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所制度
司法所内部人员管理制度
一、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到外地出差要向上级主管领导请示报告并保持联系。
二、财务管理按要求实行所长审批。财务管理公开透明,接受上级机关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不得私设“小金库”。
三、办公设备由专人负责使用和保管,出现故障要及时维护。通讯设备要有通话登记,反对公话私用,提倡长话短说。
四、文字稿件要求字迹工整,内容规范。存档文稿必须使用黑水钢笔,上报的文稿,原则上要求打印。
五、文印要由专人负责,司法所印章与法律服务所印章不得混用。
司法所
司法所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一、本所所属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资料时,必须凭所领导签名的批条方可查阅,其他单位及个人一律凭介绍信,并登记造册;
二、凡借出档案资料归还时,档案员要逐卷清点,写明交还日期和签名,将案卷归还回原处;
三、对借出逾期未还的档案,档案员要负责用电话或发函催还,如借档案仍需借阅的,要办理延长期手续,若逾期不还又不前来办理续借手续的,档案员要到借档单位催收;
四、档案资料由档案员分工负责管理,单位主管领导经常检查督促工作,必要时组织档案员对照档案目录清点,发现缺少案卷,及时查清原因上报,年终结合检查做好年度统计工作;
五、档案工作人员要切实遵守司法档案资料的管理制度,并做到互相检查督促,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加以整改。
东城司法所
司法所所长职责
一、负责司法所全面工作,制定全所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实施;
二、负责抓好全所人员的管理教育,搞好内部团结,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激发工作热情,保障依法执业,格守职业首先和执业纪律;
三、负责主持所务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布置、督促、检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四、负责督促、检查所内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五、负责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镇(街道)请示汇报工作;
六、负责完成上级布置的其它任务。
东城司法所
受理调解纠纷范围
一、企业及其他集体私营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营纠纷和劳动争议纠纷;
二、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组织及村(居)民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涉及经济、财产权益的生产经营纠纷;
三、公民之间发生的涉及遗产继承、分家析产、赡养、抚养、抚育、债权债务、民间赠与、侵权索赔等具有财产权益性的民间纠纷。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一、依法调解制度。从受理调解申请、调查取证、主持调解、制定调解方案、制作调解书、到终结调解工作、调解人员必须依法进行;
二、季度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全镇调解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批示精神,研究布置工作,听取调委会工作汇报,检查工作,交流经验;
三、登记归档制度。对每一起纠纷的调解,必须认真填写调解登记表,并依档案管理规定归档;
四、纠纷排查制度。调解员必须每周一次对本辖区进行纠纷摸底排查并记录在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解、及时汇报;
五、中心指导制度。各调委会在司法所指导下工作,重大疑难、社会影响大的纠纷须报司法所,并由司法所调处;
六、回访制度。对调解终结的案件,主调人员必须进行回访,做到预防反复、监督履行;
七、信息反馈制度。在镇建立信息员、基层调委会、司法所三级信息反馈网络,做到信息搜集、传递制度化、责任化、规范化,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快传;
八、学习培训制度。每年组织一次培训,新法颁布即时培训,重点法律随时培训,培训形式包括集中学习、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
人民调解工作方针和原则
调解工作方针:
调防结合,以防为主;
多种手段,协同作战。调解工作原则:
一、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
二、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一、“四联单”运作程序制度。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必须通知新驾照的刑释解教人员到司法所报到,并负责填写“四联单”,对其进行帮教谈话,了解思想状况,告知申报户口,就业登记等事项。填写“四联单”第一联司法所留档,第二联交辖区公安部门,第三联交居住基层调委会,第四联交本人; 二、一人一档制度。对每一个人安置帮教对象建立专档,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必须对每次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效果、安置帮教人员表现等进行记录并归档;
三、月访、季访制度。根据安置帮教对象的不同情况制定每个安置帮教对象的月访、季访计划,做到及时掌握安置帮教对象的思想动态、就业状况、生活状况,以采取针对性的安置帮教措施; 四、三级安置帮教体系制度。建立家庭、村(居)委、司法所三级安置帮教体系,做到信息畅通、分工协作、分析研究、总结交流、反应迅速;
五、组织协调制度。积极组织协调公安、民政、工商、劳动、经济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安置帮教工作,调动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努力实现安置帮教对象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安置帮教工作任务
一、研究、制订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
二、组织实施安置帮教工作计划;
三、检查、监督安置帮教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表彰、奖励安置帮教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五、了解、掌握安置帮教工作情况;
六、指导安置帮教工作开展;
七、研究、解决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八、开展对服刑、劳教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九、创办过渡性安置实体;
十、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安置帮教工作对象
一、刑满释放五年之内的;
二、解除劳动教养五年之内的;
三、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回归后生活没有出路的;
四、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回归后有重新犯罪倾向的;
五、在服刑、劳教期间的人员。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社区矫正制度
一、矫正机构健全,职责任务明确,制定矫正计划和方案,落实保障措施。
二、对矫正对象的交接手续完备,建立个人档案;对其管理、监督、考察、解除等环节要合法有续。
三、矫正措施得力、方法科学有效。每周要组织矫正对象进行一次学习和教育,针对其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四、矫正对象,每周要向司法所进行一次思想汇报,参加一定的社区公益劳动。外出一天以上的要向司法所请假,回归后要及时汇报和消假。
五、对违反管理、监督、考察规定的矫正对象,协调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对重新犯罪的及时交给司法机关依法严惩。
六、矫正档案要齐全完备、归档有序。解除矫正后要与帮教工作衔接规范。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社区矫正范围
一、被判处管制的;
二、被宣告缓刑的;
三、被裁定假释的;
