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环保
青海环保
青环发〔2014〕76号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
青海省财政厅
关于印发2014年青海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门源县、祁连县、刚察县、海晏县、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县、共和县、同德县、贵德县、兴海县、贵南县、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格尔木市、天峻县环保局、财政局:
为认真做好2014年我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环发〔2011〕18号)和《2014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环办〔2013〕11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2014年青海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
青海省财政厅
2014年2月25日
是否宜公开选项:宜公开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各州、县人民政府,各州财政局,海西州、海南
州、黄南州、玉树州环境保护局,海北州环保林业局,果洛州环保水利局,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2014年2月27日印发
22014年青海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 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为保证2014年青海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工作的顺利完成,依据财政部、环保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和《2014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环办﹝2013)119号)要求,以及财政部、环保部“2013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第二期培训班”对2014年考核工作任务的布署,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我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共27个县(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主要包括门源、祁连、刚察、海晏、同仁、尖扎、泽库、河南、共和、同德、贵德、兴海、贵南、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玉树、杂多、称多、治多、囊谦、曲麻莱、格尔木市、天峻等。
二、主要工作任务
2014年青海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的主要工作包括各考核县域自查报告填报、数据审核与核查、数据上报等,按照工作分工由相关部门负责完成。
(一)自查报告填报
2014年县域数据填报及自查报告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填报软件(以下简称“数据填报软件”)完成,所需数据及资料填报完毕后,软件会自动生成自查报告。自查报告主要由“数据指标汇总表、数据副填报表”和“上报指标与2013年指标比较情况的说明”两部分组成(具体格式以数据填报软件为准)。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考核数据填报软件应独立安装于专用电脑,考核数据的填报均在此电脑上操作完成(电脑最低配置及运行环境详见表1),同时配备扫描仪,用于相关证明材料扫描成图片导入填报软件。表1 电脑最低配置及运行环境表
设备
指标信息
硬件 环境
计算机
台式机/笔记本/工作站
CPU
主频2.0GHz以上
内存
500M以上
可用硬盘空间
5GB以上
DVD刻录光驱
软件 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XP/2003/7支持64位操作系统
支撑条件
Microsoft.NET Frameworrk4.0
辅助软件
Microsoft office 2007以上版本 建议使用Microsoft office 2010
第二篇:青海环保厅长讲话
焦点关注青海省环保工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部分区域、流域环境质量堪忧,污染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记者:杨厅长,就目前形势来看,青海省环保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杨汝坤:青海省‚十一五‛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目前来看,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近年来,青海省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实施了一系列工程项目,但生态治理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手段不多、措施单一,生态环境处于保护与破坏、改善与恶化的相持阶段,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任务十分艰巨。二是部分区域、流域环境质量堪忧。湟水流域污染治理任务艰巨,重点城镇和工业集中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缓慢,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且循环利用率低,危险废物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也带来了新的环境安全隐患。三是污染减排形势不容乐观。工程减排难度加大,结构减排空间缩小,管理减排任务繁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成效巩固任务艰巨。‚十二五‛新增加的氨氮和氮氧化物减排指标主要依靠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综合治理,以及实施火电、水泥企业脱硝工程和加快淘汰黄标车来完成,推进工作难度较大。同时,各地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的现象依然存在,环保机构的能力建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记者:杨厅长,您刚才提到湟水流域污染治理任务艰巨,那么今年青海省在加强湟水流域污染防治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杨汝坤:2010年4月7日,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调研环保工作时指出:‚保护好青海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既是我们神圣的使命,也是我们对全省、全国和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湟水河的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在湟水流域推进污染物‘全测控、全收集、全处理’,从根本上改变水质,早日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的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沿湟各族群众做出的庄重承诺。强卫在省政府今年7月14日召开的湟水流域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批示:‚湟水河是青海人民的母亲河,湟水流域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好、治理好湟水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近些年来,湟水河污染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治理任务仍然艰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湟水流域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污,切实把污染防治措施落在实处,让湟水河得到休养生息,让湟水流域重现生机,早日还人民群众一条碧水荡漾的湟水河,为推动全省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为此,我们将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见成效、五年实现彻底治理‛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集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防洪泄洪、休闲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在‚治、用、保、调、管‛并举的治污策略上下功夫、求实效,力争使湟水河污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一是在‚治‛上下功夫,继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健全治污体系。全面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排污口整治,今年要重点做好西宁、海东段334个排污口的截污纳管工作,努力提高污水集中收集率。强化监控能力建设,在确保现有3个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在北川河、沙塘川河入湟水河段再增建两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水质动态监测管理。二是在‚用‛上下功夫,大力督促流域各地进一步加大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量,提高污水处理综合效益。三是在‚保‛上下功夫,协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实施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环境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充分利用湿地和滨河景观工程进行废污水再处理,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水质。四是在‚调‛上下功夫,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流域水量调配机制,通过区域水资源调配,有效增加径流量,提高枯水期水体纳污容量和水质达标率,解决流域缺水问题。五是在‚管‛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督促各地建立河道巡查管护制度,积极开展沿湟河道采砂、洗砂和垃圾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水质不断改善。
