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复习资料之三(合集)

时间:2019-05-13 16:3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度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复习资料之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度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复习资料之三》。

第一篇:2014年度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复习资料之三

2014年度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复习资料之三(论述题)

地区粮食局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14年12月22日)

学习《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 》(以下简称 《 意见 》)论述题

一、自治区党委把依法治疆作为治疆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依法治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新疆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当前,自治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既面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大机遇,又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任,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新疆是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区情复杂,多民族、多宗教,文化多样、利益多元,信教群众比例高,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严重,区域发展差距大,教育、就业等方面问题突出,现代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反分裂、反恐怖斗争形势严峻,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加强新疆法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为迫切。只有坚持依法治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有一个统一的准绳和标尺,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才能做到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统一、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和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相统一。通过厉行法治,切实维护各族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凝聚人心;通过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提高反恐意识,进而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法治建设没有例外,越是区情复杂、任务特殊,越要坚定决心、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切实使 法治建设成为稳疆兴疆的坚强保障。

二、该 《 意见)}有哪些亮点?

答:亮.点一:在指导思想和总目标部分,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把“依法治疆、结稳疆、长期建疆”作为依法治疆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反两讲”。亮点二:结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把着力构建符合新疆特色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作为依法治疆的目标要求,突出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打击暴力恐怖犯罪、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等重点领域立法。亮点三:在中央“五个坚持”总原则下,结合新疆实际和特殊需要,提出了“六个必须”的原则要求,既坚持了中央的总原则,还体现了推进依法治疆的必然要求,是新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亮点四:针对全力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标,提出“三个围绕”的主要任务。其中,突出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是维护新疆稳定的主要任务,也是新疆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法治新疆建设还要为新疆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人民幸福生活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亮点五:在可操作性层面努力细化。如:在各级干部进修或培训班中法治课时要占总课时的 10 %一巧%;加大公益普法宣传力度,开展“法治新疆”主题文化活动;促进律师法律服务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农村、进调解委员会、进协会等各类组织;对法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可以免笔试直接进人面试,到地州、县市法治专门岗位工作的,可以给予特殊生活照顾等。

三、为什么在中央“五个坚持”的总原则下,还要提出了“六个必须”的原则要求?

答:新疆区情复杂,多民族、多宗教,文化多样、利益多元,现代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反分裂、反恐怖斗争形势严峻,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这就决定了实现依法治疆总目标,必须按照中央 《 决定 》 的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贯彻中央“六个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看到,新疆面临许多十分特殊的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在许多方面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必须进行开创性探索,充分结合新疆实际,走符合新疆区情特点的法治建设道路,做许多创造性工作。因此,又提出了“六个必须”的原则要求,即: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必须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 必须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必须坚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结合。这“六个必须”凸显新疆当前形势,为破解社会治理各方面难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方法,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四、依法治疆在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是有利于健全打击和防范“三股势力”犯罪行为的制度措施,有效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紧紧围绕“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基本原则,健全法治体制机制和制度措施,构建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二是有利于强化法治教育和法治建设,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政策观念、法治意识,自觉践行“一反两讲”,使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三是有利于完善地方立法,高举法治旗帜,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围绕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反对民族分裂、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等重大事项,大力推进反恐维稳工作常态化,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走上法治轨道;四是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为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新疆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赢得时间和主动;五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问题,注意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六是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信仰何种宗教,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诉求和意愿都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和解决。无论是谁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

五、推行依法治疆,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政治方向?

答:一是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疆全过程,体现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意志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 和各方面。切实加强党对依法治疆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坚持依法治疆、依法执政,确保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法治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带头依法办事,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法治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二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是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立法先行,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宪法实施,保证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坚决纠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加快建设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确保法律全面有效实施;以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健全培养、招录、遴选、交流、晋升机制,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综合素质,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坚持问题导向,遵循管党治党规律,进一步完善党 内法规制度,加快形成以党章为根本、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六、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如何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答:一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单位、法治乡村、“守法清真寺”等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行业、部门依法治理。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二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制定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去极端化”、打击暴力恐怖等方面的乡规民约、规章制度。三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四要发展覆盖城乡的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发挥基层司法所在提供法律服务中的作用。五要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群众自觉通过法律渠道表达诉求,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把信访纳人法治化轨道。六要坚守公正司法底线,增强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七、依法治疆方略将会对新疆经济发展产生什么作用? 答:一是围绕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制定完善有关法规规章,可以更好地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了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二是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投资管理、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商注册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科技创新激励等方面 的法规规章,进一步形成发展凹地、释放发展活力。三是通过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四是依法行政,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机关的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裁量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八、在依法治疆过程中,如何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

