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MapGIS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方案
MapGIS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方案
概述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地政、矿政、测政、海政、地质灾害防治、公文收发文等业务管理与审批的窗口化、网络化、电子化,实现了“一站式”办公;增加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图形信息、属性数据、分析结果等信息,方便工作人员调阅,为业务办理提供辅助决策,实现了信息发布与共享。该解决方案功能齐全,业务覆盖面广,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科室的日常办公需求,实现了国土资源业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主要特点
● 实现MIS、OA、GIS各类技术应用的有效融合和全业务的一体化综合管理。
● 有效利用异构数据集,对多级、多源、多维、多尺度海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 为部、省、市、区(县)、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图文一体化的办公新环境,实现基于B/S的“一站式”协同办公,上、下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调用。
● 灵活开放的搭建式开发环境,轻松实现从界面设计到数据管理各个层面的工作。
● 与数字签名技术融合,采用第三方信任与CA认证,实现登录、访问、电子印章及电子签名统一管理,有效保障网络办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主要功能
● 地政、矿政、测政、海政等业务管理:采用灵活的业务表单搭建与工作流定制技术,实现国土各部门日常事务的无纸化、一站式办公。
● 综合事务管理:公文流转、人事管理、会议管理、网上会审、内部交流、视频会议、车辆管理、资产管理、考勤等日常事务办理。
● 查询统计管理:对业务数据进行查询、统计、汇总、分析,并以台帐、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数据可上报、可导出、可交换。
● 图数浏览管理:利用“瓦片”浏览技术将“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信息发布至网络,实现多专题数据浏览及统一界面叠加分析,实现与日常各类审批业务之间 “图数联动”和互查。
● 系统维护管理:案卷管理、信息发布、委托管理、数据字典、权限管理、用户管理、网站设置等与系统运行相关的配置和维护功能。
电子政务登录界面
电子政务主办公界面
典型案例
● 湖南省、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
● 湖南省所属12个市州级、65个县市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
●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
● 新疆区厅及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
● 广西桂林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
● 黑龙江大庆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
● 山东省寿光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
●……
第二篇: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市政府:
实施和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依法行政和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在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配备专业人员,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本着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现将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㈠明确整体建设框架和建设思路
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始于20**年,为全面统筹和规范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经过充分调研,多方论证,我局编制了《XX市国土资源信息化规划与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为我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描绘了一幅蓝图。该方案第一批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并被评为一等奖。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明确了今后5~**年内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基础先行,突出重点,为指导全市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依据。㈡全面建成全市国土资源信息网络
网络工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XX市国土资源信息网络是XX市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运行的载体,也是上与省厅、下与各县(市)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是各种信息内部流动和外部输出的通道。我局于20**年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网络。20**年加快了县(市)、区基础网络建设,完成了《XX市市县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建设方案》,启动了县级国土资源网络中心、数据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建设工程。目前,我局已建成了含有一个中心机房,5个分支配线间,487个信息点的局域网,实现了广域网的连接,并按省厅要求实现了内、外网的物理隔离。20**年3月开通了省市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主干网,按照省厅要求建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并成功召开了10余次视频会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至20**年4月止,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分局)也全部建立了局域网,市局与县(市)、区局采用专线连接,初步建成了一套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㈢完成数据中心和基础数据库建设
我局和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已全部建立了数据中心,市局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中心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我局于20**年开始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结合外业地面测量,对市区326平方公里进行土地利用和权属调查,20**年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建设全市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到20**年5月系统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在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3s技术,通过多源数据集成,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数据库建设及动态更新。目前,已建成覆盖市区326平方公里,主城区1:500,其他地区1:1000的数字地籍。市辖各县(市)土地利用数据精度为1:1万,城镇地籍数据精度为1:500或1:1000的数据库也相继完成。现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已全部覆盖全市11258平方公里。20**年,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荣获中国优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工程金奖。目前,我局正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建设。投资3600万元的市区基础测绘及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实施。㈣网站建设日趋完善
