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
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本章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应急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制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兰州石化分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第三条 事故与应急管理原则
(一)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分级、回避”及“四不放过”的原则。
(二)事故应急应坚持“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企地联动、快速反映,运转高效,常备不懈”的原则。
第四条
术语解释
(一)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或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等事件。
(二)“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 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和事故责任者没受到处理不放过。
(三)安全环保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安全环保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作业环境的缺陷。
(四)重大安全环保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危害环境及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隐患。
(五)事故应急预案:又称应急救援计划,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事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和预防事故扩大及规避次生事故的发生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第五条
本规定内容由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节
组织机构、部门职责
第六条 组织机构
(一)公司及二级单位、直属单位、车间(站、队、所、中心)都必须成立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各级行政正职担任,负责对各类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的统一决策和指挥;副组 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行政副职或其它业务副职、安全总监担任,协助组长负责对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处置抢险、上报、受伤害人员的救治、事故调查及处理、事故通报等工作;
公司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平时的应急准备、突发事件时接受报告,信息报送、组织联络应急状态下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主任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兼任。
公司与关联交易方、当地政府的应急处理抢险机构和单位建立互助互救关系,将关联交易方的有关单位和当地政府的应急处理抢险机构作为本单位应急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条
安全环保管理部门职责
公司安全环保部门及各二级单位安全环保管理部门是公司事故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各类事故统计、分析、上报工作;
负责组织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中毒窒息)、环境污染及重大职业危害等生产性经济情况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
(二)(三)
(一)(二)查,配合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工作;
(三)负责组织人身伤亡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以及有人身伤害的厂内铁路行车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四)协助省市及上级部门对一般事故(A类)以上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负责在每月25日前将所公司的事故信息报地方政府和股份公司公司。再报12月份事故信息时,同时将年度事故信息报地方第八条
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一)机动部门负责自然灾害、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查,负责应急设备、设施的配备和维护,组织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设备抢修、抢险工作;
(二)负责组织设备事故、动力事故和无人身伤亡的铁路行车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三)负责组织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清理和设备抢修工作。
(四)在每月23日前将所分管的事故信息报公司 政府和股份公司。
安全环保部门。在报12月份事故信息时,同时将年度事故信息报公司安全环保部门。
第九条
生产管理部门职责
(一)生产部门负责装置停电、停水、停汽、停风及其他生产性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查,负责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统一调度和联络,组织生产恢复等工作;
(二)(三)
(四)负责组织生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负责组织生产装置事故后的工艺处理和生产恢复工作
在每月23日前将所分管的事故信息报公司安全环保部门。在报12月份事故信息时,同时将年度事故信息报公司安全环保部门。
第十条
采购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各类突
发事件和紧急状况下救援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
第十一条 质量部负责组织质量事故的调查和
处理。
第十二条 工程部负责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第十三条 监察部门负责对造成事故的领导(管理)人员的这人追究;人事部门负责对事故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责任追究,给予相应的组织、行政和经济处罚。
第十四条 总经理办负责事故信息的对外发布,并会同人事部门、工会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第十五条
总经理办公室及二级单位厂长(经理)办公室负责集体上访、公共卫生或其他非生产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查,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各类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对外的信息上报和披露。
第十六条
有媒体介入的事故由企业文化部门负责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协调。
