科普超市围绕社区需求开展科普资源配送工作。

4、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模式。逐步实现科普资源主要由政府投入,向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等多种模式共存的格局。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内外科普资源,在科普产品,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建立共享机制。鼓励社区内的各种组织和单位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普设施和项目。要拓宽社区科普工作对象,从社区居民主要目标人群到社区人群的全覆盖;科普工作从居民个人到社区内的单位、组织的全覆盖;从简单的科普宣传,到创建科普家庭、科普楼门、科普楼宇、科普社区、科普地区的科普立体建设工程。使社区科普真正成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通过科学教育培训、宣传普及等途径,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掌握科技发展动态,充分认识科技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能力,为提升全社会的科学 素质发挥示范作用。

1.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的组织工作。依据《“十二五”全国干部培训规划》、《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1—2015年政府公务员培训纲要》,将提高机关干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科学素质的内容列入各级干部教育计划。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机构要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列入教学计划。继续组织北京市公务员科学素质大讲堂,每年举办公务员科学素质知识竞赛,编写《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实地参观科研单位和科普场所。组织好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

2.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科学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市属主要媒体创办有关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栏目和节目,在北京市领导干部“在线学习”课件开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大“科技知识及其应用”等相关内容的比重,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自主学习科学知识。

3.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注重培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将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战略思想,以及我国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学工程等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

4.将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选拔录用、竞争上岗、考察任命的重要内容。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考核中,增加科学素质的相关内容。启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制定工作。

5.围绕“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实施,领导干部要率先了解主要内容和项目进展,学习必要的科技知识,推动各项工程的落实,提升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主要行动,“十二五”期间推进以下基础工程建设: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的科技教师队伍、教材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教育培训方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激发公众接受科学教育与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效果明显增强。

1.加强科技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北京科技教育名师十百千工程”,培养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教育名师;实施首席科技教师培养计划,为每个区县培养具有较高科技教育能力与水平的首席科技教师(辅导员);实施科技教师轮训计划,5年内完成科技教师的轮训,全市中小学科技教师接受科学教育专业培训的比例达到100%。

2.完善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按照《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新标准》,根据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科学教育培训教材,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各种科学素质教育与培训的教材建设。

3.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加强中小学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4.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学教育。建立科技界、企业界和教育界合作推进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界、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强化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科普场馆、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学院、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加强科普资源建设,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丰富资源种类和总量。加强现有优质科普资源有效整合,建立高效资源共享和交流机制,充分发挥科普资源社会效益。把首都的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普优势,大幅提升科普能力,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提升首都全民科学素质基础建设整体水平。

1.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力度。继续资助自然科学科普图书与音像制品的创作出版,繁荣科普创作。鼓励、扶持优秀科普剧、科普动漫、科普网络游戏作品的创作,带动科普书刊和科普玩具等衍生产品的开发,继续办好北京科普动漫创意大赛。重视报刊、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媒体科普资源开发。鼓励将科学、人文、艺术融为一体的科普资源开发。加强民生、生态和应急科普资源的开发,以及适合农村和社区科普的设施和产品的开发。建设北京科普资源研发和集散中心、举办北京国际科普节、打造北京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和国际科普资源交流 中心地位。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

2.加速科普资源有效整合。以科普超市、科普资源库等方式整合科普产品,拓展科普资源的服务范围,促进各区域、各部门彼此分离的资源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优化配置,提高效能,建立科普图库、科普动漫作品库、科普报告库、科普音像库、科普图书库等多种类的科普资源数据库;整合科普人才资源,进一步充实、完善包含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科普人才队伍;发挥网络和数据库的作用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以“蝌蚪五线谱”、“科学松鼠会”为代表的科普专业门户网站,通过科普信息发布、资源导航、资源搜索、资源展示以及论坛、博客、网上调查等功能,为公众和科普工作者提供资源发现、使用、分享的途径,提供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渠道。