国土资源部门是一个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部门,我们把网站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服务质量、联系社会群众的抓手,作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我局网站于20**年开通之日起,始终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行政过程透明化、行政结果公开化、加强社会服务、接受群众监督。一方面,通过网站这种最广泛、最迅速的手段,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在网站进行宣传,把国土部门应该办什么事、怎样办事,告诉老百姓;另一方面,通过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将所有事项全部推到大众面前,让群众来监督,让基层来监督,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评判,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XX市国土资源网站作为“中国徐州”政府门户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徐州国土资源部门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目前,徐州国土资源网站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的宗旨已形成了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咨询投诉、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土地市场、党政建设等几大板块,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在网上公布,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宣传,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起到了较好地宣传作用。现在,XX市国土资源网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政府网站之一,在20**年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联合举办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十佳网站评比中,获得第2名,为我市国土资源“阳光行政”争得了荣誉。
㈤以发证自动化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办公自动化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我局始终强调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不是束之高阁。只有应用的好,才能促进工作,才能获得不竭的建设动力。20**年起我局本着急用先行的原则,从与老百姓联系最密切,群众最关心的土地登记着手,开始推行土地登记办公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个人办证时间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的10个工作日和7个工作日,直到部分土地登记发证的当天可取,单位办证缩短到15个工作日,大大地缩短了办证时间,现在每年通过土地登记发证系统办理土地证达6万多本。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证,我局网站还开展了网上办证业务,这也是“虚拟电子政务大厅”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申请办证,开辟了土地登记的新渠道。20**年,在土地登记系统成功运行两年并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我局着手开发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首先,我局组织专门人员成立业务流程梳理小组,对我局业务进行了全面梳理,共梳理业务83项,编制了《XX市国土资源局内部业务流程》,基本对全局业务做倒了“职责清、情况明、流程畅”,为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打下了基础。为配合电子政务系统运行,20**年3月起,我局对办公楼三楼进行了改造,建成了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大厅,并于6月25日正式使用,电子政务系统也开始正式投入运行。所有83项业务和土地登记业务都在大厅统一受理,初步实现了电子政务要求的“统一接件、接办分离、限时办结、封闭运作”;同时,我局尽力为群众提供规范有序、优美舒适的办事环境,电子政务的实施,也对全局上下服务态度、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改善和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截止到9月底,电子政务大厅共受理业务达1200余件(不包括土地登记)。㈥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信息化的每一个环节,科技含量都很高,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20**年,我局通过市人事局,按照笔试、面试、实践等严格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13名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通过依托高校、采用项目合作等形式,逐步建立了配合默契的“编外”专家队伍,形成了一套可靠、完备的技术支持体系。目前,我局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19人,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名。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土资源干部职工素质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正面临着迫切的人才培养问题。20**年我们有计划地组织了全局人员进行了计算机操作、电子政务知识培训,使大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上得到了系统的学习,并组织了全局45岁以下人员参加市人事局的计算机等级考试。20**年在计算机基础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又对县(市)、区和局内有关人员,进行了为期10天的sqlserver数据库和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培训工作。培训过程中严格要求,认真把关,总计53人参加培训,42人通过了结业考试,成绩合格率80%,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0**年又举办了“网络建设与管理”和“网站建设与管理”两期专业培训班。20**年8月,举办了县(市)信息化技术人员电子政务培训班。通过培训,全局干部职工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计算机专业技能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市政府:
实施和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依法行政和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在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配备专业人员,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本着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现将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㈠明确整体建设框架和建设思路
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始于20**年,为全面统筹和规范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经过充分调研,多方论证,我局编制了《XX市国土资源信息化规划与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为我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描绘了一幅蓝图。该方案第一批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并被评为一等奖。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明确了今后5~**年内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基础先行,突出重点,为指导全市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依据。㈡全面建成全市国土资源信息网络