四、被监外执行的;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人员。在社区中对 上述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做好管理、教育和改造工作。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基层法律服务所业务范围
一、担任法律顾问;
二、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
三、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
四、主持调解纠纷;
五、解答法律咨询;
六、代写法律文书;
七、协助办理公证事项;
八、办理见证;
九、协助基层司法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业务工作。
东莞市东城区法律服务所
基层法律服务所主要职能
一、为镇、村(居)委的改革和稳定发展全方位服务;
二、为镇企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为基层人民政府充当法律参谋和助手;
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东莞市东城区法律服务所
基层法律服务所业务范围
一、担任法律顾问;
二、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
三、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
四、主持调解纠纷;
五、解答法律咨询;
六、代写法律文书;
七、协助办理公证事项;
八、办理见证;
九、协助基层司法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业务工 作。
东莞市东城区法律服务所
法律工作者守则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坚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责、秉公执法;
四、恪守职业道德,对当事人要热情接待、竭诚服务,不得压制侮辱和刁难当事人,不得做有损当事人和顾问单位权益的事情;
五、工作认真负责,讲究质量和效率,注重社会效益;
六、廉洁服务、克己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得假公济私以权谋私,不得吃请受贿,不得私自收费和收取额外报酬;
七、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露案情和当事人的隐私;
八、工作规章和纪律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公开,自觉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
九、努力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十、自学接受司法行政机关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东莞市东城区法律服务所
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一、所长负责本所全面工作,抓好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部署和下达工作任务;组织对疑难案件的讨论;决定本所重大事项;协调内外关系;抓好基础设施标准化、工作制度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建设。
二、副所长协助所长工作,实施工作计划,行使所长授权的部分职权,积极主动承办各类案件,协助解决干警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司法所工作人员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胜任本职工作;严格依法办理各类案件;服从领导、团结同志、遵纪守法,自觉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坚守工作岗位,积极完成份内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内勤人员在所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所的材料;收集积累本所工作情况,汇集各种资料,当好所长的参谋;做好登记、统计和请示、报告,按规定时间上报;做好宣传报道和信息工作;热情接待来信来访;管好印章、财物、卷宗等资料;做好学习、会议、研讨记录。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一、全所人员应当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优质高效、公开公正地办理各类案件。
二、凡是在办理案件中,因主观及故意或过失或恶意串通、越权办案、虚假承诺等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或影响恶劣的,坚决予以追究。
三、根据过错的原因、性质、情节、后果、责任的大小及认错态度,区别不同情况由本所写出报告报请市局处理。
四、报县市局处理的有:党纪、政纪处分;通报批评、扣发津贴、赔偿损失;离岗培训、限期调离、予以辞退。本所处理的有:提出批评和书面检查。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凡是受到过错责任追究的责任人,一律取消本人本年度的评优、评先及立功受奖资格。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东莞市法律援助简介
东莞市法律援助处是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代表我市人民政府管理、指导、协调、监督并组织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行政机构,即组织全市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市法律援助处于1998年8月14日正式挂牌,至今已接待来访群众34353人次,接听“148”法律热线21202人次,批准、受理法援案件7865宗,深受群众好评,为我市社会稳定和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东莞市法律援助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法律援助的规定,研究制定法律援助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本市法律援助工作;
(三)负责组织法律援助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筹集、管理、使用法律援助资金;
(五)负责对省、市三级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或受理的其他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六)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七)收集法律援助工作信息资料;
(八)负责与法律援助工作有关的其他工作。
市法律援助处可以在镇区设立法律援助办事处。
2、法律援助的范围:
1、符合《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的刑事案件,主要包括:
(1)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2)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2、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的法律事项;
3、除责任事故外,因公受伤请求赔偿的法律事项;
4、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法律事项;
5、请求国家赔偿的诉讼案件;
6、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法律事项;
7、办理某种类公证。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3、法律援助办理程序
(一)、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必须认真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向法律援助处递交下列材料:
1、本市居民身份证或暂住证;
2、民政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困难证明;
3、申请援助事项的有关案情材料(即证据);
4、法律援助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申请人应当如实陈述个人情况及案件事实。申请人以欺骗方式获得援助的,市法律援助处可撤销其受援资格,并责令其支付已获得服务的全部费用。
(三)、法律援助处自收到有效援助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准予或不准予法律援助的决定。申请人对有关决定有异议的,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可以要求市司法局重新审议。法律援助申请流程图:
流程图说明:
一、申请人需本人到法律援助处提出申请(老、幼、病、残者可委托代理人办理)。
二、提交材料包括:
① 东莞市常住户口证明或暂住证。
② 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的充分事实材料。
③ 经济困难证明,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证明申请人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援助服务费用。
④ 法律援助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如委托书等)。
三、承诺时限:
1、法律援助处自收到有效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审查,作出是否准予法律援助的决定。
2、申请人对决定书有异议的,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市司法局申请审议。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4、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法律援助申请人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充分的事实及证据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的(即案件有胜诉把握);
2、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者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经济困难的标准:以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当年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基数适当提高,经济困难的证明由申请人所在镇区民政部门出具;持暂住证的外来人员原则上参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当年最低生活保障线执行,并以户籍所在地县级上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
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可以优先获得法律援助:
1、持有民政部门颁发的伤残军人证、抚恤优待金领取登记证或其他有效救济证明的;
2、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及抚恤金的;
3、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5、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
(一)、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必须认真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向法律援助处递交下列材料:
1、民政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困难证明;
2、申请援助事项的有关案情材料(即证据);
3、法律援助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申请人应当如实陈述个人情况及案件事实。申请人以欺骗方式获得法律援助的,市法律援助处可撤销其受援资格,并责令其支付已获得服务的全部费用。
(二)、法律援助处自收到有效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准予或不准予法律援助的决定。申请人对有关决定有异议的,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可以要求市司法局重新审议。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6、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受援人的权利
1、申请人认为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审查和批准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要求回避:
(1)是法律援助事项的相对人或者相对人的近亲属;(2)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2、受援人在事实证明法律援助人员不依法改选职责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法律援助人员。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本所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坚持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时间每月不少于12小时,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个人有笔记、有心得。建立学习档案,做好学习总结。
三、坚持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鼓励自学成才,力争在上级要求的期限内,本所人员全部达到法学大专以上学历。
四、按时参加本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和会议,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五、在集体学习期间,要认真听、记,不得交头接耳和随便离开,如有特殊情况须经所长批准。
东莞市司法局东城司法所
第二篇:司法所 制度
丰镇市司法局黑土台镇司法所
管理制度汇编
黑土台镇司法所2009年4月制
一、岗位责任制度
所长岗位职责
(一)团结和带领全所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议。
(二)自觉接受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党工委、办事处的双重领导,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领导全所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积极拓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当好基层党委政府的法律顾问,参与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和基层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四)负责全所人员政治思想教育和作风纪律建设,抓好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所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五)制定司法所的各项工作计划。
(六)制定和完善司法所的各项规章制度。
(七)负责本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各项业务的审核、审批。遵守财务制度,严格经费管理。
(八)廉洁自律,秉公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司法所工作人员职责
司法所工作人员按所内工作分工,各负责以下工作:(一)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二)管理、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
(三)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开展社市矫正工作。(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五)法律援助及担任乡镇的法律顾问、管理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等工作。
(六)参与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和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七)日常信息上报工作。
(八)档案管理等内务管理工作。
(九)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学习例会制度
(一)司法所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所人员召开有关会议及学习活动。