‚十二五‛青海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关键思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符合青海特点的环保新道路,努力开创环保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力争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增幅控制在国家核定的指标以内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开局之年,请问‚十二五‛时期青海省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什么?杨汝坤:‚十二五‛是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青海环保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省环保工作将紧紧围绕生态立省战略实施和‚四个发展‛的要求,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立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优先,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抓手,以保持和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符合青海特点的环保新道路,努力开创环保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增幅控制在国家核定的指标以内。地表水消除劣Ⅴ类水质,长江、黄河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保持在100%;湟水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其他流域保持在2010年水平;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完善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环境监测能力实现重点县能监测、州地市能应急、省能预警,县级以上环境监察能力实现基本达标。记者:杨厅长,请您谈谈青海省‚十二五‛环保工作应当秉持的理念和坚持的原则以及今年的重点工作?杨汝坤:做好青海‚十二五‛环保工作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探索环保新道路上,必须秉持五大理念,即秉持强化服务理念、环境优先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为民惠民理念和多元主体理念。同时还应该坚持6条原则,即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坚持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同步;把环境保护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坚持做到总量减排与结构调整相统一;把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作为工作重心,坚持做到源头把关与综合整治相结合;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做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把统筹城乡环保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做到城市环保与农村环保相一致;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目标,坚持技术改造与节能减排相融合。
按照上述理念和要求,今年主要抓好7项工作:一是实施整治工程,加强湟水流域污染防治;二是落实综合措施,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三是突出隐患排查,强化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四是精心组织实施,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五是强化综合管理,落实生态修复治理措施;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七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点击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工作重点
关键思路 全力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严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等记者:青海省被纳入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将重点抓好哪些工作?
杨汝坤: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亲自给国务院写信反映青海省的农村环境问题,亲赴有关部委协调争取,最终使青海省纳入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中央财政在2011~2013年将给予6.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这为统筹城乡环保工作、合理配置环境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提供了有效保障。可以说,‚十二五‛期间,农村环境保护时逢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通过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切实解决农村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力争使示范工程成为群众满意、上级放心的惠民工程。
今年,我们按照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的工作要求,制定了《青海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方案》,确定了连片整治示范的17个片区198个村庄,实行连片整治、分片治理,以增强效果、示范带动。前不久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这项工作。今后几年,青海省将认真落实整治措施,切实解决好重点区域、流域的农村环境问题。
一是全力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科学划定和调整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类非法建筑和污染源,建立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开展水质安全分析试点工作。二是严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严格执行项目环评审批、工业企业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制度,强化农村工业企业污染监管,防止工业污染源向农村转移,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三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按照环境容量科学指导畜禽养殖业合理规划布局,对新、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并限期对已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治污改造,加强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四是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废弃工矿原址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管,重点防范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每年开展一批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示范工程,积极支持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五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以乡镇所在地和人口聚集村为重点,加快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鼓励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大力研发引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并选择典型区域进行示范推广。六是强化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增强村镇基层环保力量,通过设置专兼职环保员、联络员,逐步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环保工作网络。加大农村环境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不断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创建。
点击四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将采取的措施
关键思路加快环境监测能力和预警体系建设,加强三江源、青海湖、柴达木、祁连山等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环境管理及生态保护
记者:青海省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今后将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做好哪些工作?