网络工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XX市国土资源信息网络是XX市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运行的载体,也是上与省厅、下与各县(市)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是各种信息内部流动和外部输出的通道。我局于20**年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网络。20**年加快了县(市)、区基础网络建设,完成了《XX市市县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建设方案》,启动了县级国土资源网络中心、数据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建设工程。目前,我局已建成了含有一个中心机房,5个分支配线间,487个信息点的局域网,实现了广域网的连接,并按省厅要求实现了内、外网的物理隔离。20**年3月开通了省市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主干网,按照省厅要求建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并成功召开了10余次视频会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至20**年4月止,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分局)也全部建立了局域网,市局与县(市)、区局采用专线连接,初步建成了一套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㈢完成数据中心和基础数据库建设
我局和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已全部建立了数据中心,市局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中心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我局于20**年开始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结合外业地面测量,对市区326平方公里进行土地利用和权属调查,20**年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建设全市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到20**年5月系统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在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3s技术,通过多源数据集成,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数据库建设及动态更新。目前,已建成覆盖市区326平方公里,主城区1:500,其他地区1:1000的数字地籍。市辖各县(市)土地利用数据精度为1:1万,城镇地籍数据精度为1:500或1:1000的数据库也相继完成。现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已全部覆盖全市11258平方公里。20**年,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荣获中国优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工程金奖。目前,我局正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建设。投资3600万元的市区基础测绘及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实施。㈣网站建设日趋完善
国土资源部门是一个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部门,我们把网站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服务质量、联系社会群众的抓手,作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我局网站于20**年开通之日起,始终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行政过程透明化、行政结果公开化、加强社会服务、接受群众监督。一方面,通过网站这种最广泛、最迅速的手段,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在网站进行宣传,把国土部门应该办什么事、怎样办事,告诉老百姓;另一方面,通过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将所有事项全部推到大众面前,让群众来监督,让基层来监督,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评判,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XX市国土资源网站作为“中国徐州”政府门户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徐州国土资源部门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目前,徐州国土资源网站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的宗旨已形成了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咨询投诉、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土地市场、党政建设等几大板块,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在网上公布,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宣传,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起到了较好地宣传作用。现在,XX市国土资源网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政府网站之一,在20**年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联合举办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十佳网站评比中,获得第2名,为我市国土资源“阳光行政”争得了荣誉。
㈤以发证自动化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办公自动化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我局始终强调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不是束之高阁。只有应用的好,才能促进工作,才能获得不竭的建设动力。20**年起我局本着急用先行的原则,从与老百姓联系最密切,群众最关心的土地登记着手,开始推行土地登记办公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个人办证时间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的10个工作日和7个工作日,直到部分土地登记发证的当天可取,单位办证缩短到15个工作日,大大地缩短了办证时间,现在每年通过土地登记发证系统办理土地证达6万多本。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证,我局网站还开展了网上办证业务,这也是“虚拟电子政务大厅”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申请办证,开辟了土地登记的新渠道。20**年,在土地登记系统成功运行两年并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我局着手开发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首先,我局组织专门人员成立业务流程梳理小组,对我局业务进行了全面梳理,共梳理业务83项,编制了《XX市国土资源局内部业务流程》,基本对全局业务做倒了“职责清、情况明、流程畅”,为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打下了基础。为配合电子政务系统运行,20**年3月起,我局对办公楼三楼进行了改造,建成了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大厅,并于6月25日正式使用,电子政务系统也开始正式投入运行。所有83项业务和土地登记业务都在大厅统一受理,初步实现了电子政务要求的“统一接件、接办分离、限时办结、封闭运作”;同时,我局尽力为群众提供规范有序、优美舒适的办事环境,电子政务的实施,也对全局上下服务态度、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改善和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截止到9月底,电子政务大厅共受理业务达1200余件(不包括土地登记)。㈥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信息化的每一个环节,科技含量都很高,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20**年,我局通过市人事局,按照笔试、面试、实践等严格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13名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通过依托高校、采用项目合作等形式,逐步建立了配合默契的“编外”专家队伍,形成了一套可靠、完备的技术支持体系。目前,我局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19人,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名。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土资源干部职工素质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正面临着迫切的人才培养问题。20**年我们有计划地组织了全局人员进行了计算机操作、电子政务知识培训,使大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上得到了系统的学习,并组织了全局45岁以下人员参加市人事局的计算机等级考试。20**年在计算机基础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又对县(市)、区和局内有关人员,进行了为期10天的sqlserver数据库和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培训工作。培训过程中严格要求,认真把关,总计53人参加培训,42人通过了结业考试,成绩合格率80%,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0**年又举办了“网络建设与管理”和“网站建设与管理”两期专业培训班。20**年8月,举办了县(市)信息化技术人员电子政务培训班。通过培训,全局干部职工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计算机专业技能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二、电子政务应用效果和社会影响