(二)学习例会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组织,有内容。
(三)每周召开一次会议,通报一周的工作情况,研究落实重大事项的对策措施和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四)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一次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主要是学习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政治、业务知识。个人自学时,应保证学习时间落实到位。
(五)全所人员要自觉遵守学习制度,集中学习时,务必准时参加,如有特殊情况,应事先请假。
三、请示汇报制度
(一)年初制订工作计划,半年进行工作小结,年终进行工作总结,有关材料分别报送市司法局及乡镇。
(二)当月的工作情况和下月工作计划,于当月25号前报市司法局。
(三)定期向市司法局和乡镇汇报工作,了解基层党委、政府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司法行政工作。
(四)当发生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上访事件时,要立即向市司法局和乡镇及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情况登记。
(五)按要求及时、准确统计上报各种业务统计表。
(六)请示、汇报资料和有关统计上报表要及时做好分类存档。
四、业务工作登记制度
(一)司法所设立专门的业务登记簿册(四簿一册),对开展的业务工作进行登记,方便以后查阅、考查。
注:新四簿一册为会议学习登记簿、刑释解教人员登记簿、调解纠纷登记簿、法制宣传登记簿和调解员花名册。
(二)应当对业务开展的详细情况认真进行登记。
(三)工作情况登记后,应按照业务种类分别归档,妥善保存。
(四)按照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定时定期对各项业务工作进 行整理、归纳,并将相关资料保存到工作手册中。
(五)登记工作由经手人负责,要准确、及时地记录,对于上报的各种材料要及时归纳汇总,并将相关资料保存到工作手册中。
(六)每季度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登记簿册、所内登记簿册及工作手册进行检查、督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七)所内登记簿册按工作分工进行保管,其他人员要及时报告并登记。
五、人民调解和排查调处工作制度
人民调解工作
(一)组织和协助乡镇、村、居委(社市)建立和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指导人民调解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二)指导和帮助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和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信息员网络和纠纷信息收集、上报网络。
(三)负责制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定期组织检查落实。
(四)协助调整充实人民调解队伍,定期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五)积极引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公民之间的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等多发性、常见性民间纠纷;主动介入公民与法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纠纷及社会难点、热点纠纷的调解。
(六)帮助人民调解委员会总结调解工作经验,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七)帮助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六统一”(即调委会标识、印章、台帐、调解室、程序、文书统一)的要求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
排查调处工作
(一)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结合本辖市实际,制定调解和排查调处工作计划,要有情况分析、有措施对策、有完成时限、有工作分工责任等。
(二)对辖市内民间纠纷和群体性纠纷等不稳定因素,每月集中排查一次,排查后要有分析小结。
(三)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群体性纠纷和隐患要做好登记造册和跟踪调处工作,对重大疑难、久拖不决的纠纷要建立档案,摸清情况专人负责,填报台帐及时上报市调处办。
(四)建立和完善排查调处的信息网络,做到及时捕捉、反馈信息。
(五)妥善调处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会同乡镇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果断处置,千方百计稳定情绪,防止引发骚乱和意外事故。事态平息后要及时做好回访工作,防止情况再次出现。
(六)强化信息报送制度,对于突发性纠纷事件和群体上访事件,接到信息后要马上向市调处办和乡镇主管领导电话报告,在处理过程中有意外及过激行为的,要随时报告,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市调处办报送调处工作报告及有关表格。
六、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一)在乡镇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具体组织、指导、实施对辖市内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二)根据上级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部署,制定本乡镇安置帮教工作计划。
(三)建立和健全安置帮教工作组织网络。
(四)做好衔接工作。在接到《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或《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后,应在一周内通知村委会、社市居委会,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好安置帮教工作职责。
(五)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做到一人一档一卡。
(六)开展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帮教活动,落实各项帮教 措施。
(七)定期与帮教小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现实表现和思想动态。
(八)积极主动争取乡镇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创办过渡性安置点,联合多方力量,采用多形式、多渠道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
(九)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学习会,研究、分析本地市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和安置帮教情况。
(十)每季度向乡镇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一次;准确如实地做好季度统计报表,依时上报市安置帮教办。每半年以书面形式向市安置帮教办公室汇报工作一次。
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一)根据上级普法宣传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在乡镇领导下制定本辖市内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健全完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和办事机构。
(二)重点抓好辖市内工职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外来暂住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普法考试,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档案。
(三)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市”活动,坚持做到“五个一”,即:办好一个法制宣传栏、设立一个法律图书室、建立一支普法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建立一个法律服务咨询站、建立一所社市法制学校。