杨汝坤: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等大江大河均发源于此;又被称作‚万山之宗‛,是高寒生物物种的资源库和全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生态地位尤为重要。近年来,青海省环保部门通过积极参与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开展了三江源区空气、水、土壤、草地环境质量监测,启动了青海湖生态环境监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后我们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环境监测能力和预警体系建设,加强三江源、青海湖、柴达木、祁连山等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环境管理及生态保护。
在三江源地区,以启动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试点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生态监测及评估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三江源生态监测项目,积极探索和制定生态补偿机制与评估办法;在青海湖地区,围绕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组织开展生态系统综合监测,对流域生态和湖水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预警;在柴达木地区,加强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动荒漠植被和水资源保护,逐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和水资源利用生态监测;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以黑河、大通河、湟水河等水源地生态保护为重点,开展跨流域水环境安全和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监测,落实好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能力专项补助资金项目的申报、实施和验收考评机制,推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实施工作。积极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生态监测监管,切实加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同时,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实施工作。狠抓玉树灾后重建环保措施的落实,认真组织实施《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环境保护规划》,依照《玉树灾后重建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及《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专篇》等要求,全力做好灾后重建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推进玉树灾后绿色重建工作顺利开展,生态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
点击五如何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关键思路抓好人才培训、提升队伍能力、弘扬环保精神、强化业务建设
记者:青海省的环保工作任务很重,人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请问青海省环保部门在环保队伍建设方面有什么打算?
杨汝坤:这方面将重点抓好4项工作。一是抓好人才培训。充分利用大专院校、各级党校(行政院校)等社会培训资源,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实施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二是提升队伍能力。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通过内部轮岗交流、赴基层挂职锻炼和在环境监测、监察、应急、环评等部门及工业企业一线新录用人员从事具体工作等手段,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实际才干。三是弘扬环保精神。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引导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坚定环保为民的信念,践行‚中国环保精神‛和青海环保人20年如一日绿化纳家山的奉献精神,切实增强项目意识、敬业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扎实做好各项环保工作。四是强化业务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覆盖全省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不断强化环境规划、信息、监测、监察、科技、标准等业务基础,抓好环保系统‚五大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推行政务公开,坚持团结干事、激情干事、踏实干事,不断提升环保部门服务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青海华振试运行申请报告(环保)
青海华振新能源有限公司
关于要求试运行的申请报告
海北州环保局:
青海华振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发投刚察10兆瓦并网发电项目建设已于9月1日前全面竣工,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前期工作也早已完成。为此,特向贵局提出申请,要求在11月2日进入试运行阶段,敬请贵局批准我公司进入试运行阶段。特此申请
青海华振新能源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第四篇:青海环保厅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有哪些
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有哪些?
来源:录入人员: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发布日期:2010-07-20??浏览次数:290 措施1,就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措施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迁地保护目的只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被保护者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