3.加强科普资源的共享。建立共享机制,有计划、逐步开放科研机构、高校、大型国有企业的实验室,减免科普场馆收费等;发挥全国科普日和北京科技周、社会科学普及周、商业科技周等重大活动的平台作用,向首都公众提供丰富的科普服务和科普宣传;发挥首都科技网、北京科普工作网等网站快速与互动的优势,提供科学普及和交流的园地;组织科普产品的博览会、交易会等,促进资源的交流;以北京科学中心等大型科普场馆为科普交流共享中心,以巡展、交换、重点支持等方式,为各区县、各部门提供科普展品、展览;积极创新科普资源共享模式。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科普作品、借鉴国际先进科普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首都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进一步提升各类媒体科技传播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新型媒体科技传播功 能,研究三网融合形势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建立大众传媒应急科学传播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技传播新格局。

1.进一步提升媒体科技传播质量和效果。坚持媒体科技传播的严肃性,揭露伪科学;继续提升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和科学传播能力。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北京日报、北京科技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专刊等以及有关在京媒体要发挥科技传播主渠道作用,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贡献。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加强科技传播的针对性;贴近生活,服务受众,拉近科技与群众的距离;开展科技记者与编辑的培训,提升科技传媒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2.充分发挥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加强互联网新技术在科技传播服务中的应用和网络科普原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博客、论坛、在线通讯的交互式科技传播功能;发挥IP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等移动媒体的科学传播功能,开发适合的科技传播内容和方式。

3.三网融合下的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以“蝌蚪五线谱”为代表的网站建设,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建成社会大众参与、具有北京特色的公益性网站。进一步探讨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理论体系,研究大众传媒科技传播新模式,开发大众传媒科技传播高效资源,发展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创意产业发展。

4.建立大众传媒应急科学传播体系。发挥电视广播受众广泛优势,针对受众的不同心理和层次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科学抗灾信息服务;发挥互联网交互性、时效性优势,推出专题网页,加强与网民的即时互动交流;发挥移动媒体方便快捷优势,加强抗灾期间移动媒体的科技传播规划,形成规模辐射效应。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提升现有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科普能力,拓展社会设施资源的科普功能,推进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科普基础设施布局,形成各类科普基础设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1.提升现有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普能力。中国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170家科普教育基地,要强化需求导向,完善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展教内容的互动性、展出形式的多样性和展教资源的时效性,增强科普基础设施的吸引力和服务效果。通过科普基地联盟,实现科普基地互惠、互利、合作,进一步提升科普基地联合服务的能力。

2.拓展社会设施资源科普功能。配合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的实施,建立一批现代科技展示基地、科研成果宣传基地、科学理念展示基地。鼓励以“区县联动”方式,在东、西两带建立一批区域科学活动中心或户外科学苑。在建设“市区合作”或“政企合作”的平台上,建立产业科技馆或博物馆、生态型科普基地。引导公园、商店、书店、医院、影剧院、图书馆、体育场所等公共场所逐步增加科普宣传设施。逐步提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海淀公园内高立的科普主题公园以及观光农业、动植物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场所科普能力。增加工业旅游的科普元素。

3.推进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北京科学中心建设,按照“三个北京”发展战略要求,定位于服务青少年群体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展示前沿科技,凸显首都特色,成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共享空间和展示平台。支持高新农业产业园配备科普宣传设施实验仪器设备,支持社区科普活动室建设及配备相关宣传设施,支持乡村配备农业实验、检测设施。加大数字化科普设施等户外 科普设施建设。加强创新型科普社区建设和科普示范区建设。

4.优化科普基础设施布局。盘活存量与发展增量相结合,统筹区域、城乡和不同类型科普设施的发展,加大南城和远郊区县科普场馆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实现本市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

(五)首都科普资源集成与服务工程

加强与中央单位合作,集成在京中央单位的丰富科普资源,提高北京科普资源建设水平。发挥首都优势,为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1.集成中央在京单位科普资源为首都市民科普服务。倡导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中央单位科技工作者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参与科普工作,充分发挥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等中央单位科普人才资源作用,服务于首都市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充分整合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的科技资源,集成为国内高端水平、具有北京特色的科普项目。建立国家实验室“社会开放日”活动机制,鼓励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普资源,继续命名科普教育基地,鼓励央企建立专业性博物馆、科技馆。