实践证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提升部门整体形象。㈠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电子政务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局在三楼电子政务大厅设立窗口统一接件,接办分离,封闭运作,每个业务都设定好了工作流程,所有工作人员在进入电子政务系统时都能清楚的看到自己当前要处理的工作,工作人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要处理工作的相关资料,这样节省了过去传递资料所花费的时间,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改变了过去“w”型审批程序,已大部分实现了“∧”型审批程序,即业务由窗口受理后直接提交给处室经办人,再由下至上逐级审批,通过减少非审批性的流转环节,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土地发证办理工作,办理时限由原来的45天,缩短到现在的10天、7天,有的实现了立等可取。现在通过发证系统平均每年发出土地证6万本左右,并且大大降低了办证的出错率。㈡办事公开透明,打造“阳光政务”
为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我局全力推行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阳光行政、程序行政。
在电子政务大厅,墙上有电子大屏幕进行政务公开。大厅内设有两台触摸查询屏。在填单区,存放有各种《办事指南》,指南上有查询电话及查询网址,依靠现代技术,实现了全方位的政务公开。
在具体办文过程中,窗口收文后发给服务对象一份《受理回执》,上面有查询电话,注明办理时限,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到时就可以到窗口领取批文。一旦进入办事程序,涉及到哪个处室,能不能办,该怎么办,需要多少时间办好,系统中都明明白白。从领导到工作人员,办文都必须按设定程序办理,同意应有同意的理由,不同意也必须有不同意的依据。通过“窗口”办文,方便了群众办事,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㈢对全局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在电子政务系统投入使用后,所有业务科室的工作都必须经过电子系统,这样局领导及监察人员可以很方便的从系统中了解到全局所有业务的办理情况,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各项统计数字,方便的领导对全局的掌握,及监察部门对各业务工作的监察。㈣实施电子政务树立了我局良好形象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我局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局敢为人先,率先在城乡地籍一体化、网上办证等方面摸索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很快受到国内外专家、上级领导以及同行们的瞩目。20**年11月德国波鸿工业大学奥托、斯太林等三位教授就地籍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来我局进行参观交流。20**年11月23日全国国土资源科技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与会代表到我局参观城乡一体化系统。20**年4月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局作为全国两家地级市局之一,受邀参加大会并作典型经验介绍。近几年来,先后有来自北京、湖北、湖南、山东、辽宁、新疆、云南、河北、安徽等10多个省(市)30多家单位、400多人次到我局参观学习,我局信息化工作受到同行们的肯定和赞扬。客人的来访,一方面树立了我局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也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诸多启发,受益颇多。
三、几点体会 通过近几年来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工作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抓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是关键。我局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效,第一是各级领导带头应用信息化,起到了表率作用。第二是领导亲自抓。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领导都亲自担任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并认真抓落实,推进了全系统电子政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领导亲自抓,分解下达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同时建立相应机构和工作班子,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使得工作取得了实效。二是发展思路明确。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不能太保守,也不能太冒进,为统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我局编制了《XX市国土资源信息化规划与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并从群众关心的土地登记工作入手,以应用促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保障电子政务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龙头”作用。信息化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技术工作,通过推行电子政务,发挥电子政务的“龙头”作用,让信息化的成果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让信息化与每个人密不可分,让每个人感受到信息化的便捷、高效,大家才能不断认同、关心支持信息化工作。
四是要大力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但它要改变人们固有的、习惯的工作模式,开始时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阻力,除了领导的大力倡导之外,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将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特点联系起来,开发研制切合实际工作的应用程序,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难点,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毕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使用者真正体会到信息化的优势时,工作已离不开信息化了,而且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全方位了解全局的总体工作情况,有利于互相借鉴、互相监督。信息化一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有了信息化建设氛围,工作也顺了,成效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市政府及省国土资源厅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紧跟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将我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推向一个新水平,为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保障。
第三篇:MapGIS 基本农田管理方案
MapGIS 基本农田管理方案
概述
MapGIS K9基本农田管理系统是根据《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和《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TD/T 1019-2009)》的要求,按照国家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法规的要求,开发的面向基本农田建库、监管的专业软件产品。同时,MapGIS K9基本农田管理系统也是MapGIS K9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的业务组成插件,与MapGIS K9各级数据中心、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功能的无缝集成与数据共享。