措施3,建立基因库: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措施4,构建法律体系: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等。
第五篇:青海文化
青海文化
青海地区的文化历史和发展沿革,以及现代青海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历史沿革
青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居民的文化艺术活动就已相当活跃。1973年,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舞蹈纹彩陶盆,盆内壁绘有3组5人联手而舞的群体舞图,构图精巧,造型别致,人物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这件彩陶盆上载歌载舞的图形,表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古代先民娱乐活动的场面。
青海早期的文化艺术品多与手工艺品结合在一起。1974年在乐都县高庙乡柳湾村出土的氏族公社墓葬群中众多的彩陶器,证明了这个论断。这些彩陶器的器形与上面装饰性的花纹结合巧妙,浑然天成,堪称艺术珍品,距今已4000多年。到了商代末期,青海地区的工艺美术作品在艺术技巧上已经十分成熟。1959年,在都兰县诺木洪出土的捏塑陶牦牛,膘肥体壮,毛坠地,质感极强,艺术水准很高。
周代以前,青海文化艺术作品的特点是密切联系生活,突出实用价值。到了汉代,艺术品除具有实用价值外,更多地融入了抽象的表征意义和具体的震慑作用。20世纪4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青海发现的西海郡石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西海郡为西汉所置,郡治在今海晏县城西,通称三角城。石虎以整块花岗岩凿成,蹲伏于石座之上,昂首远视,威武雄健,其权威意义和镇慑作用一目了然。
陏、唐两代把佛教定位国教,因而佛教文化在青海迅速勃兴,佛雕、泥塑、石刻、砖雕等艺术品应运而生。文成公主进藏途径玉树时,曾命能工巧匠在结古镇巴塘河以南的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一组群雕,包括1尊如来佛像和8尊侍立佛。这9尊浮雕端庄稳重,神态逼真,是青海唐代雕塑作品中的珍品。这组后来被称为“文成公主庙”的浮雕完全摆脱了早期青海造型艺术作品中的装饰意味,成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佳作。文化艺术的发展,是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西藏吐蕃王朝解体,全境陷入长期混战之中,青海吐蕃各部受其影响,各自为政,互不统御,河湟地区一片混乱。后角厮啰运用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统一了河湟吐蕃各部,建立了巩固的角厮啰地方政权,是河湟地区人民安居乐业,形成河湟地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藏族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开始有了雏形。在以后的年代里,该史诗不断充实、发展、丰富、完善,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的瑰宝。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是研究藏族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文化、历史以及民族心态的重要资料,堪称“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明、清之际,藏传佛教深入青海腹地,各地纷纷建立寺院。为适应需要,寺院周围一时出现了许多以塑造佛像、绘制壁画、装饰寺院建筑为主要职业的民间艺术家。这些人或生活在农村,或生活在草原,或本身就是僧侣。他们经过多少代师承传授与具体实践,在艺术上日臻完善,在技巧上炉火纯青,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现在流传下来的塔尔寺的油塑、堆绣、壁画,被誉为“艺术三绝”。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品类多样的综合性艺术,主要有彩绘、彩塑、堆绣、砖雕、石刻、木刻、图案、酥油花等,其中绘画、雕塑尤佳。热贡艺术家们遍布青海、西藏、四川、内蒙古,有不少人还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大显身手。他们的作品构思独特,意境清新,为世人所称道,被誉为“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瑰丽的明珠”。热贡地区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藏族艺术之乡”。热贡艺术是藏族人民对祖国作出的杰出贡献,十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稍后一个时期,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竞相争辉,其中尤以民间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最为人瞩目。在叙事长诗中,有藏族的《宝刀与珊瑚串》、回族的《马五哥与尕豆妹》、土族的《拉仁布与杰门索》;在民间故事中,有蒙古族的《智者巴特恩的故事》、撒拉族的《骆驼泉》等。这些民间口头作品,有的颂扬本民族的光辉业绩,有的讴歌为追求纯真爱情或平凡真理而献身的斗争精神,含蓄深沉,韵味无穷。
民国时期,电影传入青海,内地戏剧、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艺术家到青海从事文艺活动,促进了青海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
二、主要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总是互相影响和相互渗透的。青海自古即为少数民族居住区,西汉以来开始有汉族迁入。各民族长期相处,友好往来,在风俗习惯、道德信仰、文化教育、语言文字诸多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发展。青海文化艺术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它一方面受内地文化艺术的熏陶,另一方面又受西藏文化传统的影响,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奠定了自身独特的基础。
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是青海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有说唱、平弦、花儿、社火、灯影戏等,其中说唱形式主要在牧区流行,说唱内容以《格萨尔》为主;平弦、越弦、社会等形式流行在东部农业区。
“花儿”是深受青海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花儿”演唱没有季节限制,但以农历六月最为集中,其演唱形式为“花儿会”。届时,无论男女老少,都将在会场上一显身手。“青海花儿”以其曲词悠扬清新为世人所推崇。青海平弦是一种民间坐唱艺术,唱腔清脆,唱词典雅、优美。这种艺术形式于1958年搬上舞台后,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研究,在韵白和音乐方面借鉴了京剧、秦腔和越弦、贤孝的一些长处,形成了平弦戏的韵白,丰富了平弦戏的音乐,成为青海地方剧种。