第十七条
企管法规部门负责事故涉及的法律诉讼事宜的处理。
第三节 事故隐患管理
第十八条
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的范围
(一)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环境造
成的不利影响因素;
(二)导致事故发生或扩大的生产设施、安全设
施及环保设施隐患;
(三)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劳动工作
环境。
第十九条
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的评价及分级
安全环保事故隐患项目按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即车间级、二级单位级、公司级、股份公司级。
(一)车间级隐患:车间能解决的隐患,不论其
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否严重以及车间不能解决的,但导致的风险后果是轻微的隐患。
(二)二级单位级隐患:二级单位能解决的隐
患,不论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否严重以及二级单位不能解决,但导致的风险后果是一般的隐患。
(三)公司级隐患:公司能解决的隐患,不论其
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否严重以及公司解决不了,但导致的风险后果是较大的隐患或导致发生事故的隐患。
(四)股份公司级隐患:公司解决不了,但可能
导致严重后果或发生大事故的隐患。
第二十条
事故隐患的评价方法
事故隐患的评价可根据QHSE管理体系推广的 LEC法、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法、矩阵法等方法进行。
第二十一条
事故隐患评价程序
(一)评价管理小组
1、事故隐患应由主管领导组织生产、机动、技术开发、安全环保部门和HSE内审员及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组成评价管理小组,进行隐患评价;
2、评价小组成员应根据隐患内容,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深入现场实地考察,按照评价方法评级,编制事故隐患评价报告书,并在事故隐患台帐上登记。
(二)事故隐患评价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隐
患名称、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事故隐患等级、隐患整改措施、整改资金估算、整改前的预防措施等。
(三)经二级单位评价的厂级以上事故隐患项
目,有二级单位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组织生产设备、工程项目、技术开发、安全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评价,编制事故隐患评价报告书;
(四)股份公司级的隐患,由公司安全环保部门
负责组织上报、申请立项,请求股份公司组织专家进行评价;
(五)生产过程中随时发现的隐患,按照隐患等
级由公司、二级单位、车间负责人召集评价小组开展评价,对采取的整改措施,送交相关部门审核后,分类列入公司或分厂技措计划、大修更新计划、安错计划或事故隐患整改计划
第二十二条
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管理、实施、验收
(一)事故隐患的管理
1、发现危及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的重
大工艺、设备、装备或环境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排除,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立即停产停止使用。
2、各单位对事故隐患要做到定治理期限、定
治理负责人、定治理方案、定治理资金来源,做到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给分厂、分厂能解决的不推给公司、公司能解决的不推给股份公司;
3、各级领导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要全面
负责。
(二)对已经确定或确定治理的事故隐患,车
间、二级单位、公司的相关部门应实行跟踪管理,跟踪内容如下:
1、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监护人和监护责任的落实执行情况;
3、紧急处理方案的教育情况;
4、治理计划的执行情况;
5、施工进度与质量;
6、竣工验收后的管理情况;
7、投用后的效果。
(三)隐患治理的实施
1、隐患治理的资金有设备的大修、更新费
用、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费用、安全生产保证基金(简称保安基金)以及科研和技术开发费用等;
2、凡列入隐患治理计划的项目,由隐患治理
单位的应全面配合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进度完成计划;
3、公司安全环保部门、二级单位安全环保科
负责隐患治理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
(四)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验收
1、二级单位、车间级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竣工
后,由所在单位的厂、车间组织生产、机动等有关部门组织试运行和考核、验收工作,其竣工验收报告及工程决算等文件,由厂安全部门保留存档登记;
2、公司及以上隐患整改完成后,由所在单位
组织试运行和预验收,通过验收后报公司安全环保部门,由安全环保部门组织进行考核和验收;
3、股份公司级的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由所
在单位组织试运行,通过验收后,由公司安全环保部门组织进行考核和预验收,并编制竣工验收报告等有关文件,报请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报请股份公司公司组织验收;
4、凡已投用的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装置及
设备,自投用之日起纳入正常管理,制定有关制度,组织操作人员执行。
第四节 事故应急管理
第二十三条
突发安全事故分级与管理
(一)突发安全事故分级
1、一级事故:是指后果特别重大,且发生后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事故控制及其对生产、社会产生的影响依靠地区公司自身力量和当地救援力量不能控制,需要股份公司(包括专业公司)或相关方救援的事故;
2、二级事故:是指后果重大或特别重大,且发生后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事故控制及其对生产、社会产生的影响依靠地区公司所属厂自身力量和当地救援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地区公司或相关方救援才能控制的事故;
3、三级事故:是指地区公司所属厂(公司、院)或现场就能控制,不需要救援的事故。
(二)公司组织对一、二、三级事故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三)公司所属二级单位应组织对一级、二级、三级事故制定专项事故预案或现场处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车间(站)现场应针对装置、岗位制定岗位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
第二十四条
应急管理范围
(一)突发火灾、爆炸事故;
(二)突发重大人身伤亡(包括中毒、窒息);
(三)突发危险化学品物质泄漏;
(四)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五)突发紧急停车、停电、停水、停风、停汽、;
(六)突发特种设备及锅炉压力容器事故;
(七)突发交通事故;
(八)突发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涝灾害);