MapGIS K9基本农田管理系统以“管护网络化、手段信息化、监督社会化、资料规范化”的基本农田保护方针为指导,以基本农田精细化为目标,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数据库为基础,以基本农田建库和监管业务为核心,使基本农田建库和管理工作彻底摆脱原有的手工制图作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基本农田建库和监管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包括基本农田建库和基本农田监管两个子系统。
该系统涵盖了基本农田管理中从建库到成果管理的各项任务,实现基本农田空间图形、属性信息和管护信息的统一管理。建立了基本农田信息调整补划更新机制,巡查上报机制,与耕地保护项目审批业务紧密切合,实现了图、表、项目、实地情况相一致的动态管理,为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政府基本农田保护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总体架构
MapGIS K9基本农田管理系统采用VC++、.net技术开发,使用C/S和B/S相结合的技术架构,为基本农田永久划定及管理提供专业、灵活的解决方案。
MapGIS K9基本农田管理系统以数据为核心,在MapGIS K9基础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多源数据采集、处理、显示、管理、分析、维护的核心功能仓库;采用MapGIS IGSS共享服务平台(MapGIS IGSS)的框架和“即需即取,即插即用”的服务体制,为国土共享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构建MapGIS K9国土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自定义搭建可视化的数据组织、视图加载、界面设计、后台更新维护;在应用层,通过MapGIS K9县级基本农田建库系统、监管系统和MapGIS K9省市级基本农田管理平台提供应用服务,与用户进行交互。
图1 MapGIS K9基本农田管理系统构架图
图2 MapGIS K9县级基本农田管理系统功能
图3 MapGIS K9省市级基本农田管理平台功能
技术特色
● 采用分布式跨平台的多层多级体系结构,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 ● 具有面向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可描述任意几何复杂度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完全表达空间、非空间、实体的空间共生性、多重性等关系;
● 具备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矢量、栅格、影像、三维四位一体的海量数据存储,高效的空间索引;
● 采用版本与增量相结合的时空数据管理模型,“元组级基态+增量修正法”的实施方案,可实现单个实体的时态演变;
● 基于网络拓扑数据模型的工作流管理与控制引擎,实现业务的灵活调整和定制,解决GIS和OA的无缝集成;
● 提供基于SOAP和XML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遵循OpenGIS规范,支持WMS、WFS、WCS、GML3,支持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支持各种智能移动终端;
● 可视化搭建式二次开发,方便业务功能扩展和定制。功能特色
● 遵循行业标准规范,兼容性高
本系统在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中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及相关行业标准,数据库结构遵循国标,使得系统具有高度兼容性和规范化;系统基于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搭建开发,具有灵活的用户自定义功能,用户可以在标准配置的基础上,自由定制菜单界面和功能插件。
● 灵活便捷的模版管理
系统提供灵活的模板管理功能,系统初始根据最新的基本农田相关要求内置常用模板,包括数据字典、统计报表、数据转换模型、符号库与制图模板、表单打印模板、保护责任书保护责任卡模板。在实际需求调整后,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的特殊性对相关模板自定义修改,并与其他用户共享。
● 科学的基本农田建库流程设计
建库模块流程的设计遵循基本农田划定(补划)技术规程及规范要求,参考了大量基本农田建库成果与学术资料,结合众多省市实际经验,经过多年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经验总结出的各类基本农田管理业务流程,在提高建库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业务办理的规范化程度。
● 省、市、县基本农田综合监管
结合各级国土主管部门基本农田管理业务,在“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理念和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统一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出BS与CS相结合的县级基本农田监管模型和省、市级基本农田监管模型,实现了不同行政级别、不同比例尺、不同特征数据的融合,实现了空间与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以及时空数据的管理,实现了各级系统的数据交互和共享应用。通过统一平台框架实现了与国土资源管理的其他空间数据无缝集成,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违法用地监察等其他业务管理系统提供基本农田数据和分析功能支持。
基本农田建库系统
基本农田建库系统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图形、属性建库工具和数据检查功能,能帮助用户快速建立信息齐全、图属无误的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同时提供基本农田各类数据的统计汇总功能,满足建库单位上报成果进行检核的要求。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的二次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系统可以直接接收VCT、MDB、MapGIS 67等格式的二次调查和规划数据,提取其中的基础地理、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图斑等信息,形成初步的基本农田数据库。软件与其他土地调查延伸系统,如二次土地调查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系统良好衔
接,能够直接接收二调和规划数据成果,结合数据转换、整理、检查等工具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保护责任等属性信息和界桩、保护牌以及档案资料的批量入库功能,辅助用户快速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并输出国家要求的统计表格、图件和保护责任书、责任卡等,最终形成基本农田数据库,自检并输出汇交成果。
图4基本农田数据处理流程系统功能
■基本农田数据采集
由土地利用专题数据或规划基本农田数据提取基本农田图斑,在基本农田图斑基础上生成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界线等图层。也可通过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成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基本农田保护界线等图层。界桩、保护牌可以由外部采集的坐标文本信息生成点文件得到。
图5 基本农田数据生产工具
■基本农田属性批量赋值
强大的批处理功能,可对基本农田图斑、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基本农田保护区、界桩、保护牌、基本农田质量变化、基本农田数量变化等图层进行批量处理和属性赋值。
图6 基本农田批处理工具
■基本农田质量等级处理
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耕地地力信息等材料,可一键计算出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信息,操作方便快捷,结果科学准确。
图7 基本农田质量信息处理图
■档案图片资料建库
对基本农田相关扫描资料和图片进行管理,具有快速、准确查询的功能。档案扫描资料包括:界桩图片、标志牌图片、责任人身份证复印件等信息。用户可以将实地拍摄图片批量上载入库,可根据座落位置、编号等信息实现查询和调阅。
■基本农田信息录入
基本农田的责任信息、质量信息、利用信息录入到EXCEL表中之后,可以批量的导入到数据库,并对录入信息的合理性及正确性进行检查。也可以根据编号或者其他条件将单个基本农田的责任信息、质量信息、利用信息等录入到数据库中。
图8 基本农田责任、质量、利用信息录入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责任卡的制作
自定义报表设计器提供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保护责任卡的模板编辑、配置功能,能根据各地用户实际需求定制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责任卡的输出形式。
图9 自定义样式打印保护责任书、卡
■数据检查