答:当前,新疆一些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特别是部分信教群众“知教不知法,信教不信法”,是治疆面临的一大难题。必须持之以恒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培训,让各族群众知道法律是底线,也是高压线;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教群众首先是国家公民,一切宗教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新疆绝不允许有法外之人。各族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千部是“关键少数”,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常怀敬畏之心,不越法律红线、不碰法律底线,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询私枉法,以实际行动释放以上带下的正能量。各级领导十部都要增强学法懂法的责任感,增强善用法治思维的紧迫感,善于从法治层面思考问题、在法治框架内推进工作,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把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让各族干部群众在每一项具体的立法、执法、司法活动中学习法治、感受法治,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九、《 意见 》 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队伍建设、党的领导方面提出了哪些推进依法治疆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答:在地方立法方面,《 意见 》 强调要用足用好 《 立法法 》 赋予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限,不断完善与新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体系。在依法行政方面,《 意见 》 明确提出要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把新疆建成“审批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省区之一。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 意见 》 提出坚持弘扬法治精神与现代文化引领相衔接,推进法治新疆建设与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相融合,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考虑新疆法治专门队伍短缺的实际,《 意见 》 提出建立从具备全日制法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中优先录取法治专门人才的体制机制。在党的领导方面,《 意见 》 突出强调了严明政治纪律、做到政治坚强的要求,严肃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案件。

第二篇:2014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复习资料之二

2014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复习资料之二

地区粮食局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14年12月22日)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新疆维护稳定对内应(B),它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A.打击暴力犯罪 B.加强民族团结 C.坚持党的政策 D.经济社会发展

2.首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A)召开。

A.2010年 B.2011年 C.2012年 D.2013年

3.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这盘大棋局中,必须把(C)作为先手棋来下,稳住西北,已利经略东南。

A.发展新疆经济 B.科学创新 C.稳定新疆 D.建设新疆

4.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要点解读新疆的问题还是(D)问题。

A.重视基层 B.对口援疆 C.加大教育投入 D.民族团结

5.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间段是(B)。

A.1999年-2009年 B.2010年-2020年 C.2021年-2031年 D.2032年-2042年

6.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于2014年(B)在北京召开。

A.4月 B.5月 C.6月 D.7月

二.多选题

1.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三个事关:(ABC)。

A.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B.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

C.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2.新疆处于三期叠加,是指的哪三期(ACD)。

A.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 B.特殊的历史期 C.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 D.干预治疗阵痛期

3.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三个看清:(BCD)。

A.看清暴恐事件的实质 B.看清新疆发展大势 C.看清做好新疆工作对全党全国大局的影响

D.看清新疆工作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的地位

4.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围绕总目标对新疆的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AD)。A.发展 B.经济文化 C.民族团结 D.稳定

一.单选题

1.首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A)召开。

A.2010 年 B.2011 年 C.2012 年 D.2013 年

2.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于 2014 年(B)在北京召开。

A.4 月 B.5 月 C.6 月 D.7 月

3.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要点解读新疆的问题还是(D)问题。

A.重视基层 B.对口援疆 C.加大教育投入 D.民族团结

4.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间段是(B)。

A.1999 年-2009 年 B.2010 年-2020 年 C.2021 年-2031 年 D.2032 年-2042 年

5.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这盘大棋局中,必须把(C)作为先手棋来下,稳住西北,已利经略东 南。

A.发展新疆经济 B.科学创新 C.稳定新疆 D.建设新疆

6.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什么(B)。

A.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B.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C.全面改革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多选题

1.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围绕总目标对新疆的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AD)。

A.发展 B.经济文化 C.民族团结 D.稳定

2.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三个看清:(BCD)。

A.看清暴恐事件的实质 B.看清新疆发展大势 C.看清做好新疆工作对全党全国大局的影响 D.看清新疆工作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的地位

3.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三个事关:(ABC)。

A.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B.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 C.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4.维稳工作中,要遏制宗教极端,首先要打击“三非”,是指:(ABD)。A.非法宗教活动 B.非法宗教出版物 C.非法居留 D.非法宗教网络传播活动

一.单选题

1.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什么(B)。

A.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B.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C.全面改革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首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A)召开。