(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二十五条
应急响应
(一)各类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发生时,所在单位按照紧急预案,迅速有序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做出准确判断,确定是否需要上报到上一级单位或部门,需要上报时,所在单位应尽快将情况报告到上一级单位和部门;
(二)公司及二级单位办公室、生产调度部门、值班室接到下级部门的报告后,应做好记录,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报告应急指挥部或应急指挥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未到达指挥岗位时,由调度部门主任担任应急救援指挥部临时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 工作,各级应急指挥部或应急指挥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后,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或指挥现场,确保将损失和社会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对可能威胁到厂外居民(包括友邻单位人员)安全时,由应急指挥部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第二十六条
在各类险情完全消除,人员、生产、财产完全脱险后,由应急救援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状态的指令。
第二十七条
各类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行动结束后,主管部门应组织对应急行动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写出评价报告,并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整改,不断完善本单位的应急反应系统。
第二十八条
信息披露
(一)公司及二级单位应充分考虑股份公司的整体社会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类新闻媒体和社会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失真报道和传播;
(二)在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单位
应根据事态的情况,在保证外界人员人
身安全的情况下,经过批准方可进入事发现场,有关事件的对外披露由公司确定的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事件发生的单位负责人要及时向本单位职工公布事件情况,正确客观地回答提出的询问,避免职工因不了解情况,主观臆测地向外披露,造成外界报道之间的混乱;
(三)总经理办公室根据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原因、性质和严重性,分析并请示有关领导,确定是否需对外进行信息披露;
(四)对生产性事故及社会性突发事件,经请
示总经理办公室报请股份公司同意后,确定对外进行信息披露与否以及对外信息披露的时间和方式由公司新闻发言人统一发布。
第二篇: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规定
1基本要求
1.1应急管理工作的界定
1.1.1本规定中所指的应急管理工作,是指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的活动。
1.1.2本规定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总部及各单位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的,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2应急管理工作原则
1.2.1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保障员工、公众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落实到应急准备、抢险救援、恢复重建等各环节。1.2.2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准备工作,加强监测监控,切实做到准备在先、防患未然,确保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1.2.3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落实应急职责,实行应急分级管理。
1.2.4坚持“依法规范,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各项应急管理制度的建设,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制度体系,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1.2.5坚持“整合资源,协同应对”的原则。整合各单位应急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区域应急网络,实行区域联防制度。
1.2.6坚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先进适用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置技术装备以及信息化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2组织机构
2.1总部的组织机构
2.1.1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中国石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总部机关各部门及各单位均接受其统一领导。
2.1.2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是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的执行机构,由办公厅、生产经营管理部、安全环保局、外事局组成,负责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组织应急准备工作;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期间负责传达和贯彻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具有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
2.1.3安全环保局为常态下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负责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等应急管理工作,并对各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2.2各单位的组织机构
2.2.1各单位要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各级人员的应急职责,形成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相关人员全部参与的应急组织体系。
2.2.2各单位应设置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本单位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设置或指定应急管理工作日常办事部门,日常办事部门宜设置或指定在安全环保部门,配备专职应急工作人员,落实应急管理措施,指导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3预防与应急准备 3.1应急预案管理