(四)围绕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每季度至少一次。
(五)及时将重点普及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编印成手册分发到辖市内的各企业公司、教育机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等。
(六)按照“三贴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定期地反馈普法工作的信息和动态。
八、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制度
(一)建立本辖区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档案材料,督促其进行注册和检查工作。
(二)复印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人员有关证照文件备案,并审查其合法性和有效性,督促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人员办齐各种证照和有关协议。
(三)积极组织实施“法律服务进社区市的各种方案措施。收集本辖区市各种社会法律服务资源,并建立相应的资源信息库以备群众随时查询;在社区市务中心设立基层法律服务窗口,协调组织辖区市闲置法律服务资源提供便民法律服务;制作法律服务联系卡发放到社区市民手中,方便群众寻求法律服务。
(四)建立辖区市法律援助对象的信息档案,定期上门咨询并做好访问记录,协助区市援处人员进行法律援助,及时获取信息反馈,做好后期的回访工作。
(五)监督和检查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和收费标准,督促法律服务所建立详细的案件档案,详细记录受理案件业务处理情况并定期抽查。
(六)对来自群众的有关投诉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并提出初步的调查处理意见,一件投诉作为一次群众来信来访记录在案。
(七)监督本辖区市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从业情况,督促其尽职尽责地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八)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人员的执业纪律进行规范监督,严格检举其一切违法违纪行为。
(九)做好每季度辖区市基层法律服务的统计工作,详细、准确、真实填写有关表格并及时上报。
九、信访工作制度
(一)指定专人(大堂前台)负责信访工作。
(二)处理信访工作要文明礼貌,热情接待,认真记录,耐心解答,坚持原则,及时办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三)信访工作程序
1、来信处理和来访接待。收到群众来信,先登记后提出拟办意见,送交所负责人阅批;对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和来访内容要进行登记,做好谈话笔录,能答复的要立即答复,不能当场答复又属司法所业务范围内的,应当先登记受理。不属司法所业务范围的问题,应讲明情况,并告知当事人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决。
2、承办处理。对来信、来访承办人应及时办理完成;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及时向所负责人及当事人说明情况。
3、答复。对处理完毕的来信来访事务,承办人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反馈办理结果。书面来访事项,必须以书面形式反馈;电话来访或来人口头来访的,重要事项或较复杂事项以书面形式反馈,简单事项可以口头和电话反馈;上级转办信件要向转办机关书面说明处理情况,切实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
4、立卷归档。承办人在办结信访事务后,应当及时对信访材料进行整理,立卷归档,材料应当准确、齐全。
(四)公开投诉电话(34805520)和投诉信箱,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十、廉政建设制度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二)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有关廉政方面的规章制度。不贪污腐化,不索贿受贿,不参与黄赌毒活动。自觉维护司法行政干警的良好形象。
(三)在执行司法行政公务中,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四)公开办事制度,做到办事制度、办事程序上墙,增加工作透明度,公开所内电话,设置投诉信箱。
(五)接受群众监督,不徇私舞弊,不得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礼物,不得谋取当事人利益。
(六)不得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一、评比表彰制度
(一)每年年终根据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安置帮教小组进行考核评比,评选出各项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评选先进集体的条件:
1、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2、各项工作做到:组织落实,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3、较好地完成日常工作及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评选先进个人的条件:
1、热心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3、按要求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群众的好评。
4、经过考核评比,对工作出色、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5、及时总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经验。
十二、档案管理制度
(一)归档范围
凡是本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公文、电报、簿册、图表、图片、书信、日记、会议材料等,均应归档。
(二)整理原则和质量要求
1、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并进行科学分类、立卷和编目编号。
2、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字迹工整,统一使用国家规定的A4纸张及档案盒,使用不脱色的碳素墨水、蓝黑墨水,禁止使用圆珠笔、铅笔、纯蓝墨水等书写材料。
3、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凡有原件的文件不能以复印件归档,对已破损的文件应予托裱、修复,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4、发出的文件,应取2份连同底稿和发文呈批表归档。
5、照片、音像资料应附有文字说明。
6、每年需要归档的文件资料应在次年1月底前整理归档。
(三)保管和管理
1、档案综合管理工作由指定人员负责。
2、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岗位纪律,严格执行档案保密制度,严守国家机密。
3、档案必须存放于专用铁柜,排列方法要科学,便于查找。
4、定期清查库存档案,落实防盗、防火、防光、防高温、防潮、防尘、防鼠等安全措施。
5、档案的接收、转移、外借必须做好登记。查阅时不得拆散档案,不得涂改,不得将档案中的材料撕下或随便带走。需要摘抄或影印材料,须经所长批准。借出档案须在规定时间内归还,杜绝文件档案丢失事件的发生。
6、档案保管期限、档案鉴定及销毁按有关的规定执行。
黑土台镇司法所
2009年4月
第三篇:司法所制度
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分明、使用方便、利于统计。
一、司法所各类资料应集中统一保管,做到分类明确、条理
二、所有资料应使用统一制作的文书格式或规范的纸张。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不准用铅笔或圆珠笔填写。
三、各项工作情况以及人员登记要清楚、准确、规范。情况变化时,及时变更、调整并记录归档。
四、工作资料要及时归档,一般以为单位。上一工作资料在本年第一季度内归档。调解的纠纷做到一案一卷归档,在调解结案后即应整理归档。
五、凡需上报乡镇、街道归档的材料,应留存或复制一份;乡镇、街道有关司法行政方面的文件、资料应复制一份,在司法所归档。
六、档案经由专人保管,借用后及时归还。凡涉及保密事项的文档的借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七、各类档案资料的保管应注意安全、保密、防火、防盗。