A.2010 年 B.2011 年 C.2012 年 D.2013 年

3.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要点解读新疆的问题还是(D)问题。

A.重视基层 B.对口援疆 C.加大教育投入 D.民族团结

4.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这盘大棋局中,必须把(C)作为先手棋来下,稳住西北,已利经略东 南。

A.发展新疆经济 B.科学创新 C.稳定新疆 D.建设新疆

5.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于 2014 年(B)在北京召开。(分数:10 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4 月 B.5 月 C.6 月 D.7 月 6.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间段是(B)。

A.1999 年-2009 年 B.2010 年-2020 年 C.2021 年-2031 年 D.2032 年-2042 年

二.多选题

1.新疆处于三期叠加,是指的哪三期(ACD)。

A.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 B.特殊的历史期 C.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 D.干预治疗阵痛期

2.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围绕总目标对新疆的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AD)。(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D 学员答案:AD A.发展 B.经济文化 C.民族团结 D.稳定

3.维稳工作中,要遏制宗教极端,首先要打击“三非”,是指:(ABD)。

A.非法宗教活动 B.非法宗教出版物 C.非法居留 D.非法宗教网络传播活动

4.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三个事关:(ABC)。

A.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B.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 C.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一.单选题

1.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这盘大棋局中,必须把(C)作为先手棋来下,稳住西北,已利经略东 南。

A.发展新疆经济 B.科学创新 C.稳定新疆 D.建设新疆

2.新疆维护稳定对内应(B),它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A.打击暴力犯罪 B.加强民族团结 C.坚持党的政策 D.经济社会发展

3.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于 2014 年(B)在北京召开。A.4 月 B.5 月 C.6 月 D.7 月

4.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要点解读新疆的问题还是(D)问题。

A.重视基层 B.对口援疆 C.加大教育投入 D.民族团结

5.首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A)召开。

学员答案:A A.2010 年 B.2011 年 C.2012 年 D.2013 年

6.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间段是(B)。

A.1999 年-2009 年 B.2010 年-2020 年 C.2021 年-2031 年 D.2032 年-2042 年

二.多选题

1.新疆处于三期叠加,是指的哪三期(ACD)。

A.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 B.特殊的历史期 C.反分裂斗争的激 2.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三个事关:(ABC)。

A.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B.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 C.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3.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三个看清:(BCD)。

A.看清暴恐事件的实质 B.看清新疆发展大势 C.看清做好新疆工作对全党全国大局的影响

D.看清新疆工作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的地位

4.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围绕总目标对新疆的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AD)。A.发展 B.经济文化 C.民族团结D.稳定

其他

一、习近平重要讲话:加快推进丝绸之路“一带路”建设 什么是“一带一路”建设?

答:“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的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英文缩写是OBAOR或OBOR。“一带一路”的汉语全拼“yidaiyilu”。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以“共同开创亚洲发展的新未来” 为题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在11月4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会议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又强调。

第三篇:考试考核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考核与评价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科学合理地测评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以人为本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整体评价,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指导思想

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教学从单纯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职业生涯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转变,满足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之相适应,评价制度也要相应的改革,改革传统的单纯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程度为主的,以卷面笔试为主要形式的单一的结果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同一性评价的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法,建立与全面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考试结合、模拟仿真与现场考试结合、终结性与过程性考试结合、静态与动态(笔试与口试)结合、专业考试与能力评估结合、课程教学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整体性评价方案。

二、基本要求

学院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及教学环节均必须进行考核。依据课程的考核方式,将课程分为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需在学期课程结束时,安排终结性考试的课程为考试课,每个专业每学期安排的考试课程不超过五门;以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和阶段性考核作为考核方式的课程为考查课。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掌握的规律,各课程要加强、加大形成性和阶段性考核的力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开发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实施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要将构成职业能力的各要素(知识、技能、情感、人际交流、社会责任、方法、创新、职业态度、团队协作、行为习惯等)作为整体纳入课程考核的内容,并以恰当的考核方式实施形式多样的有效考核。

各专业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所开设课程的学习目标,合理确定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开设课程的考核属性(考试课程、考查课程),要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研究制定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案。任课教师要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本管理规定,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深入探索、开展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实施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 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按照职业能力培养和对能力实施整体性评价的目标,制定与所任教课程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明确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权重、考核与评价方式。课程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必须在学期授课计划中确定,经教研室、系(部)审核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三、考试课程考核与评价规定

1、考试课程的成绩采用百分制,由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课程终结性考核成绩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50%,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50%。