3.1.1各单位应根据国家、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中国石化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管理模式、风险分析等实际情况,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3.1.2各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3.1.2.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3.1.2.2符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危险性分析的要求。3.1.2.3应急组织和人员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3.1.2.4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保障措施,并与应急能力相适应。3.1.2.5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3.1.2.6各级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同时与中国石化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确保其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
3.1.3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及检维修项目,各单位要与承包商等相关方进行施工作业前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或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1.4较大规模集会、节会、庆典、会展、商贸、文化、体育等公众聚集活动的应急预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方负责制定。
3.1.5应急预案涉及到的部门、人员均要参与预案的编制,使预案的制定过程成为隐患排查治理和全员应急知识培训教育的过程。
3.1.6应急预案编制后,应当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形成评审书面纪要并附专家名单。
3.1.7应急预案经评审、完善后,应以文件形式报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3.1.8应急预案实行分级备案制度,即下级单位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各单位将应急预案报总部备案,同时应根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报送备案。
3.1.9各级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修订1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予以修订:
3.1.9.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3.1.9.2隶属关系、经营方式等信息发生变化的。3.1.9.3地域、环境、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3.1.9.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调整的。3.1.9.5应急预案演练及实战过程中发现问题的。3.1.9.6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3.2应急预案演练
3.2.1各单位应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现场、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安排计划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内容、时间、地点、经费以及责任人等。
3.2.2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所属二级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基层单位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3.2.3应急演练应以相关应急预案为基础,体现和执行应急预案所有环节,确保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3.2.4应急演练后,要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形成演练总结报告,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3.3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 3.3.1各单位应将应急培训纳入单位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和具体内容,开展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从业人员等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培训,特别是对新入厂、转岗员工,领导干部职务变动的要适时进行相关应急培训。3.3.2应急培训的主要内容
3.3.2.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3.3.2.2相关应急预案。
3.3.2.3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分析。3.3.2.4应急对策与防护措施。
3.3.2.5应急职责、应急响应及其实施程序。
3.3.2.6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3.3.2.7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个人防护、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
3.3.3各级宣传部门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标语、报纸等宣传手段,向中国石化员工和各单位周边公众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普及安全生产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3.4应急队伍、装备及物资保障
3.4.1中国石化本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整合各单位应急资源,实行区域联防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签订互助协议,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3.4.2各单位要结合行业、专业特点建立一支专兼职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并加强队伍建设。没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的单位必须与邻近的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救援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3.4.3各单位要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合理配备应急装备和储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装备、物资的调配和更新机制,确保储备充足、调运顺畅。
3.4.4建立健全应急资源档案