青海灯影戏道具简单,演职人员精干,适于深入边远山区开展活动,在电影、电视、广播相当普及的今天,仍然是各地群众开展文艺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社火原来来自内地,宋以后传入青海,在东部农业区扎根,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这种文艺形式除娱乐外,还有祛病禳灾、祈求年福的意思。多年来在文化部门扶持引导下,其节目内容逐步丰富,水平不断提高,每逢春节、元宵节演出时都盛况空前。
“拉伊”是藏族群众喜爱的一种情歌,歌声奔放热烈。藏族舞蹈则炫丽多彩,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卓、鲁、谐等形式。
土族有许多优美的叙事长诗,其中独具风采的即为“花儿”。土族的民间文艺活动以“纳顿”节和跳“安昭舞”为主。“纳顿”节规模宏大,全村甚至几村人在一起活动,唱歌跳舞,热闹非凡。“安昭舞”属群体舞,多在场院的篝火旁进行,众人围成圆圈,一人唱,众人和,一边舞,一边旋转,飘然欲仙,令人神往。回族多寓意深刻的故事、谚语。撒拉族多引人入胜的民间歌曲。这两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文化活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外表平静而内心炽烈,酒曲、小调是人们经常开展的演唱活动形式。他们的戏剧重肃穆,余味无穷。他们也喜唱“花儿”,但内容多含蓄深沉。
青海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和工艺品色彩艳丽,琳琅满目,刺绣、油塑、堆绣、雕刻、农民画等各具特色。湟中县的湟中农民画堪称全省之冠,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藏族、蒙古族、土族大都信奉藏传佛教,宗教文化在这些民族的文化艺术中举足轻重。寺院建筑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众多的经券是人类智慧和思辨的结晶。藏戏受藏传佛教影响最大,甚至藏戏本身就是宗教的产物。早在清代中叶,藏戏就从西藏传入青海,首先在同仁县地区寺庙中演出,以后扩及其他地方,最后出现在世俗观众面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及广大戏剧工作者的努力,经过反复实践,这种原在寺庙演出的广场剧终于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成为青海戏剧艺术园地中的一支奇葩。
在长期的宗教活动中,还逐步形成一些重大的民间节目。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湟中县塔尔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都举办盛大的元宵灯会,会上展出独特的酥油花,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朝觐者,参加人数每年多大10万。酥油花是热贡艺术的一种,是以彩色酥油捏制成的表现佛经故事等的艺术品,使游人叹为观止。除了酥油花灯会,一些重要寺院附近乡镇还有晒佛节、开光节等宗教文化活动。
三、新中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特别是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海的文化艺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机构与团体:为了加强对城乡各族人民文化艺术事业的组织、指导与管理,省、州、地、市、县都设立了文化管理机构。省人民政府直接辖属的省级文化行政管理机构有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广播电视厅、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新闻出版局、青海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等。各、州、地、市、县也都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省文化厅内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艺术事业、艺术教育、群众文化、文物保护、图书馆、电影、对外文化交流等的归口管理工作。省文化厅还办有《青海戏剧》、《青海群文天地》、《青海文物》等工作刊物。
青海的文化事业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省性的民间文化团体主要有:青海省文学艺术届联合会(简称青海文联)及其下属的青海省戏剧家协会、青海省摄影家协会、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青海省书法家协会、青海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到1994年底,西宁市、海西州、果洛州、黄南州和格尔木市也先后成立了各自的文联,他们都是青海文联的团体会员。
青海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青海各项文化事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文学: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青海,部队的文学工作者给青海高原带来的文学清新气息和活跃气氛。同年12月1日省垣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随即展开了较广泛的文学组织和辅导工作。1954年8月青海举办了第一次文艺作品评奖。1955年6月成立青海省文学工作者协会。1956年5月文学期刊《青海文艺》正式出版发行。1960年5月在青海省第四次文学创作会议上,正式成立了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文学事业呈现出较为活跃的局面。各地到青海工作的文学工作者和当地各民族文学工作者,深入农村、牧区、工矿、部队,与工农兵群众打成一片,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磨砺意志,汲取创作素材,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地方特色的好作品,如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这些作品大多充满战斗激情,富有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作家们在自己的作品里努力讴歌祖国的新生、民族的解放以及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用真实的描绘向外界展示了青海高原的美丽风光、纯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尽管有的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还显得幼稚和不足,但却留下了青海各族人民前进的足迹,构成了青海这一时期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图景,显示出社会主义新文学的强大生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海的文学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省作协先后成立了民族文学创作、儿童文学创作、文学评论3个委员会和创作辅导、联系两个部以及文学院,并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了报告文学笔会、文学学会等团体;设立了20万元的青海省文学创作基金,积极鼓励并组织作家到青藏线、柴达木、青南地区和改革建设的第一线体验生活,感应时代脉搏,涉取生活营养,激发创作激情。