2.集成首都科普场馆等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科普公共服务。首都各类科技馆、博物馆、会议中心、影剧院和社区活动中心等定点场所,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通过继续扩大免费开放范围,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形成具有首都历史文化特点和优势的展览系列,积极引进或合作举办在全国和世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普展览,为市民提供多层次、有特色的科学文化活动项目。继续加大对现有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其功能,继续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命名工人作。

3.拓宽全国性社会组织参与首都科普公共服务的渠道。鼓励和支持全国性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组织从事科普公益事业,通过招标、奖励、补贴等形式培育科普服务市场主体,搭建社会组织参与科普公共服务的平台。积极培育科普领域的支持性社会组织,形成科普类社会组织的合理结构。

4.集成外国驻京使领馆、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机构总部的科普资源。积极动员外国驻京使领馆、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机构总部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北京市的科普活动,为首都市民提供多元化的科普服务。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外国驻京使领馆、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机构总部把本国优质、前沿的科普资源带到北京开展科普服务活动。

四、保障和实施

(一)保障条件 政策法规

1.建立和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适时对《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条例》进行修订;继续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体系及《北京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深入推动。

2.完善奖励、激励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标准和程序,奖励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教师、管理人员、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单位;制定相关的认定标准和表彰奖励办法,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兴办非营利的公益性科技教育、科技传播、科学普及机构;制定鼓励科普产业发展的 政策,重点扶持科普设施开发和科普网络游戏及科普动漫等产业的发展。

经费投入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顺利实施。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资金用于全市性重大科学素质建设项目的实施。

2.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所承担的任务,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纳入部门预算。

3.拓宽社会资金投入渠道。切实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的《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办法》中有关对公益性科普事业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并根据《科学素质纲要》中关于“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的规定,制定配套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依法吸纳境社会资金,支持首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4.落实职工科学教育培训经费。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有关“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将其中主要部分用于职工科学素质建设。队伍建设

1.加强专职科普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建立科普工作者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和进修活动,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有计划地做好各项目的主要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科普场馆联合设置相关专业或研究教学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培养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专门人才。

2.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建立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科技教师、科技记者与编辑、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相对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采取高校科协与区县科协、企业科协共建方式,组织大学生、研究生开展科普志愿服务。加强管理,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切实将科普志愿服务落到实处。

(二)组织实施

1.市政府领导全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并对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设立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工作规划,提出总结任务安排,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推动任务落实,指导各区县科学素质工作。

2.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各区(县)政府负责领导当地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本规划的重点任务列入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三)监测评估

1.依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制定《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基准》。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市民生活和工作实际需要,提出首都市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2.每二年开展一次全民科学素质调查。建立和完善全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第五篇:北京市2012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北京市2012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奖补对象名单

一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个)门头沟区

北京市门头沟区昆泰百草药材种北京园霖昌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北京后白虎涧京白梨种植专业合植协会

北京龙会种植专业合作社房山区

西潞街道北京绿色常有种植专业合作社

窦店镇北京清河绿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良乡镇后石羊蔬菜专业合作社通州区

北京市通州区肉羊产业协会 北京市通州区食用菌协会顺义区

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北京吉祥八宝葫芦手工艺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大兴区

大兴区庞各庄甘薯协会 大兴区西甜瓜协会昌平区

作社平谷区

北京鸿利丰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 北京市平谷区养蜂协会怀柔区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板栗产业协会

北京多多奶牛专业合作社密云县

北京金地达源果品专业合作社 密云县太师屯镇养蜂协会延庆县

延庆县千家店镇中药材协会 北京巨龙种植专业合作社

二 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5个)朝阳区

北京莱太花卉蝴蝶兰种植基地海淀区

上庄镇西马坊村京西稻特色科普基地丰台区

丰台区南苑乡南苑村种植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门头沟区

妙峰山玫瑰科普示范基地 门头沟区军庄镇孟悟生态园科普示范基地房山区

琉璃河镇北京金利同微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拱辰街道梨村蔬菜示范基地通州区

通州区鑫淼观赏鱼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通州区敖凤乌鸡养殖科普示范基地顺义区

北京吉祥苑采摘园科普示范基地 北京市双河果园科普示范基地大兴区

大兴区苗圃科普示范基地 北京大营宏光肉鸭科普示范基地

昌平区

北京天润园新品种草莓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北京秀花有机果品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平谷区