3.4.4.1本单位现有应急救援队伍情况,应急装备、物资种类、名称、数量。3.4.4.2联防区域内应急救援队伍情况,应急装备、物资种类、名称、数量。3.4.4.3周边可利用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应急装备、物资种类、名称、数量。3.4.4.4重要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信息。3.5信息和技术保障
3.5.1各单位应加快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和各类应急资源的数据库,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与总部应急平台上下互通,实现快速预警、研判、科学决策指挥。
3.5.2各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不断提高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
3.5.3成立总部、各单位应急管理专家组,对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3.6财力保障3.6.1各单位要将应急体系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资金预算,建立应急体系建设保障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应急工作正常开展。3.6.2应急体系建设保障资金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制修订、应急培训与演练、宣传教育、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建设与更新维护。4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与应急值班4.1监测监控
4.1.1各单位应建立突发事件风险趋势分析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4.1.2各单位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明确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配备必要的监测监控设施,加强重点岗位和重点部位的监测监控,发现事故预兆立即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有效防范和处置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损失扩大,做到早防御、早响应、早处置。4.2预测预警
4.2.1各单位要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收集、获取、掌握有关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并对信息分析、评估,确定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
4.2.2对国家、地方政府和总部发布的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预警信息,根据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根据事态发展,对预警信息随时调整直至解除,并相应调整预警级别和防范措施。4.3应急值班
4.3.1办公厅秘书处(总值班室)负责总部的总值班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单位办公室或指定部门负责本单位应急值班工作,承担日常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法定节假日,各单位要安排熟悉情况的干部值班,单位负责人带班。
4.3.2应急值班工作应遵循有情必报、及时准确、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安全保密的原则。
4.3.3各单位要明确落实责任,健全应急值班工作制度,明确信息处理、报送程序和方法,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4.3.4各单位要重视和加强应急值班工作的软硬件建设,配备良好的通信设施和相关设备,确保值班工作反应灵敏、应对迅速、处置及时。5应急响应 5.1信息报告
5.1.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要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
5.1.2当发生直属企业级及以上突发事件时,各单位应在1小时内向办公厅总值班室、安全环保局和其他分管部门报告,并随时报送最新进展情况。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
5.1.3信息报告的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单位、地点、事件类型、造成的后果、初步原因分析、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目前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是否需要增援等。
5.1.4报送信息事实清楚、文字精炼,报送前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告,再迅速补报书面材料。
5.1.5事发单位应按照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时向事发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5.2应急处置与救援
5.2.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要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险,防止事件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一旦事态超出本级应急能力,且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向上一级机关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救援。
5.2.2事发单位必须指定相关部门处理公共关系,接受公众咨询,接待、安抚突发事件影响或受到波及的相关方。
5.2.3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通信畅通,将现场救援情况及时传递到应急指挥部门;应急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必须有专人负责。
5.2.4当上级机关领导到达现场后,要做好现场处置情况汇报和指挥权的移交工作,并积极配合现场应急处置。
5.2.5在应急抢险过程中,注意保护突发事件现场,为突发事件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5.3媒体应对与信息发布 5.3.1在应急状态下,要做好媒体应对与信息发布工作,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信息发布人,并规范应急新闻发布程序。
5.3.2信息发布要准确、及时、客观,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和批准,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
5.3.3要做好当地主流媒体的舆情监控工作,根据舆情监控情况,确定信息发布的目的、内容与重点、时机及方式。
5.3.4要做好新闻媒体的采访接待工作,主动向媒体提供审议通过的新闻稿,必要时通过信息发布人向新闻单位说明发稿要求,掌握报道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第三篇:兰州石化强化生产受控管理走笔
兰州石化强化生产受控管理走笔
2月24日,在兰州石化乙烯厂高压聚乙烯车间,员工李勇的心思全在压缩机上。大检修后装置运行平稳产量较大修前增产10%,制约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大机组设备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同时,这个厂高压聚乙烯车间从强化生产受控管理、设备巡检维护、火炬三废控制等方面,努力实现清洁化生产。