广大文学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真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富有创造性的文学实践为青海文学事业带来了繁荣的局面,创作出一大批各种体裁的有较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至1994年底,省作协拥有会员387人,其中全国会员22人。全省创作出版各种文学集100余部,其中仅长篇小说就有30部。这些作品在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上,在体裁、形式、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上,在塑造多种艺术形象,表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和执着追求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1978年至1994年底,青海有10种文学作品获全国奖。在青海省第1、2、3届文艺创作评奖中,有137种文学作品获优秀作品奖。美术、摄影、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青海的美术事业十分落后,作品只有少量传统的文人画,画家也只有郭世清、方之南等三四人。油画、版画、雕塑、装帧、连环画等美术门类,都是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青海高原带来了艺术的春天。1950年7月,省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了美术组。美术工作者在十分简陋的工作条件下,紧密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等中心任务,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宣传画和其他形式的美术作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体现了新美术的青春活力。1958年前后,中央和其他兄弟省、市为青海输送了一大批美术院校毕业生和美术干部,进一步壮大了青海的美术队伍,填补了青海美术门类的空白。1960年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青海分会成立后,逐步设立了人民出版社美术组、省群众艺术馆、青海省师范学院艺术系等美术专业机构。从此,青海的美术事业在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编辑出版等方面全面开展起来。青海省美术工作者完成了北京人民大会堂青海厅的美术创作任务,举办了庆祝建国10周年青海美术作品展览,并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和省(区)联展,出版了画册《青海美术作品选》、《小学美术教学法纲要》,创办了《青海画报》等。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作品有郭世清的中国画《塞上行》、方之南的中国画《露头的油苗》、朱乃正的油画《金色的季节》和水粉画《格萨尔》插图等。
随着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的恢复和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先后成立了西海版油画会、油画研究会、中国画研究会等美术团体,部分地区的文联、产业文联以及一些企业、农村、牧区、学校的美术工作者协会和美术创作小组等业纷纷建立。1979年以来,省美协和其他美术组织积极举办各种美术作品展览和讲座,召开各种作品研讨会和中外美术珍品观摩会,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国内外的展出和比赛;同时积极组织美术工作者深入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生活,吸取营养,采撷素材,大大激发了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激情。至1994年底,青海有536幅美术作品入选全国历届美展,特别是1994年在西宁举办的规格最高的美术作品展览,入选组品达54幅,体现了全省美术创作的整体最高水平。与此同时,还先后举办全省性的作品展览53次,展出作品7296幅。在青海省第1、2、3届文艺创作评奖中,青海有72幅美术作品获优秀作品奖。在全国历届美展中,青海有27幅作品获优秀作品奖。1994年底,青海美协有省级会员298人,其中全国会员37人。
与此同时,青海的书法艺术也得到较快发展。1980年,西宁市成立书法工作者协会。1984年9月,中国书法家协会青海分会成立。此后,又先后成立了青海印社、青海书法画篆刻研究会等群众书法团体。这些组织和团体加强省内外的艺术交流,举办各种书法展览,开展艺术研究,在书法创作和理论探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至1994年底,青海省第1、2、3届文艺创作评奖中,有29件书法书法作品获优秀作品奖。青海“书坛三李”(李德渊、李海观、李明亮)、“书坛三老”(莫如志、钟锡
九、李海观)以及林锡纯、王云、米德寿等在国内外都颇负盛名。他们的不少作品,或在国际书展中展出,或被国内外有关单位收藏。省书协已有会员186人,其中全国会员21人。一支有实力、有潜力的老中青年书法家队伍正在青海高原大步前进。青海的摄影艺术起步较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摄影事业
主要以开展新闻图片报道为主,艺术摄影尚处于探索和创始阶段,这方面的人才不多,创作成就也不大。1978年以后,摄影艺术进入发展时期。1981年6月,中国摄影家协会青海分会建立。随后,部分州、市、县和厂矿相继成立一些基层的摄影组织,新闻系统也成立新闻摄影工作者协会。这些团体和组织通过举办学习班、摄影作品展览和评奖活动,推动和引导摄影工作者深入生活,潜心创作,使青海的摄影事业不断发展,摄影水平日益提高,摄影队伍茁壮成长。1979年,省文化厅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摄影艺术展览,获奖作品30幅。1978年8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了青海高原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作品150余幅,获得首都摄影界和观众的好评。至1994年底,省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已发展到95人,其中全国会员16人;入选全国和国际性摄影艺术展览的作品38幅。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青海高原独特的地理风貌、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文化宗教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场景,记录了青海摄影工作者艺术探索和执着追求的足迹。