2、过程性考核包括:课程学习的平时考核成绩(包括课堂考勤、学习态度、作业、课堂互动、讨论等)、课程阶段性考核成绩(含教学单元考核、学习情景考核、项目(任务)教学考核、期中考核等)、课程实训(验)项目成绩等,其中课程实训(验)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低于该课程实训(验)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的60%。

3、各课程要加强过程性考核,制定完善的过程性考核和评价办法,每一教学单元完成后均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实施考核,促进学生日常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课程的过程性考核综合评定不合格的学生,必须补做(修)不合格的过程性考核环节,否则取消该课程的学期终结性考核,课程成绩按零分计,待补做(修)的不合格过程性考核合格后,方准参加课程的终结性考核的补考。

4、依据课程性质和教学设计,为适应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部分考试课程可直接通过实施完善的过程性考核来评定课程结业成绩,考核与评价办法经教研室审核,开课系和任课系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

5、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模式改革的课程,从教学实际出发需要直接由课程学习的阶段性考核(含教学单元考核、学习情景考核、项目(任务)教学考核等)成绩来综合评定课业成绩的课程,课业成绩总评不合格时,可仅对不合格的教学环节实施补考。按本条规定实施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时,任课教师需在制定学期授课计划中予以说明,经教研室、系部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后予以实施。

6、考试课程的学期终结性考核一般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原则上定为120分钟。学院积极鼓励和促进实施课程考核方法、方式改革,根据课程特点,可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闭开卷结合、口试、口笔试结合、课程结业学习成果展现、答辨和仿真与模拟实操、计算机题库考试等有效评定学生职业能力高低的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为了做好期末考试的考务 安排,采用闭卷笔试以外的考核方式,任课教师必须在学期授课计划制定的考核方案中予以确定,经教研室、系部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后实施。

7、考试课程的试卷命题,以教学大纲(或实训大纲)为依据,一般不应超出教学大纲(或实训大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结构一般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试题约占7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20%,一定难度和深度试题的约占10%。凡教学大纲或授课计划中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也应予以考核。试题分客观性试题(选择、是非、填空、配对等),非客观性试题(问答、计算、证明、作图、论述、实验等)。每份试卷除特殊要求的专业外,题型不得少于四类。客观性试题占30%以上。

8、采用笔试的终结性考试课程要求命两套试卷;两套试卷考题不能重复,其份量与难度要求相当;命题教师应在试卷上注明“A”、“B”字样,其中一套为期末考试试卷,另一套作为补考试卷,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系主任批准后送教务处组织誊印。

9、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要求、教学进度相同的课程,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实行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对已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的课程,应实行教考分离。考试结束后,视需要由教研室组织统一阅卷并综合评定学生的最后成绩。

10、期末停课后,任课教师要组织好考前答疑工作,由各任课教师确定答疑地点和时间,在停课前通知所教学生班级,并报教师所在系(部)。

四、考查课程考核与评价规定

1、考查课主要以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考查综合评定课业成绩,采用优、良、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制。五级记分制与百分制的折算方法为:优秀:90(含90)—100分;良好:80(含80)—90分;中等:70(含70)—80分;及格:60(含 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

2、过程性考查包括:课程学习的平时考查成绩(包括课堂考勤、学习态度、作业、课堂互动、讨论等)、课程阶段性考查成绩(含教学单元考查、学习情景考查、项目(任务)教学考查、期中考查等)、课程实训(验)项目考查成绩等,其中课程实训(验)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低于该课程实训(验)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80%。

3、各课程要加强过程性考查,制定完善的过程性考查办法,每一教学单元完成后均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实施考查,平时考查或阶段性考查原则上应不少于五次,促进学生日常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4、考查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工作须在期末停课前结束,在考试周不安排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因教学需要确需进行课程终结性考查的,应以考核和评估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以报告(论文)、大作业、项目设计文件、提交学习成果、口试、实际操作、卷面考查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考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

5、课程过程性考查所需的文印资料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系主任批准后由教师直接送交教务处文印室组织誊印。

6、考查课程综合评定成绩不及格者,按规定允许补考时,可仅对不合格的教学环节实施补考。

五、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与评价规定

1、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业成绩,采用优、良、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制。

2、校内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应依据专业特点和教学目的,要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目标,综合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学习成果(作品、设计文件等)、职业资格考试、应知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等结果性考核成绩和职业(学习)态度(道德)、遵规守纪、出勤情况、工作单、日记、报告同时兼顾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与协作等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行评定,其中结果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60%。各专业应依据专业和各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制定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