北京恒亿金利吉蔬菜产销科普示范基地

刘家店镇果品产销协会科普示范基地怀柔区

汤河口镇肉驴新品种养殖示范基地

圣泉山生态旅游环保教育基地 怀柔区放养麻鸭示范基地密云县

北京市黍谷山农业种植园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北京密清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延庆县

延庆县王仲营五味子种植基地 延庆县沈家营镇前吕庄千亩有机杂粮科普示范基地

延庆县大榆树镇百草园种植基地

三 农村科普致富带头人(11人)丰台区

许书信长辛店镇农业服务中心

门头沟区

王彦群北京平原养殖专业合作社房山区

朱仲志房山区青龙湖镇庙耳岗村通州区

任宝昆通州区鑫淼观赏鱼养殖科普示范基地顺义区

张亚利北京龙湾巧嫂果品产销合作社大兴区

周春秀北京春华西甜瓜专业合作社昌平区

田昆利北京营房昆利果品专业合作社平谷区

乔焕顺南独乐河镇南独乐河村

怀柔区

高海国北京春日阳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密云县

王大林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延庆县

梁桂彬延庆县永宁镇孔化营村

四 农业科技服务专家(8人)房山区

王武装房山区农学会 薛新华房山区林学会大兴区

何润兵大兴农机研究所昌平区

张付停北京美佳兴业(食用菌)贸易有限公司 范双喜北京农学院平谷区

王有年北京农学院密云县

王升光北京农学会

延庆县

朱万富延庆县香营乡

五 专业技术指导员(14人)朝阳区

云红北京黑庄户观赏鱼养殖发展中心海淀区

徐万涛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门头沟区

刘建强门头沟区园林绿化局 梁建华门头沟区龙泉镇天桥浮村通州区

周永香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刘德双通州区果树产业协会顺义区

怀柔区

彭晓林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 朱世明怀柔区农业局密云县

肖凤瑞密云县农业局延庆县

李红延庆县八达岭镇小浮坨村

侯鹏北京绿奥蔬菜合作社孔繁建顺义区食用菌协会大兴区

刘万兴大兴区蔬菜办平谷区

秦国成平谷区农机研究所

下载北京市科普工作简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科普工作简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市科普项目(社会征集类)管理规范

    北京市科普项目(社会征集类)管理规范 (2008年度)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OO八年三月十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二章 申报 ..............

    工作简报第6期:科普进白燕 文明满社区

    佛山市禅城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 工作简报第6期禅城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2010年11月15日 科普进白燕 文明满社区近年来,白燕社区深入贯彻《科普法》和《......

    工作简报

    工 作 简 报第 三十八 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年12月17日 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王军副部长在内地与香港会计审计准则 等效联合声明签署仪式上的讲话 12月6日,内地与香港会......

    工作简报

    南昌大学学生会部门工作简报 2011-2012学年第1期(总第31期)南昌大学学生会昌大致新网工作简报 2011.9.2-2011.11.4在新的学期里,南昌大学学生会昌大致新网本着学生会“全心全......

    工作简报

    信息化推广简报经过我们对XX营销中心内集团进行排查及集团信息话的摸底和需求的了解,后期对XX集团进行拜访和推广集团信息化产品,XX跟集团负责人和联系人的沟通并讲解集团产品......

    工作简报

    梁堤头第五小学踢毽子比赛工作简报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校园文体生活,使学生有更多的自我展示、自我发挥的平台,本着“重在参与、增强体质”的原则,3月......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 第一期 银川天地缘锦绣园林花卉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按:以公司“团结一致、齐心合力”,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把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

    工作简报

    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简报范文 类型:工作简报 时间:2016年5月26日 工作简报又称情况简报、工作动态等,是简报的一种,用于反映本部门、本系统在一段时期内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