艺术:1950年8月,青海省人民军委员会在西宁组建了第一综合文艺表演团体青海省文艺工作团。到1956年,先后成立了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青海省京剧团、青海省话剧团、青海省平弦试验剧团。至1994年底,全省有各类表演团体15个,演职员1113人。在党和政府文化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文化艺术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文艺创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1978~1994年,全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创作上演了近百台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戏剧、音乐、舞蹈等剧(节)目。1981年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创作的藏族古典歌舞剧《霍岭之战》、黄南藏族自治州文工团创作的神话藏戏《意乐仙女》、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创作的神话舞剧《智美更登》,分别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演出,受到各地观众和专家以及国际友人好评。省民族歌舞剧团、杂技团受文化部委派,先后到拉丁美洲、西亚、北美、南亚、中东等31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为宣传青海、增进青海同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1986年以来,青海有11台节目先后参加了第4届中国艺术节、西北音乐腔和全国性、地区性的汇演和展演活动。其中藏戏《意乐仙女》、《藏王的使者》赴香港和北京演出成功,分别获1988年中国戏剧剧目入选奖,《藏王的使者》还获曹禺戏剧文学提名奖。在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评奖中,藏戏《苏吉尼玛》或银奖,歌剧《三牡丹》、京剧《宝珠寺》、豫剧《金城公主》获铜奖。1979年文化部主办的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舞剧《出征》、舞蹈《迎亲》、歌曲《土族阿姑上山来》和话剧《瀚海潮》分别获创作和演出一、二、三等奖。在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藏族男子独舞《雪上雄鹰》、撒拉族舞蹈《阿里玛》、藏族舞蹈《扎西德勒》获优秀剧目奖。在全国第2届舞蹈比赛中,独舞《背鼓》获编导、表演二等奖和服装设计一等奖。此外,还有舞蹈《雅纳》,秦剧《无弋爰剑》,话剧《在这片没有生命的土地上》、《三百年》、《雪祭唐古拉》,歌剧《马五哥与尕豆妹》,舞剧《西部的太阳》,平弦戏《尕旦和尚》、《中秋月》,儿童剧《钓鱼》等一大批剧目在省内外演出中得到广泛好评。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坚持以挖掘创作表现高原人民优秀文化和反映西部风土人情、生活气息的艺术作品为重点,为民族歌舞创作和演出探索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在1994年第4届中国艺术节上,该团创作的大型系列歌舞《七彩江河源》,不仅多侧面地展示了青海各族儿女热爱高原、建设家乡的时代风貌,同时也在现代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演出上为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可贵的研讨例证。
为了发展地方戏剧事业,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经经四代平弦戏剧工作者的探索与研究,已使平弦戏由原始的民间坐唱曲艺形式,发展为唱、念、做、打齐全,具有鲜明特色的青海地方剧种。该团在近40年的艺术实践中,按照“立足河湟、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发展方针,移植并创作演出了120台剧(节)目,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美学价值。
青海藏戏这朵古老的艺术奇葩,经过文艺工作者近10年的研究和发掘、整理与创新,以崭新的艺术品从民间走向舞台,步入戏剧艺术的大雅之堂,展示出青海高原藏传佛教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艺术人才的培养提高。1987年6月,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青海省文化艺术学校。到1994年,该校为全省培养了音乐、舞蹈等6个专业的近400名艺术人才,还培训在职艺术人员以及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人员近300人次,委托代培舞美、戏曲杂技、音乐、舞蹈、相声演员100余人。如今,青海有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正在艺术实践中茁壮成长,有近300名专业艺术工作者曾在全国和全省性演出中荣获奖励。
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是青海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各族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一种文化活动。伴随着全省城乡文化事业管理运行体制的设置,建立了一支多门类、多专业、多层次并具有所民族成份的文化工作队伍,为促进全省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省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群众文化事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发掘整理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以及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城乡各族人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各级群众文化活动馆站相继建立,初步形成了以省、州、市、县的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和乡(镇)文化中心、村文化室为中心的“大文化网”。1973年以来,国家投入了巨额专项资金,新建、扩建和维修了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据1994年统计,全省6个民族自治州和海东地区、西宁市所管辖43个县(区)有了自己的文化基础设施,并建立起拥有1168人的专门工作队伍。文化馆、图书馆的公用房屋建筑面积已达到6.9万平方米,藏书近300万册,由国家、集体和群众集资170多万元建起了253个乡镇(全省有438个乡镇)文化中心(站)。1993年,省人民政府批准投资1441万元,在西宁新建一座建筑面积为11647平方米,集藏书、科研、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省级图书馆。同年7月,江泽民主席为该馆题写了馆名。大批文化设施的建立,为活跃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物质条件。群众性业余文化组织也发展较快。1994年,全省有业余演出团体594个,社火表演队1000余个,民间剧团10个,群众业余创作组织100余个,150万人(次)参加活动。