强化生产受控管理
车间严格落实“四有一卡”操作制度,各班组员工认真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操作纪律,精心稳定工艺操作,严格控制三大关键机组的各项工艺指标,控制不稳定因素,加强生产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对装置仪表联锁投用、报警联锁保护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对联锁的设置合理性进行分析,对解除或删除的联锁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制定预防管控和应急措施,不断提高生产工艺运行平稳率和可靠率。
车间严抓冬季防冻防凝安全管理,合理优化控制降低装置蒸汽、循环水、电量等动力能耗,以创新节约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装置潜力,确保装置满负荷安稳生产。
强化设备巡检维护
采取“岗位员工巡检、班组长巡检、干部走动式巡检”三级联检制度,对装置关键机组、设备机泵、安技设备和消防设施进行全方位巡回检查,对现场检查出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加大设备机组的动态检查力度,认真细致做好设备点检、状态监测和预知计划检修工作,确保延长设备机组的运行周期。持续加强深入排查装置生产现场的隐患和各类“低老坏”问题,全面彻底整治消除,始终不断努力向安全稳定生产、优化节能环保要效益。
聘请专业泄漏检测公司技术人员在装置区域内全面实行先进的“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环保项目,利用高灵敏度检测仪器对装置内设备、管道和阀门等易产生有机性挥发物质泄漏的密封点进行定量监控和检测,采取可行的应对处理措施及时修复泄漏点,有效治理装置内的跑冒滴漏现象。
强化火炬“三废”控制
车间通过从源头上优化和改进装置生产工艺,加强岗位操作员工的责任心,不断提高岗位操作和应急技能。严格执行《危险废弃物及包装物的使用管理规定》,重点加强装置现场的“三废”治理,规范“三废”排放和收集制度,做好清污分流工作,努力确保装置风送单元废气焚烧炉的长周期正常运行和燃烧后的尾气达标按规定排放。
在此基础上,车间对装置的废油、废油布采用定点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的方式,对废油储存点做好“防渗漏、防扬散、防流失”措施,切实抓好新形势下的环保治污工作。
辽阳石化启动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
中3月8日记者获悉,辽阳石化公司紧扣“八防”的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启动,为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保驾护航。
面对今年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辽阳石化进一步把安全生产作为扭亏增效的基石夯实夯牢。在这次为期1个月的春季安全大检查中,辽阳石化将以春季防油气火灾爆炸、防中毒、防触电、防雷击、防高处坠落、防倒塌、防解冻等“八防”内容为重点,突出作业许可、基层HSE标准化、设备标准化、设备管线盲肠死角、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安全措施落实,并全方位排查包括安全、生产、质量、能动、技术、设备、环保在内的隐患和管理短板,做到检查排查无盲区、无死角。同时要求,各专业和各基层单位对检查出来的管理短板、排查出来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实行挂牌督办。
年年春检,岁岁不同。为使这次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不走过场,辽阳石化成立了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在各专业、各基层单位自检自查的基础上,公司领导小组集中10天时间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结果与经济责任制紧密挂钩。
第四篇:生产事故调查管理规定
句容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生产事故调查管理规定
第一章 目的
为了规范生产事故调查的管理,确保发生生产事故后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工作,特参照行业标准及结合公司部门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生产事故调查的的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生产事故调查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引用标准
(一)《电力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二)国家电网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 26860-2011
(三)国家电网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GB 26164.1-2010
(四)绿色动力集团《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四章 管理内容与要求
一、调查准备工作
1、赶赴事故现场。
接到事故报告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分线管理的原则,其负责人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与前期事故调查,并初步确定事故等级、类别和事故原因。
2、依法组建事故调查组。
调查组牵头单位向同级政府呈报《关于成立××事故调查组的请示》文件。请示文件应当载明事故基本情况、拟定的调查组牵头单位、调查组组长、调查组组成单位和邀请单位。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员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成立调查组的请示文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或领导签字同意)后,调查组牵头单位向事故调查组各成员单位和邀请单位发出《关于成立××事故调查组的函》,函告有关调查事项。
3、立案。
牵头单位明确主办人员,由主办人员填写《立案审批表》,并由相关领导签署审批意见。
4、制定事故调查工作方案。
调查组牵头单位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制定事故调查工作方案,明确调查组织分工、调查组工作职责、各调查小组工作任务和调查工作要求。
5、召开事故调查组第一次会议
调查组组长主持召开事故调查组第一次会议。会议通报事故发生基本情况,抢险救援情况,宣布调查工作方案,明确各调查组成员分工和任务,调查组组长对调查工作提出要求。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
二、事故调查取证
6、组织事故现场勘察,提取相关物证。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派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向当事人或目击者了解事故发生经过情况。提取事故现场存留的有关痕迹和物证(致害物、残留物、破损部件、危险物品、有害气体等),封存与事故有关的物件,并用摄影、照相等方法予以固定。对无法搬运或事故发生单位确需立即使用的物件,由勘察人员现场认定,并由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当场签字认可后,交付事故发生单位或相关单位保管或使用。