3、校外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由企业(社会)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自评、实习小组互评等成绩综合评定。企业评价可从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责任心、专业技能、团队合作、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意识、职业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诸方面进行评价;学校评价由实习考勤、日记、报告、实习应完成的学习成果、企业实习鉴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或学校巡回检查等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完成校外实践教学大纲(计划)的目标和任务为评价要素由学生和实习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其中企业评价占总成绩的比例≥50%,学生自评和互评占总成绩≤20%。若企业评价不合格,则该教学环节的综合评定按不及格处理。各专业应依据专业和各校外实践教学特点制定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报教务处备案

4、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考核不及格者,按一门课程不及格处理。由于过程考核或企业评价不合格导致的集中性实践环节不及格者,必须重修该实践 教学环节;因结果性考核不合格导致的集中性实践环节不及格者,允许重做一次后按规定的比例综合评定成绩,仍不合格者须重修该实践教学环节。重修由学生所在系部于学生结业后随在校生的该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一同进行。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的资格审查

在期末停课考试前,任课教师应对学生的考核资格进行审查。

1、学生必须按照授课计划要求和课程安排,参加所修课程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及任课教师布置的其他学习内容,方能参加课程的学期终结性考核和课程学业成绩评定

2、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课程的学期终结性考核:

(1)缺课超过该门课程学期总学时(含实践性教学)1/3及以上者;(2)学期中途经批准休学、退学者;

(3)全学期缺交或不按期交作业超过1/3者;

(4)未完成或未达到课程内含实践教学部分教学要求者;(5)未经批准擅自听课者。

(6)未办理注册手续和暂缓注册审批手续者

该课程若为考试课程则取消期末考试资格,课程学期成绩按零分计;若为考查课程要安排期末课程考查的则取消期末课程考查资格,课程学期成绩按零分计。

3、停课考试周前3天任课教师将取消课程考核资格的学生名单及原因报学生所在系(部),由系(部)核实后,报教务处公布

七、课程考核的组织

1、考查课、考试课的过程性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计划的安排随课进行。

2、考试课的学期终结性卷面考试由教务处按照校历统一安排考试日程、考场及监考教师;由于教学进程的原因需提前考试的的课程和班级以及采取非卷面考核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由各系(部)组织实,报教务处备案。

3、各系部应在开学后一个月内汇总本系部需进行期末卷面考试的课程报教务处。

4、各教研室、专业依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课时),可确定若干门课程组织进行统一的期中考核,期中考核由各系(部)统一组织安排,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经教研室、系(部)审定后,送交教务处文印室誉印。非统一安排期中考核的课程由任课教师按授课计划自行随课进行。

5、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学生,符合有关规定的,可给予一次正常补考,补考一般安排在下一学期进行,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补考时间,全院性公共课的补考由教务处负责组织管理,其他课程的补考由各系(部)负责组织管理。补考部分的成绩要按该课程制定的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中规定的折算比例与其它部分的成绩折合为总评成绩后报教务处,补考仍不及格者必须重修该课程。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课程正常补考或补完成教学环节后才准予以补考

(1)因缺课导致课程考核不及格者;(2)旷考、参加考核无故不交卷者;

(3)未办理注册手续和暂缓注册审批手续者(4).对于因病或其它事由请假经批准,缺课超过该门课程学期总学时1/3者,视学生补习情况和任课教师意见,经学生所在系(部)审核和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参加正常补考。

(6).对于全学期缺交或不按期交作业超过1/3者,应在正常补考前将全部作业完成,经任课教师确认,学生所在系审核和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参加正常补考。

(7).对于未完成或未达到课程内含实践教学部分教学要求者,应在完成或达到有关实践教学部分要求后,由任课教师确认,学生所在系(部)审核和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参加正常补考。

6、学生经批准申请缓考的课程,随同该课程的补考环节进行,成绩按正常考核处理。

7、学生毕业前所有不及格课程允许在毕业前给予一次重修学习考试。毕业前的重修学习考试由教务处负责计划编排和试卷管理,各系(部)负责具体考务工作,并将考务安排情况报教务处备案。

八、课程成绩的报送与公布

每门课程的期末考核、补考、缓考成绩,任课教师应在考核结束后一周内,实践教学环节在该环节结束后一周内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录入成绩并打印一式三份报学生所在系(部)教学秘书处,其中一份由系(部)报教务处备案。课程的成绩登记表须经教研室主任和系(部)主任审核并签字。由于错批、漏批考卷等原因需要改动已上报的成绩时,须由任课教师提出书面报告并附原始依据,经开课系(部)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由教务处成绩管理人员进行更正并备案。