根据数据库成果汇交要求定制检查程序,检查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布局合理性、空间拓扑、属性规范性、逻辑一致性。检查结果存放在用户历史中,可以交互定位到图元,数十种方便、快捷的自动化工具帮助用户快速修改错误。
图10 数据库检查模块
■数据库成果汇交
县级基本农田数据库成果自检通过后,即可按照汇交要求汇交。系统可以提供VCT、MDB等常见格式的矢量数据库成果输出,元数据的输出,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输出,以及相关统计报表成果的汇交。
图11 基本农田成果管理
基本农田监管系统
基本农田监管系统可以在省、市、县三级部署。结合各级政府对基本农田管理职能的不同,省、市、县三级基本农田监管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各有侧重,更贴近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县级基本农田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基本农田信息管理、调整补划管理、基本农田巡查管理、图属查询分析、数据统计汇总、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卡保护责任书的打印输出、变化信息统计等功能,并配备了可选的WEB模块进行网络地图发布等其他应用。
省市级基本农田监管系统提供了多级行政区划、多比例尺、多专题、多数据的综合管理框架,提供了县级基本农田检查入库管理、分布式数据库维护、跨区域裁剪分析、省市数据汇总等功能,在数据应用上更加丰富了异构数据互操作、三维管理视图、多级数据交换更新、数据共享发布等应用服务。
■县级基本农田信息查询管理
通过基本农田图斑编号与关系数据库的对应关系,查询出图斑编号相应的信息,并实现基本农田责任信息、质量信息、利用信息的浏览。随时调阅查询界桩、保护牌等图片和属性信息。
图12 基本农田责任信息查询
■县级基本农田巡查管理
可实现对外业巡查人员、巡查信息、巡查结果进行管理和查询,极大方便了外业巡查信息的管理。
■县级基本农田调整与补划
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可支持手动调整基本农田图形或给定条件完成智能补划。支持同时导入多个外部项目坐标信息,批量进行调整补划。预留调整补划项目与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关联接口,可以与电子政务的日常审批衔接。
图13 基本农田调整补划
■项目占地分析决策支持
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专题进行多边形裁剪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根据项目范围线或坐标信息,快速
分析出项目范围内占用各类用地及基本农田情况,输出统计表格及项目图形信息。
图14 占地空间分析菜单及项目占地情况统计表
■变化历史查询和报表输出
每年对调整和补划的基本农田进行增量汇总,输出相关报表:如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一览表、基本农田划定平衡表、基本农田占用(减少)汇总表、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台账。
■县级基本农田数据库成果管理
统一管理基本农田表格、图件、保护责任书、责任卡等成果,实时批量打印输出。
■省市级基本农田数据转换模块
省市级专用的数据转换模块能实现各类GIS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的相互转换。转换过程可以定制字段映射关系,方便用户进行数据整理,同时记录转换过程日志,方便海量数据实现自动批量转换。
■省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入库模块
利用入库前检查工具对县级上报成果进行全面检查,再将县级基本农田数据成果批量上载入库,在入库的同时自动处理图形带号、依据模版整理文件命名,分离点、线、注记文件,处理图形显示参数等,并记录详实的入库日志。
图15 省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入库模块
■省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发布
不同行政区划、的基本农田数据共享发布在网络地图上,方便用户随时调阅指定地图,快速进行浏览查询。矢量栅格数据叠加显示、透明显示,基本农田的分布情况一目了然。用户使用缩略图、地名快速定位、任意放大缩小图形、查询属性信息、量算距离和面积、自定义范围分析土地利用分类和基本农田的状况。
图16 基本农田分布查询
图17自定义范围基本农田情况统计分析
■基本农田数据的共享和应用
与一张图系统衔接,利用IGServer在网络上共享调用发布基本农田数据,实现业务审批时与图形的联动浏览、查询。分析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遥感影像等多专题统计数据,实现多视图数据对比浏览。
图18 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占地分析
图19 多多专题数据对比浏览
第四篇:MAPGIS综合实习
综合实习
一、实习目的
通过综合实习,让学生熟悉用MAPGIS编制地图的全过程及基本方法,了解MAPGIS在制图领域中的应用。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编绘的基本原理、综合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要求
用MAPGIS编制河南省行政区划图及耕地预警分布图。耕地预警分布图中警情严重程度分为五个警度:需求/供给<0.95时为无警;0.95—1.05时为轻警;1.05—1.10时为中警,1.10—1.50时为重警,>1.50时为巨警。
三、设计具体内容
1、建立图例板,参数参照文本要求。
2、矢量化所有的点、线/并建立相应的文件,文件名设为自己的真实姓名。注意不参与造区的线文件最好另设文件名(如铁路、河流),以免影响造区。
3、进行查错,自动拓扑重建造区。
4、编辑区属性结构,并进行属性连接,连入所要求的所有属性。并根据属性附参数做出耕地预警分布图。
5、建造相应的图例,行政区划图不需要图例的。耕地预警分布图如果最后图中出现五种颜色,相应图例为五个。
6、写上图名、比例尺、指北针,作出图框(因为底图没有经纬度及相关参数,所以在此不是标准图框,画矩形框就行)注:遇到问题及时询问老师和同学,并参阅前面的实习一~~~~实习五及文件夹中PDF文件。行政区划图的样板示例:
耕地预警分布图示例:不同的是因为底图不同,所以在此做的预警分布图没有县界,也没有四至。
第五篇:MAPGIS实习心得体会(推荐)
mapgis实习问题小结
此次实习初步了解了国产软件mapgis在处理地图矢量化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现在结合本组人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列举相应的处理方法:
1、创建图框过程中,对一些参数设置不太熟练。投影变换--打开(打开一个已经矢量化后的文件,区、线、点都可以,复位一下,主要是为了让你确定图框边界的位置)--系列标准图框-根据图幅编号生成,再对相应参数做修改(椭球参数、图框参数选择等)。
2、地图配准过程中,选取点的不适当导致配准误差。解决方法:分别选取配准图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再在内部、边界选取适当点进行配准,如有误差再进行逐格网校正。
3、图形编辑过程中对线、区域的重设和删除,选中线编辑---删除线,用鼠标选中所要删除的线或区,更新窗口,即可删除。
4、等高线无法实现赋值,打开“修改属性结构”后里面的值无法写入,导致不能自动赋值。可能是由于盗版软件问题。因为在其它机器上可以完成等高线的自动赋值。
5、在地图上绘制图例符号时,定位到一个地方,符号却偏移到了其他地方(但相差不远)。解决方法:由于利用slib系统库编辑图例时,没有把设计的图形几何中心定位于绘图框中心。
6、作图时,会出现由于点击功能键太快某个时候出现软件瘫痪,致使以前做是东西白费。
解决方法:一定要随时、及时的保存。
7、图层合成时,自己编辑的符号和图案在其他人的电脑上不显示,例如自己绘制的各类堤岸线,已经全部完工,可是图层复制到其他同学的电脑上却是空白区域,分析问题应该是软件安装路径中slib文件中包含的图例符号不同,因此出现该问题。解决方法:由于每个同学的符号库里对应的符号不同,在组合时,各自同种符号会有不同的代号,因此,在做矢量化之前应该将每个人做的符号或由一个人统一做将用到的所有符号,然后将这个slib库,考到组中每位同学的软件路径下面,并覆盖掉原有机子上的slib库,这样,在各自矢量化的符号代
码就能组合,最终就能很好的结合。也就少了图例库显示不了的问题。
8、不同同学对于不同地物设置的颜色多样,尺寸也不一样,还有可能颜色重复。解决办法:不同同学做的同种地物组合在一起,然后统一修改颜色符号,线条。篇二:mapgis实习日志
实
习
日
志
星期一 2011/12/26 ppt讲解mapgis矢量化的原理和流程。
1、矢量化工作流程如下:
(1)装入光栅:
栅格数据,可通过扫描仪扫描原图获得,并以图像文件形式存储。本系统可以直接处理tiff(非压缩)格式的图像文件,也可接受经过mapgis图象处理系统处理得到的内部格式(rbm)文件。
(2)保存光栅:
(3)矢量化设置⑴设置矢量化范围⑵设置矢量化参数,设置矢量化高程参数: 设置图像原点参数:⑶矢量化:是把读入的栅格数据通过矢量跟踪,转换成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可通过扫描仪扫描原图获得,并以图像文件形式存储。接受经过mapgis图象处理系统处理得到的内部格式(rbm)文件。采用交互式矢量化,对于那些干扰因素比较大,需要人工干预的图,要想追踪出比较理想的图,人工导向自动识别跟踪矢量化正好解决这个问题。矢量化追踪的基本思想,就是沿着栅格数据线的中央跟踪,将其转化为矢量数据线。当进入到矢量化追踪状态后,即可以开始矢量跟踪,移动光标,选择需要追踪矢量化的线,屏幕上即显示出追踪的踪迹。当一条线跟踪完毕后,按鼠标的右键,即可以终止一条线,此时可以开始下一条线的跟踪。按ctrl+右键可以自动的封闭选定的一条线。
(4)图形编辑
①工程:新建工程、打开工程、工程的编辑。