城市职工文化活动场所也有大的发展。1994年,全省州、地、市、县及工矿企业的工人文化宫和俱乐部有108座(所)。
群众文化活动随着城乡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在活动范围、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生活活泼。富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说唱、戏曲演出遍及城乡各地,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节目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日趋活跃。青海城乡的民间美术、刺绣、剪纸、雕刻、油塑等异彩纷呈,各领风骚。1981年以来,全省群众文化系统有30个单位和41名个人作为全国群众文化战线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受到国家人事部、文化部的表彰。此外,业余文艺队伍在全国的各类演出和比赛中获奖的舞蹈、音乐、戏曲、“花儿”演唱等文艺节目和展览中获奖的美术、摄影、书法及民间刺绣绘画等作品达110个。藏族广场舞蹈《吉祥龙鼓》于1991年赴拉丁美洲7国演出后,又在北京、云南等地演出。湟中县农民绘画队伍创作出千余幅作品,举办30余次展览,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展示活动,有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或选送出国交流。该县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1992年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称号。1988年青海民间刺绣艺术在北京展出后,又成功地在索马里、马里、赛内加尔等出国展出。1991年元月,青海塔尔寺酥油花艺术展览首次进京展出,使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由寺院走向全国。到1994年底,群众文化工作者已搜集、编攥或编辑出版的民间戏曲、音乐、舞蹈、民间故事等文化史料和论文集、专著共30部,约400多万字。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素材,是发展具有青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业的条件和基础。
电影:青海电影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是在1949年的1家影院和3个放映队基础上起步的。经过近45年的艰苦创业,到1994年,全省有各类电影发行放映单位763个,形成了省、市、州、县加和城镇、工矿及农村放映网,电影行业职工人数达1901人。电影是全省各族人民最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在全省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青海电影事业的政府管理机构是省文化厅所属的电影处。青海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是管理全省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专门机构,对州、地、市、县的43个同类机构进行垂直业务指导和管理。县以下设电影放映队,城市以电影院为主体。1978~1993年底,全省共放映电影261万场,观众达13亿人次,各项经济指标分别是1949年至1978年30年的两倍以上。
为了解决城乡少数民族群众看电影难、语言不通的问题,党和政府投资1210万元新建电影院45座,投资600万元更新改造电影院21座。1980年省财政先后投资224万元成立了青海省电影译制厂。1992年又组建了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到1994年底,少数民族语音译制单位已有职工50多人,共译制藏语影片500部,转录拷贝2000部,译制藏语电视片500部(集),为省电台提供的藏语节目发行总量达15万盒青海省电影译制厂配音译制的《西游记》、《金银滩》等20余部电视剧和影片,受到农牧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被评为优秀译制片,曾两次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文化部的表彰。
青海电影的创作生产与制片工作起步于1958年,当年成立了青海电影制片厂。到1962年,共摄制发行了《青海新闻》和短纪录片、科教片94部、103本,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合拍故事片《草原风暴》。1984年,省政府决定成立青海省电影拍摄服务公司,已拍摄青海风光片《瞿昙寺》、《河湟回族情》、《土族风采》、《撒拉族风情》、《蒙古族风情》等电视片。
文物和博物馆: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有着灿烂的古代的文化遗产。省文化厅所属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负责对全省文物保护进行规划、管理和知道。1978年青海省博物馆成立后,海西、湟中等地建立了州、县级博物馆,全省博物馆发展到7座,部分州、县设立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达15个。1975年成立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后改称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过十数年的艰苦努力,全省文物保护事业在普查、勘察、发掘、整理、收藏、科研、展览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至1994年,已发现分布在青海境内的文化遗产存有4316处,出土文物16万件,全省文物保护单位由1978年的69处增加到549处,其中有4处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黄南藏族自治州的隆务镇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为了有效地对青海各地的文物古迹加以保护和利用,仅1984~1994年的10年间,国家用于古建筑、古墓葬、古城址的维修和抢救性考古发掘方面的经费就达4600万元。各级文博单位和文物工作者,利用青海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遗产,为研究、宣传、教育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省集州、县博物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举办展览25次,展出文物5000件(次)。与此同时,省文博专业人员组织撰写和出版了一批专著、论文集和画册,其中《青海彩陶》、《青海柳湾》、《唐蕃古道考察记》、《塔尔寺》、《青海文物》等在国内外考古界都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