八、按一般档案和特殊档案管理方法,建立档案使用和管理的有关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制。
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枣 林 司 法 所 学习例会制度合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一、司法所人员实行个人自学和每月两次集体学习讨论相结
二、通过学习及时掌握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掌握法律领域最新动态。
三、通过学习,提高司法所人员开展各项法律服务的水平,为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创造条件。
四、司法所人员应当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及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五、建立所务会议制度,统一本所全体人员思想,汇总情况、布置任务、研究工作。
六、司法所每集中学习一次或每召集一次例会都要做好会议记录。通过学习、例会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学习例会制度
枣 林 司 法 所
岗位责任制度行岗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一、对区司法局和镇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负责。所内实
二、所长负责本所全面工作,依据法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组织工作人员正确行使司法所的工作职责。抓好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部署和下达工作任务;组织对疑难案件的讨论;决定本所重大事项;协调内外关系;代表本所向当地党委、政府、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建议反映重大业务问题;抓好基础设施标准化、工作制度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建设。
三、司法所工作人员要团结友善,互相关心;互相协作,实施各项工作计划,积极主动承办各类案件;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胜任本职工作;严格依法办理各类案件;服从领导、团结同志、遵纪守法,自觉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坚守工作岗位,积极完成份内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内勤人员在所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所的材料;收集积累本所工作情况,汇集各种资料,当好所长的参谋;做好登记、统计和请示、报告,按规定时间上报;做好宣传报道和信息工作;热情接待来信来访;管好印章、财物、卷宗等资料;做好学习、会议、研讨记录。
岗位责任制度
枣 林 司 法 所
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
二、要定期排查辖区内的矛盾纠纷,确定办法,制定预案,做到“底数清楚,防范到位”。
三、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要及时进行调处,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初期,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小矛盾纠纷不出村,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
四、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要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联合调处,落实责任,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制订预案,做到排查一件,调处一件,教育一片。
五、对上级组织领导批办、督办的重大矛盾纠纷,要限时调处,未能如期办结,也不说明情况而造成群众越级上访,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和主要领导人的责任。
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枣 林 司 法 所 统计工作制度
一、确定统计人员,有专人负责统计工作。
二、设立统计簿册、统计表。设立组织建设统计表和工作统计表。
三、统一统计标准。按司法行政机关下发的统计表附有的统计说明的要求,确保统计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漏报、重复上报。
四、及时汇总上报。村(居)、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每月将排查登记并调结的纠纷情况填好统计表,上报各镇(街道)司法所,由各司法所上报司法局。
五、建立统计档案、设立统计台帐。人民调解委员会各种登记簿册、统计表按时间、年限分类装订成册,建立档案和台帐,保管备查。
统计工作制度
枣 林 司 法 所
纠纷定期回访制度
一、回访应定期进行,具体期限由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纠纷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人民调解委员会对调解的较复杂矛盾纠纷、涉及多方当事人的纠纷、濒临激化的纠纷以及时间长的矛盾纠纷在协议履行期间或调解后的一段时间里应经常进行回访,巩固调解效果。
二、回访要有针对性。回访的主要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复杂的易反复的矛盾纠纷,一类是濒临激化的矛盾纠纷。回访是要有重点人,即影响协议履行的关键人、容易闹事人以及有利于协议履行的中间调停、斡旋人。
三、回访内容:了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影响协议履行的隐患;了解当事人特别是重点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反常,对调解协议的态度等;有无新的纠纷苗头;对调解人的意见、建议。
四、回访后,对影响正常履行协议的各种隐患、纠纷动 向、当事人的思想状况等要分析研究协提出解决的具体办 法,对有激化苗头的,要果断采取措施,重大险情要及时上报。对调解工作中的缺陷要加以纠正。
纠纷定期回访制度
枣 林 司 法 所 健全工作簿册制度
一、司法所的业务档案是在办理各项司法行政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或载体的文件、材料。
二、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接收、保管、查阅和销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做好立卷、归档工作。
三、档案管理员根据司法所的业务范围和法律事务的类别,将业务档案分别立卷、归档和保管。
四、档案中的各种文件材料必须用钢笔或碳素笔书写,打印件和底稿同时立卷。
五、各类档案一律按照档案装订的标准装订,按规定加封皮、封底、填写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和编写页码,装订一律用线绳并在装订线活结处贴上封签。
六、档案的保管期限分长期和短期,短期为五至十年,长期为十五至二十年,凡超过保管期限或失去查考利用价值的档案、由办公室审查后予以销毁,档案管理员不得私自销毁档案。
健全工作簿册制度
枣 林 司 法 所
第四篇:司法所制度
一、岗位目标责任制度
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全面管理全所工作,对全所人员组织严密分工,各司其职,任务到人,奖惩分明,以增强和提高各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例会制度
做好社区矫正周例会工作。1.定于每周的星期二上午为社区矫正工作周例会,形成周汇报制度。2.社区矫正工作者汇报上周每个社区矫正人员的具体情况及本周工作安排,及时发现、汇报、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监管。3.传达社区矫正相关规章制度与文件精神,加强社区矫正业务学习。做好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月例会工作。汇报情况,交流经验,布置任务,整体推进,讨论与研究辖区内疑难纠纷的调处方法和对策,分析、排查辖区内矛盾纠纷,落实预防措施,搞好司法行政工作。
三、学习制度