②图例板:新建工程图例、工程图例编辑、关联工程图例、创建分类图例文件。③窗口:放大窗口、缩小窗口、窗口参数、窗口复位、返回上级窗口、更新窗口移动窗口、清除窗口。
2、生图廓:实用服务-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根据图幅号生成图框(图幅号:i-49-16-(7)或用生成1:10000图框)-输入起点纬度和经度(扫描地形图左下角经纬线交点的经纬度)-椭球参数设置为北京54坐标系的椭球参数(因为校正的地形图为i-49-16-(7).tif)-图幅名称(石皮沟)--图框参数选择(绘制图幅比例尺、标记实际坐标系、输入并绘制接图表、绘制图廓外图廓线)-确定并保存(图框*.wt、图框*.wl、图框*.wp)。
星期二 2011/12/27
1、班级共同讨论实习分组及相关工作分配,在宿舍学习操作mapgis软件,进行影像纠正。
2、影像纠(校)正:图像处理-图像分析-文件-数据输入-转换数据类(tif *.tif)-添加文件(i-49-16-7.tif)-转换(.*msi)-文件-打开影像(i-49-16-7.msi)-镶嵌融合-打开参照点文件(图框*.wt)和参照线文件(图框*.wl)-镶嵌融合-删除所有控制点-校正参数(一次多项式)-添加控制点(以之前生成的图廓
为参照添加4个内图廓点)-校正预览(图廓和扫描地形图重叠)-影像校正(重采样)-输出文件(*.rbm)-保存
快捷键注释:f5是放大 f6是缩小 空格是确定 鼠标右键进行图像复位,十字变粉色表示匹配上
星期三 2011/12/28
1、创建图例板:
在左窗口右击新建工程图例-依据excel表将线类型图例的名称、描述、编码及图例参数输入-插入-全部保存-右击打开图例板-点击“修改图例文件”-选中“线类型图例.cln”-open-确定-继续右击打开图例板-在图例板上右击选中“标题为图例名称”和“显示线图例”-同理创建点类型图例-右击左窗口中右击选中“关联图例文件”-将点、线图例板切换。
2、对线要素进行矢量化:
图形处理-输入编辑-新建工程-在右窗口中左击激活窗口(打开左窗口的方式:在编辑子系统—设置—显示工作台)-在左窗口中右击添加项目(图框文件*.wt,*.wl,*.wp)-矢量化-输入光栅文件(i-49-16-7.rbm)-其它-整图变换-键盘输入参数(选中点变换、参数变化,线变换、参数变化,比例参数设为10,选中参数比例变化直接作用于图形参数。)-将自己所做的方里网以外的图框线要素和点要素用剪断母线都删除-线编辑-联接线-保存-菜单栏设置-参数设置-还原显示(画的线变粗)-在左窗口右击
新建线-只将线文件(所负责方里网*.wl)设为编辑状态(线要素矢量化成果将保存于此)-选中图例板中的计曲线-选中工具栏中的“输入线”图标-并确定其参数-线要素矢量化-在左窗口右击线文件进行保存
快捷键注释:f6:中心窗口缩小 f8:打点功能 f9:退点 f11:换线头 f12:捕捉线头线尾 右键复位窗口
星期四 2011/12/29
1、添加高程和高程注记:
(1)在编辑子系统左窗口右击线文件(所负责方里网*.wl)-修改属性结构-enter-在工具栏中选中“修改线属性”图标-加高程
(2)依点类型图例或右击左窗口新建点-设置为编辑状态-在工具栏中选中“输入点图元”图标-注释和子图(依据excel表)
2、裁剪:实用服务-图形裁剪-裁剪工程-新建(裁剪框文件:图框*.wl,被裁剪文件: 所负责方里网*.wl,命名结果文件为“裁剪*.wl”,类型:内裁,方式:拓扑裁剪,模糊半径:0.0001,增加,删除框中第一个文件 或通过文件、编辑裁剪框、裁剪工程依次实现)-ok-裁剪工程-裁剪-在编辑子系统左窗口中添加项目(裁剪*.wl)
星期五 2011/12/30
1、接边 :
在编辑子系统左窗口右击添加项目(各图框*.wl,各裁剪*.wl)-篇三:mapgis实习报告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实
习
报
告
课程名称:mapgis应用实习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实验一 mapgis界面认识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mapgis 6.6系统参数设置。2.掌握输入编辑系统的各窗口操作。3.了解文件的编辑、处理方法。4.了解输入编辑系统的菜单项和工具栏
二、实验准备
实验数据:本实验数据保存于文件夹exercise-01中。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1.将实验数据复制,粘贴至各自文件夹内。2.尝试通过桌面快捷方式和程序组中mapgis命令启动mapgis主菜单。3.单击mapgis主菜单中的“系统设置”按钮,完成系统参数的设置。4.将exercise01文件下的所有内容复制,并粘贴于所创建的“实验一”文件夹内。5.双击文件夹内的“工程文件.mpj”文件。系统将启动“输入编辑”子系统并调入相应文件。
6.在工作台窗口单击鼠标右键弹菜单,注意观察其结构和组成。7.界面中的右边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更新窗口”、“复位窗口”、“放大窗口”、“缩小窗口”等窗口命令。8.在图形编辑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打开工具箱,尝试工具箱中工具使用。9.在编辑子系统界面左边窗口中观察文件状态:打开、关闭、编辑状态。并在右边的图形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更新窗口”,观察效果。10.打开“设置”菜单,在此菜单中选择“修改目录环境”命令重新进入“系统设置”界面。实验二 图像校正处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pgis中图像文件的转换方法。2.掌握mapgis中图像校正处理的方法。3.了解photoshop中图像的拼接及简单校正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实验数据:本实验数据保存于文件夹exercise-02中。2.预备知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方法;图像文件格式。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㈠采用photoshop预处理图像
㈡采用mapgis预处理图像
1.启动mapgis主程序,打开“图像处理”模块中的“图象分析”子系统。2.在“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数据输入”选项,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进行参数设置,然后点击“添加文件”按钮,通过浏览方式添加需转换的“南河镇地形地质图”文件,点击“转换”按钮系统自动完成转换并将其保存于与源文件“南河镇地形地质图”相同的路径之下,转换完毕后关闭此对话框结束转换。3.在“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打开影像”选项,在系统弹出的选择界面,中选择“南河镇地形地质图.msi”文件,点击“打开”按钮载入影像文件。4.在“镶嵌融合”下拉菜单中选择“打开参照文件”中的“参照线文件”选项,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中。
5.在“镶嵌融合”下拉菜单中选择“删所有控制点”选项,将已有控制点信息删除。6.在“镶嵌融合”下拉菜单中选择“添加控制点”选项,此时会弹出另一视图窗口。7.在“镶嵌融合”下拉菜单中选中“校正预览”选项,然后在此下拉菜单中选择“影像校正”选项,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中确定校正影像的保存路径和校正后影像的文件名。设置好各项参数后,点击“保存”。系统根据所设置的参数自动完成影像校正。
实验三 文件管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pgis工程文件、点、线、面文件创建及保存方法。2.掌握工程图例板制作、使用和编辑方法。
二、实验准备
1.实验数据:本实验数据保存于文件夹exercise-03中。2.预备知识:图层的基本概念,地理对象的类型。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1.数据准备 2.创建文件 3.项目文件添加
在输入编辑系统界面右窗口中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项目”命令将所给的素材文件“kd.wt”、“kd.wl”、“kd.wp”添加到当前工程中。4.保存工程文件及项目文件 5.工程图例板制作(1)新建工程文件“工程图例练习.mpj”,新建工程图例,编辑三个分类(2)新建一个点类型图例。(3)同上述方法新建一个线类型图例。(4)同(2)再新建一个区类型图例。(5)点击“确定”按钮,保存工程图例文件为“工程图例练习.cln”。关联工程图例→打开图例板(6)利用“工程图例练习.cln”创建分类图例,1列3行,点、线、面文件名都为“工程图例练习”,边框为“单线”,标题为“图例”,居中显示。(7)保存工程文件。
实验四 空间数据输入与编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点、线、区输入方法和相应参数的设置 2.掌握线的交互式矢量化方法。3.掌握点、线的常用编辑方法。
二、实验准备
1.实验数据:本实验数据保存于文件夹exercise-04中。2.预备知识: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及文件的管理方式;点、线、面的输入方式;点、线、面的编辑操作。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1.将实验数据复制,粘贴至各自文件夹内。2.启动mapgis主菜单,调用输入编辑功能。在输入编辑系统中新创建一空工程文件,保存工程文件名为“输入编辑”,㈠点输入与编辑
㈡线输入与编辑(三)区输入与编辑 1.勾选“居民地.wl”和“居民地.wp”文件,使其可以编辑,通过“线工作区提取弧”命令将“居民地.wl”中的线转换成“居民地.wp”中弧,如图4-8所示。通过“输入区”完成“居民地.wp”中区的输入。2.勾选“图例.wl”和“图例.wp”文件,使其可以编辑,通过“线工作区提取弧”命令将“图例.wl”中的线转换成“图例.wl”中弧,区参数从最上一个图例到最后一个图例填充颜色设置为15~23,填充图案、图案高度、图案宽度、图案颜色、图层全部为0。3.勾选“图例注释.wt”、“图例.wl”和“图例.wp”文件,通过“其它”菜单的“整块移动座标调”命令,框选图例相关内容,向右平移30。实验五 拓扑造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pgis中拓扑造区的基本流程及操作。2.掌握注释赋属性功能。3.掌握label与区合并操作。