根据现场勘察和现场取证情况,绘制事故现场有关图纸(包括事故现场示意图、剖面图、工序(工艺)、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现场勘察完毕,向调查组提交《事故现场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应当载明事故现场勘察人员、勘察时间、勘察路线,说明事故地点基本情况和与事故相关的情况,认定事故类别,附有相应的事故图纸、照片等。参与现场勘察的人员在勘察报告上签字认可。
7、收集事故事实材料。
收集证明事故等级、类别和事故发生的相关事实与材料。包括:事故汇报记录、伤亡人员统计表、赔偿协议、尸检报告、遗体火化记录、死亡证明、医院伤害程度证明等。以及事故发生前生产设施、设备状况,有关技术文件和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工作环境状况,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健康状况等。同时收集事故发生单位、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文件、规章制度、报表、台帐、记录、图件和向调查组提供的书面证明(说明)。
收集有关书证证据时,调查组向相关单位(部门)提供证据清单,限期要求提供。提供复印件的,由提供单位签署“复印属实”并加盖公章,同时注明原件存放的单位(部门)。
8、获取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包括调查询问笔录和有关人员提供的情况说明、举报信件等。调查人员制订事故调查询问计划和询问提纲,明确调查询问对象和询问内容,对事故现场目击者、受害者、当事人和相关管理人员、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进行调查询问。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必须调查询问。认定的责任者的违法违规事实应当有2个以上的证人证言或其他有效证据。
9、计算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按照国家标准统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表》由事故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盖章认可。
10、组织技术鉴定。
对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事故原因复杂的一般事故,事故调查组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承担技术鉴定的单位或专家按照相关要求,在调查组的领导下,依法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相关事故参数,并向调查组提交完整的《技术鉴定报告》。
三、事故分析
11、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分析和间接原因分析。从机械、物质(能量源和危险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从技术、教育、管理、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等方面分析事故的间接原因。
12、事故性质分析。
根据事故原因进行事故性质分析,对事故严重程度以及是属于责任事故或非责任事故作出认定。
13、事故责任分析。
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和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性质,结合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事故责任加以分析判断,确定事故责任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根据事故的后果、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是否履行职责及认识态度等情况,对事故责任者依法提出明确的处理建议。
14、制定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
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向事故发生单位和相关单位提出针对性的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确保有效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15、召开事故分析会。
事故现场调查完毕,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召集召开事故分析会,由调查组成员,事故发生单位、相关单位人员参加。会议通报事故调查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等。
四、协调处理意见,审查调查报告
16、协调事故处理意见。
根据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人的违法违规事实,调查组牵头单位提出事故处理初步意见,并与调查组成员协商、讨论后提交调查组审查。
17、形成调查报告初稿。
主办工作人员撰写调查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附件资料包括:调查组成员签名表,伤亡人员统计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表,事故现场示意图,现场勘察(或技术鉴定)报告,主要证据清单。
18、调查组审查调查报告。
调查组组长主持召开事故调查组全体成员会议,审查调查报告。审查的主要内容是:事故经过是否查清楚;原因分析,性质认定,责任分析是否准确;报告撰写是否符合要求等。发现存在问题的,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调查或修改事故调查报告。
19、安委会审查调查报告。
调查组牵头单位召开安委会审查事故调查报告。审查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处理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事故原因分析,性质认定是否准确;责任分析和处理意见发现存在问题的,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调查或修改事故调查报告。
五、批复事故调查报告。20、申请批复调查报告。
事故牵头组织单位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政府呈报《关于审查批复××事故调查报告的请示》文件。
21、政府审查批复调查报告。
由同级政府审查调查报告,下发批复文件。
六、落实事故处理意见。
22、移送相关案件。
事故调查组牵头单位收到批复后,由主办人员填报《案件移送审批表》,制作《案件移送书》,将牵头单位无权处置的相关案件资料依法移送给相关部门和单位。
23、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涉嫌犯罪人员的刑事责任。
司法机关接到《案件移送书》书后,依法立案查处。处理完毕后,15日内向批复事故调查报告的政府和调查组牵头单位书面通报处理情况。
24、监察机关依法落实行政处分意见。
根据批复文件、监察机关按程序依法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分意见作出处分决定。处理完毕后,15日内向批复事故调查报告的政府和调查组牵头单位书面通报处理情况。
25、事故发生单位对本单位事故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事故发生单位收到批复后,在规定的时间到位。处理完毕后,15日内向批复事故调查报告的政府和调查组牵头单位书面报告处理情况。
26、有关机关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有关机关收到批复或《案件移送书》后,在规定的时间到位。处理完毕后,15日内向批复事故调查报告的政府和调查组书面通报处理情况。
27、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发生单位收到批复后,在规定的时间落实到位。落实完毕后,15日内向批复事故调查报告的政府和调查组牵头单位书面报告处理情况。