司法所应每月组织基层调解主任和法律服务所主任学习国家颂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服务所有关业务知识,以及各项工作制度;通报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工作情况,并结合工作开展讨论研究辖区内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思路,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和调解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调解人员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12日。培训内容:讲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工作范围、职权,调解方针,调解方法,预防措施和应遵守的原则、纪律,教育调解人员切时遵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和社会公德,开展调解工作,不得超越权限,严禁强迫命令和违法违纪行为的出现。
四、疑难案件分析讨论制度
对重大疑难纠纷的调解方案和办理法律服务事务方面的意见应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五、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
司法所要坚持每月向所在地和县(市)司法所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和人员思想状况,存在问题。对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重大部署,突出问题的落实和解决情况,要及时请示报告。每半年或年终以书面材料向辖区政府和司法局汇报全年工作情况。
六、业务工作登记制度
司法所接待工作应有值班人员负责,来人来访由值班人员负责接待、统计,值班人员对来访者申请或委托办理的法律事项,属本所业务范围的,应将有关材料交所长审查,由所长指派承办人,不属本所业务范围的应告知当事人申请有关部门处理。接待人员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不得随意表态和许愿,属个人隐私的应注意保密。登记工作按本所建立的各项业务登记本进行登记,登记要具体准确。准确真实,按时完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需要的各种统计报表,对人民调解工作、法律服务工作、安置帮教工作、法制宣传工作等应分类列项设立统计表,逐行逐月统计上报。
七、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
司法所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应以预防民间纠纷激化为重点,每月对纠纷苗头排查一次。应指导帮助调委会及时调处民间纠纷。对涉及其他方面的事务应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八、档案管理制度
司法所应严格按照八项职能分门别类地建立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凡办结的各项事务都应有承办人建立卷宗,做到一事一卷,分类归档,统一编号,一律用线绳装订成册。卷宗规格为十六开纸,大于十六开的应切除或折叠,小于十六开的应补纸。本所承办人员调阅已归档的卷宗,需经所长批准,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阅案卷,应持介绍信,经所长同意,方可借阅,阅卷时要办理登记手续,不得从卷内抽取材料,阅后应及时返还。
九、业务公开公示制度
公开公示所务管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制度,全力履行司法所工作职责;要设立司法所工作人员岗位监督牌,勇于接受群众监督;公开明示司法所及人员职责(包括办事程序、办事内容、办事结果)所务及重大事项,增强司法所工作透明度,监督监督制约机制;严格遵守公示制度,文明守信、礼貌待人,严禁办事拖沓,敷衍塞责。
十、廉政勤政制度
司法所要坚持四个服务的业务指导思想,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廉洁奉公,公正执法,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向当事人索贿、收贿,吃拿卡要,严格遵守司法干警纪律,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不得向审判机关提供虚假证据,隐瞒重要事实,引导他人提供伪证、假证,不得泄漏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十一、报表统计制度
司法所要指定专人监管统计工作。准确真实,按时完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需要的各种统计报表,对人民调解工作、法律服务工作、安置帮教工作、法制宣传工作等应分类列项设立统计表,逐行逐月统计上报。
十二、评比制度
司法所年终应组织开展评比活动,个人进行小结,集体讨论,民主评议推选先进,同时还要组织好辖区内法律服务所、调解委员会的评比活动。
第五篇:司法所制度第一章
基层司法所工作制度
一、司法所工作职能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2)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非监禁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
(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
二、司法所所长职责
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主持司法所全面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主持召开所务会议和调委会主任月例会,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各项工作。
(二)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负责组织全所人员进行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以“四个服务”和社会效益为立所之本,确保本所事业健康发展。
(三)负责管理指导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检查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
(四)按照司法所的工作职能和县局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全面组织开展司法行政业务工作,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五)依据本所各项制度,组织对工作人员的考评,奖优罚劣,调动工作积极性。
(六)及时向上级司法局和乡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积极完成上级司法局和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七)了解本所干部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关心干部生活。
三、司法所所长例会制度
(一)县司法局坚持于每月第一个星期的星期五召开一次司法所所长例会,研究交流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加强基层司法所队伍建设。
(二)严格会议纪律和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应属保密范围内的会议内容,需要传达贯彻的,应指定专人传达贯彻,其他人不得擅自传播。
(三)县司法局基层股在召开例会之前,应充分准备,并将学习内容、工作安排等情况向领导汇报,同时告知司法所所长。
(四)例会由县司法局局长主持,讨论决定重大工作问题及上级交办的各项业务工作。
(五)司法所所长在例会上主要汇报本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近期工作计划以及须提交司法局解决的具体业务事项。
四、司法所人员工作纪律
(一)不得私立章法或私做主张。
(二)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三)不得对当事人提出规定以外的要求和事项。
(四)不得吃请受礼,徇私舞弊,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五)不得利用职权打击报复。
(六)不得蛮横粗暴对待当事人。
五、司法所所务会议制度
(一)会议时间
每周星期一召开所务会议,遇特殊情况可顺延或提前召开。会议由所长主持,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另外积极参加乡镇、县局的有关会议。
(二)会议主要内容
1、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
2、安排布署本周工作,总结上周工作;