学生可登录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成绩查询,学生对评定成绩有疑问时,应向学生所在系(部)提出书面申请,由学生所在系(部)和开课系(部)协调查卷事宜

九、试卷及保存

各门课程的期末试卷、补考试卷、缓考试卷,均不能使用已使用过的试卷。考试课程的期末考试、所有课程的补考及缓考的样卷和学生答卷,由开课系(部)组织保存到该课程考试后四年,以备查阅。

十、附则

(一)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课程考核办法(试行)同时废止,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一律按本规定执行。

(二)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三)各(系)部可根据本管理规定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制定实施办法,报教务处备案。

第四篇:2013军转:军转干部浙江省考试考核录用办法

军转干考试

2013军转:军转干部浙江省考试考核录用办法

【关键词】军转网 军转论坛 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本文为一则浙江军转资讯,具体为中公教育军转干考试网搜集整理的《2012年浙江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关于在杭省部属单位安置营级以下(含营级)军队转业干部考试考核录用办法》。2013年转业方向为浙江省的军转干部们,可以参考其中的军转干考试办法及考核规定等安置政策。

为进一步做好营级以下(含营级)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根据《关于印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发〔2001〕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8号)、《关于改进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转联〔2012〕1号)和《浙江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浙委〔2001〕15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对象

在杭省直属和中央部属单位接收安置的行政干部(营科级及以下)、专业技术军队转业干部适用本办法。其中:

(一)报考人民警察的军队转业干部,年龄应在40周岁以下(计算时间截至当年3月31日),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符合政审、体检标准,在部队服役期间无处分等不良记录。

(二)荣立一等功以上(含一等功)奖励的军队转业干部可选择免考。具体由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军转办)根据其专长、意愿和工作需要,报经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同意后,予以优先安置。

(三)自愿选择到在杭省直属和中央部属企业单位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不参加考试。具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省军转办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予以安置。

(四)个别行政岗位有特殊专业要求的,由用人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用人申请,报经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同意后,可从具备条件的进杭安置对象中选取。

二、考试考核

考试考核工作由省军转办会同部队转业办、在杭省直属单位和中央部属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一)志愿填报。省军转办公布各单位接收计划,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省公安厅现役办转业办负责通知军队转业干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工作。

(二)考核。考核计分以军队转业干部档案材料记载为依据,按《浙江省军队转业干部考核赋分暂行办法》实施。考核结果需经军队转业干部本人签字确认,若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部队转业办提出,由省军转办和部队转业办共同复查核实。

军转干考试

(三)考试。考试分笔试和面试,满分均为100分。笔试采用闭卷形式,具体由省军转办委托有关考试机构承担。军队转业干部填报同一单位志愿的人数多于该单位分配计划数的,应组织面试。面试由各接收安置单位自行组织,面试考官一般应由接收单位领导和人事、监察等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每个计划指标有5人以上(含5人)报考的,按分配计划数的1:3进入面试;每个计划指标5人以下报考的,按1:2进入面试。参加面试的人员按“考核分+笔试分×50%”的总分值从高到低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及其笔试成绩由省军转办向面试单位提供。各有关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面试工作。

(四)成绩统计。考试考核成绩由省军转办按“考核分+笔试分×50%+面试分×30%”汇总,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尾数四舍五入。

三、录用办法

浙江省军转办应会同各有关单位按军队转业干部考试考核成绩和单位计划指标数,做好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录用工作。

(一)填报同一单位志愿人数少于或等于该单位计划指标数的,由该单位接收。

(二)填报同一单位志愿人数多于该单位计划指标数的,按军队转业干部考试考核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接收。

(三)报考同一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考试考核成绩相等的,以考核分高者优先接收;若考核分也相等的,依次按职级分、军龄分、奖励分、优待分高者优先接收。

(四)第一志愿未被接收的,退至第二志愿,依次类推。

(五)经考试考核后未被接收的军队转业干部实行指令性分配。

本办法由省军转办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关于在杭省部属单位考试考核安置营级以下(含营级)军队转业干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08〕77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新课程理论复习资料

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时期之前的课程仅是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学程”到了现代关注教学设计—“教程”

知识观基本观点:为保证社会正常延续和发展,需要把社会积累的精神文化产品传递给下一代,课程应体现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应为社会传承服务,课程体系就是当前所形成科学逻辑组织。他把课程局限于学科的知识范围。经验观:杜威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活动观:更加强调课程的动态性质。计划观:强调课程目标的作用,注重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预先设计。