2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收到事故发生单位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的报告,或规定的整改期限到期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进一步处理,并向批复事故调查报告的政府和调查组通报落实情况。
29、向社会公布事故处理情况。
事故调查组牵头单位在当地主流媒体或门户网站上公布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30、整理事故案卷。
主办工作人员填报《结案审批表》,报本局负责人审批。批准同意结案后,制作《案卷首页》和《卷内目录》,按一卷一档的原则,将调查报告,各类请示、批复文件,相关证据材料,处理落实材料,相关执法文书等整理归档。
第五章 检查与考核
1、各级主管生产领导均有责任确保生产事故调查管理规定切实得到落实,按分管均有检查总结生产事故调查管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管理的义务和责任。
2、若违反生产事故调查管理规定,造成事故后果者,按事故障碍考核。
第六章附则
1.除上述规定外,安环部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及修改。2.本制度解释权归安环部。3.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五篇:兰州石化公司生产运行异常信息管理系统上线
兰州石化公司生产运行异常信息管理系统上线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何平)兰州石化公司生产运行异常信息管理系统近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兰州石化生产运行异常信息管理迈上新台阶。生产运行异常信息管理系统,是对生产、设备和安全等异常信息进行数据录入、异常管理、查询分析和系统管理的有效平台。兰州石化完成所属各单位的上线操作培训工作后,异常信息管理流程按照车间、分厂、相关处室、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总经理五个级别,根据信息重要程度自上而下逐级推荐,并及时反馈处理措施、监督执行处理,真正使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重庆气矿开江作业区调度指令发布全程受控
中国石油网消息(通讯员 李陈)12月10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开江作业区对“调度指令通报”做出新规定,要求瞄准两个关键环节,确保作业区各项调度指令通报及时、准确。强化调度指令的归口管理。需要向员工通报的所有信息和指令,必须由调度室统一发出,其他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发布信息。同时,指令发布必须经负责人审批通过后,以纸质资料为凭据,方可向调度室申请调度指令发布。细化调度指令的发布过程。作业区严格确认调度指令和信息通报的发送对象,确保作业区领导、关键部门负责人知晓。生产类信息必须保证数据、时间准确,防止信息错报、漏报造成不良影响,确保作业区各项工作全面受控。
泰安销售强化损耗管控见成效
中国石油网消息(通讯员尹逊广)山东销售泰安分公司不断加强损耗管理,截至目前综合运输损耗率为0.09%,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0.14%。泰安销售从多方面入手,加强损耗管理:调整考核权重,将月度控制类考核权重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10分,落实奖罚兑现,营造全员参与损耗管理的氛围;利用GPS监控和现场突击检查等方式对油品装车、运输环节进行管控,实行配送车辆月度损耗通报机制,加强运输环节管理;重新梳理《加油站油品接卸操作流程》,下发卸油控油图解,堵塞管理漏洞;明确地罐交接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规范接卸人员现场操作,及时共享数据,提升地罐容积准确度,标定修订罐容表148个,签认地罐容积表300个,签认率达到100%。
吉林石化监察蒸汽损失率创造经济效益700万元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姜振国 通讯员周天舒)12月23日,记者从吉林石化公司获悉,这个公司今年4月以来把蒸汽损失率作为公司效能监察项目,不但成为推动企业管理提升和效能发展的有力手段,而且实现创效704.3万元。今年4月,吉林石化成立效能监察组,对公司2012年所辖主要蒸汽管网蒸汽损失率进行全程监察,共发现问题17个,提出监察建议17条,协助建章立制1项。蒸汽损失率效能监察不但全面促进蒸汽损失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而且节能效果明显。点评:“察”出高效益
加强效能监察工作,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避免效益流失,而且能够提高运行效率,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供电公司标准化管理写实
大庆电力集团供电公司是集输、变电为一体,运行、修试相配套的油田电网专业化管理公司。在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7%以上、供电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怎样缩小这0.013%的差距,为油田生产提供电力保障?
针对问题,这个公司以深入推进“为油保电,优质服务”星火行动为契机,把工作的切入点瞄准在三基工作上,整合30年来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管理体系,建立新标准,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
一项改革怎样才能得到全员认同?这个公司避免过去推进重点工作“精英”策划的弊端,直接从基层抽调基层站队长、班组长、一线员工和有关技术人员,参与编写标准化作业文件,做到干什么、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他们把意见和建议提在“桌面”,减少执行“夹层”。
在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这个公司组成100余名技术骨干历时半年时间,查阅近500本技术规程、设备资料,召开了50余次座谈会,开展40余次现场调研活动,编写出电网运行、检修和试验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内容涵盖电网巡视、操作、检修、试验、验收和事故处理等11个专业23类作业文件,并把不符合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制度等一一删除,变一本本的规程、制度为易学易懂的作业指导书。
这些标准化指导书在实践应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仅在试运行期间,就先后有效应对了35千伏西四线电缆事故和6千伏东湖2号线电缆故障等9次电网突发性事故,赢得了上级部门和用户单位的一致好评。为亲自体验标准化管理,记者11月25日来到星火一次变电所,先从标准化巡视开始了解,与员工一起进行为期一天的巡视工作。这个所党支部书记刘冬波告诉记者,油田电力延续了几十年的常规巡视,2011年10月24日画上了句号,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巡视。标准化巡视的核心是设备单元巡视。它比以前的常规巡视更加精细,增加了“五防”和开关机构箱加热板温度等项目。这些是针对薄弱环节新增的内容。常规巡视的巡视点是1.1347万个点,现在标准化巡视是1.2248万个点;过去巡视一次需要40分钟左右,现在需要三四个小时,巡视质量和效果都得到明显提高。
记者从变电所来到标准化检修现场,只见工作票办理、试验设备摆放、签工作票、检修前分工和检修作业项目实施等都有固定的标准模式。检修人员认真执行“互唱制”。现场记录员手拿列有详细检修项目的现场记录本,与设备检修人员密切配合。检修人员每检修完一项,都将结果报告给现场记录员,现场记录员逐项记录,避免了漏项、偷项现象。检修完毕,两人同时在记录本上签字,落实责任。
截至12月16日,这个公司已检修变电所266座,线路248条1950公里,完成年检修计划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