3、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讨论、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会议要求
1、充分做好会议前准备工作;
2、按时参加会议,不迟到、不早退,做好会议记录;
3、积极发言,主动汇报,总结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及意见、建议。
六、工作请示汇报、集体讨论制度
(一)司法所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辖区民意、民情,深入了解矛盾纠纷规律,并及时向司法所所长汇报。
(二)司法所所长对辖区主要矛盾纠纷必须亲自调查,掌握情况。对可能引起上访、造成严重损失或引发刑事案件的纠纷及时调处,并及时向乡镇、县局汇报。
(三)对辖区突出的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制,必须派专人协助解决,召开专题会议集体讨论,及时制定调处方案,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调解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及时向同级党委、政府及上级相关单位汇报,确保不发生恶性事件。
七、司法所首问首接责任制
(一)第一位接到服务对象来电询问或来访的工作人员即是首问首接责任人,必须热情接待,提供优质服务。
(二)属责任人业务范围的应负责接待解答,一次性告知办事程序,能办的事项应及时予以办理;不能立即办理的应采取积极主动的便民服务措施予以受理、解答。
(三)不属于责任人职责范围的应耐心说明情况,告之相关单位或经办人员的位置、电话号码,协助办理有关事宜,不得出现冷漠、傲慢态度和行为。
八、考勤制度
1、建立正常的工作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缺勤。上、下班实行签到制度。
2、严格考评制度,每月公布一次考勤情况,出勤情况纳入考评。
3、三次迟到或早退视作一次缺勤,全年累计缺勤15天,取消评先评奖资格。
4、请假必须履行手续,凭书面请假手续到办公室登记。
5、准假权限:正常的请假由所在乡镇领导批准,请假外出的在所在乡镇请假后由局长批准,假期结束后应及时销假。
九、考核制度
1、每年年初,县司法局按照全年工作部署制定业务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应具体明确。
2、采取目标考核与平时专项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根据安排统一进行,平时专项考核随时进行。
3、考核采取打分方式,以得分多少确定考核结果。
4、考核结果定期通报,考核取得较好成绩的给予表扬奖励,对考核存在问题的限期改正。
十、奖惩制度
1、司法所按照县局目标考评责任制的规定,进行分工,全年各项业务分解落实到人。明确工作目标,把县局及乡镇党委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考评任务分解落实到人,把每项工作从过程考评到结果。
2、司法所受上级表彰奖劢后,司法所给予每人相应的配套奖励,干部个人受上级表彰奖劢的,司法所给予相应配套奖劢。
3、对于连续两年全系统的考评居后三名的干部,建议调离司法所。
4、对于违规、违纪的干部,一经查实,按干部管理权限予以处理。
5、对于退休、调出的干部,司法所给予客观公正鉴定。
6、对于工作拖拉,经常不能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的干部,在建议组织谈话无效的情况下,建议调离司法所。
十一、司法所办事公开公示制度
(一)公开公示《司法所工作职能》、《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能》等制度,全力履行司法所工作职责。
(二)要设立司法所工作人员岗位监督牌、胸牌,勇于接受群众监督。
(三)公开明示司法所及人员职责(包括办事程序、办事内容、办事结果)所务及重大事项,增强司法所工作透明度,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四)严格遵守公示制度,文明守信、礼貌待人,严禁办事拖沓,敷衍塞责。
十二、司法所错案 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一)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办理案件中,违反法律法规造成错案和过错严重后果,必须追究过错责任。
(二)两错责任追究范围
1、违反法律规定擅自对应当受理的案件不予受理,或者对不应受理案件违法越权受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2、明知具有回避情形,故意不回避,或者对符合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3、篡改、伪造或者损毁调查记录的,故意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或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造成案件错误处理的;
4、故意拖延办案,或者因办案人员主观错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
5、违反国家规定,阻碍当事人行使申诉、控告、诉讼和其他合法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
6、其他故意和过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予以追究的执法过错。
(三)两错责任由发生过错责任的司法行政机关予以查处追究,上级司法行政机关认为必要的,可以直接查究下级司法行政机关的两错案件。
(四)两错责任一经发现,要认真查清主客观原因,分清责任,正确区分徇私枉法与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低的界限。
(五)发生两错案件,根据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案件中、法律规定中承担的职责、作用,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认定。
1、办案人、审核人对执法过错案件均有故意和过失的,分别承担执法过错责任,其中审批人承担主要责任;
2、承办人违反法律规定,擅自行使职权,故意弄虚作假、隐瞒案情或者对应当发现的问题未发现纠正,承办人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3、审批人弄虚作假,隐瞒案情或者对案件中应发现、纠正的错误未发现纠正的,审批人应当承担责任;
4、审批人未采纳承办人的正确意见,作出错误决定的,审批人应当承担责任。
(六)对两错责任人员的处理,要依据其错误性质、情节、后果和影响,分别作出:
1、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调换工作岗位、行政警告、记 过、降职或调离司法行政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
2、业务素质低、工作经验不足造成过错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书面或会议检查,后果严重的可视情节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并限期提高业务水平,限期内仍不能提高的,应调换工作岗位;
3、工作责任心不强或严重失职造成过错,应视过错性质和后果,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记大过、降职降级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因徇私枉法营私舞弊等违法行为造成过错责任的,给予行政记大过、降级降职、调离司法行政机关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造成两错的责任人员,当年不得参加晋职晋级和评优创先工作。
(七)两错责任追究审定权由县司法局局务会行使并执行。追究两错责任要记入执法档案,作为司法行政机关考核、定级、晋升的主要依据。
十三、司法所民社情报告制度
(一)民社情报告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结合人民调解网络化建设,建立健全民间社情、民情信息网络组织。
(二)根据地域情况,从有利捕捉民情、社情的角度,灵活设立纠纷信息员。
(三)纠纷信息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搜集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并根据信息的性质告知相关部门。
(四)一般性纠纷苗头,信息员应及时上报人民调解小组,由调解 小组成员疏导调解,对有可能激化或可能引起群体上访械斗的纠纷,应立即报告乡镇司法所和乡镇主管领导。
(五)司法所民社情搜集情况要定期(每月一次,于本月25日之前报县司法局)或不定期向县司法局报告,重大疑难、易上访等纠纷,要随时请示报告。
(六)民社情报告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必须真实、准确、客观、全面。