二、实验准备
1.实验数据:本实验数据保存于文件夹exercise-05中。2.预备知识:拓扑造区基本流程及相关操作;注释赋属性方法;label与区合并方法。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将实验数据复制,粘贴至各自文件夹内。(一)拓扑处理数据准备(二)拓扑处理 1.新建一线文件“拓扑线.wl”,把国界线、省界线、地州界线和县界线的内容全部合并到“拓扑线.wl”文件,合并时候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通过上面的方法就可以把要参与拓扑的线放在一个文件“拓扑线.wl”中。2.对“拓扑线.wl”进行“自动剪断线”、“清除微短线”、“清重坐标”等拓扑预处理。假如在线准备过程中用f12键确保了线的实相连,那么这几步不会有太多的问题。3.对“拓扑线.wl”进行拓扑查错并解决错误;同样假如在线准备过程中用f12键确保了线的实相连,那么一般不会出现拓扑错误。4.对没有拓扑错误的“拓扑线.wl”进行“线转弧”操作,名称为“拓扑区.wp”,把转换后的区文件为“拓扑区.wp”添加到工程中,对“拓扑区.wp”进行“拓扑重建”。5.对区参数做相应的修改。6.保存工程和项目文件。这样就完成了拓扑造区的过程。(三)注释赋属性
(四)label与区合并
实验六 系统库管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符号库、线型库、图案库编辑方法。2.掌握自定义系统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实验数据:本实验数据保存文件夹exercise06中。2.预备知识:系统库编辑及拷贝知识。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1.数据准备
将实验数据复制,粘贴至各自文件夹内。选择图形处理?输入编辑?新建工程?确定?不生成可编辑项?确定。进入输入编辑子系统界面。2.系统库中符号、线型、图案编辑
(1)符号编辑(2)线型编辑(3)图案编辑 2.符号库、线型库、图案库拷贝
(1)符号库拷贝(2)线型库、图案库拷
实验七 空间数据误差校正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pgis空间数据误差校正的基本方法。2.掌握交互误差与自动误差校正的要点。3.掌握图形变换操作。
二、实验准备
1.实验数据:本实验数据保存于exercise-07文件夹中。2.预备知识:复习误差校正的理论知识,知晓误差校正中各种校正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其特点。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1.数据准备
将实验数据复制,粘贴至各自文件夹内。启动mapgis主程序。在主菜单界面中,点击参数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工作目录最终指向exercise-07(盘符依据各人具体情况设置)。
2.图形误差校正 执行如下命令:控制点?清除所有控制点。2.1.控制点实际值采集 执行如下命令: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执行如下命令: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执行如下命令:控制点?自动采集控制点。2.2.控制点理论值采集 执行如下命令: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执行如下命令: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执行如下命令:控制点?自动采集控制点。2.3.编辑校正控制点 执行如下命令:控制点?编辑校正控制点。2.4.图误差校正 执行如下命令:数据校正?线文件校正。执行如下命令:文件?另存文件。按上述步骤依次完成线文件校正。图框.wl不需校正。执行如下命令:数据校正?点文件校正,完成点文件校正。方里网.wt可以不用校正。执行如下命令:数据校正?区文件校正,完成区文件校正篇四:mapgis实习报告
实验二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1、区别工程、文件、图层
2、创建和关联工程图例
3、创建分类图例
二、实验设备
台式计算机、mapgis软件。
三、实验内容、步骤及结果
1、读图、分层
2、新建工程:在mapgis子系统中,单机 “文件——新建工程 弹出如下图对话框,单机编辑工程中的地图参数,在设置地图参数对话框中选择地图参数
确定或取消按钮后,出现以下对话框,选择自定义生成可编辑项的复选框。将区型,网型取消。在点型,线型文件名中分别写 学校,道路。
选择点文件按钮,弹出对话框,并输入地物名称字段。
依次按回车键输入字段类型、长度、小数位数。如图:
4、新建工程图例:在工程视图中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工程图例”,系统会弹出如下对话框:
输入图例的名称为学校,选择图例类型
输入图例的名称、分类码 设图例图形参
数编辑属性结构和属性内容 单击添加按
钮 如修改,用鼠标激活图例再单击编辑
按钮 单击确定
5、关联工程图例
只有将工程与图例文件进行了关联,才
能在编辑中运用图例板中的内容,一个
工程文件(*.mpj)只能有一个工程图例
文件,关联工程图例可使当前工程与指定的工程图例文件匹配
起来。交互对话框如图
6、打开图例板
将 光 标 放 在 编 辑 界 面 的 左 窗 口 空 白的地方,按
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打开图例板的功能。系统弹出 对话框:
7、创建分类图例 自动提取图例
点击自动提取,在创建分类图例文件内容里调节字体等选项,四、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在mapgis中创建工程,添加新的图例,设置图例的图标等东西。篇五:mapgis实习报告11 mapgis实习报告
学 院: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 级: ******* 姓 名: **** 学 号: ************** 指导老师:
二零一四年十月 目录 1.实习地点............................................................................................3.实习内容............................................................................................4.实习原理............................................................................................5 实习步骤...........................................................................................5.1 工程文件的建立..........................................................................................5.2 构面造区......................................................................................................5.3工程裁剪.......................................................................................................5.4.属性赋值.....................................................................................................5.5 缓冲区查询................................................................................................1.实习地点
核工楼410 2.实习内容
1.掌握mapgis环境设置 2.造区构面 3.图形裁剪 4.属性赋值 5.缓冲区分析 3.实习原理 1.点、线、面基本文件:mapgis的图形文件对于图形的输入和编辑系统而言,可以分为点、线、面三类。
点文件包括文字注记、符号等,也就是说,在数据输入时文字注记、符号等存放在点文件中。它只是由一个控制点决定其位置,并且有确定形状的图形单元。线文件一般是由边界线、道路、河流、地类界等线状地物组成,这样的线状地物被称为线图元。
区文件是把各个行政区划进行普染色后得到的文件,理论上,区是由同一方向或首尾相连的弧段组成的封闭图形。而弧段是一种特殊的线,因此区是基于线图元而产生的。2.工程文件:在工程应用中,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对许多文件进行编辑,处理,分析。为了便于查找和记忆,因此要建立一个工程文件,来描述这些文件的信息和管理这些文件的内容,并且在编辑这个工程时,不必装入每一个文件,只需要装入工程文件即可。3.图形编辑:通过数字化和矢量化操作,线、点类数据及区域的边界等开始进 入系统。4.拓扑处理:拓扑处理最大的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在拓扑处理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人工干预。利用拓扑处理可以进行染色。拓扑处理的核心是建立拓扑关系。为了便于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系统提供了系列拓扑预处理功能。当然,如果前期工作做的比较好,后期的许多工作(如弧段编辑,自动剪断等)就可以省掉,建立拓扑也得心应手。5.图形裁剪:就是在建造好区,建立好拓扑关系后对整个图形可以进行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