2.课程类型分类:学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和活动课程(提供给学生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给位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综合课程(把若干学科合并在一起)和核心课程(学习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国家课程(特点: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和校本课程。3.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

1、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和经验的主要载体之一。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4.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①课程一儿童的活动为中心。②课程的组织心理学化。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主要有要素主义(要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的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和永恒主义(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把重点放在当代的社会问题、社会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

4、存在主义课程论:(泰勒)课程最终需要学生来决定。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

5.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

一、宏观因素 社会

1、社会需要时课程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为课程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知识的来源决定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决定课程的内容组织,也包括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其中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知识结构是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微观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6.课程的范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

7.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具体的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道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8.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

9.课程内容的构成通常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

10.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要指导性文件。11.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33

12.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在一起。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教育。

3、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练习起来。

4、既强调健康体魄,又强调健康心理。

13.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1、加强基础知识的研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3、更加强调人文精神。

4、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

5、更加强调德育目标的可操作性,拓宽德育渠道。

6、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各学科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具体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课程观。

2、课程结构的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着力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实行学分制。

3、课程结构改革: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课程实施改革:强调构建性学习,力推研究性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课程评价的改革: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6、课程管理的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15.课程结构的特性:课程要素的完整性、课程结构的适应性、课程结构的整体性。

16.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

1、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该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保障儿童法定的受教育年限;2.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3.义务教育不是终结性的教育,课程要给学生全面发展留有空间和时间。17.义务教育课程结构的特点: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18.我国传统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学科的知识方面目标,忽视学生的需要。

2、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单一功能,未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整体目标。

3、过于重视未来生活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

4、过于注重“教程”而忽视“学程”。

19.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20.教学目标:是指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规定或设想,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准备在学生身上实现的预期变化。

21.教学目标的分类: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判断、价值观组织、价值个性化)和动作技能(知觉、心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练习、复杂的反应、适应、创作)三个领域。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梶田叡至少包含“达成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我国传统的教学目标:“三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22.新课程标准颁布的重要意义:

1、它标志着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现实。

2、它标志着教材真正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3、它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标准。

4、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5、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6、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希望。

23.新教材的功能: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具有符合实际的思想教育功能。

3、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

4、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24.新教材的特点:

1、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换为“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

2、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

3、更新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4、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5、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6、尊重师生个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7、利用信息技术,扩展课堂学习空间。

8、版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25.教师使用教材的观念转变:首先,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其次,打破标准化的思维模式,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创造空间。再次,教科书要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26.新教材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

1、表现在知识方面包括一般性文化知识和具体的专业知识,2、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索—发现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联系生活教学策略。27.课程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潜在性

3、多质性

4、动态性

28.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教材、教师、学生、学校文化)校外课程资源(家庭是可以依托的的课程资源、社会是广泛丰富的课程资源、大自然是率真本色的课程资源、)

(二)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资源

(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四)素材型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五)原初性课程资源、粗加工课程资源和精加工课程资源(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

29.课程资源的功能:

1、课程资源极大丰富和发展了课程内容。

2、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

3、课程资源制约学生的学习方式

4、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支撑。

5、课程资源是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6、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重要意义。

30.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经济性原则

3、适切性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社会性原则 31.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一)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好教材资源,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含的教育资源。

(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其它教学资源。课堂生成资源的扑捉和利用

2、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

3、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媒体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2.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

1、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现在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2、开发和利用学校教师这一最大资源库。

3、开设多种课程,“办课程超市”“建立个性档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4、改变过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代之以发展性评价。

(二)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1、加强各级行政部门的责任管理

2、利用社区内所辖单位建立社区校外活动实践基地

3、专家学者

4、离退干部

5、学生家长。

33.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中心应由教转移到学。

2、教会学生学习

3、形成合作的师生关系

34.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的教学性、课堂教学的教育性、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课堂教学的社会性。

35、课堂教学的改革途径:

1、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2、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5、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

6、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36.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表现:

1、由传授式向引导学生探索式学习转化

2、学习书本知识与参加实践活动并重。37.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38.有意义接受学习:奥苏贝尔为代表。主要表现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教师的定位:设计者、启发者、监控者、评估者、参与者、帮助者)、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作学习。40.校本课程开发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两位学者首先提出。特点:校本性、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实用性、开放性。校本课程发展类型: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

41.学生评价的作用:1.学生评价有助于把我学习起点,选择教学策略。2.学生评价有助于改进教学活动、改善学生的行为表现。3.学生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发展中存在困难,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4、学生评价有助于使教师和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情况。

42.传统学生评价的反思弊端:

1、把考试与测验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2、形成了对分数的过分追求。

3、学生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

4、学生评价难以产生有效的教育效应。43.现代教育评价制度的基本特征:

1、学生评价的功能重点逐步从总结功能向形成功能转移。

2、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

3、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由被动等待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发展。

4、学生评价从关注结果向重视过程发展。

5、评价方法,从强调测验分数向评价方法的立体、综合、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44.传统教师评价制度的弊端:

1、在评价方面不科学,只着眼评价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忽视其未来的发展。

2、在评价内容上不够全面。

3、在评价的对象上,面对的是少数的获奖者,很难指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

4、在评价动力上,主要依靠行政权力,靠外在压力,很难调动教师发自内心的积极性。

5、在评价目的上,是以奖惩为目的,不是以未来发展为目的的,势必影响被评价者坦诚态度,滋生功力主义和虚伪行为,严重影响学校和教师形象,消弱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45.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特点:

1、发展性

2、非奖惩性

3、合作性

4、多元性

46.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三全性原则: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全面评价

3、保密性原则

4、双向性原则。47.学校课程文化的特征:

1、课程文化的主体是学校师生。

2、课程文化是学校创造的。

3、课程文化是为学校主体服务的。

48.课程文化的结构:学校课程物质文化,学校课程制度文化,学校课程行为文化,学校课程精神文化。

49.教师课程素养的结构:课程理念、课程认知、课程实践智慧。

50.教师角色的特点:创造性特点、指导性特征、研究性特征、权威性特征、交往性特征。教师的基本角色:教员较色、领导者角色、学生朋友角色、心理保护角色、为人师表角色。

51.教师角色的拓展:教学活动有教师、学生、课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因此,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拓展,应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三个维度来进行。

1、从师生关系的维度来看教师角色的拓展:由管理者拓展为组织者、由传授者拓展为参与者、由控制者拓展为帮助者、由主导者拓展为引导者、由仲裁者拓展为促进者、2、从教师与课程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拓展:由实施者拓展为开发者、由执行者拓展为决策者、由被评价者拓展为评价者。

3、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维度来看教师角色的拓展:教师是促进者、由教书匠拓展为研究者。

52.教师角色的拓展对教师职业的新要求:

1、完善教师的智能结构成为职业型的专家教师、2、完善教师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活水源”

4、注重人文关怀,回归教师教育的本质。53.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重新认识课程、重新审视知识、重新看待教学、重新发现学生、54.教师专业发展对课程改革的意义:

1、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研究者。

下载2014年度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复习资料之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度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复习资料之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瑜伽理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瑜伽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术。 2. 瑜伽服主要以舒适自然为主。 3. 智瑜伽提倡培养知识理念。 4. 舒缓瑜伽是以放松身心为主的体位法练习,教练内容以引导身体放松舒......

    焊工高级技师理论复习资料

    焊工高级技师理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较高参数球罐用得最多的是бS为级的调质高强度钢。2. 焊接作业必须穿绝缘胶鞋,绝缘胶鞋耐高压需在V时不击穿。3.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都......

    军训理论考复习资料

    军训理论考复习资料 小雅自己整理的 还是挺辛苦的 1国防的定义,国防的类型,国防主要手段 定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

    健身理论方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 固定肌:固定原动肌一端附着点所在骨的肌肉 肌肉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长度 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

    理论复习资料(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及处理一、单项选择题 1、新《条例》中规定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是( C)。 A 13种B14种C15种D18种 2、必须经会议通过方能生效的文种是(A )。 A决议B决定C通知D通报 3、下......

    车工高级技师理论复习资料

    车工高级技师理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图是反映设计思想、装配、调整、检验、使用和维修时的重要工具,是机器制造中重要的技术文件。 2. 就是零件经机械加工后的几何参数与......

    美术理论复习资料xiaoyan副本

    美术教育理论复习题 (选择题、填空题、材料题1个,简答题3个、论述题1个)1. 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答:第一,引起学生美术学习的意向. 第二,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美术学习目标和为这一目标......

    焊工技师理论复习资料

    焊工(二级)理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能反映施焊单位的生产加工 。。 2.管状熔嘴电渣焊适于焊接 mm中等厚度的工件。 3.钎焊时钎剂的作用之一是改善钎料对钎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